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系列687(52篇)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汇编

2023-03-13 12:53:06 121

20224

把握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体系⋯⋯⋯⋯⋯⋯⋯⋯⋯⋯⋯⋯⋯⋯⋯12.滁州市委党校李志忠:

滁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经验启示⋯⋯⋯⋯⋯⋯⋯⋯⋯⋯⋯⋯⋯⋯53.安徽外国语学院朱海霞:

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探析⋯⋯⋯⋯⋯⋯⋯⋯⋯⋯⋯⋯⋯⋯⋯⋯8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王志民:

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品格的几点思考⋯⋯⋯⋯⋯⋯⋯⋯⋯⋯⋯145.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琪: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196.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中: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双碳”工作⋯⋯⋯⋯⋯⋯⋯⋯⋯⋯⋯257.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史守林: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生态强省建设⋯⋯⋯⋯⋯⋯⋯⋯⋯⋯⋯318.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

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359.魏海生、李祥兴:

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4010.魏海生、李祥兴:

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5411.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柳兰芳:

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津实践⋯⋯⋯⋯6812.李亚欧:

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对关系范畴⋯⋯⋯⋯⋯⋯⋯⋯⋯7113.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明星: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个维度⋯⋯⋯⋯⋯⋯⋯⋯⋯⋯⋯⋯⋯⋯⋯77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王雨辰: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超越与当代价值⋯⋯⋯8715.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邬晓燕: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生态文明责任观⋯⋯⋯⋯⋯⋯⋯⋯⋯⋯⋯9816.辽宁大学哲学院吴斯琪: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例⋯⋯⋯10817.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姚厦瑗:

全球视域下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11418.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郑玉琴:

三明绿色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写照⋯⋯⋯⋯⋯⋯⋯⋯⋯12419.河北日报评论员: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提升河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13220.市委党校副教授董庆茹: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生态强省⋯⋯⋯⋯⋯⋯⋯⋯⋯13421.邱启文: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开创生态环境宣教

工作新局面⋯⋯⋯⋯⋯⋯⋯⋯⋯⋯⋯⋯⋯⋯⋯⋯⋯⋯⋯⋯⋯⋯⋯⋯⋯13622.中共定西市委书记唐晓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

山川秀美绿满陇中建设新进程⋯⋯⋯⋯⋯⋯⋯⋯⋯⋯⋯⋯⋯⋯⋯⋯⋯1432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厚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能源强国贡献力量⋯⋯⋯⋯14624.董志明:

石家庄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为双碳目标贡献林业力量⋯15025.中共天津市蓟州区委党校课题组: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蓟州天津市

蓟州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15226.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志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性贡献⋯⋯⋯⋯⋯⋯⋯⋯⋯⋯⋯⋯⋯⋯⋯15727.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大磊: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广东实践⋯⋯⋯⋯⋯⋯⋯⋯⋯⋯⋯⋯⋯⋯⋯⋯16128.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康振海: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与理论实践贡献⋯⋯⋯⋯⋯⋯⋯⋯⋯16629.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崔治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意蕴⋯⋯⋯⋯⋯⋯⋯⋯⋯⋯⋯⋯⋯⋯⋯⋯17130.宋相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在西藏的实践⋯⋯⋯⋯⋯⋯⋯⋯⋯18431.赵细康: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体系⋯⋯⋯⋯⋯⋯⋯⋯⋯⋯⋯⋯⋯⋯⋯⋯19132.陕西师范大学李东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重维度探析⋯⋯⋯⋯⋯⋯⋯⋯⋯⋯⋯⋯⋯⋯20233.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曹津永: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云南实践⋯⋯⋯⋯⋯⋯⋯⋯⋯⋯⋯⋯⋯⋯⋯⋯21134.顾世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中心主义的四重超越⋯⋯⋯⋯⋯⋯⋯⋯⋯21735.刁生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发展⋯⋯⋯⋯⋯22636.福建江夏学院郑振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历程及演进逻辑⋯⋯⋯⋯⋯⋯⋯⋯⋯⋯⋯⋯24337.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郇庆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对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贡献⋯⋯⋯⋯⋯⋯⋯25438.安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6339.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吴菲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城乡环境治理的实践探索⋯⋯⋯⋯⋯⋯27240.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梁飞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的先行探索及其理论和实践价值⋯⋯⋯⋯27741.中共贵州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副主任雷德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贵州的实践和启示⋯⋯⋯⋯⋯⋯⋯⋯⋯⋯⋯⋯29242.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高文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马鞍山长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及启示⋯⋯⋯⋯30043.郑州大学法学院张玫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西藏的实践⋯⋯⋯⋯⋯⋯⋯⋯⋯⋯⋯⋯⋯⋯⋯30444.贵州财经大学袁晓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的贵州国家生态文明

试验区建设的重点、难点及对策⋯⋯⋯⋯⋯⋯⋯⋯⋯⋯⋯⋯⋯⋯⋯⋯⋯31245.张瑞才:

学习和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八个向度⋯⋯⋯⋯⋯⋯⋯⋯⋯⋯⋯32246.承德日报评论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扛起“两区”

建设政治责任四论学习贯彻市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33847.徐迎寿:

以推习进近林平长生制态改文革明高思质想量为实指施引对策研究⋯34048.中共大渡口区委书记余长明: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加快绿色发展⋯⋯⋯⋯⋯⋯⋯⋯⋯⋯⋯34749.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郭秀清: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开启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35050.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贾君: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东北碳达峰碳中和工作⋯⋯⋯⋯⋯⋯⋯⋯35951.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群团教研部李燕: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绿色发展之路⋯⋯⋯⋯⋯⋯⋯⋯⋯⋯⋯⋯36252.刘经纬:

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时代内涵的四个维度⋯⋯⋯⋯⋯⋯⋯⋯366

把握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黄承梁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

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五次来到内蒙古代表团,第五次就建设生态文明发表重要讲话,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一以贯之的理念和情怀。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连续5年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就生态文明建设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海内外各界人士观察、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窗口。只有完整准确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体系,才能够更好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独特意义和历史贡献。

一、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就是从全局的、战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高度,就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生态文明经济体系、加快高质量发展所进行的深刻阐述和战略要求。深刻揭示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显著标志所在,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持绿色发展、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方略。

仅就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而言,2019年的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今年3月5日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都表明,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谈高质量发展、谈新时代中国的经济建设,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引下谈绿色发展、谈生态文明建设,其内在逻辑是一致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对当代中国而言,是关于“什么是绿色发展、为什么要绿色发展、怎样坚持绿色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将使中国美丽、美丽中国目标得以实现。

二、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重大政治责任

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今年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战略性论述。其中,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既是重大政治责任,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必然要求。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生态安全的要求从未放松。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就指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实施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2019年3月5日,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这都表明,在祖国北疆构筑绿色万里长城,既关乎建立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整体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举措,意义十分重大。

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重大政治责任,核心要义就是加快构建以生态

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一是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生态系统观,坚持系统治理观,积极探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筑区域生态安全屏障、重大生态修复以及国土空间治理、防灾减灾系统性工程,坚持更多强调以自然的办法修复自然,以生态的理念维护生态。二是使环境风险有效防控。要深刻汲取近年来发生在腾格里沙漠、祁连山、秦岭等地的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经验教训,建立健全风险研判、风险防控协同和责任机制,系统梳理和掌握各类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更加注重源头治理,不因小失大,有效防止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现代化水平。

三、积极稳妥做好碳达峰碳中和这篇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这段重要论述,向外界释放出极其重要的信号,就是必须完整准确、辩证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必须以更高的思维认知和更科学的实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做。“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革命性变革。改变我国能源体系高度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最大限度转变过于倚重化石能源的传统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是减污降碳的重要路径,但不等于要使煤炭立即退出历史舞台。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本身不是坏东西,关键是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近年来,特别是进入2021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地方曲解中央精神实质和真实意图,盲目实行运动式减碳。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部分地区将“减碳”视为短期内必须优先完成的政治任务,用力过猛,一度刮起“拉闸

限电”风暴,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飙涨,给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困扰。

因此,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层层加码,简单一关了之,方法简单“一刀切”,任性随意“切一刀”,把长期问题短期化,甚至去做直接影响地方特别是基层最普通老百姓最基本民生福祉的事情。二是关键在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创新居首。要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和短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两手发力,加强统筹协调,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创新体系,发展现代能源经济,着力推动能源革命,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三是以系统思维全面推动“双碳”工作。比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等。这些举措,也必将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滁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经验启示

滁州市委党校李志忠

20211125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几年来,滁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多项环境质量指标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厚植了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为我市下一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启示。

党的领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一是加强党的领导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政治方向,可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二是加强党的领导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价值支撑,保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发展先进的生态文化;三是加强党的领导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严密的组织保证,发挥好政治引领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四是加强党的领导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体制保障、机制保障、监督保障。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与环境治理中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密不可分,党的领导能够起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

构建政府主导下的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格局。生态文明建设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一是政府主导。环境公共物品属性和生产与消费中的外部性决定了政府是环境治理的主导者。实践中,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按照问题导向继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实践中的纵向政府间的不协调、横向政府部门间的“碎片化”、横向跨行政区的地方政府间“碎片化”等各种体制问题;另一方面,要强化制度执行,执行中不得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二是企业主体。资源环境问题往往是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企业是环境污染的最主要源头。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思路,企业应

是履行环境责任的主体。企业要增强主体责任意识,规范自身环境行为,尽可能减少自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其必须在绿色生产和绿色创新两个方面加大力度。三是公众参与。公众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受害者,也是通过生活方式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直接责任主体。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公众参与的广度、深度与环境治理现代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综合运用行政、市场、社会机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综合运用行政管制、市场机制、社会机制,做到多措并举。一是科学运用行政管制。环境资源的公共性、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以及环境治理的复杂性等,使来自政府的行政管制往往成为环境治理的首选机制。行政管制类制度短期内可带来明显的效应。当前,地方政府“不作为”、企业“不想治”的突出问题正在向地方政府“不会管”、企业“不会治”的问题转变。从环境治理实践来看,在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硬约束的行政管制很有必要,是我国的制度优势,带来的效果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在污染防治进入持久战后,随着环境治理难度加大,仅依靠行政力量已不可持续。这时需要拓宽思路,制度创新就日显重要,需要探索长效机制。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行为导致的,其实质还是经济问题,可以运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治理中的资源配置问题,化解治理难题。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环境保护市场体系,如健全排污权交易、绿色金融、生态补偿、绿色采购等制度。三是积极主动运用社会机制。社会机制要求大力发挥公众参与作用,使其成为推动环境治理的一种有效路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环境治理实践表明,在垃圾分类、绿色消费、社会监督等领域,社会机制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与前景。值得注意的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国家当前正在顺应这一趋势,大力培育社会机制,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了“公众参与”原则,并对“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进行专章规定即是例证。

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一是做好源头防控。针对环境治理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末端治理、事后处置治理思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新时代国家环境制度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树立全过程,特别是源头治理的理念。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往往是在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为了体现严防的理念,国家加大了对自然资源及其依托的空间载体的管控。实践中,自

然资源产权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自然资源监管体制、主体功能区制度、空间规划体系“多规合一”、国家公园体制、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等制度的实施即是重要举措。二是推进绿色创新。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需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绿色创新需要各方面力量瞄准靶心,运用各种激励和约束方式,精准科学有效推动绿色创新。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破解,必须依靠绿色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从源头进行治理,才能为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方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探析

安徽外国语学院朱海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坚持节约优先,坚持在生态建设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它不仅科学指引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也为全球提供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案,让我国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实践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分析,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态文化,党和人民积累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都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内容,其具体表现为:第一,马克思指出自然是先于人类产生的,并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法则。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他的欲望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的。

[1]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马克思早就认为人类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是自然的存在物,更应该是属于自己的,并区别于其他的自然存在物。随着时间的发展,人类对这一关系的认识日益深刻。习总书记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表达了人离不开自然而独立生存,也表达了人不同于其他自然附属物,有自己的适应、保护和治理自然的思想与能力。这一论断既说明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容,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强调:“任何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打下它们意志的烙印。”[2]“我们人类倾尽全力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自身关注的利益点相关。”[3]这里说明的是我们人类努力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生存与发展,所以在处理人与自然这一对关系时,要综合考虑把人的利益放在核心地位上。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正是基于人民对环境的美好追求,将美好生态建设作为党和国家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这一论断分析,马克思的自然观也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理论指引。

另外,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伴随着人民对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累积,不断孕育了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例如《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齐民要术》中有“顺天时等大量的可以查找的记录,其中很多代表性思想都强调了我们在认识和分析世界的时候,要辩证统一的看待天地与人的关系、不能割裂自然生态和人类文明的相关性。这种在历史文化中凝聚的生态观,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节约要优先、自然恢复要为主等方针,其实就是吸收和借鉴了传统文化中的保护自然的观点,强调人类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要尊重自然本身的生态平衡和发展规律,不能肆意妄为的乱砍乱伐,也不能无节制的开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中孕育的生态治理文化,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总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科学生态观,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价值遵循。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传统生态治理文化为指导,并不断开拓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的这些经验也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生态环境现状认真思考,把资源和环境建设问题放在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的地位。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开展了刘家峡、等水利设施的修建工作,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同时,党和政府多次积极组织召开全国环境保护会,从国家的高度和全国范围的广度去研究和分析生态环境这一命题,各级主管部门群策群力,研究和探讨《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的可行性,每一次会议的召开及取得的成果,意味着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一问题上,党和国家各级部门的认识及其重视程度都在大幅提高。[4]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和人民越来越多的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逐渐从法理的角度分析和处理问题。例如我国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理念写入宪法,自此,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上升到宪法权威的规范范围内。而后,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严峻,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管理机构升级后独立设置,更是将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到全面建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里,凝结到“五位一体”总体的科学布局中。党的十九大具体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未来发展坐标中是不可动摇的主要地位,续写了新时代下生态文明建

设的新篇章。这一系列现实探索为构建我国生态治理体系,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根基。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其扎实的理论根基,也有具体的实践积淀,内容极为丰富,可概括为以下六点:

第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仅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依且不可分的关系,也揭示了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要给予自然最大的尊重和最有力的保护。及时发现问题,并将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下,从根上有效处理好人与自然的这对关系;反之,超过自然所能接受的度,自然的惩罚必然让我们无力抵抗。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一问题分析上,引用了《自然辩证法》中的分析,人类不要一味的享受并满足于对自然界取得的胜利,自然界不会任由人类过度的破坏及索取,它们会对我们施以更为严重的报复。所以,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如果超过自然自身能承载的力度,它就会失去应有的调节能力,特别是严重打破生态自身的平衡关系后,生态环境将失去自身的修复能力和还原能力。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出,人类要给自然生态留下属于它们自己的休养调节空间,让它们自我有效的调整运行并实现自愈。因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出,我们要重视发挥自然的自愈能力,但我们对自然的改变不能突破自然的自愈底线,因此,我们要坚持不断深化生态环境治理、监管等各方面体制的综合改革,充分运用好信息科学技术,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体系。

第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思考,直接指出了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统一关系,也间接的指出了正确处理好环境与经济这一对关系的战略定位。基于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国内生产总值有了明显的提升,综合国力有了跨越式的提高,但我们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储备上也迎来了断崖式的破坏,高生产带来的废水、废气等废物的排放加剧了环境的承载压力,高生产资源需求在极大的透支我国生产资源总量,各种复合型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面对这一系列的难题,党和政府坚守住绿水青山的理念,坚持节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国各部门、各类人群的共治模式。特别是企业组织的生态文明治理自治和自建以及自改模式,不断强化企业的自我约束和整改,从根本上解决不可再生资源短缺,部分地区生态退化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新的视角,让我们对生产农产品、工业品的传统认知进行了升级思考,他提出要建生态产品的

思想,指导我们重新审视保护生产与改善生态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并理清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互依存关系,有效击碎了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矛盾的错误认知,引导我们寻求到二者统一的突破口,生态产品思想既可以实现经济的增长,又可以节约资源。除此以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指导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第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提出,是从民生的角度科学分析了民生与环境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我们党的宗旨就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环境和向往和追求。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分析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作为突破口,探寻能够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的双重目标,有效构建现代生态经济体系,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诉求的基础上,提升经济增长点。例如,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无一不体现我国对环境治理的认识及治理实践都已然提升了一个新的认识和实践水平。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将美丽一词纳入其中,也就意味着现代化强国目标中涵盖了生态和谐的主要内容,凸显了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主旨。总之,坚持生态为民与为民建生态同频共振的原则,可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好向往。

第四,“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提出,反应了山、水等自然体是一个系统的有机部分,而每一部分的局部变化又会引发总体环境的变化。所以,这一部分内容是习近平总书记认真细化各种自然要素,系统解读各自然元素间的紧密联系,探索从每个分支的良性改变,带动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流动和影响,从而进行整体保护。在这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的是,一定在细节入手,从系统上抓紧,要分账与总账一起算,这也为我们怎样系统性对待自然?怎样综合性修复自然等问题提供了答案。所以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和保障体系,有效调整并解决我国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例如,他提出的自然资源负债表、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强化,都是基于自然元素间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而进行的整体保护,综合治理。还有,我国目前正推行的责任监管到人的“河长制”,也是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治理问题、实现责任到人,人人负责的全方位的生态文明建设,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整体和局部环境的关系分析,对提高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和速度都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

第五,“用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内容,是从法治角度有利保障

生态文明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分析和总结了我国的生态建设经验,提出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不是一己之力可以实现的,需要各方联动,加强区域间合作,建立系统而严密的地方监督体系,和区域治理机制。同时,还要出台相应配套的激励和约束双重机制,有效调整个人、企业的行为规范,做到谁污染谁治理的根本解决策略,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决策,得到落地生根的贯彻和执行,而要想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就必须从法律法规的健全和执行上下功夫。所以,在建设实践中,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法规,给生态治理的实践赋予法律的规范约束,让卓有成效的经验以及做法用法律法规的形式稳定固化,让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得到相应的惩处,让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得到延续。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在2018年,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这不仅是为环境法规提供了根本的法律遵循,也是调节和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指南。

第六,“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内容,系统解读了生态建设的全球性的课题,是从全球视野分析,也是从各个国家的发展需求分析,更是从构建世界范围内生态文明建设所需去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5]。我们能够也只能携手同行,生态环境区域间相互影响,人类命运患难与共。每一个国家与区域的生态安全都紧密相连,所以要想构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就需要各国加强沟通联系和合作,共商共建全球一体化环境保护体系,各个国家范围内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循环流动。各个国家只有与世界各国积极寻求合作中,才能形成最大合力,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空气污染等共性问题。虽然中国生态文明治理还面临着一定程度的挑战,但一些探索中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做法,可以为其他国家在生态建设探索方面,提供一些科学索引。尤其近些年来,在我国与各国经济合作的推动下,也拓展了我们与其他国家的生态建设合作,延申共建生态文明的广度和宽度,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合作走深、走实。总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建设内容,既是关于全球环境保护治理的参考方案,也是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案。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民族持续发展的关键节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扬了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的思想精髓,这对我国乃至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都有着极其重要指引

作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从国家的角度,对生态建设问题的思考与实践,这不是国内普通的生态保护活动,也不同国外的绿色思潮运动,是从中国的发展需要和时代背景出发,研究探索出的解决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它科学回答了为什么以及怎么做这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延续和继承,也是一定程度的赋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新的内涵和价值底蕴。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对“人与自然是共同体”的自然规律的总结,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观的认识与升华。另一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分析,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传统生态建设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一些实践教训的反思,更是我们后人对传统文化的补充和发展。就像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用的“生态兴则文明兴”这种理念,既是弘扬光大尊重并热爱自然的文化传承,也是我们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经验总结,是对优秀生态文化的补充,也赋予了传统生态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考虑了中国经济发展不可动摇的方向,又考虑生态环境治理目标的不可调整。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坚持以保护和恢复治理为抓手,以最大限度保护和治理环境的空间格局为索引,充分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打造有机生态环境。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的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的理念,大大提高了我国生态环境新阶段的治理能力。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环境友好,坚定不移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生态治理方略等,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实践成果,正在造福沿线各国人民,正在有效拓展全球可持续治理之路。从这个角度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进程。

总之,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是全球人类需要共同应对和解决的课题,也是各国需要持久推动的长期工程。需要树立根深蒂固的生态文明治理理念,需要自上而下的科学战略布局,需要构建全国乃至全球的协同机制,需要科学技术的强有力推动,同样需要我们学习好并贯彻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开创全国乃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品格的几点思考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王志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彰显了强大的真理力量,显示出六个方面的突出理论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思考生态环境问题,以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深刻阐明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这一思想始终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生态文明建设,标定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这“五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

这一思想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这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同时,新发展阶段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这一思想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进行部署。面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诸多矛盾和挑战,面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大国博弈,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判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部署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和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

这一思想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

这一思想聚焦民心之痛、民生之患,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这一思想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增强全民族生态环保意识,开展全民绿色行动,推动形成健康文明生产生活方式,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挖掘和阐发中华文明的生态智慧,提炼展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标识,运用文化的力量来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凝聚起崇尚生态文明的“最大公约数”,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这一思想深刻总结世界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入阐述生态与文明的关系,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

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这一思想注重发挥精神力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强调“抓生态文明

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点赞“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甘肃八步沙林场“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等,激励全党全社会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这一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和当代价值的标识性生态理念。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等等。这些话语直抵人心、振聋发聩,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注重运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

这一思想坚持系统思维,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这一思想坚持系统治理,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深刻阐述了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总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

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法,体现了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开发和保护、发展同减排、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等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为我们理顺生态文明建设各种关系、从不同层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路办法。

习近平总书记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一思想坚持以法治为引领,直面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等突出问题,提出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紧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法律体系,强化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保障,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这一思想坚持改革创新,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着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这一思想注重强化制度执行力,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紧盯不放,释放出严格监督、严加惩处的强烈信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的刚性和权威必须牢固树立起来,不得作选择、搞变通、打折扣。要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要严惩重罚,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要强化权威,加强力量配备,向纵深发展。要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

建设责任制,严格考核问责。

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天下,站在世界前途和人类命运的高度,倡导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这一思想坚持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倡导国际社会凝聚共识、加强行动,合力破解全球生态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我们应该共同呵护好地球家园,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努力建设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

这一思想坚持多边主义,倡导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要坚持环境友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这一思想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作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主动要做。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

实践探索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必将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而进一步丰富完善,指引美丽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琪

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一文中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直接GDP贡献多年以来在国家GDP中所占的比重都在6%以上。与此同时,对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其在国民经济42个部门中影响力系数位列第16位。建筑业在促进社会就业方面的贡献长年位列各行各业之首。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建筑行业长期以来也面临着耗能高、污染大的问题。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实现行业绿色转型,继续保持建筑行业的发展优势,这是摆在全体建筑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行业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思考,提高站位,引入科技创新,勇于探索实践,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政治站位,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建筑行业发展的意义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目标”)。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我国要用不到10年时间实现“碳达峰”,用不到30年时间完成“碳中和”。这样的时间表与发达国家的进程相比更具挑战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随,“3060目标”被纳入到“十四五”规划建议之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首次将做好碳达峰与碳中和工作列为年度重点任务之一。

建筑业作为耗能重点行业,在实现“3060目标”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建筑行业建筑能耗占全

社会能耗的37%。虽然与全球比例接近,但是总量很高。建筑能耗主要由建造能耗和运营能耗构成,其中,建造能耗占比14%、运营能耗占比23%。按照“3060目标”,预计中国建筑行业在2030年能耗降低约40%,2060年能耗降低约75%。这是一个难以完成的目标,又是一个必须完成的目标。我们只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才能自觉地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地开拓行业发展的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

段。建筑行业发展要从追求高数量转向追求高质量,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绿色节能低碳的建筑产品。

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筑行业为改善城市面貌和人民住房条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不同的历史阶段,建筑行业关注的重点也不同。过去,建筑行业关注的重点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新时代,建筑行业关注的重点则是“好不好”的问题。如在北京老城改造过程中,曾有一幢上世纪80年代的低效办公建筑,经过绿色节能改造,在屋顶建设了一座小型气象站,根据它的自动调度,窗户的外遮阳百叶可以自动升降、调节角度,减少了空调的使用。改造后的建筑能耗接近为零,获得了“近零能耗建筑认证”。当前,在国家一系列战略、政策的引领下,建筑行业正在以焕然一新的绿色升级产品,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绿色正在成为我们的第一选择。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63.89%,比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低了16.11%,与美国82.7%的城镇化水平还有18.81%的差距。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测算,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75%至80%,新增近4亿城镇居民。这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是一个机遇,建筑行业及其上下游相关产业可以获得充分的市场发展空间。国家统计局和智研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施工面积92.7亿平方米,其中新开工建设面积22.4亿平方米。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市场规模呢?如果仍然按照传统建设模式,一味追求“多拉快跑”,不顾生态环境,那么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雾霾天气会频繁光顾,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城市化遗留的能源危机、气候危机和水资源危机将会再次上演。所以说,城镇化进程对于建筑行业也是一次空前的挑战,只有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才能破解这一难题,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二、树立技术意识,积极打造绿色低碳节能建筑产品发展绿色材料±

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材料创新。要大力推广使用绿色建材,特别是利用废旧材料制成的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循环经济。2020年,北京市小汤山医院防疫工程,通过对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技术,制成用于铺装地面的广场砖,质量好、强度高,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的困难,还降低了能源的消耗,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实现降低能耗的目标,是建筑行业转型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新疆吐鲁番地区在建设新型住宅示范区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为住宅提供清洁能源,改变了过去更多依靠煤电能源的状况,从而大大降低了能耗水平;山西省大同市国际能源中心示范园项目使用了绿色幕墙技术,在建筑的各个立面均匀设置可开启幕墙,面积比例虽然只有全部幕墙面积的5%,但却实现了90%以上的室内空间自然通风的目标;北京在旧城改造过程中,通过采用绿色通风技术,在室内风口设置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有效控制了室内PM2.5浓度。在建筑产品升级换代过程中,通过绿色技术集成可以在节能减排方面获得巨大成效。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建筑运维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因此,要抓住技术进步的机遇,推动绿色运维的发展。对运维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进而通过数据实现对建筑运行的有效控制,是实现绿色运维的关键。这不仅是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同时也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领域。目前,在有些建筑的运维管理过程中,已应用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功能对暖通空调系统、冷却水系统、输配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等进行能源使用优化分析,对重点能耗设备进行管理,挖掘节能减碳的潜力。应用能源管理系统建立的项目关键绩效指标分析,对单位面积综合能耗、空调能耗、照明能耗等关键指标进行考核分析,给各能耗区域定义能耗级别,并与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标准进行比对,划分出能效等级,使管理者可以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各个项目及整个区域的能耗情况,发现高耗能区,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对于单体建筑而言,通过数字运维管理可以做到降低能耗。通过网络技术则可以对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城市进行运维管理。这不仅会对绿色节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同时也会对建设韧性城市会提供巨大帮助,使城市管理更加精准高效。

三、加强创新实践,推动建筑行业系统化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3月15日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时指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系统性思想是指导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导思想。

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改变生产阶段分离、相互衔接不紧凑的问题。因此,向全过程转变是系统化的第一个要点。传统建筑业在计划经济年代形成了几大部分,包括前期决策、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和建筑运维,每个部分相对形成了独立的工作体系。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专业能力的提升,又涌现出很多专业机构,如招投标、造价咨询等机构,使得目前建筑行业形成了几大部分加若干专业机构的分散状态。这种分散造成的结果是在形成建筑产品的过程中反复迭代,既消耗了时间又浪费了能源。传统的建筑行业还具有人员分散、资源分散和周期漫长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传统的模式难以形成连贯、持续、完善的系统。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打破壁垒、系统整合,是创新工作模式的关键。系统工作模式的特点是全过程,全过程覆盖从建设之初到运维的整个过程,改变了过去碎片化的状态,形成一个整体。整体运转密切了环节之间的连接、减少了反复过程、提升了整个系统的效能。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文推动实施全过程工程咨询,在这种大背景下,行业企业应及时制定企业战略,推动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发展。

传统的建筑业工作模式是关注重点要素,以质量、进度、成本作为关注的重点。然而,建设过程是一个综合集成过程,只关注重点的方式,适用于高速增长的时期。在高质量发展的模式下,不仅要关注这三个要素,还需要管理者关注全过程的全要素,包括项目控制、投资控制、产能组织、物流组织、合同及保险等全部生产过程的要素。当把全部要素置于全过程之中时,建设的过程才能始终处于一种受控状态,追求建筑全面高质量的目标开始成为可能。

智能建造的先期工作是数字化,其不仅要求将建筑模型实现数字化,而且

要以数据为线索,实现三方面的协同。

第一个协同是建立结构数字模型和机电数字模型,实现建筑造型与结构体系、机电系统的空间协同,改变当前拼装的模式,实现建筑集成化的转变;第二个协同是建立机电系统的空间协同。当前,设计图纸并不能控制机电安装过程,造成了安装结果与设计不相符,甚至影响建筑品质的问题。机电系统的空间协同,实现了建筑内部的水平管廊与竖向井道对接,提供了合理的安装距离、检修通道,实现了系统内部实现模块化安装;第三个协同是数据协同。计算分析软件之间的数据协同,可以使得建筑功能更加合理。智能建造的中期工作是在施工过程中推广智能技术。当前已经应用的无人焊接、机器人安装等先进技术,代表了智能建造的未来发展方向。在设计模型实现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的施工组织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建造阶段实现智能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重要的是打破阻隔,实现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一体化贯通。

智能建造的第三阶段是智能运维。当前,首先要实现的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控制。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攀升,智能控制会不断拓展工作范围,向城市及其跨多个城市水平发展。智能控制并不是终极目标,随着智能学习能力的提升,智能运维系统可以通过学习,主动推送服务。智能服务既包括对使用者、居住者的服务内容,也包括对于整个建筑的运行状态的分析和预先判断,可以大大降低运行问题的发生,减少城市突发事件,提升城市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这为统筹解决现代城市治理难题,系统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强调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整体性,从系统性观点出发,以大建筑业的视角,在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遵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大建筑业的系统观点发现和推动设计、施工企业延伸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建造和运维管理脱节问题。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很多重要建筑就曾委托施工企业继续进行建筑运维管理工作。实践证明,建筑企业延伸服务的优势,可以概括成为一句话:接得快、用得好。设计和施工企业可以发挥他们熟悉建造过程的先天优势,准确把握管理难点和管控要点,减少后期管理风险。通过从前到后的推动作用,促进建筑运维水平提升。建筑的

建造者和维护者角色的统一,使得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可以得到始终如一的陪伴和照料,对于高效地发挥建筑效能必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双碳”工作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中

20211025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打好这场硬仗、赢得这场大考,必须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坚持深邃历史观、绿色发展观、全民行动观、整体系统观、严密制度观和全球共赢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攻坚克难的决心意志,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近期,天津市出台了《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这是天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天津稳步推进“双碳”工作的具体实施计划,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一、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以更高站位谋划推动“双碳”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兴衰演替。进入工业文明以后,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但与此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工业文明的负效应也开始凸显,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频频出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空前高度紧张,严重影响着人类未来生存。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终将会伤及人类自身,面对这一无法抗拒的规律,对待自然我们不能一味索取、利用,不讲保护、修复。“双碳”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人类文明兴衰,推动“双碳”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需要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为指导,站在更高起点去谋划推动。

推进“双碳”工作必须坚持深邃历史观,以更高站位、更长远眼光谋划好、推动好。一是牢固树立长远战略眼光。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推进“双碳”工作

的深远历史意义,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切实增强做好“双碳”工作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以更高政治站位和深远历史眼光推进“双碳”工作。二是把“双碳”工作纳入基本方略。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坚持把“双碳”工作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长期坚持、毫不放松,持续指导人们和企业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间格局。三是切实做好中长期规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系统性变革,并非简简单单就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全面的、持续的长期推进过程。要坚持全国一盘棋,以大格局、大思路谋划“双碳”工作,既要制定好远景目标和长期规划,又要设置好短期目标和阶段性任务,以长远规划引领阶段性任务,以短期目标的完成支撑远景目标的实现。当前要重点抓好“十四五”时期这一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以碳达峰的阶段性成就促进碳中和远景目标的实现。

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以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助推“双碳”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既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应当坚持的重大原则,深刻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创造什么样的政绩等方面指明了正确方向和路径。从根本上讲,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双碳”工作是人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推进“双碳”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为指导,注重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共生。

推进“双碳”工作必须坚持绿色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一是大力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生态系统修复重大工程,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系统功能,有效发挥森林、湿地、海洋、土壤等生态资源的固碳作用,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二是推进发展方式绿色变革。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清洁能源对高碳能源的替代,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产业转型,推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改造,提升新兴产业比重,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使新兴产业成为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积极构建耗能排放低、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大幅提高经济发展绿色化程度。三是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着眼优化创新生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奖励、人才管理评价等机制,推进人才培养和交流平台建设,充分激活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活力;强化低碳科技重点项目引领,聚焦碳捕集、利用、封存等前沿技术开发,力求在基础材料、关键器件和核心技术上有新的突破;鼓励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单位加强“双碳”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创新研发低碳零碳负碳等技术、产品,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创新成果。

三、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民行动观,以全民行动汇聚起“双碳”工作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优美的生态环境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缔造者、享受者。生态文明建设要想发生质的改变,不仅需要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战略布局与制度安排,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全民行动。“双碳”工作是惠民利民为民的重大举措,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人民群众既是“双碳”工作所营造优美生态环境的共同享有者,同样也是推进“双碳”工作的共同参与者,推进“双碳”工作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民行动观为指导,引导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双碳”工作中去。

推进“双碳”工作必须坚持全民行动观,充分调动各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以全民参与汇聚起“双碳”工作磅礴力量。一是增强全民绿色低碳意识。建立健全“双碳”工作宣传教育机制,坚持把绿色减碳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各级领导干部培训教育体系,深入开展全民“双碳”知识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使绿色低碳、勤俭节约的理念深入人心、融入人们日常,努力营造全社会节能减排浓厚氛围。二是鼓励引导开展绿色低碳行动。制定多样化、创新性的激励措施,激发全民参与绿色低碳行动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社会主体参与“双碳”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形

成绿色健康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积极使用节能、节水、节材产品,参加义务植树,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等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以全民大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真正使绿色、低碳、节约成为群众生活自觉。三是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积极引导鼓励公众参与绿色低碳政策制定,为构建科学高效的“双碳”政策体系建言献策、贡献力量;认真做好政府及企业“双碳”信息公开工作,保障公众知情权,畅通监督渠道,发挥公众监督作用,有效促进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双向信息互动,形成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四、坚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系统观,以有效统筹推进“双碳”工作同步进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而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把握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系统观为指导,既要统筹抓好碳达峰和碳中和,又要处理好“双碳”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有效实现“双碳”工作齐头并进,“双碳”工作与其他工作一体推进。

做好“双碳”工作必须坚持整体系统观,统筹有序做好“双碳”工作。一是正确把握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关系。碳达峰和碳中和两者紧密相连,不能简单地按时间先后顺序割裂看待和推进。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基础和前提,碳达峰的时间和峰值水平直接影响碳中和实现的时间和难度,达峰时间越早,实现碳中和的压力越小;峰值越高,实现碳中和所要求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模式转变的速度就越快、难度就越大。碳中和是碳达峰的目的和约束,碳达峰是近期目标,碳中和是中长期的远景目标,碳中和是对碳达峰的紧约束,碳达峰行动方案应在碳中和愿景约束下确定。因此,做好“双碳”工作,要努力做到碳达峰和碳中和有效衔接、联动实施、协调推进,争取尽早达峰、努力削峰,为后期减排减轻压力、留足回旋余地,给碳中和留下更大空间。二是推动重点消费领域率

先达峰。从能源结构来看,煤炭消费是碳排放最大的“贡献者”,力求率先达峰,为非化石能源或低碳能源的发展留出空间;从行业来看,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建筑等行业和领域力争率先达峰,为其他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留出空间;从地区来看,支持有条件的东部先进地区率先达峰,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留出排放空间。三是统筹推进“双碳”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先立后破,在不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既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的盲目发展,又要制定积极稳妥、切实可行的减碳计划,先夯实节能减排基础,待时机成熟再强化去煤减碳,这样能够有效避免高碳锁定和高位达峰,确保经济增长不失速、不失效。坚决杜绝先破后立,搞运动式“减碳”,采取“一刀切”“一锅端”等比较激进的措施,影响经济稳定发展和人民正常生活。

五、坚持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制度观,以刚性制度约束保障“双碳”工作顺利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背后的真正力量是制度、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就要聚焦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制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等突出问题,加强制度创新,努力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强化制度执行,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制度观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把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下好制度建设这一“先手棋”,切实把“双碳”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

推进“双碳”工作必须坚持严密制度观,加快制度创新、增强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用严格制度保障“双碳”工作顺利推进。一是加快构建“双碳”工作政策制度体系。强化“双碳”工作顶层设计,国家有关部门应研究制定推进“双碳”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地区各行业根据意见要求要分别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尽快形成“双碳”“1+N”政策体系。要研究制定碳中和专项法律,及时修订节约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积极探索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性制度,尽快构建起一套保障“双碳”工作顺利进行的制度体系。是严格制度执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双碳”相关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

法》《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环境监测的各项制度,依法惩治篡改监测数据等违法行为,在制度执行上绝不能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党中央关于“双碳”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三是严格考核问责。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双碳”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对“双碳”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

六、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共赢观,以大国担当彰显“双碳”工作大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正是站在世界前途和人类命运的高度,提出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关乎各国共同利益和人类未来发展,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社会组织和机构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自觉承担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共赢观为指导,积极发挥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作用,充分彰显中国在推进“双碳”工作中的责任担当。

推进“双碳”工作必须坚持全球共赢观,充分发挥中国与自身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地位相符的作用,同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做好“双碳”工作。一是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严格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研究制定“双碳”相关标准规范,探索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不断增强我国在“双碳”工作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督促发达国家履行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二是加强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积极开展与美欧等主要国家的政策对话与务实合作,加强“南南合作”以及同周边日韩等国的合作,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三是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各国在绿色基建、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推动我国新能源等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走出去,支持沿线国家从高碳化石能源向绿色能源转型,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降碳减排能力,把“一带一路”建成绿色发展之路,让优美的生态环境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生态强省建设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史守林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出部署,强调要加快生态强省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打造吉林样板。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新境界。这一重要思想立足于我国环境和发展实际,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价值观、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总集成,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总方针、总依据和总要求。

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本质要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基本内核,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为宗旨精神,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为系统思想,以“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彰显大国担当等方面为核心原则。这是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基本民生观、整体系统观、严密法治观、全球共赢观的集大成,是认识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严密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学细悟、入脑入心,不断将学习的成效转化为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和能力。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根

本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美丽中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写进党章和宪法,成为全党的意志、国家的意志和全民的共同行动。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创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转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长卷中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越是到这样的关口,越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动摇,坚持依法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不动摇,坚持守住生态环保底线不动摇。

二、加快建设生态强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扛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要求

建设生态强省是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的使命担当,是加快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目标责任,推进清洁生产,扩大绿色植被,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习近平总书记五年三次视察吉林,着重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殷殷嘱托,对我省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给予的充分肯定、殷切希望和巨大鼓舞,为我省在新时代保护生态环境和坚持绿色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决定》,绘就了更加美好的吉林生态画卷。省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与保护协同共进、环境与民生相互促进,着力打造更高质量的生态经济发展体系、更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更加稳固的生态系统安全体系、更加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更好、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更优、城乡人居环境更美、绿色发展创新活力更足、区域生态安全系统更稳的生态强省,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

平。这是立足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适应振兴发展新要求,推动绿色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设生态强省,打造美丽中国的吉林样板必将发挥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近年来,我省始终把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扛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政治责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河湖连通为主战场,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重点,坚决打好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草原湿地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发展成效突出,生态优势不断提升。生态吉林建设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就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变自然优势为经济优势、变资源优势为资本优势、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三、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不断迈出建设美丽中国“吉林样板”新步

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深入学

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形成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的行动自觉。作为生态资源大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省最突出的优势、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品牌。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建设生态强省,是吉林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政治任务。坚持汇聚全社会的磅礴力量,久久为功向前进,不断提升优美生态环境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全面推动生态强省建设。进一步筑牢生态屏障、守牢生态安全红线,实现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相得益彰,加快建设绿色吉林、美丽吉林,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加快传统产业生态化绿色转型,支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提升空气质量,大力改善水环境质量,全面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有效连通森林、草原、湿地三大生态空间,持续增强森林碳汇能力,更好保护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完善生态环保地方性法规,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推动形成绿色经济体系,

让吉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吉林人民生活的增长点、展现美丽吉林形象的发力点。

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作为我国林业行业唯一一家中央企业,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林集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聚焦生态产业主战场,锚定“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从传统林业集团向现代生态产业集团转型发展步伐,特别是在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建领航定向,凝聚奋进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之路。

一、突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三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林集团党委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三力”,紧紧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争当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力军,积极探索“两山”理念转化之路,深耕厚植高质量发展基础,为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尽好责任、贡献力量。

以政治引领举旗定向。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出台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实施方案,持续完善“第一议题”制度,建立报告督查机制,按照“四项标准”狠抓对标落实;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把对标“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践行“两个维护”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和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努力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到实处,体现到讲大局顾大局、谋发展定战略、明举措勇担当的具体实践中,始终保持企业改革发展和走好生态绿色发展之路的正确方向。

以伟大思想凝心铸魂。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主线贯穿始终,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狠抓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落实,通过集中培训、专题研讨、读书班等多种形式,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强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等思想教育功能,将党员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不断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以制度优势保证落实。旗帜鲜明把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制定党委工作规则,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做到协调不替代、到位不越位,努力实现“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坚持党委谋全局、议大事、抓重点,准确把握“定”和“议”的职权范围,形成30项研究决定和94项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进一步明确提出启动意见、拟定建议方案、酝酿建议方案、党委研究讨论、董事会会前沟通、董事会审议落实组织意图等议事程序,保证把关到位,确保无缝衔接,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推动党的主张和重大决策转化为战略目标和工作举措。

二、聚焦主责主业,彰显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林集团始终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聚焦服务国家战略、聚焦实现绿色发展,围绕“全球森林资源经营者和我国林业转型升级综合服务平台”职能定位,做强做优“四大主业”板块,创新实施“森林+”“园区+”“湖泊+”三大战略,加速从传统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奋力向“做生态产业领袖、创世界一流企业”发展目标迈进。

“森林+”,打造境外林、储备林、天然林、速生林合理布局的资源结构,不断增强优质木材储备和供给能力。在重庆、福建、广西等地布局1700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开创了国家储备林建设央地合作的新模式;在广东、广西培育百万亩人工速生林,完成新造林和幼林抚育270万亩,培育苗木3000多万株,着力打造我国南方大型森林资源生产基地;在黑龙江开展280万亩林下经济多元化复合经营。目前,在全球可控森林资源面积超过1500万亩,在提高木材生产供

给能力、维护国家木材安全和构建林业产业双循环格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园区+”,着力打造林业综合性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沿边、沿江、沿海

地区重点港口、口岸和园区建设,基本形成“东北、华中、华东、华南”全国核心区域布局。布局长江沿线新民洲港、如皋港、宿迁港、熔盛港、九江瑞昌港、重庆巴南港等6个大型港口,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在全国孵化建设绥芬河国林木业城、镇江国林生态城、泗阳家居产业园、成都青白江项目等10个综合性服务园区,整合、盘活、培育、扶持近千家中小企业驶入绿色发展快车道,加速带领林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向产业链高端转型。特别是2014年底建成的国家木材储备加工交易示范基地——绥芬河国林木业城,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运营、当年见效的“中林速度”,被誉为“国林模式”,成为全国林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标杆和旗帜,有力推动了我国林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湖泊+”,聚焦湖泊生态资源综合开发,稳步推进“一湖推十湖、十湖带百湖”工程,不断推动“两山”理念高质量转化。成立“中林两山学院”,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联合设立大水面生态净水渔业研究中心;面向全国湖泊输出千岛湖生态旅游、“保水渔业”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江西鄱阳湖、阳明湖,湖北富水湖,新疆赛里木湖,吉林月亮湖,安徽高塘湖,山东东平湖等优质湖泊开发运营取得全面进展、效益初显,集团实际控制和经营湖泊水域面积超过1800多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积极参与福建省综合林改项目工程、林权证券化改革实践;探索碳达峰碳中和生态产品价值,发起成立碳中和联盟,参与筹建中国碳金融研究院,开展碳汇认证、林业碳金融项目试点、林业碳汇权益交易;探索实践森林旅游与文化、教育、康养、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定点扶贫县的76个村、4.9万余人出列,实现整体脱贫。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六稳”、“六保”等大战大考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多措并举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稳定就业。

三、打造过硬队伍,夯实基层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各级领导干部,只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将伟大中国梦真正变为现实。中林集团党委紧紧围绕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持把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树立正确

的选人用人导向,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努力打造政治强、专业精、作风优、纪律严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堡垒和绿色先锋。

突出政治标准、经营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选拔优秀人才。落实国企领导人员“20字”要求,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把好政治关、品行关、廉洁关、作风关,落实“凡提四必”,防止“带病提拔”。统筹集团需要、岗位要求和班子现状,大力选拔懂经营、会管理、善决策,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和专业能力的领导班子成员,确保覆盖到主营业务。编制“十四五”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引导高素质专业化人才资源加快向核心战略主业、新兴创新产业转移,逐步建立产业链与人才链融合发展机制,不断激发干部队伍的动力活力。

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用好用活人才。坚持“三个导向”“三个干事”,建立健全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全链条机制,将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导向更加鲜明地树立起来。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建立青年人才库,持续加强过程、效果管理和递进式培养,通过交流轮岗、挂职锻炼不断优化拓展成长路径,注重在基层一线、吃劲负重岗位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摔打锤炼、考察识别干部。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开展青苗、青蓝、群英、雄鹰、领军五大培训项目。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实施全员绩效考核,协议制薪酬、中长期激励机制逐步推广。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管理监督,把管政治、管思想、管作风、管纪律统一起来,出台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施意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常态化开展干部人事档案、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审核,成立工程会计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建立企业年金制,落实定期体检、带薪休假等制度,既有激励与支持,又有保障和关怀,全面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着力固本强基,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抓实“三基建设”,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等基础主干法规,深入对标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强弱项、补短板、固根基、促融合。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出台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和考核评价暂行办法,逐级签订责任书,建立两级班子成员党建基层联系点制度,全面开展二级企业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认真组织基层党建责任制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

棒”作用。出台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设置指导意见,持续加大组建力度、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狠抓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严格落实换届提醒督促机制,全面实现“应建尽建、应换尽换”。持续开展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创建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支部书记上党课覆盖率、民主评议党员参评率、主题党日活动参与率逐年递增,努力实现全员覆盖,不断以标准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人员,坚持开展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实施党务干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不断提高基层干部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和实战本领。按照“两个1%”要求,优化党务工作机构设置和党务力量配备、计提党组织工作经费,落实“同职级、同待遇”。注重发现、培养和宣传各层级各领域先进典型,先后涌现出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巾帼文明岗,中央企业及省、市、县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一大批典型代表,大力营造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面向“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中林集团党委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聚焦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担当诠释初心、以实干践行使命,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生态产业集团,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魏海生、李祥兴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梳理和深刻总结了新时代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总体部署、采取的重大举措、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共中央委员会,2021)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确指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根本大计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科学、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飞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指南、美丽世界建设的新方案。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任何思想理论的产生都有一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是其形成的基本理论遵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其形成的坚实理论支撑,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精华是其形成的深厚文化底蕴,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合理成分是其形成的有益理论镜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是其形成的丰富实践依据。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核心。早在1844年,恩格斯在其第一部经济学著作《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就提出人类社会“两大和解”的使命,其中之一即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图景作出展望,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才有可能(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2009a)。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恩格斯的毕生精力都致力于实现“两大和解”。晚年的恩格斯更加重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在

《自然辩证法》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著名的“自然的报复”思想,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

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2009b)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并强调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深入学习,明确提出了生态价值观。2016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2017)曾专门引述了上面这段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论述,并意味深长地总结道:“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2018)更是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基本理论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人靠自然界生活”和恩格斯“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等基本观点,同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毛泽东同志就要求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运动,指出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应相互协调,形成良性互动。为此,他提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倡议,

开展了以“预防水患,兴修水利”为目标的江河整治和水利兴修。毛泽东同志关于生态文明的初步论述,其核心思想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几十年后,习近平总书记(2017)在谈到推动协调发展时专门提及了这一思想,指出:“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关于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战略。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统筹兼顾、‘弹钢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事业蒸蒸日上,发展势头强劲,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日益得到满足,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明显得到改善。但与此同时,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呈高发态势。对此,邓小平同志(2014)告诫大家:“我们国家的污染问题没有欧洲、日本和美国那么严重,但也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进行建设就要考虑处理废水、废气、废渣”,“污染问题必须解决”。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因为环境保护“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江泽民,2006)。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提出“生态文明”这一科学概念的同时,还精准地阐释了其基本内涵,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将其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新道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综上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坚实的理论支撑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进行了创新性发展。

(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精华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中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积淀了朴素的生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精华,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就是这一思想的精髓。

《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论语》中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则指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更是指出:“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淀的这些朴素的关于人与自然的观点,其中心思想无一例外地都是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人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界的发展统一起来,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活动,要取之有时、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在此基础上,他强调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人民日报编辑部,2021b),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生态系统观,深刻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形象地讲,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金木水火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循环不已。”(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精辟论述昭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维持生态平衡,纠正和改变一段时间以来过于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错误行为。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精华,而且赋

予了其新的时代印记和人文内涵,使其得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由于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等原因,西方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没有遵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没有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曾一味盲目地向自然索取,而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一度出现过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物种消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甚至引发了系统性生态危机,制约了发展的可持续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蕾切尔

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出版为开端,西方学术界和思想界开始反思资本主义发

展模式的弊病,积极探讨新的发展方式。至20世纪80年代,加强环境保护,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以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发布为标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及其内涵和要求被完整地揭示出来,并作为一种发展方式在全球得到倡导和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关键在于实现人与自然间和谐发展。

在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并使之在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党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并将其纳入“五位一体”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鲜明和日益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反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尽力补上生态文明建设这块短板,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落实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汲取了国际国内生态文明的实践智慧和经验教训,是时代的精华和集大成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全

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共中央委员会,202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这些历史性成就一方面验证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和人民性,另一方面又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之基、理论之源。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核心要义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系统观、生态法治观、生态共赢观等六个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2021b)指出:“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的科学性。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生命共同体,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有其自身运行、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一规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繁衍的始终,是无法抗拒的。当人类在合理的限度内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时,大自然将给予人类慷慨的馈赠和回报;当人类践踏自然、破坏生态时,人类将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这一发展理念要求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类对自然常怀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以平等的态度善待自然,不凌驾于自然之上,将一切物种视为生命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遵循的基本准则,要求人类的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谋幸福;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主动担当的基本责任,要求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应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让自然有一个自我修复、自我发展、修生养息的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遵循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要求,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方针和原则。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2021b),是这一发展理念的核心和主旨。这一发展理念告诫世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立起来,更不能顾此失彼,而应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表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因为绿水青山本身就是宝贵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这就是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永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是不具有排他性的、最普惠的生态产品,而这是用金钱无法买到的。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就能保证山清水秀、天蓝地绿,就能给人类带来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本身就是一笔无价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绿水青山”可以向“金山银山”转化。绿水青山本身就是一个品牌,借助这一品牌效应可以发展相关绿色产业,换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良性循环。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人民日报编辑部,2021a)。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还表明,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为在同等条件下,如果一个地方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将吸引更多的人来到此地生活、工作、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必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这“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人民日报编辑部,2021d),“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

习近平总书记(2017)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表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是“人民群众追求高

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人民日报编辑部,2021c)。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追求,就是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人民日报编辑部,2021b)。这是生态民生观的集中体现。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同样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的需要已不再是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中心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而是转变为对更高质量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美好生活既包括高质量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也包括优美的生态环境、绿色健康的生态食品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回应了人民群众的重大利益关切,是党的性质与宗旨的集中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党的初心与使命的政治问题。

生态环境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铸就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环保意识不强、相关制度执行不严等种种原因,我国也积累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短板和弱项,日益成为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和集中反映的民生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下大力气解决事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不仅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回应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利益关切,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就等于找到了一个解决民生问题的着力点和杠杆,可以实现“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的协同增效”,“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习近平,2021b)。这无疑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深刻揭示了

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有机整体,生态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性治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决不能各自为政、九龙治水、多头治理,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只管护田,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生态系统观阐明了“用什么样的方法对待生态环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这表明,我们在看待生态环境问题时,要将“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日报编辑部,2021e),统筹兼顾、整体谋划、综合施策。坚持系统性思维,要求将整个生态系统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要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发挥有机体各部分要素的积极作用;坚持系统性思维,要求保证各系统及系统内各要素之间运转协调,发挥整体性功能,要注重“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坚持系统性思维,要善于谋篇布局,发挥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的协同优势,不断推进生态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日趋优化,达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的目标。

生态系统观回答了“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生态系统观告诉我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深刻把握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有机联系,统筹兼顾生态环境中系统各要素,从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等几个方面着手。整体保护,就是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采取高效有力的举措,在重点突破中推进整体生态文明建设;系统修复,就是要注重生态系统的修复,不是仅仅立足于具体的生态问题,而是更多地借助生态系统自身的力量,实现生态系统的修复,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和净化功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就是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协同发力,重点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等几个方面攻关,发挥协同治理效能,确保生态环境得到全方位、立体化、全过程的保护。

制度建设有助于解决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和举措,涉及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前所未有,必须坚持依法依规、从严从实、动真碰硬,用制度约束和规范才能最终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积极推动制度创新,持续增加制度供给。毋庸讳言,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生态环境保护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惩处不得力密切相关,生态环境建设在制度方面出现了短板和弱项。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起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逐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制定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基础,“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同时,还应看到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持续跟进,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持续增加有效的制度供给。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环境保护法规的威严在于严格执行。没有严格的执法,再好再完备的法律也会沦为废纸一张,没有任何生命力。事实上,一些地方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对于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百般阻挠破坏,存在着大量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乱象。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严格环境执法力度,对于不合环保标准的相关企业,该关的要关、该停的要停、该转的要转,对于造成重大损失的,要加大惩治力度,增加违法成本。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用制度约束权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重大生态环境事件背后,都有领导干部不负责任、不作为的问题,都有一些地方环保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的问题,都有环保有关部门执法监督作用发挥不到位、强制力不够的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这些问题的存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约束,致使少数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产生任性行为。因此,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严格落实岗位履职考核,加大追责问责力度,杜绝政策执行中打折扣、搞变通的种种不实行为,确保环保法律制度切实

得到贯彻落实。“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只有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制度才不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橡皮筋’。”

(习近平,2019)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最关键的是要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这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定海神针”。习近平总书记(2019)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要以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引领和带动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与人类的共同利益息息相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唯有全球共同努力,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才能实现共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天下,站在全人类利益发展的制高点上,多次呼吁国际社会在事关全球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上携手共进、共同担责,共同应对、共同呵护,努力实现各方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赢局面,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绿色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习近平,2021a)

在全球生态系统中,人类都处在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之中,相互间是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加强全球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各国都应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切实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应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的基础上,“立足行动,抓好成果落实,根据本国国情,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自主贡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此外,各国还应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到全球的生态治理之中,尤其是要“调动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全社会资源参与国际合作进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形成合力。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绿色地球,需要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发挥了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作用,为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还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互助合作开展造林绿化,共同改善环境,积极

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在未来,中国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责无旁贷地为全球环境治理搭建更多的交流互通平台,引导国际各方展开合作,积极引领全球生态秩序变革的新方向,为全球环境治理努力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意高远、底蕴深厚,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飞跃,是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指南,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新方案。

生活在工业革命时代的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对于工业化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他们发出了警告,指出人类不要陶醉于对自然破坏而换取的一时利益,破坏自然必会招致自然的报复,其后果最终将由人类买单。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观点,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十分重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先后多次提出和实施植树造林、治理风沙、兴修水利等改善生态环境的举措。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大力加强环境保护。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认识。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拓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范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汲取西方生态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紧扣经济建设中心任务这一关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尽力补齐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和弱项。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当代中

国的创新性发展,实现了理论上的新飞跃。

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中华民族能否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方面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就整体而言,我国经济发展还没有摆脱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的那样:这已“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如果不抓紧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必将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中共中央委员会,20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明确了生态文明的突出地位,将其纳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将“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之中,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方面持续发力,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方向迈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持之以恒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性、长远性着眼,做了许多带有开创性的工作,在污染治理的力度、制度出台的密度、监管执法的尺度、环境改善的速度方面成效卓著,美丽中国扎实有效推进。这些历史性成就充分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锚定了正确方向、描绘了宏伟蓝图,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全球环境治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2020)指出:“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放眼世界,尽管全球在各

方的共同努力下,在生态环境治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成效卓著,但是,全球生态环境依然面临着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诸多困难和挑战。这些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解决,将引发全球生态环境的系统性风险。然而,世界各国对于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人类在全球环境治理议题上仍处在向何处去的十字路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时代的前沿,洞悉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围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绿色美好家园,提出了一系列思想深邃、见解独到的新理念和新主张,为全球携手应对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建设繁荣、清洁、美丽的新世界指明了新方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关于生态发展理念,这一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价值理念,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强调生态环境不可能有替代品,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循生态发展的基本规律,努力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关于生态发展道路,这一思想主张人类要不断地推进绿色革命,矢志不渝地推动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朝着绿色方向迈进,在持续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寻求发展的新机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谋求经济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关于生态治理方式,这一思想主张人类社会携手共进,共同应对气候环境领域的挑战,加强生态文明领域的合作,搭建多边合作平台,凝聚合作共识,形成治理合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新世界;关于生态环境治理的责任担当,这一思想主张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担当,各个国家应从历史和现实国情出发,狠抓政策落实,切实担负起各自应担的责任,共建美好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共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魏海生、李祥兴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梳理和深刻总结了新时代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总体部署、采取的重大举措、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共中央委员会,2021)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确指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根本大计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科学、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飞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指南、美丽世界建设的新方案。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任何思想理论的产生都有一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是其形成的基本理论遵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其形成的坚实理论支撑,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精华是其形成的深厚文化底蕴,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合理成分是其形成的有益理论镜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是其形成的丰富实践依据。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核心。早在1844年,恩格斯在其第一部经济学著作《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就提出人类社会“两大和解”的使命,其中之一即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图景作出展望,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才有可能(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2009a)。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恩格斯的毕生精力都致力于实现“两大和解”。晚年的恩格斯更加重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自

然辩证法》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著名的“自然的报复”思想,指出: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2009b)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并强调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深入学习,明确提出了生态价值观。2016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2017)曾专门引述了上面这段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论述,并意味深长地总结道:“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2018)更是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基本理论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人靠自然界生活”和恩格斯“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等基本观点,同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毛泽东同志就要求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运动,指出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应相互协调,形成良性互动。为此,他提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倡议,开展了以“预防水患,兴修水利”为目标的江河整治和水利兴修。毛泽东同志

关于生态文明的初步论述,其核心思想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几十年后,习近平总书记(2017)在谈到推动协调发展时专门提及了这一思想,指出:“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关于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战略。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统筹兼顾、‘弹钢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事业蒸蒸日上,发展势头强劲,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日益得到满足,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明显得到改善。但与此同时,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呈高发态势。对此,邓小平同志(2014)告诫大家:“我们国家的污染问题没有欧洲、日本和美国那么严重,但也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进行建设就要考虑处理废水、废气、废渣”,“污染问题必须解决”。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因为环境保护“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江泽民,2006)。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提出“生态文明”这一科学概念的同时,还精准地阐释了其基本内涵,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将其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新道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

综上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坚实的理论支撑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进行了创新性发展。

(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精华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中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积淀了朴素的生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精华,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就是这一思想的精髓。

《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论语》中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则指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更是指出:“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淀的这些朴素的关于人与自然的观点,其中心思想无一例外地都是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人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界的发展统一起来,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活动,要取之有时、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在此基础上,他强调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人民日报编辑部,2021b),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生态系统观,深刻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形象地讲,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金木水火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循环不已。”(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精辟论述昭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维持生态平衡,纠正和改变一段时间以来过于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错误行为。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精华,而且赋

予了其新的时代印记和人文内涵,使其得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由于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等原因,西方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没有遵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没有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曾一味盲目地向自然索取,而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一度出现过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物种消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甚至引发了系统性生态危机,制约了发展的可持续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蕾切尔

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出版为开端,西方学术界和思想界开始反思资本主义发

展模式的弊病,积极探讨新的发展方式。至20世纪80年代,加强环境保护,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以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发布为标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及其内涵和要求被完整地揭示出来,并作为一种发展方式在全球得到倡导和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关键在于实现人与自然间和谐发展。

在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并使之在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党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并将其纳入“五位一体”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鲜明和日益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反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尽力补上生态文明建设这块短板,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落实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汲取了国际国内生态文明的实践智慧和经验教训,是时代的精华和集大成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全

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共中央委员会,202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这些历史性成就一方面验证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和人民性,另一方面又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之基、理论之源。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核心要义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系统观、生态法治观、生态共赢观等六个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2021b)指出:“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的科学性。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生命共同体,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有其自身运行、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一规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繁衍的始终,是无法抗拒的。当人类在合理的限度内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时,大自然将给予人类慷慨的馈赠和回报;当人类践踏自然、破坏生态时,人类将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这一发展理念要求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类对自然常怀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以平等的态度善待自然,不凌驾于自然之上,将一切物种视为生命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遵循的基本准则,要求人类的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谋幸福;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主动担当的基本责任,要求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应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让自然有一个自我修复、自我发展、修生养息的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遵循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要求,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方针和原则。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2021b),是这一发展理念的核心和主旨。这一发展理念告诫世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立起来,更不能顾此失彼,而应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表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因为绿水青山本身就是宝贵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这就是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永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是不具有排他性的、最普惠的生态产品,而这是用金钱无法买到的。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就能保证山清水秀、天蓝地绿,就能给人类带来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本身就是一笔无价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绿水青山”可以向“金山银山”转化。绿水青山本身就是一个品牌,借助这一品牌效应可以发展相关绿色产业,换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良性循环。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人民日报编辑部,2021a)。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还表明,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为在同等条件下,如果一个地方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将吸引更多的人来到此地生活、工作、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必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这“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人民日报编辑部,2021d),“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

习近平总书记(2017)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表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是“人民群众追求高

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人民日报编辑部,2021c)。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追求,就是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人民日报编辑部,2021b)。这是生态民生观的集中体现。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同样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的需要已不再是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中心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而是转变为对更高质量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美好生活既包括高质量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也包括优美的生态环境、绿色健康的生态食品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回应了人民群众的重大利益关切,是党的性质与宗旨的集中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党的初心与使命的政治问题。

生态环境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铸就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环保意识不强、相关制度执行不严等种种原因,我国也积累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短板和弱项,日益成为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和集中反映的民生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下大力气解决事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不仅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回应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利益关切,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就等于找到了一个解决民生问题的着力点和杠杆,可以实现“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的协同增效”,“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习近平,2021b)。这无疑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深刻揭示了

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有机整体,生态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性治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决不能各自为政、九龙治水、多头治理,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只管护田,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生态系统观阐明了“用什么样的方法对待生态环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这表明,我们在看待生态环境问题时,要将“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日报编辑部,2021e),统筹兼顾、整体谋划、综合施策。坚持系统性思维,要求将整个生态系统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要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发挥有机体各部分要素的积极作用;坚持系统性思维,要求保证各系统及系统内各要素之间运转协调,发挥整体性功能,要注重“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坚持系统性思维,要善于谋篇布局,发挥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的协同优势,不断推进生态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日趋优化,达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的目标。

生态系统观回答了“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生态系统观告诉我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深刻把握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有机联系,统筹兼顾生态环境中系统各要素,从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等几个方面着手。整体保护,就是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采取高效有力的举措,在重点突破中推进整体生态文明建设;系统修复,就是要注重生态系统的修复,不是仅仅立足于具体的生态问题,而是更多地借助生态系统自身的力量,实现生态系统的修复,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和净化功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就是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协同发力,重点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等几个方面攻关,发挥协同治理效能,确保生态环境得到全方位、立体化、全过程的保护。

制度建设有助于解决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和举措,涉及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前所未有,必须坚持依法依规、从严从实、动真碰硬,用制度约束和规范才能最终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积极推动制度创新,持续增加制度供给。毋庸讳言,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生态环境保护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惩处不得力密切相关,生态环境建设在制度方面出现了短板和弱项。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起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逐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制定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基础,“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同时,还应看到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持续跟进,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持续增加有效的制度供给。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环境保护法规的威严在于严格执行。没有严格的执法,再好再完备的法律也会沦为废纸一张,没有任何生命力。事实上,一些地方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对于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百般阻挠破坏,存在着大量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乱象。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严格环境执法力度,对于不合环保标准的相关企业,该关的要关、该停的要停、该转的要转,对于造成重大损失的,要加大惩治力度,增加违法成本。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用制度约束权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重大生态环境事件背后,都有领导干部不负责任、不作为的问题,都有一些地方环保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的问题,都有环保有关部门执法监督作用发挥不到位、强制力不够的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这些问题的存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约束,致使少数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产生任性行为。因此,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严格落实岗位履职考核,加大追责问责力度,杜绝政策执行中打折扣、搞变通的种种不实行为,确保环保法律制度切实

得到贯彻落实。“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只有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制度才不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橡皮筋’。”

(习近平,2019)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最关键的是要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这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定海神针”。习近平总书记(2019)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要以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引领和带动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与人类的共同利益息息相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唯有全球共同努力,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才能实现共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天下,站在全人类利益发展的制高点上,多次呼吁国际社会在事关全球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上携手共进、共同担责,共同应对、共同呵护,努力实现各方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赢局面,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绿色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习近平,2021a)在全球生态系统中,人类都处在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之中,相互间是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加强全球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各国都应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切实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应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的基础上,“立足行动,抓好成果落实,根据本国国情,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自主贡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此外,各国还应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到全球的生态治理之中,尤其是要“调动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全社会资源参与国际合作进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形成合力。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绿色地球,需要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发挥了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作用,为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还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互助合作开展造林绿化,共同改善环境,积极

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在未来,中国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责无旁贷地为全球环境治理搭建更多的交流互通平台,引导国际各方展开合作,积极引领全球生态秩序变革的新方向,为全球环境治理努力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意高远、底蕴深厚,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飞跃,是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指南,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新方案。

生活在工业革命时代的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对于工业化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他们发出了警告,指出人类不要陶醉于对自然破坏而换取的一时利益,破坏自然必会招致自然的报复,其后果最终将由人类买单。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观点,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十分重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先后多次提出和实施植树造林、治理风沙、兴修水利等改善生态环境的举措。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大力加强环境保护。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认识。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拓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范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汲取西方生态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紧扣经济建设中心任务这一关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尽力补齐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和弱项。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当代中

国的创新性发展,实现了理论上的新飞跃。

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中华民族能否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方面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就整体而言,我国经济发展还没有摆脱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的那样:这已“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如果不抓紧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必将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中共中央委员会,20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明确了生态文明的突出地位,将其纳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将“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之中,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方面持续发力,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方向迈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持之以恒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性、长远性着眼,做了许多带有开创性的工作,在污染治理的力度、制度出台的密度、监管执法的尺度、环境改善的速度方面成效卓著,美丽中国扎实有效推进。这些历史性成就充分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锚定了正确方向、描绘了宏伟蓝图,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全球环境治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2020)指出:“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放眼世界,尽管全球在各

方的共同努力下,在生态环境治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成效卓著,但是,全球生态环境依然面临着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诸多困难和挑战。这些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解决,将引发全球生态环境的系统性风险。然而,世界各国对于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人类在全球环境治理议题上仍处在向何处去的十字路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时代的前沿,洞悉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围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绿色美好家园,提出了一系列思想深邃、见解独到的新理念和新主张,为全球携手应对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建设繁荣、清洁、美丽的新世界指明了新方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关于生态发展理念,这一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价值理念,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强调生态环境不可能有替代品,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循生态发展的基本规律,努力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关于生态发展道路,这一思想主张人类要不断地推进绿色革命,矢志不渝地推动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朝着绿色方向迈进,在持续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寻求发展的新机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谋求经济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关于生态治理方式,这一思想主张人类社会携手共进,共同应对气候环境领域的挑战,加强生态文明领域的合作,搭建多边合作平台,凝聚合作共识,形成治理合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新世界;关于生态环境治理的责任担当,这一思想主张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担当,各个国家应从历史和现实国情出发,狠抓政策落实,切实担负起各自应担的责任,共建美好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共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津实践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柳兰芳

20211026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实现“双碳”目标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天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以高站位大担当,实施“871”生态工程,推进美丽天津建设。“871”生态工程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津沽大地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天津生态环境建设的“密码”,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天津的生动画卷。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时代诠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通俗易懂、深入人心。这一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博大智慧,是指导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科学理念。天津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发展,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变经济GDP为绿色GDP。

《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天津已然勾勒出北部盘山—于桥水库—环秀湖生态建设保护区、中部七里海—大黄堡—北三河生态湿地保护区、南部团泊洼—北大港生态湿地保护区,西部生态防护带、东部国际蓝色海湾带,“三区两带中屏障、一市双城多节点”的整体生态格局,包括875平方公里湿地、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153公里海岸线在内的大生态环境修复的序幕正徐徐拉开。

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发展步伐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观点。既是生态系统论的重要体现,也是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要让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丰收”,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坚持“世

界眼光、国际标准、高点定位、天津特色”,着眼于大系统、大场景的生态体系,规划形成了“一轴、两廊、两带、三区、多组团”的总体空间格局。随着生态文明实践推进,倒逼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绿水青山”雏形初具,“金山银山”接踵而来。上世纪80年代以“钉子小镇”著称的西青区王稳庄镇,地处绿屏“天”字形空间布局的重要位置,如今已经从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锈钉子”蝶变成“菜篮子”“米袋子”“鱼篓子”,成为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价值旨归

“民生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环境就是民生,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把生态问题作为关系党的使命和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

2017年以来,天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南北长约50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面积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形成,“水丰、绿茂、成林、成片”的大写意生态场景已经显现。以“四宜”原则统筹“林田水草、河湖湿地”的一体化修复,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综合效益和生态效益正在逐步释放。地表水质全面提升,地下水位平均提升9.5米,地面沉降控制明显。区域内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年均浓度降低到46微克/立方米,达到优良级。区域内生活垃圾处理率接近100%。林下光照在70%—80%,充分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生态福利。以绿色低碳为本色,实施三级管控建设,群众收入增加、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以乡村振兴战略为遵循,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老百姓幸福指数提升、获得感增加。生态文明理念得到了人民群众高度认同。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美丽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津紧紧围绕修复生态环境、提高生态功能、恢复绿色本底,统筹推进造林绿化、拆迁与生态修复等“十大重点工程”,打造“生态屏障,津沽绿谷”。从生态环境来看,“降温增湿”作用显现,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涵养水源效果明显,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从生态旅游来看,集生态环境保育、绿色农业示范、生态旅游休闲三位一体的生态旅游链初步形成;从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来看,治理“园区围城”,取缔工业园区,关停“散乱污”

企业,引进一大批高端优质企业和加强本地绿色智能项目建设;从生态建设的经济效益来看,绿色屏障的森林碳汇作用逐步显现,正在转化为真金白银和发展后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经在津沽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还要以坚定不移的战略定力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守初心,久久为功,一张蓝图干到底,持续推动天津绿色高质量发展。

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对关系范畴

李亚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本文以人与自然、生态与发展、生态与文明、国内与国际四对关系范畴为切入点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精髓。

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与自然密不可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基础的关系,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与人类的发展相伴相随。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史,其间经历了人类顺从自然的“听天由命”、人类征服自然的“人定胜天”,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

习近平在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到:“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观点集中体现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第一,马克思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

②,就是说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③,人类既有有机的身体,也有无机的身体,无机的身体和有机的身体共同构成人类;第三,马克思进一步提出“生产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中介”,劳动是联系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归结起来,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将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与作为实践客体的自然彼此联系起来,承认自然的优先地位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强调人的双重属性体现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就人的自然属性而言,人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性的自然需求集中反映在对自然的物质欲望,而需求或欲望的满足往往受限于客观规律,人类只有在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在自然界中生存与发展。“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从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以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和生产需要,在同自然的互动中实现人类的生活、生产、生存、发展。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人类作为具备主观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其社会属性体

现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包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适应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等等。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关系:一是人与整个自然界的关系;二是人通过劳动实践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人类征服自然,自然反之报复人类。从人类依赖自然、利用自然的农业文明时代,到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工业文明时期,“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④,与巨额物质财富相伴而生的是极其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贪婪的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对自然环境的过度破坏,导致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接连发生,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等等至今仍令人心有余悸。于是,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逐渐由服从、征服转变为和谐共生。

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石,深刻领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精髓要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生命共同体”论断: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⑤人类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类仅仅只是大自然的一小部分,既不能游离于自然之外,做漠不关心的旁观者,也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做盛气凌人的主宰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逻辑起点,汲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观点的精华,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引申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丰富与拓展了生命共同体的内涵。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论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继承、丰富与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以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逐渐由征服与被征服发展为二者的和谐相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终极目标。“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马克思提出的“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⑥,其内涵是完全一致的,这一理念更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视域,着眼于最终达成人与自然乃至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从生态与发展的关系理解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对生态与发展关系的辩证把握。生态,即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即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基于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深刻阐释了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也即著名的“两山”理

论。“两山”指代“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前者代表生态环境保护,后者代表经济社会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可以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起初是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有感而发,经过不断地发展完善,由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国际演讲而进入全球视野,“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⑦“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辩证统一的关系背后反映的是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科学把握。

回顾历史,无论是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历程来看,还是从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过程来看,大致都经过“重发展轻保护”“先发展后保护”的畸形发展阶段,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发展成就相伴而生。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属于线性增长模式,主要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粗放扩张规模、严重污染排放来积累物质财富,而大量消耗资源和无序排放污染必然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当然也就难以避免陷入是要发展还是要生态的“两难”境地。《之江新语》收录了习近平主政浙江发表的系列短论,在《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悖论》一文中,习近平一语道破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既相互依存又对立统一的这一对矛盾,并且认为只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就能实现“两难”到“双赢”的转变。

纵观现实,譬如陕西秦岭违建别墅事件、甘肃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等,诸如此类,地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究其根本原因,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接踵而至。那么,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如何解决?选择什么样的切入点?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就是这一问题的最优解。

从思想上廓清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新时代如何发展提供了思维前提。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放任生态环境问题而不管不顾,同样,不能因为生态环境重要就忽视经济发展而影响经济发展甚至导致经济停滞。“两山”理论以“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喻指“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为理论遵循,科学阐释了当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根据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么二者如何转化呢?这就需要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以黄金分割点原则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促进发展矛盾向其对立面转化,

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互促共进。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理论思考的逻辑起点,密切关注生态与发展的矛盾冲突,寻求生态与发展二者的协调平衡,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即发展与生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的两山理论,构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核,既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价值遵循,也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三、从生态与文明的关系理解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

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是从历史角度对生态与文明关系的考量。人类文明随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兴衰演替,这是从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历程中得出的重要结论。纵观历史,古今中外,无数事例充分印证了人类文明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的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发端于良好生态的河流区域,然而,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这两大文明却终结于生态环境的衰退尤其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长江与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滋养中华文明绵延不断。资本主义的逐利性使得工业革命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贡献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但也让其经历了“世界八大公害”的阵痛。

习近平深谙生态与文明的关系,以人类文明作为历史切入点,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进行深刻阐释,高屋建瓴明确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⑧的科学论断,既是对人类文明更迭的历史反思,也是对当今世界发展的现实观照。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就是人类的活动要遵从自然生态演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将其控制在自然生态可调节、可控制的范围内。今天的发展不能成为明天发展的障碍,短期利益也不能成为长远利益的羁绊,当代人的需求更不能影响后代人的发展。

站在历史的高度,习近平深刻把握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论断,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讲“生态”与“文明”双重维度的契合观点是一致的。

四、从国内与国际的关系理解建设美丽中国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建设美丽中国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安排。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世界瞩目,然而辉煌成就的背后却是以牺牲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沉重代价,自然资源支撑不住,生态环境容纳不下,经济社会承受不起。面对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严峻形势,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其纳入“五位

一体”总体布局,明确部署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目标与细化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更以清晰的时间表和明确的路线图擘画出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建设美丽中国既复杂又艰巨,涉及到经济结构、产业布局、消费方式、制度保障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非一人所能完成,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久久为功,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发挥多方力量以共建美丽中国。

环顾地球,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危机、资源能源危机使地球陷入严重的生态赤字,《地球生命力报告2018》以地球生命力指数和生态足迹两个指标揭示了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地球生命力指数自1970年以来下降了60%,全球生物多样性正在急剧下降。生态足迹表明40多年来,人类对自然的需求已经超过地球的可供给能力,地球严重生态超载。⑨自然生态不承认任何行政边界,全球生态危机已经跨越国界和地域的限制,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生态环境问题对于全球而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然,全球性生态危机也不是某个国家仅凭自身力量就可以独自解决的,唯有携手合作、共同参与,才能解决好这一全球性课题。基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带来环境发展的不平衡,全球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尤其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方面,各国应该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各自承担自己相应的责任,公平、公正、合理、有序开展。

中国正在推行的生态文明建设站在全世界共同发展的高度和立足全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视野,追求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必须从这样的立意和高度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意蕴。对中国而言,大国身份决定其承担国内生态环境保护和全球生态治理的双重责任,这是大国责任和国际义务。习近平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时向世界承诺——中国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充分彰显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从而为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领域赢得话语权。

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考量,这是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共谋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实践赢得世界回响。

2016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的报告在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的发布,就是世界对中国的肯定,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导向的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为提升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版本”。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个维度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明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与体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却付出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中国生态发展恶性积累等沉重代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的内容创新与发展,稳步打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常态,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多次从不同方面阐述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渊源、丰富的本质内涵。这一实现中国梦的生态蓝图是我国复兴新思路、发展新战略、关键新抉择、时代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时代体现,是新时代我国进行美丽中国建设、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指南。基于此,对其理论渊源、内涵本质、思维优化、推进路径进行分析、探讨、研究、透视意义重大。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绝对不是历史的偶然,而人类生态智慧、生态文明建设历史与我国生态建设现实的有机统一,理论渊源极为深刻。

马克思恩格斯确立了从实践出发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理解二者分化对立与和谐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科学指南。一方面,人是自然演进的产物与自然界的重要构成要素,“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首先依赖于自然。”[1]同时,人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自在自然发展为“人化自然”,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人类要如实地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界的一员,必需尊重和善待自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和改造自然,否则人类“战胜”自然之时势必付出对应的代价。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开拓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时代产物。

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演化、创新、推进,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智慧结晶。具有代表性的如“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中庸之道的生态实践观,万物一体、道法自然的生态自然观等,体现出质朴睿智的自然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世界多元文明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提供有益

借鉴,如古希腊强调以人为中心、主客二元分离的原始朴素自然观等皆注重生态的平衡、协调、和谐发展。其后产生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各种生态文明理论思想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发展中现实要求与生态文明实践的迫切需要: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改革为契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长期唯GDP型的增长,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重视相对不足,破坏了自然的平衡,导致资源消耗与自然承载能力矛盾重重的局面,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容量,致使我国部分地区陷入人类生存受到威胁的困境。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对发展模式的选择。目前,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凸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种种矛盾与问题,如果不能改变现有发展模式势必导致能源危机、资源危机与生态危机的出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透视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系统体系,对其包含的多维发展观进行宏观掌握、全面梳理、总结归纳,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能够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本价值遵循。

其一,历史观———生态兴衰决定文明兴衰。生态文明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习近平从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的、彼此制约的辩证关系出发,透视出生态文明是决定我国发展进程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用中外历史案例对生态文明的历史作用加以阐述,佐证生态文明建设决定发展的兴衰,并强调“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使命,描绘出包含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顶层设计蓝图,把“绿色”发展理念归为“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构成要素。

其二,自然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习近平多次强调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生命共同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处理这一生命共同体内部关系的唯一正确路径。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实践要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坚持合理、科学、

有效的方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新格局的有序发展、科学推进。

其三,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把环境的破坏与生态的污染看成是经济发展的必须条件,致使生态不断退化、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以至于当下地球之上满目疮痍。马克思把自然环境视为生产力的范畴。习近平将这一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统筹,强调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二者兼顾,并注重实现二者关系的良好处理。“两山”论为处理好二者关系提供基本遵循,更是对绿色发展观的最好诠释。

其四,民生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面对我国目前生态环境问题严峻形势,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地位与价值。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重要会议、文件、论坛、考察报告等多个场域皆做出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论述,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注重生态文明的民生关怀,体现出党和国家在环境层面充分注重人民主体幸福感的提升与环境福祉的增进。

其五,法治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习近平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充分强调制度与法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通过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保障来引导、规范、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以“红线划定”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其六,共赢观———全球共建。生态污染、环境破坏等生态文明发展困境是全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强调“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充分体现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视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类实践,是中国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发出的中国声音、创造的“中国生态模式”,是为人类共有美好家园做出的中国贡献,以积极行动扮演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角色,不断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中国贡献。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体现出历史观、自然观、发展观、民生观、法治观、共赢观、行动观等的哲学智慧的有机统一,并处于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中的生态建设思想体系,随着生态实践的

发展而不断拓展,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指导与引领。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维优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抓住关键,实现重点突破,以期通过思维优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实践提供系统思想引导。

思想认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实践的先导与灵魂。马克思主义思想明确地指出思想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绿色理念的形成与效能的发挥,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加速与驱动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需有效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等工具推进绿色思想理念的宣传教育,充实生态文明建设知识,拓宽生态文明建设视野,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绿色思想的理解、认知、认同,促进全民树立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敬畏自然,增强感恩自然的情怀,以环保思想的提高,促进公民环保自觉性的增强,推动公民良好生态行为习惯的积极转化。

正确有效的方法是实践发展推进的关键与重点。中国生态文明的深化开展要始终坚持作为中流砥柱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确并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以和谐的理念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生态建设中的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动态发展平衡,以科技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动力,坚持理论与制度相结合,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开放的姿态积极融入全球绿色命运共同体的打造过程之中,以全球化的和谐理念促进生态文明的实践,科学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红线,划定、完善制度保障,坚持以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可持续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与可靠保障。

知行合一的实现是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的最佳状态。全民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既要掌握丰富的知识,不断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也要用生态理论指导具体实践活动的开展,增进生态文明践行主体的认知认同。生态文明建设贵在知行合一的实现,通过有效途径进行宣传教育,在宣传教育中找准大多数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与生态具体践行内容的契合点。积极弘扬社会主义绿色价值观,借助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典型与榜样的示范与引领,促进社会绿色能量的传播,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全民的生态自觉,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责任自律。以生态理论激励全民以身作则,积极参与,自觉做好生

态文明实践的小事与细节,注重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不同角度、多个维度、各个环节、多样因素、多个层次进行考量,系统化推进,要求在多种矛盾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与结合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其它各项发展的共赢,赢得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效益。新的历史逻辑条件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通过“它山之石”来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玉”,积极借鉴它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要依据我国国情进行反思,开展合我国国情、合我国发展规律的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内外结合,系统推进,开创“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局面。

四、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推进

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多个维度凝神聚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发展,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的内生力与源动力。

创新是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动力。通过稳执技术创新的“牛鼻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形式、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创新,以创新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是破解我国发展瓶颈的关键。

一是转变思想价值观念。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是人民群众进行生态文明实践的道德动力源泉。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借助新闻传播、社会宣传、开展各种教育培训等方式,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合理的生态价值观,凝聚与整合多样化生态文明建设之力。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绿色的价值观念,鼓励他们对习俗形态进行创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民众生态意识的提高与价值观念的转变。通过具体教育实践活动唤醒社会公众的生态忧患意识,实现人民大众社会生态责任与参与意识的科学转向,汇集生态文明建设气势磅礴之力。

二是推动生态型技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目标设计的愿景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美好的政治愿景和建设构想,如果缺乏周密的技术支撑,就会缺乏与之相对的具有可行性的绿色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就变成了“空中楼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落到实处,注重真抓实干。生态

文明建设要从“能源革命”入手,发挥科技在生态环境修复与改善的积极效应,增强对相关领域的支持与投入,启动技术引擎,是实现生态良好治理的保障。引导科研机构积极开展生态修复与生态监测技术等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动相关科学领域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保障。此外,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以技术的创新促进绿色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是推动绿色制度的优化完善。制定完善的保障制度,可以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强化制度建设,能构建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3]。将法律红线作为生态文明不可逾越的雷池,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科学合理的法律建设进程,完善生态环境“红线”的立、改、废程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法律监督体系的构建,重点解决环境法律落实。开展区域联合交叉执法,严肃认真依法解决与处理群众关心的生态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各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实现由GDP挂帅、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到整体把握全盘、兼顾各方、协同推进,不断地探索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立环境考评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等,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互动局面的形成与发展[4]。还需构建完善的财税、信贷、投资、价格等政策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政企合作的法律与监管制度[5],不断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支持与保障。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与表征之一,是对失衡或失调发展的有效矫正,由此,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注重整体性,坚持多维关照的协调发展”

[6]。

一是坚持“硬实力”与“软实力”发展的协调。生态文明建设要平衡“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关系,力争实现“硬实力”与“软实力”这“两只手”的协调统筹发展。良好的经济基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而绿色精神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指导。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需在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底蕴,不断提高绿色的精神文明水平,推动生态文明物质与精神发展的协调、平衡,在生态明建设方面真正做到“软实力”与“硬实力”发展齐抓共管、真抓实干。

二是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美丽中国由美丽城市与美丽乡村共同

构成,美丽中国视域下城乡发展须协调有序、相互促进、互为补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必须采取美丽乡村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城乡绿色发展,实现城乡有机平衡。不断提高城市与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创造绿色居住条件,以绿色生活环境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状况,从而提升我国全体居民的绿色幸福指数,以生态的改善促进全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全民发展创造绿色福祉。

三是推进区域绿色发展的优化。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工程,要从全面整体的角度开展,更需破除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瓶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要不断地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实现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开展,要根据具体地区的现实条件,制定对应的措施,并在动态监控中不断地优化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结合特定区域的具体情况,又要心系全局,兼顾不同地区生态建设的发展,形成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带,不断优化提升区域绿色发展的战略,切实提高区域绿色建设的实效性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活力、动力。

绿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底色,也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是否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维护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底色,要在绿色经济、生活等多方面下功夫,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添加绿色的科学底色。

一是制定资源节约化战略。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自然资源需求量大,而自然资源供给相对短缺的矛盾,由此,实现资源利用由粗放型到节约型的利用模式便提上议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开源”与“节流”方式方法势在必行。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自然资源在产业之间、产品之间、区域之间的配置达到最优化;需提高自然资源生产率,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与资源的配置效率;要调整资源的投入结构,设立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总量,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征税,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给以补贴,将资源节约化程度视为我国科学发展的衡量标准之一。

二是实现产业绿色优化升级。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产业绿色优化升级,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以绿色可再生能源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提升各种产业节能环保化水平。注重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的转换,通过多种方法手段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种产业绿色升级。更加注重节能减排系统建设,推

进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吸纳优质生态建设资本等,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本、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合理优化配置,切实实现我国经济绿色、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三是构建全民绿色生活的范式。新时代人民群众绿色生活范式的构建需要从多方面来开展,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充分发掘促进全民绿色生活范式形成的积极因素,如可通过发挥社会名人效应,运用新闻传播媒介,选择社会典型绿色名人,以他们自身高尚的生态文明品质与生态践行事迹影响全民生态行为的养成,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绿色生活范式的形成与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中也要以身作则,深入学习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以良好的生态价值观为指导,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做到大小全抓、“知行合一”,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民大众绿色社会生活风范的形成与发展。

生态建设的具体实践要求我国既要从生态国情和制度国情出发,也要以全球视野,拓展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汲取发达国家在环境治理中的丰富经验,积极促进人类绿色命运共同体的发展,通过多种手段解决国内外生态文明空间联动问题。

一是积极借鉴国外经验。新时代我国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拓展视界,通过对国外生态文明建设有益经验的借鉴,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指导。但完全的照搬照抄外国模式,显然不能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问题。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在遵循国情、国力的基础上,以批判性的眼光借鉴与吸收国外优秀经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有益因素的借鉴与吸收,积极借鉴外国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模式,以及治理体制、政策机制及科学化的决策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风尚的形成,积极引导国内外多元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增进国家及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责任,而是人类所需要共同面对的世界性重大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生态问题也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程度呈现,并随着具体经济活动实践不断地发展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在这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中开展。在对外交流合作中,我国需要提高对经济活动的管制能力,协调与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矛盾与问题,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治理需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经济技术与管理方

式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国内生态治理能力,防止由生态失调而诱发的“多米诺”式恶果,坚持各国强化治理与全球治理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参与生态文明的国际制度建设与共同责任分担。

三是打造全球绿色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是世界人民的不二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目标,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构成。中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世界人民许下了一个新的承诺。在生态发展新常态的条件下,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必须坚持全球视野,积极融入到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献智献策,携手共建,积极探索国际生态保护协作机制,不同国家地区之间要以平等的地位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进程中,为打造全球绿色命运共同体出谋划策,形成强大合力,为全球绿色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努力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落脚点与出发点,以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为根本价值旨归。人民群众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民智、民力的发挥。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人民群众利益指向型的发展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生态文明建设需在尊重群众认识与改造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能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全民自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在生态维度上重建人的主体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在全人类抬手投足之间,尤其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好坏。由此,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要以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生态需要为考量,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绿色建设需求,同时要在生态文明共享共建过程中充分注重人民性,注重人民的价值取向,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绿色生态文明建设之中。

二是坚持建设为了人民的生态文明方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成果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发展需要,实现人民群众建设成果、良好生态福祉的共享。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绿色是人们对自身发展条件的要求与希冀,也是人民共享福祉的重要内容构成,按照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生态文明建设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来开展,尽可能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的需求。如果放弃为了人民的生态文明建设原则,

生态文明就会成为自然野蛮性的复辟和对人民群众创造文明的颠覆。

三是坚持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发展的价值旨归就是尽可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福祉,激发全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共同分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7]。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与健康素质的提升,以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考量,将“惠及全体”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原则,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成物”的同时“成己”,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反之,作为共享生态福祉的人民群众主体又会通过自己的生态行为,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引擎,加速与驱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的发展。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超越与当代价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王雨辰

美国学者奥尔多␎利奥波德1949年出版《沙乡年鉴》一书,标志着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以此为基础,西方生态文明理论主要形成了以生态中心论为基础的␌深绿”生态思潮和以人类中心论为基础的␌浅绿”生态思潮。两种思潮在生态危机论、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治理论等关乎生态文明理论的根本性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深绿”和“浅绿”生态思潮的评介,并形成了以借鉴、认同生态中心论或人类中心论的生态文明理论。伴随着对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学术界开始认识到“深绿”和“浅绿”生态思潮仅仅拘泥于生态价值观探讨生态问题的抽象性和“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立场,开始借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挖掘、整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走上了扬弃“深绿”和“浅绿”生态思潮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展开对

生态文明理论的本土化和探索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的历程,形成了多种理论谱系的生态文明理论。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为基础,吸收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和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积极成果,结合中国和全球环境治理的现实,超越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结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中国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科学指南,而且对于全球环境治理具有引领和指导价值。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阐释

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在生态危机论、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治理论等问题上存在着争论和分歧,但亦具有共同点。第一,它们在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各执一端,不能辩证地处理二者的关系。深绿生态思潮把自然的价值与权利置于人类的价值与权利之上,要求以贬损人类的价值和权利为代价来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和谐;浅绿思潮则把人类的利益置于自然的利益之上,强调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生态运动的基础和内在动力。第二,虽然它们纠缠于“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争论,但均割裂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联系,仅仅从抽象的生态价值观维度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和解决途径,秉承的是一种抽象的文化价值决定论。深绿生态思潮根据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所揭示的生态整体性规律,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将人类

看作生态系统的主宰者和其他存在物价值来源的观点,主张将人类看作生态系统中的普通一员,并认为正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的滥用和生态危机。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就在于破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以“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改变个人生活方式和展开地方生态自治;“浅绿”生态思潮则在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辩护的同时,强调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问题在于把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曲解为“人类专制主义”,并主张将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修改为以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基础,以人类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稳定与和谐的责任为目的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技术革新和制定严格规范人们实践行为的环境制度,解决生态危机。二者之所以仅仅从抽象的生态价值观维度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和解决途径,是因为它们都割裂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把生态危机的本质仅仅归结为价值观问题,不去探讨人与自然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以人类实践为中介的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实际过程,这决定了它们都不可能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现实途径;第三,它们都秉持“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立场,本质上是一种捍卫特殊利益集团利益的特殊维度和地区维度的生态文明理论。

由于“深绿”和“浅绿”思潮割裂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联系,撇开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仅仅从生态价值观的维度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与解决途径,这就决定了它们看不到资本主义现代化和资本的全球化才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只能在现有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

其一,“深绿”思潮主张通过生态价值观、个人生活方式的变革和地方生态自治解决生态问题,不懂得任何地方性的生态问题都是与资本的全球化和资本所支配的全球权力密切相关,所以只能诉诸建立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生态自治主义或无政府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的抽象价值,本质上是一种捍卫中产阶级既得利益的理论;“浅绿”思潮则主张在确立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技术革新和建立严格的环境制度来解决生态危机,其目的是维系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自然条件和追求资本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种捍卫资本利益的绿色资本主义理论。其二,上述理论本质决定了它们无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深绿”思潮把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技术运用和经济发展看作生态危机的根源,由此强调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限制技术创新和运用,放弃对经济增长的追求,

实行“经济零增长”的稳态经济模式。“深绿”思潮反对技术理性和对经济增长的无限追求,对于反思人类实践的后果和克服生态危机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一方面它们从反对技术理性走向了反对科学技术本身和经济增长的后现代立场,在理论上不懂得科学技术的价值属性和社会效应取决于承载它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性质;也不懂得作为经济财富的经济增长能否转换为有利于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享社会财富,要取决于社会生产的目的和价值归宿;也不懂得离开了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不仅无法真正解决生态危机,而且使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深绿”思潮所主张的“经济零增长”的稳态经济模式完全忽视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是如何通过实现发展消除贫困的难题,实际上要求所有人承担由资本主义现代化和全球化引发的生态危机的后果,否定了发展中国家追求发展的权利,违背了“环境正义”的原则;“浅绿”思潮虽然肯定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必要性,但它们所倡导的技术进步是与资本相联系的技术理性,它们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们关注的既不是真正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享增长,更不是其所标榜的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是如何保证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自然条件,服务于资本追求利润的经济增长和绿色发展,其倡导的经济增长和绿色发展必然是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结局,使得穷人不得不以破坏生态环境的方式维系生存。可以看出,“深绿”和“浅绿”思潮具有浓厚的“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立场,都是否定发展中国家发展权利和穷人生存权利,它们或者否定将生态财富转换为经济财富的必要性,或者无法将生态财富既转换为经济财富,又转换为人民所共享的社会财富,本质上是一种维护特殊集团利益的特殊维度和地区维度的生态文明理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继承、发展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和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结果,是对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超越,是人类生态文明思想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批判地吸收西方生态哲学中的有机论的哲学世界观、自然观和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提出了以“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及“地球生命共同体”概念为基础的生态本体论。所谓生命共同体就是指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

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①。在2021年4月“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概念,强调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应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建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②在2021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

《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旨报告,强调只有把人类的活动限制在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在建构地球生态共同体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推进全球绿色转型的进程和人类生态文明建设。③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上述概念的核心既要求要认识到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有机关系,树立生态哲学世界观和生态自然观,同时要求人类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敬畏自然、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以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既继承、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又克服了西方生态理论在人和自然关系上各执一端的理论缺陷。④

第二,坚持以“生态优先”为价值导向的“和”文化价值观与“环境正义”的价值追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价值观上的特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修复优先”的“生态优先”原则,这种“生态优先”原则既与否定人类发展的权利、片面强调生态权利的“深绿”思潮区别开来,又与只顾保护资本追求利润的自然条件的“浅绿”思潮区别开来。“深绿”思潮把人类看作生态系统中的普通一员,反对人类任何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行为,不仅陷入为了保护生态整体稳定与和谐而否定人类利益和生物个体利益的“生态法西斯主义”的失误中,而且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绝对对立起来,必然使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流于空想;“浅绿”思潮虽然也追求绿色发展,但其根本目的则是维系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自然条件,这使得它们为了资本的利益,不惜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和生态环境。它们所讲的环境保护是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实际上也不可能真正达到保护生态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方面强调不能离开经济发展展开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也看到二者存在的矛盾,但可以通过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践行“生态生产力发展观”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关系,使得“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

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①。习近平总书记还进一步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思想的现代转化,形成以“和”为核心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在他看来,中华民族以“天人合一”与“和”的观念为基础形成“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文化理想,并由此使得我国的先民认识到对自然应该“取之以时”“取之有度”。而能否树立“和”的生态文化价值观,使之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是生态文明建设能否从外在强制转换为内在自觉的关键。习近平由此进一步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不同民族国家三个维度阐发了“和”的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内涵。从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看,就是必须认识到人与自然构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及“地球生命共同体”,这要求人类的实践必须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生关系,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和伤害;从人与人关系的维度看,关键是要坚持“环境正义”的价值取向,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制度,合理协调人们之间的生态利益关系,保障人们的生态权益,最终建立一个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和谐社会;从不同民族国家的维度看,就是必须摒弃赢者通吃的霸权思维,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在尊重民族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分析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历史责任和现实发展状况,遵循“共同但有差别”的环境正义原则,合理协调不同民族国家的生态利益关系,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立足于“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立场,漠视资本主义现代化和全球化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事实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消除贫困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进而否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环境权。与此不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具有促进民族国家追求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发展观的地方和特殊维度的功能,又具有引领全球环境治理的全球和普遍维度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其一,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技术创新的关系问题上,西方生态文明理论或者从维护中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和生活品质出发,否定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实际上是否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环境权;或者把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建立在资本对利润的追求上,无法实现生态财富向社会财富的转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则认为离开经济发展谈论生态文明建设无异于缘木求鱼,并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比喻二者的关系,强调二者之间虽然存在着矛盾,但完全能够通过认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方式的变革实现辩证统一。从认识水平提高的维度看,就是要认识到以污染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必然会破坏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进而认识到既要金山银山,又

要绿水青山;从发展方式转换的维度看,就是要变革过去那种以劳动要素投入型为主,带来极大环境代价的追求数量型增长的发展方式,代之以科技创新为主导。质量与效益内在统一的内涵式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实际上是以新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其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力图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推进当代全球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其核心是要把民族国家通过绿色发展消除贫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推进全球环境治理、共同繁荣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维度看,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换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依然是中国的第一要务。依靠劳动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虽然使我国的经济总量迅速跃居世界第二,但是却带来经济规模大而不强,经济增长速度快而不优,经济结构不合理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等消极后果,自然资源的制约使得这种发展方式难以持续,其所造成的畸形的产业结构和所生产出的产品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追求;从当代全球环境治理现状的维度看,一方面,如何处理保护人类地球家园、厘清民族国家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责任与义务关系是当代全球环境治理必须解决的难题;另一方面,如何把促进民族国家通过实现可持续发展来消除贫困和全球共同繁荣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是当代全球环境治理面临的又一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破除了“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立场,是一种既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与环境权,又有利于促进全球环境治理的特殊维度与地区维度、普遍维度与全球维度辩证统一的新型生态文明理论。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价值取向和人类情怀

鲜明的人民性价值取向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区别于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特质,这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依靠谁”和“为了谁”的问题上。这种理论特质又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和宗旨紧密相连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它要求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群众的各种权益,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这不仅决定了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根本的工作方法,而且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对民族和人民的责任是中国共

产党的重大责任,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反复强调树立“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并要求我们应当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群众、发展为了人民群众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群众史观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西方生态文明理论所不具备的鲜明的人民性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

第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这使得通过绿色发展来消除贫困和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进步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追求,不仅把生态文明建设看作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伟大事业,而且提出了“环境民生论”的命题。所谓环境民生论,就是强调向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态产品和提升生活的品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是最普惠的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归宿。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①

第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尊重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生态治理的重点放到人民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强化顶层设计的同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应当遵循群众路线的原则,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②。从保护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这一目的出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应当把人民群众意见大、怨言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当作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的主要问题予以解决,并把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看作各级政府的政治责任和评价工作绩效的主要标准。

第三,习近平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价值观落实到

生态文明建设中,强调把判断生态文明得失成败的唯一标准归结为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否有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要求尊重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要求“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①。一句话,人民群众是否有获得感和幸福感,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评价发展得失的唯一标准。这一思想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就是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和价值归宿定位于切实提升民生,把是否解决了人民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人民群众是否满意看作判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得失成败的唯一标准。

人民性的价值取向与“人类情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反复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坚持绿色发展,不仅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生存的蓝天。“在资源利用上线方面,不仅要考虑人类和当代的需要,也要考虑大自然和后人的需要,把握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度,不要突破自然资源承载能力。”②从保护人类唯一的家园这一目的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张。在他看来,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和责任,建构地球绿色家园是人类共同的梦想,这就决定了在全球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和独善其身。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按照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国家发展的现实,遵循“共同但有差别”的原则,摒弃赢者通吃的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以平等协商的方式把民族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的追求和实现全球共同繁荣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2015年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

《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主旨发言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世界各国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建立一个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在2021年4月“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和长期的挑战,国际社会面对这种挑战应当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人类必将能够应对好全球气候环境挑战,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从人类的利益出发共同建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并庄严宣告中国政府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把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纳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中。③相较于欧盟、美国和日本分别用了71年、43年和37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中国承诺仅仅

用30年,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问题上的大国责任和担当。在2021年10月昆明召开的由196个国家缔约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旨发言,强调“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指出应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建立绿色低碳经济体系,促进全球经济的绿色转型,以促进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国际法和多边主义为基础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主张,并宣布了中国政府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和举措,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④

西方生态文明理论或者是为了维护中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和生活质量,或者是为了维护资本的利益,其共同点是漠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与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其理论不具有人民性的价值追求;同时,“深绿”思潮从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所揭示的生态整体性规律出发,把人类看作生态系统中的普通一员,认为正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科学技术进步和对经济增长的追求造成了生态危机,要求树立以“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为基础的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反对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行为,以此方式维系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与整体和谐。这种对生态系统整体利益的追求却是以贬损人类的尊严和否定人类的利益和权利为前提的,不懂得所谓“生态危机”“生态平衡”都是相对于人类的愿望和利益而言的,其理论上的失误在于割裂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而不去分析人与自然之间实际的物质与能量交换过程,把生态危机的本质简单地归结为生态价值观的危机,不仅找不到解决生态危机的现实途径,而且也不懂得一旦人类无法满足自身生存需要,只能以破坏生态环境的方式维系生存,这势必使“深绿”思潮所追求的地球生态系统整体利益的愿望落空。而“浅绿”思潮本质上是一种维护资本利益的绿色资本主义理论。也就是说,人类情怀在西方生态文明理论那里是缺失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质是把人民性的价值取向和人类情怀有机统一起来。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途径的科学性

如何展开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内容。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在这一问题上呈现出单纯德治主义和技术主义解决路径的倾向。具体说:“深绿”思潮把生态道德价值观和个人生活方式的变革看作展开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

径,并由此形成以地方生态自治为主的生态自治主义和生态无政府主义的绿色乌托邦的构想与追求;“浅绿”思潮则主张以技术革新为基础,制定包含奖惩机制的严格的环境制度,在现有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解决生态危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生产力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同时一方面主张采取严格的法治,建立健全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另一方面又主张通过发挥生态道德教育的作用,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并把这种生态道德价值观转换为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人们生态文明的道德自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途径问题上的主要特点是在坚持“生态生产力观”的基础上,在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德法兼备”的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不同于“深绿”思潮把技术创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对立起来,也不同于“浅绿”思潮将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与资本追求利润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而是强调技术创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关系,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追求。基于以上目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发展”置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地位,只不过这种“发展”不是以劳动要素投入为主,单纯追求发展数量而忽视发展质量的传统粗放型发展,而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追求质量和效益内在统一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原则,把“绿水青山”既看作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看作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要使“绿水青山”从自然财富、生态财富真正转换为经济财富和社会财富,就必须转换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民生论”的价值归宿,进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系列687(52篇)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lingdoc.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426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