我有个观点:想让文稿出彩,要善于跨界思考。
其实,对写作理论的学习,同样需要跨界思考,只有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学会跳出“文稿”看文稿,在多学科、多维度中取象比类,找到相通的底层逻辑,在“深入”“浅出”中求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说明这个观点,需要讲个故事。
话说,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大才子苏轼由黄州(湖北)贬迁汝州(河南),途经江西九江时,与友人去庐山旅游,情感细腻的苏轼因景触思,写下了著名的《题西林壁》一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大家一定都倒背如流,常常在公文中引用。不难看出,前两句诗人感慨于庐山的形态变化,山崇岭峻、绵延逶迤、郁郁葱葱、峰峦起伏、奇峰突起。最重要的的是,随着位置的变化,那种变化万千的景色,给了诗人极大的震撼,既而悟出了人生的哲理来。
在这个移位换景的观景体验中,诗人小宇宙爆发,将观赏自然景观的场景与观察社会事物的场景跨界联系起来,因此领悟到一个道理:世间所有“景色”之所以片面,皆因身处“山中”,“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难以观其全面,知其所在,如果想全面认识“庐山真面目”,就必须跳出“庐山”看“庐山”,从多个角度去审视观察。
故事讲完了,也许大家也明白了道理,但问题是,学习公文者,该以什么样的视角来观察公文?这就需要我们亲自尝试了。
笔者的体验是,文稿是座“大观园”,里面有很多吸引眼球的“景色”,很值得你去观赏。这个观赏过程的关键,在于找到独特的观察视角,否则,你看到了,也不一定看得“见”,或者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大脑里全是问号和惊叹号。
我发现,公文写作理论,在很多方面与建筑、园林、军事、书法、绘画、音乐、雕刻,甚至中医等学科的规律不谋而合,有很多相同、相似的道理,有很强的可比性,完全可以借用这些学科中具象的现象来类比抽象的写作理论。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1、建筑视角
我感觉,完全可以把一篇文章比拟为一座建筑,把写作这个过程看成是建筑施工,写作者就好比是这座“文字建筑”的设计师、建造师。
这个观点得到普遍认同。如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就有这样的观点,他是这样论述写作的:“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闲情偶记·词曲部》)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也将文稿结构与建筑结构进行过类比,思维方法是相同的。
如何深入理解?
首先,从主题角度思考。建筑有主题,文章也要有主题,这是相同的道理。比如建筑有居住用的、生产用的、办公用的,这就是主题,而文章根据工作内容,有写招商引资,有写工业园区,有写产业转型升级,这就是文章的主题。总之,没有主题的建筑和文章都会杂乱无章,没有中心。
其次,从风格角度思考。一栋建筑定有其风格,比如有古典风格,有现代风格,有罗马风格,有希腊风格,有哥特式风格,有洛可可风格不等。文章的语言、句式、结构、标题都有风格,有的自由奔放,有的严肃拘谨,有的充满诗意,有的通俗易懂。
再次,从材料角度思考。你看,建筑重视建材,一般来说,建筑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都要进行材料的采购招标,不管是钢筋、水泥、砖石,哪怕是一颗螺栓都要把好质量关,没有素材,再厉害的建造师都盖不起房子来。文稿同样重视素材,我们经常说“功夫在诗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讲材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