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仲音: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12.河津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孟力:
靶向发力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33.马丽:
驰而不息地坚决反对形式主义⋯⋯⋯⋯⋯⋯⋯⋯⋯⋯⋯⋯⋯⋯⋯⋯⋯⋯⋯54.吴桂韩:锤炼坚强党性是纠治形式主义的根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
戒形式主义的重要论述⋯⋯⋯⋯⋯⋯⋯⋯⋯⋯⋯⋯⋯⋯⋯⋯⋯⋯⋯⋯⋯⋯85.申宸:从思想上行动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学习《习近平关于力戒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选编》⋯⋯⋯⋯⋯⋯⋯⋯⋯⋯⋯⋯⋯⋯⋯⋯⋯136.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欧庭宇:
从制度上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思考⋯⋯⋯⋯⋯⋯⋯⋯⋯⋯⋯167.张玉芳:
党内形式主义治理的机制分析⋯⋯⋯⋯⋯⋯⋯⋯⋯⋯⋯⋯⋯⋯⋯⋯⋯⋯228.罗成友:
杜绝形式主义需完善监督机制⋯⋯⋯⋯⋯⋯⋯⋯⋯⋯⋯⋯⋯⋯⋯⋯⋯⋯309.张近山:
对基层新的形式主义要露头就打⋯⋯⋯⋯⋯⋯⋯⋯⋯⋯⋯⋯⋯⋯⋯⋯⋯3210.张学博:
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制度治理⋯⋯⋯⋯⋯⋯⋯⋯⋯⋯⋯⋯⋯⋯⋯⋯3411.南京财经大学詹国辉:
多重压力下基层政府形式主义的生成逻辑及其治理之道⋯⋯⋯⋯⋯⋯⋯4212.李东、刘长青、蹇文馨:
高校常态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机制研究⋯⋯⋯⋯⋯⋯⋯⋯⋯⋯⋯5513.谷学良:
关于构建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三不”长效机制的思考⋯⋯⋯⋯⋯⋯⋯6114.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胡鸿浩:
关于整治安全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考⋯⋯⋯⋯⋯⋯⋯⋯⋯⋯⋯6615.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段乔红:
国企党建工作形式主义问题治理对策⋯⋯⋯⋯⋯⋯⋯⋯⋯⋯⋯⋯⋯⋯7116.贵州省铜仁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李汉华:
机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范治理研究⋯⋯⋯⋯⋯⋯⋯⋯⋯⋯⋯⋯⋯7517.广西壮族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院梁焯:
基层党建形式主义的发生逻辑⋯⋯⋯⋯⋯⋯⋯⋯⋯⋯⋯⋯⋯⋯⋯⋯8118.中共河南省直机关党校陶鹏:
基层党建中形式主义的异化表现、产生根源和治理路径⋯⋯⋯⋯⋯⋯9119.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市行政学院)耿海霞:
基层减负视域下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研究⋯⋯⋯⋯⋯⋯⋯⋯⋯⋯⋯9820.赣南师范大学张海英:
基层形式主义、官傣主义的治理路径⋯⋯⋯⋯⋯⋯⋯⋯⋯⋯⋯⋯⋯⋯10921.于健慧:
基层形式主义:生成机理与治理对策⋯⋯⋯⋯⋯⋯⋯⋯⋯⋯⋯⋯⋯⋯11622.中国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白巧文:
坚持以科学精神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2223.人民日报评论员:
坚决摈除形式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12524.毕节市纪委市监委张道昱:
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27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政策法规研究室:
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13026.周振超:
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切实为基层政府减负⋯⋯⋯⋯⋯⋯⋯13527.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马宝成:
警惕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新变种⋯⋯⋯⋯⋯⋯⋯⋯⋯⋯⋯⋯⋯⋯⋯⋯⋯14128.青岛市监委特约监察员、市委党校副教授牛月永:
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14729.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蔡娟、郁宁远:
力戒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4930.聂有超:
力戒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15931.王皓淼:
在大有可为时代争取更大作为⋯⋯⋯⋯⋯⋯⋯⋯⋯⋯⋯⋯⋯⋯⋯⋯⋯16132.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6333.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高慧霞:
论“新形式主义”的诞生与发展⋯⋯⋯⋯⋯⋯⋯⋯⋯⋯⋯⋯⋯⋯⋯⋯16434.上海行政学院科研处周敬青:
论靶向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制度导向⋯⋯⋯⋯⋯⋯⋯⋯⋯⋯⋯⋯17235.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李双成:
破题形式主义与攻克官僚主义的路径研究⋯⋯⋯⋯⋯⋯⋯⋯⋯⋯⋯⋯18436.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梁小娇:
企业隐形“四风”问题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纠治对策⋯⋯⋯⋯⋯⋯18737.光明日报评论部钟超:
切勿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死灰复燃⋯⋯⋯⋯⋯⋯⋯⋯⋯⋯⋯⋯⋯⋯⋯19138.辽宁省鞍山市委书记余功斌:
全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19539.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佟林杰、张明欣:
数字形式主义的生成逻辑、制度困境及消解策略⋯⋯⋯⋯⋯⋯⋯⋯⋯19840.徐学绥:
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的逻辑探索⋯⋯⋯⋯⋯⋯21041.马孟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的核心
要义、理论特征⋯⋯⋯⋯⋯⋯⋯⋯⋯⋯⋯⋯⋯⋯⋯⋯⋯⋯⋯⋯⋯⋯⋯⋯22042.甘肃省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综述⋯⋯⋯⋯⋯⋯⋯⋯⋯⋯⋯⋯⋯232
43.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强、唐志强:
新时代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理路⋯⋯⋯⋯⋯⋯⋯⋯⋯⋯⋯⋯⋯⋯23644.许斗斗、苏仕超:
新时代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探析⋯⋯⋯⋯⋯⋯⋯⋯⋯⋯⋯⋯⋯⋯⋯24445.中共天津市河西区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帅婷: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政治危害和破解路径⋯⋯⋯⋯⋯⋯⋯⋯⋯⋯⋯⋯25446.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什么这么难治理?⋯⋯⋯⋯⋯⋯⋯⋯⋯⋯⋯⋯⋯259
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26248.中共苏州市委党校王永灿、杨军:
与时俱进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6649.余哲西:
在真抓实干中摒弃形式主义⋯⋯⋯⋯⋯⋯⋯⋯⋯⋯⋯⋯⋯⋯⋯⋯⋯⋯27450.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樊晓燕、刘乐乐:
中国共产党整治形式主义的理论逻辑、历史进程与制度建构⋯⋯⋯⋯27951.王坤:
注重优良党风涵养以斗争精神破解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289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仲音
(2022年4月11日)
迎来送往少了,“沉下去”察民情、惠民生的多了;在手机上“盯群”“爬楼”的少了,奔一线办实事、抓落实的时间多了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各部门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引导党员、干部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中,凝聚起实干兴邦正能量。
“要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做为民造福的实事好事,杜绝装样子、搞花架子、盲目铺摊子”“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遵循。干事创业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工作要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决不能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热衷于作秀的装样子、要“面子”不要“里子”的花架子、盲目追求高指标的铺摊子诸如此类问题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助长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追根究底,形式主义的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官僚主义的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必须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把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要求,努力做到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一个集中表现,就在于一些人思想上脱离实际、忽视规律,行动上虚夸浮躁、急功近利。陈云同志曾指出:“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实事,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关键在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党员、干部务须把真实情况掌握得更多一些、把客观规律认识得更透一些,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
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业绩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形式
主义、官僚主义注定干不成事。焦裕禄跑遍兰考上千个沙丘寻求治沙之法,孔繁森在雪域高原跋涉数万公里摸索发展之策,石光银与荒沙碱滩抗争40年寻找致富之方,惟有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才能开辟发展坦途。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是每个党员、干部的应尽之责。
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归根结底在于做人要实。做人不实,就无法戒骄戒躁、不务虚功。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只有做到人品上老老实实,才能有工作上的求真务实,也才能有人格上的巨大魅力。把老实做人、做老实人当作人生信条,贯穿和体现到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方能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人生行稳致远、事业开拓新局筑牢基底。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离不开全党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是‘行动党’,不是‘口号党’,要求真务实、讲真话、办实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实干赢得民心,以实绩护航发展,就一定能成就未来。
靶向发力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河津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孟力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阻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是横在人民群众与干部之间“一堵墙”,必须一以贯之持续纠治,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干部作风和公仆形象。近年来,河津市综合施策,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党员干部躬身实践、担当作为,尽显干事创业的蓬勃生机。但当前,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中仍有一些“害群之马”,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突出,这些顽疾歪风需靶向发力,持续纠治。
靶向发力,要强化政治监督。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的忠诚卫士,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政治任务,因此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重要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中纪委十九届六次全会重要部署上来,统一到“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的重大要求上来,统一到市委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实上来,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把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政治监督的重点,既要应对其顽固性、隐蔽性的特点创新监督方法,还要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善于发现、挖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做到既治“已病”还防“未病”,防治结合,内外结合,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
靶向发力,要抓住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推动者,也是形成不良风气的责任者。因此,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从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抓起,抓住“关键少数”这个“牛鼻子”,带动绝大多数,压紧压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对一些“关键少数”“官本位”思想作祟、政绩观偏离等问题,既加强警示教育,补足信仰之钙,又推动责任传导,从点滴小事抓起,发挥头雁效应,才能有效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
靶向发力,要紧贴群众期盼。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本质是党性不纯、宗旨意识薄弱的问题,党中央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各项政策落实情况是检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成效的“试金石”。我们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过程中,要聚焦群众所急所盼、所需所愿、所痛所恶,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加强对各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维护公平正义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集中纠治重点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群众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靶向发力,要严肃执纪问责。去年我们聚焦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查
处了市档案馆、林业局两起部门负责人形式主义典型案件和人社领域官僚主义作风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件,在全市做了严肃通报,形成强力震慑。但一些阳奉阴违的“假把式”、遇见难题“绕道走”、推诿扯皮“踢皮球”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仍存在,必须坚持抓常抓长、抓实抓细,把政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纳入日常监督、巡察监督、派驻监督的范围内,把监督力量融合起来,深挖问题线索,坚决查处“懒政怠政”、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玩忽职守等问题,锲而不舍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驰而不息地坚决反对形式主义
马丽
(2021年12月31日)
三都县曾经是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唯一的深度贫困县。三都县委原书记梁嘉庚信誓旦旦:“不求做大官,但求做大事”“带领全国63%的水族人民脱贫就是天大的事”。在实际操作中,他却大搞形式主义。三都县在建的千万元以上项目有127个,但与脱贫攻坚有关的只有41个。他把精力和资金都集中到“养生谷”“千神广场”等“高大上”的综合开发项目上。都江镇曾是梁嘉庚对口帮扶的乡镇,但他却很少进村,就算去了也只是带着商人看项目,在村委会开个会就走了。为此,黔南州委、州政府对三都提出批评并“约法三章”,梁嘉庚口头答应却不执行。后来梁嘉庚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浙江省乐清市残联工作漂浮,对申请对象审核搞形式、走过场,没有实行应退则退的动态管理机制,直接造成部分已故人员仍在享受补贴。2017年4月,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陈成磊,市残联劳动就业服务所所长陈慧慧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鲍平桂受到诫勉谈话处理。
形式主义是一种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恶劣的工作作风。马克思指出:“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反对形式主义一直以来都是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2020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78711起,党纪政务处分62595人。其中,在“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者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造成严重后果”方面,全国共查处问题3203起,党纪政务处分2392人。前文案例中的领导干部即是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典型。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工作是被党中央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脱贫攻坚中作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工作的外在形式与本质内容严重脱节,直接的后果就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难以贯彻,群众的切身利益难以实现。此类行为违反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二条关于工作纪律的规定。全面从严治党必
须驰而不息地坚决反对形式主义。
纵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形式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筋的东西。这里的形式主义主要是“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的本本主义,是“不注重研究现状”的经验主义,是“凡是马恩列斯讲的话必须遵守,凡是共产国际的指示必须照办”的唯书唯上,是“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的华而不实,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党八股。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批判形式主义,指出了当时存在的“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问题,打破了长期以来注重从形式上理解社会主义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把人们从思想禁锢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追根溯源整治文山会海、弄虚作假等新的表现形式的形式主义。从本质上看,无论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形式主义都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违背了党的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最终都会危害党和人民的利益,是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
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反对形式主义首先是作风建设问题。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提出了整治“四风”,将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并提并置于“四风”之首,力戒形式主义成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在作风建设基础上,进一步从党的政治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反对形式主义有着更为重要的时代意义。现实生活中“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等形式主义折射的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待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务实、不用心、不尽力的突出问题,阻碍的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形式主义的新动向和新表现从表征上看确实是工作作风的偏移,从深层次看则违背了旗帜鲜明讲政治这一根本要求,理应从坚持政治原则、严明党的纪律的高度来理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保证全党集中统一、令行禁止。要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2018年,党中央重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门针对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在第一百二十二条增写了贯彻党中
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热衷于搞舆论造势、浮在表面,以及单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在实际工作中不见诸行动等行为的处分规定,为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的形式主义问题提供了党纪保障。
形式主义问题需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审视,也需要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来破解。应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正确政绩观,促进党员干部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开展工作;把整治形式主义作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重点,在一些关键领域聚焦查找形式主义方面的问题线索,加强对形式主义问题的精准界定和细致研判,做到坚决查处、及时整改、严肃问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监督形式贯通协调,对典型案例予以通报曝光,多措并举压实整治形式主义的政治责任;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在考核工作中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做到重实绩、轻留痕,摆脱对资料和文件的过度依赖,坚决纠正简单以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台账记录、工作笔记等作为工作落实标准的机械式做法;加快构建权责一致的基层治理体制,推动治理资源下沉,制定务实管用的举措向基层放权赋能、减轻基层负担,对督查检查考核等工作加强总量控制和计划管理,大幅度精简文件和会议,推动基层治理数据资源共享等。
锤炼坚强党性是纠治形式主义的根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的重要论述
吴桂韩
反对形式主义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内种类繁多、屡禁不止的形式主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再次进行了强调,深刻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作风建设的高度重视,对形式主义弊病的明察秋毫;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纠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历史表明,从根子上纠治形式主义,必须以锤炼坚强党性为根本,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作用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推动全党全社会形成实事求是、崇尚实干、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凝聚强大正能量。
党性是共产党员作为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应有的内在属性,是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是由中国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共产党人的党性集中体现在入党誓词之中。其中,“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是共产党人党性的核心。党的历史表明,我们党的党性是在长期残酷、尖锐、复杂的斗争实践中锤炼出来的,是无产阶级23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是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根本对立的。有无党性以及党性是否纯洁,是衡量党员政治觉悟高低和政治立场是否坚定的根本准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说到底是立场问题。共产党人无论是想问题、搞研究,还是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而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由于站在谁的立场上,为谁谋利益,是党性原则的集中体现,因此,利益观不仅直接影响到党员的党性观念,包括对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的态度和行为,而且直接影响到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地位观、事业观特别是政绩观。
从根本上讲,形式主义就是没有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出现了权力
观、地位观、事业观、政绩观偏差或扭曲,导致不能实事求是地面对矛盾和问题,不能求真务实地干事和创业。现实中出现的作风漂浮、工作不实、文山会海、表面文章、贪图虚名、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问题,其通病是在思维方法上背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在价值取向上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实际工作中把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内容和形式、过程和结果割裂开来,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割裂开来,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形式主义,对上典型表现为阳奉阴违、空泛表态、应景造势,不能把上级精神结合实际加以贯彻落实,甚至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问题;对下典型表现为麻木不仁、敷衍塞责、劳民伤财,不能把人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加以认真对待,甚至把人民置于对立面。尽管形式主义有种种表现,搞形式主义也有主客观原因,但无论是哪种形式主义,无论是主观上热衷搞形式主义还是客观上被迫搞形式主义,共性之处都是认可搞形式主义对自己有利,根源上都是利益观出现了问题,本质上都是党性不纯的表现。
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修养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政治修养、理论修养、组织纪律修养、作风修养。培育坚强党性,是每个党员的永恒任务,是抵制腐朽思想影响、纠治形式主义、树立良好形象的固本之举。
长期以来,我们党都把党性修养置于重要位置,要求全体党员必须增强党性,遵守党的章程和纪律,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坚持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问题,反复要求在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接受党性锻炼。当前,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党员党性观念淡薄、党性锻炼不足、党性修养不高问题在党内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特别是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现实中,有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正是由于利益观、政绩观偏离了正确位置,从而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敢于担当、坚持原则,在工作上出现作风漂浮、敷衍塞责,甚至搞花拳绣腿、应景造势、哗众取宠、繁文缛节、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
党章规定,“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
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是党员应尽的义务。纠治形式主义,必须返璞归真、固本培元,核心是要加强党性修养,教育引导全体党员牢固树立正确利益观,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还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培育坚强党性,必须学会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着力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必须搞清楚“我是谁,为了谁”这个根本问题,自觉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侵袭,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政绩观,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相结合;必须坚持加强调查研究,自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来。
形式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建党百年来,我们党历来反对形式主义,并与之进行坚决斗争,从而才有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才有了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毛泽东同志曾经怒斥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不动脑子的东西”,强调要把反对形式主义当作一件大事去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剖析形式主义的危害、根源和表现,并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推动纠治形式主义不断引向深入。如今,形式主义依然突出,不仅覆盖面广、扎根深,而且破坏性、隐蔽性强,对党的事业、形象、威信危害极大,基层干部群众深恶痛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以坚强的党性作保证,坚决落实党中央各项要求,把纠治形式主义作为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来抓,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纠治形式主义问题,彻底铲除形式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根源。
在肃清思想根源上下功夫。将力戒形式主义纳入党内集中教育,建立理论学习、检视问题、抓实整改的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加强党性修养,把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坚持一切以党和人民
的利益为重,自觉校准价值坐标、净化思想灵魂、坚守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求真务实,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担当作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夯实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思想根基、作风保证,增强坚持实事求是的信念和本领。
在深化自我革命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大力弘扬斗争精神和自我革命精神,自觉对照党章党规党纪,严格执行我们党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始终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以对党的绝对忠诚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坚决反对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坚决反对隐瞒实情、报喜不报忧。
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充分认识形式主义的危害性、多样性和变异性,坚持全面检视、靶向治疗,搞清楚形式主义在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具体表现,推动老问题和新问题、显性问题和隐性问题、表层次问题和深层次问题一起解决。坚持从党内抓起,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改起,坚持以上率下,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坚持一级做给一级看、抓好本级带下级,坚持抓具体、补短板、防反弹,推动学风文风会风和工作作风不断改进。
在完善制度体系上下功夫。完善调查研究制度,加强调研统筹和成果运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坚持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在改进调研方式方法中做到察实情、听真话、取真经、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防止脱离实际。完善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防止只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切实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实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防止脱离群众。完善防止形式主义的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不断改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通过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以及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监督检查机制以及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等,坚决铲除形式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建立纠正和杜绝形式主义的长效机制,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之在常态化推进中落细落实,抓出习惯、抓出长效。
在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上下功夫。将力戒形式主义纳入巡视巡察、党委督查、干部考察考核、民主生活会、年度述职等制度,作为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各级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作为检验“两个维护”
态度和行动效果的试金石,突出标本兼治,坚决纠治突出问题,高质量抓好整改落实,切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见底见效。对凡因弄虚作假、隐瞒实情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重大损失的,凡因弄虚作假、隐瞒实情骗取荣誉、地位、奖励或其他利益的,凡因纵容、唆使、暗示或强迫下级弄虚作假、隐瞒实情的,都要依纪依规严肃问责追责。
在加大正向激励力度上下功夫。将力戒形式主义纳入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之中,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切实提升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硬本领。完善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干事创业环境,激励党员干部自觉把初心落到行动上、把使命扛在肩膀上,切实营造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
从思想上行动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学习《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选编》
申宸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多次就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出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其中许多收录在《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选编》26(以下简称《选编》)一书中。通过认真学习《选编》,我们能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新形势下的种种表现,深刻剖析其思想根源、滋生土壤、变异表现和严重危害,从而把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举措良方找准做实。
学习《选编》,可以知道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什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什么、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怎么干,有助于我们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更好贯彻在思想上、体现在行动上。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体现了新时代对党的优良传统的坚持和发扬。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解决区乡工作中“五多”问题的指示》,要求各地方各部门“着重地克服领导机关中的官僚主义和分散主义”。改革开放年代,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12月13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明确指出:“在管理方法上,当前要特别注意克服官僚主义。”《选编》中既有对老一辈领导人讲话的引用,又有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些问题的深刻洞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筑牢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思想政治根基的权威教材和科学指南。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实现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只有认识上高度重视、实践中知行合一、方法上标本兼治,才能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比如,对于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四风’问题只是表象,根上是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对于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具体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把手要负总责⋯⋯要靠深入调查研究下功夫解难题,靠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抓落实,靠一级压一级推动工作,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突出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为害最甚在基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着眼基层,以基层呼声确定工作靶向,以基层感知检验工作成效。比如,针对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针对基层干部耗费大量精力在接待、文书工作上的问题,中央将2019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注重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制度问题相结合。只有既拧好思想建设这个“总开关”,又强化制度建设这个“硬约束”,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能取得实效长效。比如,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繁重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从思想上提出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原则、敢于担当,从制度上提出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
学习《选编》,还要学习蕴含其中的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念、政治智慧和领导风格,带着感情学、学出感情来,这样才能更好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习战略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置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战略全局中统筹推进,强调把握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来认识和对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比如,关于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行斗争的策略,习近平总书记说:“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紧密联系具体实际,既解决老问题,也察觉新问题;既解决显性问题,也解决隐性问题;既解决表层次问题,也解决深层次问题,抓出习惯,抓出长效。”
学习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怀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维护和密切党群关系作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比如,在谈到加强作风建设与我们党的宗旨的联系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会脱离人民群众”“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
学习深刻洞察力。习近平总书记是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领袖,始终心系基层,对基层一线情况有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比如,在谈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时,习近平总书记批评“(有的地方)没有一个文
件、一个部门帮乡镇解决急需的哪怕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水的问题”,强调要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学习语言魅力。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亲和力,娓娓道来又触动心灵,深入浅出又情深意长,旁征博引又要言不烦,干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喜欢听。比如,在谈到“四风”危害时,习近平总书记比喻其“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会像一把无情的刀割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鼓励中青年干部要真抓实干、做实干家时,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特别是年轻干部既要认清危害,又要敢于斗争,牢牢扣好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风纪扣”,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牢守初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的发生,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背离初心、忘记宗旨。牢守初心,要落实在思想上,坚定不移,昂首信眉,群众冷暖记心间;要表现在言论上,实事求是,言而有信,平易近人恤民情;要贯彻在行动上,不改本色,善作善成,躬身为民谋福祉。
担当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的发生,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强化担当作为,要苦干实干,尽职尽责,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要“抬头看路”,对世情国情党情形成清醒认识;要不计个人得失,敢于挑重担、打硬仗,常怀为民奉献之心干事创业。
加强学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的发生,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能力不足、本领恐慌。广大党员干部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履职尽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向实践和27人民群众学习,在实干中学习,在行动中学习,不断汲取人民群众经验智慧。
扎根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的发生,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脱离实际、坐而论道。党员干部必须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必须扎根群众,深入调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须敢于求变,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方法。
从制度上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思考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欧庭宇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并非新问题,而是使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苦不堪言、人民群众不可忍受的老问题。2020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这是继确立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之后,又一次要求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问题,要求党员干部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源性和变异性,重点从源头和制度上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这里,至少有3个依据:
题不再是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难题,而是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
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要求。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要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入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净化党员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使党员干部在工作八小时内严于律己、八小时之外作好表率。
括“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内的13个制度优势,强调“坚决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文件表明,要发挥党的制度优势,就必须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关键也在于充分发挥党的制度
作用。
神的有关要求,深入剖析党的制度建设与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内在逻辑,探讨如何完善党的制度,发挥党的制度优势,探索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践路径。
(一)党的作风建设规律契合党的制度要求
“作风制度化既是构建作风建设科学化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根本保障。”[2]首先,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从近年来各级纪委监委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不强是逐渐走向消极腐败、贪赃枉法的重要原因。针对党员干部的党性问题,亟须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制度规范和整顿作风,才能有效遏制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变异化和反复化。其次,要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反弹。姚桓教授指出作风建设存在“两条抛物线”现象,即“活动经历开始发动、后来高潮、然后回落这样一条抛物线;还有一条抛物线是群众的心理,从希望、振奋到失望,过了这个活动,又回到原来的地方。”[3]这种周期律难题需要刚性的制度约束,对已解决的问题绷紧不可松懈的神经,重在制度落实与成果巩固;对存在的难题,重在制度完善与监督检查。如,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
《中国共产党章程》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相关要求凝练为纪律,尤其是对热衷表面浮夸与舆论造势、以文件落实文件、只表态不落实等作风问题作出处分的规定,更有力度。最后,脱离群众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核心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表态多、行动少的“走过场”。针对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作风问题,必须依据科学的、严密的组织考评,提供有效的制度依据来治理。如,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拖沓敷衍、推诿扯皮”[4]列入被问责范围,为解决脱离群众问题立规明矩,将制度的标尺转化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戒尺。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思想问题,在纠正党员干部的思想错误过程中,不能忽略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并非是对党规党纪不知情,而是明知故犯。进一步说,不是单纯思想层面的认识不清,而是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滑丝”,甚至一些领导干部将整治作风问题的任务视为一场“雷阵雨”。另一个是,并非力戒作风问题的工作方法不具科学性、针对性,而是一些党员干部以有规不依的态度挑战八项规定的严肃性,以有令不行的行为对抗党中央的权威,以有禁不止的方式进行官官相护。显而易见,对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内在病根不能只是简单的蜻蜓点水式宣传引导、走秀式联系群众,而是需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彻底从根源上清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再一次表明了作风问题离不开党规党纪的制度
保障。针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教育要结合落实制度规定来进行,抓住主要矛盾,不搞空对空。要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5]这为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指导。无论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均要求将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与制度规范紧密结合起来。
“党内政治生态”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关键词,经历了从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到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的“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再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的“把营造政治生态建设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的角色定位,旗帜鲜明地确立了净化政治生态是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举措。从逻辑上讲,良好的政治生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新动能,促进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面对党的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党群干群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高度重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严肃查处领导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以建章立制为全面从严治党固本培元,这正应了“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6]的论断。正因为我们党充分重视制度对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保障作用,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反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才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得以显现。
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跟我们党的初心情怀、使命担当、革命精神是根本对立的。首先,要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学习教育制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化的前进过程,是科学理论指导新实践与实践中总结新经验相统一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它为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进实践提供了思想指导。要实现对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离不开全方位、全员化、全过程的学习教育制度体系。其次,要将守住初心、担当使命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追求这一价值目标的长期课题、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这一任务
的永恒课题、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的终身课题。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价值信仰建立在初心与使命同在的行动中,明确将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谋求幸福的行动作为考核标准,从而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的公仆意识滋养初心,以无畏的担当精神、真挚的人民情怀践行使命。再次,要建立日常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制度,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四个自信”。党中央反复强调的“四个自信”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世界形势与中国发展大势,形成以理性自觉、行动自觉为基底的自信。为此,要借助党史等历史教育平台,提升党员干部的问题意识、舆情分析与鉴别能力,从而增强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抵抗力。最后,要建立守初心、践使命的工作考量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考核理想信念的办法自然不同于革命战争年代。若将其转化为党员干部年终考评指标,由定性考量转化为定量考核,赋予更多实用的量化参数,更加精确地考察党员干部将理想信念转化为使命担当的工作表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了关于廉洁自律、党内监督问责、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系列的准则、条例及规定,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尤其是要求“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7],并将其作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抓好“关键少数”是为了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点带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局面,建立日常考察、严管厚爱的选人用人机制,为党和国家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针对日常考察方式,既要看到工作“八小时内”与纪检监察、组织、政法等相关部门掌握的情况,又要看到工作“八小时外”的政治表现、党支部和街道社区的群众意见。针对严管与厚爱的关系,不能仅仅关注和关心上级领导干部,也需要关心和慰问基层干部。为了杜绝顾虑增多、动力减弱等情况发生,亟须建立和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党员干部为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进行改革创新而发生的失误和错误,切实为有理想、有血性、有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就是一个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文件,营造了努力担当、包容失败的制度文化。
(三)完善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党的作风关乎党的形象和前途,其基础是党内政治生活。顶层设计已经建好,各级党组织应该按照工作实际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党内政治生活制度。首先,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建设的能力。各级党组织应依据时代方位和历史坐标,构建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健全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由学习与遵守制度的理论要求转变为运用与建设制度的实践能力。其次,领导干部要发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践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作用。再好的制度体系,如果仅仅停留在顶层设计而不重视行动执行,就会产生只表态不行动的错误倾向。领导干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反对弄虚作假、结党营私、个人主义等问题,主动站在防止“破窗效应”的前线,切实发挥好开展廉洁公正的党内政治生活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最后,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指导地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会贯通,提高党员干部的人文素养,引导其追求美好崇高的人生境界,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压缩党员干部消极腐败现象的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营造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以推进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
与对待实干型党员干部应采取严管厚爱措施不同,对于那些为民办事不作为、人命关天的事情慢作为、上级要求的事情假作为,尤其是严重危害党和人民事业的作风问题,应依法问责、追责。一方面,要抓住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对调查到的履职情况和收集到的信访情况做到不漏一件、不放一人,竭力实践和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震慑警示效应,唤醒和激发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另一方面,要坚决执行党员干部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针对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的行为,要综合运用约谈诫勉、通报批评、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式,追究其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加强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尤其是党章和党内法规的学思践悟,避免党员领导干部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杜绝追责过程中“放空炮”“从轻发落”“法不责众”等形式主义行为,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决维护制度规定的严肃性和彻底性。当然,追责问责并非目的,而是为了确保党员干部守住初心、尽职尽责。建立、健全和完善制度体系的目的是划出一
条任何党员干部都不能触碰的“制度红线”,赋予党员干部心中一把“为官戒尺”。
党内形式主义治理的机制分析
张玉芳
形式主义在党内长期存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多种方式防治各类形式主义,文山会海、高调门表态、表面应付等形式主义,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更复杂化的形式主义变种在党内时有显露,尤其当前典型的“痕迹主义”“信息形式主义”“被动形式主义”等,它们不仅弱化了工作实绩、浪费了有限的资源、破坏了政治生态、损害了党的形象,而且充分反映出形式主义新变种已然对形式主义防范、整改措施产生了“抗药性”。形式主义整改措施的异化和偏用表明: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通过稳定的、长期的制度建设加以解决。
“痕迹主义”“信息形式主义”“被动形式主义”等形式主义新变种是“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产物,它们是不断寻找形式主义防范机制突破口和漏洞中产生的新样态。因此,其表现形式更加隐蔽化、依存载体更加多元化、存在方式更加系统化,而形式主义的“优化升级”客观上增加了形式主义的识别难度、管控难度及治理成本。
痕迹管理机制强调过程性管理的重要性,客观上痕迹管理机制避免了以往绩效考核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缺点,使考核评价依据的内容更加具象,有章可循,便于操作。而“痕迹主义”却是对痕迹管理机制的严重异化,它对文字材料、视频影音等过程性素材过于看重和追求,颠倒了作为管理方法的手段与目的之间的辩证关系,导致工作内容虚化、工作重点偏移,在社会上形成了重“痕”不重“绩”的不良影响。当前,党政机关在督查、检查、考核工作时,过分强调痕迹管理方法,一定程度上给予了部分领导干部重“痕”不重“绩”的错误政绩观引导,助长了其投机倾向。因此,部分党性薄弱的领导干部在邀功或避责心理的驱使下,将工作重心放在痕迹留存上,“文山会海”“盒子党建”“材料政绩”“摆拍作秀”等过程性记录已然取代了实质性内容的中心地位;加之在各种横向竞优和纵向施压的双重压力传导下,推动“痕迹主义”更是走向极端精致化方向,使形式主义更加隐蔽,更加不易被识别。
(二)“信息形式主义”:对数字管理机制的过分偏用
“数字治理”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治理理论、治理实践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型治理模式,作为一种全球化趋势正在快速地向各国国家治理体系中渗透。借助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全力推进党建数字化管理机制的健全,其初衷是以更加高效、便捷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工具,在提升干部服务群众质量的同时提高其工作效率,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信息形式主义”违背了“技术赋能”“智能减负”的初衷,在数字管理机制运作过程中出现了过分打造互联网治理的面子工程、依靠技术平台“摆拍作秀”、信息平台功能碎片化肢解、各种手机APP微信工作群占用工作时间等背离数字治理信息资源互通互用、整合推进、快捷高效、无缝隙服务理念的现象,甚至部分低效、烦琐的程序操作还引起了公众的反感,实际上无益于工作的改进。因此,数字治理机制的滥用和偏用消解了信息技术在提升领导干部治理方式与治理能力方面的正面效应,同时拓宽了形式主义的依托载体蔓延空间,使得形式主义更加复杂化、更加多元化,增加了形式主义的管控难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推进下,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了更高水平,党员领导干部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等工作中积极主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然而实际开展工作时,由于受到上级纵向施压和横向竞优的双重压力传导,避责心理逐渐取代实干创业的进取意识,不出事、不担责的象征性执行成为部分党员干部当前一种较为普遍的工作作风;深陷打卡、签到、手机定位等过程性管理约束已经成为当前党员干部较为普遍的日常状态。这种消极应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被动形式主义”,与主动邀功以获取政治资本的“主动形式主义”不同,它更多地隐藏在组织严密的“规则化”体系之下,因而涉及领域广泛,覆盖面广大,已然从目标确立、分类部署、操作执行、考核评定等方面呈现出体系化运行特征,以一种普遍现象渗透在工作的多个层级。形式主义体系化的运行方式使党员领导干部一方面被形式主义所累,另一方面又成为形式主义生产链条上的积极参与者,同时体系化的运行方式使形式主义更趋隐蔽化和普遍化,客观上增加了形式主义的治理难度。
形式主义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复杂性的存在,新形势下不断寻找制度漏洞寄生蔓延,从根本上来讲是相关制度的缺失为其提供了温床。制度性缺失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相关的管理制度缺乏和不完善造成的制度漏洞,另一方面是完善的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而造成的制度无效。形式主义久治不愈、频繁复发,既有相关制度漏洞的因素,也有制度无效执行的原因。
目前,干部学习管理还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评价考核、激励约束、学用结合的统一有效的体制机制,致使形式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未被解决。
但实践中由于缺乏对干部培训需求的深入分析,对干部存在的思想和工作问题认识不全面、对干部整体情况及具体情况了解不透彻、对干部工作及培训经历把握不充分、对干部岗位需求及个人特质的差异性认识不足,导致教育培训工作安排存在被动性、教育培训目标缺乏长远性,存在干部学习教育不分层次、不分对象,一锅煮的问题。培训管理制度的不科学、体系设计的不完善、具体运行的不规范,一定程度上导致干部学习培训的无序化和随意性,严重影响教育培训效果,而参与培训的同志一旦发现他们参与的培训并未充分考虑个体实际与差异,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受到打击,培训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也会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就会引起教育管理机运行受阻的恶性循环。
训只重过程,不看重结果。考评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干部学习教育过程呈现娱乐化、形式化、表面化等倾向,导致干部初心使命教育大打折扣,不仅没有起到引导党员干部抵制形式主义的作用,反而成为形式主义流行的平台依托,失去了引导、形塑党员干部思维方法、工作作风、行为方式的重要功能意义。
链条上,中端枢纽机制的缺失严重影响到初始端“输入学习”与终端“实践产出”的成效,造成“有的不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了也是应付场面,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无心也无力在实践中认真运用。”
(二)形式主义甄别机制的制度供给不足
通过深入研究一些形式主义陋习发现,长期以来形式主义得不到彻底清除的重要原因是对形式主义缺乏清晰、明确的制度规定,导致无直接适用的形式主义甄别机制,进而就会出现对形式主义人人喊打,就是难有真打;真想打时,又不知道往哪里打的困境。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放在一起,只明确规定了以下三种类型的形式主义: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热衷于搞舆论造势、浮在表面;单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在实际工作中不见诸行动的;其他形式主义。虽然有一个“其他”的兜底条款,但现实中存在的很多形式主义问题并没有被明确列出。
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列举了当前较为突出的形式主义表现形式,该意见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放在一起;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9年3月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2020年4月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障的通知》,两项通知罗列了严厉打击政绩观错位、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干部不作为等形式主义表现。但上述文件、通知,只是列举了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在实践中缺乏执行的可操作性指引,导致形式主义识别滞后、防控不利。
当前干部政绩考核方式单一、政绩认定周期较短、考核主体缺乏多元性,致使干部绩效考评失去了过滤形式主义与激励政策执行的功能意义。
题,加之缺乏盈利性检验和利润控制概念,即使是经济指标也很难用可靠、精确的指标衡量执行绩效,因此各种投机钻营、指标注水、数据造假现象常有发生。在现代化治理理念的指导下,“数目字管理”更是走上极端化,除了实在
的任务指标外,更是将发文开会的数量、打卡签到的次数、走访调研的频次等过程管理纳入考核体系内,考核手段的偏用倒逼领导干部采取策略性手段蒙蔽应对,推动形式主义走向精致化方向。
实证、科学的名义下,考核结果依据最后成果而定,因此绩效影响的考核在实践中被淡化,而短期的“政绩工程”“样板工程”成为领导干部应对频繁迎检的“最佳选择”。另外,由于考核缺乏综合性考量,完成较好的某一方面会被过分夸大,而“以点带面”的考评很容易产生片面的结果,加之干部本身就存在强烈的对评估研究的敌意和对于象征研究的偏好,因此,他们会极力寻求反映其执行适宜性的衡量标准,竭力展示对自己有利的证据。
熟悉,加之参与绩效考核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看待问题存在不可避免的差异性,并不能依据实际科学合理地评价干部的政绩情况,很容易影响干部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再者考核主体的自由裁量空间较大,很容易出现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的现象。
长期以来,由于形式主义很容易冠上“政治正确”“上级指示”等名目,界定一直比较模糊,加之党政机关真正启动形式主义惩处时又缺乏完善的惩处问责机制,导致对于形式主义的问责惩处严厉性不够,结果难以起到警示效应。
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二条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放在一起规定了四种情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三十三条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作风建设中的不正之风做了相关规定,但未将形式主义单独列出;《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要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进行巡视查处。通过梳理上述相关的党内法规条款发现:其一,党内形式主义的问责机制缺乏;其二,党内形式主义的惩处认定不明确,只有“情节严重”和“一般情节”较为笼统的规定。另外从执纪执法的实际以及每年中央通报的违纪处
理来看,对形式主义作出惩处的很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和纪律依据不足,缺乏直接适用且有针对性的问责惩处机制。
问责、惩处力度持续加大,但过度的关注引发了执行的简单化和泛化,尤其在问责方面,有的地方和单位的多数领导干部被问责,有的一个人甚至被多次问责;有的在缺乏有效调查的情况下直接依据片面的证据对干部予以撤职处分;但绝大部分形式主义案例在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依据下,被当作一般性的违纪行为处理,通报批评是惯用的方式。而能够提供有益借鉴的纪委监委合署办公尚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形成成熟的运行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走出作风问题抓一抓就好、松一松就反弹的怪圈,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靠科学有效的制度。”[3]治理党内形式主义要根据实际的变化和新的经验,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强化纪律约束,增强制度效应,持续发挥制度在教育、规范、制约、惩戒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重点在干部思想预防、形式主义甄别研判、干部评价考核、形式主义惩处问责等方面根据实际制定适宜的制度机制。
“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4]因此,防治形式主义必须从干部日常的思想教育抓起,通过强化初心使命教育、加强党内形式主义警示案例的宣传引导,筑牢筑实党员干部克服形式主义的思想防线。
当前形式主义问题常抓不衰,不断有人沦为腐败分子,逐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说到底还是理想信念不坚定⋯⋯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5]因此,我们搞思想教育“既要坚持运用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又要通过改革创新的方法,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6];要结合落实制度规定来进行初心使命教育,抓住主要矛盾,不搞空对空,坚持标本兼治的党内教育实践;要将力戒形式主义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
导干部的法律敬畏。大力加强党内形式主义警示教育的优化建设,重点在完善形式主义警示教育内容结构、丰富教育载体、差别化运用方式方法、完善制度机制体系等方面发力,以科学化的实施策略形成警示效应长效化,避免警示教育“看客”心态,切实发挥好警示教育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的正面效应。
客观上来讲,形式主义的新变种更加隐蔽、更加复杂,存在发现难、评估难、预防难、惩处难的痛点,往往在造成严重的后果时才会引起注意。因此,为了克服形式主义的持续蔓延态势,必须通过完善干部作风监督机制、持续跟进党内形式主义问题研究来构建科学合理的形式主义甄别机制,夯实根除形式主义的理论根基。
部作风监督的过程中,要着力实现作风监督的具体化和常态化,克服监督“大
而化之”“空对空”“一阵风”等问题。具体而言,要以形式主义监督的具体化克服其隐蔽性,实现政治要求与具体情节有机结合、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局面;要以常态化的形式主义监督克服其顽固性,既要在纵向时间维度上保持高压态势,又要在横向空间维度上做到全面覆盖,突出监督的频次和节点,力图通过具体化和常态化的监督形成震慑,过滤部分形式主义。
通过大量的案例及时、准确把握形式主义新表现,科学研判形式主义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对于有争议的特殊案例要重点把握、深入研究、精准刻画。力图通过案例研究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形式主义甄别研判指标体系,实现形式主义识别的针对性和精准性,为治理当前棘手的形式主义问题以及科学预防党内其他形式主义提供有益借鉴。
当前“痕迹主义”“政绩工程”的泛滥,充分映射出干部管理与政绩评价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完善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不断完善干部考核机制,以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营造“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创业环境。
通过完善权责匹配制度,给予广大善作为、能作为的领导干部支持与信任;通过稳定的利益预期机制为干部大胆创新探索撑腰鼓劲。
与的高效民主考评运行机制;在考核时间和节奏上,降低考核频率,严禁多头考核、层层考核,延长单次考核时长,落实主体责任,持续跟进绩效影响的评估考核,力图通过改革政绩考核机制,匡正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营造干部担当作为的健康政治生态。
由于缺乏直接适用的形式主义惩处问责机制,党内关于形式主义的惩处问责一直存在严肃性不强的问题。从实践来看“监督—问责—惩处”体系的衔接不足、碎片化运行,直接导致监督不力、问责不严、惩处不当等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通过健全惩处问责制度,推进党内法规的有效衔接,着力构建结构完
处问责机制的可操作性,精准审慎实施谈话函询和问责,规范实施问责的工作程序,及时纠正滥用问责、不当问责以及问责代替整改等问题。
问题,为科学有力的问责惩处提供证据保障;通过严厉的惩处问责促进监督机制过滤形式主义作用的发挥。
杜绝形式主义需完善监督机制
罗成友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造成基层负担重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党中央频出重拳,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行了整治。
然而,这两种“顽疾”屡治不绝。在整治时,它们会收敛一些;在整治后,它们往往又死灰复燃,变换一种形式,再度给基层增加负担。
事实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是作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一方面,它们严重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成效,损害党中央的权威;另一方面,它们增加基层负担,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何屡治不绝?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特别是缺乏基层对上级部门的监督机制,是一个重要原因。
什么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基层最清楚;怎样把事干好干实,基层最有体会。缺了基层对上级部门的监督反馈,这个监督机制是不完善的。
据媒体报道,某省纪委监委通过在基层建立监测点的方式,让基层与省级监督部门搭建起了沟通的“直通车”,收到良好效果。具体来说,就是在县(市、区)直单位、乡镇、企业、工业园区等设立监测点,由监测点监督上级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每月报送相关问题时,必须“见人见事、不穿靴戴帽”。
数据平台重复建设、考核检查过于频繁、文山会海依旧存在⋯⋯在短短时间里,这些监测点向省纪委监委上报了多个单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监测点反映的情况,省纪委监委立即进行了查实、解决。例如,有一监测点上报一省直部门“文件多、材料多、会议多”,2020年下发文件达200余份,要求基层每月上报材料10多篇的问题,省纪委监委对情况核实后,立即督促这一部门进行整改。基层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最直接受害者。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卸下无谓的负担,才能使基层工作更加高效、干部作风更加务实,才能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用到为群众办实事、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和发展当地经济上,从而使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制度来整治、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十分重要,而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离不开基层这一环。建立有基层参与,特别是从基层直通上级监督部门的
监督机制尤为重要。这种机制既能发挥基层的监督职能,又能有效地管住相关部门的“嘴”和“手”,激发上级部门为基层服务的积极性。
对基层新的形式主义要露头就打
张近山
随着基层减负的持续推进,许多基层干部反映,原来繁多而无意义的会议等内容有所减少。不过在少数地方,形式主义“按下葫芦浮起瓢”,一些新增工作内容又出现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苗头,挫伤了这些地方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下载APP、关注公众号,每天登录答题刷积分;拍照成为“第一要务”,照片甚至有规格和数量的要求;手机里和工作相关的微信群有几十个,每天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应对;耗时费力地运营公众号,发布内容阅读量不高,但周末还得点赞评论转发,截图发到单位群⋯⋯这些形式主义的表现,光罗列出来就颇费一番功夫。如果时间被它们占据,基层干部哪有时间来完成主责主业?怎么可能有充足的精力来抓落实?
反对形式主义,既要彻底清除旧的形式主义,也要坚决防止新的形式主义。在少数地区,一些“创新”举措因为脱离实际而受到诟病,有人便搬出“制度创新”的说辞作为挡箭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举措自然会得到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欢迎,但如果只是停留在汇报材料上的“创新”,只会导致新的形式主义。不解决实际问题、光围着形式打转,形式主义不论新旧,从结果来看都是花拳绣腿、徒有其表,究其实质都是脱离实际、远离实践。能否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能否给群众带来切实利益,防止基层创新蜕变为新的形式主义,必须把握好这些标尺。
形式主义非一日之弊,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一些地方形式主义屡禁不止、屡治不息,背后是作风问题在作祟,根源是政绩观出现了偏差。如果评价衡量干部不看完成本职工作的质量而看留存照片的数量、新闻的点赞量,不看老百姓的打分而看APP的积分,错误的导向必然影响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好考核“指挥棒”,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用实绩说话,才能铲除形式主义生根接枝的“土壤”,才能让形式主义问题得到及时整治。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纠治基层出现的种种形式主义苗头也需常抓不懈。特别是对基层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要坚持换位思考,多体谅基层同志的所忧所难、所愿所盼,
“多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同时,发扬斗争精神,拿出“钉钉子”的韧劲,紧盯形式主义老问题和新表现,扭住不放、露头就打,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就能形成加强作风建设、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
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制度治理
张学博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而奋斗,因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要与官僚主义进行斗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突出,而且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的作风,推进工作要实打实、硬碰硬,解决问题要雷厉风行、见底见效,面对难题要敢抓敢管、敢于担责。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再次强调,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毫不妥协,全面检视、靶向纠治。踏上新征程,要更加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化整治顽瘴痼疾,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确保“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对百年来党的经典文献中关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相关论述进行梳理,并对其制度原因进行分析,对当前和未来的工作显得十分必要。
——基于党内权威文献的研究对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以及《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相关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发现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论述可以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阶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脱离革命运动的实际,脱离人民群众的队伍,在行动与思想两个层面背离党群一心的宗旨。[2]比如毛泽东在1933年根据地的报告《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提出:“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不应有的,经济建设工作同样不得官僚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一种是不理不睬或敷衍塞责的怠工现象。另一种是命令主义,而不是说服群众。”[3]在毛泽东看来,官僚主义是“极坏的家伙”[4],官僚主义就是群众路线的反面教材,即脱离群众的集中表现。任弼时在1943年中共中
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作的《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的报告中指出,党所决定的正确政策在有些地方不能得到贯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官僚主义倾向在作怪。官僚主义表现为制定工作计划之前没有经过详细的调研研究,凭着自己脑子想当然而制定计划。其次是对上级的指示并不作认真的研究。其三是不向群众作说服教育,反而摊牌强迫。其四是有了计划并不认真执行,形成一种文牍主义、形式主义。[5]任弼时不仅论述了官僚主义的四种表现,而且论述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关系,即形式主义的原因就在于官僚主义。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注重防止党员脱离群众,并在工作中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官僚主义的不良作风。比如:1951年《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将对贪污浪费现象事前毫无察觉、事后又不厉行惩治者,称为严重的官僚主义分子。[6]毛泽东在1957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中共中央关于传达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指示》中都提到了官僚主义,将其认为是一种脱离群众的作风和思想。[7]刘少奇在1958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将官僚主义主要解释为工作中的命令主义作风。[8]邓小平在1957年
《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中将官僚主义界定为“不接受监督,采取命令主义的工作作风”,因而要克服官僚主义的倾向就必须接受群众监督。
又比如:周恩来在1963年的《反对官僚主义》中将官僚主义界定为领导机关最容易犯的一种政治病症。同时他还列举了官僚主义的典型的二十种形式:“高高在上,孤陋寡闻;狂妄自大,骄傲自满;无头脑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官气熏天唯我独尊⋯⋯文牍主义,形式主义;革命意志衰退,生活蜕化;助长歪风邪气,纵容坏人坏事。”此文中特别强调,中国长期是封建社会,一百年来又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官僚主义更深有深远影响。
1983年,中国共产党开展了“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的整顿活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紧要关头,党员干部搞好自身的作风,净化党内纪律,为改革开放的精彩历程,增添了功不可没的亮点。[11]邓小平在1986年《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中提出:“进行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
江泽民在2000年《关于改进党的作风》中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行了明
确分梳。官僚主义其“要害是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形式主义的要害是“只图虚名、不务实效”。关于如何看待“形式”和“形式主义”的关系,他指出:“我们做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形式,没有形式,内容也表现不出来,但不能搞形式主义。”
习近平在2013年在河北调研时的讲话中指出:“官僚主义的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崇,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做官当老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14]习近平既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下了定义,也列举了其多种表现形式,他指出:“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
习近平针对官僚主义作风的剖析,直指其中的要害,即为人民服务意识淡薄,不忘初心的使命缺失,享乐主义扭曲思潮横行,从原则上背离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和目标。
如果归纳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对于官僚主义的论断,可以将官僚主义界定为根源于封建社会和官本位的一种脱离群众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其大致分类可以归纳为四种:脱离客观实际的主观主义;对上敷衍塞责的自由主义;对群众颐指气使的命令主义;言行不一的形式主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多样化,既有周恩来总结的20种形式,也有在信息时代出现的不断涌现的“表格主义”“痕迹主义”“层层加码”“滥用军令状”“一票否决”“文山会海”等新形式。简而言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是一种与党的优秀传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背道而驰的思想和工作作风。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不仅要从思想上作风上而且要从制度上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前文对形式主义及官僚主义的内涵进行了历史分析,并根据党内经典文献中的表述对其进行了界定,也对其表现形式予以了描述。把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内涵和表现是前提,更重要的在于研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背后的制度原因。
周恩来曾经论述了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之深厚文化影响。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中国
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立志于振兴中华和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初心。所以,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自身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历史也内含了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斗争。以下部分就力图从几个方面予以剖析,力图管中窥豹,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强力度、更实举措持之以恒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始终保持惩治作风问题的高压态势,在整治作风方面取得瞩目成就。同时,作风问题的解决需要常抓常管,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表现,就干部监督机制来看仍存在如下问题:
体业务工作并不熟悉,不能科学合理地评价干部的政绩情况,难以对干部政绩进行科学的定量评价。[18]现行的干部评价机制侧重于经济增长、财政收入、招商引资等量化指标,尽管近年在安全生产、环保问题等方面越来越重视,但仍然没有改变通过政绩亮点来考核干部的思路。干部需要出政绩,而干部的选拔存在一定的年龄天花板,这使得干部急于在短时期内拿出形式上好看的政绩来追求在晋升锦标赛中脱颖而出。这些问题成为了干部容易追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内在原因。
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技术水平较低,使得公文运转速度慢,信息传递速度慢,严重影响了决策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党政工作中来,目前已经极大提高了党政工作效率。典型的案例就是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将政府的一般信息(除了有保密必要的之外)均上传到互联网上,老百姓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轻松获取与自己相关或者自己关心的政府信息。发
源于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其基础就在于他们设计了一套强大的信息系统,使得老百姓提前把所有需要提交的信息均通过网络提交,最后在现场一次办理即可。另一个案例就是精准脱贫工作。今天的技术手段已经可以使中央政府将相关的补助直接发放到贫困群众个人卡中,这就极大减少了传递成本和寻租空间。从片区扶贫到以县村户为单位的精准脱贫,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再比如,各个地方出现类部门大联动计划,正式运用了大数据技术,将城市整合为“网格员—网格长—街道—区县”四级网络,通过网格员来及时把基层群众遇到的问题反馈到区县神经中枢,再通过神经中枢向相关部门发出解决指令,随后还要跟踪督导,形成了一整套社会治理网络,较好的解决了基层社会治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但是信息技术的提高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甚至也滋生了一些新的形式主义问题,比如不断要求下级和贫困户填写表格的“表格主义”“痕迹主义”等。同时,每个单位都开发自己的信息平台,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财政成本,而且部门地域之间无法信息共享,产生了新的形式主义问题。比如公安有自己的信息系统,税务部门有自己的信息系统,海关也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但是这些系统很大程度上不能相互共享。再比如,各地民政机关的信息不通,导致有的人在不同地方分别登记结婚的情况出现。这表明单纯技术的提高仍然不足以彻底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如果没有法律制度上的配套,技术水平的提高可能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一些新问题。在技术革命的今天,如何完善我们的配套法律制度是检验我们国家治理能力的试金石。
当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形式多样,集中表现为会议多、文件多、表格多、考核多、督查多、痕迹多、责任状等等多种形式。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在改进作风上立新规、动真格、求实效、防反弹。当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集中表现归纳起来就是不作为和乱作为。毛泽东在最早论述官僚主义时就指出,官僚主义表现为两种:一种是高高在上,对群众的事情冷漠推诿;另一种就表现为工作方式上的命令主义。前一种就是不作为,后一种就是乱作为。不作为在当前的主要表现就是通过文件、会议、表格、责任状等形式主义将问题踢给下级或者同级,进行甩锅。乱作为的主要表现就是通过大量频繁的考核、督查、痕迹来体现自身的政绩,其结果是不仅没有真正为人民
群众带来实际的服务,反而让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忙于各种痕迹和事务,苦不堪言。运动式治理可以治标,扼杀住一时的风气,但要根本上解决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单纯的运动式治理仍显得力不从心。只有依靠制度,包括党内法规、考评机制、权力清单、配套法规等各种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撤换政府官员。[19]形式主义的根源在于官僚主义,而官僚主义的背后是其赖以生存的官员特权。让官员摆脱做官老爷的心态,要从制度上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这样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延安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官僚主义作风治理得较好,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大力整顿作风,严明法纪。只有加强监督,让党员干部保持艰苦奋斗和谦虚谨慎的作风,才可能真正消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与黄炎培先生窑洞对话时提出了解决王朝周期律的办法,就是强调要通过人民群众监督政府来解决王朝周期律问题。从百年党史也可以看出,凡是党的作风建设搞得好的时候,干群关系就非常紧密,革命建设就会蓬勃发展,反之则会遭到挫折。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我们的党的力量之源在于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以往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权力监督制度,即通过严格的党内监督制度和有效群众监督制度相结合的监督体制,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来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根除官僚主义土壤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民主作用,让广大群众能够有效监督党员干部,让普通党员干部能够有效监督领导干部,真正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干事者上庸碌者下的用人导向,从根本上建立根除官僚主义土壤的制度机制。
制,使那些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的干部,不仅不吃亏,而且受到鼓励、褒奖、重用;使那些做表面文章、搞劳民伤财“形象工程”的干部,不仅捞不到好处,而且受到批评和惩处。[20]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这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
组织路线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形势下干部考核工作的基本遵循,是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制度保证。在新的考核评价标准下,首先要突出政治标准。无论是考核内容的确定、考核指标的设置,还是干部表现的评判、考核结果的运用,都必须旗帜鲜明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是注重工作实绩,突出考准考实。细化考核内容,增强考核的针对性,根据不同考核对象合理设置可衡量、可比较、能定责、可追责的考核指标;改进方法手段,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接触干部,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了解干部,以事察人,知事识人,防止从抽象到抽象、凭感觉下结论;形成明确的考核结果,把真干假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辨别出来,区分出优良中差,全面准确反映考核对象情况。
织和部门也应该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权力清单。有了权力清单,才能更好解决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权力和责任是对应的。凡是在权力清单内的内容,官员就应该作为,否则就是不作为。凡是不在权力清单内的内容,官员原则上不应该干涉,否则就是乱作为。比如各级政府的会议、文件、接待、表格、责任等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和制度。标准和制度就是一面镜子,可以看出具体的部门和干部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题。
治党,强化制度的执行力。这里面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值得注意。一方面是严格执行党内法规以及法律制度规则,从而防微杜渐,将干部的问题还没有达到违反国家法律时就及时通过党内法规予以约束。另一方面则要防止一刀切现象在基层发生。比如,基层减负问题,不断出现减负——新负——再减负——再反弹的现象。在基层政府那里,一件件具体的工作内容变成了一本本详细的台账,工作内容不再是思考具体事务怎么办,而是思考台账如何编写,如何应付上级的检查。又比如,各级政府和部门均试图通过大数据来提高效率,提高服务水平。可是由于条块之间的信息壁垒,街道社区、公安、海关等各自需要分别构
筑自己的信息系统,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却无法信息共享,具体到基层执行人员手中,工作负担不仅没有因为数字化而减轻,反而负担越来越重。有必要通过进一步修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就可以减少信息的重复采集,控制财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总之,要有效的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们必须深入研究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对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坚持作风建设,建立党的权力清单机制,不断完善权力监督体系和相关配套法律规则体系,修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壁垒。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良法善治,从源头上消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土壤。
多重压力下基层政府形式主义的生成逻辑及其治理之道
南京财经大学詹国辉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长存于基层治理场域空间的“形式主义”命题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以及媒体行业的关注共识点,可见其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影响甚深,极大地影响了中央政策与方针在地化实践效果。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作出重要批示,要加强“四风”纠正,决不能让“四风”问题止步,亲自指挥各省份,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提出并实施相对应的过硬措施,以期最大程度地力戒基层“形式主义”问题。随后在2018年,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进一步出台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由此可见,中共中央是将2019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旨在能够最大程度地解决长期困扰基层政府的“形式主义”问题。
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基层减负和“四风问题”整改,其中形式主义是四风之首,且形式主义问题在基层泛滥成灾。基层政府的形式主义泛滥的现实情况,以及在现实政策执行中镇政府作为终端执行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二者的结合带来的危害是极大的。基层政府是政策的最终执行者,上接政府,下接群众,承担政策执行的最后一步,亦是反馈政策落实的第一步。[1-2]从实践调研中发现,多重压力和任务等情况下,基层政府为了完成指标,只能造材料,文山会海、过多的检查亦占用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大部分时间,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长期陷入“一直做材料”的怪圈之中,进一步导致了其无法“下基层、做调研、干实事”。诚如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话语中的“一天接待几个部门检查,有的考评成了走过场;很多考核只看痕迹,一检查就翻材料;动不动就‘一票否决’,动辄就要签‘责任状’”。事实上,正是因为镇政府是中国行政体制中最重要的一环,如若基层政府的形式主义问题长期处于泛滥之势,不仅仅会影响到中央精神方针以及地方政策在地化执行质量,最终可能会影响到村庄民众的幸福感。[3]同时,这也会破坏基层的干群关系,进一步可能造成基层社会风气败坏、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大面积腐化、乡民获得感流失等负面
效应。
基于上述理论与现实背景,对于当下中国基层形式主义的现实命题的研究已然刻不容缓。那么问题来了:基层形式主义的诱因有哪些?压力型体制与基层形式主义有何关联?如何阐述镇政府的形式主义泛滥现象背后的逻辑?事实上,只有将这些问题一一厘清,才能推进中国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一般来说,质性研究方法的分析过程包含如下环节:“首先要确定清楚其研究现象,进而陈述其研究目的、提出问题、构建概念框架、选择研究方法(样本抽样、案例选取、收集材料、材料分析)、做结论、抽离并凝练出理论、检验研究的信度与效度、讨论其研究的推广度和局限性等等”。[4]当然需要言明的是,上述环节在实践过程中并非是孤立的,而是按前后顺序依次进行的。由此认为,质性研究本质上是一种不断“演化、渐进”的方法,其特征更是表现为“渗透、循环反复”之图景。
本文选择笔者所在村镇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本人所在镇政府及其村委员的资源,将之选定为调研地点,进行了两周的实地调研,了解关于基层形式主义的相关情况。在形式主义的传播范围内,去获取传播媒介和受传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获取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可得的二手资料,完善本研究的资料体系。
事实上,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自身比较敏感,且又是一个不易接触到的群体。或者说,对象的个体身份具备“隐藏性”之特征。为此,本文所涉及的调查数据和资料的获得,是建立在进驻到笔者所在镇政府和村委会之中,以实现对研究对象实地调查的目的。针对研究对象———“镇干部及村民”,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镇政府的干部是政策传递的终端,亦是政策的执行者,更是和人民群众唯一直接对接的人群,村民则是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二者的特殊身份所产生的干部关系和干群关系,亦是值得研究的。本次研究主要是建立访谈资料基础之上,重点内容集中在基层形式主义如何形成及其危害。在此基础上,可以获得很多有关基层治理中的形式主义问题的思考。
本文的调研点是X镇,地处四川省G县东北部,面积64.15平方千米,辖区内有9个行政村,70个社,5547户;面积64.15平方千米,现有耕地面积21885亩,林地21383亩;总人口26821人,全镇有基层党支部12个,其中农村党支部9个,全镇共有党员485人。
X镇作为G县面积最小亦是成立最晚的镇,2017年撤乡设镇。作为一个农业镇,轻重工业极度缺乏,以种植水稻、玉米、烤烟和养殖业、制酒业和发展镇村旅游业为主发展经济。2020年X镇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9000多万人民币,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4万元。
X镇政府行政机关内设机构6个,即党政办、财政所、社事办、经发办、行政综合执法办、景区办;事业单位4个,即村镇建设中心、扶贫开发中心、社事服务中心、农技中心。机关行政编制40名、机关工勤3名,全额事业编制33名。2021年,X镇政府在精准扶贫政策下实现脱贫,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和镇村旅游业,其猕猴桃产业登上央视新闻,被评为“模范镇”。
调研过程中,对X镇许多基层干部,大多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一部分领导干部进行了访谈,还与多位村民进行一对一调研访谈。基于实地调研,更全面地了解了X镇的政府情况和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也收集了许多一手资料。此外,通过X镇相关政府网站,也查阅了许多资料。实地调研所获得的一手资料和文献搜集得来的二手资料对于本研究的论证提供了客观的资料。
来自于X镇的调查本部分主要是通过对X镇的副镇长和数位工作人员,尤其本人所在村委会干部的访谈后,从笔者的调研和访谈后发现,即使在X镇作为川东北基层治理的模范镇,形式主义问题仍然存在,其在基层治理中的普遍之势可见一斑。
传达作为一个动词,本应为“传告,使知道”之意。但是,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上级文件精神的传达往往会因压力型体制重塑为下一级政府对上一级政府的精神(文件政策)的执行,换而言之,异化为对完成上级政府政治任务的一种手段。
从实践调研发现,文件(政策)精神的传达更多时候承载的是“开会、转发文件、通知”等实际行动。这一系列的传达路径反而为形式主义提供了滋生
的土壤,镇政府则变成了传达的对象。诚如“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恰恰可以刻画这一现实图景。作为政府层级中的最后一级,所有传达的东西汇总集中到镇政府,由其执行。X镇作为压力型体制中的末级接收端,形式主义问题仍然不可避免。在现实的政治体系中,上级政府将政策传达给X镇政府分为线上传达与线下传达两种路径。传统模式为开会,主要传达上级的政策意见和精神,但是这一过程就会引发“文山会海”。通过文件形式层层向下转发、通知逐级下达,用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现象比较严重。
“就像森林防火,每年都是县里开一次会,镇里开一次会,到村里还要开一次。其实这种政策每年都有,大差不差。参加一个会,村里的还好,比较近,要是去镇里、去县里,一天估计都在路上了。”X镇某村长说。会议太多,不仅消耗基层干部的精力,亦助长了形式主义。如表1所示,X镇长在三月上旬的会议安排都是满满的,“光我们都几乎每天开会,一天不止一个,别说下面了。”
X镇长如是说。
对于我们来说,还没有选择,不是哪个会你想不参加就不参加的,有时候还要代替领导去开会,一旦缺席,就会说你态度不端正,到时候考核可就不那么顺利了。”X镇某村村长表达了他的无奈,“天天开会,压根没有时间下镇走访,经常都是开完会后,饭都不吃,就一个个回村民的电话,回家路上顺路才能去他们家里看看,很多时候忙到半夜两三点。”X镇某驻村书记说道。
2019年,提出基层减负之后,为减少不必要的会,采用电子化手段,比如微信群来沟通。新兴的模式则为线上传达,通过使用互联网沟通工具,如微信、QQ、腾讯会议等软件APP向X镇传达政策。X镇某村长加了35个工作群,“市里的、县里的、镇里的、村里的,看都看不过来。每天都要时刻注意哪个群又发什么消息了,害怕错过大事,但是很多时候消息太多,根本刷不过来,还得一条条翻,看看哪些是和自己的工作有关的,看消息都看得头疼。”这一过程中则会导致传达网上工具的滥用,将之变成上级政策执行的“留痕工具”,引发形式主义。
基层政府的日常工作变成了政策的上传下达,而本应下镇走访的时间都在文山会海中度过。过多的政策需要执行,而“文山会海”占用了时间,久而久之,就引发了形式主义。
政策执行是政策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在压力型体制中也是如此。基层
政府作为压力型体制末级,也是政策执行的主体,X镇政府每年要承担上级政府下派的众多政策任务,这个过程也会滋生许多形式主义问题。
“去年要求表彰项目,压根没有做过,就参照以前年度表彰项目伪造2份文件,并虚构了9个表彰项目。还有很多让走访村子,哪有空走访,都是把资料发下去,随便填了收上来的。因为这事还被降职了,可是我们就是想做也做不了啊!”X镇某位被降职的干部说道。
镇政府不可能完成上级的所有任务,所以会选择其中短时间可以看见回报和产生效益的一些任务倾斜投入资源与精力,而一些时间久、见效慢的任务则会敷衍或者不做。但为了规避检查,会采用“留痕”的方式去“完成任务。”
“之前说要建多少个老年活动中心,建是建了不少,可是就一个坝子,什么设备都没有,压根没人去,我们还是愿意在家打打牌。”“还有垃圾站,就修了几个倒垃圾的地方,大家倒垃圾都倒在门口,也没人烧,就一个人管,十几个垃圾站,他怎么管得过来?也就是做的时候拍拍照,领导检查就给照片,表示自己完成任务了。”X镇一些村民说道。
然而,哪怕政策任务实际上没有完成,但是一定要有“留痕”,形式上完成了,检查自然也可以过了。因此,现实中,很多政府工作变成了“留痕管理”,无论什么任务,只要有照片、有表格,任务就算完成了,如果没有,就算没有完成。这种本末倒置的任务执行方式显而易见沦为基层形式主义。
政府的内在控制要求上级政府负有对下级政府监督和考核的职责,这是压力型体制的重要控制手段。在此意义之上,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工作拥有“一票否决权”,这更加激发了形式主义的滋生。不仅如此,在X镇调研中发现,检查评比的上游,也就是上级检查也是形式主义的温床。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其检查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上级政府对X镇政府的检查的形式化和X镇政府的迎检的形式化。
“每次检查都是我们备好资料,一摞摞放在办公室,领导过来翻一翻,然后拍张合照,然后安排到几个村干部的亲戚家走访、拍照,最后开个会,流程级别就走完了,检查完了,加一下联系方式,后期需要什么资料再补齐。”X镇某村长说。“不是我们不想好好搞,实在是上级要考核,他们时间也不多,之前老老实实带他们看过,结果最后我们村评比最后一名,脸上无光啊!每次的资料也不好弄,村里干部就这么几个,每个部门检查都要一堆资料,时间全
放在做资料上了。走访也是,要安排好,体现出我们工作做到位了,不然会影响考核成绩。因此,现在基本大家都会这么迎检的,他们检查的也清楚。”
笔者访问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他说自己长时间的全部工作就是填表,“都快把人填疯掉了”。本应驻村在村委会的大学生村官,实质上被留滞到镇政府之中,更多时候只是扮演着上传下达的“中介”者。还有镇干部反映,每年要接受的检查大大小小不下一百次,还有暗访,每次一查,不合格就是通报、扣分,很多时候为了考察合格,不得不作假。
上级检查和下级迎检就是你想要标准答案,我给你看样板模范,做好痕迹管理,亦查不出错来。频繁的迎检迎评让基层政府都琢磨出了检查的标准答案,也体现了形式主义,不仅让检查变得多此一举,还让基层政府“有苦难言”。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高度重视理论学习,政治学习变成政治任务。X镇政府基层干部认为,政治学习与培训演变为一种从线下到线上的变形的会议和查核。
“培训指标很多,但很多都是和工作无关的。我们这儿给一般干部定的学习指标是50学分,给科级干部定的是80学分,每获一个学分需要观看45分钟的网上视频。很多时候,大家集中培训就是拿出手机放着,我们聊我们的,也有些干部让下级帮忙刷时长和积分。”X镇某位副镇长说道。
X镇政府在政治学习和培训过程中存在如下形式主义问题:学习频率高,但学习成果少、收效弱,流于表面,身到心未到;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指标唯一,多数干部为达成“积分”指标以“刷分”应对;政治学习内容形式化,将形式摆得很大,其内容与实质并未完成。
事实上,本文基于压力型体制去探究基层形式主义的实质,并将压力型体制作为导致形式主义泛滥的根本因素。此外,对于形成基层形式主义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笔者归纳为镇政府地位的局限和基层干群关系。其内在形成逻辑如图1所示,镇政府处在上级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这一尴尬的“夹心层”的位置,两头负责:对上需要承接上级的任务压力和考核指标,以及横向的竞争压力,上级的检查工作,政绩关键还取决于上级,“一票否决”权像一把政绩屠刀一样左右着镇领导干部。对下,要将政策正确传达给群众,还要执行好政策
任务,但是重重压力下和如山般的任务导致其变成“留痕工具人”,与此同时,还要接受基层监督和舆论监督,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些因素的发生机制在调研与探究过程中也一一得以印证。
压力型体制是基于政府控制而生成的,上级政府利用其地位优势、资源优势通过政治权利、考核晋升与奖惩下级的压力下移的政治运行模式。其最初目的是为了保证政策在自上而下的传达和执行中的统一性,但在实际的政治实践中,压力型体制的负效应使得这种目的达成大打折扣,压力的层层下移和叠加,使得基层政府饱受摧残,但由于晋升竞标赛的存在,为了破除压力的桎梏,爬到上层,又给了基层政府一种自下而上的压力。[5]除此之外,来自外部的群众监督也带来了诸如舆论等压力,导致基层政府背负重重重压。
这里的政治压力即在压力型体制下,中国五级政府体系中,上级政府将压力层层转接给下级,直至镇政府承接所有压力。作为五级政府中的最后一级,镇政府成为政策执行的主体,也成为压力承接的汇总点。上级政府以其敏锐的政治嗅觉,根据国情变化和政治局势,对下级政府不断加压,并借助自身法定的监督检查权利,根据镇政府的政策执行情况给予奖惩,当然,更多是惩。对于各类要求与考核,压力几乎都压在镇政府,但镇政府在权利极小和人员不足、能力不够的条件下,又没有足够的权利和资源以及时间去实现,最终不得已采取一些措施和手段,形式主义则应运而生。
所谓晋升压力即是在压力层层下放的同时,上级政府则承担较少的压力,且享有对下级政府的奖惩权利和政绩的“一票否决”权,因此,为了摆脱压力的桎梏,下级政府自下而上的晋升成了唯一的解决途径。可是这一晋升也伴随许多压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政绩,镇政府晋升难度不言而喻,显然突出的政绩是基层干部晋升的唯一“跳板”。
因此,在这种“奖优惩劣”的机制下,为了追求政绩,同级基层政府之间也是竞争关系。如表2,X镇在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镇村振兴等方面,但要想在这种机制下脱颖而出,就必须“对上负责”,上级提出考核,下级必须给出完美答卷,否则就会淘汰出局。在这其中,每一个镇之间是竞争关系,每一个领导干部之间亦是竞争关系,久而久之,这种畸形竞争就
在压力型体制下,虽然基层政府更多地“对上负责”,农民拥有诸如选举
权、政治投票、听证会、信访和其他一些非制度化的参与方式的选择之外,还能通过一些像上访、闹访等非制度化的参与方式来对镇政府施加压力。如表三所示,对于和农民自身利益相关的,农民会通过上访维护自己的权益。如表3,X镇2018年公开的上访情况就有四项,这还只是媒体上可查的部分,其实际情况只会更多。特别是互联网时代,舆论的力量不容小视,许多群众会通过各种途径维护其自身利益,所以镇领导干部也需要“对下负责”,这给基层政府又加上一层重压。
综上所述,在压力型体制下各种压力通过多种渠道最终汇集到镇政府,使得镇政府不得不长期处于一种内外高压的环境之下,从而使得干部积极性减弱、政绩观错位,最终引致镇政府出现形式主义问题。
从法律层面来看,镇人民政府负责的对象为本级人大和上级政府。但是,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要求之下,各级政府也要对人民负责,对于镇政府,则是对自己所管辖的农民负责。在这些规定之下,镇政府处于一个“夹心层”的尴尬位置,双向负责,对上负责,同时也要对下负责,从而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特殊位置,也夹在上级政府和下层农民之间,当二者利益冲突时,镇政府就会处于“上下为难”的处境。
在压力型体制下,现实中镇政府往往只有考核要求,而没有政治资源。X镇的党委书记指出:
“往往我们有很多考核,但我们的权利根本没法完成考核任务。”上文谈到社会压力中镇政府不仅要“对上负责”还要“对下负责”,因此,镇政府在完成上级任务时,也不得不考虑群众的利益,关注农民的态度。但是,对于镇政府而言,这就是一个两难的抉择。下级政府只需完成上级任务,可是很多时候这种任务会与群众利益有所冲突,而这种时候,一旦处理不好,镇政府又会被作为第一责任者,一方面被群众谩骂、责怪,另一方面要承接上级的责任推卸。[8]由此,X镇的一些干部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形象指出:“工作干的好往往与我们无关,夸得都是上级领导,但是一出问题都是我们的错,其实我们根
本就是按照命令办事。”。镇政府往往处于这种“夹心层”的尴尬位置,两头不讨好。
俗话说“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可是对于镇政府而言,却是“权力不大,责任很大”。在调研中有镇干部反映,他们领着一份工资,做着五六份工作,无论是扶贫、党政、卫生,还是家长里短都要管,有时候有些政策,我们自己都看不懂,别说去执行了。
X镇某组长说,“对于森林防火这一任务,要求我们每个村子组建村级扑火队,还要队员演练和培训,确保每日流动宣传车辆至少1辆,村村响广播时间不低于3小时,不定时随机开展巡查。村长每次只是把这个任务交给我,让我去想办法,现在招人组建队伍,没钱压根没人来,可是这个钱上头每人批。有时候任务完不成,责任就是我的。”
作为行政体制的最低层,镇的权力是相当有限的。从法律层面来讲,镇只有很少的法定而且无人事权、无财权,特别是农业税被取消以来,镇村政治权力和经济来源空间被大大压缩,一度曾导致权力空转。承担了很重的压力,可是待遇却不高,晋升机会也有限。在压力型体制下,镇政府要立军令状,不断被检查、考核,工资、奖金和职务升降都直接与工作成绩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这种权责不匹配的现状让喘不过气的基层政府只能走向形式主义。
笔者了解到,镇干部编制按“只减不加”原则,大镇是七八十人,小镇为四五十人。这就造成了镇工作多、领导干部少的局面,而且许多领导干部往往学历不高,X镇的76名政府干部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不少村干部还只有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程度,年龄偏大是镇村干部的普遍特点。
然而,他们却面临蜂拥而至的工作任务:无论是市里的还是县里的,无论是有关经济发展的还是有关安全生产的,大到扶贫开发,小到村民口角,最后都是基层干部的工作,无论他们会不会,陌生还是熟悉。现在说可以外聘,可是往往没有钱。在镇政府工作繁多和镇政府领导干部人数有限以及能力有限的现状下,许多工作只能敷衍。
镇政府形式主义问题的泛滥,其根本因素是压力型体制的负效应,直接原因为镇政府“夹心层”的特殊位置,此外,还有主观因素,其中以基层干部作
风问题为主。
在压力型体制下,层层重压和对政绩的追求导致基层政府的政绩观错位。在实际的政治生态中,一部分领导干部未能坚守自己的政治初心,尝到投机的甜头,继而生成错位的政绩观,急功近利,在形式上表现为文山会海、留痕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某些党员干部甚至消极怠工,毫无积极性。对待工作能拖就拖,能不干就不干,导致政策执行不到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政绩观的错位导致很多政策执行形式上符合,实质上不符,最终导致形式主义泛滥成灾。
由于政治学习和培训的形式化,镇政府各部门和领导干部的党员意识、执政意识、先进意识、服务意识等“四种意识”认识不足。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政治学习没少参加,政治觉悟却依旧不高,未将所学用于实践,只是流于形式。
镇政府领导干部能力有限,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知识水平的局限加上知识的更新过慢,还有与实践脱节,平时学习和工作过于形式主义,缺乏敬业精神,也缺乏积极性。过多的政策传递,繁多的工作,致使基层领导干部自身也没有花时间去理解各项政策的意思,更别说正确传达和执行了。
近几年来,基层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又逢政府的数字化改革,基层重负问题较为严峻,在某些领域的形式主义已有泛滥之势。为此,基于上述阐述和分析基层形式主义问题的生成逻辑,籍此提出如下治理路径,以期促成基层治理现代化。具体有如下:
压力型体制下基层政府的负效应如何减弱,内在关键在于观念更新和基层政绩观的重构。首先需要更新观念,对于考核要立足实际,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政绩考核管理体系。慎用“一票否决”,不能让“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现象加重基层负担。“一票否决”不能想用就用,要有依据。要让下级政府可以与上对话,不能处于单方面听话的地位。尤其对于镇工作而已,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一票否决”。
其次,基层各组织党员干部要端正政绩观,让基层组织建设回归本源。引
导基层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衡量标准变得更为全面,或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作为衡量标准的一部分,引导基层治理工作人员重点是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和实际困难,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痕迹管理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推手而不是核心,正确认识痕迹管理的价值。增强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们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日常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也要加强自身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好的将政策传达与执行[9]。
针对形式主义问题中的文山会海和过度留痕问题,要改变考核方式,采用弹性考核。使工作结果与工作行为并重,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迎检、材料留痕之中解脱出来。首先要将各种考核“瘦身”、“提质”,减少形式主义的考核,要让各级领导干部眼睛往下看、力气往下使,深入基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切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其次要从根本上遏制文山会海,严格按照《通知》要去,拒绝长、多、滥的会议,倡导少开会、开短会、开解决问题和求真务实的会,杜绝“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形式主义。最重要的是,应当借助信息化渠道留痕,提前规范标准,借助互联网,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强化务实考核,拒绝留痕主义。
考核是一种激励的手段,其目的是检查政策落实的情况和公职人员的任务完成情况。考核不能过度,考核周期、考核方式都应该科学,也不能与时代脱节,要采用技术性考核和精准考核。[10]要以激发干部积极性为重,考核不能只惩不赏,对于干的好的领导干部,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让他们受到物质或精神上的鼓舞。基层领导干部更需要受到激励,他们本就薪金微薄,加上晋升太难,所以积极性不高,因此,树立基层干部榜样和奖罚分明的考核机制对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将会呈现出显著效果,基层领导干部积极性的提高对于政策的落实和基层工作的开展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权责匹配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激发基层干部队伍活力。权责匹配需要建立完善的责任体制机制。要让基层部门履行责任的同时,得到权利的保障。当然不是说赋予多大的权利,而是简政放权,改变基层“权利不大、责任很大”的现状。结合基层实际情况,征求基层建议,做到压力下移的同时,权利也下
移,实现权责统一。当然也不能一味的将压力和权力一同下放,每一层级的政府有自己的权利,也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政治任务,在其位,谋其职,担其责。[11]其次。加快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基层活力,发挥基层干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激发基层政府内在活力。资源分配要合理,杜绝资源不合理分配,要让资源在政府层级“活”起来,流动起来,拒绝信息不对称下的投机行为。最后,要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待遇,让“拿钱不多,干事不少”的现象消失,给基层留住人才,让人民群众有可以依靠的“父母官”,也要给基层干部提供晋升的渠道,不能让他们一辈子困在基层,让他们的政治抱负有施展的舞台。
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监督作用,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推动基层干部廉洁公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首先要使监督力量统筹起来,对基层监督岗位有科学统一的分工和调配,合理利用资源。其次是提升自身监督能力,善于发现问题,也要提出相应的解决之法。最后,是要善用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当下的舆论力量是强大的,要学会利用舆论监督,督促基层政府的建设。监督的目的不是揭露形式主义,而是要落实政策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各项监督也非独立而存在。在此,恰恰需要构建出一个完善的监督体系,明确各个监督主体的职责,充分发挥监督力量,让“四项监督”精准规范,协作顺畅。通过监督反推政策落实,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政策的好处。
本文的研究同时引发了我们的如下思考:中央政策和方针一直在号召解决基层形式主义问题,但为何存在“一直讲一直有”的现实怪圈呢?基层形式主义之风盛行,其根本原因在于压力型体制的负效应。压力型体制避不开控制这一话题,上级要控制基层,必然存在级别的压力。要想规避压力型体制的负效应,让基层政府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深层的逻辑关系还待深耕。形式主义的问题出在基层,但根源在压力型体制的固有效应。
改革永远在路上,有利即有弊,压力型体制的负效应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相信只要基层干部思想上发生转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为人民服务,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游标卡尺”,多向一些僵化的考核“指挥棒”开刀,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才或能跳出“形式主义的怪圈”。
高校常态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机制研究
李东、刘长青、蹇文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项目编号:GXDJ2021B2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校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应该是开放、包容以及富有朝气的象牙之塔,但高校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滋生和蔓延,使得校园学风异化、风气浮躁,各种社会不良习性频繁出现;学术造假、争利夺名等现象频发,学术氛围乌烟瘴气,创新科研发展受阻,本该是学习的殿堂沦为名利场;基础行政工作被层层加码,一线教职人员疲于应付,行政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将严重扰乱教学、科研以及行政工作的正常进行,伤害师生感情、损害学校利益(1-2)。因此,本文研究常态化整治高校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机制,是顺应广大师生诉求的“大势所趋”,是符合新时代高校发展的重要课题。在研究过程中,要深刻分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质,要认识到高校的作风建设依然严峻、任重道远。高校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3)。因此,本文深入基层,突破固有瓶颈,探究力戒高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制度机制,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高校的具体表现、整治高校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制度措施展开,“风气养成重在日常教化,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为常态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供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大论断极具深刻性和指导性,一针见血、旗帜鲜明阐述了什么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官僚主义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4)。“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一针见血得指出了形式主义的起源在于知行不一,过分关注是否对自己的政绩有利、是否能够让上级满意这些表面形式,不讲究现实效应和是否真正让人民群众享有良好的管理服务;“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直截了当控诉“官僚主义者”个人主义盛行、利己之心极重,做官是想当老爷,假公济私,损害人民利益,背离服务宗旨。
实际上,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互相有着密切的关联,二者相辅相成、“狼
狈为奸”,往往同时出现,滋生壮大,并导致严重的后果。形式主义的出现,造成独断专行、不顾现实的官僚主义泛滥;官僚主义的出现,使得好逸恶劳、爱慕虚荣的形式主义繁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水火不容,是理想信念动摇、作风建设不牢、政治站位偏差的具体表征,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党风政风。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又明确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纳入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常态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关系党风政风,形式、官僚两“风”的突出表现,或口号喊得震天响、表面功夫做得人尽皆知,或谄媚献忠、溜须拍马、颐指气使的风气肆虐成灾。严重妨碍高校日常工作的开展[5]、阻塞政令畅通,丧失师生对于高校管理的信任,侵害师生的根本利益。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高校中的具体表现,探讨高校常态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有效措施。课题组以高校纪检监察机关的名义发布《关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调查问卷》(其中分为教师卷和学生卷两个部分),通过“问卷星”平台创建线上问卷,通过聊天软件、线下填写等渠道发放调查问卷,共计发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卷3000份。其中回收高校中层领导干部、党政机关和各院系教师、后勤部门及实验室职员填写教师问卷500份,回收在校学生填写学生问卷2357份。调查问卷教师卷调研内容包括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基层任务、后勤保障、党务工作等方面,涉及教务处、人事处、组织部、后勤管理处等高校管理服务部门。学生卷调研内容主要围绕学生日常活动和管理以及后勤服务保障。
经过仔细梳理收集到的高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对汇集的各项调研数据进行频数分类和归纳总结,归总整理出亟需常态化重点整治的高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九个具体表现,对于研究高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层了解实际问题、了解师生真实需求。不作为、慢作为,做表面功夫,遇到难题却绕着走。
度不健全、学习考核标准较缺乏。对于要求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党风廉政学习执行不严格、落实不到位,学风不实,重形式、轻实效,指导实践少,学用“两张皮”。
义、官僚主义。
板”,把学术研究变成公司上班,将师生间“授”与“学”的关系异化为老板与员工的雇佣关系。更有少数人靠着阿谀奉承、钻营关系获得学术资源和地位,带来社会的不良风气。
盾激化;宗旨意识不强,为师生办事消极应付,对师生诉求推诿扯皮,业务工作不担当、不作为、庸懒散慢,服务态度不耐烦、不情愿、冷硬横推。
活动组织让师生超时候场,漠视师生感受。
替调查研究、以办公室拨出的电话代替调查研究、以上报材料代替调查研究。
热线不“热”,咨询或投诉机制运行不畅,师生互动、便民服务、处长信箱、部门信箱等网站栏目几乎成为“僵尸栏目”。涉及到问题的部门院系生怕惹上
“麻烦”,对应负的责任互相推诿,纵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滋长。
表格多、材料多,结果重复报送、过度留痕;布置、部署工作后,不给基层预留充足的时间落实就马上检查考核;检查、考评走过场,缺乏结果和实际运用;数据共享差、重复填报多。
高校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隐形性、多样性、变异性以及危害性,常态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高校营造的风清气正校园环境的必然要求。高校常态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应当重点从加强思想武装、强化监督执纪、深化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广泛阅读党的红色经典著作,学习运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不断丰富学习内容,从理论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加强思想武装。
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党风廉政建设重要理论的中心组学习和专题讨论;与深入基层、深入师生相结合,举办反腐倡廉教育、警示教育主题大会,在师生党员中弘扬优良作风,涵养清正廉洁价值观念。
感悟、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建设要求与高校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当要求高校管理服务人员做到把职责摆进宗旨当中、把工作摆进真
正为师生解决实际需求和困难当中,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实践中锻炼抵御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能力。
接受监督。
高校的纪检监察机关应当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
关要深入调研,发动群众广泛监督,确保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常态化监督师生关切的招生、评奖评优、职称评聘、后勤保障和服务管理部门的办事态度、效率等问题,做到针对性监督检查、落实整改。
严格按照信访件办理和问题线索处置等工作程序,对涉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来信来访、问题线索要第一时间受理,严查快处。在查信办案的基础上,在高校内部召开“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会,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充分带动高校党员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干部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引以为戒。
各部门和院系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依据“严查实改,务求实效”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对高校作风建设的制约和监督,为常态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供有力支撑。
中,并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落实不到位、力度不够、问题仍然突出的部门院系或党员领导干部要严肃问责。
风等具体问题入手,完善和实施好具体工作制度,以消除繁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土壤。
高校应当持之以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扎实思想武装、强化监督执纪、深化制度建设,从源头上常态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高校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关于构建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三不”长效机制的思考
谷学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实际工作中,形式主义现象仍未绝迹。认清其表现、危害、成因,及时提出对策,对于营造风清气正、从严从实的干事创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工作落实过程中,如果形式大于内容,就会产生形式主义。
“口号式”工作落实。为体现对上级安排部署要求的重视,有的单位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点上热闹面上冷清。具体来说,有的对上级要求精神未加深入思考、实践检验,第一时间就套用,很快就出成果;有的对上级部署不做认真准备、深入研究,一味求快开会研讨,议而不决,浪费时间;有的以“逐级分解越快越细越多,越能体现工作落实成效”的心态,不分昼夜忙“挂图作战”,实际上却说一套做一套。
“机械式”工作思路。习惯于按旧思维、老办法和别人的做法抓管理干工作,只管做了不管成效。具体来说,有的领导干部离开开会、发文、要材料就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有的重复讲上级讲过的内容,或不管是否有作用,每天每周例会雷打不动;有的重复发上级已具备可操作性的文,或年年发内容相似但现阶段相关问题已不再突出的文;有的平时不留意基层工作进展,一旦用得着就立即大范围索要材料。
“虚高式”工作标准。虚高的标准,平添了无谓的工作,逼出了基层的弄虚作假、糊弄应付。具体来说,有的单位为体现认真精细,不管相关报表、台账今后多久才可能使用一次、有无重复劳动之处,一味求细求详求多求频求美;有的不管是否劳民伤财,一味搞自我加压、层层加码;有的为凸显自身特色,不管基层负担和实际效果,乐于耍花样,喜欢增加自选动作,随意扩大工作要求适用范围。
“躲闪式”工作担当。置岗位职责于不顾,一味按“避责管理”逻辑行事。具体来说,一些管理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只出新规定、不废旧要求,但对基层诉求迟迟不明确意见;一些部门在制发文件制度时,过度征求意见、会签审
核;有的牵头单位发挥“指挥棒”作用不自觉,组织协调扭扭捏捏、跟踪推进软软绵绵、考核督促羞羞答答;有的把“责任状”看作“免责单”,以签责任状代替压实责任;有的领导对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凡事必请示汇报。
“美图式”工作成效。重留痕轻实绩,只求赢得上级满意,不管群众是否乐意。具体来说,为应付上级检查,有的单位做事、记录“两张皮”,甚至摆拍照片,不开会只“量身定制”记录;为使学习场景好看,有的单位搞凑数式培训、刷分式学习;有的单位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应景造势,把说的当做的,把做了当做好,把思路当成果,把责任往外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搞形式主义,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助长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形式主义的主要特征是空、虚、假、繁,本质上是一种只图虚名、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增加基层负担。形式主义现象,反映出工作思路不清、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方法不当、工作措施不力,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应付各类会议、材料、检查、报表和无效重复劳动上,搞出来的都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是典型的出力不讨好行为。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形式主义深恶痛绝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影响工作落实。形式主义背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工作落实过程中,往往出现不结合自身实际落实上级要求,工作标准不高,规律把握不深,沟通协调不畅,改进提升措施针对性不强,执行力逐级弱化等现象,甚至导致上级难以掌握基层真实情况、决策失误等后果。这种抓而不实、做而无功的问题,是工作落实的最大隐忧,是对党的事业的假忠诚。
败坏单位风气。形式主义是作风不实的一种表现,也是滋生作风问题的土壤。在这种作风影响下,一些起初还能认真履职尽责的干部员工,开始应付一些不重要工作,再变为应付包括重要工作在内的所有工作,认真干事和偷奸耍滑的员工数量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久而久之将助长假抓虚干、好大喜功、照搬照套、不尚实干、不求实效之风,甚至出现投机取巧的“聪明人”占着位子不干事、踏实肯干的人没有施展能力空间的逆淘汰现象,给单位长远发展带来致命伤。
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群众路线的核
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形式主义的种种表现,显然与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相违背,自然影响到党员干部团结群众、深入群众、联系群众,生生地把上级与下级、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割裂开来,“上情”“下情”无法有效贯通,最终将损害员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损害党的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具体来说,形式主义屡禁不绝的原因有:
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导致政绩观错位。形式主义表现多种多样,但根本上都反映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一些领导干部不是理论水平不高或政策吃不透,而是主观故意的、自觉的、精心包装的[1]。这些干部理想信念“总开关”锈蚀松动,淡忘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只顾自己不管群众,只求显绩不想实绩,只练唱功不练做功,只作秀不做事,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轰轰烈烈走过场,认认真真瞎折腾,提不出促进观念转变、管理提升、矛盾解决的工作思路,也不愿把工夫下在以上率下、推动事业发展、打开工作局面上。
思维方式固化,工作作风不实,导致懒政怠政。形式主义现象的共性是“虚”字当头,“空”字挂帅,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出了问题。一些领导干部缺乏责任心、担当精神和推动工作的本领,作风漂浮,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只愁没有管理手段,只会照搬照抄上级要求、老办法和兄弟单位做法,只想“依葫芦画瓢”“用一把钥匙开各种锁”,不能因地制宜抓工作。
考评监督欠精准,群众反对不坚决,导致心存侥幸。各级干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完善,但实际操作层面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搞形式主义的人常常披着“政治正确”的外衣,自有一套能自圆其说的逻辑,骗得上级的理解、同情、信任,有时还“拿大帽子压人”,让基层不好群起抵抗。各级干部对一些形式主义现象的认识不完全统一,有的错误地认为“以虚带实”也是一种工作方法,大可不必横加指责;有的认为揭露形式主义有损单位和领导形象,不愿自曝家丑。有时形式主义带来的损失并不直接,监督和追责具有滞后性,导致个别干部少有顾忌。
形式主义“脱实向虚”的特点,决定了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关键就在一个“实”
字。形式主义的顽固性、反复性及其与正常工作之间界限的模糊性,决定了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这场斗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刻也不能放松。
着力构建不敢搞形式主义的机制。让各级领导干部不敢搞形式主义,就要在监管机制上形成震慑。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用好党内监督、纪检专责监督、群众监督等手段,开通基层投诉通道,严格依据党章党规党纪,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全方位监督。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及时做好提醒、批评、诫勉谈话,严惩在形式主义问题上越走越远,触碰党纪法规的党员干部,以案促改[2]。完善绩效考评体系。既明确具体考评办法,树立“戒空谈、干实事、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又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建好用好容错纠错机制,解除领导干部冲锋陷阵的后顾之忧,激励他们不搞虚报浮夸、沽名钓誉的高指标、假政绩。加大日常纠偏力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充分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调研督导、召开推进会和开展群众评议党员、基层评议机关、员工评议干部等措施,推动各单位真正动起来。大力选树宣传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的先进典型,及时通报曝光反面典型,让形式主义无处藏身。
着力构建不能搞形式主义的机制。让各级领导干部不能搞形式主义,就要为形式主义画像,把随意管理关进制度规定的笼子里。列出负面清单。发动全员深入排查,广泛征求意见,从文山会海、留痕过度、锦上添花等看得见、抓得住、改得了的具体问题入手,搞清楚本单位存在哪些形式主义现象,形成问题清单,并逐条分解,责任到人,明确完成时限,制定务实管用整改措施,挂图作战,各个击破。抓住关键少数。形式主义的表象在“下面”,根源在“上面”。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率先增强整治这一问题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带头践行“寓管理于服务”理念,带头开短会讲短话,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带头解决工作不实问题,带头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带头向形式主义问题开炮。建立制度规范。制度建设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各单位在制定清单化整改措施的基础上,要健全制度规定,固化整改成果,防止形式主义反弹。坚持常抓不懈、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做出“半年见成效,一年基本解决,两年全面解决,三年成健康常态”之类的长期安排,及时组织“回头看”,防止煮出一锅“夹生饭”。
着力构建不想搞形式主义的机制。让各级领导干部不想搞形式主义,就要首先增强群众的思想自觉。加强宗旨教育。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的信心,努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和战斗性,认清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时刻防范形式主义隐形变异新动向,决不允许旧弊未除、新弊又生。加强党性教育。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权力观,充分认识形式主义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地对所有工作措施和方法进行全面深度优化,找到最有效、最经济、最简单的措施,努力收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成效。加强典型教育。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认清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实际上是对单位整体工作的优化、管理工作的强化、干部作风的强化,明白“图虚名必招实祸”的道理,杜绝“形式主义都是别人的,自己单位没有”“把该干的工作也看作形式主义”等错误认识,坚定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的决心。
关于整治安全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考
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胡鸿浩
近年来,国有企业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事故暴露出部分干部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还存在差距;事故也暴露出部分企业安全生产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比较严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是思想问题、作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要从讲政治高度来审视、从思想根源来破解、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来维护。国有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整治安全生产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摆在更突出的位置,作为正风肃纪、反对“四风”的首要任务和长期任务,不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一提起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的说辞不绝于耳,但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重业务轻安全的现象依旧存在。有的企业只看重当前利益,摆不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片面追求长周期、低成本,安全防护设施投入不足;有的企业领导会上说的“好听兀抓落实停留在口号上,停留在表面上,缺少”一竿子插到底”的实干精神。
安全工作不严不细不实,应付了事走过场,自我要求低。有的企业现场人员对生产中的隐患和风险见怪不怪,对潜在风险普遍存在侥幸心理;有的安全风险评估流于形式,贪图方便省事,识别工作随意性大,把关不严,未能准确识别风险;有的作业现场检测分析作假,安全保障手段流于形式,使本应发挥作用的“安全屏障“漏洞百出,甚至导致事故发生。
安全工作会议多、文件多的现象频繁。企业在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时,往往以“落实会议”代替“落实精神”,把开会作为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的硬要求,会议精神仅仅停留在开个会、发个文件、听个汇报上。部分企业缺乏有效业务指导,照搬照抄上级文件来应付,不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造成上级精神或要求在贯彻过程中信息层层递减,做法每每走样,很多工作在基层都未能真正执行。
国家安全生产领域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
但有的企业对制度建设敷衍应付,将上位制度全盘复制或者机械转发,没有与本单位安全生产上的好经验、好做法相互融合并细化分解制订好的办法和措施,致使制度过多过滥,缺乏可操作性。有的企业将制度束之高阁,在制度执行上搞变通、打折扣,侥幸心理严重,理想化做法和经验主义代替了规范操作和程序管控,用制度管人管事成了一句空话。
各层级安全检查频次较多,检查重资料、轻现场,导致基层安全管理人员的重点停留在了各类总结、报告和安全资料上,对现场的安全管理缺失。有的检查不到现场到会场,下级单位投其所好,把力气用在了会场布置和汇报材料撰写上,用虚虚实实的数据堆砌安全成绩,虚化、淡化甚至回避问题和隐患。还有的组织检查走马观花,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也提不出合理的检查建议,问题整改也缺少跟踪落实,验证工作没有下文,导致一些“低老坏”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不牢,没将安全工作上升到政治问题、民生问题的高度来认识,没有把安全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仍以惯性思维、陈旧观念看待安全生产,以“低老坏“标准处置安全生产问题。
个别干部员工工作作风不严不细不实,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于人于己都不事事较真、处处在意。落实中央政策,觉得会也开了,文也发了,一些点也看了,差不多就可以了,没必要督促落实。安全检查马马虎虎,认为过得去就行,对安全隐患熟视无睹,总是认为安全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头上,放纵了违章行为,没有真正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
“墙上画虎”不咬人,有了制度就要落实,制度不落实等于零。个别管理人员对安全制度执行不彻底,简单地执行,困难的回避,执行制度搞变通、做选择,规矩意识弱化、纪律观念淡薄,没有将安全管理、风险识别管控要求落
实到专业管理工作中,为满足面上的监管要求,简单应付,对困难棘手问题回避退让、推倭扯皮,缺乏担当的勇气。
部分企业”旧病”“顽疾”依然屡查屡犯,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治理不彻底,没有深入研究问题发生原因,找准问题根本症结,制定合理整改措施,只是在表面整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根较少。同时,对千其他企业部门发生的安全事故、安全隐患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真正做到举一反三,与自己的单位生产实际相结合,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
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学习讨论,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牢固树立“安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思想认识。各党支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石化党建”“学习强国”等平台,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全体员工深入学习宣贯,按照“从讲政治高度来审视,从思想根源来破解,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来维护”的要求,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用学安全、懂安全、讲安全、保安全的文化氛围引导、启发和带动千部员工。针对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松劲、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在制度执行上搞变通、打折扣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下发《关于开展“查思想、查管理、查能力、查行为”的安全生产工作通知》,组织全员谈认识、谈体会、谈差距、谈措施,采取中心组学习、安全事故反思会、开展员工大讨论等形式,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逐级开展反思和查摆,从思想根源上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
强化领导率先示范,督促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作出表率,主动查摆、带头整改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关键少数”的实际行动带动”大多数”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开展”领导干部安全一线行”活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组织开展政策制度宣讲、参加一线安全活动、提升基层安全管理水平、开展现场安全检查等工作,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要求,及时协调解决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布置安全工作的同时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做到对布置的安全工作不落实不罢休,推动各项安全防控措施落实落地。深入开展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压实领导干部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以各级主
要领导承包最大安全风险、分管领导承包重大风险为原则,推动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挂牌运行的落实落地,并强化领导个人安全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的定期抽查和考核,促进领导干部安全管理责任落实。
企业纪检监督部门落实好监督责任,督促各职能部门立足本单位职能和管理权限,加强对整治安全生产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日常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员工来信、来访和网络举报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拓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举报受理渠道。充分发挥企业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中枢作用,把整治安全生产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监督重点,协调联动,统筹推进,紧盯企业安全生产重点风险、重点单位、重点问题、重点事项,坚持将其作为监督委员会季度重点内容进行汇报分析和安排部署。抓好制度宣贯,通过微信公众号、大讲堂等方式,开展制度宣贯,引领干部员工明制度、懂规矩、守纪律。督促制度执行,督促业务部门修订企业各层级的HSE责任制和考核标准,推动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标准化。坚持问题通报,梳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以问题清单、整改清单的形式反馈给基层单位,督促限时整改并进行点名通报,形成强力震慑。严肃执纪问责,针对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开展安全工作重点督查,对典型的违规违章行为和“零容忍“清单的问题,严肃问责,通过抓典型、严问责,进一步严格安全生产纪律。
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工作,纪检监督部门牵头,与安全环保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装备管理部门、市场开发运行部门等职能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两级机关、生产单位进行专项检查,通过“看、查、访、谈、问”等方式,从是否开展安全管理自查自纠、领导干部是否落实个人安全行动计划、是否存在制度执行不坚决打折扣搞变通等问题、是否严格落实干部现场带班值班、安全风险识别是否到位、员工安全培训是否落实、专业制度是否根据安全制度修订、安全生产追责问责是否到位八个方面,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是否到位,对领导人员及专家的个人安全行动计划进行随机抽查,形成工作清单,提出了整改措施,推动了制度执行落实。在整治过程中,切实落实为基层减负的责任,生产、技术、装备、安全等专业部门帮助指导基层识别、转化有关制度要求,减少基层员工在解读文件上的困难和偏差,降低基层员工填写表格难度,采取电子化、信息化措施,打通安全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推进各项制度在基层真正落地。
强化制度建设与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出台《安全生产“零容忍“清单》和《关于严格安全生产问责的特别规定》,规定凡发生一起A级以上事故或两起B级以上事故或隐瞒事故的,对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一律先停职再进行调查问责;凡发生重大违章行为之一的,一律先调离岗位再进行处理,为安全生产划定了制度红线。同时深入分析制度落实存在的偏差和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从制度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针对专项治理发现问题,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和长效清单等“四个清单”,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实行清单制销号管理,推动了责任落实。建立健全整改例会、督办、销号和考核等工作机制,落实”六不放过”的要求,加强闭环管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条条改到位。把整改情况纳人年度绩效考核、党建考核重要内容,做到发现一个问题、整改一类问题、完善一套制度、教育一批干部,确保安全生产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整改取得实效,提升企业安全本质水平。持续深化安全生产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HSE管理体系、责任体系、风险识别体系、隐患排查体系、安全培训体系、考核考评体系,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国企党建工作形式主义问题治理对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段乔红
在我国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最大优势。然而,长期以来,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却始终得不到解决,严重制约着这个最大优势的发挥。造成“两张皮”的原因很多,单从党建领域自身来看,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是最大顽疾。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不仅事关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而且最终会影响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必须下大力气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普遍存在的重“痕”不重“绩”等形式主义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在国有企业党建领域的方方面面,主要是理论学习简单化、组织建设表象化、参与决策过场化、工作方法粗糙化。
理论学习简单化。一些基层党组织一学习就读报纸、念文件、抄笔记、搞答题,既不深入解读,也不跟踪问效;有的不区分学习对象搞“一刀切”,不顾年龄、知识程度,也不管身体状况、工作性质,内容千篇一律,方式单一,重频次轻质量;有的学用分离、知行脱节,结合中心工作研讨交流少;有的学习无计划,学不学全看书记的喜好和心情,上级要求就学,很随意,甚至学也不学,编个记录应付检查。
组织建设表象化。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以来,组织建设有了很大改观,但“形至神不至”问题依然存在。有的为解决组织覆盖问题,在探索建立联合党支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把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不同地域党员简单凑在一起,“拉郎配”现象突出;有的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等基本制度不严肃不认真,组织只有在收党费时才出声,党员只有在交纳党费时才感觉是“党员”,平时既没有组织的教育,也没有组织的监督和管理。
参与决策过场化。有的党委前置研究事项过多过宽,把前置当成“筐”,大事小事往里装,讨论不深不细不透,论证更不充分,上会就是留留痕迹;有的基层党支部支委中,只有书记一人是单位负责人,其余均为普通员工,“按规定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就是到过会场了;有的党政“一肩挑”书记党内职务意识不强,不按规定组织党委会研究前置事项,行政会决策事项党委会记录本同步记一记备查;有的党政分设书记工作底气不足,把“参与决策”变“陪
衬决策”。
工作方法粗糙化。有的把党建工作俗化成党务工作来做,忙于开会、发文件、做统计、凑材料,追求“纸面文章”“痕迹党建”;有的把常规业务工作硬贴上党建标签,喊得响亮,做得牵强,惹人厌烦;有的偏好形式大于内容的“自选动作”,热衷于搞活动,重形式轻内容;有的把红色教育搞成“到此一游”,就算“学习”了;有的搞党建KPI考核,指标上百项,满分一百分,考核过程热热闹闹,结果虚多实少;有的党建信息化系统模块多、操作复杂,用起来不省力反增负,不受基层欢迎,成了应景摆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分析国有企业党建领域形式主义问题产生的原因,要以总书记重要指示为遵循,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从主观上研机析理。
政治站位不够高。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职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也是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基本功,理论学习简单化反映的是党员干部愿不愿提高政治素养的问题。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组织建设表象化反映的是有没有坚持党的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的问题。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国有企业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参与决策过场化反映的是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政治原则上到位不到位的问题。
党建责任不落实。党对国企的领导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来实现,党的建设要通过做好党建工作来保证。当前,国企党建领域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很多是淡化、弱化、虚化、边缘化“四化”问题的变种反弹。这些问题不是不能解决,而是没有下功夫去解决。由于不敢触及问题的深层次矛盾,只能继续搞形式主义来应付,结果是南辕北辙。这归根到底是因为党建责任不落实,“抓党建是称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没有内化于心、践之于行。
政绩观念有偏差。有的对“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理解得不深不透,认为党建工作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把党建当软指标,觉得开几次会、发几个文就可以了,没有做到聚精会神抓党建。有的认为相比抓发展,抓党建不容易出显绩,但又
不能没有不抓,在党建工作过程中,往往什么有形就抓什么、什么有声势就抓什么,而不考虑有没有效果,即使党建载体偏离中心工作,对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不利,也忙得不亦乐乎。两种极端做法都是形式主义的表现。
能力素质不匹配。党建工作也是一门科学,需要由专业的人来做。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以来,“无人干事”的问题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但“让干不愿干”“想抓不会抓”的问题仍然一定程度存在。有的领导认为把优秀业务干部安排到党建部门有些浪费,没有精兵强将干党建的意识;有的领导把党建岗当作安置岗,不管能力只管安排;有的把党建部门当成退休中转站,理直气壮不干事;有的把书记头衔当成政治荣誉而不是政治责任,不会抓也不愿学。能力不匹配,又不想让人说不担当不作为,所以只能搞一堆工作方法粗糙的形式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解决国有企业党建领域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要树立打攻坚战的意识,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坚持刀刃向内、靶向治疗。
要把头脑武装好。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国企党的建设,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党建的重要论述,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增强做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感,拧紧管党治党的“螺丝帽”,端正党建工作的政绩观。要坚持从政治上看待整治形式主义问题,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刻检视剖析,从党的创新理论中寻找“金钥匙”,增强以自我革命精神同形式主义作斗争的勇气,集中火力攻坚,逐个问题整改到位。
要把制度完善好。解决国有企业党建领域形式主义问题,要立足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一方面要完善党的建设各方面制度,包括中心学习等党的理论武装制度、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制度、落实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条例和党支部作条例的制度,等等。另一方面要完善有关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程序性规范制度,包括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三重一大”决策、党建责任制考核、基层党建联系点等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党建领域制度,要同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结合起来,切实建强筑牢“根”和“魂”的制度保障。
要把书记选配好。要在配备上把好关,真正让想干党建、愿干党建、能干
好党建的人担当书记职责。要在培训上下功夫,坚持理论培养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采取长远性、根本性举措,打造高素质复合型书记队伍、特别是“一肩挑”的书记队伍。要在成长上给出路,坚持生产经营与党务岗位交流轮岗锻炼制度,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有发展潜力干部的重要平台,既把好入口,又畅通出口,让大家受尊重、有奔头。
要把日常监督好。要在务实上下功夫,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避免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制度落实制度,确保工作在基层和一线推动、问题在基层和一线解决、成效在基层和一线检验,真正为基层减负松绑。要在创新上作文章,勇于正视问题,自觉迎难而上,补短板、强弱项,既善于总结推广基层行得通、推得开的经验做法,以典型引路推动整体工作,又敢于用新思路新招数破解老矛盾新难题。
机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范治理研究
贵州省铜仁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李汉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7·9”重要讲话中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积习难改,已成为阻碍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严重问题。党政机关是党和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窗口,其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国家制度和治理能力的认可程度。能否有效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事关党和国家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成果巩固拓展。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往往相伴而生、成对出现。形式主义其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而官僚主义则是封建官本位思想作祟,权力观扭曲。两者典型的表现是脱离实际、务虚不务实。形式主义是滋生官僚主义的沃土,官僚主义是形式主义存在的根源。
致党风不正、作风浮躁,干事创业氛围缺失,滋生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假作为等问题,让一些党员干部不重实效重包装,缺乏实干担当意识,“取舍裁剪”搞变通、打折扣,对涉及群众利益问题听之任之、拖沓敷衍,机关“门好进”、干部“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
“拍脑袋”定政策、作决策,致使一些工作安排脱离实际,得不到很好落地;有的一方面反对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一方面又习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一“会”了之、一“方案”了之,将责任层层转移;有的一方面要求督查检查、考核评比不以台账留痕作依据,一方面又以是否做了台账、留了痕来取代工作落实成效,对工作不深入研究、对基层不深入指导,致使下级也通过搞“文山会海”应付了事,以形式主义对待上级官僚主义,最终该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该落实的政策得不到很好落实,既贻误工作又浪费行政资源。
这能更好地压实工作责任,激发干部精气神,更好地保障工作落实。但工作中,一些机关领导干部对待上级搞逢场作戏的空表态,口号喊得震天响、工作推进静悄悄;对待下级搞空头支票式的虚激励,关怀的话说得顺溜溜、兑现落实无下文,开始的时候还能获得上级认可和下级支持,工作看起来搞得“欣欣向荣”,但长此以往,就会透支群众信任,在污染地方政治生态的同时,更挫伤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者的积极性。
事。平时常用“我在上级领导面前推荐过你”“我向组织上帮你提出过”等来激发和调动干部干工作的动力,让一些干部珍视“机会”、加班加点,不断加码各种责任。但真在干部提拔、职务晋升等重要关键期,对这些干部往往只“提”不“拔”,让这些干部寒心,于地方政治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百姓群众福祉等有害无利。
神不足、斗争本领不强。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多信奉“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信条,不愿意“冒风险”帮群众谋利、为发展尽力,面对工作中的风险挑战“绕着走”,缺乏面对新问题、新挑战的勇气,对新事物怀疑抵触,凭老经验办事,严重影响了工作的落实效率和质量。
从党员干部主观方面讲:
思想理论武装,认为理论学习出不了生产力,追求实绩而轻视学习,忽视了思想的先导性作用,对学习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浅尝辄止,没有往心里走、实里走。正因为党性修养浸润不深、政治理论滋养不够,导致在抓工作落实上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强,价值观、政绩观出现偏差,催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
题。
公室听汇报、通过电话和工作群下任务;有的工作不用心,在位不在状态,哄骗上级、糊弄群众;有的方法简单,生硬对待群众。宗旨意识缺失,导致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不从群众利益出发,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之相配的素质能力,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和挑战,没有破题的工作措施和技巧方法,去搞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看似都在干事,实则劳而无功。一些年轻干部走出校门直接进入机关,虽有较扎实的文化知识,但缺少基层实践的阅历、缺少对人民群众的感情、缺少攻坚克难的韧劲,工作中遇到难题往往拿不出办法、想不出思路,以致出现推工作、躲工作的现象。
从工作环境客观因素讲:
激励难突破、职级提升职数有限、精神关爱载体缺失、容错纠错标准难界定等问题。一些单位对干部政治上激励不多、工作上支持不大、生活上关心不够,导致一些党员干部产生消极挫败情绪,工作变得不作为,满足于搞形式主义,敷衍了事。
个性定制,而群众监管、媒体监管的作用发挥又不够充分,难以考准考实干部
作风和工作成效,进而滋生“庸官能混,懒官能撑”的土壤。现行考核评价机制下,依然存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情况,抑制了实干者、吃苦者、担当者的积极性。
主义问题还存在监督不到位、纠治不到位、通报曝光不到位、跟踪问效不到位等问题。
无论是只想当官不想干事的官僚主义者,还是重形式轻实效的形式主义者,共同点都是不担当、不作为。因此,持续推动党员干部务实作为、实干担当是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点和关键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日常学习重要内容、作为党校干部培训必修课、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用新思想洗涤头脑,让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优秀品质,从思想上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土壤。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推动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政德观,把工作做细、做实、做优。
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精心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过好政治生日,把党员教育管理融入生活、融入日常,增强党员政治身份认同,时刻牢记初心使命,永葆干事创业激情。加强模范机关建设,强化机关作风、提升服务效率。
范,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修正行为。既要充分发扬民主,又要实现集中统一,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有效杜绝“一言堂”“家长制”官僚主义作风。
尤其是年轻干部走出机关,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复杂环境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在一线实践锻炼中升华为民情怀、培养道德情操、丰富工作经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系列737(51篇)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素材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lingdoc.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021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