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必备故事素材大全【10则小故事在内】

2023-03-13 04:07:53 121

尊重劳动成果请勿二次传播违者必究责任

写材料必备故事素材大全

【干部成长】微信公众号


一、忠诚类(10个)

1.【贺龙一门忠烈】南昌起义前,贺龙还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明确表示我决心跟共产党走。蒋介石用500万大洋、一个汉阳兵工厂和武汉卫戍司令的头衔收买他,遭到严词拒绝,贺龙毅然率部参加起义,而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敌人悬赏10万大洋买他人头,并血洗了他的家乡,一次就杀害贺氏宗亲80余人,这些都丝毫没有动摇贺龙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他对党的赤胆忠心至死不移。

2.【刘伯承忠心耿耿】1923年,在吴玉章、杨闇公等同志的影响下,刘伯承的思想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他说:当今中国向何处去?哪一种主义最合乎中国国情?还应该深思熟虑才稳妥;如果一见旗帜就拜倒,我觉得太不对了。经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和对革命形势的认真思考,他于1926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毅然投身中国革命的历史洪流,而后一生对党忠心耿耿,真正做到了思想先入党,始终跟随党。

3.【革命军人忠诚典范】从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少云等我军革命先烈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舍生取义、壮怀激烈的浩气;从硬骨头六连”“大功三连”“南京路上好八连”“杨根思连”“航天员集体等我军英模团体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能征善战、奋勇拼搏的豪气;从杨业功、何祥美、满广志、张超等我们熟悉的当代先锋模范身上,我们读得懂什么叫爱军精武、真打实备……他们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闻令而动,义无反顾。他们的灵魂中有一种情感叫忠诚,有一种品格叫忠诚,有一种价值追求叫忠诚。这种融入基因的忠诚,就像一面旗帜,永远飘扬在革命军人的精神高地上。

4.【军需处长的忠诚】红军长征过雪山,前面忽然放慢了速度,许多人围在一起。有人冻死了。得到报告,将军快步赶去,看到牺牲的老战士单薄破旧的衣衫,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没有人回答,也没有人走开。将军再次命令警卫员去叫时,有人小声说: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发火的表情凝住了,伫立在雪地里足足一分钟,缓缓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5.【井冈山困境之中忠于党】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生活异常艰苦,吃的是红米饭,喝的是南瓜汤,穿的是破衣裳,住的是茅草房,缺医少药,缺枪少弹,作战频繁。但红军将士没有被困难吓倒,始终保持着高昂士气,以顽强的意志坚持斗争。没有食盐就用墙土熬硝盐,没有军服就自己纺线做衣服,没有药品就自己采药办医院,没有工厂就用土法修枪械。当时,战士们创作了这样一首歌谣:深山岩洞是我房,青枝绿叶是我床,红薯葛根是我粮,一心跟着共产党,哪怕敌人再围剿,头断血流不投降,只要坚持干到底,总有一天见太阳

6.【政治意识是忠诚之基】毛泽东同志对政治学习非常重视,并提出了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的论断;林伯渠凡事都先从政治上考虑,实现了一辈子都不犯政治性错误;范匡夫把提高政治意识当作家常饭吃,在单位营造出廉洁务实的徐徐清风。政治意识如堤坝之底座、大楼之根基,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须臾不可轻视。

7.【忠诚的典范】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为国家核潜艇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贵州遵义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带领村民们历经30多年,靠着锄头、钢钎和双手,在悬崖峭壁间凿出一条10公里的天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这份对事业的执着源于他们对理想的坚守、对责任的担当,始终牢记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

8.【忠贞不渝江善忠】1934年,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干部江善忠,在一次战斗中打完最后一粒子弹之后,用鲜血在衬衫上写下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而后笑着纵身跳崖,壮烈牺牲。

9.【当代忠诚典范】焦裕禄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孔繁森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杨善洲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等,他们都用实际的行动和具体的事迹证明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10.【高原上的忠诚】上个世纪50年代,西南军区工兵部队奉命修筑康藏公路。面对地势奇险、巨石嶙峋、终年积雪的作业条件,筑路官兵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风雪、斗严寒、破峭壁、炸巨石,闯关夺,顽强拼搏,战胜高原缺氧、寒冷、断粮等重重困难,打通了入藏门户二郎山,修筑了一条长达2000多公里的天路。在老一代革命战士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二、信仰类(10个)

1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斗争时期,弱小的红军偏隅深山一角,在国民党军的四面包围之中,有人对中国革命的前途产生了悲观情绪,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写出《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两篇光辉著作,以辩证的思维、宽广的视野、独特的视角和鞭辟入里的分析,一扫人们心中的阴霾。古田会议结束,毛泽东又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使红军在艰难困苦中仿佛看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亡国论有之,速胜论也有之。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提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科学论断,深深折服人心,坚定了中华民族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12.【三个牺牲】毛泽东同志193849日出席抗大第四期开学典礼时对学员说,你们若想在抗大站住,首先要下定三个牺牲的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没有最后的决心是不够的,更要有为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牺牲自己贡献生命的决心

13.【小石头打破大水缸】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站在阳文家市里仁学校的操场上,毛泽东向着仅剩的千余人队伍,用浓重的湖南乡音满怀信心地讲道,我们现在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反动派好比一口大水缸。只要我们咬紧牙,挺过这一关,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会打烂那口大水缸!说完,毛泽东带领部队一头扎进深山密林。半年之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成;两年之后,红军武装已达10万余人,红色根据地遍及南方数省;22年后,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大江南北,国民党反动派这口大水缸应声破碎。

14.【信仰的味道】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把墨汁当成红糖水蘸粽子吃下,品出了信仰的甘甜。长征时,红军在进入草地不久就陷入断粮境地,红军战士周广才怀着革命信仰和必胜信念,忍饥挨饿,将吃剩下的半截皮带留了下来,准备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留下了半截皮带的佳话。

15.【始终不忘本】革命就是为了使全国人民不再过苦日子,要过上好的生活。应该下山,应该进城。但是正如老根据地的同志所说的那样,下了山不应该忘了山,进了城不应该忘了乡,如果忘了,就是忘本。周总理在一次联欢会上的一番话,诠释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人民就是靠山,人民就是江山。人民二字,是共产党人最坚强的支撑、最深厚的底气,其重何止千钧,其高岂止万丈!

16.【彭湃跟党走】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大王的彭湃,出生于一个大地主家庭,家里有飞不过的田产。他投身革命,并不为从党的锅里舀米吃。相反,为了救国救民,他当众烧掉田契,舍弃万贯家产,毅然决然走出豪门之家,与周恩来等一起,参加和领导了南昌起义。他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17.【组织的力量】80多年前,一个寒冷的夜晚,茫茫草原深处燃起了一堆篝火。29名负伤掉队的红军战士围坐在一起,某部三连副连长李玉胜建议:大家虽然不是一个连队的,但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我们组建一个临时党支部,带领大家走出草地。他的建议得到全体同志的一致响应,并推举李玉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有了党组织,29名伤员就有了主心骨,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草地,回到了党中央、毛主席身边。

18.【坚定不移跟党走】有农运大王之称的彭湃出身于大地主家庭,家里有飞不过的田产,为了革命,他将自家田契当众焚烧,将田产还给农民。1938年,贺龙填写了一份党员登记表,他在表中动产、不动产、现金各多少一栏中写道:我什么都没有了。当年许多先辈投身革命,抛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抛弃高官厚禄,都是奔着理想而去,奔着信仰而去,奔着光明而去。

19.拽着马尾走长征】193410月,57岁的徐特立踏上了红军战略大转移征程,成为了长征中年龄最大的老兵。这位后来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的教育家之所以能拽着马尾走完长征,是因为他羸弱的身躯内有着为民族谋解放的崇高理想。当时很多人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和徐老在一起,就感到对未来充满信心。

20.【一生牢记信仰的典范】开国上将李聚奎临终前把儿女们叫到床前,颤颤巍巍交给5个孩子的遗产清单,竟然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老将军用行动表明了什么是纯粹的信仰。

三、勤奋类(20个)

21.“10年规则大师效应】上世纪9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赫伯特·西蒙和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提出,要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师,一般需要10年的艰苦努力。牛顿从1679年重新回到力学研究中到1688年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爱因斯坦从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到1916年完成长篇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杨振宁从1948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到1957年与他人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诺贝尔奖,用时差不多都是10年。

22.一万小时定律的持续努力】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威德尔提出:人们眼中的天才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个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者成为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卓越不能靠走捷径,非凡的人苟且。时代楷模钟扬推崇并力行一万小时定律,视事业重于生命,生心系西藏、情系植物学研究,即使病倒了,想的还是工作。他用53岁的人生,做了一般人100岁都做不完的事情。这说明,锲而不舍是做事之本,坚持不懈是成功之母。

23.辛苦定律】谈及牛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开创的力学三大定律。殊不知,牛顿还有这样一句名言:假使你要获得知识,你该下苦功;你要得到食物,你该下苦功;你要得到快乐,你也该下苦功,因为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牛顿一生和时间赛跑,工作起来经常灯火不熄、彻夜不眠,用自己的刻苦勤奋证明了这一辛苦定律

24.【古今中外的奋斗典范】白居易读书20多年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作。爱迪生一生勤学苦钻,大约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他说:所谓天才是假话,艰苦的工作才是实在的。姚雪垠一生走过89个春秋,从事创作达70余年,撰写了650万字的文学作品,他说:耐得寂寞的人,就能勤学苦练,从而做出成绩来。人们也就会承认他、记住他。安徒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验,也是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的生活,才会有些成就

25.【金一南的成长】许多人熟知的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从地方一名烧制阿司匹林药片瓶子的好学徒,到当兵入伍成为通信团的好技师,再从国防大学图书馆的好馆员,到走上国防大学讲台,成为广受官兵欢迎的好教员,可以说,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干得很出色,取得了成绩。但据他后来讲,在每一个岗位工作之初,他都经历了许多考验与磨难,回想起来,正是经历过的挫折才造就了他日后的成就。

26.【大师的付出】司马迁历时多年写就《史记》,李时珍用了27年著成《本草纲目》,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有了《红楼梦》的诞生。国学大师钱穆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一生著书立说达1700万言,还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

27【只做一件事的专注】数学大师陈省身常对人说,自己只会做一件事,就是研究数学。他要求自己一生做好一件事,把尘世中的浮嚣之声摒绝于外,把生命能量在数学研究领域发挥到了极致。201718日,8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说:我一辈子做一件事,就是火炸药的研究,这是国家给我的使命,我必须完成好。南仁东是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这项工程从论证立项到选址建设历时22年。他说,20多年自己只做了这一件事。这位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天眼巨匠,为科学事业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28.【阿里的最后一个回合】拳王阿里曾多次被对手击倒,但总是顽强地站起来继续迎战,结果笑到最后的总是他。辉煌战绩使阿里成为拳坛传奇人物,谈到成功之道,他说:一个拳击手,前边不论被击倒多少次都不要紧,关键是要胜在最后一个回合。

29.【关键在最后】刘项争霸,刘邦一直在打败仗,被项羽打得丢盔弃甲,但最后一仗他却在垓下给了项羽致命一击,夺得天下。拿破仑在欧洲所向无敌,百战百胜,可最后一战却惨败于滑铁卢,退出历史舞台。他的对手惠灵顿此前虽一输再输,却在这一仗尽雪前耻,一战成名。他们都胜在最后一个回合,成了历史的创造者。

30.逆境出人才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有《国语》;孙子脚,《兵法》修列;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所列举的这些人杰伟业,无一不是逆境逼迫的结果。成功往往与磨难相伴,来自于磨难的砥砺。

31.【《巴黎圣母院》诞生记】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同,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于是,雨果把外出的所有衣服锁进柜子里,把钥匙扔进了湖里,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心埋头写作,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写成的。

32.【板凳要坐十年冷,耐住寂寞方有成】75岁高龄登上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领奖台的赵忠贤,他坐得住、钻得进、得深50年如一日从事超导研究。在漫长而曲折的研究之路上,他热的时候坚持,冷的时候也坚持,一辈子就干一件事,终于取得震惊世界的成就。他常对年轻人说,你们别像穆桂英一样,身上插好多旗子,做事情要集中一点,不要精力太分散,不要选太多,这个也干那个也干”“要选一个坚持十年,扎下根去,才能枝繁叶茂

33.【悟道在潜心】孔子深知《易经》微言精义,便愈探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韦编三绝足见其功;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为写《三都赋》,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用十年的努力书写了洛阳纸贵的辉煌;北宋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按照范仲淹对其儒者自有名教的建议,苦读《中庸》,遍读佛学、道家之书,经过多年悟道,自成一家。

34.【终生学习的领导人】毛泽东同志把读书作为最大爱好,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周恩来总理告诫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陈毅元帅留下名言,要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35.【活到老,学到老】写下名篇《周总理,你在哪里》的诗人柯岩,晚年还坚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汲取营养、寻找灵感。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经济学家于光远86岁开始学用电脑,91岁时学开博客当博主104岁的共产党员吴可兴介绍长寿之道时说:不断的学习,是我保持年轻的秘诀!

36.【专注的力量】《困学纪闻》一书记载,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以圆木为警枕,少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正是凭借这种精神,他花了19年时间,主持写出巨著《资治通鉴》。著名红学家周汝昌一生沉醉于研究《红楼梦》,被誉为新中国研究红学第一人。晚年的周汝昌双目几近失明,在右眼仅有0.01视力的情况下,他每天趴在一张旧的简易方桌上,把自己的思考写在纸上。就在95岁临终前,他口述的《红楼新境》《寿芹新稿》相继出版。

37.【壮举的背后是付出】科学家黄大年归国七年中争分夺秒,拼命工作,在为国家强大的奋斗中,让人生发光;中国天眼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22年里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完成这一震惊世界的壮举;贵州省一个村支书黄大发,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在奥运会比赛中拼出了洪荒之力,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38.【李嘉诚的成功秘诀】曾有人问李嘉诚成功的秘诀,李嘉诚讲了一则故事:日本的推销高手原一平在一次演讲会上,被人问及推销秘诀,他当场脱掉鞋袜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呀!原一平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李嘉诚讲完故事微笑着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板,但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

39.【学习在持久】毛泽东同志对《共产党宣言》阅读超过100遍,对书中的许多精辟论断几乎全能背下来。陈云同志在延安时期任中组部长时,在内部组织了一个领导干部学习小组,除了自学之外,每周还集体讨论一次。由于坚持得好,学习成效显著,这个学习小组还被评为中央机关的模范学习小组。

40.【天才来自于勤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四、作风类(20个)

41.【周总理握手的故事】1962年,周总理到大庆视察,看到几个工人正在抢修水泵,就走过去跟他们握手交谈。有个工人手上沾满油污,想往身上擦一擦,可是周总理紧紧握住他那沾满油污的手,和蔼地说:没关系,我也当过工人。还有一次,周总理到东北某钢厂视察,他微笑着要和一个满手油渍的轧钢工人握手。这个工人把手使劲往身上擦,可怎么也擦不干净,犹豫着说:总理,手太脏了!周总理说:不,工人的手最干净。

42.【周总理打伞的故事】1959年,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周总理到北京饭店参加小组会议。他的车驶到饭店门口时,工作人员要求前面的车立即让路。总理下车后,批评那名同志:快去把人家请回来,我是代表,人家也是代表呀!”19724月,周总理陪同外宾到广州参观,突然下起了雨。有人赶忙过来给他撑伞,周总理说:不要打伞了,快放下!他指着欢送的群众说:几千人都在淋,我就不能淋了吗?我不能特殊!

43.【袁隆平测产的故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海水稻再获成功。在上报海水稻的产量时,袁隆平反复叮嘱科研人员:一定要真实真实再真实,就低不就高,绝不能有一丁点儿水分。其实不仅是这次,每次的试验田,袁隆平都会主动给自己试稻的产量打折。比如201111月,他的第5号试验田按照惯用的七五折计算后,每亩的净产量为980.4公斤。但袁隆平以当年实验环境较好为由,说服验收专家用更苛刻的标准计算净出率,最终公布的结果是亩产926.6公斤。

44.【陈云搞调研】《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种双季稻不如种蚕豆和单季稻》《按中央规定留足自留地》,这是上世纪60年代陈云深入上海青浦农村蹲点调查后,写出的3篇调研报告。母猪”“蚕豆”“自留地,仅从字面就可以看出,这些报告聚焦问题、注重细节,针对性、操作性很强。

45.【领袖调研故事】毛泽东说过:工作虽多,可以安排一下,一段时间内只处理一个主要问题,这样也就会不觉得太忙了。调查研究也是如此,不妨抓住一个主要问题,进行一对一式的专项调研。刘少奇当年到湖南天华大队进行调查,一住18天,为的是解决农村大办食堂问题;彭德怀到湘潭老家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农村调查,形成了5份十分具体的专项材料。这样的调查报告,参考价值可想而知。

46.【范子侠跟着我】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干部带兵打仗都冲在前面,一声声跟我上震天动地。八路军129师旅长范子侠多次对部队讲:我前进你们跟着我,我停止你们推着我,我后退你们枪毙我。正因如此,范子侠多打胜仗。

47.【粟裕时刻准备打仗】19422月,粟裕率部南下苏中白马庙,筹建渡江战役指挥所。到达预定地域已是深夜,他当即要求将地图挂上墙。有同志好心劝他先休息,却被断然拒绝:再晚也要把地图挂起来。当晚,粟裕就在地图前思考筹划起来。即使是和平时期,他依然保持着时刻准备打仗的好习惯,每晚就寝前都会将衣服鞋袜仔细放好,一旦有事能随手摸到。

48.见效快有长效是两回事儿】速生林一年多就可以长成,而泡桐则需要多年的生长。速生林长成后难堪大用,而泡桐几十年后还能泽被后人。所以,焦裕禄在兰考种泡桐,想的是百年大计、基本建设。杨善洲在大山里一待就是12年,绿了山沟、白了头发,但老百姓永远记住了他。事实证明,只有不求虚名、不图私利的人,真正耐得住寂寞、沉得下身子的人,才能甘心做默默无闻、久久为功的事。

49.【彭德怀说真话】1961年隆冬时节,63岁的彭德怀回到湖南老家开展农村调查,历时50多天,先后接触了2000多名群众和干部,调查了7个公社和10多个大队的情况。5份调研报告形成后,彭德怀的侄儿劝他不要向上级反映。我吃了人民的饭,就要为人民做事,替人民说话。面对侄儿的再三劝阻,他毅然决然,有话我还要说!

50.【彭德怀对待批评】彭德怀善听劝言、乐听真话,是因为他有知错就改的自省精神和坦荡的胸襟。1945年延安华北工作座谈会,他欣然找到薄一波:你在太行高级干部会议上批评我的几个问题,我当时没有答复你,经过反复思考,你讲得有道理,批评是对的,我完全接受。

51.【奢靡之始】《韩非子·喻老》中载:贵为一国之君的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竟让太师箕子感到恐惧。其实,箕子忧虑的不是箸本身,而是其背后衍生的奢靡享乐之风。畏其卒,其始,从象牙筷子,到玉之杯、旌象豹胎,再到锦衣九重、广室高台,欲海无边、无限膨胀,必然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果不其然,居五年,为肉,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遂以亡

52.【殷仲堪重俭】《世说新语》记载,殷仲堪做荆州刺史时,正赶上水涝歉收,每餐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掉在桌上,总要捡起来吃掉。他还常告诫子弟们,不要以为我出任州长官,就会丢掉平素的意愿操守,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不能登枝而捐其本。殷仲堪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深知的重要性,权重不弃操守,官高不忘本初。

53.三汤巡抚】清朝汤斌任江宁巡抚时,安于清贫,一日三餐常以豆腐汤佐食,人称三汤巡抚。后来,尽管官越做越大,他依然保持简朴的作风,因衣着朴素又被称为羊裘尚书。汤斌缺衣少食吗?显然不是。如此清心寡欲、控欲节用,目的是要率先垂范、带头节俭,教化人心、风化俗,养成一种良好习惯、倡导一种社会风气。

54.【调研要实事求是】1985年,习仲勋来到江西兴国县调查,在该县一户安排好的农家,他对当地陪同视察的同志说:你们事先安排好了让我看的,我不看!焦裕禄有句名言,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他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跑遍了兰考120多个大队,直到被送进医院前一天还在基层调研。

55.【叶挺煮鸡蛋】叶挺将军带兵严格,爱兵情深,曾要求保证每个战士吃一个煮鸡蛋,而不是炒鸡蛋。有人不解:煮鸡蛋和炒鸡蛋有什么区别吗?叶挺回答:区别大呢,煮鸡蛋可以让每个战士吃到一个,炒鸡蛋就完全不一样了。叶挺的铁军能征善战、所向披靡,谁能说与这一个煮鸡蛋有关系!

56.【好干部的典范】焦裕禄暮雪朝霜”“生也沙丘,死也沙丘,在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苦干中,把好干部的形象永远树在了人民心中;杨业功时刻牢记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视使命重于生命,在生命的尽头还在喊一二一,出发;张国春青灯黄卷坚守、秉烛探幽求索,一生实干只因命为志存”……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正是一个个好干部用永不停歇的,让中国梦不再遥远;用始终流淌的,让强军梦触手可及

57.【周恩来不丢传统】周恩来总理几套服装一穿就是几十年,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有时还穿着织补过的衣服接见外宾。身边工作人员提醒他礼服早该换了,他笑着说:穿补丁衣服照样可以接见外宾,织补的那块有点痕迹不要紧,别人看着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

58.【陈云论事不论脸】陈云告诫犯错误的同志不充好汉,怕丢脸就一定会丢脸,不怕丢脸反倒可能不丢脸。那些翻船落马、身败名裂者,有几人不是因为文过饰非,从而一错再错、小错酿大错,最终把自己逼得无路可走?共产党人没有个人的私利,更应当讲真理讲面子,像陈云所说,在两个人谈话中”“在小组会上”“在大一点的会上”“在千万人面前,都可以承认错误。

59.【大公无私的典范】革命战争年代,方志敏的妻子缪敏不幸被捕入狱,方志敏手握为革命筹集的公款,却坚决徇情济亲、拿钱营救;罗荣桓去世时,拉着妻子的手再三嘱咐,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杨善洲退休后,没有颐养天年享清福,而是选择回到家乡种树20多年,最后把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交给了国家。

60.【革命精神的力量】当年红军长征攻克腊子口,看到两侧尽是劈刀削般的悬崖绝壁,看到50米一段崖路上手榴弹弹片铺满一层,翌日经过的彭德怀,不禁连连感叹第一军团昨夜是怎样冲上来的。陈毅在给罗生特的信中回忆南方三年游击战说,大风大雨大雪的日子,我们都在森林和石洞中度过。敌人采取搜山、烧山、移民、封坑、包围等手段进行最残酷的围剿

五、用人类(10个)

61.【孟尝君爱才】战国时期,齐人煖投奔孟尝君门下后,孟尝君很快为其解决了食有鱼”“出有车以及为其父母养老等后顾之忧。正是由于孟尝君平时的关心,使煖忠诚地留在他身边,并奔走策划,经营三窟,为其争得民心,使之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

62.【人才在历练】种过庄稼的人都知道,播种时将种子埋在土里后,要重重地踩上一脚。第一次去撒种,我很奇怪:踩得这么实,苗怎么还能破土而出?后来才明白,土松,苗反而会出不来;破土之前遇到坚实的土壤,苗才能更茁壮地成长。

63.【蹲苗为壮苗】北方种植小麦时,会在寒冬来临之前蹲苗。蹲苗的目的在于抑制幼苗茎叶增长、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小麦后期抗逆、抗倒伏的能力。幼苗只有熬过蹲苗这一关,植株生长才能更加健壮,才能耐得住旱涝、扛得住风雨,最后才会有好收成。

64.【浮夸之才不可用】刘备去世前,对才器过人,好论军计的马谡一直没有重用,原因之一就是他认为此人言浮夸,轻敌。临终前,他特意嘱咐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诸葛亮似乎并没有真正把先帝的话当回事,在刘备去世后仍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在蜀魏一次重要之战中,马谡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的胜战之计迷惑了诸葛亮,他违众拔,命马谡为主帅。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蜀军惨败失街亭,诸葛挥泪斩马谡。

65.【陈毅重视年轻人才】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陈毅提出了壮大新四军的人、枪、款战略思想,把培养干部摆在武器、筹款之前。他坚决支持谭震林提出的尽快培养出100名连长、100名指导员,使一批年轻干部走上连长、指导员岗位,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历史上,青年才俊担大任、成大业者不胜枚举:马克思29岁、恩格斯27岁写作《共产党宣言》,毛泽东25岁主办《湘江评论》,周恩来29岁领导南昌起义……事实证明,只要有实践机会、干事舞台、良好环境,年轻人照样能担当重任、取得成绩。

66.【选人用人重民意】《明实录》中记载,明朝洪武十四年正月,明太祖同吏部大臣论任官时讲道:众人恶之,一人悦之,未必正也;众人悦之,一人恶之,未必邪也。盖出于众人为公论,出于人为私意。在其看来,要想选到真正的人才,广泛听取众人的意见十分关键。这种欲晓一心,先见众心的选才方法值得肯定。

67.【选人用人重民意】万事不如公论久,诸贤莫与众心违。翻阅史书,于民、询于众的选才观点比比皆是。亚圣孟子认为,考察官员只凭君主身边的人和朝廷官员是靠不住的,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汉代政论家贾谊更是提出了察吏于民的观点:故士民誉之,则明上察之,见归而举之;故士民苦之,则明上察之,见非而去之。唐代曾任朝廷左拾遗的白居易,在他的政论文《选将帅之方》里提出:明王选将帅也,访于众,询于人。若十人爱之,必十人之将也;百人悦之,必百人之将也;万人伏之,必万人之将也。这些圣贤开出选官择将的药方,就是要多听听百姓的意见。

68.【见众心,得兴盛;不见众心,得祸患】汉高祖去世后,汉惠帝根据高祖、萧何等人的推荐,任曹参为相。萧规曹随,使当时政策一脉相承,保证了汉朝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战国赵孝成王不听蔺相如、赵母亲等人的进谏,任用纸上谈兵的赵取代廉颇统率赵军。结果长平一战,赵军大败,损兵折将四十万。

69.【荐人的气魄和胆量】据《宋史》载:赵普曾经举荐某人为某官,宋太祖没有任用。第二天又再次上奏,也没被采纳。第三天,赵普依然举荐这个人。太祖大怒,把奏扔在地上。赵普却面不改色,跪在地上拾起奏回去了。过几天又修补好奏,再次上奏。太祖于是醒悟,任用此人。赵普之所以敢犯颜荐贤,就在于他先审知其人之可用,然后果而不可易也

70【毛泽东重视培养年轻干部】毛泽东曾以东吴重用周瑜为例,说明用好年轻干部的重要性:三国时代,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我军历来注重培养和使用优秀的年轻干部。土地革命时期,红军一级将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师团职干部平均年龄为25岁;抗战时期,军职干部平均年龄约为34岁,最年轻的不到30岁。这些优秀年轻干部敢打敢拼,朝气蓬勃,为民族独立与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六、思维类(10个)

71.【破除经验主义】重的物体落得快,看似理所当然,但伽利略敢于挑战这种观念,最终通过比萨斜塔试验,昭示了物体下落速度不由重量决定的规律;达尔文构建观点时,不是一味固守己见,而是积极寻找反驳自己的证据,一旦观察到与自身认知相矛盾的现象,就全力加以研究。可见,摆脱经验的束缚、跳出直觉的窠臼,更可能收获不平凡的成果。

72.【敢为不可能舰队无法越过山岭,这是很多人的第一感觉。然而,威格在《拜占庭的陷落》中讲到一个战例:攻城一方的强大舰队处于外海,无法施展力量,于是他们利用圆木作为滑板,送船上山,最终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让整整一支舰队越过了山岭,出其不意地抵达内港,从而赢得了胜利。

73.【选定目标】有人向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讨教成功秘诀,帕瓦罗蒂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师范学校毕业时,痴迷音乐并有相当水准的帕瓦罗蒂问父亲:我是当教师呢,还是做歌唱家?父亲拿两把椅子并在一起,说: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在人生道路上,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

74.【善于运用长处】在青藏高原2100米至4000米的高寒地带,有一种体形较大的高原兔,其腿部肌肉和跟腱发达而有力,最显著特点是前腿较短,后腿较长,脚下的毛多而蓬松。高原上同时生存着雪狼、雪狐、雪豹等食肉动物,生来劣势的高原兔,拿什么和这些食肉动物抗衡?高原非常善于攀登和跳跃,能够自如地在高山乱石间纵情奔驰。靠着这股顽强的韧劲,高原遇到天敌时,总是向着山顶的方向跑。为什么不向山下跑呢?原来,高原兔的后腿比前腿更加强健有力,往山下跑,头重脚轻,容易摔跤,摔跤身体就不易控制,很容易被天敌抓住;而向山顶的方向跑,正好发挥后腿长且有力的特长,奔跑时速可达56公里以上,能轻易地把天敌甩在身后。

75.【改革才有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海军实力与美军差距一度缩小。然而,不到3年时间,日本海军就在莱特湾海战中几乎全军覆没。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军成功蜕壳,很快从初期的战败中学会了现代海战思维,大力发展新型舰载机、潜艇等新质作战力量,具备了强大的空中、海上、水下三位一体作战能力。而日军却固守巨舰巨炮打天下的传统思维,致使海军块头大、立体攻击力不足。

76.【旁观者清】“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被认为是20世纪生物科学领域最伟大的成就。可谁能想到,这一打开生命之谜的重大发现,出自沃森、克里克、维金斯和富兰克林这4个生物科学的门外汉。当时,沃森是研究动物学的,克里克是伦敦大学物理和数学的,维金斯和富兰克林常年研究晶体物理学,与生物科学更是不沾边。

77.【外行未必不如内行】外行搞出重大发明的奇事,在科学界还真不少。比如,发明彩色胶卷的乔治·伊斯曼是银行记账员,发明安全剃刀的金·坎普·吉列是酒厂的推销员,发明充气轮胎的布埃德·邓洛普是兽医。光是这些小打小闹,一些重大科学发明,也有外行的身影。比如,发现核苷酸生物遗传密码的人,是整天看星星的天文学家盖莫夫,而在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者中,除了人们熟知的物理学家,还有酿酒师、医生、生理学教授和律师。

78.【换个角度看问题】英国大英图书馆闻名遐迩,藏书非常丰富。一次,图书馆要搬迁,但经费缺口很大。怎么办?他们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从即日起,图书馆免费、无限量向市民借出图书,条件是老馆借、新馆还。就在这一借一还中,轻巧廉价地实现了图书搬迁。

79.【竭尽全力才能成功】山林里,猎人枪击中野兔后腿,受伤的野兔拼命逃生,猎狗穷追不舍,最后没追上。猎人气急败坏地说:你真没用,连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不服气地辩解道:我已尽力了呀!兔子成功逃生,同伴们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你又受了伤,是怎么甩掉它的呢?野兔说:它是尽力而为,我是竭尽全力呀!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简单道理,无论是战场拼搏,还是科研攻关,无论是赛场竞争,还是学海荡舟,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尽力而为还不够,必须要竭尽全力,也就是要努力到感动自己

80.【找准方向】上世纪80年代,英国为扭转经济上的不景气,对设计产业给予针对性扶持。经过多年引导与培育,伦敦成为世界的设计创意之都。不但在工业设计上独树一帜,而且在建筑、艺术等各方面的设计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有作家充满诗意地说:在伦敦,你永远不会厌倦,因为这里有奇妙的设计和新鲜的创意,这足以点亮生活,赶跑厌倦。

七、纪律类(10个)

81.红薯也是纪律】192710月,毛泽东带领部队长途行军上井冈山,有的战士因粮食得不到补给十分饥饿,挖了老百姓田地里几个红薯吃。毛泽东非常清楚,革命军队要在井冈山站稳脚跟,要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必须做到秋毫无犯。他让人在红薯地里插上竹牌,上写:因我军肚子饿了,为了充饥,把你的红薯吃了,违反了纪律。现在把两块钱留下,请收下。

82.【服从命令听指挥】19357月,红五军团某部官兵历经艰险翻越高寒缺氧、气候无常的夹金山后,正准备与兄弟部队会合,突然接到军委命令:迅速重返夹金山南麓,阻击尾随之敌。该部官兵毫不迟疑地掉过头,忍着饥饿、寒冷和极度疲劳,重新翻越雪山,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使党中央和红军主力摆脱了敌军的追截。

83.【黄克诚不逾矩】黄克诚大将一生克己奉公、崇廉尚俭,对脱离群众、损公肥私等现象疾恶如仇。如果不是工作需要,即使浪费了一分钱,都愧对老百姓。小儿子结婚时,社会上婚嫁讲排场之风盛行,黄克诚却让儿子骑自行车把新娘接到了家,既不派车,更不摆宴。

84.【李先念降级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组织上派人找李先念谈话:先念同志,组织决定你到八路军一二九师当营长,你有什么意见吗?当时红军缩编,此次岗位调整是从军级降到营级,李先念毫不犹豫地说: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

85.【纪律不严吃败仗】拿破仑曾经讲过,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三个法国兵,而一千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兵。单兵的骑术和剑法再精,没有严格的纪律一样吃败仗。

86.【从无敌之师到无纪之众】健锐营曾是满清八旗兵的精锐,早年因聚处无他,勤操自致精名噪一时,取得著名的金川大捷。但到了道光年间,懒惰骄奢之风弥漫,训练废弛,军力锐减。骑射和马术原是八旗兵的看家本领,每周都要进行骑射训练,可后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以致十人上马半数落,龇牙咧嘴腿骨折。全营火枪打靶,竟无一人全部命中。当年威若雷霆,动如风发的八旗兵成了毫无战斗力的乌合之众,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不堪一击,屡战屡败。

87.【军纪不可散】当年大顺军攻到北京城下后,李自成也给部队颁布了严明纪律的法令。然而当杀进金銮殿后,李自成、刘宗敏、牛金星等立即被金银财宝、声色犬马、花天酒地、富丽堂皇搅昏了头,哪里还能自制,早把法令抛到了一边。下面的士兵见将领都不遵守法令,便上行下效,各人想着个人的权经所好。结果,红红火火的大顺王朝,只18天,便在清军的进攻面前,仓皇而去,仓皇而败,仓皇而返,很快灭亡了。

88.【陈云的秘密】上世纪60年代,陈云夫人于若木刚买了一床毛巾被,第二天报纸就登出消息说,国家经济已经恢复到一定水平,即日起,高价产品降为平价产品。于若木向陈云抱怨,怪他为什么不早点说,害自己花了冤枉钱。陈云回答:我是主管经济的,这是国家的经济机密,我怎么可以在自己家里头随便讲?我要带头遵守党的纪律。

89.【邓小平善】邓小平同志讲过这样一段话: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自从16岁离开家乡四川广安,他就再也没回去过。有人询问原因,邓小平回答得很简单:我怕!

90.【传承纪律严明的优良传统】在我们党内,很多领导干部一生公正用权、廉洁用权,很大程度在于他们为官从没有偏颇之心。周恩来、刘少奇、陈云、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总是跟身边工作人员约法三章,坚决防止任何违反规定和纪律的事情发生。谷文昌、杨善洲、郑培民、汪洋湖等从来不给自己的妻子儿女任何特权,坚决以纯正家风涵养良好政风。正因为如此,他们一直是我们党公正、廉洁、勤政、尚德的楷模。

八、廉洁类(10个)

91.【张居正不修小节失足】张居正是明朝首屈一指的政治家,他呕心沥血,锐意改革。《万历皇帝大传》评价他使万历初年的天下,出现了一片欣欣望治的景象。然而,一代旷世良相却因小节不修,最终失足而坠入深渊。史料记载,张居正回荆州葬父,乘坐的轿子要32个人抬,内分卧室客厅,铺陈极尽奢华。张居正死后被抄家时,各种财物约值白银10余万两。无论我们今天怎样肯定张居正的历史功绩,都无法洗去他生活与为官上的污迹和不检。

92.【冯履谦退镜】唐代冯履谦任河北尉时,故旧张怀道任河阳尉。某日,张怀道给他送来一面贵重精美的铜镜。冯履谦把县吏集中起来,拿出镜子给大家看。县吏都称赞,这是一面好镜子。讲完镜子的由来,冯履谦说:吾效官,但以俸禄自守,岂私受遗哉!他让人把镜子退还给张怀道,并昌言:清水见底,明镜照心,余之效官,必同于此。意为,我做官必定跟这面镜子一样,照心见底。闻者莫不钦敬。

93.【陆陇其谢礼】陆陇其,清代著名清官。康熙十四年,他初到嘉定为官,地方绅商按规例到府上拜会、馈赠。陆陇其一概婉拒,并以心无私欲,自然会刚;心无邪曲,自然会正自警自励。在任期间,他抑制豪强,整顿役,深受乡民爱戴。《清史稿》载,陆陇其去官之日,惟图书数卷及其妻织机一具,民爱之比于父母。他的好友俞鹤湖以诗相赠: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陆陇其的为官品行,由此可见一斑。

94.【吴隐之饮贪泉】晋代人吴隐之被派往广州任太守,在城外见一池泉水名为贪泉,当地人相传饮用此水后,即使廉洁之人也会贪婪成性。吴隐之听闻此事,不以为然,特意去贪泉酌而饮之,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以古代贤臣伯夷、叔齐宁可饿死不食周粟的高风亮节自励。吴隐之到任后,事事处处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始终保持清廉本色,他饮贪泉而不贪的故事也一直被传为佳话。

95.【杨继宗开库拒索贿】明朝杨继宗任嘉兴知府时,大兴社学,访寒问苦,深得百姓拥戴。当时,宦官权势很大,常大肆勒索金钱,官员们敢怒不敢言。有一次,宦官路过嘉兴,公然向杨继宗索贿,杨继宗二话不说,将府库大门敞开,指着堆积如山的库银道:钱都在这里,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银的官府印才行。那宦官咂了咂舌,不敢取用分毫,只得怏怏而去。

96.【冯志圻封其心眼】《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清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但他从不在人前提及此好,赴外地巡视更是三缄其口,不吐露丝毫嗜好心迹。一次有位下属献给他一本宋拓碑帖,原封不动退回,有人劝他打开看看无妨。冯志圻却认为,这种古物乃稀世珍宝,我一旦打开,就可能爱不释手,不打开,还可想象它是赝品。封其心眼,断其诱惑,怎奈我何?

97.【杨震四知拒金】东汉时期,杨震任东莱太守时,好友王密为报答提携之情深夜怀金相赠,并说夜无知者。但杨震义正词严驳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一身清廉的杨震后官至三公,四知拒金的典故也世代传为佳话。

98.【张伯行两袖清风】清朝廉吏张伯行在福建巡抚任上,为谢绝各方馈赠,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其中最广为传诵的两句便是:一丝一粒,我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张伯行一生清廉为官,两袖清风,康熙皇帝评价其操守为天下第一,广为百姓传诵。

99.【侯鸣珂拒贿杖妻】清代侯鸣珂在陕西为官多年,任孝义厅(今柞水县)同知时,为了赈济灾民,自家生活节俭。其厅小吏不甘忍受无油粗饭,向百姓索要了十斤猪油,自食五斤,将剩下的五斤暗地里送给了侯鸣珂的夫人。侯鸣珂得知后大发雷霆:刮民脂膏,如杀我父母。百姓倒悬,尔等安享清福,不堪造就。当即将那小吏削职为民,下令其妻退还猪油,并以受贿罪杖责四十。其妻后悔莫及,侯鸣珂斥道:知过并非无过,杖四十,尔不会以此为训!侯鸣珂的拒贿杖妻,受到百姓大加赞颂,离任时送仁德如春大匾,近万人含泪相送。

100.【钱嶫约廉示俭】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钱嶫出任福建建宁知府,在任约廉示俭,革除官府巧立名目的各种交际费用和宴会应酬。因为他能造福一方,故在离任三十年后,地方上还专文呈请为他立祠祀之,称他立心光明正大,莅官廉慎公勤,重民命,作士气,抑豪强,禁奢靡,别内外,章上下,通盐利,清丁米,革淫巧,杜侵渔,均水利,减炉场,释冤民,埋骴,甚至有当时齐颂为城隍,至今犹恋如父母的说法。

九、修身类(10个)

101.【曾国藩日记改过】曾国藩天性乐于交往、喜欢热闹,到京城的头两年,他每天都四出征逐,走东家串西家,酒食宴饮,穷侃雄谈,下棋听戏。后来他在日记中对此作了反省,责备自己宴起”“无恒”“太爱出门。此外,对自己听不进不同意见、修养不佳、自矜自夸等缺点,他也一一作了反省。通过加强自省,曾国藩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克服,通过记日记的方式对过失和错误进行反思,对自己的不端行为进行自我批判和校正,最终成为晚清的中兴名臣。

102.【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在攻打龙镇的战斗中,以勇猛著称的王震将军,带头跃出战壕,大喊:我是王震,跟我来!官兵士气大振,争先恐后杀向敌阵。在闻名中外的黑山阻击战中,梁兴初将军展示必死之决心:打剩一个团我当团长,打剩一个营我当营长,打剩一个连我当连长。就算是十纵打得剩下一个人,也要打下去。在他的带领下,部队打出了士气、打出了威名。

103.【毛泽东不计前嫌】党的历史上,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会上,时任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凯丰由于思想认识的局限,持有不同意见,与毛泽东发生了激烈争论,讲了一些过头话。但在随后的革命实践中,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许多政治关口,都坚定地站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一边。毛泽东不计前嫌,对丰的理论才干十分欣赏,支持他负责和参与了党的许多重要工作,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待同志间关系的宽广胸怀和高尚情操。

104.【白居易思过】白居易在县尉任上,想到的不是自己泽被苍生的功劳,而是百姓在烈日下的辛劳与痛苦。当察知百姓家田输税尽、拾穗充饥肠,而自己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时,不由产生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的自责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的自省。

105.【韦应物愧民】韦应物任苏州刺史时,碰到大旱饥荒,百姓纷纷往外乡逃亡,尽管官府设法抚恤灾民,但流亡者仍不绝于途。他在一首诗里抒发了沉重与愧疚的心情: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106.【晋惠帝不察民声】《古今谭概》记载,晋惠帝在华林园游玩,听到蛤蟆的叫声,便问左右: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侍中贾胤回答: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此时,天下正闹饥荒,百姓多饿死,惠帝听说此事,就问:何不食肉糜?人心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面对百姓死活,如此漠不关心、荒诞不经,焉能不被人民所抛弃、被历史所唾弃?

107.【毛泽东戒烟】抗日战争胜利后,迫于国际舆论压力和国内民众希望和平的意愿,蒋介石不得不作出姿态,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会谈。蒋介石开始不把共产党和毛泽东放在眼里,但一经与毛泽东见面,就改变了看法。蒋介石对其秘书陈布雷说:毛泽东嗜烟如命,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谈话期间,竟能做到数小时不抽一支烟。他所表现出的决心和精神,说明此人绝对不可轻视!历史已经证明,蒋介石在这一点上是看得很准的。

108.【裴矩化佞为诤】矩在隋朝做官时,以溜须拍马著称。可到了唐朝,他却一反常态,经常对朝政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敢于当面跟唐太宗争论,成了忠直敢的诤臣。司马光就此感慨道:君明臣直,于隋而诤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化为;君乐闻其过,则化为……”

109.【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能否管住自己、克制欲望是成就事业的一个基本前提;相反,管不住自己,克制不住欲望,终会成为欲望的俘虏。《醒世恒言》载:录事在高烧昏迷中梦见自己化成鲤鱼,恰遇渔夫垂钓,明知上有钩,但他还是耐不住饵香扑鼻,张口咬钩。作者冯梦龙点评:眼里识得破,肚里不过。

110.【赵概投豆自省】北宋有一个名叫赵概的官员,在自己案头摆放了一个瓶子和黑白两种豆子。起一善念,投白豆于瓶;起恶念,投黑豆于瓶,以此来检验自己一天的进步与过失。刚开始黑豆较多,但他时时自省、改过自新,结果瓶中的白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最终赵概以德高而闻名于世。


十、常用小故事216

1.胡服骑射

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正确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善于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3.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是非要滔滔不绝才能显出自己的本事,平时不露声色是为长远观察问题,蓄积力量,不但能够正确地预见未来,更能够掌握适当时机。

4.挥戈反日

周武王在孟津(在今河南洛阳)东渡黄河,准备讨伐商纣王,河水突然逆流,波浪狂打船只,飓风大作,人马不能相见。周武王左手紧握大斧,右手高举大旗,瞠目喝斥道:我去为天下除害,谁敢阻拦!于是风停波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干大事就要下定排除困难的决心才能扭转危局。

5.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要刻苦自励,激励自己奋发图强。

6.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的儿子赵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死了,赵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生活中要大胆勇敢地去实践。

7.枭将东

汉代的刘向为了说明知己者不怨人的道理,举了个寓言故事:(一种猛禽)遇到(一种水鸟)。问它:你要去哪里?”说:我要搬到东方去住。问它为什么,:“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要搬到东方去。说:那你就改一改你的叫声吧,如果你不改的话,你到了东方,东方的人也会讨厌你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要从根本入手。

8.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严格的纪律,是胜利的保证。

9.卫青惜马

卫青初入宫时,被安排到建章营当马夫。汉武帝有一次打猎时,箭就射中了马的咽喉,随行的羽林军纷纷夸赞汉武帝箭法精准。唯独身为马夫的卫青喊道:陛下不能杀马啊,陛下你射杀的是建章营的军马啊!说着,立刻跪下来为马疗伤,并不停地哭诉。汉武帝很奇怪就问他缘由,卫青解释说,汉军之所以打不过匈奴,是因为匈奴人爱自己的马,而汉朝人不爱自己的马,汉朝只会把公主送出去和亲换取和平。汉武帝听后十分惭愧,后来逐渐发现卫青能力出众,便对卫青委以重任。卫青果然不负众望,后来带领汉军大破匈奴,为稳固汉朝北部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考虑问题高度决定着出路。

10.狐之

赵简子是春秋时晋国的上大夫。他有一个家臣名叫周舍,喜欢直谏。周舍死后,简子每次听朝,总是不怎么开心,大夫们请罪。简子说:不是你们的过错。我听说一千只羊的皮毛还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皮值钱。诸位大夫上朝,我只听见一大片唯喏喏的回答,再也听不见像周舍那样的谔谔直言,我因此而伤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要珍惜敢说真话的人,鼓励部署说真话。

11.陈云拒鱼翅

一次在浙江杭州,地方上的同志想给已退休的陈云增加点营养,他们清楚陈云不会同意,于是决定来个先斩后奏。中午,在原来一荤素之外加了一小碗鱼翅。吃饭时,陈云发现多了一个小碗,就问:那是什么?工作人员回答是鱼翅,老人家摆摆手,平和而坚定地说:不需要,我吃的营养足够了。秘书和地方的同志一起做他的工作,但都失败了。饭后,陈云语重心长地对工作人员说:太贵了,吃不起呀!稍后他又说:今天吃了,哪怕是一点点,以后他们就会找借口给我做;这次浪费了,他们就不会给我做第二次了。就这样,陈云给工作人员上了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哲学课。(桑林峰)

12.陶母退鱼

在《世说新语》一书中,有一则陶母退鱼责子的故事读后很受启发: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柑饷母。母封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耐增吾忧也。’”意思是说,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地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让陶侃深受教育。陶母退鱼责子,体现了一种非常正直的思想境界。以身作则,表明自己不吃鱼,言传身教,并写信提醒督促,颇有咬耳扯袖的意味,也印证了家风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彭乙峰)

13.良驹也须缰绳牵

在《克雷洛夫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骑师历尽艰辛驯出了一匹良驹,它特别能领会主人的意图。骑师认为自己出来的好马,没有必要再加缰绳,于是便将马的缰绳给解开了。开始,这匹马还能听主人的使唤,按照主人的意图奔跑,但终因其长期失去缰绳的束缚,野性大作,忘乎所以,肆无忌惮地狂奔起来。骑师也束手无策,被摔下马背;那匹马也由于无所拘束,跌落山崖而死。这则故事启示世人:良驹也须缰绳牵,才能安全不出事。(卢雷)

14.马上就去

电视剧《亮剑》里有个情节,李云龙同赵刚商量搞一个特别小分队,挑选会武功的战士。赵刚说:那好,这事你尽快去办!李云龙说:不用尽快,我马上就去!的确,很多事情都有一个完成时期,但如果我们用马上去做的思维去对待,就会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赖文,张航)

15.农夫很忙

管理学中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个农夫一早起来,告诉妻子要去耕地,当他走到田地时,却发现柴油机没有油;原本打算立刻要去加油,突然想到家里的猪还没有喂,于是转身回家去;经过仓库时,望见旁边种着的马铃薯,想起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就又走到马铃薯地里去;途中经过柴堆,又记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几趟,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这个农夫最终油也没加、猪也没喂、地也没耕……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好。反观当前,有的单位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每天看似很忙,各项工作非常多,但年底总结时却和这个农夫一样,成绩很少,工作能力也没有多大提高。(单正海)

16.瘦羊博士

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甄宇任青州从事,因清廉有为,被征拜为太学博士。每年岁终,皇帝都下诏赐给每位太学博士一头活羊。因羊有大小肥瘦,怎么才能分得公平呢?有人建议杀羊分肉,有人建议抓阄分羊。甄宇觉得这都不妥,他不声不响地顺手牵走了一只最小最瘦的羊,众博士于是不再争执。后人用诗称赞甄宇:多少长安苦吟客,瘦羊博士最风流。”“瘦羊博士发扬风格,破除私心,成全公义,带给我们诸多思考和启示。(徐思虎)

17.兵败长平

公元前260年,赵国用赵代替名将廉颇出任赵军主将,与秦国在长平展开决战。赵国惨败,40万大军被坑杀,从此国力转衰、一蹶不振,最终被秦国吞并。赵也因只会纸上谈兵成为千年笑柄。赵军兵败长平,赵指挥不当固然是主要原因,但也有其他不可忽视的因素。(刘学农)

18.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三场比赛,场场失败。后采取孙膑建议,下马对上马、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连胜两场。比赛之所以取胜,是因为孙膑根据双方的不同情况,制订了有利于己的策略。作为指挥员,应该具有这种因敌而变、机动灵活的诡道思维。(曾从华)

19.房谋杜断

唐太宗有两个宰相分别是房玄龄和杜如,房玄龄能够提出许多精辟的意见,但往往不能作出决断,而杜如晦一作分析,就能立刻选出来一个最好的办法来。因此,遇到什么问题,唐太宗总会把他们两个人请来一起想办法,为自己省去了很多时间,然后自己消闲的去喝茶,二人如同唐太宗的左右手,辅佐他成就了贞观之治。放眼历史,有多少成功人士不是靠正确用人和合理分工而走向壮大的?(张晓昆)

20.贪泉之水

《清廉文鉴》里有一则典故,传闻饮过贪泉之水的人便会贪婪成性,所以到当地做官的官员都会绕过贪泉进城。但吴隐之不但到过贪泉,还饮贪泉之水,但他在任期内确实做到了坚持操守,廉洁自律,成为一代良吏。由此看来,为政者的贪或廉不在乎饮什么样的水,而在于内心中如何权衡公与私,在实践中如何践行公与私。只要怀有不谋私利之心,就是面对再多贪泉之水也能洁身自好、不改初心,成就一番丰功伟绩。(曹立峰)

21.靠山不靠谱

唐玄宗时期,太常卿张与在京任职的大诗人李白谈起与安禄山交往的事。李白直言不讳地说:我看胡儿有谋反之心,到时会连累你的,你千万不可靠山(指安禄山)!听了劝告,与安断绝了往来。不久,安禄山果然起兵反唐。后来,张仍受到唐玄宗的重用,他深有感触地说:幸亏我没有靠山啊!,一个萝卜拔出来,往往带出很多泥,一棵大树倒下来,总会压倒杂草一片,很多事例表明,那些处处找靠山、投靠山的人,不仅不能走向正途,还会因靠山倒台走上归路。

22.心存敬畏方致远

明太祖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谁人最快乐,应者中,有说金榜题名,有答功成名就,还有说富甲天下。大臣万纲答道,畏法度者乐。太祖大悦,赞万纲见解甚独。万纲的回答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大凡畏惧法度者,必然遵纪守法,令行禁止,不会像那些做了违法乱纪的事的人那样担惊受怕,自然就吃得香、睡得稳,这样的生活岂不快活?反之,那些贪赃枉法者,平日里极尽挥霍享乐,非但不快乐,反而连夜里都会做噩梦。

23.廉风更使节味纯

东晋名将陶侃,年轻时曾在浔阳做渔梁吏。一次,他的部下送其一坛糟鱼,陶侃捎给母亲。陶母收后不喜反忧,叫人带回,并附信责之: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领导干部关心家人、帮助亲人都是人之常情,但不能把节日当敛财日,搞前门当官,后门开店那一套。

24.平时自缚手脚战时必乱阵脚

三国赤壁之战,曹操与周瑜陈兵对峙。号称拥有80万大军的曹操鉴于北方士卒不习惯坐船,下令将舰船首尾连接固定起来,人马在船上如履平地。然而,就在曹军自鸣得意之时,一把大火让连接舰船的锁链瞬间成为索命的绞绳

25.一万个影子也叠不起一毫米的高度

康熙年间,有一次,广西巡抚陈元龙给康熙奏报,桂林山中产有灵芝,时有祥云其上,采到一枝高一尺余、状如云气的灵芝,并引用《神农氏》中王者慈仁则芝生的话。康熙在其奏折上批到:史册所载详异甚多,无益于国计民生。地方收成好、家给人足,即是莫大之祥瑞。他还批过:如史册所载景星、庆云、凤、芝草之贺,及珠玉于殿前,天书降于承天,此皆虚文,朕所不取。惟日用平常,以实心行实政而已。面对虚言奉迎,古代统治者也明白,实心行实政才是根本。

26.定力好比定海神针

南宋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了一个公烛之下不展家书的故事:李氏家族有一人为官廉洁,一天,他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书。他当即灭掉公家的蜡烛,点燃自家的蜡烛。大贤高鉴,公烛无私光。周紫芝所述这种公私分明、不越雷池半步的品行境界,着实令人叹服。

27.廉洁也是一种幸福

《醒世恒言》里有个故事:录事薛某,一日在高烧睡梦中梦见自己化为鲤鱼跃入湖中,遇老者垂钓,终因难耐钩上之的诱惑,张嘴咬钩,遂成老者钓物。冯梦龙点评说,录事被钓皆因眼里识得破,肚里不过,为贪婪所害。

28.学会取舍

北宋有位大将军周侗,痴迷于收藏古董,朋友们经常聚在一起欣赏他的藏品。有一次,他在介绍自己喜爱的一只古瓶时,差点失手掉在地上,让他惊出一身冷汗。从此他时常梦见古瓶摔得粉碎。惊醒后他想,自己戎马倥偬半生,不知出生入死多少次,从未胆怯过,怎么唯独这件事让自己变得心神恍惚?他的夫人得知后,劝他与其这般痛苦,不如把那古瓶摔了,免得牵挂。周侗听后如梦方醒。因为过于迷恋、喜好,自己才变得患得患失,越怕失去,就越放不下。于是他咬咬牙,自己把古瓶摔碎了。当晚他如释重负,踏踏实实睡了个安稳觉。这个故事讲的实质是一个取舍问题,它告诉我们,曾经的成功、以前的辉煌以及过多的喜爱,都可能成为日后的负担。

29.公孙仪不受鱼

战国时鲁相公孙仪,喜欢吃鱼,国人争先恐后上贡,但公孙仪一概拒之。其弟子问:夫子嗜鱼而受者,何也?他答道: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保禄,终身食鱼。公孙仪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目的是能够长食鱼。

30.羊续悬鱼

东汉中平三年,羊续任南阳太守。一天,府送来南阳特产白河鲤鱼,寒暄几句,扭头就走,不容羊续拒之。府走后,羊续将鲤鱼挂在大梁之上,后府又来送鱼,看到羊续的做法,便从此断了念头。大必作于小,多必作于少。羊续从小节抑大欲,终保大节。

31.近水楼台不得月

1955年评衔时,彭德怀在哈军工就读的侄子彭起超,按规定可评上尉。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硬是打电话让陈赓院长给侄子授了个中尉。彭总这样做,为的是服众,是公平。后来,他给侄子写了一封信解释此事:起超,你既为彭家人,就要遵守彭家的家风,那就是任何时候都要清正、廉洁、诚实。老实人有时会吃亏,但从长远看,老实人不吃亏。想想那些为革命牺牲的人,你还会为肩上多一颗豆豆、少一颗豆豆烦恼吗?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从我这,得改改这个规矩,那就是近水楼台不得月……”好一个近水楼台不得月!在如何对待亲友、家属、部属、秘书等问题上,彭德怀的公私观、大局观、公平观,给全体党员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吴大文)

32.曾子有疾

明代思想家李贽《初潭集》里有个故事,说曾参有疾,应该是病得很重,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抱头,一个抱脚。曾参有所知觉,醒过来后对两个儿子说:我无颜回那样的才能,没有什么话告诉你们。我想一个人虽无能,但作为君子,应该做那些有益的事情。他大概不满于儿子的举动,接着有针对性地讲了一番道理。曾参说:飞鸟以山为低,把它的巢穴建在高高的山巅;鱼鳖以渊为浅,又在潭渊里打了深深的洞穴。然而人们照样可以猎获它们,原因是诱饵在手。君子如果能够不以利害身,则羞辱又怎能加到他的头上呢?成,病加于小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明白这个道理,许多事情就可以未雨绸缪,做好预防工作。(徐鹏)

33.洗屋雪耻

清人任吴江县令时,上司余国柱是个巨贪,他也没能抵挡住一些诱惑。后来新任上司汤斌到职后,着手整治官场贪腐之风,对的行为严加斥责,使其无地自容,悔恨不已。痛定思痛,和衙役一起挑来清水,把县衙大堂冲刷得干干净净,并贴出告示:从前的已经死了,现在的知县是另一个。从此,不仅自己清廉自守,而且还成了打虎英雄,被称为铁面御史。(向贤彪)

34.深涧

春秋末期,董于为赵国上地郡守。有一次,行进在古山中,涧深百仞,壁立如峭。因问跟随在他左右的人:人曾经有掉入这个深涧的吗?回答说:没有。又问:婴儿痴聋狂悖之人,有曾掉入此涧的吗?回答说:没有。他又问:牛马犬猪尝有掉入深涧的吗?回答还是没有。于是,于喟然叹息:我懂得治理这个地方了,这就是严明法纪,使法之无赦,犹入涧必死,这样人就不敢触犯法律了。《初潭集》里的这一则故事,很能说明一个道理:大到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小到一个行业、一个单位,有法则治,无法则乱;法行则安,法废则危。(艺)

35.郑清臣被贬

宋代有个官吏名字很好,叫郑清臣。其实他既不清也不正,而是刻薄寡恩,使小民。他任槐里县令,民甚衔怨。后来,他调到别的地方任职。离开时,合之民,遮道唾骂。郑清臣以部民侮辱官长上奏皇上。真宗皇帝不亏是个明君,不但贬了他的官,而且说了一句非常在理的话:为政在得民,民心如是,尔政可知。史书写到这里,也不禁感叹:这就是不把老百姓放在眼里的报应。(田之章)

36.匹布粉条换死刑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一次,一名副连长违反军纪,拿了一家店铺的一匹布和一捆粉条。邓小平认为,事情虽小,但军纪如山,一支赏罚不严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于是,召开公判大会,判处副连长死刑。由此,刘邓大军在大别山赢得了民心,站稳了脚跟。(黄志强)

37.止贿莫轻涓

陆赞者,唐德宗时宰相也。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那个年代,他四处收金索银已属难得,但他不管何人何物,一概拒收。唐德宗知道后,既为其清廉而高兴,但也怕他过于清慎,影响了上下左右的关系。便提醒他,卿清慎太过,诸道馈遗,皆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受亦无伤。德宗本认为陆赞会感谢他的善意,顶多在谁对其收受贿赂说长道短的时候把他出来。谁知陆赞不但不买皇帝的账,反而以奏章的形式,反驳了圣上之理。他在奏章中阐述了不能打开贿道的道理:“贿道一开,辗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金玉。”“是以流不绝,谿壑成灾矣。一番话,说得德宗无言以对,不得不肯定止贿莫轻涓流”“莫以贿小而为之止贿莫轻涓流,道理十分浅显,寓意却十分深刻。(晨枫)

38.自恃有

有一则哲理故事,讲的是永戒、慧忠和随缘三位和尚一起出门。永戒有伞,便无惧雨中行,但风向无测,淋湿半边;慧忠持杖,故无畏泥泞,谁知一跤仰天,弄得浑身污泥;唯有随缘两手空空出门,一身干净回来。问及原因,随缘笑说:天有雨,总有无雨处;路有泥,何必泥中行;不急躁,不盲动,自然干干净净!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屡见不鲜:溺毙者往往是会泳者,折戟者大都是好斗徒,易醉的都是善饮的……个别干部栽跟头、犯错误甚至走上归路,原因就是自恃手中有把。(沈建明)

39.廉石压舱

三国东吴人陆绩,注重名节,为政清廉,任满后经海道返乡,没什么行李可运,又怕船轻抵不住风浪的侵袭,只好搬来一块石头压舱。这块石头被后人称为廉石。历史上,很多为官者正是廉石压舱,才正道直行,清名留史。(唐海辉韩振华)

40.难舍提壶卖浆声

开国上将张爱萍的住宅青砖平房,后靠什刹海,市井之声喧嚣;前临白米斜街,寻常百姓毗邻。据云,组织上曾多次请将军移居他处,均被将军婉言谢绝。人问其故,将军曰:难舍提壶卖浆声!人民是靠山,也是江山。在张爱萍将军眼中,提壶卖浆声,非嘈杂之声,乃金玉之言,不可不听之、思之、敬之。(郭希峰)

41.倾听的魅力

多年前,一位老作家因为稿酬问题将出版社告到法院,庭审中,他反复就一个问题进行论述,旁听席开始有人打起瞌睡。担任审判长的北京海淀区法院法官宋鱼水不仅没有打断老作家的陈述,而且神情专注,不时轻轻点头,目光从没有离开正在发言的当事人。后来,这位老作家出人意料地对宋鱼水说:这事发生以后,你是第一个完整整听完的人,你对我的尊重让我信任你。我尊重法庭的意见。于是,双方当场达成调解。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倾听的神奇和魅力。(刘海涛)

42.父子抬驴

有一个妇孺皆知的笑话:一对父子牵着驴上街,两人都步行,有人说他们脑袋笨;儿子骑,有人说儿子不孝顺;父亲骑,有人说父亲太狠心;父子同骑,有人说他们不爱驴;最后,父子只好抬着驴回家了。这个笑话告诉我们,如果自己没有主见和定力,处处为别人的言行所左右,只能干出父子抬驴的傻事。(邓艳平)

43.誉人之美不能

东晋十六国时的后赵皇帝石勒,问手下他可以与哪个开国皇帝相比,手下立刻奉上一顶高帽子:自三王以来无可比也,其轩辕之亚乎!意思是说,自盘古开天以来,石勒的地位仅次于黄帝。石勒没有接受这顶高帽子,他说自己要是生在汉高祖时代,当北面而事之,与韩(信)、(越)竞鞭而争先耳;要是生在光武帝时代,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承认自己出不了这二刘之间,怎能和轩辕黄帝相提并论呢?誉人之美不能过,过了则失之于假。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党内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过头的表扬、虚假的奉承,不但掺着水,而且裹着蜜、藏着毒。(辛士红

44.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西汉枚乘在《七发》中讲过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楚太子生病,吴客诊断其病源为精神萎靡,开出的药方是学习探讨要言妙道,用道德调理自身。楚太子照此办理后,慢慢阳气见于眉宇之间,最后霍然病已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思想觉悟看似无形,却决定一个人的状态和行为。(贾江)

45.事事不可都如意

善借鬼神论人理的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述了这么一件事。雍正年间,甲与乙相善,并请乙帮助处理家政。甲官至抚军,又让乙辅佐官政,惟其言是从。直到后来,甲发现乙侵吞其所有财物,才察觉乙原来是奸诈之徒。甲对此愤愤不平,一书状纸投往城隍。夜梦中,城隍问他:乙如此险恶,你为何对他信任不疑?甲曰:为其事事如我意也。城隍喟叹:一个人事事都能如你意,这是极可怕的,你对此非但不畏惧、不警醒,还乐在其中,你受骗谁受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事如意既不合规律,也不合常理。(许加越

46.分之差,天壤之别

保龄球比赛有个规则:每一局10个球,每个球得分从010。打满分的要加下一个球的分,如果下一个球也是满分,加上就是20分。以此类推,如果全是10分,最后得分就是300分,而每一球得分是9分,最后成绩就是90分。这个告诉我们,分之差,天壤之别。战场如赛场,一点疏忽大意,可能全盘皆输。(刘加楼)

47.庸人治驼

《笑林广记》中记载,一位医生自称能治驼背,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就找他来治驼,只见他拿来木板二块,一块置地下,让驼者躺在上面,一块在他的上面,然后用劲压。驼者随直,亦复随死。驼者的家人要告官,医生说: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这个医生能在转眼之间让驼背变得笔直,却不管人的死活。推诿塞责的背后是对民瘼的漠视、对民意的疏离。(王冕曹培培)

48.冬瓜雕猪

浙东有句谚语:冬瓜雕猪(音zhài)。即是槽,家畜的食器。谚语设为二人应对之词。一人问:冬瓜好雕猪砦么?一人答:好雕的好雕的。那人问:猪要吃的罢?另一人答:要吃的,要吃的。这则谚语颇有滑稽之趣,是对随口附和、不负责任者的绝妙讽刺。(田之章)

49.一马失社稷

1485年,英国国王理查三与里奇蒙德伯爵的军队之间爆发战争。结果,因一颗马钉的缺失,国王所骑战马摔倒,导致国王被擒。失去主帅的国王军队溃不成军,一个庞大的王朝葬送在一个小小的马钉之上,可谓一失而万无。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往往并不在于战斗力链条最强固的环节,而是被忽视的那一环。(兴国)

50.吃菜不许过三匙

清朝皇帝吃饭时有个吃菜不许过三匙的规矩,皇帝如果吃哪道菜超过三口,执法太监就会大喊一声:撤!这道菜就必须撤下去,然后十天半月也见不着了,皇帝即使再想吃也没办法。因为皇帝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主要是为避免有人投皇帝之所好,借此邀宠。古人尚有不少警醒之举,当今的领导干部更应谨。可以有健康的爱好,但绝不能广而告之、四处张扬,到处示、随意受。(郝启荣超)

51.善于做分解

乔治·派克曾是一位钢笔销售者。为了解决当时钢笔共同存在的缺陷,制造出质量更好的笔,他绞尽脑汁。有一天,想到办法的他豁然开朗。乔治将钢笔的改进分成若干部分进行思考,如笔的结构、造型、功能,把笔的构成又分为笔杆、笔尖、笔帽等。通过分解的办法,他逐步解决了制笔的细节性问题,其发明的流线型、插入式笔帽结构还获得了专利。这就是世界著名的派克钢笔的由来。众多克难攻坚的实践表明,问题的体量越大、环节越多,就越要善于做分解。(王昕霖李超斌)

52.积财不如留德

明嘉靖年间,都指挥使戚景通病危,很多人上门探视。见他住宅简陋,大家关切地问:您没给妻儿留下一点产业,今后他们怎么过?戚景通摇摇头,把儿子戚继光唤到病榻前说:为父没有留下什么财产,只留给你一颗忠贞爱国之心。后来,戚继光继承父志、苦练武艺,终成一代抗倭名将。由此可见,精神的传承最有价值,也最能流长不歇。(铁坑)

53.公李母量教子

《新唐书·列女传》中讲到一个故事:唐代清官李做检查御史时,有一次分得三斛俸禄之米,皆有盈余,原来御史的禄米是不用刮斗的。其母大怒,责其敕归余米。公私不并营,这些妇孺皆知的道理早已深入人心。(郝启荣林铎)

54.我越是用力靠近,你躲得越远

前不久,杭州某媒体刊登了一封父亲写给90后儿子的信,题为《关少尘,我要跟你脱离父子关系》。这位父亲称,儿子上了高中、考进大学以后,父子俩的沟通越来越少:儿子的微信朋友圈屏蔽老爸;常不接老爸电话;在本地上学,回家却越来越少。因此决定,即日起,和儿子脱离父子关系,成为兄弟关爸貌似做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甚至有点矫情,却真实地反映了部分父母和带兵人的无奈与失落:我们之间仿佛隔了一个弹簧,我越是用力靠近,你躲得越远!很多瞬间,英雄累觉已迟暮!(张顺亮)

55.一个环节不能少

土不耕则不生苗,苗不灌则不得禾,禾不则不得谷,谷不则不得米。种庄稼要想收成好,选种、育苗、耕耘、收割等,一个环节不能少。干部的成长也一样,选准用好非常重要,但后续的教育培养和管理监督同样要跟上。(辛士红

56.牛画非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写材料必备故事素材大全【10则小故事在内】

链接地址:http://www.blingdoc.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041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