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系列781(52篇)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素材汇编

2023-03-13 03:39:19 122

专题系列78152篇)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素材汇编

一、省级以上

二、市级

三、县市区

四、乡镇

五、部门

定西市纪检监察机关护航脱贫攻坚纪实167

六、企业

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昭通卷烟厂驻村工作队助力乡村振兴纪实195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年综述

20221012日)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五年前。

2017年10月18日,注定是中国三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对三农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张宏伟蓝图就此擘画。

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先后出台,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构建。

砥砺奋进,脚步铿锵。《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深入推进,各地省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市县实施方案纷纷出台,分解衔接规划目标,层层落实规划任务。建立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行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各地探索建立报告制度、督查制度、台账制度,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五年奋斗不怠,五年成果丰硕。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端得越来越牢;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产业就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脱贫地区的发展动力越来越强;富民乡村产业持续壮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渐成趋势,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越来越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越来越美;乡村治理效能稳步提升,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移风易俗深入推进,农民精气神越来越足。

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时代乡村画卷正在中华大地次第展开。粮食连年丰饭碗端得牢在美丽富饶的松花江畔,有着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粮食产量连续18年位居全国县(市、区)第一名的吉林省榆树市就坐落于此。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黑土地保护工程落地实施,农业机械化率大幅提升,为榆树当好全国粮食生产排头兵打下了坚实基础。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水稻生产者补贴,生产资料差价补贴,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让榆树种粮农民平均每亩地拿到200元,保障了种粮收益,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我国平均每9碗米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这样的比喻足以体现黑龙江

作为粮食生产“压舱石”的分量。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既是政治责任,也是时势使然。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大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龙江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龙江县把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压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抓实抓牢粮食生产工作,广大农户实现了广种粮、多卖粮与增收致富的“同步共频”。

任凭风浪起,只要稳住粮食生产这一“压舱石”,便可从容不迫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榆树市、龙江县只是各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重农抓粮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各地坚持把粮食稳产保供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健全“辅之以利、辅之以义”机制,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粮食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国已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占有量483公斤,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与此同时,棉油糖胶生产稳定,肉蛋奶、果菜鱼等“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裕、种类丰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越来越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百姓餐桌。

一、脱贫基础稳振兴底气足

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实现的前所未有的成就: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脱贫地区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农民稳定增收、农村条件改善,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产业就业帮扶持续加强,每个脱贫县初步形成了2-3个优势主导产业,基本实现有劳动力的搬迁脱贫家庭至少1人就业。

通过乡村产业的发展助力,各地不断实现“旧貌换新颜”。安徽省颍上县善用国家扶持政策,深入推进水产养殖、水禽养殖、水生蔬菜“三水”产业可持续发展;湖北省咸丰县积极探索基地规模化、加工工业化、产品品牌化、发展融合化、产业园区化的“五化”发展模式;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群众“扶上马、送一程”;青海省共和县龙羊新村大力发展“蓝色”渔业捕捞、“绿色”乡村旅游、“青色”特色果林“三色”产业这些地方将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健全产业链条,补齐要素短板,长期培育和支持特色产业,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统计,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9377元增加到2021年的14051元,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二、建设成效显乡村焕新颜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是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图景不可缺少的底色。五年来,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各地坚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动力电、通4G网,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过84%。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绝大多数村庄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标扩面,农村基本实现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北京市门头沟区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这里村居整洁、山水宜人,让很多游客流连忘返。这源于门头沟区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来打,探索了改善宜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

“晴天出门一身土,雨天出门一腿泥,窗户得贴塑料布,冬天取暖两手黑。水管经常出沙子,上厕所得穿大棉袄”,这是过去门头沟深山区农民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2018年以来,门头沟区着力补上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大力推进农村地区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和厕所革命,基本实现农村公厕、户厕改造全覆盖,建设镇级再生水厂、村级污水处理设施,铺设污水管网,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现在,很多城里人来门头沟观光旅游,第一个直观印象就是“这儿的厕所真干净,公厕竟然有热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不断完善乡村建设“硬实力”的同时,各地逐步提升乡村治理“软实力”。作为国家治理基石的乡村治理效能稳步提升,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安宁。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格+网络”“线上+线下”联动联控治理体系;广东省蕉岭县打造“一个核心管事、一张清单明事、一套机制议事、一个地方说事、一种方法评事、一个模式强事”的“六事”乡村治理模式;云南省腾冲市三家村村立足少数民族聚居村实际,推行1个村民小组党支部、1个村民自我治理小组、N个群众组织的“1+1+N”乡村治理模式。

这些地方的创新实践,丰富了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形式,探索了乡村善治的有效路径。

5年来,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比例超过95%,村规民约实现全覆盖。移风易俗持续推进,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在各地创新推广。农村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乡村文化繁荣发展,连续5年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农民群众精气神得到有效提振。

5年来,乡村振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业农村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成就的取得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我们当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上,奏响更昂扬激越的三农乐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省乡村振兴综述

2022923日)

金秋时节,赣鄱大地瓜果飘香,蜜橘、甜柚挂满枝头;田间地头满眼金黄,大地流金,处处呈现丰收的景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江西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全省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2360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998.1亿元,增长69.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8103.4元,提高到2021年的18684元,增长130.6%。

一、守牢脱贫攻坚胜利果实

现行标准下28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数字的背后,是脱贫地区山乡巨变:从网红打卡乡村旅游点井冈山市神山村到孕育“硒”望的于都县潭头村,从破茧重生的修水县黄溪村到乡风好产业兴的横峰县王家村,一条条柏油路蜿蜒向前、一栋栋农家新居错落有致、一个个帮扶项目落地生根,随处可见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小康画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省把100个县(市、区)划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整体推进县、重点帮扶县“三类”,25个重点帮扶县制定了实施方案、18个先行示范县出台了示范规划,1841个省定“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和产业布局。

同时,我省在全国率先创新开发防返贫监测大数据平台,建立“农户自主申报、部门数据比对、干部常态摸排”三线预警机制,通过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二、乡村产业越来越旺

油茶1.84万亩、茶叶2129亩,果业1988亩2021年,乐平市拿出财政衔接资金8700多万元,集中优势资源,为村集体形成上规模、有品质、高效益的农业特色产业群。

乐平特色产业爆发式发展是我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的生动缩影。

十年来,我省全力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活三产,培育了粮食、果蔬、

畜牧、水产等四个千亿元产业,打造了小龙虾、富硒蔬菜、鄱阳湖稻米、赣中南肉牛等四大国家级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3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7个,休闲农业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60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38亿元。

十年来,我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全省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3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49个,全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从2012年的789个增加到2021年的4413个。全省深入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赣南脐橙、南丰蜜橘、庐山云雾茶等5个地理标志产品荣登全国百强榜。

三、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逗留一晚”主打客家风,“雅一居”聚焦乡愁情怀龙南市里仁镇正桂村通过盘活老屋资源,变老屋为民宿,“空心村”成为“网红村”。正桂村的巨变得益于龙南市通过修缮乡贤乡居、保护围屋、建设民宿“三轮驱动”,探索资源整合、活化利用、长效保护“三位一体”的农村“老屋复活”改革,推动农村面貌呈现新变化。

十年来,我省农村改革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推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我省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1979万亩,流转率53.9%。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任务基本完成,90%以上的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

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我省制定出台《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三类县的改革任务,其中4个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率先完成宅基地摸底调查,颁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书28.1万本,颁证率达96%;

建设幸福美丽家园。我省坚持全域化整治,76%的自然村开展了整治建设,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96%,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全省持续实施新农村建设“五大专项”提升行动,打造美丽宜居乡镇623个、美丽宜居村庄7027个、美丽宜居庭院81万余个。

内蒙古推深做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2022928日)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施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近年来,内蒙古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以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政治路线的高度政治自觉,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把党建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资源、把党建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把党建成效转化为乡村振兴成果,推动全区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一、强化党建引领形成,乡村振兴聚合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全区各级党组织凝聚政治合力,突出党建引领,强化政策衔接,压实工作责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抓重点解难题。坚持把党建“主业”与乡村振兴“主责”相统一,聚焦重点难点,集中攻坚克难,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纳入组织工作破解重点难点问题12个“揭榜领题”重点任务项目之一,逐条逐项分解,明确责任分工,提出具体措施,定期调度通报。

二是抓落实聚合力。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将5个方面41项重点任务,分解给26家厅局单位、12个盟市共同落实,进一步健全完善组织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

三是抓责任强基础。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推动自治区、盟市、旗县

(市、区)党委书记和组织部长任期内分别做到旗县(市、区)、苏木乡镇、嘎查村“三个走遍”和旗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包乡走村入户、苏木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形成上下联动、协调推动的工作格局。

二、建强基层组织,筑牢乡村振兴主阵地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农村牧区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内蒙古坚持从一线支部抓起,织密建强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着力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一是强产业增实力。认真实施中央扶持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项目和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项目,加大对嘎查村集体经济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统筹推进力度。呼和浩特市研究提出资源开发、资产盘活、村企联建、招商引资、资本运营、组团发展、村庄建设、产业带动、生产服务等“强村富民”九种模式,为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提供可供借鉴的方法路径。目前,全区80%的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

二是强队伍增活力。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嘎查村干部管理监督实施办法》,从教育培训、日常管理、激励保障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推动嘎查村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廉洁奉公、为民服务。乌审旗创新推行嘎查村干部“基本报酬+绩效报酬+奖励报酬”的结构性待遇保障机制,全面激发嘎查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强支部增动力。出台关于在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中开展“比武争星”活动的指导意见,为嘎查村党组织搭建起“比担当、晒作为、学经验、长水平”的平台。目前,盟市层面开展活动4场、旗县层面开展活动51场、苏木乡镇层面开展活动548场,共计7278个嘎查村参与比武,通过争优先、补短板,推动基层党组织各项事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三、提升干部素质,培育乡村振兴带头人

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素质,是增强支部组织力、提高班子战斗力的关键。全区大力实施“千名苏木乡镇党委书记、万名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培训计划,全方位、大规模、立体式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

一是突出政治赋能。始终将思想引领作为乡村振兴主题培训首要任务,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作为必学篇目。目前,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举办10期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示范带动全区组织系统培训苏木乡镇党委书记540人、嘎查村党组织书记6000余人、农牧民党员20.3万人。

二是突出专业提能。始终把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作为培训的重中之重,采取“理论辅导+专题讲座+典型观摩+经验分享+交流研讨”的教学模式,通过现场看、现场学、现场答,让基层一线干部现身说法等方式,达到增进交流、开拓视野、启发思维、提供借鉴的目的。

三是突出保障聚能。发挥各级党校以及干部学院、乡村振兴专业人才服务中心等教育培训基地的功能,形成“党校+干部学院+乡村振兴培训基地+网络平

台”的培训矩阵,强化基层干部教育保障。五原县依托河套干部教育培训基地,通过拓展授课途径、聚拢教材资源、汇聚师资人才,全面提升主题教育的特色性、针对性、时效性。

四、锻造骨干队伍,育好乡村振兴作战队

内蒙古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精准科学选配优秀干部,不断增强一线工作力量,激励广大干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

一是选优配强蓄力。紧抓换届契机,将一大批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选配进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后全区旗县班子中具有苏木乡镇(街道)党政正职经历的占到40.3%,建强了乡村振兴的“一线指挥部”。选配2135名有农村牧区工作经验的干部、1350名“五方面人员”进入苏木乡镇领导班子,锻造了乡村振兴的“前沿作战队”。

二是政策向下倾斜。公务员招考政策和录用计划重点向旗县(市、区)及以下机关倾斜,2021年、2022年合计旗县(市、区)和苏木乡镇机关录用公务员7788人,占全部计划的72.2%。结合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为苏木乡镇调剂增加事业编制8984名,有力充实一线工作力量。赤峰市通过“乡招村用”方式,公开招考苏木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到嘎查村锻炼服务,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

三是容错激励松绑。今年,自治区党委出台《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十二条措施》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容错纠错工作的意见》,评选公示100名“担当作为好干部”,从全区苏木乡镇和嘎查村层面选树表彰50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和100名先进个人,打出健全完善培养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容错机制等方面的“组合拳”,激励干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

五、助推人才下沉,壮大乡村振兴生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内蒙古通过推动人才下乡、特派农技人才、培养乡土人才,壮大服务乡村振兴力量。

一是驻村帮扶助发展。全区选派8102名驻村第一书记和7751支驻村工作队开展帮扶,从抓好基层党建、助推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推进乡村建设、开展乡村治理、开展为民办事6个方面,推动帮扶措施落地见效。印发关于在全区到村任职选调生中开展“七个一”行动的通知,推动1988名选调生服务基层一线。

二是精准对接优服务。全力做好第一批10个国家重点帮扶旗县科技特派团

的工作衔接、日常管理、服务保障和评估问效等工作。开展“三服务一促进”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行动,制定“1+4”文件政策体系,选派107名优秀年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到旗县挂职,推动400所学校结对共建,完善“对接京沪、带动全区、辐射乡镇”的远程医疗体系,每年组织专家3000人次开展科技支撑乡村振兴远程在线服务。

三是根植乡土育人才。加强嘎查村干部、年轻党员、农村牧区致富带头人培育,发挥“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作用。兴安盟创新开展农牧民党员领富带富“晓景计划”,大力培育“基地+带头人+农牧户+市场”模式的产业振兴带头人1288人,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六、完善治理体系,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提质增效,是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实际成效的重要抓手。内蒙古不断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引导农牧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一是建网格促治理。合理划定网格,严格标准选人,科学设定职责,全区共划定农村牧区网格7.5万余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4.1万多人,真正实现“上边千条线、下边一张网”。全面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党群服务中心,最大限度把服务窗口、服务事项下移到苏木乡镇、嘎查村,优化受理、派单、评价、反馈等机制,提供为民便民服务。奈曼旗依托嘎查村党群服务中心,推行“服务e家”平台,整合就业、销售、配送、缴费等25项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二是严监管立公正。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监管,强化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嘎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沟通协作、有效衔接,由嘎查村纪委书记或纪检委员担任嘎查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的占88%。今年,自治区层面对嘎查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进行3期示范培训,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

三是防风险化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红色堡垒户、蒙古包哨所、草原110等有效做法,调解处理纠纷7600余件,开展普法宣传近5000场次,解答法律咨询1.02万人次,健全完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南昌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综述

20221015日)

在东湖区扬子洲镇,村民们正翻耕农田栽种秋冬作物;新建区铁河乡,渔民们忙着捕捞鲈鱼准备发往武汉等批发市场;南昌县武阳镇西游村,干净的水泥路、沥青路通往各家各户,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夹道而立;湾里管理局罗亭镇,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散发出诱人的果香,果园内游人如织。

十月,英雄城稻粱丰硕,果实饱满;绿树村边,青山郭外;村美民富,产业兴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南昌站上新的奋斗起点,以“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为主基调,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盯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硬任务,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截至目前,全市脱贫劳动力26375人中,已实现就业21413人,就业率达81.19%,同比增长2.45%;仅2021年,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为16706.7元,同比增长18.2%,今年还有望继续攀升;全市46250名脱贫人口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家庭医生签约率93.3%、履约率100%。

一、齐为乡村谋振兴新一探路者

新建队已出发、进贤队已出发、安义队已出发自南昌市新一批市派驻村工作队到岗到位后,他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通过开展走村入户、谋划产业发展等举措,了解熟悉村情、民情,为村民解难事、办实事。

“大爷,我说话你能听清楚吗?”“听到了,听到了!”

10月9日,新建区石岗镇简山村驻村工作队给脱贫户喻集中送去了助听器。“在日常走访中,我们发现喻集中大爷的听力衰退严重,为了更好地照顾他的生活,我们立即与相关部门协商,经过对比挑选,为他‘私人订制’了一款助听器,让他生活更方便。”驻村第一书记吴治宇说。

戴上助听器的喻集中脸上露出的笑容格外灿烂:“政府真好,工作队真好,以后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通过与帮扶对象面对面交谈、心贴心交流,了解他们最近的身体状况、家庭变化、生产生活情况和乡村振兴政策落实等情况,也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解读有关政策,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他们的生活日益渐好,我们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吴治宇说。

生产车间里、蔬菜大棚中、脱贫户家中,一张张真诚朴实的面孔,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主动深入、精准摸排、因户施策一个个披星戴月的身影,扑下身子忙碌在帮扶一线,聚焦群众所盼,不见成效决不罢休。

“这个就是我们的百亩草花生产基地。”在湾里管理局罗亭镇义坪村,市农业农村局驻村第一书记范雨锁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园区里各种花卉正静待花开,占地100亩的大型温室育花基地姹紫嫣红,占地40000平方米的连体大棚蔚为壮观。村里的脱贫户们,正忙着照顾花苗。

这些村民刚来花卉基地时,是花卉种植行业的“门外汉”,在范雨锁的帮助指导下,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种花能手,有了稳定的收入。如今,该基地每年生产的花卉有2000多万盆,产值1500多万元,带动了当地160名村民就业,其中包括16名脱贫户,他们人均年纯收入增加了一万多元。

“我仍记得当时拿着土地流转协议,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时的情景。”范雨锁说,当时他和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花了三个多月时间,针对村民的顾虑进行耐心细致解答,面对面宣传土地流转政策,鼓励村民积极将土地流转出来。而正是当初的坚持,才让义坪村发生了如此喜人的变化,“草花生产基地的建成不仅可以带动周边劳动力务工就业,也可以促进该村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此外,通过村集体租赁、入股等形式吸引村集体参与经营管理,能够增加集体收入,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范雨锁说。

80个“十三五”脱贫村驻村工作队接续奋斗,82个“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踏上驻村帮扶新征程。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驻村第一书记们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点亮明灯,把汗水挥洒在乡村热土,织就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近两年,我市共选派91名选调生到“十三五”脱贫村和“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担任村书记助理,选派45名选调生任驻村工作队员,选树100个市级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50名市级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广招英才、高效用才,持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

二、筑牢返贫防线,托起群众幸福生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南昌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首要工作任务,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大爷,你家里现在有几口人务工?收入情况怎么样?住院一般能报销多

少”为进一步提升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质效,日前,新建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拿着记录本进村入户,积极开展2022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

“此次排查人员覆盖了新建区所有农村人口,重点排查脱贫户、农村低保对象、农村残疾人家庭、多子女家庭等‘八类人群’。”新建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杨峰告诉记者,对排查新发现的困难农户,该中心及时按照防返贫监测工作要求进行分析研判,分类处理,对符合监测对象条件的农户,按程序识别纳入。

今年,全市乡村振兴系统按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不存盲区、不留死角”的要求,在南昌有农村户籍人口的县区,开展2022年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截至目前,共摸排对象63.1万户256.5万人,拟识别纳入监测对象56户211人。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行农户自主申请、部门筛查比对和干部摸排走访“三线预警”的监测方式,根据家庭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快速精准识别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对象”。目前,全市累计识别“三类对象”1528人,其中今年以来新识别301人,累计消除风险1058人,未消除风险的470人也均已落实帮扶措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扎实推动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

政策兜好底,日子有底气。在住房保障上,全市乡村振兴系统持续做好全市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将207户符合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政策条件的六类重点对象,纳入了2022年全市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计划,目前已全部开工;在饮水保障上,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全面排查,开工新建3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兜底保障上,将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55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120元。

“在帮扶车间工作好,离家很近。”在进贤县张公镇老王村,脱贫户王兰仂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前往老王村文轩笔杆厂就业帮扶车间,“早八晚五,中午还能休息一个半小时,每月能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她笑着说。2017年,进贤县在老王村成立文轩笔杆厂扶贫车间,如今车间已吸纳20余名老王村及周边村民就业。

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我市正全力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行动,筑牢防返贫“铜墙铁壁”。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爱心超市”292家,覆盖脱贫群众和监测户5238户,现有39个帮扶车间,设置公益性岗位299个,“巾帼帮帮团”共招募469名巾帼志愿者,结对帮扶了493户农村特殊对象家庭。

三、聚焦产业发展,铺就增收振兴路

立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一年来,全市乡村振兴系统聚焦促振兴,绘好“乡村产业发展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良好开局。

金秋十月,在新建区象山镇河林村帮扶产业园果蔬基地里,300亩辣椒长势喜人,一派大丰收的景象。循着成片郁郁葱葱的“辣椒林”,记者见到了村民万桃招,“今年土地流转分红将领到1万多元,在家门口务工还能赚到2万多元,生活是越来越好了。以前家里就靠几亩耕地勉强维持生活,在政府的帮扶下,我们把18亩土地全部流转给村里建起了果蔬基地,每年不仅有了土地分红,在基地工作每天还能赚工资,日子越过越红火。”万桃招说。

“为促进农业产业帮扶,我们村民利用‘支部+电商’销售模式,通过媒体推介、直播带货、拍抖音数字赋能的方式,再加上与商超搭建平台,扩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河林村驻村第一书记江发挥告诉记者,该村还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节假日高峰时接待游客可达400余人。

扶贫“扶上马”,更需“送一程”。我市坚持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高质量、可持续脱贫的根基,持续加大衔接资金向产业发展项目的倾斜力度。2021年以来,我市累计安排2.99亿元衔接资金用于帮扶产业发展,推动全市1880家新型经营主体直接参与产业帮扶,带动脱贫群众(监测对象)产业参与5173户,稳定就业4224人。同时,接续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做好现有存量贷款的到期偿还、使用监管和财政贴息,确保符合条件且有贷款需求的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应贷尽贷。

在南昌县武阳镇朱坊村产业帮扶基地里,谈笑声中,合作社成员们干劲十足。“武阳镇朱坊村原是南昌市级‘十三五’脱贫村,多年前是‘空壳村’,没产业、没资源、没收入,在驻村工作队和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朱坊村成立了连心种养专业合作社,开始发展村集体产业,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连心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文广说,“同时,还联系家乡在外农业技术人才,又发展了大棚经济,合作社的成立实现了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吸收了脱

贫户16户、一般农户20户。”

近年来,朱坊村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实施高品质果蔬栽培项目,大力发展大棚经济,在产业帮扶基地项目上,村集体每年增收30万元。同时,发包鱼塘600余亩,盘活鱼塘等“沉睡”资源,全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余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淮北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综述

2022927日)

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农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广阔农村大有可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既要全面打赢脱

贫攻坚战,又要实现乡村振兴开好头起好步,还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和战略转型,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十年间,淮北儿女深耕希望的田野,播种振兴的梦想,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啃下最难啃的骨头,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完成了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忆往昔,脱贫攻坚跨时8年,冲锋号角一次又一次响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义无反顾、爬坡过坎、集中攻坚、勇往直前!在这场持久战中,资源转型城市淮北,如期圆满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答卷。

八年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我市广大干群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贯彻落实中央、省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传承发扬革命战争年代“小推车”精神,以濉溪县为主战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科学制定脱贫攻坚的时间表、路线图,明确任务、创新机制、压实责任,凝心聚力、深入推进,从根本上破解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彻底斩断穷根。

截至2020年底,全市22个贫困村实现全部出列、13052户35235人(不含自然脱贫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7%降为0,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411元增长到2020年的1.15万元。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淮北市2018至2020年综合评价连续三年获得“好”等次。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扛责冲锋、尽锐出战。

2011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决定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80个县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濉溪县列入省39个有扶贫任务的非重点县,为我市唯一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区。2012年,濉溪县率先设立濉溪县扶贫办公室,负责推进濉溪县扶贫开发工

作。

2013年,我市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基本标准和底线,全面开展贫困户摸排识别、建档立卡系统录入工作,确定并上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741户36603人,贫困村22个,全部在濉溪县。这为后面的“精准帮扶”“精准退出”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4年,市扶贫办公室挂牌设立。

2015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两年集中攻坚,三年巩固提升”的脱贫攻坚总目标。

2016年,各方财政资金汇聚而来:全市各级财政预算安排扶贫资金9310万元,盘活存量资金用于扶贫2418万元,中央及省转移支付4295.4万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2350万元,力挺各项脱贫攻坚工作推深做实。与此同时,在22个贫困村分别建设60千瓦光伏发电站,将发电站收入纳入村集体经济。启动户用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受益的贫困户中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左右。

——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小康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最为主要的民生工程,采取切实措施稳步推进。

2017年,全市上下围绕“濉溪县计划出列村15个,脱贫人口7810人”的总体目标,铆足干劲,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在原有扶贫力量的基础上,为贫困村增派一名县级领导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选派一名扶贫专干,帮助村子建强班子队伍。健康扶贫方面,落实省“180”“351”政策,实施“1224”健康脱贫举措。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平均达到80%以上,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

2018年,距离脱贫攻坚收官只剩3年时间。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全市干群明确了冲刺任务!这一年,沿着正确方向,下足“绣花”功夫,脱贫攻坚打赢了翻身仗,3256人脱贫、3个贫困村出列,至此全市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2019年,全市保持响鼓重槌、尽锐出战的攻坚姿态,坚持综合类问题整改与完成全年减贫目标同向发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突出问题与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同频共振,全面发起“四季攻势”。这一年,1046户3034人脱贫。

2020年是铭刻历史的决胜之年——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进展。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号角更加嘹亮高亢!

我市坚持脱贫攻坚力度不减、频道不换、焦点不散,打通精准滴灌最后一公里。市直帮扶责任人和扶贫专干主动作为,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全面摸排贫困户情况,“一户一方案、一人一举措”,提前梳理年度8大类、10余万条帮扶举措。驻村工作队队员在疫情防控期间坚守岗位,加强对贫困村与贫困户的管理指导,有力有序解决项目启动、复工复产等难题。全市党员干部主动捐款500余万元,工青妇残等群团组织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汇聚爱心,重点帮扶贫困户发展生产、务工就业以及保障基本生活。

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广大人民群众自强奋斗、共同携手奔小康的时代交响曲奏响了!

——稳定脱贫质量更高。所有学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贫困群众看病有了“医靠”,115个行政村40.67万人喝上了纯净水。

——整体面貌大幅改善。1710公里农村公路建成,濉溪县实现“村村通”,城镇公交通行率达100%。动力电、光纤宽带、4G网络实现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乡村治理全面提升。全市调整设置党组织2269个、组建理事会2285个,建立“党群连心站”“党群微家”等议事载体,发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利用“一组一会”推动脱贫攻坚、矛盾化解、移风易俗、法治教育、乡风塑造等乡村治理工作落地生根。

——攻坚合力持续凝聚。全市5200余名帮扶干部、70名镇扶贫站工作人员、205名村扶贫专干,常态化开展“入户连心大走访”等,切实履行包保责任,密切干群关系,解决实际困难。212家民营企业纵深推进“民企帮村”行动,投入资金5126万元,惠及贫困户2632户7545人。

市级扶贫公益基金在全省率先成立,募集的4000余万元全部投向濉溪县。现行标准下,我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

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我国提前10年完成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成功

实现美丽蝶变,淮北22个贫困村、13052户35235人“笑”了!

二、办好百姓事关键,在党新时代的乡村发展有了新蓝图

食为政首,农为邦本。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继作出脱贫攻坚指示之后,党中央从党和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新时代的乡村发展有了新蓝图!

2018至2020年,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紧扣“20字总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将中央、省委要求与实际相结合,力求政策举措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2018年,市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成立。

这一年,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编制出台《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现代化发展扶持资金1亿元。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县镇村四级乡村振兴学院,举办大型乡村振兴培训班。在濉溪县刘桥镇、双堆集镇开展乡村振兴试点镇建设。

这一年,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行动,建立农作物良繁基地50多万亩,占全省的三分之一;5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审定,濉溪县入选全省第一批小麦、大豆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364万元,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8.2%;建立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基地38.64万亩,培育规模蔬菜种植大户200余家,创建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场100个,建成湘云金鲫等四大渔业养殖基地。

这一年,产业融合不断加速。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77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濉溪县、相山区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百善镇开展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烈山区、相山区入选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段园葡萄采摘节荣膺省级十佳特色农业节庆活动,双楼村入选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榴园村、淮海村、柳孜村入选安徽旅游百村。

这一年,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深入实施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建成县区级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管理应用平台,指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全面推广“四带一自”模式,突出园区、特色种养业扶贫的龙头企

业、合作社、大户及家庭农场的带动作用,引导扶持3243户贫困户自种自养。2018年,粮食总产125.2万吨,实现“十五连丰”。

——既要把握乡村发展规律,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又要统筹协调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多方推进步伐。

2019年,接续成果、再创佳绩。

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产业兴旺的若干扶持政策》,编制了《淮北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1+5”规划,明确了加快刘桥镇、双堆集镇乡村振兴试点镇建设等。

特色种养业扶贫取得新成效。建设特色种养业扶贫园区22个,特色种养业扶贫产业达标村22个,农业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8783户,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7613户,自种自养贫困户达标4703户,培育贫困村“一村一品”5个。

种植业发展水平得到新提升。小麦单产492.3公斤,居全省第一位;全年粮食总产150.3万吨,较上年增长4.2%,实现“十六连丰”。建设小麦良种繁育基地50多万亩,约占全省面积的三分之一。濉溪县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取得新进展。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三大行动”。镇一级生活垃圾处理率和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均达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2.4%;改造竣工农户卫生厕所25794户,竣工率112.8%,居全省第一;认定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9个、省级重点示范村5个。

农村“三变”改革实现新突破。316个村开展“三变”改革,实现村级全覆盖,涉改农户收益超过2000万元。实施“百村示范”工程,全面消除“空壳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的村有20个。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92元,增长9.2%,高于城镇1.1个百分点。

此外,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淮海经济区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联盟第二次年会在淮举办,榴园村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园获批3A级旅游景区,在全省率先注册“淮优”农产品公共区域品牌,举办首届“淮优”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硕果累累,前景看好!

——集中力量破解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短板,持续推进“三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农村同

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现乡村振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承上”意味着当年要全面消除绝对贫困,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启下”意味着一号文件为乡村振兴建立起基本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在“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冲锋目标!

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我市扎实推进2020年度11.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5.44万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项目,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56.89万亩,约占总耕地面积62%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以上,比全省高近10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4%。

品牌强农行动实现突破。大力实施“158”行动计划,积极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濉溪县围绕专用小麦开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种植优质专用小麦83万亩。段园镇获评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培优做强“淮优”农产品公共品牌,认定90家134个“淮优”农产品,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4个。

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持续开展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85.7%,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全市18个镇政府驻地和65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2020年度省级中心村完成工程进度91.5%。全市已建和在建美丽乡村中心村202个,完成“十三五”任务的104.1%。

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加强。当前,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骨干力量,全市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376家,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31家;在册家庭农场5183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6家。烈山区被评为学习金寨经验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省级试点,46人被定为第一批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268名基层农业科技人员服务指导科技示范户1352户。

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深化“一组一会”建设,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引导农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大力倡导移风易俗。

2020年,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

加快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力开创农业农村新局面乡村振兴前行的方向逐渐明晰,一步坚持,一步坚实!

三、乡村振兴就是幸福生活带领群众奔向更好的日子

一座座新居亮丽多彩,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产业生机盎然

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管理精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在希望的田野上尽情地铺展。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就是幸福生活!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十分重要。如何让农业更有奔头,农民更有干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我市稳扎稳打,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持续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

2021年6月,肩负着大力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业绩的使命,市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与此同时,全市上下聚焦重点难点,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压实责任抓推进,严把动态监测、网格管理、精准帮扶“三个关口”,防范返贫守底线;紧抓“三保障一安全”、产业就业帮扶、乡村建设、党建引领“四项重点”,拓展成果提成效;推进政策、工作、要素、队伍、考核“五类衔接”,平稳过渡促转型。

同年10月,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专项小组成立,这标志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机制走向健全。

回望2021,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农业农村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11.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我市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案例。市农业农村局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征途漫漫,唯有奋斗。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一年,是党和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起点!各区县、部门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

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

成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小组就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采取的举措之一。在专项小组工作开展中,由市乡村振兴局牵头,健全常态化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集中排查农村低收入人口,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确保早发现、早纳入、早帮扶,统筹推进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合力推进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完善“五大帮扶”机制,持续压实各方责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今年4月,全省确定的第一轮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中,市级试验区仅有2个,我市为其中之一。试验区承担着“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改革任务,即在全市全面推行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工作,着力破解“集体穷、支部弱、群众散、产业衰、合作社乱”等问题,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打开强村富民新局面。

站在有皖北川藏线之称的盘山公路上,新近打造的梧桐谷尽收眼底。这两年,杜集区石台镇梧桐村抢抓梧桐谷生态旅游开发机遇,动员村民以土地入股,将700余亩山间荒地整修成为“五彩梯田”,种植的山楂、榛子、不老莓等果木树已初见效益。2021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近百万元。“支部+公司+基地+农户”运行模式给村里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烈山区宋疃镇和村积极探索“和村模式”,提出了村集体以资金入股、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合作社运营,全力打造七彩和村标准化苹果种植园,集种植、研学采摘于一体。园内每棵苹果树第三年可产精品果50至70个,丰产期亩产2500公斤以上,每亩净利润达万元左右,仅此一项集体经济收入就提高30万元,农民亩均增收1000元。

相山区积极探索“农业+旅游”的生态观光模式,打造集油葵、芍药、菊花等特色种植和深加工为一体的芳香小镇,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产业不兴旺、经济不发展,乡村就留不住人,活力就焕发不出来。全市第八批选派干部驻村以来,紧紧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职责任务,扎根基层一线,助民富解民忧,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在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勇担先锋队、生力军,赢得群众点赞。

天刚蒙蒙亮,驻濉溪县韩村镇大殷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就下村了。他们奔波在村子各个角落,实地勘察入户调研,充分了解民情民意,根据轻重缓急将问题分类,并与村“两委”班子研究商量方案,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改变的是环境,温暖的是民心!

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大江大河的奔腾,也有一枝一叶的生长。“业兴、家富、人和、村美”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

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30元,比全省的10570元高出60元,居全省第10位,皖北六市第2位;同比增长5%,居全省13位,比一季度前进了2个位次。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要按照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走下去。

今年6月,市委书记覃卫国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会上强调,要心怀“国之大者”,把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定信心、下定决心,拉高标杆、奋勇争先。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日子“将就过”到生活“讲究过”,一幅不断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图景正在淮北大地徐徐展开!

滁州市高质量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综述

2022927日)

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在“引、育、用、留”上持续用力,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培养造就一支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一、敞开大门才,打造乡村人才集聚洼地

一是加强向基层引导。加大基层人才引进倾斜力度,对乡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放宽学历、专业、年龄、户籍等条件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和村医“县招乡聘村用”,引导和鼓励更多人才到基层工作。

二是扩大招募力度。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今年计划新招募48名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行动,遴选就业见习基地354家,开发见习岗位近2000个,已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见习919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全市所有中职学校均开设现代农业相关专业,专业设置向涉农方面倾斜。大力开展非全日制涉农职业教育。

三是加强定向培养。深化乡镇卫生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加强乡村卫生人才储备,累计为乡镇卫生院招录“县招乡聘村用”医生131名、定向免费医学生42名。

二、分门别类才,打造乡村人才辈出高地

一是加强培养乡村治理人才。分层级、分领域、多轮次培训县乡党政干部2335人次、乡村振兴系统干部2684人次、村两委成员4768人次。职业学校开展涉农职业技能培训64场次。

二是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实施“滁农之星”培育工程,累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7.87万人、农村致富带头人3万余人。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计划,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质量年”活动,农民工职业培训1.09万人。

三是加快培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推广电商直播专项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订单式、定向定岗电子商务就业技能培训24场、800余人次。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获批省级特派员工作站16家,省级以上平台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加强农民工劳务输出品牌建设,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7万人。

加快培养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开展村医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农村专技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坚持人才培育重心下移。加大乡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全市实现“一村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目标。

四是加快培养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完善科技特派员管理制度,设置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

三、多方搭台才,打造乡村人才圆梦福地

一是建好创业孵化平台。充分发挥孵化基地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作用,新建明光、天长2家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全市14家省级农民工创业园共吸引返乡农民工创业338人,带动就业8000余人。开展“菁英游子␎燕归滁州”大学生返乡创业大赛暨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园)评选活动,促进人才返乡创业。

二是搭好才华施展舞台。持续加强换届后县乡领导班子建设,提拔重用熟悉基层和“三农”工作、表现突出、实绩优异的干部。支持农业领域申报各项人才工程,累计扶持乡村产业创新团队62个,鼓励乡村振兴企业与大院大所合作。

三是立好培训指导讲台。深入开展“千名专家智汇千村百镇”活动,组织1000名农技专家下乡指导,举办培训班361期次、培训农民5.41万人次。实现科技特派员服务行政村全覆盖目标,今年已开展培训指导服务183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160项。

四、优化环境才,打造乡村人才向往宝地

一是打通通道。开展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工作,优化乡镇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打破基层专技人才晋升“天花板”,提高乡镇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落实农村教师职称评审倾斜政策,对在农村学校教龄男满30年、女满25年的在编在岗教师,申报职称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可直接评聘高一级职称。今年共有133名农村教师获得中高级职称,有效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二是注重关爱。在全省率先将村医纳入养老保险保障范围,为全市在岗村医购买各类保险1343万元,发放到龄退出村医生活补助1963万元。

三是优化服务。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成农业与农业工程系列中初级职称评审数据入库与电子证书发放,实现人才服务一网通办,提升管理服务效率。

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最高可申请贴息贷款50万元。

吕梁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20221012日)

食为政首,农为邦本。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步伐,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市乡村振兴步伐走得蹄急步稳。

如今,放眼吕梁大地,一个个农业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一座座扶贫车间拔地而起,一排排农家院落宽敞整洁,一条条乡村路平整畅通美丽如画的乡村已破茧化蝶,广袤田野正升腾起新的希望。

一、产业兴旺,让乡村振兴更有动力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乡村聚集,开辟农民增收新空间、新渠道。

临县城庄镇小马坊村的香菇产业园区内,一群妇女们正紧张有序地采菇、剪菇,一筐又一筐的新鲜香菇被送往冷库内保鲜存放,等着外来的商贩收购。“我们这儿种的是反季枣木香菇,最高的收购价能达到十几块钱一斤,利

润还是不少的。”小马坊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峰介绍道。

2021年3月,一直在西宁发展的张峰决定带着资金回到家乡,他牵头在村里创办了香菇合作社,建起了香菇产业园区。

对于小马坊的村民来说,这是天大的喜事,园区日常运作需要工人,村子里的一部分老年人正发愁年纪大找不到工作,现在不用出村就可以实现就业。同时,园区还与小马坊村委建立了村企结对帮扶合作机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每亩年租金1400元。

目前,园区内已建成香菇棚150棚,每年可出菇150万棒,产值达800万元,能实现年利润50余万元,带动150余户农户每户平均增收1万元。

广袤农村,大有可为。如今,越来越多的乡村振兴带头人在吕梁市的田间地头发光发热,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发展产业、带动就业作为乡村发展的根本之策和长远之计,突出特色,培育品牌,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带动群众稳定增收。我市强力推进生猪、肉牛、食用菌、核桃、红枣、杂粮、马铃薯、药茶等八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布局7个生猪生产重点县,落实685个承载项目,整合

涉农资金6.7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27.76亿元,新建扩建年出栏10万头以上养殖园区20个,生猪年出栏产能达4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达到21万头。成功举办中国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形成交口、中阳、临县3大基地县,全市达1.25亿棒,带动5.5万户农民户均增收1万元。同时,深化金融帮扶“吕梁模式”,共投放乡村振兴贷21.65亿元、小额信贷7.23亿元,有力支持涉农经营主体发展。

二、治理有效,让美丽乡村更富诗意

乡村,有历史才有生命,有文化才有灵魂。美丽宜居,风景不仅在绿水青山中,在焕然一新的人居环境中,也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中。

走进交口县温泉乡城北沟村,美轮美奂的宣传海报,干净整洁的入户便道,整齐划一的垃圾回收箱让人满目清新。进入农户家,洁净的室内外环境,村民春风满面的笑容,成为一道道靓丽风景。

2021年以来,城北沟村紧紧围绕“兴业富民产业美、绿水青山生态美、干净整洁村容美、文明和谐乡风美、安居乐业生活美”的目标要求,以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生活垃圾、污水综合治理,卫生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集中供热及村庄规划建设管护为主攻方向,不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城北沟村还整合了温阳大铁钟、无根碑以及《张四姐大闹温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资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并充分结合乡村实际制定村规民约,提升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

优秀乡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不断改善,乡风文明的种子,就是在这点点滴滴的潜移默化中,植入了每一位城北沟村民的心中,也让乡村的文化底蕴显得更加深厚。

城北沟村只是我市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一个缩影。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市积极开展“六乱”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断提升村容村貌、精神面貌“两貌”,推进农村建筑风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四大提升工程”,乡村面貌持续改善。

同时,我市大力推广“十户联体”等有效治理模式,出台人才振兴实施意见,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一村一名法律顾问”和“万名乡贤回乡”计划,并出台《关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意见》,完善村规民约,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文明乡风正在逐步形成。

三、综合施策,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不断的接力点。

我市坚持政策联动、资源整合,聚焦农村群众所需,探索建立诸多长效机制,不断改善民生水平。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市持续深入推进大病专项救治,扎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落实“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全市“两病”用药人数20.65万人。同时,建立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给予医疗救助兜底性保障,累计救助26.4万人次8972.46万元,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基本医保参保率100%。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曾是诗圣杜甫的质朴心愿。从古至今,住房安全问题一直是普通百姓最纯朴的生活追求之一。为保障农村居住人口的住房安全,我市实行农村危房改造“动态保障”,2021年共完成489户改造,并同步开展住房安全问题排查,坚决守好住房安全的“生命线”。

安全饮水无小事。我市健全完善管护长效机制,出台《吕梁市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护机制》,巩固提升68.53万人的饮水安全条件。

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要先行。2021年以来,全市建成“四好农村路”637公里,农村改厕2万户以上,养护农村供水工程436处。完成63所乡镇寄宿制学校改造,建成120个乡村文化记忆展厅,惠民演出1344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3.6万场。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我市坚持稳岗留工和输出就业并重,培训“吕梁山护工”1.2万人,就业6830人,带动脱贫收益600余万元。积极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培训23万人次,培育致富带头人1076人。为进一步加强就业补贴落实,我市发布惠企就业补贴类政策清单,全市失业保险稳岗404户企业7.75万人次1213.26万元,落实创业培训补贴64.26万元、小微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岗位补贴6.12万元。

告别了上学难、喝水难、上网难、就医难、就业难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改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数据是枯燥的,但却有温度、有分量地印证了我市乡村振兴的梦想正在脚踏实地的探索与实践中一步步成为现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吹响,吕梁广袤大地迎来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广大农民群众必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乡村振兴之路上阔步前行,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定西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综述

2022102日)

十年,是时间的标尺,也是发展的刻度。十年的时间轴上,清晰地标注着定西脱贫攻坚的进程,也鲜明地记录着乡村振兴的铿锵步伐。

定西曾是甘肃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回望过去,历史已经铸就。

“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指示精神,生动践行脱贫攻坚精神,团结拼搏、顽强奋斗,尽锐出战、精准发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84.24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110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7县区全部脱贫摘帽,一举撕掉了“苦甲天下”的历史标签,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写了脱贫攻坚的“定西答卷”。

如今,在定西,广袤田野美丽如画,乡村道路四通八达,特色产业生机盎然,工业产业逆势突围,发展潜能加快释放1.96万平方公里的定西大地上,每一个人都是这一“奇迹”的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书写者。

眺望前路,历史正在创造。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市上下把追赶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总钥匙”,锚定各项重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重点指标“稳定全省中间偏上”的目标定位,梯次推进巩固、拓展和衔接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上取得了新成效。

脱贫攻坚成果越来越实,乡村振兴推进有序有效一幅农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的新画卷,正在陇中大地徐徐展开。

一、聚焦新任务,健全机制促衔接

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重心已经发生了历史性转移。唯干唯实唯先,苦干实干巧干。定西找准了新的方向。

一是固化督导调度机制,推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季调度、分管领导月调度机制,多次召开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度会议,分析研判形势,及时预警纠偏,推动工作落实。将巩固、拓展、衔接重点任务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督查范围,统筹行业部

力量多次开展督导检查和明察暗访,持续传导压力,促进任务落实。

二是固化力量配置机制,按照“级别不降、人员不变”的原则,将市县扶贫部门整建重组为乡村振兴部门,在119个乡镇建立乡村振兴工作站,主要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具体工作,形成党委农办、农业农村部门和乡村振兴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三是固化监督监测机制,制定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的实施意见,围绕巩固成果、有效衔接、全面振兴三个方面明确17项监督重点,综合运用清单监督、科技监督、交叉监督等多种方式,创新拓宽渠道“听”、深入现场“看”、及时跟进“要”、寻根究底“问”、聚焦重点“盯”、触及灵魂“谈”、警示提醒“函”、跟踪问效“督”、全面深入“查”、用好监管“网”等“监督十法”,推动监管工作及时跟进、持续深化、取得实效。

四是固化考核评价机制,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制度,明确考核的16项考核指标,细化县、乡、村三个层面核查的33项考核内容,抽调12个市直行业部门业务骨干91名,分县区组建7个实地考核组,采取县区自评、市直部门评价、实地核查、访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对县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进行考核,全面督促补齐工作短板,夯实固稳脱贫攻坚基础。

我市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举措、重大项目全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统筹建立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计划和项目库,2022年全市共谋划各类项目2253个,投资估算76.05亿元。

创新推行“1234”扶贫资产摸底登记程序,对2013年以来投入的各类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分年度、分行业、分类型建立工作台账,分层分类推进确权登记、完善监管体系,确保扶贫资产安全高效运行。全市共有扶贫项目资产195.18亿元,已全部完成确权。2022年,为通渭县、渭源县、岷县3个国家级重点帮扶县和安定区省定重点帮扶县倾斜投入财政衔接资金17.83亿元,发放“富民贷”4250万元,不断增强重点帮扶县区域发展能力。

把握大势,琢磨干事,势成则事成。

定西以更加奋发向上的姿态、更加有力的举措,有序推进成果拓展、稳步实现有效衔接,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形成强大合力。

二、聚焦高标准,巩固成果提成色

深秋时节,清风送爽,沿着巉郭公路向北三十公里,就到了安定区鲁家沟镇将台新村。

通村公路如丝带一样在青山绿水间延伸,一排排整洁亮眼的两层农家小楼鳞次栉比,蔬菜基地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辆接着一辆运输花卉苗木的车辆,文化广场上快乐玩耍的孩子走进甘肃天茂盛花卉育种基地,各色鲜花盛开,金叶榆娇黄的叶子随风轻舞,当年的盐碱地,如今已经变成种植花木的沃土。

“按照每天100元的工资算下来,我一年光务工收入就在两万五千元左右,土地流转给企业还能得到一笔收入。”在基地务工的村民孙向兰说。

孙向兰一家几年前从张沟村搬迁到了将台新村,开启了全新的生活。“现在住上了新房子,用上了天然气,吃上了洮河水,收入很稳定,都是党的政策好,我们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孙向兰说。

就业摆脱贫困,乐业才能安居。我市共投入资金1.18亿元,在安置区新建日光温室618座,新建产业基地16个、加工基地8个,4.64万搬迁人口实现稳定就业。

勠力同心、风雨兼程。为巩固成果提成色,我市各行业分类优化政策措施,各县区制定分年度推进计划,全面优化有效衔接的“四梁八柱”政策体系。

深入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1887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累计建成村社道路9000多公里,覆盖7547个自然村,占总数的64%。

乡镇、行政村、自然社自来水管网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9.8%、99.3%,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3%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以上。

2013年以来,累计改造农村危房21.91万户,2.09万户9.23万人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实现农村居民居无危房。

为1.8万名乡村教师全覆盖落实生活补助,全市1000人以上有需求的行政村全部建有幼儿园,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无失学辍学学生,乡村教育活力不断增强。

所有行政村卫生室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并配有合格村医,137个乡镇卫生院和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卫生服务工作并配有合格医师,所有县级医院每个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职业医师。

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新建5G基站212座,全市光纤进行政村、电缆进自然村全覆盖。

推进智慧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市级追溯平台1个、县级追溯平台7个、乡镇追溯平台104个、村级追溯平台8个。

完善县乡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1887个行政村全部建成快递集散中心或快递服务网点。乡村振兴,定西步伐越走越稳。

三、聚焦兴产业,夯实基础稳增收

金秋时节,通渭县常河镇的山楂园里,挂在枝头的山楂果映红了村庄,把村庄点缀得殷实祥和。

“山楂小镇”由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承建,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当地常河、胜义、王庄、南河4村130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致富,解决了周边220人务工增收难的问题,人均增收1.85万元。山楂经济林的成功种植,让大山深处的常家河镇,变成游客心目中有美景、有美味、有乡愁的美丽乡村。

一罐蜂蜜甜了一个村,一片牡丹香了一个村,一朵菌菇富了一个村特色产业演绎富民兴村的故事,正在定西大地不断涌现。

数据显示,我市脱贫群众从产业中人均获得收入2437元。

通过深入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持续推广“551”产业发展模式,我市成功构建“牛羊薯药果菜种”和金银花、百合、食用菌、小杂粮等“7+X”特色产业体系,马铃薯、中医药、牧草三大特色产业“连乡成片”“跨县成带”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我市统筹整合各类资金23.1亿元、发放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24.65亿元,通过抓特色产业种植、合作社联合体扶持、龙头企业培育,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产业群建设,加快推动农业工业化。

据了解,安定马铃薯、临洮蔬菜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通过农业农村部认定,陇西县中药材、渭源县马铃薯、通渭县肉牛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入园龙头企业达到265家;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76家,年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98万吨,年加工产值70亿元以上;培育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9家;提升农民合作社2301个,培育认定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40家、家庭农场829个、省级合作社示范社325个、市级示范社636个、县级示范社1376个、合作社联合社156个,带动农户18.83万户,吸纳农户就业2.25万人。

同时,坚持扩大总量和提升质量并重,优化稳岗就业扶持措施,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6921人次,输转劳动力62.16万人(其中脱贫人口32.7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3.9亿元;全市乡村就业工厂349家,吸纳带动就业9479人(脱贫劳动力4567人)。

如今的陇中大地上,产业再升级,链条再延伸,乡村振兴的根基扎得更稳。聚四、焦“促拓展”,深化协作聚合力

刚刚过去的中秋佳节,来自陇西县云田镇的许婧和娘家人团圆在福州。“是幸福之州,让我沾上了福气!”许婧说。

2017年9月,许婧通过福州国企事业单位定向招聘,成为闽侯县白沙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医生。

她的弟弟许飞和弟媳分别在2019年和2020年通过福州国企事业单位定向招聘,先后来到福州工作。他们在福州就业、在福州成亲、在福州安家,成为幸福的“新福州人”。

此心安处是吾乡。

四年来,定西市381名建档立卡户高校毕业生通过福州市定向、定岗、定制招聘,进入福州市事业单位和国企工作,人均年收入超7万元。四年来,福州和定西携手前行,在产业、生态、就业等各个领域开展深度协作,“福定”情谊之路越走越亲、越走越宽,见证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生动实践与丰富成果。

我市固化与福州市原有合作机制,双方签订《缔结友好城市合作框架协议》,持续深化拓展产业、劳务、招商、经贸、消费等领域的合作,续写“福定”友好城市新篇章。

九月,通渭县城南北两山涌动着浓浓绿意,栽植好的白皮松、碧桃、云杉等整整齐齐地挺立在山坡间以及防火通道两旁,从高处远望,“青岛林”三个大字矗立在山间,这里,就是正在建设中的通渭万亩青岛生态林。

自去年青岛市与定西市协作以来,两地携手在安定区和通渭县实施“青岛生态林”建设工程,这是青岛和定西东西部协作生态理念深度融合、经验互鉴、共同发展的实践创新。

2021年以来,定西市及7县区与青岛结对帮扶县(市)区全覆盖签订《“十四五”东西部协作行动方案》,紧扣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资金支持、人才交流“五大领域”,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协作帮扶。青岛市与定西市围绕资金支持、产业合作、企业引进、人才交流、劳务对接等工作重点持续加强协作。

满怀深情厚谊,续写新时代“山海情”。青岛市共落实财政帮扶资金9.12亿元、捐资捐物7459.1万元,采购和帮助销售农产品17.3亿元,引进企业37家、投资5.78亿元,帮助5.92人次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互派挂职干部35人、

专技人才720人次,培训乡村振兴干部和专技人才16737人次。

千里携手,倾心帮扶,“山”与“海”谱写了一曲携手互助、优势互补、共奔小康的动人乐章。

我市不断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千企兴千村”等社会力量参与机制,突破政府主导的协作框架,建立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务实合作关系。7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0268.45万元、协调引进40926.17万元,培训干部人才13037人,帮助销售农产品4781.57万元。

同时优化驻村帮扶新布局,对42个省直帮扶单位、36名市级领导、129个市直帮扶单位、777个县区帮扶单位全部确定了帮扶村,对1101个脱贫村选派驻村帮扶干部3316名,对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选派第一书记90名。持续加强驻村帮扶干部日常管理,压紧靠实县乡属地管理工作责任,督促驻村干部吃住在村、工作到户。

五、聚焦促衔接,绘就乡村建设新图景

沿着陇西县马河镇公路旁整洁的河道和石头砌成的河堤往上,就来到了贺家川村。

村口老木头做的栅栏,旧砖瓦砌成的风貌墙,墙旁矗立着水缸和土蜂窝,木式凉亭和历经沧桑的土房子,垛草扎成的“小粮仓”,以及碌碡、石磨和村口的老“田家油坊”都是诉说村庄历史的一张张“名片”。

如今的贺家川村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写生创作基地。这些年,来这里写生的画家络绎不绝,村民们开起了农家乐,办起了客栈,收入节节攀升。

贺家川的成功“蜕变”,是“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的现实写照。村有千百样,美景各不同。

坐落在漫坝河畔的上湾镇南谷新村,是渭源县率先打造的美丽乡村建设样板和易地扶贫搬迁典型。全村突出徽派建筑风格,灵动不失典雅。

“如今我们吴纳村四季都是景。春天草发芽了,一片浅绿;夏天家家户户门前的花开了,五颜六色;秋天山上的落叶松变黄,黄绿相间;冬天一下雪,全村白茫茫,屋子里暖融融。”在岷县麻子川镇吴纳村生活了40多年的付玉珍见证了家乡由“烂泥沟”到“桃花源”的变迁。

初秋时节,走在定西大地上,119个乡镇像颗颗棋子一样撒落其间。乡亲们都说,这几年,家乡变得越来越美,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近年来,我市不断健全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

厕所25.2万座、整治问题厕所1.7万座,全市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39.4%,创建清洁村庄1807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350个、巾帼共建美丽家园清洁行动示范村30个。同时,大力实施“绿满陇中”行动,2022年完成造林绿化44.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1573万株、通道绿化1895公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归根结底是要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

我市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统筹整合各类资金30.35亿元用于乡村建设。坚持整村、整乡镇、整县先行先试、梯次推进,确定渭源县为乡村建设省级示范县,安定区鲁家沟镇等5个乡镇为省级示范镇,在2021年创建22个省级示范村、29个市级示范村、60个县级示范村的基础上,2022年新确定33个省级示范村、33个市级示范村、

106个县级示范村,为全市全面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趟出路子、积累经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当苍茫大地抹去“满面尘灰”而焕发出新的

生机,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活愿景不断拉近梦想和现实的距离,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正在定西大地迤逦铺开。

六、聚焦促和谐,持续夯实治理根基

生活之变,带来观念之变。岷县秦许乡大族沟村村民康长忠认为,结婚攀比之风不可取,孩子们感情稳定、婚姻美满最重要,“不要彩礼”就是最好的彩礼。

他的“零彩礼”做法让女儿和女婿在没有经济负担的基础上放手奋斗打拼。短短一年时间,女儿和女婿靠养蜜蜂、种药材年收入达到了五万多元,蒸蒸日上的好日子让乡亲们非常羡慕。

新风吹田野,正气育乡村。如今,行走在陇中乡村,新风拂面、文明荡漾:红白喜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追求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多了,社会风气向善向好,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处处洋溢着美丽乡村的文明新风,处处跳动着乡村振兴的律动脉搏。

乡村之美是青山绿水之美,更是乡风文明内涵之美。

我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树良好家风、育淳朴民风、创文明乡风。累计建成乡镇和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站点118个、时代文明实践所1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975个、文明实践基地189个、文明实践广播站1048个。累计创建县级及以上文明村935个、文明乡镇115个,选树“五星级文明户”2.8万户,县级及以上道德模范421名、“文明家庭”1183户。

乡村治,百姓安。我市坚持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五治”融合,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筑牢基层堡垒方面,持续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建立健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90个。选优配强乡村振兴骨干队伍,选拔52名具有农业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干部担任乡镇党政正职,选派924名熟悉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工作的干部充实到乡镇领导班子,从市直机关选派21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

激发人才活力方面,实施省级重点人才项目4个,培育农业农村领域领军人才23人,培养高素质农民2.4万人,积极争取4名博士来定开展“组团式”服务,选派627名专业技术人才、1436名科技特派员、475名高级职称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服务团常态化深入基层开展服务。构建法治乡村方面,构建“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农村治理体系,组建四级网格1.39

万个,配备网格员1.58万人,排查发现的8919起矛盾纠纷已化解8859起,稳步实现“四升九降”。

全市村级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597件。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一瞬,但定西的这十年,却镌刻着奋斗者的足迹,谱写下建设幸福美好新定西乐章中最动人的音符。

十年,3600多个日夜,陇中大地的巨变,激荡着深沉的历史回响,彰显着磅礴的时代力量。开启新征程,行者方致远。

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开启“十四五”规划新征程中,全市深入实施“转变作风、追赶进位”工程,“借天时”整合政策抢抓机遇,“修地利”因地制宜追赶发展,“聚人和”聚力协作奋发有为,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定西而努力奋斗,全力谱写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华章。

九江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综述

20221014日)

幕阜山下,曾经的贫困山村焕发勃勃生机;鄱阳湖畔,曾经的贫困家庭走向小康生活——2012年至2022年,我市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十年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如期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

这十年,我市实现了五大“历史性跨越”:从“愁吃愁穿”到“吃好穿暖”、从“缺医少学”到“医学无忧”、从“脏乱旧差”到“生态宜居”、从“贫穷闭塞”到“打卡红地”、从“等你来帮”到“我要致富”。

这十年,我市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国家级贫困县修水县、省级贫困县都昌县摘帽,34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6.13万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全部脱贫。

这十年,我市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一以贯之”姿态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奋力开创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有效增强了农村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

一、十年筚路蓝缕启山林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改善了很多。”修水县多水村村民吴良富说起这十年村中的变化,一脸自豪。跟随他走进村中,只见屋舍俨然,干净整洁,产业基地绿意盎然,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农耕文化展览中心等一应俱全,小小村庄处处充满活力,难以想象曾经的多水村是修水县21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2020年4月26日,修水县与都昌县正式退出了贫困县序列。作为一个“老、大、边、穷”山区县、1994年就被定为国家贫困县的修水县成功脱贫摘帽,在江西省扶贫开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修水县从2001年开始实施搬迁扶贫工作,是我省搬迁扶贫的起源地,经历了投亲靠友、有土集中、整体移民进城进园三个阶段后,全国搬迁扶贫交流研讨会于2013年底开到了这里,此后,易地扶贫搬迁“修水模式”受到全国持续关注。在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中,修水县易地搬迁扶贫获得五项“大满贯”。

“修水模式”之所以“闪光”,在于全市上下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决心。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来抓,全面落

实后续帮扶政策,统筹解决各种民生保障问题,确保搬迁户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十三五”时期,共安置7159户27351人搬迁入住,其中搬迁脱贫户4672户16595人,走出了一条扶贫开发、生态保护、产业转移等多赢的易地扶贫搬迁“九江经验”,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高度肯定。

“九江经验”之所以“多赢”,在于全市上下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长时间以来,我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十大扶贫工程”,解决出行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饮水难等问题,以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实现“高质量脱贫”。

“高质量脱贫”之所以“长效”,在于全市上下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十三五”期间,我市用好用足产业扶持政策,按照“一乡一园”产业布局规划,全市重点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4084个,扶持农业龙头企业229家,直接带动贫困户达4.4万户次;重点打造茶叶、油茶、特色水产、休闲农业四大特色扶贫主导产业,全市贫困户直接参与种植业面积达34.25万亩,参与的贫困户达到16.4万人次。

脱贫后,我市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持续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推动教育、健康、住房、饮水、兜底保障及易地搬迁后扶政策落实落地,确保将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二、十年栉风沐雨砥砺行

“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请批准我担任扶贫专干,为群众多做一点事。”烈士程扶摇生前是大学生村官,2013年起在修水县杭口镇杨坊村担任村主任助理,并主动申请担任杭口镇扶贫专干,2017年初担任该镇茅坪村扶贫工作组组长,以出色表现赢得了全镇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如今的杭口镇实现产业型村集体经济全覆盖,镇村两级成功引进了一批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发展产业,产业面积是2017年的两倍。

“感谢组织让我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原都昌县春桥乡党委书记江和通曾这样说。春桥乡地处都昌县偏远山区,全乡8个村都曾是贫困村,从任职乡长到乡党委书记,江和通一干就是十多年。如今的春桥乡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各项扶贫政策,给当地脱贫户带去了致富希望。

“撑起来是一把伞,伏下身是孺子牛。”这是全省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

者、原九江学院驻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第一书记谭翊泉扶贫日记里的一句话,他26岁走进山区,担任了八年扶贫干部、五年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日记30万余字记录着他的扶贫故事。如今的东山村实现新农村建设全覆盖,发展旅游和种养殖等多种产业,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2014年年收入零元到2019年年收入52.3万元的增长。

脱贫攻坚,花开满径。一个个脱贫家庭迎来美好生活,离不开每一支扶贫工作队的辛勤付出;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浓缩着每一位扶贫干部的拳拳公仆情怀,程扶摇、吴应谱、樊贞子等扶贫干部因公殉职,扶贫干部们用汗水、血泪乃至生命兑现了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庄重承诺。“十三五”以来,347个贫困村实现驻村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3.9万名干部参与结对帮扶贫困户。截至2020年底,我市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空壳村”全部消除;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554个,比例提高至88.5%。

一步一个脚印走,一棒接着一棒干。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十四五”开局,我市继续推进单位联村和干部驻村工作,共选定682个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其中,市级选派147个单位开展驻村帮扶、67个单位开展对口帮扶,安排驻村第一书记692名、驻村工作队员1370人。

三、十年不负韶华谱新篇

2012年至2022年,是跨越“十二五”到“十四五”的十年,也是我市战胜特殊困难和严峻挑战的非凡十年。

回望来时路。2012年乃至更靠前的时间到2020年,我市以精准扶贫为主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成绩斐然。尤其是2020年,这一年是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交卷”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疫情、汛情双重考验,九江儿女依然以坚定的信心、务实的作风、昂扬的斗志砥砺奋进,如期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写了精彩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时代答卷。

截至2020年,全市10种重大疾病免费救治累计12.68万人次,贫困患者住院报销比例稳定在90%;全市没有一名贫困生因贫失学辍学;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对农村危房坚决做到应改尽改,共改造农村危房75965户;建成扶贫车间206个,开发公益性岗位1.8万余个,全市通过就业脱贫人口11.83万人;建成光伏扶贫电站装机规模103.3兆瓦,辐射支持3.29万户贫困户。2021年底,全市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4767

元,是2014年的7倍多。

走好脚下路。2021年至2022年,我市坚持聚焦“作示范、勇争先”和“着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目标要求,平稳有序完成衔接好领导体制、机构改革、政策调整、考核机制等工作,切实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取得新的更大进展。2021年,全市7170个经营主体直接带动2.39万户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增收,1375个帮扶产业基地带动1.11万户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增收;全市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12.29万人。今年,按照“一手抓底线,一手抓示范”的工作思路,重点将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作为打造新时代九江乡村振兴样板之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体推进数字乡村、电商物流、乡村治理试点工作。

坚定前行路。我市将聚焦制约九江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举全市之力实施包括“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在内的“十大攻坚行动”。以实施“乡村振兴攻坚行动”为准绳,全力以赴抓“巩固”,健全完善衔接机制,进一步厘清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保障人员力度不减,推动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不遗余力抓“拓展”,紧扣“一收入四保障”,扎实做好“农户自主申报”“入户走访排查”“部门数据筛查”工作,创新推进“惠浔保”“九派裕农通”“131就业服务模式”等工作,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勇毅笃行促“振兴”,计划用五年时间在全市重点打造2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今年率先启动第一批60个示范村,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着力打造具有九江特色的自治、法治、德治、数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十年前,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可以做城里人,跟大家一起跳广场舞。”从武宁县岭下村搬迁到县城武安锦城小区的邹君君说。“现在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用上卫生厕所,没有蚊虫、没有异味。”德安县何铺村村民周桂芳说。“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还挣了不少钱呢。”在濂溪区赛阳尖山苗木专业合作社务工的黄应东说。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无不体现着全市人民已在十年间收获了“稳稳的幸福”,而今,他们正以乡村振兴“新”面貌,向着下一个十年迈进。

呼和浩特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2022910日)

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战略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进一步聚焦重点、创新举措、狠抓落实,扎实做好“三农”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更牢固。自脱贫攻坚以来,全市26281户5545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7个贫困村(其中:自治区级贫困村67个,市级贫困村140个)全部出列,2个贫困县武川县(国家级)和清水河县(自治区级)全部摘帽,2019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零发生”,在市域内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建立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群众自主申报+部门动态监测”防返贫监测机制,统筹打造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综合政策服务保障体系,开展针对“十类重点人群”集中监测和摸排,做到应识尽识、应纳尽纳、应帮尽帮,返贫致贫风险得到及时化解,防返贫致贫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完善。今年,全市共动员县乡村、驻村干部和网格员4713人,摸排农户21.47万户48.72万人,摸排率100%。今年上半年,全市脱贫人口享受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占比50.4%;脱贫享受健康帮扶政策1.3万户2.5万人,农村低收入人群住院17347人次,政策内可报销比例93.58%;发放教育资助资金1.49亿元,惠及学生24.75万人次;实施危房改造877户、维修加固201户;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防贫保险资金778万元,将全市农村户籍人口纳入保障范围,持续提升保障力度。截至目前,全市无安全饮水困难户,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情况,所有脱贫群众住房安全、基本医疗、饮水安全均能够得到保障,无致贫返贫现象发生。

二是脱贫群众增收效果更明显。全市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2886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13860元,转移性收入增速平稳,综合保障水平提升明显,生产经营和工资性收入增幅较大,“开发式”“造血式”帮扶成效凸显,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显著增强。重点抓好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脱贫攻坚期内,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5.07亿元,占财政扶贫资金总额53.28%;进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阶段后,持续加大产业支持力度,坚持把促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聚焦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和产业发展优势,2021年至今,共投入产业帮扶资金7.16亿元,占衔接资金总额62.40%,惠及全市约8万余农村群众。在就业帮扶方面,积极应对疫情影响,认真落实中

央、自治区、市委市政府稳住经济大盘有关精神,加强分析研判,加强公益岗位支持、推广“以工代赈”,持续拓宽就业渠道,用足京蒙帮扶政策,持续扩大脱贫人口稳岗就业规模。今年截至目前,共安排公益岗位资金1500万元,开发设立公益岗位3536个,全市9299名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现复工就业,提前超额完成自治区目标任务。

三是资金资产管理更高效。2012年至2021年,全市共投入各级扶贫资金和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34.3亿元,形成扶贫资产共28亿元,其中:经营类资产16亿元,公益类资产9亿元,到户类资产3亿元。为加强资产管理,全市各地区精准推进衔接资金资产清产核资工作,规范建立“三本账”,有序推进产权确权,建立起市、县、乡三级信息化管理体系。同时,财政和乡村振兴部门建立健全联席制度,联合第三方组建督导组,从项目实施、资金拨付到资产管理,实施全过程实地督查、审查,确保资金精准使用、资产规范管理。截至2022年8月底,呼和浩特市中央和自治区两级资金拨付率已达到72.5%,项目开工率已达到100%,项目完工率为40%,在全区排名前列。

四是重点地区帮扶更有力。聚焦国家和自治区级脱贫县以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两类重点地区,整合全市资源力量给予重点帮扶。制定《支持武川县加快推进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动武川县、清水河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实施方案》,整合全市力量,从财政资金、金融帮扶、土地政策、干部人才、重大项目等5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将原国贫县、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武川县,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京蒙协作对口帮扶单位,积极争取北京市、门头沟区两级资源,重点扶持武川县产业、医疗、教育发展。京蒙协作开展以来,共争取京蒙协作资金共计1.56亿元,央企帮扶资金0.72亿元,在武川县重点打造高端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残障青少年劳务实训基地、冷链食品恒温库等大型项目,涵盖产业项目、跟岗培训、教育医疗、劳务协作、消费帮扶等多个领域。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全市共建设集中安置点22个,集中安置1012户、2292人,分散安置334户644人,搬迁任务全部清零,彻底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同时,从加强统筹协调保持政策整体稳定、争取专项资金落实后续扶持项目、强化就业帮扶工作实现稳定就业、推进安置区社区治理促进社会融入、强化成效督查考核注重宣传引导等5方面细化帮扶举措,扎实推进全市22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抓巩固促提升”。现已储备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项目12个,总投资3622万元,今年实施项目3个,投

资额1400万元,持续推动集中安置区产业培育和公共服务配套,确保实现能融入、稳得住、能致富。

五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完善。不断加大脱贫地区交通、水利、电力、网络、文化、住房等方面设施建设力度。2018年至2021年,实现饮水安全农户比例由92.4%上升到100%,实现住房安全建档立卡户比例、通客运班车行政村比例、通生产生活用电行政村比例、通硬化路乡镇村比例、通宽带行政村比例均达100%。今年以来,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公共厕所建设改造、农村基础设施“七配套”作为重点,努力建设首府美丽宜居乡村。今年截至目前,各旗县区(开发区)计划新建农村户厕30066户,其中:水厕4824户,旱厕25242户,现已全部开工;全市农村水、电、通信、广播电视已实现100%全覆盖,正在加快推进物流站点、通村公路、天然气配套建设。今年,首府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市级重大工程项目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整合用活各类资源,以武川县为重点创建县级示范,其他旗县区同步推进,创建10个示范乡镇、63个示范村,着力打造一批叫得响、有活力、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示范典型样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六是社会力量帮扶成效更凸显。建立“市委常委包县、厅级领导包乡、处级领导驻乡、乡镇干部包村”包联机制,由市级领导、党政机关、军警单位、帮扶企业、帮扶责任人形成“组团”,集中多方优势,形成攻坚合力,打出帮扶组合拳。“组团式”帮扶工作模式受到原国家扶贫办、自治区扶贫办高度肯定,今年,我市持续健全优化工作机制,由51家单位牵头,300余个组团帮扶单位参与,组团帮扶10个旗县区(含经济技术开发区)的51个乡镇及涉农街道办,帮扶力量重点向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倾斜。2013年至今,全市各帮扶单位共投入社会帮扶资金4.86亿元,凝聚起了社会帮扶的强大合力。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入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持续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持之以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凝心聚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各项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综述

20221017日)

2015年末,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脱贫战略宛如春潮,吹遍了海北草原。在这场攻坚战中,我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指示精神,紧跟总书记的步伐,紧扣党中央的节拍,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突出开发式扶贫和体制机制创新,紧紧围绕“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工作目标,举全州之力,聚全州之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提前两年实现全域整体脱贫摘帽,8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2305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建成了惠及全体人民、含金量高的小康社会。

一、组织带领谋发展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海北州及时成立党政主要负责人为“双组长”,4名副州级领导干部为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1+8+12”脱贫攻坚政策体系,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脱贫攻坚工作格局,绘制层级清晰、条块结合、责任明确的指挥体系,超前谋篇布局、抽调精兵强将,绘出作战路线图。

期间,我州先后召开15次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27次州委常委会议、州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开展10次脱贫攻坚督查,州级领导联点25个重点乡镇、107名县级干部联系96个重点村(其中10个为非贫困村),靠前指挥、传导压力,99名第一书记,223名工作队员担大责,州县35名扶贫干部当骨干,村社“两委”做堡垒,全州扶贫战线干部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全面落实“1+8+12”政策体系,不避风雨、不畏艰难,铆足干劲、拉足满弓,在精准上花气力,在绣花上下苦工,在落实上见真章,拧紧责任链条、选派精兵强将、加大真金白银投入、凝聚全社会力量,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2020年末,全州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21元,超出

2016年国家贫困线10921元。

二、政策落地结硕果

海北地处贫困偏远地区、深度贫困地区,因病、因残、因灾,缺土地、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饮水困难、交通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并存,各类致贫因素相互交织,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

我州全面分析研判全州贫困现状,结合全州扶贫开发工作实际,确定“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攻坚目标,制定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转移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水利、电力、交通、文化等十二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创新提出了积极打造旅游、电商、金融“三个示范州”,积极发展传统农牧业、特色种养业、文化产业、生态旅游业、综合服务业等“五大优势产业”的脱贫攻坚新思路,围绕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六项指标”,实行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

脱贫攻坚期间,全州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7.75亿元,其中:省级以上专项财政扶贫资金11.13亿元、州县财政扶贫资金2.7亿元、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49.08亿元、扶贫信贷风险防控资金0.84亿元、发放扶贫贷款23.28亿元、互助资金0.72亿元,30个乡镇、214个行政村、25个居委会道路通畅、通客车“两通”覆盖率达到100%;贫困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贫困村通动力电比例达到100%;214个行政村光网覆盖率达到91.6%;8400多名贫困群众享受医疗保障政策,曾经被病魔困扰的家庭挺起了生活的脊梁;10092户、32799名群众的危房得到改造,1403户4849名贫困群众挪穷窝致富路,摆脱了闭塞和落后,搬入了新家园;17203名贫困人口在产业发展中受益,14358名贫困群众实现转移就业,提振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3133名贫困群众走上生态管护岗位,守护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三、扬帆起航再出发

五年的风雨历程,五年的脱贫攻坚,五年的砥砺奋进,使海北州每一名贫困群众摆脱了穷日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向全州人民兑现了“绝不落下一个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

的起点。

扬帆起航再出发,砥砺奋进新征程。我州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总目标,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度融合发展为根本路径,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研究谋划产业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着力优化人居环境,积极强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高昂的精神斗志、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兴安盟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20221011日)

翻阅历史,兴安盟曾经是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2015年贫困发生率达到9.5%,是国家和自治区的脱贫攻坚主要战场。

回首来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兴安盟集中各方力量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攻下一个个深贫堡垒,全盟6个贫困旗县市、602个贫困嘎查村全部摘帽出列、10.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脱贫攻坚一路高歌、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放眼现在,昔日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旧貌换新颜,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兴安儿女正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奋勇争先。

一、攻坚克难兑现承诺

金秋十月,科右中旗巴彦茫哈苏木哈吐布其嘎查的青贮饲料玉米进入收获期。这几天,脱贫户白吉林白乙拉正忙着为牲畜备饲料。

母亲患病需要医疗费,两个孩子念书需要学费,一笔笔账单曾经压得白吉林白乙拉喘不过气,2015年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他搬进了政府建的80平方米砖房,还得到了产业帮扶的10头牛。

如今,白吉林白乙拉还是一名护林员,看护中央宣传部捐资种植的1500亩沙棘林。“沙棘树长成后既可以卖果,又能吸引游客观赏,能带来不少收入。”白吉林白乙拉算了一笔账,护林员工资加上沙棘林集体经济分红和养牛产业收入,一年收入10万元不成问题。

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初,我盟贫困人口分布广、贫困度相对较深,脱贫任务繁重。盟委、行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秉承“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向贫困宣战,确保把脱贫攻坚工作往细里做、往实里做。

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别包联1个深度贫困旗县,盟级领导和旗县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每人包联1个苏木乡镇,盟旗两级部门分别帮联1个嘎查村,各级干部帮扶贫困户。向旗县市派驻专项推进组,专人专班推进工作落实。

顶层设计、制度保障,“五级书记抓扶贫”“四级包联”绘出作战图、层层“链条”全面转动,不拔“穷根”决不罢休。各旗县市、苏木乡镇党政一把

手和广大党员干部站在一线、干在一线,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一申请、一比对、一评议、三审核、三公开”,精准识别贫困户的“11133”工作法效果立竿见影,贫困人口底数摸清了,脱贫攻坚范围锁定了;严格“一评议、两核实、一确认、两公开”的“1212”退出程序,做到不稳定脱贫不退出。

合力攻坚,一步跨千年。行路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所有脱贫旗县市都有了特色支柱产业。如今,兴安盟正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产业兴旺魅力彰显

看着牛羊满圈跑,突泉县太平乡赛银花村脱贫户李喜春喜不自胜。

对李喜春而言,养牛是他的第一要务,“瞧,这12头牛就能卖25万余元,这是我们家名副其实的‘小银行’。”李喜春原来靠种地为生,如今在该村党支部书记黄银昌的带领下养起了牛。

同李喜春一样,赛银花村有109户村民靠着养牛走向了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生活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他们的命运也由此彻底改变。

这样的故事不断上演,汇聚成的正是我盟决胜全面小康的“脱贫答卷”,其中最有力的答案莫过于产业。

近年来,我盟切实把产业发展作为加快脱贫进程、巩固脱贫成效、促进可持续脱贫的有力抓手,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对自主发展产业项目的贫困户落实“一奖一贷一贴息”政策,给予每人1万元奖补资金、扶贫小额信贷和财政贴息支持,2018年实现了产业施策全覆盖。

“菜单式”施策,是我盟攻坚贫困的超常之举。“政府出单、贫困户点菜、财政补贴”的“菜单式”施策模式,做到了“你点我有、你需我供”。

一串串菌棒像糖葫芦一样被直直地吊着,黑黝黝的木耳争先恐后地钻出菌包,村民们兴高采烈地采摘着肉嘟嘟的木耳,大棚内不时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这是记者在扎赉特旗阿尔本格勒镇瑞秋农牧专业合作社黑木耳种植基地看到的丰收景象。

村民赵国军和媳妇穿梭在一串串菌棒之间,娴熟地采摘着木耳。“自从种植了黑木耳,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娶上了媳妇,还当上了爸爸。今年种植了4栋大棚8万个菌棒,预计年收入能达到20万元。”赵国军笑呵呵地说。

对赵国军来说,成功“脱单”源于脱贫。几年前,赵国军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当头,难谈幸福,更难找媳妇。在瑞秋农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和平的带领下,他种起了黑木耳,第一年种植6000棒,收入2万多元。尝到甜头后,他扩大种植规模,不仅成功脱了贫,还利用挣到的钱买了7头牛,现在发展到了14头。

“家门口有了产业,我啥都不愁,这不,刚在嘎查选了址,准备把新房子建起来。”赵国军说,从因为贫穷年纪轻轻就住进了“幸福院”,到靠自己劳动赚钱盖房子,感觉生活越过越有盼头。

“像他们夫妇这样既在合作社打工又自己种植黑木耳的农户已经达到48户,在合作社每人每年工资收入平均1.4万元。”合作社理事长马和平说。

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黑木耳成为合作社带领村民开启小康之门的“金钥匙”。目前,瑞秋农牧专业合作社已被确定为国家级就业示范基地,产品走向了全国各地。

随着产业的持续带动,老百姓的“山货”走出了深闺,村民加入合作社、盖起了新房子、开上了小轿车。兴安大地处处生机盎然,幸福快乐的笑声荡漾在美丽的家园。

三、成果稳固幸福悠长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奔走在兴安大地,一个个乡村振兴的美丽愿景正在这片土地变成现实。崭新的房屋,干净的饮水,宽阔的村道脱贫户踏上了致富路,美丽乡村迈出振兴阔步。

近年来,盟委、行署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能人返乡、市民下乡、干部到乡、企业兴乡的“四乡工程”,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大农村改厕力度,乡村越来越美,乡村民宿、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老百姓增收之路越走越宽广。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系列781(52篇)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素材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lingdoc.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024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