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系列739(78篇)2022年9月上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

2023-03-13 13:14:00 121

专题系列73978篇)20229月上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

1.张掖市推动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综述⋯⋯⋯⋯⋯⋯⋯⋯⋯⋯⋯⋯⋯⋯⋯1

2.淮北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综述⋯⋯⋯⋯⋯⋯⋯⋯⋯⋯⋯⋯⋯⋯⋯⋯⋯⋯5

3.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政法工作综述⋯⋯⋯⋯⋯⋯⋯⋯⋯⋯⋯⋯⋯⋯⋯⋯7

6.庆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19

9.西藏边检总站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综述⋯⋯⋯⋯⋯⋯⋯⋯⋯⋯⋯⋯⋯⋯⋯32

12.大同市党的建设工作综述⋯⋯⋯⋯⋯⋯⋯⋯⋯⋯⋯⋯⋯⋯⋯⋯⋯⋯⋯⋯40

13.安徽省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综述⋯⋯⋯⋯⋯⋯⋯⋯⋯⋯⋯⋯⋯⋯⋯⋯43

14.党的十八大以来衡水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46

15.九江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综述⋯⋯⋯⋯⋯⋯⋯⋯⋯⋯⋯⋯⋯⋯⋯⋯⋯51

16.党的十八大以来武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54

17.保定市教师队伍建设综述⋯⋯⋯⋯⋯⋯⋯⋯⋯⋯⋯⋯⋯⋯⋯⋯⋯⋯⋯⋯58

20.武陵区法治政府建设综述⋯⋯⋯⋯⋯⋯⋯⋯⋯⋯⋯⋯⋯⋯⋯⋯⋯⋯⋯⋯68

21.巴彦淖尔市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综述⋯⋯⋯⋯⋯⋯⋯⋯⋯⋯⋯⋯⋯⋯70

22.漳州市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综述⋯⋯⋯⋯⋯⋯⋯⋯⋯⋯⋯⋯⋯⋯⋯⋯72

23.淮北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述⋯⋯⋯⋯⋯⋯⋯⋯⋯⋯⋯⋯⋯⋯⋯⋯⋯⋯77

24.兴义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综述⋯⋯⋯⋯⋯⋯⋯⋯⋯⋯⋯⋯⋯79

25.新宾满族自治县纪检监察工作综述行⋯⋯⋯⋯⋯⋯⋯⋯⋯⋯⋯⋯⋯⋯⋯83

26.淮北市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综述⋯⋯⋯⋯⋯⋯⋯⋯⋯⋯⋯⋯⋯⋯⋯⋯⋯88

27.福建省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综述⋯⋯⋯⋯⋯⋯⋯⋯⋯⋯⋯⋯⋯⋯98

28.党的十九大以来机关党建工作综述⋯⋯⋯⋯⋯⋯⋯⋯⋯⋯⋯⋯⋯⋯⋯⋯102

29.昌宁县工会工作五年综述⋯⋯⋯⋯⋯⋯⋯⋯⋯⋯⋯⋯⋯⋯⋯⋯⋯⋯⋯108

32.阿克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综述⋯⋯⋯⋯⋯⋯⋯⋯⋯⋯⋯⋯⋯⋯⋯118

33.濮阳市全力推进网络安全工作综述⋯⋯⋯⋯⋯⋯⋯⋯⋯⋯⋯⋯⋯⋯⋯⋯122

37.鹤壁市双拥工作综述⋯⋯⋯⋯⋯⋯⋯⋯⋯⋯⋯⋯⋯⋯⋯⋯⋯⋯⋯⋯⋯⋯139

40.张家界市教育工作综述⋯⋯⋯⋯⋯⋯⋯⋯⋯⋯⋯⋯⋯⋯⋯⋯⋯⋯⋯⋯⋯150

41.柴达木州“十四五”以来教育工作综述⋯⋯⋯⋯⋯⋯⋯⋯⋯⋯⋯⋯⋯⋯154

45.共青团阳泉市委五年工作综述⋯⋯⋯⋯⋯⋯⋯⋯⋯⋯⋯⋯⋯⋯⋯⋯⋯⋯171

46.淮北市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综述⋯⋯⋯⋯⋯⋯⋯⋯⋯⋯⋯⋯⋯⋯⋯⋯⋯⋯175

47.衡水市全力落实民生实事工作综述⋯⋯⋯⋯⋯⋯⋯⋯⋯⋯⋯⋯⋯⋯⋯⋯177

48.陕西加快推进人才强省战略综述⋯⋯⋯⋯⋯⋯⋯⋯⋯⋯⋯⋯⋯⋯⋯⋯⋯182

49.六盘水市近三年为基层减负工作综述⋯⋯⋯⋯⋯⋯⋯⋯⋯⋯⋯⋯⋯⋯⋯187

50.广安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综述⋯⋯⋯⋯⋯⋯⋯⋯⋯⋯⋯⋯⋯⋯190

51.新荣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193

52.甘肃广河经济开发区工作综述⋯⋯⋯⋯⋯⋯⋯⋯⋯⋯⋯⋯⋯⋯⋯⋯⋯⋯195

53.郴州市人才工作综述⋯⋯⋯⋯⋯⋯⋯⋯⋯⋯⋯⋯⋯⋯⋯⋯⋯⋯⋯⋯⋯⋯198

57.浙江省扎实推动清廉浙江建设综述⋯⋯⋯⋯⋯⋯⋯⋯⋯⋯⋯⋯⋯⋯⋯⋯212

61.塔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综述⋯⋯⋯⋯⋯⋯⋯⋯⋯⋯⋯⋯⋯⋯⋯⋯⋯⋯⋯225

64.辽宁省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综述⋯⋯⋯⋯⋯⋯⋯⋯⋯⋯⋯⋯⋯⋯⋯⋯⋯236

67.金昌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综述⋯⋯⋯⋯⋯⋯⋯⋯⋯⋯⋯⋯⋯⋯⋯⋯244

68.江西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综述⋯⋯⋯⋯⋯⋯⋯⋯⋯⋯⋯⋯⋯⋯⋯⋯248

69.广西全面深化政法改革综述⋯⋯⋯⋯⋯⋯⋯⋯⋯⋯⋯⋯⋯⋯⋯⋯⋯⋯⋯251

70.临河区人民法院“砺剑出击”夏日执行专项行动综述⋯⋯⋯⋯⋯⋯⋯⋯255

71.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安大理建设综述⋯⋯⋯⋯⋯⋯⋯⋯⋯⋯⋯⋯⋯⋯⋯⋯258

72.平遥县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阶段性综述⋯⋯⋯⋯⋯⋯⋯⋯⋯⋯⋯262

73.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安云南建设综述⋯⋯⋯⋯⋯⋯⋯⋯⋯⋯⋯⋯⋯⋯⋯⋯264

74.临河区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综述⋯⋯⋯⋯⋯⋯⋯⋯269

75.全市聚力高质量发展综述⋯⋯⋯⋯⋯⋯⋯⋯⋯⋯⋯⋯⋯⋯⋯⋯⋯⋯⋯⋯272

76.石家庄市科学精准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综述⋯⋯⋯⋯⋯⋯⋯⋯⋯⋯⋯275

77.海南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综述苗⋯⋯⋯⋯⋯⋯⋯⋯⋯⋯⋯⋯⋯⋯⋯⋯280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顶山市纪检监察机关纠四风树新风工作综述⋯⋯283

“绿”潮涌动绽华彩

张掖市推动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年9月14日)

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符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发展生态环保、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加快构建以特色农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为引领的“一特两新”工业发展体系,生态工业发展成效日趋显现,呈现出增速不断加快、结构逐步优化、后劲明显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做强特色品牌,促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高端化发展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立足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着力打造酿造、肉制品、马铃薯、种子加工、乳制品、中药材、食用菌、蔬菜、红枣瓜果等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先后建成优冠食品年产9万吨冷冻食品、张掖市圣泉矿泉水公司年产6万吨矿泉水、甘肃三元乳业有限公司日处理300吨生鲜乳、甘肃祁连牧歌实业有限公司牛肉精深加工分割包装生产线、张掖市绿色伟农饲料公司年产10万吨饲料加工等重点项目。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农畜产品加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体系,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甘肃华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9户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甘肃西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奥林贝尔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市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中销售收入上亿元的达17户,占全市销售收入上亿元工业企业总数的30.91%。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品牌战略,全市特色农畜加工产品在省内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都有明显提高。“昆仑雪”麦芽糊精、“金花寨”有机小米、“牛贝贝”肉牛浓缩料、“X4”番茄酱、“祁连传奇”葡萄酒、“银河”牌粉丝等产品获甘肃省名牌产品;“陈邦”“甘绿”“奥林贝尔”“厨老大”“大漠紫光”“银河”等商标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全市特色“甘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二、抢抓战略机遇,培育壮大综合能源及装备制造

近日,走进位于临泽县板桥北滩2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场,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光伏太阳能光伏板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成为戈壁滩一道亮丽

的风景。临泽县板桥北滩2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负责人吴乐永介绍说:“项目总投资7.2亿元,总装机容量20万千瓦。

截至目前,光伏支架安装40兆瓦,光伏板安装18兆瓦,预计9月30日支架组建全部完成安装。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3.5亿千瓦时,将进一步推动我市能源转型,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市按照“风光水火氢醇”多能互补和“大型化、基地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思路,重点推进6个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和3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探索建设2个以上氢能及装备制造示范园与应用场景。加强与中能建、中船集团等国内能源头部企业合作,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重点实施甘州区南滩30万千瓦光伏发电等27项风光电项目,全力推进肃南县华能东方氢能产业园等22项风光电协同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加快推进肃南盘道山和皇城抽水蓄能电站规划研究进程,全年新增装机容量280万千瓦,完成投资56亿元,综合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34.5亿元,为全市工业转型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三、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形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

甘肃融万科技有限公司10万吨凹凸棒石提纯转白生产线经过第一阶段的调试运行后正式进入生产阶段,标志着我市凹凸棒石产业破冰起航,迈入发展新阶段;甘肃河西硅业新材料有限公司20万吨硅系新材料综合利用一期项目现场,各类机械紧张有序开展作业,工人们争分夺秒施工,场面蔚为壮观。该公司20万吨硅系新材料综合利用项目为今年省列重大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23.65亿元,项目产品工业硅是电子信息和光伏产业主要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电子信息、机械制造、能源开发等各个工业领域,是现代工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

近年来,我市以临泽凹凸棒石科技产业园为载体,加快推进凹凸棒石黏土精加工及高值化利用项目建设,促进凹凸新材料产品从初级向中高端延伸。立足全市丰富的石灰石、玄武岩、石英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支持西沟矿业、祁连山水泥等企业实施产业链延伸项目。加快推进肃南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推动高分子材料、抗菌陶业、石英石板材等项目落地建设。以甘州区为重点,围绕光伏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加速甘肃河西硅业新材料有限公司20万吨硅系新材料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实现工业硅产业和光伏产业链相连接,推动形成硅系新材料产业功能区。

四、聚力转型升级,推动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发展

我市坚持“安全发展、绿色环保、点面结合、产业衔接”原则,以4个省级化工产业园区为平台,开展化工产业延链补链行动,着力打造南华工业园、盐池工业园两个百亿级化工产业园。围绕重点产业,引导企业向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生物医药、特种材料等精细化工延伸,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以省级链主企业晋昌源公司为核心,加快建设年产120万吨捣固炼焦、年产10万吨高能环保醇基燃料等延链补链项目,打造能源化工循环产业链。依托酒钢集团公司建成60万吨钨采选项目,形成年生产3200吨钨精粉等系列产品的生产能力。围绕高台丰富的盐硝资源,规划建设精细化工产业园,永鸿染化、恒业生物等17个项目已建成,云昊科技、海川生物等8个项目正在建设,亚韵化工等15个项目正在办理手续。

五、精准招商引资,推进智能制造全产业链集聚区建设

抢抓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引进行业头部企业,全力拓展产业生态链,打造百亿级智能制造产业园。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园区三期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智能手机、智能芯片、服务器、新能源装备等智能产品的零部件生产、整机装配、系统集成等领域精准招商,引进行业头部企业和链主企业落地智能制造产业园,推动产业链深度互联和协同响应。重点实施中科嘉鑫智能模块式悬浮电源互感器产业化等4个智能制造项目,力促金方达IT基础设施智能制造、智城六零碳智慧装配式建材生产等项目落地建设。

六、赋能数字经济,打造数据信息产业新高地

紧抓《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抢占“五个制高点”规划》政策机遇,不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累计完成5G建设投资6.31亿元,建成5G基站2118个,全市出口带宽达2800G,城区、乡镇光网覆盖率达100%,全市旅游景区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大数据产业园一期项目综合楼、数据中心建成,建成标准部署机架1188个,57家企事业单位完成数据迁移上云;二期算力中心项目完成投资1000万元,土方开挖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此外,集中政策、资金、服务,全力推动百度、金山云、新华三等数据信息产业头部企业落地运营,加快构建完整的大数据产业生态,打造数据信息产业集聚高地,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主动融入全省“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为抓手,打造N个智慧应用场景,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全市206家规上工业企业中186家接入互联网,接入

率达90%以上;西沟矿业、晋昌源煤业使用了边缘计算技术,祁连葡萄酒业等9户企业使用了阿里云、百度云、国网新能源云等云服务,瑞丰塑料制品等8户重点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超过50%;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平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25.7%,关键工序平均数控化率达38.5%。

创新“智治”模式推动社会“善治”

淮北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综述

(2022年9月7日)

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动社会治理领域改革走深走实,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智治”“善治”联动提升城市温度的良好工作格局。连续十多年成为“皖北最稳定的城市”和“全省最稳定的城市之一”,2020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加快改革步伐高效协同推进

顶格推动,以上率下。成立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试点工作被纳入淮北“十四五”发展规划、全市目标绩效管理和重点民生工程。2020年以来,密集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等20多次,领导小组推进会、试点观摩会10余次。建立健全“党建+信访”等四项工作机制,市级领导带头包保重点信访事项,中央信联办交办的重复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7.6%。

拉高标杆,干在实处。全市上下坚持“一盘棋”谋、“一条心”悟、“一股劲”做,严肃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坚决的态度、更自觉的行动、更有力的举措,确保社会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市人大开展平安淮北建设调研,市政协充分发挥“请你来协商”平台作用,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民政局等单位积极作为,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等群团组织主动上前,联系对接驻淮商会、行业协会等,设立人民调解工作站深度参与治理。目前,全市已培育社会组织480余个,实现县区孵化基地全覆盖。

坚持示范引领共建共享共赢

为解决部分小区“管理真空”“服务真空”等难题,相山区坚持党建引领,在全市率先打造以“网格(小区)党支部+红色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

+红色物业”为架构的“红网满格1+2”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建立“网格召集—分级转办—问题处置—核查反馈—评议归档”闭环分级处置机制,实现隐患消解在网格、小事化解在社区、大事解决在街道,释放了城市基层治理新动

能。今年7月,这一创新举措获评全市改革创新案例擂台赛一等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做好社会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市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有力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推动实现社会治理工作群众全程参与、成效群众评判、成果群众共享。

在城市,创新打造网格“1+1”模式,健全大党委机制,万名在职党员深入网格认领服务岗位。推动物业改革,建立“四位一体”管服平台,实行社区首访、“四会”议事、多方联动管理模式,解决群众身边难题。

在农村,我市组建134个开放式党校、439个党群服务中心和2285个理事会。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调处各类纠纷、诉求15.6万件。打造婚姻矛盾调解五步法、邻里矛盾调解“一杯茶”等多个特色调解品牌,“老贾工作室”得到省委书记郑栅洁批示肯定,形成“市级有模式、县级有品牌、部门有经验、镇街有特色、村社有亮点”的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体系。

聚焦民生导向

提升“智治”成色

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推进市域信息基础设施联通、网络畅通、平台贯通和数据融通,不断提升我市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新增监控点位2448个,整合社会资源点位2.2万个,实现农村及偏远地区全覆盖。整合综治中心、信访中心、人民调解中心等,打造“多元纠纷调解中心”,推行“一站式”服务,推动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实现市、县、镇、村全覆盖。实施一系列重点信息化建设项目,100个智慧社区、安防小区同步推进。建立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创新“智能+”模式,打造智能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等政法服务,在全省率先开展“智慧公益”平台模板研发,建立完善政法机关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检查,深挖涉网违法犯罪线索,受理案件110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70人,冻结涉案资产1.4亿元。2021年度,淮北群众安全感全省第三;电信网络诈骗破案增长率全省第一;全市无个人极端案件发生。

春城政法忠诚履职平安昆明再续华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政法工作综述

(2022年9月15日)

为响应云南省委政法委的号召,即日起,昆明市委政法委在昆明日报开设“奋进新征程云南更平安·昆明篇”专栏,全方位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政法系统“守一方平安、护一方发展”的硬举措、新成效、好经验,讲好政法好故事、传播政法好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为深化平安法治昆明建设营造优良的舆论氛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政法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市委中心任务,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切实保障人民安宁,推动春城政法事业在新时代勇立潮头、奋楫扬帆,为护航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

昆明政法系统毫不动摇坚持政治建警,全面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筑牢政法队伍政治忠诚。昆明市根据市情,制定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的具体办法,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于政法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并健全落实政法政治督察、政治轮训、干部“协管”“协查”、纪律作风督查巡查、请示报告等制度体系。

在乡镇(街道)党组织配备政法委员,是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推动“党管政法”在基层落地落小、在一线落地落实的一项重要举措。

2020年3月,昆明市在全市141个乡镇(街道)配齐配强政法委员。五华区华山街道政法委员田晓东发挥身处一线的优势,了解群众诉求,整合基层资源力量为辖区百姓办实事。在党工委的领导下,华山街道推出“小巷管家”志愿者群防群治模式,143名“小巷管家”每天在辖区楼院和街巷巡逻,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小问题当天解决,大问题由社区协调职能部门共同解决,管理更精细,居民更安心。

同时,昆明市打通“中枢链”,推动综治中心建设实体化。目前,三级综治中心已完成办公、会议等硬件设施建设,并建立横向连通、纵向贯通的综治视频调度(会议)系统,实现“一张屏”指挥调度。

二、常备不懈防风险

昆明市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严打暴恐违法犯罪,深化反邪防邪斗争,筑牢维护政治安全的“铜墙铁壁”。

昆明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的建设,夯实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昆明市“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按照“前台后处”模式设置功能区,前有受理窗口,后有调处区域,依法专业、便捷高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2021年底,全市实现县(市)区及乡镇(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应建尽建、全面覆盖。

同时,昆明市探索“互联网+纠纷化解”,推进矛盾纠纷网上流转、网上立案、在线调解、司法确认,打通“线上+线下、现场+远程”纠纷化解双渠道。运用“智慧人民调解·云智调系统”,力促人民调解由传统纸质向智能化模式转变。

目前,全市建设矛盾纠纷调解中心156个,建成人民调解组织2032个,人民调解员9356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90.82万余件,化解率达99%。

三、打防管控护平安

昆明市持续巩固专项斗争成果,推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安全。

据统计,全市刑事警情从2012年的9.73万余起下降到2021年的7.12万余起,降幅达26.79%;“两抢”警情从2012年的日均发案12起,到2021年实现“零接报”294天,全市4984个小区和城中村实现接触性刑事案件“零发案”;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从2013年的77.33%上升至2021年的95.09%。

2021年12月15日,石林县被授予“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称号,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石林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抓好平安建设,解锁一个个“平安密码”,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关系友好和谐。全县上下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老百姓的生活有温度、更有质感。

这一荣誉是对近年来平安石林建设工作的肯定,也是平安昆明建设成效的

一个缩影。

“五零”平安小区、“七无”平安村(社区)、“九个不发生”平安乡镇

(街道)和“八无”平安单位昆明市树立目标导向,以“小平安”汇聚全市的“大平安”。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县区级平安乡镇(街道)91个、县区级平安村(社区)1013个、县区级平安小区1355个、县区级平安单位2260个。

四、优化治理提质效

昆明市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的“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的谆谆教诲,以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契机,坚持高点定位、高标谋划、高位推动试点工作,全力以赴争当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能冠军”。

昆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位居全国第4位,公共服务体系高效便捷,社会治理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效能”转变;全市城市公共安全感指数跃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风险防控体系关口前移,社会治理由“应急灭火”向“源头防控”转变;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实现“一网统管”“多网合一”,基层基础体系联动融合,社会治理从“封闭作战”向“全域贯通”转变;“幸福圆桌会”、村规民约“红黑榜”、红色物业、“百佳小区”等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社会动员体系广泛深入,社会治理由“单一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昆明市通过系统探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昆明模式”。

近年来,昆明先后获评2020年“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应急能力A级城市,2021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和“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城市”,成功创建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连续三年上榜央视“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五、厉行法治促发展

昆明政法机关扎实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深化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应用,在执法司法实践中健全落实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等制度,建成全省首家刑事诉讼案件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中心,设立全省首个行政复议服务中心,推动一批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助力稳定发展。

全市办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784件,以法治呵护“春城绿、昆明蓝”,保障绿色发展;加大民生领域执法司法力度,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843个,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

办率达100%,促进共享发展;创新建立“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法律服务园区”,设立多元解纷及国际商事仲裁服务“双中心”;做好磨憨托管有关政法工作,推动开放发展,以法治智慧、法治力量,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探索打造全方位、全链条法务生态圈,推动营商环境向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不断迈进。六、持之以恒抓队伍建设

昆明政法系统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持续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春城政法铁军。

昆明市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聚焦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执法司法公信力的多发性、顽固性、典型性问题,建立和出台制度机制744个,从源头上堵住漏洞。同时,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进一步纯洁政法队伍。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昆明政法机关推行932条便民利民措施,赢得了春城市民的认可。

近年来,全市政法机关先后有1524个先进集体、5347人受到国家、省、市级各类表彰,涌现出“全国优秀法官”杨章亮、“全国优秀公诉人”秦云、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贺丽远、“全国四大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杨江红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政法英模和先进典型。

从脱贫之路走向振兴之路

呼和浩特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2022年9月10日)

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战略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进一步聚焦重点、创新举措、狠抓落实,扎实做好“三农”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更牢固。自脱贫攻坚以来,全市26281户5545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7个贫困村(其中:自治区级贫困村67个,市级贫困村140个)全部出列,2个贫困县武川县(国家级)和清水河县(自治区级)全部摘帽,2019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零发生”,在市域内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建立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群众自主申报+部门动态监测”防返贫监测机制,统筹打造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综合政策服务保障体系,开展针对“十类重点人群”集中监测和摸排,做到应识尽识、应纳尽纳、应帮尽帮,返贫致贫风险得到及时化解,防返贫致贫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完善。今年,全市共动员县乡村、驻村干部和网格员4713人,摸排农户21.47万户48.72万人,摸排率100%。今年上半年,全市脱贫人口享受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占比50.4%;脱贫享受健康帮扶政策1.3万户2.5万人,农村低收入人群住院17347人次,政策内可报销比例93.58%;发放教育资助资金1.49亿元,惠及学生24.75万人次;实施危房改造877户、维修加固201户;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防贫保险资金778万元,将全市农村户籍人口纳入保障范围,持续提升保障力度。截至目前,全市无安全饮水困难户,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情况,所有脱贫群众住房安全、基本医疗、饮水安全均能够得到保障,无致贫返贫现象发生。

脱贫群众增收效果更明显。全市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2886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13860元,转移性收入增速平稳,综合保障水平提升明显,生产经营和工资性收入增幅较大,“开发式”“造血式”帮扶成效凸显,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显著增强。重点抓好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脱贫攻坚期内,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5.07亿元,占财政扶贫资金总额53.28%;进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阶段后,持续加大产业支持力度,坚持把促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聚焦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和产业发展优势,2021年至今,共投入产业帮扶资金7.16亿元,占衔接资金总额62.40%,惠

及全市约8万余农村群众。在就业帮扶方面,积极应对疫情影响,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委市政府稳住经济大盘有关精神,加强分析研判,加强公益岗位支持、推广“以工代赈”,持续拓宽就业渠道,用足京蒙帮扶政策,持续扩大脱贫人口稳岗就业规模。今年截至目前,共安排公益岗位资金1500万元,开发设立公益岗位3536个,全市9299名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现复工就业,提前超额完成自治区目标任务。

资金资产管理更高效。2012年至2021年,全市共投入各级扶贫资金和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34.3亿元,形成扶贫资产共28亿元,其中:经营类资产16亿元,公益类资产9亿元,到户类资产3亿元。为加强资产管理,全市各地区精准推进衔接资金资产清产核资工作,规范建立“三本账”,有序推进产权确权,建立起市、县、乡三级信息化管理体系。同时,财政和乡村振兴部门建立健全联席制度,联合第三方组建督导组,从项目实施、资金拨付到资产管理,实施全过程实地督查、审查,确保资金精准使用、资产规范管理。截至2022年8月底,呼和浩特市中央和自治区两级资金拨付率已达到72.5%,项目开工率已达到100%,项目完工率为40%,在全区排名前列。

重点地区帮扶更有力。聚焦国家和自治区级脱贫县以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两类重点地区,整合全市资源力量给予重点帮扶。制定《支持武川县加快推进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动武川县、清水河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实施方案》,整合全市力量,从财政资金、金融帮扶、土地政策、干部人才、重大项目等5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将原国贫县、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武川县,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京蒙协作对口帮扶单位,积极争取北京市、门头沟区两级资源,重点扶持武川县产业、医疗、教育发展。京蒙协作开展以来,共争取京蒙协作资金共计1.56亿元,央企帮扶资金0.72亿元,在武川县重点打造高端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残障青少年劳务实训基地、冷链食品恒温库等大型项目,涵盖产业项目、跟岗培训、教育医疗、劳务协作、消费帮扶等多个领域。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全市共建设集中安置点22个,集中安置1012户、2292人,分散安置334户644人,搬迁任务全部清零,彻底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同时,从加强统筹协调保持政策整体稳定、争取专项资金落实后续扶持项目、强化就业帮扶工作实现稳定就业、推进安置区社区治理促进社会融入、强化成效督查考核注重宣传引导等5方面细化帮扶举措,扎实推进全市22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抓巩固促提升”。

现已储备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项目12个,总投资3622万元,今年实施项目3个,投资额1400万元,持续推动集中安置区产业培育和公共服务配套,确保实现能融入、稳得住、能致富。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完善。不断加大脱贫地区交通、水利、电力、网络、文化、住房等方面设施建设力度。2018年至2021年,实现饮水安全农户比例由92.4%上升到100%,实现住房安全建档立卡户比例、通客运班车行政村比例、通生产生活用电行政村比例、通硬化路乡镇村比例、通宽带行政村比例均达100%。今年以来,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公共厕所建设改造、农村基础设施“七配套”作为重点,努力建设首府美丽宜居乡村。今年截至目前,各旗县区(开发区)计划新建农村户厕30066户,其中:水厕4824户,旱厕25242户,现已全部开工;全市农村水、电、通信、广播电视已实现100%全覆盖,正在加快推进物流站点、通村公路、天然气配套建设。今年,首府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市级重大工程项目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整合用活各类资源,以武川县为重点创建县级示范,其他旗县区同步推进,创建10个示范乡镇、63个示范村,着力打造一批叫得响、有活力、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示范典型样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社会力量帮扶成效更凸显。建立“市委常委包县、厅级领导包乡、处级领导驻乡、乡镇干部包村”包联机制,由市级领导、党政机关、军警单位、帮扶企业、帮扶责任人形成“组团”,集中多方优势,形成攻坚合力,打出帮扶组合拳。“组团式”帮扶工作模式受到原国家扶贫办、自治区扶贫办高度肯定,今年,我市持续健全优化工作机制,由51家单位牵头,300余个组团帮扶单位参与,组团帮扶10个旗县区(含经济技术开发区)的51个乡镇及涉农街道办,帮扶力量重点向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倾斜。2013年至今,全市各帮扶单位共投入社会帮扶资金4.86亿元,凝聚起了社会帮扶的强大合力。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入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持续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持之以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凝心聚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各项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金昌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年9月8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眸十年来不平凡的征程,镍都金昌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追赶跨越的步伐铿锵有力,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河西走廊经济带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历届市委、市政府坚定产业强市的发展思路不动摇,一项项“暖心”政策陆续出台,一批批客商接踵而至,一个个大项目纷至沓来。新时代,新金昌,新发展。金昌正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转型攻坚中砥砺前行,以全新姿态展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数字是抽象枯燥的,却折射出十年来金昌取得的辉煌成就: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8.61亿元,是2011年(275.67亿元)的1.55倍,年均增长9.4%;第一产业增加值32.97亿元,是2011年(9.98亿元)的3.3倍,年均增长

6.2%;第二产业增加值285.46亿元,是2011年(229.01亿元)的1.25倍,年均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110.18亿元,是2011年(36.68亿元)的3

倍,年均增长6.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8205元,是2011年(59571元)的1.65倍,年均增长10%。

一、看高度:高点谋划,高处起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经济是一艘巨轮,体量越大,风浪越大,掌舵领航就越显重要。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经济工作的全过程,无疑考验着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站位与能力水平。

回望非凡十年,“风景这边独好”的精彩答卷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判断力、决策力和行动力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2020年,“十三五”规划胜利收官;2021年,迎来“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从哪里破题?

市委坚持问题导向,蓄积发展优势,深入分析“十四五”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认为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特别是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破解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矛盾任重道远,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发展领域仍有不少短板这是摆在金昌启航“十四五”新征程面前的现实课题。

市委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站在国家和全省战略发展全局的高度谋划金昌发展,于变局中求新局,于危机中创生机,聚焦高质量

发展主题,科学确定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其中旗帜鲜明地提出:

——经济发展质效要取得新提高。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经济总量在全省位次前移,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增强,基本建成镍铜钴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创新集聚区、菜草畜高品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东数西算”产业基地,初步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开局即是冲刺,奋斗正当其时。2021年11月27日,市第九次党代会开幕。市委书记王钧在报告中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掷地有声地指出:——要建设产业集聚的现代化新金昌。重大项目支撑引领转型升级作用有效发挥,“2+4”产业链持续壮大,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2个千亿产业链,数字经济、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高品质菜草畜4个百亿产业链,形成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省前列,成为河西走廊城市群重要增长极。营商环境国内一流,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地位更加凸显,成为全省改革开放创新的重要阵地和示范窗口。

“致广大而尽精微”乃成事之道。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稳经济关键是稳增长。2022年7月29日召开的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充分肯定了上半年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清醒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融入“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强科技、强工业、强县域,稳住市场主体、扩大有效投资、加强运行调度,确保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确保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梯队,确保经济总量突破500亿元,不断开创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十年砥砺铸辉煌,扬帆奋进谱新篇。新方位造就新格局,新的发展目标,凝聚了力量,振奋了民心,激发了干劲。

这就是答案:2022年上半年,金昌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5.3亿元,同比增长11.7%,高于年初计划3.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9.2、7.5个百分点,增速保持全省第一,连续两个季度获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奖第一名。

二、看速度:转型加速,三产协同,金昌经济航速全面提升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金昌围绕打造产业高地要求,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金昌资源优势突出、产业体系完备、营商环境优良、发展动能强劲,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稳农业、强工业、优服务业,以此锻造经济发展硬实力。

十年前,甘肃元生还是一家集养殖与饲料加工为一体的小规模企业;而今天,甘肃元生已蜕变为全国最大的奶绵羊养殖基地。

十年前,金昌农户还是以小麦、大麦、玉米等农作物作为增收产业;而今天,高原夏菜、优质苜蓿、林果经济等已成为拿得出手、叫得响亮的特色品牌。

设施蔬菜、规模养殖、观光农业持续为民增收,菜草畜高品质现代特色农业正在加速升级。守底线、破难点、聚要素、抓示范。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疫情防控和“三农”重点工作“两手抓、两不误”,统筹抓好春耕生产、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6.26亿元,同比增长9.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75元,同比增长5.2%。

工业经济不仅要在“量”上有突破,更要在“质”上有提升。走进金川铜冶炼工艺技术提升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工人抢工期、抓进度,处处洋溢着大干快上的奋进热潮。

该项目由金川集团公司投资57.52亿元建设,从今年5月开工,建成后每年可处理混合铜精矿153万吨,年产铜阳极板35.78万吨,年产值达到260亿元。

我市大力实施强工业行动,深入开展“四抓四促”,强势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出台《支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全面推行工业企业分级监测调度和“一月一监测、一月一通报、规上企业分级监测、重点企业随时调度、重大问题现场解决”工作机制,强化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协调保障,落实保通保畅“白名单”机制,建立健全政企联席会议机制,力促工业企业稳产增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传统销售模式受限的情况下,电商为全市经济发展插上“云翅膀”,让本土特色农产品“飞”往全国各地。上半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6.5亿元,同比增长10.2%;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0亿元,同比增长11.1%。

为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我市出台《金昌市2022年促进消费增长活动实施方案》,安排促消费资金600万元用于开展促销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迎新春促消费助力乡村振兴”、庆“五一”“迎端午”促销活动,通过发放电子消费券,在汽车、家电、家具、成品油、日用品、餐饮等重点领域开展了100余场促销活动。举办了“五一”汽车展销会,销售车辆419台,销售金额超过6900万,车辆购置税超过520万元。引导时代广场举办了第一届美食玉器文化旅游节,日

均销售额约12万元,带动天水路商业步行街周边街铺销售额环比上涨约30%。争取金川区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促消费项目、永昌县家政服务质量提升项目补助资金60万元。

聚焦市企融合培育产业集群,金昌新旧动能转换步伐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效应进一步显现。上半年,“2+4”产业链实现产值572亿元、同比增长37.2%,完成全年千亿元目标的57%。

在充满机遇与希望的金昌大地上,一、二、三产业加速协同发展,犹如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看三、广度:广开胸怀,大招商招大商,营商环境优化走在全国前列2022年,金昌开放的步子更快、姿态更美。开放带来机遇,开放助力发展。

8月22日,金昌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收到了一面锦旗,远在2300公里以外的上市企业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王平赶赴金昌,亲自将这面锦旗送到了金昌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窗口首席代表张小红的手中。

千里送锦旗,是因为金昌市启动全程代办工作流程,国家、省、市三级市场监管部门联动,开辟绿色通道,仅用7天时间为企业顺利拿到营业执照。

打造开放高地,离不开一流营商环境。近年来,金昌市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着力打造政策稳定、竞争公平、服务高效、成本优惠的营商环境“金名片”,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软环境。

2020年,金昌市引入阿帕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西部网络货运总部,聚力打造西部首家网络货运数字产业园。不到一年时间,该产业园便吸引了60余家全国优质物流企业落户金昌。

这个产业园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正式入驻该园区的伟玉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保道出其中缘由:“入驻后,园区为我们提供了一站式服务,45个工作日就办理完成了网络货运的全套手续,而全国办理这套手续平均需要6个月,这极大地节省了我们的时间。”

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这是金昌对投资客商的郑重承诺。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金昌稳步推进八个方面110项年度改革任务,持

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营商环境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三年行动,每季度召开政银企沟通对接会,表彰优秀企业家,营造了重商亲商利商的良好氛

围。

同时,在全省率先全域开展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信用承诺制改革。优化企业半天办结、个体工商户“秒批”“即来即办”、重大项目“送照到家”等服务,全面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全程电子化简易注销登记和“统一上云”“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数字政府”上线运行,城市云平台建成投用,我市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城市信用排名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位列第89位。

进企业去!到车间去!当好“店小二”,为企业办实事,金昌市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

——针对签约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组建微信工作群,金昌市委市政府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负责人、项目服务专员进群,24小时全天候服务,多部门全过程代办,实现项目清单在群里梳理、指令在平台下达、措施在网上制定、问题在现场解决。

——针对中小企业反映的融资难、电价高等普遍性问题,积极克服财力收支困难,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筹措工业强市专项资金4500万元,用于氯碱化工产业链电价和工业企业规下转规上奖励。

——紧盯企业生产成本,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上各类涉企优惠政策,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金昌市政府与人行兰州中心支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金昌市首贷中心,入驻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成为全省第四家首贷中心,全力服务在金昌市区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群体。

⋯⋯

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让更多企业坚定了在金昌投资兴业的信心。近年来,全市上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今年上半年总投资916亿元的355个重点项目开复工率94.6%,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37.3%,分别高于去年同期13.3、4.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7%。一个个项目开工,犹如一颗颗种子,激活一池春水,带来新的希望。一些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也在拔节生长,引人瞩目。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金昌将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张开双臂欢迎更多的企业家来金昌投资兴业,互利共赢,共创美好未来!

担当实干谋发展乘风启航向未来

庆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年9月14日)

全县5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现行标准下52866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跨越;

工业经济逆势突围,全力支持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油气年产量分别稳定在140万吨、2.7亿立方米左右;

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51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6个,完成投资314.2亿元;完成人工造林11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46%;“引黄入庆”项目建成通水,“气化庆城”结束了庆城县不通天然气的历史;

银西高铁、甜永高速建成通车,庆城群众出行更加方便;

⋯⋯

党的十八大以来,庆城县委、县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各项部署要求,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十年奋力耕耘,谱写出了一篇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似锦华章。

初秋时节,庆城大地生机勃勃。项目推进有条不紊,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城乡面貌绽放新颜,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一幅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奋进画卷铺陈舒展。

强工业兴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工业强则庆城强,工业兴则庆城富”。近年来,庆城县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主战场”的定位,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第一动力,把工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全力以赴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庆城10亿吨级大油田勘探开发,原油、天然气产量实现673万吨、6.4亿立方米。中梁宜达、华胜达石英砂等工业项目建成投产,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0户,庆城县获批全市首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截至目前,累计实施工业项目19个,长荣机械、嘉辉食品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年完成原油产量150万吨、开采天然气3.43亿立方米。

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庆城县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推进。截至目前,庆城县经县级以上农业农村部门认定的龙头企业有11家,龙头企业固定资产净值达3.17亿元,营业收入5.12亿元,净利润1.04亿元,从业

人数4230人,其中农民从业人数4150人,龙头企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1.51万户,农户从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获得收入总额达1.38亿元。农业龙头企业的强势崛起,引领全县产业快速发展,有力促进全县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成为全县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一、抓项目增后劲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庆城县高度重视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相关工作人员通过走访调研、专题研究,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启动实施了庆城县学前教育提升项目,规范建设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其中包括庆城幼儿园建设项目、中街幼儿园提升项目和庆华幼儿园提升改造项目。3所幼儿园设计规划51个教学班,配套完成室外混凝土院坪硬化、防滑橡胶地面铺装、塑胶跑道、草坪及室外给排水、消防、暖通、电气等附属工程,总投资8327.5万元。项目建成后新增1530个幼儿学位,将有效缓解庆城县学前教育学位不足的现状,进一步提高公办幼儿园数量和学位占比,从根本上解决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在庆城县中街幼儿园提升项目施工现场,铭扬天润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左吉龙给工作人员细心叮嘱全站仪测量、钢筋棒绑扎等注意事项。据左吉龙介绍,庆城县学前教育提升项目有参建人员130余人,庆城幼儿园已完成教学楼基础各项施工任务,正在抓紧建设一层主体;中街幼儿园完成基础开挖,正在进行消防水池钢筋棒绑扎工作;庆华幼儿园8月20日已开工建设。

近年来,设计理念超前、建设标准一流的陇东中学新校完成搬迁,开启了庆城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医疗设施先进、服务功能完备的庆城县人民医院新院投入使用,在全市乃至全省县级医院中树立了标杆;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百汇汽车城、油田片区“三供一业”改造全面竣工,西河河道治理、棚户区改造进入扫尾阶段,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如今,庆城县逐渐发展成为投资洼地、开放高地、发展宝地,成为越来越多大型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客商纷纷前来庆城考察交流,寻觅发展商机。2022年,庆城县发展再结硕果,全县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各类建设项目160个,总投资202.9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5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76个,年度投资38.13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84个,年度投资32.43亿元。截至目前,全县开(复)工项目134个,完成投资30.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2.8%。

二、抓特色创品牌乡村振兴硕果累累

一个个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迅速崛起,一座座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游人如

织,一粒粒增收致富的希望种子在阡陌纵横中萌发成长庆城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步履铿锵。

近年来,庆城县各乡镇结合各自优势,积极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通过发展休闲度假型、观光采摘型、特色餐饮型等多种乡村旅游,使游客从原来的“走马观花”型旅游,逐渐转变成“闻香下马”型度假旅游。

现在提起庆城县,首先进入人们脑海里的画面就是家家有水、户户有花的美丽乡村,也因此,乡村旅游成了庆城县一大特色产业。在庆城县药王洞村,说起村里的产业发展,村民“老张”滔滔不绝:“我们村有4家农家乐,把很多青壮年劳动力都吸引回村了,还能自产自销当地的农产品,各户生意都不错。”

位于桐川镇金家川村的七米梯田生态农场,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独特、生态优势明显,是集休闲娱乐及旅游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占地600余亩,包括存栏2000余只羊的湖羊养殖场、种植8000余棵果树的山地苹果采摘园、林下生态芦花鸡养殖场及垂钓园、菜园等。该农场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桐川镇乡村旅游产业开发水平,对全县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庆城县坚持产业融合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文化”“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培育了观赏农业、野外寻趣、生态采摘、民俗体验、红色观光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逐渐形成了“一乡一品”发展格局,实现乡村旅游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为乡村振兴带来了空前活力。

如今,庆城县肉羊、苹果产业的主导地位更加凸显,新建千只肉羊合作社37个、200头规模以上肉牛合作社7个、生猪规模养殖场9个,更新栽植瑞阳、瑞雪等新优苹果1200亩,间伐改造1万亩。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启动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赤城镇老庄村、马岭镇马岭村通过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评审,庆城镇药王洞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72.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57亿元。

截至目前,全县创建乡村振兴市级示范乡镇2个、省级示范村2个、市级示范村3个、县级示范村5个,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提升3大类23个重点项目,完成农村改厕7881座,创建清洁村庄43个。三、惠民生办实事群众福祉不断增进为进一步增强百姓福祉,庆城县将民生工作精细化,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为群众创造着美好生活的“入场券”。

——“引黄入庆”工程建成通水。2018年10月31日晚10时45分,随着“引

黄入庆”工程张南湾分水阀门缓缓打开,黄河水涌入工程管道,标志着扬黄甘肃专用工程正式向庆城县供水,开启了庆城县人民饮用黄河水的历史,县城及周边13.8万名群众喝上了甘甜的黄河水。

——实施“气化庆城”项目。2018年启动“气化庆城”项目,2020年1月7日通气投用,结束了庆城县不通天然气的历史。

——银西高铁、甜永高速建成通车。2020年、2021年,银西高铁、甜永高速相继通车,给庆城人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建改建各类学校42所,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1200个,高考本科进线率连续九年位居全市县(区)第一。

——深入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高龄津贴实现全覆盖,提升改造乡镇卫生院6所,成功创建国家健康促进县和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标改造县级政务大厅,开通“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

如今,庆城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光荣使命催人奋进。庆城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开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新庆城建设新局面。

担当实干谋发展乘风起航向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武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年9月15日)

秋风拂面,漫步涪江,蓝天白云相依相伴,绿水青山温婉可人,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条条大路延伸脚下。夜幕降临,公园里、广场上,人们载歌载舞,沉醉在浓浓的幸福喜悦中。

十载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平武县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10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非凡成就的10年。10年来,平武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县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平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32亿元,相比2012年上半年的12.52亿元,增加了16.8亿元。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上半年的3.57亿元增加到2022年上半年的12.52亿元,增长近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上半年的9904元增长至2054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上半年的3084元增长至8479元⋯⋯一项项精准的数据,足可说明过去十年平武人走过的辉煌历程!

晚秋时节,原本已近新鲜猕猴桃采摘尾声,而在平武县古城镇青羊村衢江

——平武猕猴桃产业园,这里的晚熟猕猴桃才刚到采摘时节。9月8日,记者来到猕猴桃产业园,放眼望去,一片片藤架错落有致地遍布在坡地,一颗颗饱满的猕猴桃才刚刚去掉包裹的纸袋展露真容,该产业园种植户陈浩正在指挥村民采摘、搬运新鲜摘下的猕猴桃,现场一片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青羊村猕猴桃产业园作为衢江——平武东西部协作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后期还利用东西部协作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因此,猕猴桃产业园在注重产品品质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帮扶效益。

古城镇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猕猴桃属于劳动密集型种植业,200多亩的猕猴桃产业园,人工需求量巨大,从前期的栽种,再到授粉、采摘,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工,仅一般情况下的除草工作每天都需要20多人同时在岗,

这对当地脱贫户和困难群众增收帮助极大。”产业兴则百业兴,抓产业就是抓根本。

平武县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基础工作,因地制宜实施产业项目,工业经济不断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达百万亩。“平武县果梅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市级先进农业产业园区,“三品一标”产品达100余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达十余个,获评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更加显现。

同时,平武县积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明确树立“全域规划、突出特色、龙头带动、联动推进、全域覆盖”为方向,逐步形成以平武绿茶、平武核桃、平武中药材为清漪江片区、九环线片区和上山区3大片区支柱产业;以及以平武大红公鸡、平武黄牛、生态黑猪、平武食用菌和高山蔬菜为5大跨域产业的乡村振兴全面发展良好态势。

在平武,产业发展,最显著的特点便是使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荒山野岭变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温床,狭窄的泥巴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文化广场、道德讲堂、乡村童园进入了阔达乡,电脑、轿车等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村容村貌日新月异,群众面貌精神振奋、笑声朗朗。

乡风文明入农家,村容村貌展新颜。在平武,随意走进一处村落,脚步所至,目力所及,尽是美丽乡村的绚烂图景:一栋栋房屋干净整洁,一条条通村道路笔直平坦,一盏盏路灯温暖明亮,一排排花草吐露芬芳⋯⋯

走在平武县水晶镇青龙村的通村路上,整条道路就像一条缎带飘扬在青山绿水间,串起一个个村庄院落,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青龙村的通村路与平松路相接,全长10余公里,主路面宽约4.5米,全部由混凝土路面铺就而成。这条路的建设通车,让水晶镇到青龙村最远村民小组的车程由原来的几个小时缩短到不到1个小时。

“这条路修好了,我们老百姓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从此以后,我们自家种植的中药材就能够直接运到镇上的市场上,卖个好价钱。”青龙村脱贫户包悦平尝到了道路改造带来的“甜头”,打心底里高兴。

事实上,青龙村的通村路不仅是一条“脱贫路”,也是一条“致富路”“幸

福路”。

公路建成后,越来越多的当地村民开始种植中药材。水晶镇党委政府、青龙村两委也多次召开药材种植产业发展会,邀请驻村农技员现场传授药材种植技巧,讲解药材种植优势。同时,由政府牵头,完善当地农业基础设施,从基础道路硬化到区域灌溉覆盖,再到土壤无害化处理,青龙村的药材规模化种植条件日渐成熟,不少村民更将药材种植作为家庭第一大产业进行发展。而这,也仅仅是平武县夯实脱贫之基,筑牢发展之本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武始终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强化项目监管和效益发挥。仅“十三五”时期,平武县累计完成投资155.3亿元,全县公路通车里程增至1920.9公里,互联互通的乡村路网加快构建,以“二高二横三纵两环”为骨架的县域交通“主动脉”和通达村组的毛细血管路网基本形成。同时,九绵高速、广平高速两条高速大动脉都已进入最后的建设冲刺阶段,便捷平武即将成为现实。

2020年底,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举行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自然教育先行试验区单位授牌仪式,平武县被纳入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自然教育先行试验区”。同时,平武县还成功入选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基地。

据悉,为积极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基地规范化建设,打造一批集大熊猫保护、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等联动推进、融合发展于一体的示范和典型,引导和激励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2021年6月,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启动了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基地和生态体验小区推荐评选工作。经各管理分局积极申报,各省管理局组织推荐,平武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基地。

平武县地处四川盆周山区与川西高原过度地带和川甘两省的交汇点和岷山山系大熊猫A种群腹心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出宜人的气候、独特的人文资源和奇特的地形地貌:4760平方公里林地面积,生态覆盖率达74%以上,常见优势树种23科、37属、78种,优势建群树种等32种,草被植物有96科、332属、573种一组组数据形象地说明了平武林业生态资源的富集。作为长江上游的生态功能区,平武县始终坚持“绿色打底,生态先行”的发展思路,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县域经济发展相互融合,努力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经

过几年的规划发展,如今,随着各类生态农产品的热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次次在平武县得到印证,“绿色打底生态发展”的理念也牢牢刻印进平武老百姓心中。

同时,平武将绿色低碳旅游理念与“大熊猫、大峡谷、大康养、大报恩、森呼吸”旅游品牌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拓景扩容、提质增效”,建成绿色低碳的“熊猫家园生态旅游目的地”。立足培育和提升“熊猫家园·秘境平武”旅游形象,优化“一城两轴四带”全域旅游总体布局,规划静养瑜伽、颐养服务、温泉度假、森林康复、越冬集训等绿色低碳的文体康养项目,丰富绿色低碳的文化旅游产品、生态康养产品,将生态“植入”文旅产业发展脉搏,让建绿、爱绿、护绿成为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

“你看,水龙头一打开就是干净清甜的自来水,现在再也不用为了吃水发愁了。”8月12日,平武县古城镇阳南村村民王加奇老人正和老伴雍福珍在院坝里打扫卫生,当记者问及易地搬迁带来的感受时,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做梦都没想到,到我这个年龄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全靠党的好政策!”

今年70岁的王加奇老人和67岁的老伴雍福珍共育有三子,现都在外工作,大部分时候都是二老在家相伴生活。虽然家中只有他们二人,但居住在同一个院落的邻居们却丝毫没让他们感到生活的孤单。

“自从搬到这里来以后,不仅生活变得更热闹了,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王加奇向记者介绍,他们原本的房屋在大山顶上,通村道路时常会发生垮塌,出行十分不便。加之山顶没有水源,饮水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他们一家。

随着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落地,王加奇一家被政府列为易地搬迁户,在距离他们原来房屋几公里远的村落给他们择址重建房屋。然而,房屋修建容易,想要说服老人搬迁却困难重重。王加奇老两口虽说明白原住地并不适宜居住,但奈何故土难离,说什么也不愿意搬迁。最终还是在当地党委政府以及帮扶单位的轮番引导下,才答应易地搬迁,下山来居住。

进入新房后,两位老人马上就被新房的条件感动了,钢筋混凝土的主体结构、洋气的转角楼梯、宽敞的客厅以及明亮的窗户,一改老房子的破旧样貌。“开始儿子告诉我们新房条件好,但我们没有想到,能有这么好!真的感谢党的好政策!”回忆起刚搬进新房时的场景,老人雍福珍依然十分激动。

事实上,王加奇老人家的故事仅仅是平武县改善民生,不断增强群众获得

感和幸福感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平武县把扶贫安居项目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等工作,确保农村困难群众“搬得出、建得起、住得好、能致富”。

“我们统筹财力物力优先解决贫困群众住房、教育、医疗、饮水等问题,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动态清零。”平武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仅脱贫攻坚以来,平武县落实易地扶贫搬迁资金4152.84万元,完成搬迁712人并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实施C/D级危房改造539户、破旧房修缮改造645户,实施地灾搬迁337户,“四改两建”2.7万户,全县群众居住环境显著改善。

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过去十年的砥砺奋进是为了下一个十年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站在时代的风口,平武县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更强的力度乘风起航,书写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黑龙江财政十年来大力支持粮食丰产增收综述

(2022年9月10日)

202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573.5亿斤,占全国的11.5%,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2012—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9年超过1200亿斤。

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省财政部门持续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不断提升财政支农工作效能,为黑龙江坚决做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当好国家农产品供给主力军,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日前,就黑龙江省财政部门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等问题,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

一、坚持优先保障完善财政农业投入体系

黑龙江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10年来,省财政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健全农业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强基础。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省级财政累计投入涉农资金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6.93%,累计投入政府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资金392.8亿元,对支持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发挥了

重要作用。二是统筹涉农资金增效益。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聚焦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黑土地保护、种业创新发展等基础性、战略性领域,以相关规划为引领,在“大专项+任务清单”框架内,强化

涉农资金集中统筹使用,实现相关资金跨部门、跨类别整合。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省整合相关涉农资金总规模达125亿元以上。三是强化信贷担保聚资本。加速完善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省农担公司注册资本金规模达62.3亿元,是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地方第一大股东。截至今年6月底,已与

省内13家银行签订业务合作协议,担保业务覆盖全省,累计为29.7万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710.4亿元,占全国33家省级农担公司总规模的近十分之一。

目前,在保项目13.7万个、在保余额286.6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支持粮食生产237.3亿元,占全国农担体系同类业务总规模的39%。在保余额、累计担保等两项指标位居全国农担体系第二位,有力缓解了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坚持精准发力支持完善粮食生产体系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实现粮食稳产增收的重要途径。黑龙江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10年来,省财政厅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推动提高农业基础生产能力,促进黑龙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一是加力支持黑土地保护利用。坚持工程、农艺、生物等措施多管齐下,支持

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141.05万亩,落实耕地轮作休耕制度

试点7503.1万亩,完成保护性耕作6466万亩,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任务1890万亩。目前,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3.46,高出东北黑土区0.13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达36.2克/千克,秸秆翻埋和深松整地地块耕层厚度平均达到30厘米以上。二是加力支持农业生产机械化。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

施力度,对补贴品目内的机具实行普惠制补贴,并将粮食生产所需机具全部列

入补贴范围。近10年来,累计投入补贴资金185.4亿元,用于推行全程机械化耕作。目前,全省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98%以上,100马力以上拖拉机达到8.7万台,各类农机具达到288.1万台(套)。三是加力支持科技兴农。“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农业科技创新资金29.3亿元,支持加快农业生产技术创

新、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省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协同创新体系26个,打造千公里高标准科技示范带,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个,在不同积温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38个,测土配方施肥面积累计达到2.26亿亩,农业先进栽培技术模式推广面积达到2.01亿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9%。

三、坚持直达基层完善惠农利民政策体系

为保障和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10年来,黑龙江省财政厅大力推动构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确保各项惠农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一是落实产粮大县奖励政策。10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拨付黑龙江省产粮大县奖励资金629.8亿元,对73个常规产粮大县、43个超级产粮大县、57个产油大县和11个制种大县给予奖励,有效缓解了全省产粮大县财政困难,有力调动了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

极性。二是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2016年起,将直接发放给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三项补贴合并,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

并通过惠农补贴“一卡通”等方式,将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累计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857.23亿元,极大地调动了种粮户的积极性,为农民

保护耕地和种粮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落实粮食生产者补贴政策。在国家粮食生产者补贴政策框架内,创新补贴机制,依据粮食市场价格和品种比较收

益,实行玉米、大豆和稻谷差异化补贴标准,累计拨付玉米、大豆和稻谷生产者补贴1770.24亿元,推动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有效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切实保障农民种植收益。今年2月,及早发出“2022年继续实施玉米、大豆差异化补贴政策,原则上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高于玉米生产者补贴200元左右”的政策信号,推动全省扩种大豆。四是落实实际种粮农民补贴政策。为缓解农资价

格上涨对实际种粮者增支影响,稳定种粮农民收入,2021、2022年中央财政共

计下达黑龙江省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69.82亿元。省级财政本着“把握农时、不误农事、保产增收”的原则,创新采取“先预拨、后清算”方式,以上一年度全省1.65亿亩合法种植面积为依据,将补贴资金及时下拨各市县(北大荒农垦集团资金自行分配)。同时,督促基层做好补贴资金发放工作,弥补农资成本上涨带来的种粮收益下降,有力保障了实际种粮者的合理收益。

四、坚持守住底线完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

黑龙江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省财政厅突出完善粮食生产风险防控、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强化农业抗灾守丰收保障。一是推动健全防灾减灾体系。近10年来,累计拨付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15.1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救灾资金9.8亿元,主要用于抗击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农田统一灭鼠等工作;水利救灾资金5.3亿元,用于

全省水毁工程修复和特大抗旱防汛等方面,持续推动提升黑龙江省农业抗灾能力。二是推动农业保障扩面提标。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作用,近10年来,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31.07亿元,共为1130.98万户投保农户提供2067.84亿元的风险保障,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承

保面积(头数)连年增长。2021年,黑龙江省种植业承保面积创历史新高,达到1.13亿亩,较2012年增加了6574.31万亩,增长138.9%;养殖业投保头数297.43万头,较2012年增加了244.46万头,增长461.5%;各级财政投入25.9亿元,保障水平达到458.69亿元,分别较2012年提高了323.9%、492.39%。此外,结合省情,创新增加黑木耳、汉麻、奶山羊3个地方优势特色以奖代补品种。目前,全省农业保险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基本形成种植、养殖、林业同步承保,种植业直接物化成本保险为主,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并存;大宗农产品保险为主、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辅助;政策性农险为主、商业性农险补充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农户有收益、产业有保障、资金有效率、运行较规范的可持续发展格局。三是推动提升粮食储备能力。近10年来,省级财政累计拨付补贴资金

12.82亿元,用于省级储备粮保管费用、利息补贴及粮库智能化改造等事项,有力维护了地方粮食流通秩序、稳定粮食市场。2022年,安排粮食仓储智能化升级改造资金6000万元、粮食绿色仓储提升工程资金5.83亿元,推动粮食储备工程向绿色智能化方向迈进。

黑龙江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省财政将聚焦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支持抓好粮食等初级农产品供给保障,不断增强大豆等国家紧缺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为实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目标贡献财政力量。

党徽闪耀在边关战疫一线

西藏边检总站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综述

(2022年9月7日)

烈日当空,骄阳灼灼,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闷热难耐,汗如雨下。累了,执勤点的警车、帐篷便是小憩之地;饿了,一桶泡面就是一顿饱餐;夜寒了,搓搓手、跺跺脚来取暖疫情发生以来,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广大党员民警以战疫为号令,坚守在雪域边关,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用坚定逆行的藏蓝背影诠释从警誓言,让党徽闪耀在战疫一线。

红心向党逆行出征——矢志守土尽责

“疫情不退,绝不收兵!”誓言铿锵,震彻云霄。8月21日,西藏边检总站根据自治区疫情防控要求,抽调120名精干警力组建“抗疫党员突击队”,全力支援拉萨市抗疫工作,吹响战疫冲锋号。

听从召唤,全力以赴。疫情发生以来,西藏边检总站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第一时间启动最高等级勤务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向全体党员民警发出政治动员令、倡议书和慰问电,强化思想发动,持续调动激发广大党员民警的参战热情。

广大党员民警纷纷喊出“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战疫最强音,30个临时党支部相继组建,300余个“党员志愿先锋队”“党员服务队”“党员先锋模范岗”接连设立,900余名党员民警主动递交请战书,1480余名民警值守在防疫卡点、奋战在支援一线、冲锋在服务前沿。

聂拉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刘哲原计划8月6日休假回老家重庆,陪伴妻子范紫秋待产,却不料遇上疫情发生。一边是心爱的妻子、期待许久的新生命,一边是艰巨繁重的疫情防控工作,在骨肉至亲和家国情深中,刘哲毅然选择了后者。刘哲积极协调手套、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西藏边检总站还有很多像刘哲一样的党员民警,他们有的克服高温,身着厚厚防护服,全身被汗水浸透,认真查验过往车辆人员;有的连续在岗10多个小时,负责核酸检测现场执勤警戒、消杀和劝导工作;还有的民警家属退掉返程机票,与丈夫携手抗疫。他们抗缺氧、战酷暑、斗病毒,舍小家、为大家,默默负重前行,守护岁月静好,构成了战疫的铜墙铁壁。

总站党委强化关怀保障,投入专项经费采购防疫物资16种74余万件(套),

向自治区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争取防疫物资8个品种共计26250件(套),争取地方捐赠防疫物资共计145850件(套),通过发放慰问信、慰问金等形式,向抗疫一线民警职工及家属传递组织温暖,持续提振士气、鼓舞斗志。

披星戴月坚守战位——织密安全防线

8月15日,林芝边境管理支队达木边境派出所民警王涛在辖区开展防疫宣传和边境巡逻时,身上被35条蚂蟥咬得伤痕累累,警服也被鲜血染红,只能用创口贴在身上打了30个“补丁”,第二天伤口才基本停止出血。

事后,民警王涛说道:“像这样的场景,是我们每个戍边民警的日常。防疫大局当前,我们更应该把脚步走勤一些、宣传透彻一些、解难用心一些,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断深入,西藏边检总站紧密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和“獴猎行动2022”,针对一线山口、通道管控实际,增设106个

防疫执勤卡点,增派400余名警力、150余名护边员,采取联合巡逻、定点值守、重点管控等方式,严控边境一线,严厉打击妨害国(边)境管理违法犯罪活动。截至目前,共计查处涉疫违法案件9起24人,有力维护了边境口岸的安全稳定。

广大党员民警严格按照24小时联防联控值守机制,深入边境辖区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强化重点路段巡防、场所管控、区域消杀,及时维护核酸采样点秩序,全力做到疫情防控零死角、零盲区、零疏漏,筑牢阻断疫情传播的一道道安全防线。

山南勒布边境派出所麻麻沟执勤点设立在进出勒布沟景区的唯一路口,负责人员查验、消杀等工作。身处原始森林、峻岭沟壑,深夜遇见黑熊等野兽是常态,受到毒虫叮咬也在所难免。执勤点民警庄冀说:“执勤点有‘三多’,风多雨多虫兽多,但因为我们是党员,身后守护的是人民群众,必须铆足干劲,挺身而出。”

民有所需必有所为——砥砺初心使命

在与病毒较量的斗争中,哪里有群众的需要,哪里就是西藏移民管理警察行动的方向。

受疫情影响,阿里边境管理支队马攸桥边境检查站有大量游客滞留。马攸桥边境检查站积极主动作为,临时划定安置点,搭建50顶帐篷供200人留宿,共计发放方便面300余件、矿泉水200余件、面包40余件、压缩饼干3件。

在此留宿的游客李某说:“移民管理警察每天来我们帐篷消杀,全力保障

我们的食宿,真的很感谢他们。”

山南边境管理支队玉麦边境派出所民警达娃旺庆在拉萨休假期间,所居住的区域被划为高风险区域。达娃旺庆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协助开展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秩序维护、环境消杀、买菜送药、垃圾清运等工作,每天为群众平均送菜300余份,一直从早上九点忙到次日凌晨,“有时候忙起来,连饭都顾不得上吃,怕耽搁了送菜。”

8月22日,应日喀则市新冠肺炎联防联控小组要求,需紧急搬运气膜实验室及医疗设备。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机关30余名党员民警从夜间11点一直奋战到凌晨六点,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民警白紫金说道:“这批设备和物资最重的有几百斤,我们去了10个人才将货物从车上搬下来,搬完后,腿都在发颤。”

截至目前,西藏边检总站妥善安置滞留游客1200余人,救助群众50余人,全力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开展各项防疫工作,用心用情守护着一方平安。

战疫仍在进行,防控不能松劲。西藏边检总站广大党员民警必将连续奋战,以忠诚和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贡献力量。

党旗高扬风帆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综述

(2022年9月13日)

编者按: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喜迎二十大筑梦新未来”,展现十年来我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敬请关注。

仲秋时节,漫步郧阳区柳陂镇龙韵村,阳光倾洒在鳞次栉比的特色民居上,随处可见的木栅栏、瓦片墙、石板路、茅草亭,把村子装扮得古色古香。村旁的车间和农田里,人们辛勤劳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个坐落在汉江之畔的美丽乡村,是全市首个因易地扶贫搬迁形成的行政村。在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龙韵村党支部带领下,该村不断完善村级管理体制,加强村庄环境治理,大力发展香菇、织袜、旅游等产业,孕育出一片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沃土。

龙韵村的振兴之路,是我市以党建引领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驻足回眸,十年一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一、凝心铸魂筑牢信仰之基

走进位于城区上海路的一丢城市书店,正中悬挂的党徽熠熠生辉,“红色故事汇”5个大字格外醒目,红色主题书架、红色观影区、“学习强国”学习小屋等功能区特色鲜明,《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百年大党》等党史书籍琳琅满目,不少读者在此捧书阅读,沉浸在红色历史的海洋里。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市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探索创新学习内容,打造“红色驿站”“音乐党史课”“红色故事汇”等一系列党史学习教育品牌,党史学习教育高潮迭起,广大干部群众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为投身改革发展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

“欲事立,须是心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主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一系列党内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修养,拧紧思想政治上的“总开关”,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忠诚践行者。

为确保思想政治建设取得成效,我市建立“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积极推进党员干部教育阵地建设,指导规范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建成70个红色驿站(政治生活馆)、20个党性教育基地,推动全市18余万党员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强党性铸就忠诚干净担当之魂。

二、强基固本打造坚强堡垒

“我们的村干部懂市场,村里让我种什么、我就种什么,准没错!”在房县野人谷镇千家坪村村民眼中,村党支部就是他们发展产业的主心骨。

这个地处偏远的高山村,过去贫困发生率超过50%。2014年以来,村党支部率领一干致富能人,领办香菇、中药材、蔬菜、林特等产业,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成为远近闻名的产业发展示范村。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管党治党,重在基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持续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主力军作用,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我市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村党组织治理能力强化提升行动,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实施“能人回归”“红色头雁”“红色引擎”工程,持续推动强基固本、强村富民;在建设发展一线,坚持把支部建在车间、建在工地、建在招商引资一线,引领广大党员抢时争日、大干快上,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广大党员志愿者不怕吃苦、甘于奉献,助力十堰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殊荣,以昂扬之姿向着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这一更高目标迈进;在伟大抗疫斗争中,广大党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守护全市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服务民生领域,全市党员干部响应号召,下沉社区,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持续做好“双报到”“三认”工作,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三、正风肃纪锤炼过硬队伍

8月13日凌晨5时许,整个城市还在沉睡之中,在茅箭区东城经济开发区庄仪·橡树湾小区,市委编办党员干部已集聚于此,点名报到、分配任务、战前动员随着一声令下,大家分赴小区各卡口,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输入性疫情,市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8400余名党员闻令而动,冒着40多度的高温坚守疫情防控一线,构筑起坚强的防疫堡垒,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充分彰显了我市党员干部队伍强大的宗旨意识和过硬的纪律作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把公道正派作为核心理念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严”字当头、“实”字托底,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全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严把政治标准,科学调度发展党员指导计划。定期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选树表彰活动,大力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擦亮“十星级党组织”“十星级党员”品牌,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基层组织持续得到加强。

同时,我市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党员队伍,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腐败行为,扎实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治理,深入实施“清廉十堰”创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全面加强,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时光见证发展变迁,岁月记录奋斗足迹。回眸过去十年,在党建引领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写下了精彩的时代答卷。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正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向着“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目标迈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旗引领同心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靖党的建设工作综述

(2022年9月14日)

党建强,发展强。只有党的组织强起来,党员队伍强起来,党的工作强起来,才能凝聚起筑梦前行的磅礴伟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为重点,以建设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为关键,以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为保障,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十年来,我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常态化开展系列主题培训,自2017年以来,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4396期、培训58.35万人次。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政治上更加坚定、思想上更加统一、行动上更加一致。打造珠源百姓宣讲团品牌,开展宣讲10万余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十年来,我市着力锻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曲靖铁军。不断强化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专业训练、实践锻炼,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挂职锻炼、交流轮岗、顶岗锻炼、跟踪培养一体化链条式育人机制,着力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十年来,市级举办各类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890期、培训各级干部17.1万人次。创新举办“珠源大讲堂”,与中央党校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培训,培训党员、干部31.5万人次。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送教下乡助推脱贫攻坚”活动,累计到贫困乡镇培训基层干部7600余人次。2015年以来,选派76名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上海等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选派21名干部到省直机关、省属企业挂职锻炼。

十年来,我市持续夯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层基础。连续8年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接续实施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创

新提质年和智慧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五好五规范”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19110个党支部全部创建达标。整乡推进“五强五好”村(居)民小组党支部建设,在46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立基层党组织274个。实施城市基层党建“书记领航”项目283个,在专业市场、商业街区等区域组建党组织2632个。全域开展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珠源红烛先锋”党建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全力打造“五力协同、城乡一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曲靖模式,纵深推进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城市建设。

十年来,我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涵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48525件,处置问题线索19876件,立案9882件,党纪政务处分9927人。创新制定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监督办法和市管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问题直报办法。探索推广新乡贤和民情观察员参与村(居)务监督等监督模式,基层监督体系更加健全。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市、县两级党委共开展巡察164轮次,巡察党组织2602个,实现巡察全覆盖。县级交叉巡察、“助攻式”对村巡察和问题线索“双清”机制得到中央巡视办肯定推广。推动9个清廉单元建设和7个专项行动迭代升级,开设“清廉曲靖”电视频道,打造具有曲靖辨识度的清廉建设新样式。

党旗引领风帆劲砥砺前行阔步走

大同市党的建设工作综述

(2022年9月10日)

党旗红,事业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认真贯彻执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守正创新,选贤任能,强基固本,严字当头,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全市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守正创新

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理想信念是根,根深则叶茂。10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和各级党组织持续深化理论武装,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政治保证。

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厚植对党忠诚思想根基。10年来,我市先后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并推动党内集中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持续引深“我为群众办实事”“学习身边榜样”“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等实践活动,全市1.03万个基层党组织、22.6万名党员接受了精神洗礼,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力量。

突出“凝心聚魂”开展培训,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10年来,我市共举办政治建设专题培训班及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次114期,线下培训干部31.2万余人次,1562人次干部参加省级以上组织部门举办的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坚持常态长效从严要求,加强政治历练党性锤炼。我市出台《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和规范党内组织生活的意见》等文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选贤任能

凝聚事业发展中坚力量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10年来,我市以积极构建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五大体系”为抓手,着力建设适应全市高质量

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突出政治标准精准识别干部,出台《大同市干部政治素质评价标准及办法

(试行)》,从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个方面分别制定正反面清单,结合干部考察和年度考核,进行“全面体检”和“靶向识别”,不断提高知事识人的精准度,在市县乡换届中,选好配强关键岗位干部,各级领导班子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结构进一步优化。

突出实绩导向激励担当作为,我市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树立起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2016年以来,全市提拔重用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等多个领域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1568人,评选市级担当作为干部792人,营造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突出接续发展培育年轻干部,我市出台年轻干部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并在科级干部职数审批中实行年轻干部专项预审制度,精心选派8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县乡任职“墩苗”。10年来,新招录县级以下基层公务员2025人,连续6年向北大、人大、南开等重点高校定向招录经济、金融、规划等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86名。

突出严管厚爱管理监督干部。2016年以来,共查核个人有关事项报告2300余人,受理信访举报544件,做到防微杜渐,抓早抓小。同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有效保护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强基固本

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10年来,我市坚持压责任、育队伍、创载体、提效能,久久为功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健全工作机制压实党建责任。我市实施“两级三责法”,通过抓实本级、督促下级,清单化明责、项目化履责、规范化问责,把压力传导到基层每个党组织。推行“周例会、月调度、季观摩、年评比”工作机制,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闭环管理,确保有序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效。

注重分类施策建强基层队伍。我市以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为牵引,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和“农村后备干部定向培养工程”,为农村发展培养接续力量,全覆盖充实“两新”党务工作力量,建立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推动职业化、专业化队伍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创新形式载体提升组织功能。我市针对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不同特点,分领域创建载体,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农村、社区、国企分类开展“争旗提档”“创星升级”“五星联创”等活动,各领域党建工作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工作效能。始终坚持组织工作服务中心大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通过建好网格、开展“清化收”、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等方式,解决基层组织作用弱化、治理体系不健全、治理能力不适应、治理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提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我市相关做法多次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山西日报》等媒体宣传推介。

人才强市

持续优化爱才用才环境

10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下大力气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不断强化对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持。

坚持和改进党管人才工作。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制订《关于强化党管人才优化创新生态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成立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人才工作专项考核和专项述职,构建起“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着力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构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全链条机制,稳步推进省校合作,通过加强领导、组建专班,挂图作战、推动落实,与62所省内外高校签署了115项合作协议。先后成立了云冈研究院和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大力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我市聚焦人才工作和生活需求,高标准建设转型汇智创新城,设立人才专项经费,组建青年就业创业联盟,出台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在大同发展的就业指南、优惠政策,实施“十百千”青年人才选拔计划通过一系列举措,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百舸争流千帆进,阔步高歌新征程。一系列扎实的举措,一项项喜人的成就,凸显着我市党的建设取得的优异成绩。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拼搏奋斗、真抓实干,为奋力谱写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大同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动真碰硬防“三违”强基补短提素质

安徽省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综述

(2022年9月6日)

安全是煤矿企业的“天字号”工程,安全文化建设在煤矿企业安全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国家矿山安监局安徽局对全省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走访调研。

一、各出妙招立体防“三违”

“三违”问题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沉疴宿疾。据统计,安徽省近年来70%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由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反“三违”、严问责,注重事前预防和过程控制,就是把好煤矿安全发展的命脉。

在皖北煤电集团五沟煤矿安全警示教育中心,几名员工正在体验戴眼罩过障碍走、单手穿衣、手指受伤拿筷子夹取乒乓球等。这是五沟煤矿反“三违”的一项创新举措。五沟煤矿要求所有“三违”人员必须到安全警示教育中心进行体验并考试。2019年以来,五沟煤矿杜绝了重伤及以上事故,今年1月至7月杜绝了轻伤及以上事故。截至目前,五沟煤矿累计安全生产超过3600天。如今,安全警示教育已成为皖北煤电集团的一项常态化工作。该集团要求煤矿副总工程师以上级别领导每月要到分管单位上一堂安全教育课,通过“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面对面地提醒纠错等方式,让员工深刻认识不安全行为带来的危害。

中煤新集公司连续4年将“工人违章,干部反省”列为年度安全生产1号文件中的重要内容,大力推广工业视频监管,在对采掘头面、生产系统、重要岗位、灾害治理全过程、检测检验关键环节实现“五个全覆盖”监控的同时,还在零星工程、单岗作业现场悬挂可视化矿灯,采用“固定监控+滚动播放”的方式,对所有摄像头覆盖区域进行监控,形成反“三违”的强大震慑力。

除了开展“工人违章,干部反省”外,淮河能源集团建立起领导和职能部门管技人员带头、安监部门主导、基层区队自主的“三位一体”防“三违”机制,制定实施安全生产违规违纪行为举报制度。此外,该集团还将瓦斯超限作业、严重违章放炮、测气员安监员防突员虚报检查数据、空顶作业、带电作业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严重后果的20种严重违章行为设定为红线,触犯者一律解除劳动合同。

二、引才育才提升综合素质

近年来,安徽省智慧矿山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建立一支规范化、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必要。安徽省煤矿企业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强基础补短板,实现了从事后补牢向筑基防范的根本性转变。

淮北矿业集团把班组建设作为安全生产的基石,加大引才育才力度,推行大学毕业生任班队长的机制,建立“招工即招生、入企先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的员工补充模式;大力实施班组长“公推公选”,推行员工轮值担任班组长制度,加强班组长培训,建立班组长后备人才库;积极开展标准化区队创建,实现班组行动团队化、岗位操作程序化、现场管理规范化,把班组打造成矿井安全生产的坚强堡垒。

作为省级创新型企业的皖北煤电集团,目前拥有4个科技创新平台、2869名科技人才、研发投入3.85亿元。围绕安全高效开采、瓦斯治理、水害防治、围岩治理、防灭火、煤矿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等重大课题项目,该集团积极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单位进行技术攻关和开发,为安全生产、高效生产提供了科技支撑。

在此基础上,皖北煤电集团还积极同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办学,通过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对口单招和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多渠道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大力开展“培训进班组,实操到现场”活动,利用井下废弃巷道、车间空余场地,建立了11个主要技术工种实操教学点,规范员工安全行为。

在健全完善班前会培训制度,抓好实操实训实战培训的同时,淮河能源集团大力实施井下全员“安全+技能”双证上岗制度,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井下岗位人员全员持有安全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从2018年开始,淮河能源集团对获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的员工分别给予3000元、4000元的一次性奖励;鼓励员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对取得中专(技校)及以上国家承认学历的,根据学历层次分别给予1000元至5000元的一次性补助。

三、探索宣教新形式新方法

安全宣教,是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凝聚安全发展共识的有力抓手。

淮北矿业集团童亭煤矿安全生产超过16周年,是安徽省安全生产周期最长的煤矿。2009年以来,童亭煤矿在认真总结分析安全管理方式方法的基础上,

开发出PAR“手指口述”安全确认管理法,形成了班前安全宣誓、亲情嘱托、打旗列队、井口确认、现场确认等管理流程。如今,

PAR“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已成为员工的一种自觉习惯。为不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淮北矿业集团还开展了“安全直通车进基层”、安全心理疏导等活动。

淮河能源集团积极探索安全宣传新方法,充分发挥工会、团组织、女工组织的作用,通过建设安全警示教育馆、开发辅助学习APP、开发可视化仿真培训系统、编演“三违”情景剧、摄制安全公益广告、制作安全微视频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安全文化宣传和安全文艺活动。

中煤新集公司二矿通过打造安全文化长廊、井上井下安全文化阵地,拍摄安全亲情微电影,组织观看安全教育警示片和参观事故案例警示教育馆等途径,全方位、立体式地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他们定期组织党员、团员和青年志愿者,开展党员安全岗、青安岗以及“零点夜查”等安全检查活动;定期邀请员工亲属到矿座谈或体验生活,交流安全心得,打好“亲情牌”。

奋楫破浪劲扬帆

党的十八大以来衡水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2022年9月13日)

调试水电消防、地面面层处理、栽种花苗9月11日,安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施工现场热火朝天,80多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为保证工程准时完工,这个假期大家放弃了休息。”安平高新区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张朝说。

不仅在工地,也不只是项目,节日期间,我市的众多劳动者步履不停,和这座城市一起拼搏前行。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衡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拼搏奋进,只争朝夕,推动了一系列功在当前、利在长远的大事,干成了一系列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要事,办好了一系列造福人民、群众满意的实事,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开创了衡水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这十年,我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积蓄了跃步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总量呈现出积极变化。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888.6亿元,到2014年跨越千亿元大关,2021年已达到1703.1亿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6.9%。人均GDP稳步提高,2021年人均GDP达到40561元,是2012年的两倍。

财政实力明显提升。201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7亿元,到2017年突破百亿大关,2021年达到136.6亿元,是2012年的2.6倍,年均增长11.6%。政府财力的增强,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量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81%,比2012年年末提高15.1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68个百分点。2012-2021年城镇人口年均增加6.3万人,有效带动了投资和消费需求。与此同时,我市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2021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8.2%,比2012年年末提高15.1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这十年,我市着力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第一产业较为稳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齐头并进、加速发展的新格局。

农业农村经济态势良好。随着“果蔬进京”“中化来衡”等一系列强农惠民政策的落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农业丰收、粮食保障的“定海神针”作用持续发力,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49.5亿元,较2012年增加88.9亿元。畜牧、蔬菜和果品三大优势支柱产业实现产值275.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1.2%。2021年粮食总产44.1亿公斤,创历史新高。2021年年末,销售收入超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家,较2012年增加23家。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2013-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2%。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9+5”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焕发出澎湃活力,2018-2021年营业收入保持年均22%的高速增长。

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市呈现出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重点行业发展良好,现代物流、信息传输、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与商务居民服务等公共服务业成为新亮点的发展新格局。2021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881.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1.7%,占比较2012年提高15.7个百分点。

三、需求结构不断改善

这十年,我市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积极深化对外开放,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扩大内需,需求结构持续改善,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坚持“项目为王”,坚持全生命周期抓项目建设,全过程抓项目管理服务,积极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公路、公共事业等领域项目建设,多元带动保持投资快速增长。2013-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9%。亿元以上建设项目个数由2012年的259家增加到2021年的327家。

消费升级态势明显。大数据、移动支付的兴起活跃了消费市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17年和2021年分别跨越500亿元、600亿元大关,2013-2021年累计消费4463.8亿元,2021年达611.3亿元,较2012年增加294.9亿元,年均增长8.6%,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全市旅游业呈现蓬勃发

展态势,2021年旅游总收入达141.3亿元,较2012年增加107.9亿元。

对外贸易发展成效显著。我市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开放型经济活力日趋增强。202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39.7亿元,年均增长1.8%。其中出口总额217.1亿元,年均增长2.7%。

四、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这十年,我市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新旧动能有序转换。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与日俱增。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20.3∶43.7∶36.0调整为2021年的14.0∶34.3∶51.7,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5.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明显快于传统产业。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61.3亿元,较2012年增加20.7亿元,年均增长11.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1.4%,较2012年提高10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全市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由2012年3.9亿元增加到2020年17.5亿元;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2年的1.1%提高到2020年的6.2%,提升了5.1个百分点。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度不减。2021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4家,总数达到636家;新增88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7268家。全市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5家、重点实验室3家。全市组织实施的科技计划项目232项。专利授权6513件,有效发明专利1092件,商标注册13338件。签订技术合同数由2012年的8份提高到2021年的415份,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2年的302万元提高到

2021年的26.1亿元。

五、民生福祉持续增强

这十年,我市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惠民为要,城乡居民获得新实惠,人民生活实现新改善。城乡收入大幅增加。我市坚持重点发力、精准落实、多措并举做好城乡居民增收工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8504元增加到2021年的35748元,增加了17244元,年均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6167元增加到2021年的16912元,增加了10745元,年均增长了11.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收入倍差由2012年的3.0降至2021年的2.11,缩小了0.89。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坚持把稳就业和保就业放在首位,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实施各类就业培训工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的预期目标以内。2021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3%,较2012年下降0.28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持续提高,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工作有效开展。2021年年末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75.3万人,较2012增加31.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31.6万人,较2012年增加13.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50.9万人,较2012年增加27.5万人。

六、共享发展拉高“获得感”

这十年,我市加大医疗、教育、文化领域投入,民生保障在共建共享中取得重大突破。

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服务人员数量大幅增加,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890个,卫生技术人员2.8万人,较2012年增加1.7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2万张,较2012年增加0.8万张。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21年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4所,主城区普通高中统招人数增长25.5%。2021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3.5万人。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在校生分别为40.4万人、36.8万人、12.5万人,分别较2012年增加14.9万人、4.5万人、4.8万人。

文化事业呈现新气象。全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方位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2021年年末,全市有博物馆6个,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12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不可移动文物点1193处,世界文化遗产点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

七、生态环境更美更优

这十年,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湖清的美丽衡水,环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生态优势更加彰显。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聚焦能源高质量转

型发展,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28%,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体现了全市用更少的能源消耗支撑了更多的经济发展。万元生产总值电耗下降0.32%,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9.03%。

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加大。2021年我市完成营造林2.1万公顷。截至去年年底,全市自然保护区达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能力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由2012年的80.35%提升到2021年的99.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绿化覆盖面积13895.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2%。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为257天;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42微克,下降17.6%,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70微克,下降15.7%。

回首十年路,踔厉奋发的足迹历历在目,湖城大地高质量发展长卷如画。展望新征程,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风帆高悬势正扬。聚焦新任务、

新使命、新要求,衡水儿女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争先进位,勇闯新路,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奋力推动新时代立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九江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综述

(2022年9月15日)

“法者,治之端也。”立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时光的箭镞密针细缕,串连起过去的2400多个日子;法治的光芒无声浸染,汇聚出润物无声的清流。自2015年11月获准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我市法治步履锵然有声,先后出台《九江市城区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九江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九江市立法条例》《九江市城区湖泊保护条例》《九江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九江市城市道路通行管理条例》《九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九江市物业管理条例》《九江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九江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十部地方性法规。《九江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九江市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九江市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

数量多、分量重、质量高的立法工作,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服务大局始终保持立法工作正确方向

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是立法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才能保证立法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保证全面依法治国的有序推进。

市人大常委会自觉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立法工作的核心要求,进一步强化核心意识,始终做到坚决拥护核心、坚决听从核心、坚决维护核心,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指示精神,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同时,坚持立法工作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市委常委会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地方性法规审议修改以及立法计划编制等工作情况汇报和请示,并就立法原则、方向和重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研究讨论。坚持服务大局,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编制立法计划,为市委重大战略和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提供法治保障。

二、为民立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人大的权力来自人民,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切实维护好人民的根本

利益,是人大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突出民生领域立法,积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历史建筑保护、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地方立法进程,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以人为本、立法为民已成为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最鲜明的特征。

201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聚全民之智,举全市之力,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此,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全局,主动跟进,围绕“文明、卫生、历史文化”这三个关键词,广听民意,制定规划,启动立法,分步推进,先后出台《九江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九江市城市道路通行管理条例》《九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九江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生态环保作为重点领域立法,不断健全生态环保法律制度,助力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以法律红线来保障绿色发展底线,先后出台了《九江市城区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九江市城区湖泊保护条例》等法规。同时,启动制定《九江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完善保护工作机制,细化水源外部环境管理,规范应急事件处置,分区分级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喝上干净安全水。

地方性法规的制定过程,既是寻求人民群众法治意愿最大公约数的过程,也是探索法律制度与地方实际相匹配的过程。物业管理关系千家万户,制定规范物业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也成为我市2020年立法计划市民公投中票数最高的一部立法项目。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从实际出发,在《九江市物业管理条例》中创设了“物业管理委员会”,规范建设单位、物业公司和业主行为,对脏乱差和失管小区提出了部门监管介入、应急物业服务、物业管理委员会接管等解决方案,打通了物业管理区域内无管理责任主体的堵点、难点问题,有效破解了物业管理中的社会治理难题。

三、积极探索深入推进科学民主立法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一次又一次生动的立法实践,不断完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机制,创新公众参与方式,广泛听取民意,不断提高立法精细化、精准化水平,确保制定出台“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的“良法”。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还建立了立法咨询专家库,设立了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16个;充分利用高校法学研究和教学资源的平台优势,在九江学院政法学院组建了地方立法研究院,加强地方立法理论研究,促进理论研究与立法实践相结合。

当前,我市正处于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关键时期,为九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是时代赋予地方立法的重大责任和崇高使命。“市人大常委会将在服务大局中把握立法切入点,在依法履职中找准立法着力点,在关注民生中体现立法落脚点,在固本强基中抓住立法关键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力求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市人大法制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域,则一域治。站在新起点,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发挥地方立法在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法律“重器”护航九江高质量发展!

感恩奋进担使命砥砺前行谱华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武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年9月13日)

十年,一段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十年,一张满载硕果的惠民答卷。

武威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感恩奋进、笃定实干,全市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改革开放有力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风政风民风昂扬向上。

武威,正以崭新的姿态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2021年武威市生产总值600.23亿元,较2012年增加303.06亿元,年均增长

一、书写人民满意答卷

十年来,武威市开拓创新、砥砺奋进,打赢了一次次硬仗,攻克了一个个堡垒。2020年,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4.42万户17.02万名高深山区群众移居川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走出了一条易地搬迁脱贫致富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生态移民新路子。

新征程,新使命。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巩固,如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怎样才能让搬迁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面对这些现实难题,武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书写人民满意的答卷。

——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融合互促,培树推广“富民新村产业发展、上庄村美丽乡村建设、红旗村乡风文明、德吉新村基层治理”四种模式,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的185个示范村各具特色,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立足资源禀赋,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初步构建起了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发展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法宝”。

二、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十年来,武威市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坚持扬长避短、培优增效,着力做优现代农业、做强生态工业、做大文化旅游产业,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今年1月,武威市制定印发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对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作出具体安排部署,确定重点产业链及链长,提出了重点推进的特色农产品及食

品加工、奶产业、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文化旅游、数字产业、特色医药、生态环保7条重点产业链,联通起一家家企业,统筹起一项项要素资源。

在链长制催动下,武威市产业变革浪潮涌动,激发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活力,产业生态发生深刻变革。7条重点产业链持续延链补链强链,上下游配套愈发紧密,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奶产业、新能源及装备制造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伊利乳业被列为全省第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达利、青啤等一批“老字号”企业“老树发新芽”,风光电装机容量已达343万千瓦,年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56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06家。创建4A级景区9家,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和历史文化街区即将建成,铜奔马5A级景区创建工作有序开展,武威市被评为“全域旅游精品目的地”,“天马行空·自在武威”文旅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经过十年的沉淀与发展,武威市“三大特色产业带”建设和“8+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奶牛、羊、猪、禽存栏和设施蔬菜、食用菌产量均列全省第一位,所辖县区被誉为“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蜜瓜之乡”“中国茴香之乡”“中国人参果之乡”“中国高原藜麦之都”“中国高原夏菜之乡”“中华苏武沙羊美食之乡”“中国高原走马之乡”。

三、生态文明建设大见成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武威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导向,打好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主动仗,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赢的创新发展之路。

早秋出凉州,沿S308线由城区入南部山区,山峰苍松青翠,绿色飘带环绕山腰,那是祁连云杉。山峁之上,山杏、樟子松、云杉、沙棘等树种在风中轻轻“舞动”。

十年来,武威市境内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150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构建。特别是去年以来,凉州区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政策机遇,将国家储备林建设作为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谋划实施凉州区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计划利用5年时间,建设国家储备林14.59万亩。

“项目建成后,凉州区森林覆盖率可提升1.45个百分点,木材储备量可增加41.05万立方米,经济效益年均可达2.96亿元以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凉州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高级工程师王吉伟信心满满地说。

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净土保卫战,武威全市上下同心发力,创造了许多新经验。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城区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达标城市行列,国控、省控断面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走出了一条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治理现代化路径。

十年来,武威市持续开展大规模防沙治沙和绿地倍增行动,深入实施“六大节水行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目前,完成治沙250.5万亩、人工造林34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12.1%

提高到19.01%;全市用水总量由2012年的16.11亿立方米减少到14.78亿立方米,干涸50多年的青土湖碧波重现,水域面积扩大到26.7平方公里,旱区湿地面积达到106平方公里。武威市被确定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被授予“省级森林城市”称号,八步沙林场被命名为我省首个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石羊河创建为全省唯一的全国示范河湖并入选“全国美丽河湖”提名案例。

四、发展活力日益增强

十年来,武威市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竞争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越发强劲。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重离子治疗肿瘤系统投入临床治疗,新型农机研发、生物医药、碳化硅节能环保改造等科技项目顺利实施,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42.92%,较2012年增长13.02个百分点。

——推出了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举措。事业单位、国资国企、农业农村、财税金融、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司法执法等方面改革不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领跑全省,“一书两证”电子证照在全省率先推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口岸功能逐步完善,进境木材、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建成运营,铁路国际集装箱场站项目一期工程完成,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作用日益凸显。

五、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十年来,武威市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保障,保持

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民生支出达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城镇新增就业27.7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15379元、6135元提高到33791元、14859元。新增中小学学位、公办幼儿园园位45080个,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部通过国家验收。新改建医院11家,新增床位8005张,3家医院创建为三甲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同时,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化解、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停车设施建设管理“一难两乱”专项整治等取得显著成效。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并建立常态化推进机制,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五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2017年以来连续五年被评为“平安甘肃建设优秀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六、党的建设持续加强

武威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发展,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和保障作用愈加凸显,为全市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武威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弘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担当体现忠诚、以实干践行初心,做到善学善思善谋、想干能干会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不断巩固发展。

武威市将牢记使命,踔厉奋发,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大的决心、更高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作为,奋力书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赓续初心担使命培根铸魂育新人

保定市教师队伍建设综述

(2022年9月9日)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图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障,为保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市教育系统开拓进取,深入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及全市教育创新发展大会要求,提振士气、乘势而上,站在对保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政治高度,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来抓,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全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营造出全社会尊师重教、广大教师奉献进取、优秀典型不断涌现、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良好局面。

一、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十三五”以来,我市荣获国家级教育先进集体3个、省级58个、市级23个,推选出教书育人楷模、优秀乡村教师、师德标兵和最美教师等先进个人共计2065人。2022年,全市教育系统将弘扬高尚师德作为师德建设的第一要务,通过活动引领,共推选出省级师德标兵41人,挖掘培树市级卓越校长6人、杰出校长11人、名校长51人,卓越教师8人、杰出教师20人、名师150人、最美教师100人、师德标兵300人、省级骨干教师98人、市级骨干教师1041人、省级优秀乡村教师32人。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为先、德育为首”原则,通过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师德建设提升年、师德建设深化年、师德师风建设巩固年等活动,师德教育筑防线、先进典型扬师德、强力整治纠师风、一把尺子量师德、以督促改固成果,构建起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保持了教师队伍政治思想的纯洁性和师德素养的高水平,开创了全市师德师风建设新局面。自2009年以来,在我省连续开展的十二届师德论坛征文暨师德风采演讲活动中,市教育局均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全市教师踊跃参与、创先争优,5名教师荣获全省十大师德演讲风采

奖。

同时,我市积极构建师德师风监督体制,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健全完善了长短结合、疏堵结合、惩教结合、正反结合、内外结合、学校和社会结合的“六个结合”治理机制,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促进了全市教育事业健康良好发展。

二、筑基础增活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我市始终将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激发活力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线,先后印发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保障学校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配备工作的通知》《保定市尊师重教若干措施》,进一步强化师资保障,提高教师待遇,加大奖励力度,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办好尊师实事,造就了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我市始终致力于教师能力提升,大力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全市先后选派1万余名教师、校长参加了国家和省级培训。2022年,建设第二批5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其成员达400余人,辐射到全市所有的县、市、区;选派200名优秀校长赴北京培训,市本级培训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达3000余人。

全市共涌现出国家和省、市级优秀模范教师487人(其中1人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省特级教师143人,省、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名师7214人,乡村优秀教师448人,省、市级教育家型校长和骨干校长456人,形成了完善的教师队伍梯队培养机制,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得到全面提高。

我市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保定市教育创新发展大会,进一步深化实施了“1530”工程,启动县域普通高中托管帮扶工程,开展振兴县域教育保定实验基地暑期校长教师培训活动。依托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请全国知名基础教育专家100余人次,通过形势报告、政策解读、专家讲座、经验分享等形式对全市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开阔眼界、充电蓄能,全市教师线上线下同步收看学习累计达38万余人次。

三、补短板促改革着力建强乡村教师队伍

振兴教育事业是最根本、最基础、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举措。多年来,我市从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入手,出台了《保定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和《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把提高农村教师能力水平,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农村教师各项待遇保障,改革教师管理

体制机制,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工作作为重要抓手,切实做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多渠道补充乡村优质师资数量,多形式开展教育帮扶,逐步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根本上切断贫困的代际传播。

截至2022年8月,我市累计为涞源、涞水、易县、曲阳、阜平、唐县、博野、望都、顺平等9个县招聘特岗教师12350余人,今年计划招聘1350人,占到全省招聘人数的四分之一。自2020年起,我市启动实施了小学全科教师公费培养工程,努力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师队伍,目前已完成三届共300名小学全科公费师范生招生录取工作。同时,我市认真做好部属、省属公费师范生安置工作,共为278名省属公费毕业生落实了岗位,全部充实到农村一线学校。

我市积极推动市级支教、县域交流,助推乡村教育质量提升。2013年以来,通过“三区”人才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全市累计选派1933名教师到9个贫困县进行帮扶,有效提升了山区和贫困地区农村受援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教育教学质量。自2017年起,全市22个县(市、区)全面开展教师校长交流工作,2020年起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为城乡教师校长交流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徐水区、高碑店市、阜平县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和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经验,分别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为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实行职称评聘倾斜政策。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级教师岗位设置比例分别提高到6%、10%、30%、35%,艰苦边远地区乡村学校岗位设置比例在此基础上继续上浮3%。对长期在乡村和艰苦边远地区从教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放宽学历要求,不作论文、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及课题要求;对取得高级、中级职称的,及时聘用到相应岗位,兑现岗位工资。

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坚持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倾斜、向边远乡村倾斜,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中设立农村教师津贴、班主任津贴,为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发放乡镇工作补贴等。积极推进乡村教师职称改革,严格落实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职务)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经历的相关要求;在农村任教满25年的教师,符合专业技术副高级职称评审条件的,可不受岗位设置数量限制直接参评,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广大乡村教师的关心关爱。

工业文旅双驱动奋楫破浪劲扬帆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22年9月14日)

十年间,青阳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70.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64.4亿元,年均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1.4:49.6:39调整为8.7:42.9:48.4,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重要转变;财政收入由2012年的11亿元增至2021年的19.2亿元,年均增长6.3%十年砥砺奋进,十年跨越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青阳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欣欣向荣景象。

一、工业量质双增赋能县域经济

2011年落户青阳县经开区的安徽柯力电气制造有限公司,是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高精度称重传感器、称重仪表及物联网相关产业产品研发生产。

“公司从十几名员工到近千名员工,从租赁厂房到自建300亩厂房,日产传感器从不到200台到9500台,员工平均工资从3500元到6500元。”江苏人饶明龙2011年作为老员工来到青阳,从一线员工成长为车间主任,也见证了公司这些年的发展变化。

经过10余年的发展,柯力电气从原来的传统衡器行业延伸到目前的非衡行业和物联网相关传感器,年产各类传感器350万台,销售额达3.5亿元,成为集团公司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可以说,全球卖出10个钢制传感器,有7个是‘柯力牌’,其中5个是‘青阳造’。”该公司一位负责人说。

柯力电气的跨越发展同样见证了青阳工业经济由小到大、由量的积聚到质的飞跃的发展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青阳县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紧扣一体化、高质量,抓产业强特色促升级,推动形成镁铝轻合金材料、高端钙基新材料、现代机电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健康养老和绿色食品及文化旅游和数字创意产业的七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新格局。

目前,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4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级智能工厂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级数字化车间6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3家,

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家。

截至2021年底,全县工业增加值达60.1亿元,是2012年29.9亿元的2倍;规模工业企业户数由2012年的76户增至136户;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1%,高于GDP增长1.7个百分点。

青阳县制定七大新兴产业实施意见,宝镁轻合金项目被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重大项目清单。“我县以镁铝轻合金材料、高端钙基新材料、现代机电装备为代表的三大工业主导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大转型、大提速、大发展战略机遇期,预计2026年可实现产值5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青阳县发改委负责人说。

二、文旅融合发展描绘“诗和远方”

青阳生态环境优越,文旅资源禀赋独特,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近年来,围绕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该县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旅游业态更新和公共服务改善,“九华圣境、灵秀青阳”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这里变化真大!”时隔多年,重游九子岩景区的游客王静,感叹这里的大变样。近年来,九子岩景区新修建停车场、景区道路、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展市场营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提升服务品质。

刚过去的暑期里,九子岩景区迎来了一批批游客。“我们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预计增加收入180万元左右,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倍以上。”景区负责人姚胜林说。景区内游人如织,景区外民宿火爆。在九子岩景区龙头带动下,周边民宿产业蓬勃发展。“现在店里平均每月能挣上7万多元哩。”去年回乡创业的朱备镇东桥村村民王雨生笑着说。由该村28家民宿结成的九子岩民宿联盟,营业总产值已超800万元。

“十年来,青阳县文旅资源得到了进一步开发,依托自然山水、特色小镇、美丽乡村、非遗产品等资源优势,我们不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民宿发展、旅游驿站提升、标识标牌完善。同时,发掘乡村特色展演项目,充实民俗旅游产品,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青阳县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说。

该县建成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和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上线“一部手机游青阳”小程序,建立“快进慢游”风景道游览体系,安装全域旅游标识标牌,新改建94座旅游厕所。同时,健全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引进德懋堂、荣玺温泉等亿元以上项目34个,成功打造朱备禅修小镇、陵阳全国摄影小镇等,建成星级

酒店9家、精品酒店120家、特色农家乐300余家、乡村民宿74家,开发圣武雕塑、九华水磨玉骨绢扇、九华黄精等15项非遗文化旅游商品。

十年来,青阳县先后荣获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安徽省旅游强县、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等称号。接待国内外游客由2012年的631.66万人次增至2021年的1380.4万人次,年均增长9.1%;旅游总收入由68.68亿元增至174.6亿元,年均增长10.9%。

三、城乡美丽如画增进民生福祉

位于青阳城区的天柱路市民公园,是周边居民日常休闲健康的好去处。“这里原先都是破旧老房子,经过更新改造,变成一座漂亮的公园,我经常来这里散步。”65岁的蓉城镇富阳社区居民查富荣告诉记者。

十年间,土生土长的青阳人李晶晶从工作结婚到生儿育女,亲历了家乡的巨变,“回老家的路从泥泞的乡间道变成了三车道的柏油路,大宝二宝都是就近就便入学入园,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善。”

出行方便了,环境整洁了,娱乐丰富了,市民素质提高了,生活越来越好了朴实的话语表达了青阳普通居民对青阳城市面貌变化的肯定。2010年,青阳县启动南部新区建设,先后实施重点工程30余项,建设市政道路20余条,新城路网框架全面形成,城市商业综合体、芙蓉湖公园、青中新校区建成使用,新区4.39平方公里核心区基本成形。“近年来,青阳县立足高品位建设旅游城的发展思路,重点做好新区拓展、旧城改造、拉开框架、提升品位四大核心工作,南部新城快速成形,老城区功能不断优化,城市框架面积由8平方公里拓展至12.5平方公里。”青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说。

城市更新建设加快,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在木镇镇南河村,青阳县华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里,1050亩九华黄精正茁壮生长;在庙前镇高源村,农民文化乐园广场上村民载歌载舞、有说有笑;在乔木乡东源村,村道整洁、花木成畦、塘水清澈金秋时节,走在青阳乡间,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青阳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精准靶向发力,全力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青阳县聚焦九华黄精主导产业,同步推进青阳土鸡、九华绿茶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2021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94元,增幅10%。今年上半年,全县110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总计3168.8万元,村均28.8万元。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均达到国家等级站水平,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建成农民文化乐园8个,每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320场。完成7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8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开展党员“1+1”亮牌工程,科学划分服务区987个,成立志愿服务队伍867支,为村民提供“陪办服务、帮办服务、代办服务”600余件,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回顾十年历程,青阳发生了令人鼓舞的深刻变化,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主任兼党工委书记、青阳县委书记巩文生表示,青阳县将聚焦“两个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做大做强工业与文旅“两大支撑”,发挥“大项目”“大交通”“大品牌”三大优势,全力打造“两山”理论示范县,奋力开创现代化“九华圣境、灵秀青阳”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共画善治同心圆

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堰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工作综述

(2022年9月14日)

山水之城,善治之都。十堰,一个人人称道的地方。纵览古今,讲道明理、崇德向善早已深深嵌入城市基因和血脉。

近年来,我市在市域社会治理实践中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纵深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社会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统筹推进夯实基层基础

平安,是发展之基、民生之盼。

翻开“平安十堰”建设成绩单,一串串鲜活的数字让人倍感欣慰:近年来,全市治安、刑事案件数和信访量同比大幅下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位列全省前三;连续12年获评“平安湖北建设优胜单位”;我市群众安全感指数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市州前五,并持续提升。

百姓平安幸福,源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力护航。

我市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领导小组,统领全局、协调各方,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示范区”“高水平平安建设试验区”建设。市委五届九次全会作出《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三中心三城市”奋斗目标,将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市域治理样板城市放在同一纬度统筹推进。

积极构建社会治理“24365”工作体系,推动社会资源、治理力量和服务重心向基层倾斜,实现党政主导、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打造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便捷高效的社会治理综合体。把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高标准建设市、县、乡、村四级社会治理中心,努力让群众办事“只进一门、只找一人、最多访一次”。

二、务实创新提升治理效能

社会治理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2022年3月14日,张湾区汉江路街道水堤沟村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队员王贤

兵在汉十高铁十堰东站防疫卡口值守。例行查验中,他发现一名旅客行程码异常,当即予以劝留。经检测,该旅客被确认为新冠肺炎病毒阳性感染者。全市疫情防控应急体系立即激活,迅速将该旅客转运、隔离。不到5个小时,近3000名风险人员全部纳入管控,实现了精准预警、源头防控。

茅箭区二堰街道高校园社区有常住人口1.7万余人、流动人口1200余人,纠纷多、警情多。人民路派出所创立“10号球员”警务室,联合辖区17个物业小区及上百家商户,消除治安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目标。

郧阳区推行乡(镇)村“平安指数”发布制度,把社会治安真实情况与直观变化“晒”出来,倒逼乡(镇)村不断改善地方社会治安环境,引导群众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郧西县深度整合城市党建中心、文明实践中心、社会治理中心,20家县直单位派员入驻,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累计化解重大疑难矛盾纠纷91起。

房县依托社会治理中心(工作室),推行“三官巡村”“五长治城”,通过走村入户、拉拉家常,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信访超市”“律师246”“平安义警”“均州拍拍吧”“全民反诈”我市各地根据实际,培育打造了一批有鲜明特色的社会治理工作品牌。三、“五治”融合共建共治共享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作用,多措并举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十堰样本”。

政治引领,建强“生力军”。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推行“双报到”“双报告”,推动重心下沉、力量下沉、资源下沉,1200家单位结对包联152个社区,7.8万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建成430个“党建+邻里中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22万个。

法治保障,筑牢“防护网”。创新法治供给方式,出台《十堰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9部地方性法规,推行“律师246”工作体系。各地建立《社区居民自治章程》《社区民主管理制度》,1763个行政村和149个社区修订村(居)民公约,探索法规、村规、家规“三规协同”基层治理模式。建立“一村(区、企)一警(辅、员)”,延伸公安机关“打、防、管、服”触角,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形成具有市域特点、十堰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德治教化,画出“同心圆”。全市人民齐心争创,摘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桂冠;打造“一公里志愿服务圈”,引导注册志愿者75.5万人;招募“平安义警”2.7万人,在最小治理单元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培育良好家风,评选命名文明家庭13.17万户,创建6个省级家风家教实践基地。

自治强基,落细“微治理”。社区成立“初心亭”“居民议事会”“居民说事亭”等,村组成立十星级评议会、乡风文明理事会。张湾区花果街道放马坪成立居民自治理事会,收集居民诉求、解决矛盾纠纷,人际关系日趋和谐,文化氛围日渐浓厚,道德风尚持续良好,治理成效可圈可点。

智治赋能,跑出“加速度”。打造智慧治理“城市大脑”,依托“武当云谷”海量存储,“i武当”APP上线“平安课堂”等11大类200多个应用场景,自主研发十堰“社会e治理”平台,构建“一屏统览、一网统管、一云共享、一键处置”的城市治理体系,推动党建引领、社区自治、居民服务深度融合。

平安是福,此心安处是吾乡。如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已在我市“开花结果”,幸福、和谐、平安、美好的新车城正蹄疾步稳迈向未来。

构建新型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法治力量

武陵区法治政府建设综述

(2022年9月1日)

近年来,武陵区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通过“制度+考核”强化法治保障,通过“宣传+教育”增强法治意识,通过“服务+管控”提升法治质效,着力构建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稳步推进相关试点建设工作。

建立健全全环节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实现履行程序与保障效率的平衡,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部分。该区全面落实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实行专家参与审查制度,促使政府合同管理更加规范。强化合法性审查,近3年来,该区共审查各类行政决策性文件360余件、规范性文件32件、政府合同480余件。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四项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行政执法变得有章可循。该区规范和完善法律顾问制度,让法律顾问成为了政府依法行政的“好助手”、基层治理的“参谋员”、经济发展的“智囊团”。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和法治建设成效被纳入绩效考核和法治政府考核内容,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同频共振。

普法是一个久久为功的教育工程。武陵区司法局积极创新,不断开拓普法新思路。该区于2020年创新开展“法治布谷鸟”律师公益大讲堂志愿活动,定期组织律师讲师团成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公益普法活动,目前已开展法治讲座100余场次,涵盖全区46家机关部门单位、14个乡镇(街道)、128个村(社区)、

50家规模企业及区属各中小学校,有效将普法与城市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融合,推进法治文化大融合。

为有效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实效,该区在武陵区第一小学设立了全市首个以学生为主角的“法学未来星”法治社团,通过律师与学生每周开展现场“一对一”互动交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逐步认识法律、理解法律和运用法律。同时,大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全区已建成上规模的各类法治文化阵地(包括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长廊、法治机关、法治学校、法治企业等)116个。

2021年12月19日凌晨2时,启明街道某小区发生火灾,物业公司与业主双方就责任划分和赔偿金额产生分歧,僵持不下。最后,该起纠纷在人民调解员的参与下得以圆满化解,有效地防止了事态恶化。近年来,武陵区各司法所充分

发挥调解优势,以为民排忧解难为出发点,以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落脚点,不断强化职能,为人民群众解矛盾、息争端、化纠纷,筑牢社会治理“第一道屏障”。近3年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300余起,成功率达99%。

为满足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全区建成了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4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28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1260个公共法律服务志愿点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体系,让法律服务走进了千家万户。近3年来,武陵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32件,接受群众法律咨询5436次。

为确保社区矫正监管安全,武陵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建设智慧矫正武陵模式,利用“科技+”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智能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做到零脱管、零漏管的同时,用真情铺就安置帮教人员回家路,该区安置帮教基地已过渡性安置刑满释放人员20余名。

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巴彦淖尔市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综述

(2022年9月14日)

“同频互动课堂”被推选为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7个旗县区在全区率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认定,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做法受到教育部肯定;在全区率先实现国家统编教材“应推尽推”,“双减”工作成效明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紧紧围绕“打造教育品牌,建立教育强市”总战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回溯这一路,斐然的成绩离不开全市上下勠力同心,也离不开一支支师德

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全力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推进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一、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不久前,在乌拉特中旗举行的2022年全旗幼儿教师专业培训会上,全市教育界专家为参加培训的幼儿园一线工作者送来了满满的干货。“专家以鲜活的实例,从幼儿生活和活动基本要求、体育活动、游戏及区域活动、学习活动等四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这对我们幼儿教师进一步提升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和科学保教能力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参加培训的一名幼儿教师说。

振兴教育必先振兴教师队伍,优先发展教育必须优先建设教师队伍。一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将提升教师素质能力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深入实施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国培计划”“区培计划”,选派干部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及上海、天津、无锡等地挂职学习培训,仅市级以上培训人数就达2.91万人次。

教师工作能力、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收获了教学成绩的累累硕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2022年,全市本科上线率达到72.56%,高于全区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特别是2019年以来有11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率达95%。

河套学院建成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一流课程20门,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二、提升教师获得感幸福感

师之茂,则教育昌。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留住人才就是留住希望。乌拉特前旗一中校长高道斌从事教育工作已有30多年,他深刻感受到了全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喜人变化:“近年来,我市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学校设施、设备在不断更新,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也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我市出台《深化中小学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向一线教师倾斜,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将班主任津贴发放标准由每月100元,提高到小学每月不少于600元,初中每月不少于800元,高中(含职业学校)每月不少于1000元。同时,通过多方努力,切实解决了已评未聘中高级教师职称遗留问题。

一系列举措让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热情高涨。

在河套学院农学系,党员教师中的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专家经常深入农牧业生产一线送科技下乡。从春季品种的安排,化肥、地膜的使用,到冬季农牧民的农技培训、考评示范品种他们一年四季扎根农村、牧区,先后帮助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园区、万亩花生产业园;在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推广肉羊胚胎移植扩繁技术、完成种羊胚胎移植300多例,开展节水农业示范,推广种植谷子5500亩,为农牧民创收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科技保障。

2018年以来,我市采取自主招聘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共招聘教师3136人。其中,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双一流”院校60人,教师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累计交流轮岗3506名,其中校长286名、教师3220名,均超过自治区规定比例。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如今,2.3万名教职工在我市393所学校躬身耕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夯实立教之本汇聚兴教之源

漳州市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综述

(2022年9月8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就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近年来,漳州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优先谋划、优先保障、优先满足,着力提升全市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为教育事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全市各级教育部门近年来始终把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摆在首位,不断强化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道德,大力倡导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严谨笃学、自尊自励。

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治理,出台《漳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试行)》,对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进行专项整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归教育本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活动,定期组织廉政风险排查,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廉政教育片,每逢重要节假日前坚持发送廉政提醒短信,构建了完整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我市师德师风建设呈现出良好态势。

将师德列为教师培训首要内容。把师德教育作为新招聘教师试用期规范化培训重要内容,培训中设立教师宣誓环节,开设职业道德修养课程,让新教师未入师门先立师德。

大力宣传师德典型,树立师德标杆。大力宣传被称为“深山里的一盏明灯”的方建国、全国首届十佳“最美乡村教师”庄巧真、全国师德楷模曾春生、坚守边远山区小学35年的全国模范教师黄金德等为代表的一批师德高尚的典范,用榜样的力量感染人,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扎根讲台、潜心育人、敬业奉献,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健全师德监督体系。将师德师风建设情况列入教育督导、办学评估、文明

校园、绩效考核等的重要依据,并与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挂钩,强化结果运用,增强了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动性和广大教师自觉履职的责任感。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近两年来,全市涌现“第六届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2名,福建省第三届“最美教师”1名、提名奖1名,福建省特级教师22名,福建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80名。

今年9月,漳州各高校陆续开学,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迎来新的一批公费师范生。今年,在闽南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男生本科培养试点上,我市继续招收50名幼儿师范男生,在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开展公费幼儿师范生培养试点。上述学生毕业后通过专项招聘,回生源所在县(区)有空编的幼儿园任教,改善幼儿师资的结构,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是一个学校的根本依托,更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漳州通过签约培养公费师范生、多渠道引进研究生等优秀人才,教师队伍中高层次人才比例不断提高。

积极做好新教师招聘工作。在坚持标准、注重质量的前提下,漳州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多渠道引进高素质教师人才,不断满足教育发展需要。今年全市新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新教师1990名,本科以上学历占98%,其中,2022届省级公费师范生50名,市县公费生49名。市属3所公办高校常态化招聘教师和工作人员127名,其中博士20名,硕士87名,本科学历10名。

采取灵活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近几年开始每年组团招聘紧缺急需教育人才,着力引进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以及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本科生,2021年引进紧缺急需教育人才41名。参与制定了《漳州市关于支持市属公办高校创建职业本科院校人才引进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实施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工程和博士研究生“内培外引”工程,培养博士1人,引进博士3人,柔性引进产业教授12人、技能大师3人,建立产业教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15个。

此外,还鼓励市属高校立足自身实际育才,如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青年骨干教师、专业(群)带头人、技术技能大师、高层次人才“四项工程”建设,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选派13名教师参加国(境)内外访学项目,10名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省厅素质提高培训项目,该校还入选2020年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

漳州市教育局着眼全市教师队伍建设整体现状,近年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培养造就一批专家型校长、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为抓手,统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人才支撑。

实施名师十百千工程,打造优师“云平台”。建设“教育强市”,需要打造一批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的中小学名师作为引领。从2009年开始,我市实施中小学名师十百千工程,经过七批次的选拔培养,完成了市级研究型名师365名、市级学科带头人2309名、市级骨干教师3705名的培训计划,省级学科带头人有200多名,省级名师7名、名校长9名。同时,与华东师大、西南大学、闽南师大等国内知名高校签订战略协作协议,开展研究生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定单式培养。

名师工作室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资源整合和培训模式,既是名师的摇篮、教研的基地、交流的平台、辐射的中心,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近几年,市教育局立足实际,先后组建了62个名师工作室,共568名成员、783名学员,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和中职学校的基础学科,着力打造名师品牌,加快全市名优教师梯队建设,有效促进全市教师专业共同成长,为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师资力量保障。

实施“品牌学校·卓越校长”培养工程,打造名校长“孵化器”。我市启动实施了“品牌学校·卓越校长”培养工程,全市选拔30名校长,三年来,共投入近800万元,通过集中研修、全国名校参访、跟岗研修、引入国内名校长入校指导等不同阶段的培养培训,进一步增强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提高学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漳州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储备人才和智慧,以人才引领漳州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目前,这30名培养对象,已有17名成为省级名校长后备培养人选,3名调任二级达标校当校长,1名由副职转为正职。

多管齐下,引领教育人才竞相成长。目前,全市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共6595名,基本实现校校都有市级骨干教师的目标,这些骨干教师已经成为推动漳州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曾是广大乡村教师工作状态的写照。为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干得开心”,我市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着力培养乡村男教师。2017年开始依托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在全省设区市中率先实施五年制高职公费师范男生教育创新试点工作,首批招生50名,2018年增加到150名,以破解农村小学教师性别结构性严重失衡的问题。2019年又启动开展五年制高职公费幼儿师范生的培养工作,重点为农村公办幼儿园培养优质教师。随后,每年招收一批公费师范男生,满足乡村教师承担多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

——着力孵化农村小学“种子校长”“种子名师”。2018年在全省率先实施的“十百千万”优质小学教育资源孵化工程,是我市振兴乡村教师队伍的又一大创新举措,目前全市已投入180万元,遴选打造了一批优质小学教育资源孵化基地联盟,成功孵化了158名农村小学“种子校长”“种子名师”,并通过他们逐步带动并引领全市“数万名”农村小学校长与教师持续成长。

——着力培训乡村校长。依托福建省兰臻名师工作室开展了十期500名乡村小学校长教师专项培训;每年选派诏安、云霄、平和各15名优秀校长到厦门、福州和市直优质学校跟岗学习。

今年又借助省级名校长、名师工作室,挂牌成立4个“乡村教师培训实践基地校”,吸纳培养20名优秀乡村校长。

——常态化开展名师送教送培活动。继续通过省、市级名校长和名师工作室,培养提升乡村教师业务能力。常态化开展名师送教送培工作,每年计有500左右人次参与送教下乡,2022年更是达到了1220人次参与,持续常态化开展送讲座或示范课到基层学校。去年,还从各县(区)和市直学校选派10名优秀教师到三个扶贫重点县乡村学校进行为期1年的支教。

如今,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正在逐渐壮大起来。

让教师发展有空间、晋升有通道,作出贡献有成就感、获得感,是稳定、吸引、激励教师的一项有力举措。我市积极采取措施,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可。

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不断提高——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到目前为止,市直和各县

(区)、开发区(投资区)教师增资均已核定完成,全市共需核增2020—2021学年度义务教育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5.6亿元。

乡村教师生活环境不断优化——通过专项督导、定期通报、约谈问责等手段,督促各县(区)、开发区(投资区)严格落实按平均每人每月不低于500元的标准予以生活补助;实施乡村教师安居工程,改善当地乡村教师的住宿和用餐条件。

打破教师晋升“天花板”——认真做好教师职称评审工作。2021年全面下放中小学教师中级以下职称评审,目前,各县(区)均已完成年度评审工作。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发挥好教师评审的导向激励作用。据统计,近几年共有60名中小学教师取得正高级教师职务,仅2022年市级就完成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674人,其中初级11人、中级121人、高级542人,促进了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水平的提高。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扎实推进教师评价改革,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推动全面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此外,还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后管理,建立“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激励机制;支持高校扩大选人用人、编制使用、职称评审、薪酬分配、机构设置自主权,进一步激发高校办学活力。

尊师重教,必得满园芬芳。我市越来越多教师正在将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厚植发展底色共享生态文明

淮北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述

(2022年9月10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北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修复、环境风险防范、治理能力建设,成功将昔日“黑灰煤城”打造成“生态美城”。2019年7月21日和2020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淮北转型十年有成》《安徽淮北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全面展示淮北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补齐生态欠账,让绿水青山重现

淮北建市60多年来,为国家贡献原煤10亿多吨、输电数千亿度,也付出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等沉重代价。在转型发展进程中,全市直面多年吃“资源饭”留下的生态欠账,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城市环境质量大幅改善,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华环境优秀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入选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市、城市气候适应型试点市、城市“双修”试点市。

荒山变青山。克服石质山岩石裸露面积达60%、被公认为非宜林荒山等困难,独创“七步造林法”,为20多万亩石质山披上绿装,荣获全省唯一“石质山造林突出贡献奖”,相山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相山公园获评“国家级森林公园”。央视新闻频道和央视《新闻联播》栏目相继播出《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系列报道,讲述了相山从荒山秃岭到“世外桃源”的嬗变。坚决关停采石场、小水泥等企业,运用市场化手段实施采石宕口治理,原本满目疮痍的泉山、烈山、卧牛山、朱山等废弃采石场重现生机,山体焕然一新、绿意盎然,成为山、水、林、草、景相融的郊野公园,增添了市民游玩新去处。

沉陷建碧湖。利用采煤沉陷形成的4000公顷永久性水面,实施沉陷土地治理及河湖联通工程,打造绿金湖、朔西湖、南湖、乾隆湖等众多湖泊湿地、滨湖公园,城市规划区内湖泊湿地面积占比超过40%,城区中心湖带面积达到百平方公里,引来天鹅、白鹭等候鸟栖息,一个缺水城市蝶变成为水清岸绿环境美的山水生态之城。

城在公园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入“公园城市”理念,持续优化

生产、生活、生态布局,高标准推进老城区综合改造和东部新城建设,建成相山公园、长山公园、花山公园、桓谭公园、濉河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和街头游园,420平方公里规划区内山水生态达200平方公里,市民抬头见绿、移步换景,宜居舒适度、生活幸福感持续提升。

二、加强环境保护,让绿水青山永续

压实环保责任。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主任的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并全面落实突出环境问题包保整改责任制,加大生态环保在县区、相关部门考核中的权重,探索推行GDP(国内生产总值)与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双核算、双评估、双提升机制,引领全市上下抓生态修复、抓环境保护。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网络,手段完备、数据共享、实时高效、管控有力、多方协同的监测预警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出台《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及考核办法,创新推进治超、治污、治安、治税“四治”联动,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和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实施电厂、水泥厂超低排放改造,率先在全省完成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我市PM10浓度逐步下降,蓝天白云天数持续增长。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和中水回用,完成城区8条黑臭水体治理,建成16座地表水水质自动站,加大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监控力度,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促使城区水体化污为清、减黑增绿。编制《淮北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加强涉重污染企业防控,市域整体土壤环境在可控范围。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依托全市3200支志愿服务队、近20万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植树造林、河道清理等志愿服务,以典型示范带动群众参与,使低碳节能、惜水护绿成为市民自发行为。建成覆盖全市城区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络,加快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建设,实施新能源公交更替行动,“绿色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入选第一批省级示范工程;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入选国家第四批餐厨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成投产的旺能垃圾发电厂,各项排放指标低于欧盟标准,达世界先进水平。

厚植法治沃土守护百姓幸福

兴义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综述

(2022年9月3日)

平安,是高质量发展之基,也是群众最朴素的愿望。自兴义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有关部门主动对标对表中央政法委和省委政法委的实施意见、方案和工作指引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推动试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取得明显实效。

一、高站位谋划部署确保工作有力有效

2020年5月,中央政法委批复同意贵州省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区名单,我州位列第一期试点地区。兴义市作为州府所在地高位推进、精心组织、统筹全局,制定实施方案压实责任,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成立兴义市委平安兴义建设领导小组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常务会议、常委会议对平安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研究,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对分管行业、领域内平安建设工作进行具体研究部署,推动相关问题解决,相关工作措施落实落细。

下发制定了《兴义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明确了各乡镇(街道)及市直相关部门具体工作任务,为下步工作开展打下了基础。

二、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社会治理互促互进

“我们社区的党员同志工作非常务实。我们吉利二区是个老旧小区,生活基础设施差,通过社区党员同志的带动,我们小区的改造完成得非常好,小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停车有序了,路面没有污水横流了,我们对他们的工作很满意。”说起所在小区发生的变化,家住兴义市黄草街道办事处向阳社区的居民尤先生点赞说。

为解城市社区治理难题,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兴义市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抓实城市基层治理,将党小组建在网格,完善“网格党小组领导群众自治、网格党员联系联户群众”机制,把党的意图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实际举措和党员

群众的自觉行动,使党的领导覆盖网格化治理各方面。建立健全网格党小组、党员公示等机制,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亮服务、亮成效“五亮”活动,主动做好宣传党的理论、落实党建要求、和谐党群关系等工作;主动协调邻里关系、净化治安环境、帮助困难群体;主动承担“政治引航员、邻里守望者、社区啄木鸟”等重要角色,推动形成基层党建与平安建设互促互进格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全过程,精心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村(社区)党组织报到,大力开展“四个一”活动,着力推动在职党员亮身份有作为、村(社区)治理能力上台阶。

全面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建设。目前兴义市1个市级综治中心、27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197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全部建成并实体化运行,同时,按照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全市共划分网格单元2405个,设置网格员2533名;划分联户单元10013个,设置联户长10013人。

健全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有效整合资源建立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实行一体化运作,建立网格化巡查、报告、解决、督查的闭环运行体系。完善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等工作机制,让基层综治中心成为政府治理社会、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

积极构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以自治

为基础,把基层事务的决策权交给群众。以法治为保障,发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作用,以德治为引领,促进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以智治为支撑,不断拓展网上公共服务领域和内容,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突出四个强化提升综治中心运行效能“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难题写照。如何巧用“针”,串起千条“线”?兴义市把基层阵地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全力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不断夯实市域社会治理根基。

全面打造“前哨堡垒”。兴义市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现了外观标识、运行机制、人员构成“三统一”。2021年6月,对全市乡镇(街道)机构编制进行重新调整,调整后统一称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目前调整编制数122个,部分乡镇(街道)已经完成人员划转。市综治中心设置群众接待大厅、涉法涉诉室、司法确认室、矛盾纠纷调解室等;乡镇(街道)

综治中心设置了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公共法律服务室、心理咨询室及视频监控研判室;村(社区)综治中心设置了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处室、视频监控室,一室多用。

2021年以来,市综治中心群众接待大厅共接待群众2000余人次,群众反映问题主要集中在民生就业、涉法涉诉、教育就业等方面,相关问题经分析研判后,分别分流至相关市直部门或中心窗口,相关部门或窗口在接到分流纠纷问题后,均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解释、劝导或调解相关工作,做到了有人办事。强化示范引领。结合易地扶贫搬迁人员流动大等情况,为服务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兴义市在易地扶贫搬迁迁入人数最多的洒金街道建设了标准化综治中心。街道综治中心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强化社区治保主任、网格员、楼栋长协作联动,实现了对辖区人、地、物、事、情的精准掌握、精细管理。全面排查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发现的情报信息和不稳定因素,及时录入综治“9+X”信息平台。构建社区“135”智能安防体系,运用大数据打造“智慧小区”,免费为新市民安装摩托车、电动车防盗芯片,免费为留守未成年人发放平安手环,让新老市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盯住突出问题落实衔接机制

平安是老百姓亘古不变的期盼,是最基本的民生需要。兴义市围绕群众最怨、最恨、最烦的问题积极开展“顽瘴疴疾”整治行动,赢得一致好评。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系列739(78篇)2022年9月上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lingdoc.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428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