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汇编(31篇)

2023-03-13 10:52:30 121

2.XXXX区投资合作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9

3.XXXX区信访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17

4.公共工程建设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22

5.XX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29

6.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38

7.开发委2022年工作总结与2023年工作计划46

8.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55

9.区金管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65

10.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73

11.区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88

12.区司法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94

13.区行政审批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105

14.区医保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110

15.区应急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116

16.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121

17.市发改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127

18.市机关事务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140

19.市科工商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146

20.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166

21.市商务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度工作计划173

22.市水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183

23.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190

24.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199

25.县科技商务经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212

26.县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220

27.县融媒体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231

28.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239

29.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246

30.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251

31.2022年政府工作总结2023年工作计划263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建引领开创新局面

一是持续推进基层党建。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健全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成立XX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选派第四批31名第一书记进驻民办学校,组建第一书记临时党总支,首次实现全区民办学校全覆盖。二是狠抓师德师风。全市首创师德师风监督员聘任派驻制度,选聘监督员1018位并精心组织聘任仪式,年度师德征文作品获省一等奖1项。坚持审计全覆盖,有序推进260项内审项目,其中一项成功入选中国内审协会“典型实践案例”,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政府机构单位。三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完善思政课常态机制,累计开展超400节思政课,中小学完成率100%。获评省教育厅关工委“朝阳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为全省唯一获奖教育关工委。大力促进粤港澳青少年交融交往,圆满举办首届2022年深港澳青少年成长峰会系列活动。

(二)坚持优质学位供给,招生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攻坚克难增加学位供给。新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7所,新增学位11760座。新改扩建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4290座。二是完善教育结构体系。建成XX区第一

所特殊教育学校,提供特殊教育学位144座。XX区职业技术学校正式开学,提供职业教育学位2000座,实现职业技术教育零的突破。

(三)坚持引育留用结合,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

一是高标准选拔师资力量。面向全国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945名,面向全国选聘优秀教师146名,博士7名。二是高质量推进人才培养。启动学前教育“未来教育家工程”、中小学“未来教育家2.0之铸将工程”。评定区级名师211名、区级名师培养对象1304名,市年度教师首次花落XX。三是高水平搭建发展平台。与华南师范大学开展“中小学教师培养协同创新”项目,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推进“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培养74名具有跨学科视野、改革创新精神的“种子教师”。

(四)坚持普惠优质发展,学前教育迈向新征程

一是落实惠民利民举措。新增7所民办普惠园,为群众提供更多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向约8万儿童核拨成长补贴超1.2亿元。二是创新推动学区治理。率先完成学区组建,制定学区化治理方案,成立学区治理委员会。全面完成“百园扶百园”专项帮扶,28所幼儿园完成考评验收。三是科学推进幼小衔接。印发《XX市XX区教育局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结对实施方案》,对区内80所中小学以及248所公民办幼儿园进行结对部署,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结对全覆盖。

(五)坚持破圈出圈思维,教育改革激发新动能

一是纵深推进集团化办学。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设立新华中学教育集团等3个教育集团,持续推进格致中学等5所学校实行集团化办学,教育集团规模翻了一番。二是深入探索“云校+”未来样态。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学,推出“线上教学开放日活动(学校专场)”71场,确保“停课不停学”。三是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成功与XX中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与XX国际量子研究院等高端教育科研机构开展战略合作,为培养更多拔尖型创新型人才助力赋能。

(六)坚持践行使命担当,服务社会尽显新格局

一是支援抗疫诠释教育担当。面对反复疫情“大考”,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集结队伍下沉社区,累计超3万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立“青年突击队”,累计10234人次支援抗疫,发挥青年先锋示范引领作用。二是不遗余力开展教育帮扶。落实“全口径、组团式、融入式”教育帮扶模式,先后选派70名优秀骨干教师赴新疆喀什等地支教,帮扶工作被《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三是全力以赴保障“三考”。联动多部门通宵作战,为全区4279名高考考生、11705名中考考生及15235名学业水平考试考生保驾护航,实现2022年“三考”组考零失误。

(七)坚持减负提质并重,落实“双减”实现新突破

一是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坚持将“双减”督导融入学校视导工作,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业设计和课程设置,推动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二是发挥数字化

平台优势。搭建课后服务信息平台。按照“1+1”模式开展课后服务,数字化管理学生选课、考勤等。利用“XX区教培行业”治理平台,对1350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监管。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党建引领业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教育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完成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切实推进公办学校党组织“标准+质量+示范”建设,推动实现学前领域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专职副书记和校长。持续完善向民办学校派驻第一书记模式,深化实施“夯基提质工程”,健全党务干部梯队模式。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包点联系机制,强化“八小时”以外监督。全面落实审计工作计划,做好意识形态、统战、计生等工作。

(二)加快学位供给,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学位建设任务

做好学位调研工作,全面掌握2023年秋季入学需求,科学制定新开办学校学区划分方案。加快推进澜兴学校等9所学校项目建设,新增学位超1万座。完成新改扩建幼儿园15所,新增学位超5000座。

(三)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继续做好优秀教师招聘选聘工作,持续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推进名师培养计划,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纵深推进“全口径、组团式、融入式”教育帮扶,以跨区域集团化办学形式,构筑区域间教育交流协作新机制,开启振兴乡村教育全新征程。

(四)创新督导工作,高质量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

健全校内外“双循环”督导体系,探索校内、校外“双轮驱动”督导模式,完善督导评估制度。完善督学队伍建设体系,创新督学遴选方式,配足配强各类督学。优化教育评价体系,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扩大教育评价改革试点覆盖面。贯通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形成“互联网+督导”模式,建立交互式督导数据库,纵深推进教育督导数字化。

(五)落实减负提质,多途径赋能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推进课后服务信息化试点工作,规范课后服务开展。深化作业设计研究,形成课后延学服务XX范式。继续推进“大作业深学习”课堂教学变革,重点突出深度学习和作业完成指导,打造五育并举的全景特色学习活动。

(六)提升数字治理,打造具有XX特色教育治理新样态

推进教育部“双区”实验工作,培育市区两级智慧教育示范校,融合未来数字技术,探索区域“网络+应用”的5G教育创新融合途径。充分发挥“数字XX”优势,优化完善智慧教育管理体系,开发数字教育平台和更多应用场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七)坚守安全底线,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取得新成效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意识形态领域思想防线。建立健全教育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做好舆情监测与预警报告。制定校园安全管理具体实施细则和操作标准,加强安全防控和平安校园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改,加强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切实抓好未成年人保护、校园食品安全、小散零星工程等安全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区投资合作局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等不利因素,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立足“奋战‘一三五三’,建设美好XX”总目标,围绕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及各专项工作,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主动作为,为XX经济社会持续向上向好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2年工作总结

一、重点工作

1.市考指标完成情况:截至目前,各项市考指标均按时序进度加速推进,实际引进内资32.48亿元,占市考目标任务的111.92%;实际利用外资10700万美元,占市考目标任务的103.88%;新设立外资企业9家,完成全年任务的150%,全面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2.构建招商合力体系。牵头抓总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形成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招商,区四大班子领导关注、包抓招商,各相关部门、街道、园区主动招商、服务项目的良性联动机制。通过制定《XX市XX区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制度》,靶向施策,围绕重点招商项目开展定期分析研究,举全区之力加速推进服务项目落地。

3.搭建政企沟通桥梁。

负责组织在全市率先开展政企“早餐会”,受到新华社等媒体的关注,受邀企业参与热情度高。自二季度以来,已举办25期,会见各类企业、项目单位、驻地单位负责人46家,逾百人次。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分管领导与辖区重要企业、高校、媒体和项目单位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洽谈,为企业纾困解难,激发企业家们在XX区投资兴业、干事创业的热情。

4.依托活动招商成效显著。在“第六届丝博会XX区重点片区招商项目推介暨引资项目签约仪式”上组织19个产业合作项目现场签约,在XX市产业年会上我区3个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投资总额约740余亿元。与中建丝路、中交二公局、XX工业投资集团、省社科院、市文理学院等央企、国企和院校达成战略合作,启迪篮球运动中心、星河湾商业中心、安擎丝路总部、皇冠假日酒店等一批中国500强、行业百强企业投资的项目落户XX。

5.紧盯重点招商洽谈合作。由传统招商向精准选商转变,制定《XX区重点产业链精准招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锁定全国知名产业园区投资运营企业主动进行项目推介,围绕XX区未来产业城工业地块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园,采取“邀约招商”方式,累计洽谈中国南山集团、上海均和集团、北京联东投资集团、中南高科等1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

二、工作举措

1.优化项目策划包装。编制《XX

区产业招商实施方向路径图》,以城市更新、老旧厂区提升改造、盘活低效土地资源、储备地块、商务楼宇等方面为重点,聘请专业机构对招商项目进行深度策划包装,全年策划包装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共计40余个,投资总需求约1050亿元。

2.丰富招商活动方式。开展XX区“老朋友、新合作”系列活动。策划组织“线上+线下”招商推介会、专场培训会,成功举办“重点片区招商项目推介暨引资项目签约仪式”丝博会专场推介活动、“人工智能产业推介会”等主题推介活动。

4.加强与央企国企合作。与陕西交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XX区与陕西交控集团战略合作推进工作专班”;与中建丝路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XX区城市更新建设步伐;与XX工业投资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加快盘活辖区老旧厂房资源;与杉杉商业集团、王府井、中粮大悦城、北京广安进行洽谈合作,推进西部大道片区、未来产业城、东小寨片区、西八里片区开发改造升级。

5.强化重点产业链招商。以“企业链带动项目链”为抓手,集聚发展新动能。瞄准总部型企业、“三个500强”、上市公司、创新型企业、独角兽企业、行业隐形冠军、细分领域小巨人等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专精特新”企业。西沣路高品质酒店项目、MStand咖啡XX总部、虎头局渣打饼行XX总部、心咚(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总部项目均已落地XX

;与杭州一亿中流集团、北京能链科技、北京中关村等就上市企业孵化基地、西北结算中心、西北中关村信息谷等项目积极洽谈。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和传感器产业链,加速推进天津安擎、山东得安商用密码基地项目和上海均和、北京联东、中南高科等园区开发运营项目洽谈引进合作。

6.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讲好XX投资故事为抓手,制作了《招商项目册》《招商指南》《投资地图》等宣传推介资料,《投资XX宣传片》等影像资料,《省市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汇编》等招商引资参考工具资料等全方位展示XX、推介XX、讲好XX区投资故事,为企业来我区投资创业提供便捷的投资咨询。在赛迪顾问发布的《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2)》榜单中,我区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强劲的招引活力,成为陕西省唯一上榜城区,位列第16位。

2023年工作计划

一、目标任务

全面完成市考招商引资各项任务。实际引进内资(不含房地产)30亿元以上;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以上;引进外资企业6家以上;包装策划重点招商引资项目35个以上。举办或参加各类专场大型推介活动5场次以上,全区组织开展外出招商活动20场次。

二、具体措施

1.夯实基础、凝聚合力,推进招商引资“一盘棋”新局面。

一是以深化改革创新突破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为契机,健全完善招商引资推进机制,夯实“一把手”抓招商责任,压紧压实各街办、各园区及各平台公司招商引资主阵地、主力军职责。二是起草拟定出台《XX市XX

区深化改革创新突破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区级各部门招商职责,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打好高质量发展基础。三是坚持“以项目看发展、以完成考核指标论英雄”,加大对各街道、园办和产业招商组在包装策划、项目洽谈、跟踪服务等方面的指导和考核工作,用好用巧用严考核的“指挥棒”。

2.精准定位、盘活资源,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是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方向,结合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精准分析研判,整合全区招商资源,围绕城市更新、低效闲置土地资源、驻地单位提升改造、城市绿地地下空间开发、商务楼宇、总部企业、科技研发、产业链等各个方面积极开展招商信息摸排和包装策划工作。二是借助智库的专业力量超前谋划挖掘、包装策划、论证储备一批评测针对性强、可行性高、预期收效明显,能体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顶层设计要求、引领产业发展和完善城市配套功能的重大项目。三是针对“批而未供、供而未动”的绿地项目和辖区驻地单位闲置土地、闲置物业进行梳理,采用包抓突破,逐个击破、逐个服务,尽早投资开工。

3.加强宣传、拓宽渠道,打造投资环境新优势。

一是充分利用省市区举办的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进博会、陕粤港澳合作周等专场招商活动以及境内外小分队招商,有效开展各类招商活动。广泛依托省市区三级资源,举办招商培训活动,积极开展境内、外主题招商活动。二是持续开展和优化“老朋友、新合作”和“政企早餐会”活动,建立“首长”对接制,促成区领导与各类500

强企业以及各行业龙头企业高层面谈会晤,提升招大引强实效。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行业投资者、企业家们关注XX、投资XX、落户XX。

4.招大引强、深化合作,拓展招商引资新思路。

一是发挥XX科研、科教强区优势,强化“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开展“校友行”活动,引导驻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积极融入XX全域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积极吸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央企、省内各大企业在我区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总部。二是树立投行思维、开展资本招商。充分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国企平台和产业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利用好区上设立的产业引导基金,推进资本招商。开展与银行、证券、保险、担保、投资等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发挥其招商中介人、金融服务员双重作用。三是牢固树立招商引资“三三原则”。即招商引资工作必须以招商项目、在谈项目、签约项目为抓手的常抓不懈原则;招商引资项目必须遵循投资贡献原则、财税贡献原则、指标支撑原则;招商引资分工必须践行“管属地就要管招商”、“管行业就要管招商”、“管产业就要管招商”的分工协作原则。

5.理念创新、品质招引,持续推动外资新气象。

一是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和对外交流工作,积极洽谈落地一批具有引领示范性的外资合作项目。与仲量联行、世邦魏理仕等“五大行”、普华永道、安永等“四大所”以及国内外知名投资(咨询)机构、行业商(协)会、产业联盟、研究单位、智库、园区运营商、孵化器等专

业机构建高层次合作平台。与新加坡企发局、香港贸发局、香港XX商会等境内外知名投资促进机构开展深度合作。瞄准香港、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等我市主要外资来源地外资企业,建立定期交流机制,促成投资合作。二是严格执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外资企业依法平等享受各类支持政策,着力营造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三是全方位多角度攻克外资“瓶颈”。外商直投+辖区企业(平台公司)境外融资+存量企业利润留存+已引进企业资本金到账等组合拳,确保尽快走出“外资困境”。

6.超前谋划、靶向招商,抢抓投资促进新机遇。

一是结合我区产业发展定位及招商投资机遇,抢抓XX城市更新试点契机,紧盯独角兽企业、行业隐形冠军、细分领域小巨人等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企业,精准招商。二是在区大数据中心的大盘子下搭建我区楼宇经济大数据智慧服务平台,通过楼宇平台系统的搭建及运用,掌握辖区内楼宇产业聚集分类、跟踪入驻楼宇企业动向、为拟落户企业选址搭建桥梁,摸清税源提升经济贡献。三是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深化“人才+项目+资本”协同引才模式,在扩大吸引外来投资的同时,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加强投资、项目融通与推进人才、创新并举,打造西部人才集聚区和区域性国际人才高地。

7.优化服务、纾困解难,努力打造投资新引力。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稳经济、稳外资各项政策,用足用活惠企政策,积极兑现激励奖励资金,发挥激励资金杠杆作用,实现稳企稳岗稳发展。积极研究推出“后疫情时代”招商引资的新政策,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发挥政策杠杆撬动作用。二是持之以恒做好招商项目跟踪服务,调动各职能部门联动配合机制,确保项目从洽谈到落地全链条跟进,协调解决项目落地中存在的问题,加速项目落地。三是对早餐会已会见企业和督办任务、全区存量外资企业、在谈重点项目单位开展全过程跟踪服务,健全完善帮扶工作联系机制,常态化开展走访活动,按照一企一策帮助纾困解难,提振企业投资信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8.苦练内功,提升本领,持续展现队伍新形象。

一是充分发挥好“牵头抓总”的作用,在科室推行包抓推进制度,对接联系街道(园、办)、产业招商组、重点在谈项目、闲置土地、闲置物业项目。二是在局各业务科室开展技能培训,从项目包装、项目收益分析、土地储备、谈判签约等多维度多领域全方位提升。三是积极吸纳区人大常委会对招商引资调研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在保持成绩和优势的同时,直面问题,深入思考。针对现阶段招商引资瓶颈问题,进行点对点调研,将企业反馈、项目推进中的存在问题,倒排时限,专人跟进,加速推进。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信访局的有力指导下,区信访局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信访安全保障工作这条主线,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稳字当头,强化问题导向,积极主动作为,着力化解突出问题,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切实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区信访局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专题学习、深入研讨,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学深悟透、入心入脑、见行见效。自觉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关于信访工作的战略部署,深入

研究谋划,细化工作举措,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抓好落实,确保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见效。二是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信访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信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三是坚定不移推进机关政治建设。通过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形式,加强全局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深刻把握信访工作的政治属性,强化做好信访工作的政治自觉,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四是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信访积案集中攻坚专项工作、重大活动信访安全保障工作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引导党员带头冲锋陷阵、攻坚克难,充分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职能业务同频共振、相融互促。

(二)坚持以信访安全保障工作为主线,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是全力做好重大活动信访保障工作。2022年先后完成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全国“两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七一”、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期间信访安全保障工作。二是深入开展进京赴省上访专项治理。全面梳理近年来群众进京赴省上访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方法,加大攻坚力度,推动化解一批进京赴省走访案件。2022年我区进京赴省走访人次同比大幅下降七成,创近三年新低。

(三)坚持以源头治理为抓手,做到预防在先、化解在小、处置在早。一是推进群众诉求服务深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区-街道-社区-N类站点”四级平台,新增一批群众诉求服务站点,并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打造特色,有效发挥服务效能。开发了群众诉求服务二维码并广泛张贴10万份,方便群众就近扫码反映诉求。做实做强“基层发令,部门执行”机制,基层处置更加高效。二是切实抓好《信访工作条例》宣传工作。在全区开

展《条例》集中宣传月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三是深入开展“日清日结”和“闭环管理”行动。对收到的初次信访事项做到即收即转,同时明确具体责任单位、责任领导以及信访部门包案督办人员,把化解和督办责任落实到人,着力提高初次信访事项的及时受理率、按期化解率和群众满意率。按照及时就地化解原则,对新发生的集体走访案件落实“闭环管理”,指定责任部门或属地街道领导作为化解责任人,由信访局跟踪督办。

(四)坚持以化解问题为导向,最大限度控制增量、减少存量。一是大力推进重点信访事项攻坚行动。按照“一案一策一专班”的要求,建立了项目化管理、专班制推进、清单式落实的专项工作机制。特别是针对房地产领域信访维稳问题,在区级层面建立了“大小专班”化解处置机制。二是扎实推进中央和省交办的重复信访专项治理工作。按照“加快化解、按期保质、严控倒流”的原则,既保证工作进度,也保证化解质量,提高实体化解率。三是全力开展信访维稳积案集中攻坚工作。排查梳理出一批信访维稳积案,成立全区信访维稳积案集中攻坚工作指挥部,逐一制定清晰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状”,推行“责任到人、任务分解、进度督查、到期验收”的“四步工作法”。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化解一批、突破一批、稳定一批。

(五)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信访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建立联合监督检查机制。以《信访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主动加强与区纪委、组织、巡察、督查等部门沟通衔接,推动建立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紧盯信访突出问题和干部信访责任落实情况,开展了多轮联合监督检查。二是细化信访工作责任。结合《信访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制定了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细化了区、部门、街道、社区的信访工作责任内容,对源头预防、来访接待、办理化解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责任进行梳理规范。三是建立信访督查专员制度。出台《XX区信访督查专员和专员助理选派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了新任处级干部担任信访督查专员和年轻科级干部到信访岗位锻炼制度。四是建立常态化通报问责机制。定期印发《XX信访通报》,对全区重点信访工作情况进行排名、通报。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区信访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各项要求,围绕区委“422133”工作主框架,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推动XX区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推动构建信访工作新格局。围绕推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信访工作责任落实为导向,加大督查力度,倒逼工作责任落实。

二是着力推动化解信访突出问题。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制度,持续推动信访突出问题化解稳定。巩固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成效,推动一批重点信访事项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三是着力推动深化信访制度改革。深化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对照《信访工作条例》对信访业务工作新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应制度。深化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完善“社区发令、部门执行”机制及配套制度。

四是着力强化信访基层基础建设。推动群众诉求服务深化发展,扩点增面,推进服务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街道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压实社区矛盾排查、纠纷调解责任,及时将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将信访人员吸附在当地。

五是着力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着力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继续实施信访督查专员制度。扎实开展《信访工作条例》学习业务,提升信访干部业务能力。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区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着力加强项目管理,全面提升建设品质,全中心各项工作稳步上新台阶。

一、总结回顾2022年工作

(一)科学统筹,合理铺排,圆满完成考核任务

2022年,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我中心铺排市重大项目17个,区级项目25个,项目共计42个。其中续建项目11个,新建项目13个,预备项目18个,预估总投资20.85亿元,2022年预计投资5.13亿元,已完成投资5.2亿元。

民生项目方面,城际线与地铁2

号线换乘提升项目、育英西垅小学扩建工程完成建设;湘一芙蓉中学项目危房重建部分完成建设,改扩建部分已完成地勘,初步确定方案,正在开展地铁保护审批、可研初设编制工作。房建项目方面,黄土塘地块棚改安置小区顺利完成竣工验收;五里牌消防站重建项目完成建设;马王堆消防站完成建设;武装部民兵训练基地完成主体建设;东湖派出所完成至四层顶板。道路项目方面,科教路一期完成水稳基层;畅心街提质改造完成建设;桃园南路、河山路、桃园北路(除未拆迁部分)基本完成建设。电力“630攻坚”项目方面,窑岭变、市场变、农大变、韶光变配套路由均已完成建设,变电站主体均已投产;城东变配套路由除涉及市交通投公司出资部分外其余已完成。其他项目方面,马坡岭街道北外立面提质工程等临时新增项目均已完成。

(二)多方联动,多管齐下,打通项目堵点难点

一是狠抓项目竣工验收工作。高度重视黄土塘棚改安置小区验收工作,成立工作专班,集中精干力量全力办理联合验收及房屋质量问题整改工作。工作专班一天一碰头,两天一调度,克服了省工改、省住建云及市多规合一“三平台合并”之间不适配的问题,解决了施工许可变更及标段划分等关键问题,在各级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项目验收及备案工作,成为三平台合并后长沙市第一个成功联合验收的项目。参考黄土塘棚改安置小区的验收工作模式,今后对其他未完成验收的项目进行系统的铺排,加快办理已完工项目的竣工验收备案工作。目前,育英三小已完成联合验收,文体中心、河山小学等项目已理清竣工验收中关键的平台项目关联问题,正抓紧进行验收的各个环节。

二是重点项目攻坚克难。城际线与地铁2号线换乘提升项目是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毛伟明省长更是作出了“争取早日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的重要批示。该纳入市重点建设考核项目,存

在施工难度大、风险隐患多、工期压力大等重难点问题,我中心攻坚克难倒排工期计划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克服了各项困难和障碍点,顺利如期完成建设。窑岭220kV变电站配套路由隧道工程,我中心克服了中心城区施工场地受限、管线复杂等不利影响,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攻克了地下大口径顶管(DN3500)施工难题,实现了湖南省首例特大型顶管顺利贯通,为窑岭220kV变电站的投产运行打通了最重要的一环。

(三)多措并举,强化管理,项目建设保质保量保安全

一是强化时间节点意识。采取工期倒排、工作节点督办等措施,针对每个项目的年度任务目标,分别制定工期倒排表,明确各阶段任务,突出时间节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对项目倒排工期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关键节点实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有效保证项目建设进度。

二是提升现场精细化管理。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以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为重点,以强化细节管理为目标,将工程项目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每项工作做细、做精。实行项目负责人机制和分类管理机制,对工程现场管理进行资源整合,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取得了显著效果,如科教路一期(远大路-泉坝路)道路提质改造工程荣获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工地安全生产标准化学习交流项目。弘扬工匠精神,树立精品意识,加强质量控制,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各项工程建设,致力打造经得起检验的精品工程、优质工程。

三是筑牢安全生产防线。通过组织全中心项目负责人、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与各在建工地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每天召开安全生产早会、每周召开安全生产例会等形式,进一步牢固树立项目各方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层层压实安全工作责任。由中心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带队,对各个在建项目工地进行安全生产检查,今年以来,下达整改通知书八十余份,发现各类安全隐患问题三百余条。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不定期开展抽查和“回头看”,对整改情况进行严密跟踪,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通过种种管理措施,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

(四)从严治党,强化担当,自身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班子决策能力不断提升。领导班子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领导班子目标管理。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认真遵守议事规则,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党组议事决策原则,“三重一大”事项均按要求过会讨论,全年共召开36次党组会议研究大额资金审批、手续变更、干部考核推荐、约谈诫勉、意识形态等重要事项。坚持“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度,做到重大决策充分协商、集体决策,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二是党建工作实效明显。中心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把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重大政治任务,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此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注重意识形态工作与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学习有机结合,学习《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重要文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做为重要学习内容进行传达学习,全年共组织党组中心组学习12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党支部书记坚持每半年与支委成员谈心谈话1次,每年与支部党员谈心谈话1次;开好组织生活会和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党员领导干部均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组织生活;规范党组织关系转接,做好党员发展工作,2022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人。

三是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始终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工作原则,致力于形成长效化、常态化的科学管理机制。今年以来,我局结合实际情况,修订了外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完善了项目投资、工程费用、监理考核等管理办法,优化了资金支付、内部审计等工作流程,健全了作风纪律等办公类制度,进一步堵塞管理漏洞,减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规范项目建设流程,进一步严格洽商、签证制度,进一步强化内部牵制,落实内部控制;继续大力推进全员绩效考核,实施绩效考核讲评制度,对中心各科室及工作人员作出客观、公正评价,每个季度通报一次,确保绩效考核全贯穿、全覆盖,力争实现“以考核强管理,以考核促发展,以考核树品牌”的目标。

四是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制订《芙蓉区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对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职责进行明确分工,进一步落实“两个责任”。“三重一大”事项坚持班子集体研究讨论,纪检组全程参与监督,各项工作决策科学规范。通过开展党组书记上党课、邀请驻区城乡建设局纪检组组长专题授课等活动,全面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深化党建引领,助推清廉工程,结合项目开展清廉文化进工地活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工程一线延伸。打造廉政文化墙,进行廉政标语提醒,营造浓厚的勤廉氛围;在重大节日发送廉政提醒短信,督促时刻绷紧纪律弦。在各在建项目工地张贴廉政公开信,设立廉政信箱,坚持对科室、项目及施工监理等单位负责人开展“廉政谈话”,中心中层干部集体提交廉洁承诺书,坚持重大节假日向全体工作人员发送廉政短信,不断提高全中心工作人员廉洁意识。针对工程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从项目招标、现场管理、工程变更、资金支付等关键环节入手,加强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建设操作流程,堵塞管理漏洞,着力打造“廉政工程”“文明工地”。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我们将进一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保安全、抓质量、促进度、控投资”工作原则,推动项目建设高速发展,为芙蓉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四个芙蓉”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提档增效,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发力推进城

市建设攻坚行动,全面提升项目建设品质,重点抓好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切实提高建设标准、建设质量和建设效果。

(二)优化素质,规范干部队伍建设。重点突出人才培养,在组织专业培训、增强专业技能方面下大力气,加强对工程建设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提高全员专业素养,着力打造一支专业的项目管理队伍。

(三)强化监管,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细化科室、岗位职能,落实责任,量化考核,着力加强纪律作风监督检查及风险防范工作,把好工程建设廉政关,进一步筑牢反腐堤坝,为全局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今年来,我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化州市委、市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监督支持下,紧密围绕中心工作,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各项工作举措落地见效,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发展曲折前行

1、财税收入:2022年1-9月,我街道实现财税收入共49797.5万元,同比增长-6.6%。其中化州市级库总收入17586.2万元,同比增长-1.9%,镇级财政收入1432.3,同比增长-1.3%。

21-11月农业生产总值约3.0亿元。

3、规上工业:街道现有规上工业11家,2022年1-11月总产值为12.5亿元,同比增长3.93%;规上工业增加值4724.11万元。

4、固定资产投资:2022年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98315万元,同比增长-21.4%。

5、招商引资:深入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1-12

月新增中腾大庞乡村小雅项目、中腾大庞高端颐养院项目、绿景花城H1区一期项目、中国移动分公司数据中心项目、化州市广海建材枢纽交易中心项目5个项目,共完成招商引资26.28亿元。

(二)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我街道通过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在所有重点项目都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把党旗插到工地上,建立责任倒逼机制,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坚定不移推进重点项目开展。目前,罗江新区东侧项目征地已对2块土地进行围蔽,挂牌出售;罗江新区西侧项目征地任务如期推进中,已丈量281.4221亩项目用地,罗州大桥项目28.47亩已全部丈量;广海路扩改工程征拆任务已全部如期完成;金沙路修建项目已完成丈量土地3.7亩,已完成征拆铁皮屋3间、住宅房屋2户、猪栏1间;207国道外移项目涉及征地拆迁工作面积371.8245亩,目前已丈量189.2929亩。

(三)乡村振兴接续推进

我街道紧紧围绕“五个振兴”,逐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XX样板。一是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截至第三季度,我街道北岸社区、禾化村、樟村村、三里堂村、凤口村已成功通过考核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投入驻镇帮镇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村内道路建设和路灯亮化工程,实现硬底化5公里,安装路灯818盏。二是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樟村村委投资了50万元联合化州市权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三鸟市场。三是进一步厚植文化底蕴。推进了12

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高标准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挖掘宣传禾化“汤氏”文化室、“好心公园”等乡土文化,打造了“无黑无恶”禾化示范村。四是进一步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在珠海不动产、茂名市政管局等帮扶单位协助下,我街道共举行培训班50次,培训出专业人才1600多人,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五是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联合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组、村(居)民议事会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走访夜访等活动,共开展走访工作5235次,走访服务群众均7066户,收集问题142件,已经办结117件。

(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我街道多举措落实环境整治工作,坚定不移守护好绿水青山。一是常态化落实河长制。持续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累计投入了16万元开展大型清河整治行动12次,出动人员225余人次,勾机33台班,清理河道长度约5公里,清理河道、漂浮物、建筑垃圾超19吨,确保辖区内“河长制”断面水质长期达标。二是加大对辖区养殖场的管控力度。年内累计组织开展专项巡查822人次,从严把关限养区内200户养殖场整治工作,对养殖户经营的养殖场污染防治配套设施不合格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3宗,确保了污染处理设施配套率全部达标达效。三是持续巩固提升创卫成果。常态化开展卫生清洁活动、灭“四害”消杀工作、“垃圾不落地”入户宣传工作。目前为止,已累计发放“垃圾不落地”的宣传资料1万余份,与住户、商户签订承诺书1万余份。

(五)疫情防控常抓不懈

我街道时刻绷紧常态化疫情防控敏感线,紧跟上级部门最新防疫工作方案落实防控措施,始终坚持“内防传播,外防输入”总策略,持续做好疫情防范“屏障”。一是科学精准防控。上半年,我街道分组包片督查落实了辖区内5000多家各类场所主体申请使用“场所码”,加强对疫情的溯源和监测;街道三人组累计接收处理市推送涉疫134700多条,严格落实“四应四尽”;全面落实辖区租户排查工作,加强人员跟进管理,实现精准防控。二是令行禁止高效战“疫”。面对“0327”“0708”“0805”“1104”等疫情反复的严峻形势,做到闻令而动、紧急动员、科学部署、“疫”往无前,全力做好大规模核酸检测、精准封控等措施。三是筑牢全民免疫屏障。通过进村入户逐个走访、逐个宣传、逐个动员,全面推进落实疫苗接种工作。截至12月11日,我街道3-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第一剂次24469人,第二剂次22688人,全程接种率128.63%;60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第一剂次12162人,第二剂次11509人,全程接种率87.43%;累计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78267人。

(六)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我街道始终坚持用心用情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幸福之基。一是保障增进民生福祉。今年来,我街道新增落实城镇低保48户,农村低保18户,特困人员23户,临时救助23户,社会散居孤儿9

人,全力兜住困难群众基本幸福“底线”,努力做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完成新增社保扩面征缴企业职保工作2872人,完成率100%;完成新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6919人,完成率104%。二是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全面贯彻执行上级的决策部署,完成了辖区内20425幢自建房安全隐患的初步排查工作,确保餐饮行业商户全部安装天然气报警器,切实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抓实殡改移风易俗。我街道严格落实殡改网格化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殡葬行业监管等工作,治丧环境明显好转,遗体火化已作为一项丧葬习俗深入人心。截至11月底,遗体火化率达94.5%。

(七)社会治理稳定向好

我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深入开展创建“平安XX”工作。一是全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通过组织红袖章志愿服务队巡查走访,年内累计排查出不稳定因素19起,化解矛盾纠纷157宗,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98.7%,接访群众26批48人次,办理了网访案件60宗,出色完成了“二十大”维稳期的安保维稳工作。二是规范执法整治违建行为。坚持宣传引导、源头管控、综合治理相结合,严格落实网格化巡查制度,实行“一户一档”,保持“零容忍”态势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完成违法整治38宗,共拆除违建面积15677平方米,完成了全年违法整治目标任务14800平方米的105.93%。目前,XX街道暂无发现存在新增乱占耕地建房的情况。三是常态化巩固“扫黑除恶”斗争成果。累计发放了扫黑除恶宣传资料共16000余份,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宣传活动110多次,日常巡查超9000

人次,今年来,我街道无收到上级单位和群众反馈的涉黑涉恶线索信息。四是采取有力措施构筑禁毒防线。我街道投入了40多万元打造了高标准规范化禁毒宣传教育基地;完善帮扶救助机制,帮扶吸毒人员3人办理了低保手续,1人办理特困人员手续,帮助423人实现自主就业和创业;加大涉毒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共抓获涉毒刑拘7人,逮捕7人,查处涉毒人员19人,强戒5人,社区戒毒5人;加强网格分类管理,吸毒人员628人已全部完成网格分配和分类分级。五是抓好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管理服务工作。深入校园、农村、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9次,派发宣传单12000多份,设立青少年心理咨询室,拓宽青少年维权渠道和途径,保护未成年人及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健全实行联防联控机制,落实网格专员联系精神障碍患者家属进行管控,定期巡查掌握动态信息,推广覆盖长效针剂进行治疗。

此外,我街道紧紧围绕重心,全力打击电信诈骗,支持做好安全生产、教育事业、文化服务、保密安全、档案管理等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二、2022年工作主要存在问题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街道全体干部职工戮力同心、砥砺前行,为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保驾护航,各项工作

都取得了新进步新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受疫情影响,我街道的工作重心主要在疫情防控、维护辖区稳定上,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回升向好上存在较大压力。二是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一些干部存在松劲歇脚、疲劳厌战情绪,导致在殡改、涉诈重点人员整治工作上与上级要求还有差距。三是管理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城区“六乱”现象时有反弹,辖区出租屋租户多,居住人员流动性大,管理难度较大。对这些问题,我街道将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三、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建为引领,统筹兼顾疫情精准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地做好各项中心工作。

(一)聚焦“红色引擎”,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取得新突破。坚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抓实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围绕上级党委、政府及街道党工委的工作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进高质量发展。

(二)加快产业发展,在经济稳定增长上取得新突破。一是优化营商环

境,加强市场主体培育保护。组织学习相关优化营商环境文件,牢固树立“热情、规范、高效、清廉”服务理念,紧盯市场主体,大力宣传惠企政策,加快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二是鼓励企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帮助研究破解发展难题,继续细化延长和提升罗非鱼加工、肉类冷链、水果加工等优势产业链条,提升企业竞争力。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抓到底”的“三个一”跟踪服务机制,帮助企业办理各项手续,以优质服务助力项目加速发展;积极引导发展街道商会,规范商会管理,加强企业联系,团结合作,促进以商招商,牵引更多的客商来投资发展。

(三)加快项目建设,在城区扩容提质上取得新突破。实行项目包保责任制,组织精干力量,落实专班负责,挂图作战、倒排工期,主动对接、强化跟踪,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有力推进罗江新区征拆、金沙路修建、国道207线外移、罗江新区堤防加固及碧道建设、北京路西延长线建设、塘岗岭水厂扩容改造、鉴江西堤北路“断头路”、罗州大桥、“好心”美食文化街等项目建设,提升城区“三旧”改造水平,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塑造文明城市品质,打造宜居江湾城区。

(四)深化新农村建设,在乡村全面振兴上取得新突破。加大对各类种植种养专业合作社支持力度,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多渠道增加农民及集体经济收入;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工程,统筹抓好农村集中供水、农田水利、碧道工程等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加强农房建设管控,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以“零容忍”的态度整治新增违法占用耕地建房;联动发挥驻镇帮镇扶村单位作用,加快完善新农村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五)突出惠民利民,在民生实事福祉上取得新突破。一是持续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强化民生保障服务,积极回应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民生需求。二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互助等事业,全面落实低保、特困、孤儿救济等民生保障。三是加快卫生院、村级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建设,完善相关应急预警防控机制,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以及防控和救治能力。

(六)突出综合治理,在平安XX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面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任务,时刻把握战“疫”的主动权,跟紧最新政策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二是认真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大力配合政法、公安、司法等部门,深入推进全民禁毒、反诈工程,深入排查摸清辖区租户情况,加强管理服务,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三是持续抓好“六乱”整治工作,压实网格化治理责任,继续宣传动员群众,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要不断巩固提升“双创”成效和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2年,XX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思想,推进经济项目建设,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夯实民生保障事业,改善街区环境面貌,维护辖区平安稳定,较好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现就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年度工作完成情况

()强化核心引领,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突出政治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积极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街道班子成员累计走访企业和社区200余次,53项实事项目均办结销号。持续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挖掘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典型案例。加强对辖区两个天主教堂的安全检查和场所管理,完成年度民族、宗教、统战相关工作。

二是深化思想建设。认真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上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推进街道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全年共组织开展中心组学习18次,其中专题学习6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读书班,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保密工作责任制,街道工委会专题研究和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和保密相关工作,抓好网络舆情监管,加强保密宣传教育,全年未发生失泄密事件。扎实做好正面宣传和网评工作,在各类媒体发表新闻报道58篇,展示了街道社区良好工作成效。

三是加强组织建设。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一社区一品牌一示范”创建,组织下沉党员参与党建联建、疫情防控、安全检查、清洁家园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完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强化两新和行业党建工作,依托扬子社区“江城蜂巢”深化快递物流行业党建品牌建设,形成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清单。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执行《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文件要求,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完选派了一名正科级以上优秀干部全脱产参与区委巡察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度人大、政协、人民武装、乡村振兴等工作任务。

四是狠抓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街道年轻干部的廉政教育提醒和对社区、支部纪检委员的日常管理,打造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全力推进“清廉湖北”建设,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廉洁治家,从严管好家属子女,发挥

示范带动作用。开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专项监督检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加大执纪监督问责力度,深入开展“双评议”工作,持续紧盯“四风”问题,以优良作风助力辖区健康发展。

()奋力攻坚克难,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是紧盯重点经济指标。坚决落实好区委区政府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通过系统谋划、全员上阵,多方挖掘招商潜力、主动服务企业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辖区200多家重点招留商企业、“四上”企业、纳税重点企业实现走访全覆盖,帮助企业解决执照办理、项目进度、奖励兑现、引进落户、子女就学等需求,协助企业申报惠企资金、纾困补贴、营业补贴等,累计发放奖励资金1600余万元,经济发展工作取得新成效。2022年1-11月,全街固定资产投资信息采集14.1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8.6%;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60亿元,其中产业项目到资6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6家限上商业企业销售额累计125.30亿元,同比增长-3.48%,限上商业企业零售额累计12.14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9.6%。留商工作、项目协税完成率100%,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16家,新增投资千万以上头部企业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入库5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2户。

二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结合“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加强走访调研力度,协调解决企业需求,助推重大项目落地。市级重点工程华发外滩荟项目计划总投资为69.69亿元,2019年9月至2022年11月已累计报送29.4957亿元,本年累计报送8.0554

亿元,街道积极协助解决其D2及B地块绿化验收、水费补缴、消防整改等多项工作,确保项目有序推进。跟进和协调巴公房子修缮工程,2022年巴公房子整体性修缮工程正式竣工验收,百年建筑蝶变新生、重焕光彩。

三是加快征收腾退步伐。定期分析研判和强化运行调度,实行重点区域征收拆迁领导包保责任制,倒排工期、挂牌作战、严格考核,强力推进征收工作取得实效。截至12月31日,合作路片旧城改建房屋征收项目已签约171户,占总户数(175户)的97.71%;XX路片旧城改建房屋征收项目已签约1956户,占总户数(2022户)的96.74%;巴公房子片旧城改建房屋征收项目已签约357户,占总户数(565户)的63.19%。

()坚持民生至上,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一是筑牢疫情防控防线。贯彻落实国家二十条、新十条优化防控措施、省市十二条实施意见以及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决策部署,因时因势调整不同阶段的防控措施。全年共组织开展149轮核酸检测,尤其是2022年四季度,根据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及时启动“平战转换”机制,调整街道分指挥部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统筹调度全街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通过细化任务、明确分工、完善机制、压实责任,不折不扣完成社区防控、应急处置、数据排查、封控转运、环境消杀、隔离管控、物资保供等各项防控任务,经受住了2020年以来最严峻的疫情考验,牢牢守住

了街道、社区、网格第一道防线。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责任,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持续推进疫苗接种,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二是优化民生保障服务。落实低保、公租房、困难群体救助、劳动就业保障等各项惠民政策,做好民生兜底工作。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优化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年政务服务一张网共计办结案件2143个。加强各点位自助机运行管理,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加强养老服务和托育服务建设,完成30个托育位建设,新增家庭养老床位51张,完成困难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5户,居家养老上门服务62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加强街道粮食应急供应体系建设,开展粮食保供单位安全巡查,提高辖区粮食应急保供能力。

三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集中开展“双百”示范片区创建和问题点位整治,落实“一点一清单”工作制度,每月平均整治乱停放案件千余件、门前三包案件百余件。有序开展垃圾容器设施设备改造提升工作,完成珞珈山街新型环保垃圾屋和沿江大道137号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屋的建设工作。开展拆违飓风行动,共组织大型拆违行动10余次,累计拆除违法建设65处共4000余平方米。聚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系统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全面落实“路长制”工作,常态化做好垃圾分类、“河长制”、清洁家园、空气质量监测等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四是深化平安街道建设。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全年共签订924份安全生产(经营)承诺书和92

份责任状。制定街道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清单,细化实化责任,强化行业安全监管,形成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持落实每周三消防安全例行检查和夜间“零点拔插头”等行动,实现全街125处文物建筑和17处高层建筑安全隐患排查全覆盖,全力推进4处市、区级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整改工作,不断提升辖区消防安全水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开展党内法规学习宣传教育,专项普法知识竞赛参考率达100%,组织各类法律讲座20余场。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各社区调委会排查171场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71件,化解率100%。坚决落实党委国家安全责任制,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排查,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做实做细信访工作,学习贯彻新《信访工作条例》,提升信访工作能力和水平,守牢辖区安全底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经济指标完成压力较大。宣传不够深入、覆盖不够全面,市场主体数量增速放缓,街道现有商务楼宇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招商引资活力不足,留商服务压力增大。XX路片、合作路片征收任务完成还差最后一步。

()安全稳定整体形势依然严峻。区级挂牌督办消防隐患点空间贵族小区整改进度不理想,辖区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消防设施综合治理任务重,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进程偏慢,文保建筑和老旧建筑多,消防隐患突出,安全压力大。

()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不平衡。疫苗接种率仍然排名靠后,特别是60

岁以上老人疫苗接种进度仍不理想。街道网格化管理、社区工作平台等数据信息统计基础工作不扎实,没有很好为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城市管理工作标准不高。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对于新增下沉赋权事项掌握不全面不熟练,执法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考核排名持续靠后,与市政府所在地街道的地位不匹配。

三、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XX街道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年度绩效目标,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凝心聚力、加压奋进、实干笃行,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重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江岸努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核心引领区贡献XX力量。

()党建引领思想先行,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党建、保密工作责任制。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思想共识,坚决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部署要求上来。推进街道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江城蜂巢”、小区党群服务驿站等阵地建设,深化党组织“星级争创”,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工作根基。

()突出重点发展经济,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坚持领导干部常态化联系企业制度,加大走访企业力度,同心同力化解难题。密切跟进华发外滩荟等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积极推进红旗大楼改造项目、巴公房子内部活化利用工程项目报送。加快辖区历史风貌街区腾退及旧城改造进度,打造历史文化风貌商务休闲街区,助力街道招商引资“硬环境”实现大的突破。

()对照标准争先进位,有效优化城市管理。着力解决垃圾分类执法力度不够、餐饮和酒吧油烟噪音扰民等城市管理顽疾,强化源头管控、落实专项整改。结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有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加强城市综合治理,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实现辖区环境面貌有效改善、综合考核成绩稳步提升。

()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全力稳住安全形势。常抓不懈落实做好协查管控、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小区管理、重点场所管控等疫情防控各项重点任务,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各类专项检查,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力度,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优化政务服务各项举措,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民生保障水平,妥善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全力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2022年工作总

一年来,经开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加速开放发展”之问,紧扣“智造之区·品质之城”的目标定位,以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和“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为主抓手,建好大平台,开展大招商,推动大发展,交出了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高分答卷。

(一)发展规划全面优化。一是优化空间规划,整合原开发区和高新区调整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片区,划定重点开发区,剔除部分建成区,共计59.2平方公里,形成“一带两区三心多园”的空间布局,达到“瘦身强体”的效果。二是优化产业规划,结合开发区、高新区原先的产业基础和个性特色,制定完善新一轮产业规划,形成“1+2+1”产业体系(1个未来产业:智能视觉;2个新兴产业:新材料和生命健康;1系列配套现代服务业),产业方向更加明晰。三是优化城市规划,紧扣“品质之城”的定位,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启动商务区及高教园区新一轮城市设计,完成对艮塔西路北侧工业区、迎宾大道北侧洁丽雅周边区域的房屋征收工作。

(二)平台能级大幅提升。

深化整合提升方案通过省级答辩,创成省级高新区,智能视觉产业平台成功入选省第四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诸暨岛”获评省数字经济飞地示范基地、“杭州港”成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帕瓦新能源成为绍兴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深化完善智能视觉产业平台建设规划,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制订智能视觉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制度,整合资源要素给予“六个一”系列专项保障,举办第二届中国·绍兴“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人才全球创业大赛—智能视觉系列赛及智能视觉产业峰会,新引进智能视觉产业项目30余个,总投资超200亿元,累计集聚落户以科大讯飞、朗迅科技等为龙头的企业80余家。

(三)招商引智成果丰硕。深入实施招商引智“一号工程”,制订完善经开区“1+2”主导产业、智造产业等扶持政策,聚焦智能视觉、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招大引强选优。全年签约项目56个,总投资超30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1亿元以上19个,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浣江实验室建成投运,西交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顺利落地。整合提升各类飞地,迭代升级为“一个飞地+一个产业+一个基金+一个园区”的发展模式,打造“诸暨岛-杭州港”联动创新园2.0版,启动杭州港二期建设,签约入驻项目18个。

(四)项目推进扎实有力。扎实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按照“分级分类、节点推进、闭环管理”原则,成立专班专项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年有新建项目28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个),20余个项目进入省级以上盘子,篮球中心等4

个项目参加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天链航天、老鹰半导体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协鑫换电、海亮生物、芯云半导体等近2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智能视觉产业园一期建成交付,签约入驻企业30余家。

(五)基础配套更加完善。实施“城市提质年”活动,把“精心、精细、精品”的要求贯彻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全年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8个,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4亿元。三马标准厂房建成交付,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开园,诸暨站城际列车专用候车厅、艮塔西路提升改造(友谊路-环城西路)等12个项目竣工投用,五泄江文化广场主体完工,艮塔西路青年文化街区改造提升、潭俞电排站、开元及西湖菜场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实施,篮球中心、崇真初中、祥海云景酒店等一批高端配套项目开工建设,浣江书房—金石学馆入选首届浙江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六)营商环境明显优化。实施“环境优化年”活动,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建立“客户式”项目服务、“贴心式”企业关爱、“直通式”政策兑现“三大机制”,开展“五联五问”行动助企纾困,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共计2600多万元,惠及经营户785户。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与税务大厅、陶朱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整合,集成872项涉企事项,项目管家及企业集成服务平台2.0版上线,对工业投资项目五大类评价实行政府买单,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七)内控机制愈加健全。

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提精神,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注重举旗定向、党建引领、学习提能。全力抓好巡视巡察、“七张问题清单”、审计等整改,优化开发委与新城集团党组织架构,以权力运行“四责协同”权责清单为抓手,完善内控机制,修订完善各类规章制度20余项,推动设立纪工委、人大代表联络站,推进清廉机关建设、“金梧桐”党建品牌创建。优化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建立每日工作动态通报和月度工作例会机制,以常态化制度管人促事;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经开区30周年系列宣传,在新华社、《浙江日报》等省级及以上媒体报道新闻30余条,营造实干担当奋进的单位文化。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经开区争先创优、进位晋级的关键之年,作为全市经济发展主战场、招商引智主平台、科技创新策源地,经开区将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围绕市委市政府“两放三争”决策部署和“一三五”工作重点,聚焦聚力大抓开放、大抓产业,以“国字号”平台创建和“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为主抓手,坚持“项目为王”,深化产城融合,进一步提升平台能级,以“五高”促“五新”,奋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持续提升“智造之区·品质之城”内涵形象,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中贡献经开区力量。

(一)高起点推进平台建设,跃升开放新能级

1.建好开放大平台。聚力大抓开放,深化开发区(高新区)整合提升,协同推进火车站综合枢纽化改造、B

型保税仓物流中心、诸暨东铁路物流基地建设。紧扣创成“国字号”目标,持续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强基固本,以创促建,围绕国家级开发区考核办法五大方面30项指标要求细化工作任务,按照全市一盘棋思路,整合资源要素,完善数据建模,逐项研究推动各项指标对表达标。

2.建好产业大平台。聚力大抓产业,高标准建设智能视觉“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紧盯“千亿级规模、百亿级产值、十亿级税收”目标,优规划、拓空间、补短板,下大力气招引项目、完善配套,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总产值增长到150亿元以上;谋划启动智能视觉产业园二期,加快基础配套,提前谋划科创中心区域征地拆迁工作,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模式布局完善人才公寓、教育、商贸等配套功能。

3.建好网络大平台。聚力“杭绍同城”,深度融入绍兴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建设,一体推进功能整合、项目聚合、产城融合,统筹抓好城西城市之窗、城北视觉之城等重点片区建设,加强整体规划设计,优化完善功能布局,促进产城融合、互联互通,优化“一带两区三中心多园”的发展格局,加快打造成为人才主阵地、创新孵化地和项目集结地。

(二)高质量招引优质项目,加速产业新赛道

1.突出招大引强。围绕“1+2+1”产业实施“靶向”招商,打好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赛会招商、乡贤招商等多元化招商“组合拳”,着力谋划招引一批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品质、补齐基础短板等具有支撑带动作用、示范引领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快速落地,力争引进

10亿元以上项目8个。

2.突出招群引链。锚定智能视觉产业,进一步深耕产业基础、优化产业链条,用好“链主+链长”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华为、科大讯飞、朗迅科技等龙头企业资源优势和影响力,加快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进一步补链、优链、强链;引进一批智能视觉产业领域的专业创投机构,采取“政府+基金--基金+项目”的招商模式,助力产业项目落地见效。

3.突出招才引智。坚持“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引人才”的导向,充分发挥赛会引才、飞地引才、以才引才等实效,持续办好智能视觉人才全球创业大赛、产业峰会及企业展会。加快推进浣江实验室、科大讯飞智能视觉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杭州港一期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成投运杭州港二期,入驻人才项目20个以上。

(三)高强度推进项目落地,增强服务新效能

1.聚力专业化服务。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以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为抓手,按照“全闭环管理、全过程服务、首问责任制”三项基本原则,不断提升一条龙、集成化、妈妈式专业服务水平,重点做优项目前期服务,依托企业集成服务平台,筛选一批规划设计、工程建设、验收审计等专业机构建立优质服务库,供企业选择,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2.聚力亲情化联系。把投资者、企业家、人才当作家人,深化“贴心式”企业关爱机制,保持个性化、亲情化联系服务,在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一站式、全天候、零等待”

24小时自助服务区,办好党建联盟、政企联谊、金融联结等活动,常态化开展“五联五问”行动(联系企业问环境好坏、联系项目问进展快慢、联系人才问工作快乐、联系工人问工资保障、联系企业家问政策落实)。

3.聚力数字化管理。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加快搭建运营智慧园区管理系统,赋能工业园区全域治理,推进“二次创业”。优化项目管家,动态跟踪项目进度,强化“谋划—招引—落地—推进”闭环管理,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5个,智能视觉产业园一期全部竣工,入驻企业投产率达80%以上,推进科大讯飞等一批重大项目快建设、快投产。

(四)高水平做好要素保障,优化发展新生态

1.强化资金保障。按照“管理为先、融资为要、经营为本”的理念,推动新城集团做大做强,全面提升整体综合实力、资金保障能力、经营创收活力,进一步加强与央企、国企的战略合作,推进资源要素提档升级,提升造血功能,全力打造AA信用评级主平台,拓宽融资渠道,谋划一批重大项目,新增一批专项债券,发挥好产业基金撬动引导作用。

2.强化土地保障。深化落实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机制,统筹土地、能耗、环保等资源配置,加大要素市场化配置、差异化供给,优先保障重大项目,主动对接包装一批重大项目,争取一批奖励指标,盘活一批存量土地,支持加快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有效盘整土地空间资源10万㎡以上。

3.强化人才保障。优化招商网络队伍,依托平台公司谋划发展第二支市场化招商队伍,不断完善充实招商顾问团、专家库,引进培育一批规划建设、基金管理、招商投资等方面专业人才。加强产业人才支撑,积极推动科大讯飞与诸暨及绍兴当地高职院校、高等学校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联合办学,共建实践实训中心、师资培训中心、人工智能相关学科赛事训练中心。

(五)高标准强化党建统领,展现队伍新面貌

1.紧扣主题主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学习主线,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抓好思想政治和机关党建工作。以办公大楼改造为契机,提档升级经开区党建和清廉文化阵地,深化“金梧桐”党建品牌建设,落实落细党建+项目招引、党建+企业服务、党建+招才引智三大抓手,推动党建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2.着力唯实惟先。坚持突出实干导向,优化量化工作责任清单,加强过程考核和结果运用,强化年轻干部专岗历练、选调交流、梯度培养,着力锻造一支专业敬业、担当担责、干净干事的经开区铁军。抓好抓紧意识形态工作,全力营造形成开放创新、争先率先的经开区特质文化氛围。

3.保持从严从实。

紧密结合经开区实际,健全权力运行“四责协同”“五张责任清单”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内控内审制度,以精细化管理、常态化督查,推动清廉机关、清廉国企建设。坚持以巡视巡察、“七张问题清单”、审计等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压实压紧责任,抓好成果转化推动工作,充分发挥纪工委、人大代表联络站功能作用,合力提升政治生态纯净度。

2022年,XX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线,围绕新区党工委“一、二、三、四”发展思路和“五好”单位建设工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打造“平安、绿色、幸福”机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机制,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坚持党的领导,持续加强队伍政治建设

1.突出班子建设,发挥头雁作用。突出“抓班子、带队伍”这一核心,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三会一课”制度,依法合规按程序作决策、办事情,较好地发挥了班子领导核心作用,着力打造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一是成立XX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党组,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切实发挥党组的集体领导作用,2022年共召开会议研究决定中心重大问题事项86项并督促落实。二是开展支部委员换届选举工作,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投票选举产生新一届支部委员,选优配强支部领导班子,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

2.突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

坚持线上自主学与线下集中学相结合,一是坚持规范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利用党组会、“三会一课”、主任办公会等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开展集中学习138次;通过班子成员带头讲党课、观看专题讲座、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等,使中心党员干部真正达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二是积极引导党员干部运用“学习强国”平台开展经常性自学习,晒积分、促学习,在中心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2022年支部党员每月平均积分为894分。三是为党员发放《党建》《学习活页文选》等学习书刊,为理论学习注入了新的内容,拓宽了党员的知识面。

3.突出党日活动,加强党性教育。在规范开展规定动作之余,围绕中心工作创新开展自选动作,活动反响热烈,党性教育见成效。一是结合特殊时间节点和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联合中心群团组织先后开展了特色主题党日活动11次,如:开展“堡垒先锋”“志愿巾帼战疫有她”等活动,在防疫工作中展现中心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活动,引导支部党员、团员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两会精神实质,为中心工作“拿思路”,建言献策等等。二是选派中心优秀职工参演大鹏原创红色话剧《火种》,弘扬红色文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4.突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一是对9

名干部职工进行了岗位调整,优化中心各部门人员配备,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压实工作责任,同时防范廉洁风险点。二是通过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聘及编外人员招聘吸纳了6名土木工程、食品安全、物业管理、财务等专业的干部职工,填补了部分专业空白,让中心业务工作开展更加专业化。

5.突出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加强廉政教育。组织学习党内法规、制度,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二是加强警示教育。定期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以案示警,同时紧盯春节、中秋等廉政高风险时段,通过发布消息提醒,警醒干部自觉守好“底线”、不触“红线”,廉洁过节。三是加强纪律提醒。通过常态化谈心谈话和谈话提醒,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站位。此外,每季度召开安全生产会议,要求与服务外包单位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守住廉洁安全。四是加强监督实效。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常态化开展新区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廉政风险点的宣导和监督,形成长效机制。

(二)坚持规范高效,持续增强机关管理水平

1.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管理水平。一是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培训、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消防演练、反恐防暴测试、三防应急演练等共149次,进一步丰富了中心干部职工和服务外包团队的安全知识储备、加强了应急处突能力。二是通过邀请讲师前来开展接待、会务礼仪培训,疫情防控知识培训等,加强学以致用,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建机制”压实制度基础。按照2021年新区党工委巡察和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工作要求,结合标准化项目建设成果与工作实际,对中心规章制度汇编进行了修订完善,形成新的规章制度汇编,共包括中心规章制度33项,以及国家、省、市、新区相关政策9项。同时,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开展新制度汇编的学习,确保中心干部职工能够深入掌握,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

3.安全生产夯实业务基石。一是严格落实中心“每周一小检、每月一大检、节假日前专检,重大隐患整治不过夜”的安全生产原则,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网络安全及意识形态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022年共开展各类安全隐患排查671次,其中新区分管领导带队开展4次、中心领导带队开展29次,发现隐患168处,均已立行立改,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二是做好安全宣传“进机关”,结合“全国安全生产月”“5·12防灾减灾日”“消防宣传月”“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等时间节点,通过在机关管辖区域显示屏、宣传栏刊播宣传及警示片,在机关食堂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参观等形式,对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灾减灾等进行充分宣传,进一步提高新区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能力。三是加强“引进来,促规范”,常态化邀请新区疾控中心、交警大队、消防救援大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大鹏监管局等单位的专家前来指导疫情防控、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确保中心各项安全工作开展有据可依,更加专业化。

4.严格开展公务用车管理。一是常态化开展节假日期间公务用车定点入库情况检查共7次,未发现违规问题。二是通过公务用车信息平台监管新区各单位公车使用管理情况,督导各单位完善用车申请流程。每月开展一次平台数据比对分析,对存在异常使用车辆的单位进行平台督办。

5.持续规范管理各类用房。对新区各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严格把关。2022年对24个单位共151间办公用房进行了使用面积核查,均未发现违规问题。

(三)坚持围绕中心,持续提升服务保障质量

1.多措并举提供高质量服务。一是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机制。通过“行走机关”、开展线上满意度调查、召开联席会议等,打开门听意见,以解决干部职工最想、最盼的需求为目标推动工作,用“十分用心”赢得干部职工“十分满意”,2022年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满意度为98.89%。二是政务接待、会务服务突出细致、周到。2022年共服务新区党工委年度工作会议、新区招商大会等大型活动118场次。三是加强公务车驾驶员管理。建立驾驶员服务满意度后台评价机制,接受用车监督,并将评价结果纳入驾驶员日常考核,以监督促服务提升;定期开展行车路线、交通安全知识等技能培训、考核,切实增强了驾驶员队伍的专业性。

2.竭尽所能做好食住行保障。

一是餐饮保障突出安全和品质。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对机关食堂工作人员实行每日健康晨检,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测试以及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对食材进行每日农残快检,加强食堂场所消毒消杀,确保“食得安心”。多角度多形式提升餐饮保障水平,2022年满意度调查食堂餐饮保障满意度为96%。二是进一步优化办公用房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能,合计满足了约88人的办公用房需求。三是持续强化出行保障。坚持每日出车前进行常态车辆安全检查和驾驶员酒精测试,确保驾驶安全,2022年共保障各类政务出行2797车次,安全行驶约13.91万公里。

3.力所能及强化人文关怀。一是持续跟进新区档案方志馆建设项目。配合新区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心完成了概念方案设计竞赛、设计招标等工作,并始终坚持“移交不甩手”,持续跟踪建筑、室内、景观、标识和照明等各分项设计的具体进展情况,为开工建设打好基础,促进新区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做优宜居环境。二是组织对新区机关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进行修缮,对各球场破损地面进行翻新,进一步提升干部群众体育锻炼的舒适感、体验感。三是打造“花园式”办公区。通过及时修枝造型、开展区域绿化景观微改造,以点带面,细致优化机关办公环境。

(四)坚持绿色理念,持续打造高质量“绿色机关”

1.深入推进反餐饮浪费。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贯穿于供餐全流程,确保“舌尖上”无浪费。一是每日安排党员、团员志愿者进行食堂现场督导,开展“光盘行动”,安排值班人员在餐厨垃圾回收处巡查,发现餐后有明显浪费现象的,当场进行劝导指正。二是加强宣教。

在机关食堂各处张贴节约粮食相关宣传海报、标语,结合各类宣传活动派发宣传资料,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三是全流程堵塞浪费点,重点加强对食材采购、验收、加工、烹饪、出品等全链条的监督监控,同时对干部职工取餐偏好、菜品余量等加以分析,及时调整出品搭配,科学研判就餐数据,提高食材利用率、降低食材采购成本。

2.精细管理减排降耗。一是完成市局下达的办公建筑基本信息和能源资源消耗填报及2021年度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数据抽样调查。二是加强精细化管理,每天查看能源消耗情况,及时跟进异常情况,并进行周、月、年度分析,减少人为造成的能源资源浪费。2022年用电同比下降2.5%,用水同比下降6.2%。二是加强故障处置技术学习,减少设备故障率;每周统计用气数据并加以分析,及时查明异常情况,加强监管,从源头杜绝燃气浪费,2022年机关食堂节气率达到25.97%。三是强化节能减排政府示范。通过积极主动开展业务培训,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加强中水回用设备的日常运维,产出的水用于场地清洗、绿化浇灌等,达到减排示范效应。

3.积极开展节能宣传。一是结合“行走机关”开展绿色机关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对直属单位进行了走访,了解制度落实情况,加强监督

检查,进一步推动“绿色机关”建设。经查,各单位均能较好地落实绿色机关管理制度。二是积极开展节能宣传“进机关、进社区”。通过举办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系列活动,利用管辖物业屏幕、宣传栏刊播节能宣传片,举办线下互动、节能培训会,组织线上知识竞赛,结对共建进社区等方式多方位、立体化开展节能宣传教育,积极推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深入推动“绿色机关”、节约型单位示范创建,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及其家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节能理念深入人心。

此外,中心坚持上下一心、多点“作战”,贯彻落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各项决策部署,落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做到科学统筹、规范施策。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中心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两个重大”“一个表率”“两个更好服务”为立足点,围绕新区党工委“一、二、三、四”发展思路及“五好”单位建设要求,坚持中心“1+3”机关事务管理工作规划,不断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机关事务管理机制。重点做好以下方面:

(一)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扩宽学习渠道、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利用好“三会一课”“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升“政治三力”。

(二)强化队伍建设。

对标新区“五好”单位建设工作要求,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举,最大限度调动中心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联合群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中心文化建设,分享身边的榜样事例,组织业务大练兵、大比拼,组织“走出去”增广见闻开眼界,开展“专家讲、大家谈”业务研究等方式,进一步提振干部职工的精气神,打造一支精神面貌佳、整体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梯次结构优的队伍。

(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聚焦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形成常态长效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新区直属各单位、各办事处的业务指导,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四)持续抓好“平安机关”建设。一是坚持安全警示教育不松懈,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抓。二是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做到底数清、责任明,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坚持做好安全宣传进机关工作。在特殊时间节点根据新区工作要求开展好各项安全宣传活动,同时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做好日常安全宣传工作。

(五)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一是以节约型机关、节水型单位、文明城市创建、反食品浪费等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高质量“绿色机关”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立区”。二是结合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智慧机关”建设成果和新区“智慧大鹏”建设工作,探索建设“智慧仓库”“智慧食堂”“智慧物业”等模块,提升新区机关事务工作信息化水平,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2年,吴中区金融监管局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价值取向,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永恒主题,主动应对,靠前发力,坚决支持稳住经济大盘,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切实改进金融服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激活发展强动能

一是优化信贷结构助力金融平台升级。全区现有各类持牌金融机构73家,其中银行、保险、证券机构48家,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地方金融机构25家。截止到11月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484.08亿、3908.60亿(数据由区内分支机构报送汇总),同比增长分别为13.70%和14.98%,信贷结构逐步优化。保险机构新增保费收入23.34亿元,同比增长18.90%,赔付支出4.97亿元。政策性金融产品运营良好,截至2022年底“东吴科技人才贷”累计授信171家企业,授信金额7.3亿余元,放款金额近6亿元;“转贷平台”累计为1816家企业放款142.72亿元。大力支持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截至目前,我区登陆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企业共30411家,解决融资需求28640项,授信总额896.95亿元。同时,多渠道推广“疫贷码”,共为54家企业授信2.28

亿元。新设立苏州吴中经开国有资本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收资本70亿元,公司被评定为AAA级信用企业,为促进企业与资本对接,加速推进全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全新的金融服务平台。

二是畅通融资渠道赋能数字金融创新。疫情期间主动服务企业,汇总、筛选特色金融产品印制成“吴中区助企纾困特色金融产品”汇编,多渠道直达企业。动员各乡镇、服务业主管部门排摸企业融资需求,将需求直接传导给目标银行,共为53家企业对接57项融资需求,共融资金额近20亿元,涉及智能制造、仪器、医疗、航空、新能源等多个行业。引导银行深度挖掘大型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通过供应链金融助力企业发展,为宁德时代供应商授信超1亿元。开展“BRIDGE融吴优创未来”线上银企对接沙龙活动,搭建银企沟通桥梁,覆盖近160家企业。全面贯彻落实苏州市《关于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苏委发〔2022〕1号)、《关于全面推进数字苏州建设的意见》(苏委发〔2022〕16号)等文件要求,梳理排摸区内数字金融企业,目前全区共有9家数字金融企业,涉及金融自助终端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数字人民币平台建设等方面,与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微信、支付宝、银联商务等多家金融机构合作,提供全链条服务。成立东吴科技金融创新联盟,联合五大银行推出总规模达200亿元的科技金融产品,加速构建“政银合作”“银企合作”“投贷联动”的科技金融生态,进一步完善了服务企业的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三是数字人民币试点建设稳步推进。在B端,我区进一步深化数字人民币试点,各项交易量稳步提升,截止到11月末,吴中区共开设数字人民币钱包93.21万个,对公交易金额持续放量,中小微企业贷款使用数字人民币发放6.49亿元。在G端,数字人民币民生服务场景全面铺开,吴中燃气、供水、供电、三大运营商数字人民币缴费场景均已落地,区属所有公交车均已安装数字人民币扫码乘车软件,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资公司全面使用数字人民币发放工资。在C端,全区14个4A级景点均已实现数字人民币场景全覆盖,永旺、歌林等25个重点商圈已实现数字人民币收支覆盖,区内各试点银行共开展数币宣传推广活动38场,带动消费1.15亿元。推动设立苏州银行苏州分行数字人民币科创金融中心、苏州吴中珠江村镇银行数字金融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促进金融机构数量质量持续提升,带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二、金苗计划精准赋能,点燃产业新引擎

今年以来新增2家上市企业(骏创科技、宇邦新材)。截至目前,全区上市企业共20家,累计融资额约385亿元,总市值约2148亿元。深入实施“金苗计划”,制定并动态优化上市后备企业库入库标准,遴选治理结构合理、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强、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企业,挖掘150

家金种子企业入库。积极引进华金证券、九州证券等证券公司,通过券商自身资源优势、渠道优势,支持区内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创新举办“连线深交所”、“对话科创板”、“北交所面对面”、“金苗计划”专题培训班、“董秘说”主题沙龙等活动,为上市后备企业提供培训赋能。

三、分类监管精准高效,守住金融安全线

一是强化地方金融机构监管。强化地方金融机构监管,提高防范水平。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地方金融条例》,开展五类地方金融组织年度监管检查及各类专项检查共10场,覆盖全区31家法人地方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组织商业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年度评级工作。开展全区地方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及法治培训、《江苏省地方金融条例》普法学习。开展非法集资宣传、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等3场宣传活动。针对各类地方金融机构在经营方向上存在的偏差、违规事项等问题下发“行政指导书”、“监管意见函”22份,并督促各类机构限时整改。

二是强化风险处置。进一步夯实“非法金融活动排查处置网格平台”工作机制,排摸梳理楼长清单和投融资企业清单。重拳整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排查各类企业3500余家次, 组织风险排查“回头看”,覆盖全区104幢楼宇。排摸了目前尚在公检法的非法集资存量案件,会同政法委落实存量案件督促处置工作,并将金融风险化解和存量案件处置作为扣分项纳入了区高质量考核中。

三是强化处非宣传。开展春节期间和5-6月份防范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共悬挂宣传海报一万余张,发放宣传手册四万余份,发放宣传品二万份,发送宣传短信二十万余条。组织律师宣讲团赴碧波社区、陶浜社区等10

个社区开展“平安吴中·防非同行”系列防范非法集资法治宣讲,受众老年群体500余人。会同区文体旅局举办旅游行业专题法治宣讲,现场与40家旅游行业主体签署了《远离非法集资活动承诺书》。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的第一年,也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吴中区金管局将围绕“产业强区、创新引领”发展战略,咬住目标、保持定力、乘势而进,持续推动吴中金融工作创优争先。

一、金融服务引活水,聚焦产业新高地

一是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根据上级工作部署,积极助推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建设,依托发展实际,发挥“太湖生态岛”绿色生态资源优势,探索“数字金融与绿色金融”的深度结合,培育发展新动能。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机制,针对区内重点产业,强化数字金融赋能,实现数字化与实体经济双向突破、深度融合和动能转换。

二是推动数字人民币工作。强化对公场景建设,在政务领域深入推进;聚焦民生服务,在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全面铺开。深耕消费领域,通过优惠活动吸引公众广泛参与。专注文化旅游领域,持续提升数币交易活跃度。加强与金融机构、招商中心对接,推动新设数字人民币相关机构。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数币推广良好氛围。全方位全领域加大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推进力度,促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深度、广度显著提升。

三是优化升级金融产品。进一步发挥“东吴贷”风险资金池增信作用,以金融“活水”畅通实体血脉。研究出台“金苗贷”政策性金融产品,做好拟上市企业的金融服务和专项培育工作,推动资本市场“吴中板块”做优做强。

四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以江苏银行苏州分行“绿色金融创新中心”、江苏银行苏州太湖度假区绿色支行,以及苏州吴中珠江村镇银行数字金融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为依托,结合太湖生态岛建设,更好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绿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以金融力量助力吴中绿色发展。

二、金苗赋能加速跑,打好上市组合拳

一是深入实施“金苗计划”。聚焦瞪羚企业、独角兽培育企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实体创新类企业,滚动式摸排梳理区内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清单,通过金苗企业服务中心靠前做好后备企业辅导咨询、预规范等工作,帮助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少走弯路。抢抓资本市场改革的时间窗口,充分利用好沪深交易所、北交所、全国股转系统在苏服务基地资源,构建分阶段、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育服务体系,提升上市后备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专业能力。

二是助推上市公司价值挖掘。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定增等方式再融资、通过发债进

行长期债券融资。鼓励上市公司在专注做优核心主业的基础上,整合行业供应链条,探索跨行业联动发展。引导上市公司规范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不断提升治理水平,进一步发挥上市公司在资本、资源、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对区内企业形成头雁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引导上市公司规范发展。加强与上级监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风险清单,做好动态关注摸排工作,对上市公司经营、合规及质押风险进行评估,联合相关部门、机构开展上门服务,制定“一企一策”风险化解方案。

三、织密金融监督网,筑牢风险防火墙

一是强化地方金融机构监管。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守牢合规经营底线,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升监管质效。针对开展外地业务、跨区域经营、风险业务压降等问题,实施专项整治。针对“空壳”“失联”等非正常经营企业,“一企一策”制定解决方案。坚持监管和服务并重的工作导向,按照“建机制、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开展地方金融监管工作,引导地方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建立健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聚焦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行政执法工作,按照防范为主、打早打小、综合治理、稳妥处置的原则,落实联合执法、行刑衔接、强制执行、社会维稳等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区镇联动、部门联合的执法机制,按照《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对非法集资开展行政执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集资活动。

三是巩固完善非法金融排查处置长效机制。充分利用省市非法金融监测预警系统,发挥“非法金融活动排查处置网格平台”作战体系作用,融合提升非法金融活动监测预警“技防”能力。借助社会综治网格力量,加大对一线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强化“网格化”+

“铁脚板”排查处置“人防”措施。通过“技防”“人防”两手抓,进一步织密非法金融监测预警和响应处置防控体系。

四是进一步扩大投资者教育覆盖面。以提升投资者行为能力为目标创新宣传教育模式,以普及性传统教育、精准化群体教育和“意识防”沉浸式教育等方式方法,全面提高投资者自身防风险和抗风险能力,引导理性投资。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人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市、区八次党代会精神,市、区“两会”精神和全市人社工作会议精神,重点抓好“稳就业、保民生、强人才、促稳定”的人社工作主线,扎实推进“六稳”“六保”、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和新时期人社领域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努力实现以“首稳”促“六稳”、“首保”促“六保”的目标。

一、主要工作成效及做法

(一)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一是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坚持以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为重点,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健全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为抓手,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2022年,全区新增就业365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715人,促进创业336人,创业带动就业955人。成功创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1个、省级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1个、省级就业帮扶基地1个、扶持建设农村电商产业园1

个。二是积极释放政策红利,助企纾困。集中开展人社系统“送资金、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全面梳理近期国家和省、市、区纾困稳岗一揽子政策27条,梳理出我区符合“三送”相关政策企业300多家累计补贴资金约1100多万元,形成政策清单、资金清单和服务清单,已受理审核创业担保贷款4笔共130万元;受理审核各项就业创业补贴共857.57万元,让企业和劳动者获得实实在在的支持;同时,全力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题,对全区经营市场主体进行摸底调查,结合我区实际,牵头制定了《XX区助企招工稳工实施方案》,积极落实补贴政策优化人力资源服务,引导企业自主招聘,鼓励我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促就业稳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三是服务乡村发展,扶持农村电商基层示范站建设。大力开展“百园万站”行动,按照“好中选优,示范带动”的原则,打造农村电商基层示范站。2022年,已在10个村居建成10个农村电商基层示范站,其中,今年建成广东中兴绿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源市金源绿色生命有限公司2家农村电商基层示范站,充分发挥了其在人才培训、就业服务、创业孵化、品牌展示等功能,不断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走实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之路。四是人力资源服务不断完善。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就业工作开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做好XX区人力资源服务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通过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XX区招聘服务,大力开展“南粤春暖”、“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高校毕业生”、“金秋招聘月”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共13场,助力高校毕业生等各类求职群体成功就业。2022年全年累计进驻企业966

家次,提供就业岗位16259个,累计浏览点击数达17443人次,共收到投递简历2147份,成功就业522人。通过加强企业岗位信息宣传,发动镇街、村居动员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引导外省、市富余劳动力到我区企业就业等方式,累计帮助企业招用工6400多人次。五是技能培训和鉴定质量显著提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客家风味菜烹饪、妇婴护理、网商运营等多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2022年,共组织专项职业能力考核81期2385人次,合格人数为1923人次,总获证率为80.62%。六是“三项工程”持续推进。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坚持将“三项工程”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服务民生的重要抓手,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把“三项工程”作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具体举措,摆在重要位置全力推进;2022年,累计开展“三项工程”培训3827人次;其中,“粤菜师傅”培训1104人次、“南粤家政”培训1660人次、“广东技工”培训1063人次、培训后共促进3107人就业;同时,高质量运营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全年开展16场社区公益活动,受益人群达5000多人、开展各类家政服务技能培训36场次累计培训835人次、吸纳125名社区居民就业。七是创业创新更加充分。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双创工作主线,通过贯彻落实各项创业创新政策、建立健全创业服务机制、大力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不断提升我区创新创业的承载力;紧盯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引导孵化基地紧密围绕XX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汇编(31篇)

链接地址:http://www.blingdoc.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244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