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系列799(55篇)2022年11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

2023-03-13 13:32:59 121

专题系列799(55篇)2022年11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

经验材料7

经验材料13

10.2022交通运事业发展工作总验材料33

材料46

15.2022年公主岭市全面推进组织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50

汇报、验材料76

新余人大常委会开展育监督工作总结作汇经验材料195

乘势而上奋勇争先

江西省局(公司)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2022年11月16日)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

十年来,江西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以大地作纸、以奋斗作笔,描绘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画卷。特别是2020年年初新一届党组成立后,全省烟草商业系统进一步呈现出团结有力、奋发向上的良好局面:经济运行状态持续向好,打假打私成效显著,烟叶生产提质增效,治理效能全面提升,一幅欣欣向荣的动人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党建引领奋楫笃行

巍巍井冈山,滔滔赣江水。生于斯、长于斯的江西烟草商业系统干部职工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江西省局(公司)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始终坚持红色传承、守正创新,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江西省局(公司)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入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

江西省局(公司)建立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三学联动、全员共学”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红色走读、现场教学、沉浸式教学等活动,接受精神上的洗礼;大力建设“将红色融入血脉,用奋斗担当使命”为核心的“星火”文化理念体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围绕强基固本,江西省局(公司)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党建工作机制持续完善。通过积极理顺组织关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江西省局(公司)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典型做法入选行业《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30例》。2021年,江西省局(公司)机关党委被评为“江西省直机关优秀基层党组织”。

时间前行不舍昼夜,联结起过去和未来,铭记着光荣与梦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在认识和把握机遇中乘势而上,在改革和发展中奋勇争先?

“我们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打牢基础、筑牢根基,稳预期、稳运行、稳烟叶、稳贡献,推动全省烟草商业系统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力、稳健前行。”江西省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姜凯的话掷地有声。

江西烟草商业系统克服多点散发疫情的影响,实现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保持了市场状态、零售客户信心总体稳定。从全国卷烟市场监测数据来看,江西重点品牌集中度不断攀升,创新产品健康发展;全省零售客户平均综合毛利率持续提升,截至今年9月末在全行业排第六位,创历史最好水平,零售客户满意度位居行业第一方阵。在近年来行业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中,江西省局(公司)连续两年排名第六。

二、真情帮扶老区发展

赣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这里成立,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里出发。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赣南群众的期盼化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十年,弹指一挥间。十年来,江西省局(公司)全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从政策倾斜到资金扶持,从产业帮扶到教育援助,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为促进赣南苏区发展贡献烟草力量。

这十年,江西省局(公司)着力开展产业帮扶,真心真意服务民生。

花海迷人、香味扑鼻,游客络绎不绝,这是如今兴国县埠头乡枫林村的景象。江西省局(公司)帮助枫林村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装修,突出白墙黛瓦、马头墙等当地传统建筑风格,打造出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的精品旅游点。

枫林村是江西省局(公司)援建“美丽乡村”的典型代表。此外,瑞金市壬田镇高轩村、乐安县金竹畲族乡严杭村、安远县长沙乡筼筜村、峡江县砚溪镇樟溪上村等地,都在江西省局(公司)的帮扶下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这十年,一大批烟草行业援建的水源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在广袤山野写下“责任烟草”的无悔担当。青山含笑、渠水欢歌、物丰人美,一座座水库、一个个堤坝、一张张笑脸,诉说着烟草行业兴水为民的故事。

2013年至2021年,烟草行业在江西烟区累计投入资金58.94亿元,用于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水源工程、新农村建设等。建设项目8万余件,包括兴国长冈灌区改造、黎川德胜惠民水库、安福洋溪镇田里水库、安远重石乡烟水烟路等,极大改善了当地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这十年,历任对口支援的烟草行业党员干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大力发扬革命好传统、好作风,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不断走深、走实、走远。

如今的赣南苏区,产业更强了,乡村更美了,群众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处处呈现气象新、面貌美、活力足、前景好的生动景象。

三、专卖打假硕果累累

2018年,查处“11·15”卷烟制假案,在制假窝点现场查获的实物数量和涉案金额位居全国同类案件前列;

2019年,查处南昌“7·05”非法加热卷烟案,现场查获的非法加热烟支数量位居全国同类案件前列;

2020年,查处“12·01”制售假烟案,现场查获非法卷烟数量和案值在全国卷烟打假案件中位居前列;

2021年,破获特大“茶烟”产品案件,涉案金额1600余万元,为“茶烟”等类烟产品治理工作提供了“江西经验”;

2021年,联合浙江省烟草专卖局破获涉及3500余万支卷烟的特大运输假私烟案,这是国家烟草专卖局主导建立华东地区烟草打假打私协作机制后的重要成果。

自2017年以来,江西省假私烟查获总量持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并在2020年获得全国专卖管理综合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这离不开每一名江西烟草专卖人始终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不懈努力。

树高千尺,其根必深。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江西省局牢固树立全国、全省“一盘棋”的工作理念,牢牢把握江西作为假烟北上和原辅材料南下重要通道的区位特点,筑牢遏制卷烟非法流通的防线。

“我们大力推进‘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省外联合、省内联动、四员互动’的大专卖体系建设,卷烟打假打私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到‘联合治理’的转变。”江西省局专卖监督管理处(专卖稽查总队)处长(总队长)凌成国介绍道。

时移则势异,势异则情变,情变则法不同。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江西省局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成果,加强信息分析研判,建立涉烟案件大数据库,研究案件导侦模型,以大数据的精准运用进一步提升卷烟打假打私能力。

重拳出击、硕果累累,近三年来,江西累计查处涉烟案件5万余起,其中重大案件4130起、涉刑案件323起、公安部督办案件10起,有力净化了卷烟市场环境。

江西省局始终把专卖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着力打造一支本领过硬、忠诚担当的专卖“铁军”。建立专卖稽查骨干人才库,以“大(全省骨干培训竞赛)、中(片区专题研讨)、小(个案分析交流)”等多种形式,挖掘培养办案能手。2018年,在第三届全国烟草专卖管理岗位技能大赛中,江西省局获得团体第二名和个人第二名的好成绩。

四、智慧种烟助农增收

卢庆华,瑞金市“铁杆”烟农,种烟15年,依靠种烟,供养儿女上大学,住上了小洋楼。

2012年至今,江西烟叶质量持续提升,烟农户均年收入由5.2万元增长至

一片片“金叶子”,是江西烟区近万名烟农的希望。近年来,江西省局(公司)强化烟农服务指导,持续提升烟叶质量,切实保障烟农效益;坚持创新引领提质发展,狠抓科技成果集成应用,形成了“功夫花在移栽前、着力培育中棵烟、绿色防控见实效、烘烤攻坚求突破”的技术思路;大力推进“早生快发、采收烘烤、纯度提升”三项工作攻坚,开展一系列技术和管理创新研究,为烟叶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江西烟叶管理和技术体系得到建立和完善,烟叶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市场口碑越来越好,烟叶产业逐步进入‘好种、好卖、好用’的良性循环发展状态。”江西省局(公司)烟叶管理处处长彭耀东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江西烟区烟田深翻、平衡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落实到位率达到95%以上,中棵烟长势长相良好,重点技术到位率较2012年提高50%以上。同时,江西省局(公司)创新收购组织模式,形成了“221”五人两组三工位专分提纯模式,烟叶质量不断提高,获得工业企业普遍认可。

数字引领促转型,生产管理更便捷。

2018年,在烟叶生产合同、收购信息化管理基础上,江西省局(公司)自主开发管理小程序,推进烟叶生产技术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探索“掌上”智慧种烟新模式,初步实现了生产数据即时看、过程管理更高效、烟叶质量可追溯、生产技术云培训,推动实现烟叶生产数字化转型。

2022年,江西省局(公司)推动基层烟站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视频全省联网,实时监控收购管理,为烟叶收购装上了“千里眼”,江西烟叶收购工作实现了云调度、云监管和云服务。

五、工商网配精准及时

“‘金圣’(极品)3托盘、‘金圣’(硬滕王阁)5托盘”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昌卷烟厂物流分中心工作人员胡远日前从江西中烟综合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里接收到来自南昌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的卷烟需求订单。根据订单信息,工作人员分拣好所需件烟,组盘、裹膜、装车,6个小时后,卷烟准时送达南昌市局(公司)物流中心。而以往,从工业企业仓库发货至商业企业物流中心,再配送至零售客户,至少需要一周时间。

送货频次越来越合理,需求响应越来越迅速,保供服务越来越精细江西省局(公司)和江西中烟2020年10月密切协同、整体布局,按照“订

单驱动、滚动配货、实时合同”模式精准配货,分步推进江西全省11个地市级局(公司)的工商网配工作。

推行工商网配模式以来,江西烟草物流系统各项数据持续向好,多个指标在行业名列前茅,库存周转次数稳居行业第一。吉安、上饶、赣州、南昌市局

(公司)仓库内几十个规格的“金圣”品牌卷烟单规格在做到及时补货的同时全面实现了零库存。

除此以外,江西省局(公司)坚持“绿色循环、精益高效、协调共享”,进一步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不断强化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单箱物流成本、物流费用率连续多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人均配送效率排名由2018年的行业第14名提升至去年的第5名。

“为了提高物流保障能力,我们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类型的异型烟分拣模式。对全省烟草商业系统异型烟分拣设备采购项目组织开展前置性审查,确保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江西省局(公司)物流管理处处长温永新告诉记者。

近两年,江西省局(公司)新采购的8条高速半自动异型烟分拣线已经投入

使用,全部达产达标。同时,他们针对有的单位异型烟分拣量较小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异标小共线、分时分拣”的解决思路,通过分时复用,节约了班组用工和单独购置半自动异型烟分拣线的投资,取得了预期成效。

击鼓催征再出发,奋楫扬帆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江西烟草商业系统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责任担当、更实工作举措,为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姜凯如是说。

持续发力纠治“四风”擦亮作风建设名片

我市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综述

(2022年11月29日)

“以前开办企业要来回跑多次,现在通过‘一网通办’系统,短短一个半小时就全部办完!”看着新办理好的营业执照,新余盛瑞硅灰石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沈小兵赞不绝口。近年来,我市各地窗口服务单位办事流程越来越便捷、办事效率越来越高,正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我市落地生根的生动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以上率下,引领新风扬正气

改进作风,要从领导干部做起。“我市自2014年车改后,全市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每年能节约500万元左右”,谈起公车改革成效,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负责同志如数家珍。在全省率先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我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制定了精简文件十条措施,清理规范各类工作简报,提倡开短会、开有用的会,公文数量、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市性会议逐年递减,会议效率显著提升。《新余日报》报道市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各类会议活动版面持续压缩,从2013年占比12.5%,压缩至2021年占比8.7%,将更多版面留给基层一线,持续释放基层活力,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以上率下改进作风释放出一以贯之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鲜明信号。近年来,市委主要领导带头开展以“小切口选题、小板凳座谈、小事情剖析、小建议对策、小幸福落脚”为内容的“五小”蹲点调研,市四套班子领导轻车简从、务实节俭,每年开展调研不少于60天,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擦亮了“党建+颐养之家”、城乡供水一体化、小荷工程、晓康诊所、水花行动等30余项民生品牌,创建全国民生城市知名地步履坚定。

二、贯通联合,统筹力量出重拳

转变,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

“渝水区农业农村和粮食局党委原副书记、副局长敖某接受企业请托,非法收受现金问题”“渝水区财政局私车公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典型案例490余起500余人,彰显了锲而不舍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市纪委监委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常态化开展违规公务接待、违规配备和使用公务用车、超面积使用办公用房专项检查,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工程、违规参与借贷行为、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背后的“四风”问题,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针对“四风”隐形变异,市纪委监委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反“四风”的规律特点和工作要求,通过“力量全统筹”,贯通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察等各个方面,构建协同联动、信息互通、成果共享的衔接机制,全方位、多角度纠治隐形变异“四风”。加强与财政、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动,采取定期不定向与定向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紧盯重要节点,持续开展明察暗访。运用“新风同行·随手拍”监督举报系统、“掌上问政·党风政风”平台、公务消费网络监管平台、税控平台等大数据信息,加强媒体互动,发动群众和媒体监督举报,构建“互联网+监管”模式,让“四风”问题无处遁形。

十年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37起126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92人,激浊扬清之风吹遍渝钤大地,政治生态不断向上向好。

三、标本兼治,长效常治防漏洞

“班子成员带队进社区、下乡村、访企业,向颐养之家献爱心,陪留守儿童包饺子,给乡村小学送图书,听困难企业诉衷肠,帮信访对象解疙瘩。”近期,市委办打造的党风廉政建设“十法”品牌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赢得群众交口称赞。同时,清廉引航兴农建功、“金”心惠民、医路清风等80个党风政风建设品牌也正在持续创建中。

为加强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市纪委监委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风政风监督工作的若干举措》,督促全市各地各单位提炼党风政风建设品牌,创造性解决党风政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纠治佛系心态、躺平状态,激励引领党员干部对标一流、奋发有为。

围绕强化制度建设,市纪委监委坚持破立并举,制定落实“1+10”制度体系,推动机关快速高效有序运转,带头转变作风提升工作质效。针对体制机制

问题和制度漏洞,督促有关职能部门找准薄弱环节,建立完善配套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违规公务接待、违规报销差旅费、违规发放通讯补助等易发多发问题,织密、编牢、扎紧制度的笼子。

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气象新作为。我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断涵养“小市大作为”理想情怀,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着,一刻不停歇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勤廉江西标杆之地,为爱我工小美、五年更辉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城市提供坚强保障。

踔厉奋发开新局笃行不怠谱新篇

商都县七台镇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22年11月24日)

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这里,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养育了11万勤劳勇敢的七台儿女。这里,是奋进的七台镇。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商都县七台镇抢抓重大机遇、实现重大突破、取得重大发展的十年。十年来,面对百年未遇的凶险疫情、脱贫攻坚的时代大考,该镇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迎难而上、克难而进,打好打赢了脱贫攻坚决胜战、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了全镇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该镇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为总揽,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标准,依托产业、健康、教育、危房改造、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建设等扶贫工程建设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多措并举,扎实有效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887户4214人全部实现脱贫,13个贫困村顺利出列,105户204人边缘易致贫户、34户74人脱贫不稳定户全部解除风险,高质量通过国家脱贫普查,喇嘛板村委会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注重村级可用财力的培育,先后建成了东坊子100座塑料大棚、500吨恒温库;二号村100座塑料大棚;西坊子村2000吨储窖、

1000吨恒温库;三个井村鹅舍;喇嘛板村原原种繁育产业园及4个脱贫车间。3个行政村当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以上,其他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了5万元以上,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该镇持续推进“厕所革命”,近年来共改造户厕1902户。按照县委、县政府户厕整改要求,该镇认真开展农村户厕大排查工作,共排查出问题厕所51个。随后立即制定整改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建立问题户厕整改台账并逐一整改销号,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为加强户厕后续管护,安装了户厕抽风罩和照明灯,购置了2辆吸粪车,切实打消村民使用户厕的后顾之忧,户厕使用率达到了95%以上。镇里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制定环境综合整治实

施方案,为各村保洁员划分责任区域,督促村委会与村民签订“门前四包承诺书”,调动村民共同参与村内事务的热情,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有效。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全镇共实施“水改旱”21267亩,封闭机电井153眼,拆除喷灌机35套。同时对非法占用基本农田情况进行严格查处,拆除违建17处。摸排核实违法违规占用林地、草原疑似图斑158处。经核查不存在问题的52处,移交上级部门处理的23处,立行立改的83处,已全部整改完成。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严格河道采砂管理,对辖区内矿山实行严格治理、整顿、监管,对乱采乱挖,偷拉矿石等行为及时制止,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三、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该镇不等不靠,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精诚团结,和衷共济,疫情防控成效明显。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周密部署,快速建立疫情防控体系,以社区管控为主抓手,充分发挥社区疫情防控的战斗堡垒作用,全体镇机关、社区村干部和107个县直包联单位以及社区民警、医护人员、志愿者全部深入网格一线,全天候、无死角严格

管控进出车辆和人员,切实阻断疫情传播路径,牢牢把住了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千方百计加快疫苗接种进度,实行镇领导包社区村、社区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模式,逐门逐户上门动员居民全部接种疫苗,对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免费接送和上门接种服务,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确保了12周岁以上接种人群应接尽接。积极落实全民核酸采样准备工作,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要求,全镇20个社区划分了280个核酸采样点,各个社区均开展了核酸采样应急演练,为积极应对突发新冠疫情做好充分准备,全镇党员干部冲锋一线,克服厌战心理,做到了常态化防控疫情。

该镇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按照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有机统一的原则,充分整合现有公共设施、服务空间,建成党群服务中心36个。先后建成了祥和社区党群活动大舞台,都山社区党群活动大舞台,其余社区均建成了规模不同的群众文化活动室,较好地满足了社区及周边群众各类文化活动需求。全面建设了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播、便民服务等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各社区均成立社区管理学院、老年大学、妇女之家、儿童之家、退役军人事务所等功能室,为辖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有趣、实用的活动环境。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七台镇是县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心。由于人口众多,社情民意复杂,历史信访积案较多,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坚持领导班子值班接访制度,特别是征地拆迁、土地确权等一些棘手的遗留信访事项主要领导主动开门接访,把矛盾和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近年来,全镇化解信访积案30余起。社会治理逐步提升。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大检

查和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为抓手,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近100多起。安全生产持续巩固。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主线,开展“六清”专项整治行动,狠抓平安创建的巩固提升工作,切实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圆满完成了重大节日、重大敏感日等节点期间的维稳安保工作,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实现了连年上升。

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回首过去,商都县发展成就硕果累累,展望美好未来,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崭新的征程已经开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在新一届镇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携手同心,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能量,重整行装再出发,正朝着建设美丽、和谐、幸福的新七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

踔厉奋发勇担当真抓实干敢作为

北海市管道燃气有限公司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综述

(2022年11月21日)

北海市管道燃气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2019年7月由山东省国资委下属平台公司水发集团合并重组,成为国有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公司在北海市投资建设中低压管网900余公里,为24万户居民、1000多户工业及商业用户提供清洁能源,覆盖北海市人口100多万。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多点散发、经济下行压力大等多重不利因素冲击,该公司积极应对、科学决策,以“扬优势、补短板、激活力、控风险、铸品牌、树正气”为年度工作总要求,紧紧围绕“激发创新活力、着重落实文化引领和品牌建设、狠抓6S管理”三项软实力建设工作,着力做好安全生产、抗疫保供、优化服务等各项工作,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A秉承宗旨,践行使命勇担当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其先进的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公司秉承“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服务发展、服务大局”的宗旨,彰显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近年来,北海市管道燃气有限公司大力推动党建与公司具体业务深度融合,提升公司形象,扩大公司文化品牌知名度,推动燃气安全和服务向基层延伸、在民生落地。

获悉海城区高德街道赤西村委塘儿村农产品滞销,该公司职工志愿者们帮助该村珍品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时采摘成熟的果蔬,并积极购买,减少农户生产损失。据悉,近年来,该公司积极投身“一对一扶贫”行动,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方式,助力北海乡村振兴。

向居民发放创城知识问答调查问卷、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工作、深入社区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自北海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该公司将创城工作与安全生产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广泛发动、积极引导广大员工投身创城工作,形成企业员工人人参与创城的良好局面。今年,该公司获得“2021年海城区工商联创城先进企业”荣誉称号。

B安全第一,拧紧生产“安全阀”

该公司坚持“把安全放在首位,抓实抓牢抓到底”的工作主线,通过加大

安全资金投入,强化全员安全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应急能力,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通过做好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现以双重预防机制为运行模式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做好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建强应急救援队伍,备好应急物资,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与实战性;

——通过抓好公司燃气管网安全运行,对燃气管道设施及燃气具等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以确保公司安全生产态势保持平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全面提高全社会的燃气安全意识,普及燃气安全使用知识,该公司在今冬明春、城镇燃气“百日行动”及重要会议等活动期间,通过开展警示片展播、悬挂横幅、架设板报、发放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宣传折页等“五进”安全用气宣传活动,有效增强了全民燃气安全意识。

C心系用户,服务温暖千万家

今年2月17日,广西北海裕信包装印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来到水发集团北海燃气大厦,送上印着“心系用户竭力保障,尽职尽责服务贴心”的锦旗表示感谢。

事情发生在2021年,裕信公司的设备多次试火失败,生产受阻。裕信公司联系北海市管道燃气有限公司LPG事业部,请求协助支援。北海市管道燃气有限公司安检人员立即赶到工厂帮助排查隐患、及时解决问题,使企业迅速恢复生产,按时完成订单,从而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是北海市管道燃气公司想用户之所想、忧用户之所忧、做用户之所需,热忱真诚为每一位用户服务的缩影。

节假日,是万家欢聚、乐享天伦的幸福日子。然而北海市管道燃气有限公司客服营业员、维修人员都坚守在一线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保障广大用户节日期间用气安全稳定。

“您好,这里是北海市管道燃气有限公司客服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身为客服营业员,在节假日依旧坚守岗位是李宇羽的常态。每每面对电话那头着急的用户,她总是细致耐心地解答用户疑惑,及时协调解决用户反映的问题。她说,用户的肯定就是她坚守的最大动力。

对于LPG事业部司机班班长麦喜乐而言,节假日反而更加忙碌。他始终严格

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用最专业的服务和最快的速度完成每一次液化石油气配送,保障用户燃气不断供。

为了让一缕缕“蓝色火焰”温暖千家万户,维修人员每天背着近10公斤的工具包在我市的大街小巷、不同小区、不同楼宇间穿梭。他们用及时细致的服务,努力做到让每一位用户放心满意。

D逆行战“疫”,守护万家“烟火气”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北海“7·12”疫情发生后,北海市管道燃气公司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坚持燃气安全保供不松懈,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的燃气安全平稳供应,用实际行动践行国企的责任与担当。

针对居民无法外出为燃气充值的困境,该公司抽调20名青年员工进行封闭管理,确保疫情期间服务热线24小时畅通;按照网格化,创建多个小区物业群,24小时在线,随时为客户提供充值和维修服务;紧急增设100台蓝牙充值设备,与物业公司联动,确保市民正常生活用气。

与此同时,该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为市民开通了日常生活急需用品采买配送通道,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

“市民有任何困难,随时可致电燃气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说。

疫情期间,燃气用户拨来的咨询电话络绎不绝。对于来电用户的担忧,一线话务员做足准备、尽力给予最有效的解答:

“因封控原因造成账单逾期的情况,不用担心,账单最后付款期限已经延后,燃气不停供。”

“液化气钢瓶因疫情原因没有送到,不用担心,可以到居委会进行登记,我们将统一配送。”“有任何燃气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我们的服务24小时不打烊。”

这样的沟通,话务员每天都要进行很多遍,但是她们始终坚持做好专业服务。

一接到用户的求助电话,驻扎在公司的维修、安检等人员便及时响应、迅速处理,保障全市各类用户的安全稳定用气。

此外,该公司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上下一心、严防死守,落实落细各项常

态化防控工作——压紧压实防控责任,始终保持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高效运转、及时响应;切实加强人员管理,按规定加强核酸检测,督促员工做好个人防护;落细落实场所管理,强化各类场所疫情防控管理,严格访客登记,坚决把好“入场关”;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燃气保供、提质增效、改革创新等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通过以上措施,公司实现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有力地推动了公司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金融惠民

大宁农商行金融服务全覆盖纪实

(2022年11月24日)

巍巍吕梁山间、滔滔黄河岸畔,在962平方公里的广阔大地上,处处活跃着大宁农商行人的身影。无论春夏秋冬,他们进果园、入农家、跑商户、访企业,把大宁农商行的优质金融服务送到了全县的每个角落,用金融活水润泽着这方热土,为推动大宁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默默贡献农信力量。

一、“金融村官”倾心助力乡村振兴

位于吕梁山南端的大宁县,“三川十塬沟四千、周围大山包一圈”是全县地貌的真实写照。县域要发展,金融是靠山。“大宁农商行是大宁人自己的银行,服务县域发展责无旁贷。”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大宁人,大宁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军鹏谈起金融支持地方发展饱含深情。

为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宁农商行以省联社及临汾审计中心工作举措为指引,围绕“党建引领”这一主线,持续深化完善“银农、银商、银政”三大平台建设,大力实施普惠金融,努力使农商行服务在全县实现全覆盖。大宁农商行的思路和做法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全覆盖的第一步首先在农村启动。2020年7月,大宁县委县政府出台了选派大宁农商行工作人员到基层组织挂职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选派该行69名工作人员到5个乡镇和60个行政村委、3个社区挂职,分别担任乡(镇)长助理、村委(社区)主任助理,实现了全县所有乡镇、农村(社区)金融挂职人员的全覆盖。这些农商行干部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金融村官”。

“金融村官”积极履职,迅速与各乡镇、村干部对接,进入挂职的村庄、社区,与群众交朋友,通过“调查+举荐+评选”的方式,向信誉好、劳动力强、生产积极性高的群众逐户授信,鼓励支持他们大胆用信,有效解决群众“不懂贷、不会贷、贷不了”的问题,最大限度满足群众资金需求,真正实现“送贷上门”精准服务。群众需要资金了,可以直接联系本村的“金融村官”,有效打通了农商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每一名“金融村官”都是大宁农商行精心挑选出来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金融骨干,每月固定时间驻乡、驻村,与村民“结亲”,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目前我们对全县符合授信条件的农户实现了授信全覆盖,共授信4980户、金额71089.71万元,其中用信4125户、金额64451.57万元,为群众送上了一份‘备用金’,切实解决了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中遇到的资金不足困难。”大宁农商行行长冯立平介绍说。

二、“金融小管家”推动商户蓬勃发展

“陈老板,我是行里派来的‘金融小管家’,以后你有任何金融需求都可以联系我,我随叫随到,时刻为你服务!”10月28日,大宁农商行营业部客户经理曹燕玲来到果子园水果超市,对超市负责人陈敬棉说道。相识多年的他们早就是工作和生活上的老熟人,“金融小管家”职能的加入更加密切了双方关系。

商户对于活跃市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较于普通群众,商户金融需求旺盛,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为了做好商户的金融服务工作,大宁农商行打造“银商”平台,创新推出“金融小管家”管理模式,按照“无缝对接、全面营销”的原则,实行金融“一对一”网格化管理,划分出区域,由一名客户经理包联区域内所有商户,挂牌担任每个商户的“金融小管家”,积极做好商户的分类管理、拓展、回访、售后服务等工作,为商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特色金融服务,做商户的贴心人和生意上的好助手。

张荣荣是兴旺烟酒店的“金融小管家”。经过多次走访了解,张荣荣发现该烟酒店业务量今年以来增长很快,需要的流动资金相应大幅增加,而之前的授信额度已经不能适应要求。于是他一方面向烟酒店老板宋巧娥介绍农商行金融产品,一方面积极向总行提出增加授信额度申请。在多方协调下,最终成功为该烟酒店增加授信,让困扰其经营的难题得到了破解。宋巧娥高兴地说:

“‘金融小管家’真是好,让我的生意越做越顺利!”

目前,全县每一个商户都有了专属于自己的“金融小管家”,为生意的腾飞插上了金融“翅膀”。

三、“金融顾问”让“上班族”生活更美好

“李经理,孩子国庆节要结婚,能不能给换些新钱?”今年国庆前夕,大宁县城关小学教师冯春霞给大宁农商行城关支行客户经理李强打电话说道。“没问题,需要多少?交给我你就放心吧!”李强爽快地回答。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县域内一个重要的群体,同样是农商行服务的对象。针对这一群体的特点和金融需求,大宁农商行积极与全县机关、事业单

位加强沟通,打造银政平台,为这些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提供切合需求的金融服务。为充分发挥银政平台作用,该行向各单位派出“金融顾问”,融入单位之中,增强与单位、工作人员的亲和力和渗透力,并张贴信息牌,让单位和人员只要有金融需求,第一时间就能想到农商行、来农商行办理业务。新城支行冯建功是大宁一中的“金融顾问”,在该单位许多人的眼中,他就是“一中大家庭”中的一员,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小冯。每月的17日,冯建功都会定期来到大宁一中,全方位、多角度开展金融产品、金融政策、金融知识等宣讲营销活动,并根据大宁一中的特性,找准双方结合点,通过参与、互建活动,加强沟通,构建合作发展平台。大宁一中的人员有了买房、装修、上学等方面的金融需求或遇到金融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找他,他总会第一时间提供周到的服务。大家高兴地称赞说:“大宁农商行能及时为我们提供资金帮助,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在满足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自身金融需求的基础上,大宁农商行还与各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搭建场景、吸引流量、获取客源、破解难题,实现合作共赢。

遍布全县城乡的“金融村官”“金融小管家”“金融顾问”,架起了群众与大宁农商行的桥梁,给群众送去了便利与实惠,同时有力推动了该行发展:存款余额从2020年初的15.16亿元增长到现在的19.51亿元;贷款余额从2020年初的6.11亿元增长到现在的9.75亿元;客户数量从2020年初的2165个增长到现在的4125个,实现了群众与农商行的“双赢”。

党建与财政业务工作互融共促

安阳市财政局党建工作综述

(2022年11月16日)

以“政”领“财”,才能实现党建与财政业务工作互融共促。近年,市财政局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扎实推动党建工作和财政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以“政”领“财”夯实信仰之基

为强化政治引领,夯实信仰之基,市财政局坚持以“政”领“财”,坚持党建工作与财政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坚持谋划业务工作联系党建实际,落实重大任务彰显党建引领,攻坚克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市财政局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对财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做到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统筹学,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本领。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时,市财政局把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作为重要内容;将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作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实行重点工作科室负责人和党支部书记“双责任人”制,确保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在财政部门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落实“六稳”“六保”工作,突出民生兜底,着力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扎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稳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二、多载体全方位助“党建+业务”融合

市财政局高度重视党建与业务互融共促,始终坚持深入实施机关党建三年提质工程,大力开展营造“三个氛围”“双争双强一创建”活动,并以“五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等为载体,多载体全方位助推党建与业务融合。

唯有实现党建与业务融得住、融得紧、融得久、融得实,才能充分释放党建与业务“1+1>2”的聚合效应。为此,市财政局坚持把“组织领导”贯彻始终,确保党建与业务融得住;坚持把“激发热情”贯彻始终,确保党建与业务融得久;通过印发《安阳市财政局党支部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坚持党建和业务联动评价,形成包含支部党建日常工作、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支部所属科室完成重点工作三部分有机结合的党建考核评价体系,做到党建与业务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确保党建和业务规范高效运转;坚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关心

关爱,激励担当作为,激发党员干部立足岗位、锐意进取、创先争优的活力;坚持把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作为促进中心工作的主要抓手,把业务工作放在党支部会议上讨论,做到党建与业务工作部署同步、落实同力;把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组织生活制度作为解决业务工作问题的“火热熔炉”、促进中心工作的有力抓手,在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中提高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市财政局坚持把“搭建平台”贯彻始终,确保党建与业务融得紧。各党支部围绕强化预算执行、防范债务风险、聚焦乡村振兴等职责要求,采取“党建+扶贫”“党建+项目”“党建+创建”等方式,深入预算单位、重点项目现场、脱贫攻坚一线,与相关单位党支部联合开展活动,保证党建为统揽、项目为承载、创建有特色,活动融合兼顾,既交流了党建经验做法,又提高了履职尽责能力。

市财政局坚持把“督导落实”贯彻始终,确保党建与业务融得实。围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抢险救灾、增加财政收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做好“六保”“六稳”工作、优化营商环境等急难险重大任务,市财政局通过创建党员先锋岗、设定党员责任区、开展岗位建功活动等,突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小组在业务工作中的政治引领、督促落实、监督保障作用,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善谋善作善为,有效确保了重要工作和任务在“最先一公里”快速起步,在“最后一公里”扎实落地。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今后,市财政局将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继续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把建设模范机关的要求贯穿到机关党的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推动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切实把党建成果转化为推动财政工作的强大动力,奋力开创财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旗飘扬风帆劲

庆城县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2022年11月25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庆城县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持续用力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探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为开创庆城全面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守正创新

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庆城县在党建工作中始终突出政治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着力抓好理论武装和党性锻炼。突出抓好党政干部、乡镇干部、专技人才、村组(社区)干部、帮扶干部“五支队伍”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先后举办科级干部、党务干部、村干部等培训班81期5.8万人次,对机关党组织书记每年进行轮训,及时充电赋能,提高了党员干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能力素养。在党的建设日常工作中,庆城县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断提高县级以上干部监督效能,形成了对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的科学监督机制;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主题党日等七项机制为抓手,对“两学一做”融入日常、严在经常、形成制度进行了具体实践;深化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开展“大排查、大检视、大整改”活动,纵深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着眼推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线上线下“双落实”;从严从实开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1.28万名党员注册使用“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督促指导407个党组织规范开展组织生活。

强基固本

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根基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党的十八大以来,庆城县始终坚持将党旗插在基层一线,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红色堡垒”的功能持续释放。

庆城县注重从最基层、最基础的工作入手,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深入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对年龄60岁以上、小学文化程度、工作能力弱的村干部进行了限期调整,积极稳妥推进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一肩挑”,构建起党建引领、村民自治、群众参与、适应乡村振兴形势任务的基层治理体系。目前,165个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高中及以上学历的515人;先后选聘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44名,“一肩挑”达到146名;累计投资7000多万元,对120多个村级活动阵地进行了标准化建设。

庆城县严格落实村组干部报酬和村级办公经费,保证了基层党组织高效运转。制定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通过县级干部包抓、部门联村帮建、专项基金激励等形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制定《关于在“331+”产业扶贫中突出党建引领作用的指导意见》,在全县64个“331+”产业合作社组建党组织41个,全部选派党建指导员,发挥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引擎”作用,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产业链上全覆盖。对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抗疫救灾等方面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进行了集中表彰,先后表彰“两优一先”对象100名,为831名老党员发放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制度,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全域提升

彰显党建领航优势

面对各项急难险重任务,庆城县组织动员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用责任担当和实际行动践行党旗下的铿锵誓言,让“党建领航”的优势得以彰显。

在帮扶工作中,庆城县共有省市县145个单位、4102名干部帮扶1.3万户贫困户,扶贫力量得到了极大充实。牢固树立在帮扶主战场培养、识别、使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出台各项措施、明确工作职能、提出激励措施,鼓励乡村一线扶贫干部扎根基层、安心工作。组织评选了一批帮扶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并进行奖励,优秀的第一书记、帮扶干部都进行了提拔。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30个,示范带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由“弱”变“强”,目前,全县所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万元以上,其中5万元以上村达到101个、10万元以上的村28个。积极推广红白理事会、理财议事小组、“红蜜蜂”志愿服务队、“评理堂”“红黑榜”等做法,增强

村党组织引领功能,动员党员群众参与村级治理,有效发挥在遏制高价彩礼、破除陈规陋习、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探索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中,成立交通运输行业党委,选派党建指导员、联络员24名。在309国道桐川张旗服务区、白马铺镇三里店村打造集学习教育、生活服务、诉求收集为一体的“司机之家”;在县城北区广场建成“劳动者驿站”,为货车司机和快递物流、外卖配送从业人员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便捷暖心服务。深入开展“千名干部帮千企”行动,108名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帮联1户企业,帮助解决企业用地、资金等实际困难137件。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成立临时党支部6个,组建党员突击队16支,4308名党员干部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充分发挥了党员冲在前、作表率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优化“社区划网格、小区楼院小分割”的管控机制,疫情防控24小时轮班值守;在社区推广应用门岗登记APP小程序,实现出入小区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使党的组织优势充分彰显。

党旗引领振兴路

吕梁市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综述

(2022年11月21日)

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如同一个个不惧风雨的堡垒;一枚枚闪亮的党徽在发展一线熠熠闪光,就是一个个践行初心的承诺。在吕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转型发展、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等一线,党组织吹响号令、擂响战鼓,党员干部高擎党旗、闻令即动,一股股强劲的红色力量在吕梁大地奔腾,书写革命老区新的时代荣光。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全方位推动吕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以来,我市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为全方位推动吕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立根铸魂

把稳理想信念之舵

吕梁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特别强调:

“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吕梁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1年6月21日,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迎来一批特殊客人——市委书记孙大军率领市委常委班子面对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雄浑的声音在大厅回荡,这是市委常委班子坚定政治信念的庄严宣示,也是对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洗礼。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抓住了思想政治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魂和根。市委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坚持党员干部全方位培训轮训,坚持基层学习全覆盖,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022年3月16日至19日,市管

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市委党校开班,66名党员干部通过培训提升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学习质量。去年以来,全市共举办4期市管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和4期中青年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201名县处级领导干部、1220名中青年干部参加培训,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筑灵魂、强党性、增本领,做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率。依托山西干部在线学院,组织全市900余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组织全市170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等专题培训,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集中与日常互补,推动全市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2021年,一场贯穿全年的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展开。我市坚持把学党史和悟思想结合起来,创新组织方式、创优整体实效,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感悟思想伟力、增强政治定力、汲取智慧力量。各基层党组织通过集体领学、个人自学、专题研学等形式深入研读领悟四种指定书目。利用14个党员干部教育基地、“三晋先锋”、“吕梁共产党员”微信矩阵等及时组织跟进学习。发挥吕梁革命老区优势,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拓展教育阵地、丰富教育内容,168万人次党员、群众在全市410余处红色遗址遗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市12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为所在支部开展专题党课辅导,持续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加强和改进党员经常性教育,不断丰富党员教育内容体系,多举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守正创新,从根本上筑牢政治信仰基石。

建强队伍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金色的党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宽阔平坦的文化广场人来人往,整齐明亮的党群服务中心庄重大气去年以来,我市大力开展村(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规范提升专项行动,下拨专项经费710万元,出台《村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指南》,充分激活“神经末梢”,让组织体系经脉气血更加畅通,有力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整体提升。市县两级组

织部门上下联动、强力指导,规范全市2121个村级党组织规范牌匾悬挂,规范宣传公示,规范使用国旗、党旗、党徽,突出党建元素,彰显政治属性,高标准铺开59个示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14个小区党群服务驿站,补齐阵地薄弱的短板,实现村(社区)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

换届,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接力。2021年12月,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顺利完成,共选举产生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16615名,其中主干2828名。“这次换届选举秩序好,非常成功,选出了我们打心里赞成的人。希望他能更好地为村里办事、带我们发展。”我市多地群众对村(社区)“两委”班子和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现任汾阳市贾家庄镇古浮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虎成是本土致富能手的代表。自2016年回乡后,敢闯敢干的他发挥特长,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把土地集中起来,实行农业生产托管,打造优质高效农业。目前,全村托管服务面积有4000多亩,涉及农户628户,202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2000元。

抓好抓实换届工作,党的领导是关键。这次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之所以进展顺利、圆满完成,源于市委坚持一手抓正向引导,坚决把党的领导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强化“系统思维、干部思维、底线思维”,始终牢牢把握换届工作主动权,切实把“海选”易出现的无序竞争扭转为党领导下的组织意图和群众意愿相统一,真正使本次村(社区)“两委”换届成为一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实践。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我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推进人才政策创新,积极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目前,省校合作500余个项目,120名企业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开展服务。按照以人才引领人事的理念,全市统筹开展招才引智活动,招引优秀高校毕业生1900余人,表彰“奉献吕梁、服务六新”优秀人才和团队,高标准打造人才公寓,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和集聚态势加速迸发。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我市继续推行县级领导干部下沉乡镇担任第一书记,精准选派6名领导干部担任驻县大队长、1273名农村第一书记到村工作,持续推动力量下沉。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招聘2434名本科以上学历大学生到村担任村办主任、报账员,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全覆盖,持续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与此同时,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统筹抓好选育管用,一批政治过硬、历练扎实、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年轻干部得到提拔和进一步使用。

固本培元

让基层党建“实”起来

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要采取一系列举措,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我市始终把党建的重心放在基层,着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加快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面嵌入基层社会结构中,全面引领基层治理的各项活动。

按照省委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总体安排,今年3月以来,我市集中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持续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统筹整合协调乡村治理各方面资源要素力量,切实解决当前乡村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县两级出台《关于规范基层网格治理的意见》《关于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的若干措施》等227项制度性文件,“四梁八柱”性的基层治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实现了党建“一子落”,治理“满盘活”。

自行车车棚翻新改造,充电设施升级换代、地下车库亮化美化、垃圾箱整洁美观在离石区泛华盛世小区,11个党小组、140多名党员成为蕴藏在小区的“党员力量”,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同在一个屋檐下,维善小区旧貌换新颜。“如今,居民诉求有回应、小区服务有人做、遇到困难有人帮,小区在党员的带领下,整体素质都提升了,居民生活越来越和谐。”小区业主王女士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让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每个角落,我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动摇,在城镇社区建立党委,居民小区建立党支部,居民楼栋建立党小组,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居民自治、基层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真正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团结带领社区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坚强战斗堡垒。离石区建立小区党支部,一批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居民有了“主心骨”,找到了“家”的温暖;石楼县开设“六点半课堂”,把农村党员学习教育与解决群众困难有机结合起来,党建引领居民自治面貌一新;孝义市西关世纪购物广场商圈党支部推进党建圈、营商圈、服务圈“三圈”融合,探索出一条加强新型业态党建工作的有效路径。

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城区均成立了社区党委,形成了严密的城市基层党组织体系,有效整合各方力量,着力破解网格设置不统一、队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定出台《关于规范基层网格治理的意见》,优化网格设置,健全组织体系,配强网格队伍。同时,把林田路井、矿产资源、河流沟壑等全部

纳入网格管理事项,实现基层治理所有要素入网、所有事务进网。全市建立了4021个网格党支部、9635个网格党小组,明确了网格工作职责,“多网合一、一网统管,多员合一、一员多职”的全科网格治理体系正在形成。

每个党员就是一面旗,每个党员就是一盏灯。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全市4.5万名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开展服务28万余人次,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冲在最前线,建立临时党组织1044个,组建党员突击队3546支,设立党员先锋岗2844个,成为这次“战疫”的坚强阵地。全市党员干部主动出列亮出红色身份,结合自身实际、专业特长,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配合做好核酸采样、宣传发动、生活物资保障、社区服务保障、政策宣传、情绪安抚、心理疏导、秩序维护等工作,助力构筑起强大的疫情防控“红色堡垒”和“安全屏障”。

旗帜领航方向,核心领航未来。办好吕梁的事情,关键在党。迈步新的征程,吕梁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保持战略定力,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打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党旗在渭水源头高高飘扬

渭源县党建引领高质量追赶发展侧记

(2022年11月22日)

初冬,走进渭源,处处生机勃勃。渭源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按照“南薯北药、薯药强县、旅游富民”的发展方向,打造幸福、生态、创新、法治、效能“五新”渭源,群众生活越过越红火、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一、牢记嘱托凝心铸魂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作出了“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重要指示。

渭源县党员干部牢记嘱托,创新实施“渭河源·源动力”党建领航聚力工程,凝心铸魂,发展产业,打开渭源高质量追赶发展的壮美画卷。

元古堆村推进“红火元古堆”党建品牌创建,以“党建红”引领“发展红”、带动“产业兴”,奋力答好“让我们一起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时代答卷。

近年来,渭源县开展“百名领导上讲台、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等党建系列活动,探索“线上+线下”“课堂+基地”实训模式,使党员干部在一次次学习热潮中经受了思想“大洗礼”、党性“大淬炼”。

田家河乡元古堆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王涛说:“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好,勇做改革路上的‘先行者’、攻坚克难的‘排头兵’、服务群众的‘店小二’,和广大群众一块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连日来,元古堆村党支部依托农民夜校、微信群、炕头会、庭院会等载体,采取“集中学、网络推、上门送、实践练”等方式,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性教育与红色旅游结合起来,推出“观看一部专题片、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升一次国旗、观一次扶贫展览馆、游一次红色小院”“五个一”红色体验游活动,激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激情,投身乡村振兴战略。

二、党建引领强基固本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元古堆村探索建立“资源开发、资产盘活、产业发展、生产服务、品牌带动”等5种村集体经济增收模式,并依托元古堆村丰富的

自然资源和红色资源优势,打造“党性锤炼游、休闲观光游、生态康养游、农家体验游”等旅游产业板块,推动整村运营;叫响“红火元古堆”品牌,推出红火元古堆藜麦、羊肚菌、鲜百合等拳头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2022年,该村村集体经济综合收入将达到40万元,预计2023年达到60万元。

“今年小区里建设了一系列党建主题景观,开展爱心活动,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党在身边。”家住渭源县渭水天华小区的郑建军深有感触地说,小区以打造“文明、卫生、幸福、和谐”小区为目标,着力创建“红邻里·爱满格”红色物业党建品牌,推出以“爱心”为主题的“爱警务”“爱医疗”“爱家政”“爱驿站”“爱书屋”等系列志愿服务行动,架起了一座党群“连心桥”。党旗红,企业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我们公司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公司产业发展时的殷殷嘱托,全力打造‘深耕田地,红芯助农’企业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甘肃田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晓梅说。

渭源县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创新实施“渭河源·源动力”党建领航聚力工程,以“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促全面过硬,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消薄达五倍增”行动,使全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100%。

三、感恩奋进勇毅前行

近期,《脱贫攻坚渭源故事》成为中国脱贫攻坚案例的县域样本,这是渭源县继“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全国避暑旅游样本城市”之后取得的又一荣誉。渭源县以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聚焦农村全面发展,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制定出台《渭源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具体落实措施》,成立乡村振兴7个工作专班和15个工作专责组,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帮扶干部,引导驻村工作队在乡村振兴征程中接续奋斗、再立新功,持续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时下,在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渭源县坚持以县、乡镇、村、社、网“五级”网格,推动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育、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五治融合”,持续打造幸福、生态、创新、法治、效能“五新”渭源,进一步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追赶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让人民生活越过

越红火。

砥砺奋进筑坦途

2022年宝鸡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综述

(2022年11月16日)

开栏语:回眸2022年,宝鸡市各部门抢抓发展机遇,推进创新发展,不断摸索、砥砺前行,在经济、科教、法治、文化、民生、党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亮眼成绩。即日起,本报推出《干得好不好请您来阅卷》系列专题报道,带您一起见证我市各部门的蝶变之路,开启“阅卷”之旅。

今年,市交通运输局全面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集中精力建设交通枢纽”目标任务,加快推进“15122”交通重大项目实施,统筹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促进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一、重点交通项目书写高分答卷

“全程非常棒,距离一下子近了!”2021年12月底旬凤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市民群众对这条路期盼良久,尤其是对一直以来往返在咸阳市旬邑县和麟游县、凤翔区的群众来说,这条路跑起来格外便捷。旬凤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后,标志着我市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目标,也形成了新的横贯关中平原的东西向交通运输大通道。

为了保证重点交通运输建设项目顺利完工,市交通运输局建立重大项目征地拆迁和建设环境保障月调度制度,实行月考核、月通报,征迁工作呈现出比

拼争先的良好局面。眉太、麟法高速实现全线开工建设,关环高速控制性工程加快推进,鄠周眉高速勘界清点全部完成,项目建设大干局面初步形成。

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按照“做强枢纽、优化通道”总体思路,统筹推进公路、铁路、机场建设,巩固提升公路交通优势,全年实施交通重点项目34个。目前,我市公路总里程达1.8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41.264公里,高速公路双通道县区占比42%,覆盖77%的镇街。

二、三项示范创建交出群众“满意卷”

“农村路修到家门口,商机和财源跟着就来了,这是咱农民的致富路。”扶风县杏林镇浪店村产业大户王争强提起村上新修建的“四好农村路”激动地说。

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全面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公交都市和绿色货运配送示范等三项创建工作,市交通运输局出台相关政策,

拓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共管共享机制,因地制宜推进交旅融合、交邮融合发展,我市建成“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2个、省级示范县7个,全市城乡交通运输发展一体化水平达到5A级,预计到2025年可基本实现“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域覆盖。

“乘坐宝鸡公交,感受到的是智慧便捷、环保低碳的美好生活。”市民韩鑫说,“宝鸡修的公交专用道、港湾式停靠站对市民来说,真的是太方便了。”

今年以来,我市制定11项公交优先的专项政策,建设11条共53.2公里公交专用道,新增127个港湾式停靠站,持续完善公交停保场和新能源公交车配套设施,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共开通常规公交线路58条,运营车辆1046台,年客运量2.32亿人次,完成了公交都市创建任务和自评工作,已申请国家验收。建成绿色货运配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出台便利配送车辆运行、停放政策,推进城市货运配送绿色低碳、集约高效发展。

三、计划先行目标任务实施不盲从

重大项目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始终坚持政府统筹研究重大项目建设难题,建立专班例会制度,采取交叉作业、并行推进的方式,全面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宝鸡机场可研审批涉及的省政府资金筹措方案及社稳评估报送国家发改委,报审文件

正在空军后勤部会签。宝鸡北过境和钓磻高速土地预审已经省自然资源厅审查,

正在修编完善,勘察设计、“两评一案”编制和市场测试工作加快推进。

310国道项目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分别取得省发改委和省交通运输厅批复,正在开展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工作。G244、G344、G342等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形成梯次发展格局。

笃行致远践初心高歌奋进新征程

鹤壁市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综述

(2022年11月24日)

奋勇前行,阔步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以赴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在希望的田野上释放乡村振兴的无限动能。

截至目前,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3%,增速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7.86%,增速高于全市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6个百分点,相当于本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3.02%,同比提高了5.27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和人均生产经营性净收入占比80.93%,同比提高0.76个百分点,实现了“两个高于两个增加”的目标任务,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一、扛稳重任在责字上下功夫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实行市委书记、市长双组长负责制,坚持领导班子负责“不松手”、主要领导尽责“不甩手”、班子成员担责“不缩手”,高位谋划、统筹推进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一年来,市委书记马富国,市长郭浩,市委副书记冯芳喜,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府党组成员李晖,频频走访基层、深入调研,在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等各类重要会议上,躬身入局、安排部署,把问题摆在明面上,将整改落实到根源上。

——坚持“四级书记”一起抓,建立“周督导、周调度、月研判、月会议”工作机制;

——坚持重点工作“月通报、季评价、年考评”,推行问题整改“两单制、双交办”;

——全年创新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夯基础、补短板、促提升”“大排查、大起底”“冲刺年度目标九个全面提升”等专项行动。

我市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的同时,针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点多、

面广等特点,各县区、各部门精诚配合、通力协作,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为了抓好这项工作,我市依托“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采取“市级重点培训、县级普遍培训、部门系统培训”等方式,开展培训32期,13169人次受益,实现各级乡村振兴系统干部、驻村帮扶干部培训全覆盖;

——21个市直部门递交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目标责任书,调整优化14个工作专班,确保行业部门政策更好地“落地开花、生根见效”;

——全市择优选派4610名帮扶责任人与2.07万户帮扶对象结成帮扶对子;

——帮助派驻村引进资金1.1亿元,新建村级道路232.9公里,引进致富项目49个,创办专业合作社19个;

——争取各类项目262个、省市及各类社会资金1.69亿元,有力助推帮扶村灾后恢复重建和乡村振兴;

——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动员组织550余家企业与370个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累计投入资金8.4亿元。

如果您要问,脱贫攻坚都胜利了,还要加强督查、完善评优考核机制、凝聚各方帮扶力量,这究竟是为什么?——将脱贫群众“扶上马,再送一程”,这就是答案!

二、坚守底线在固字上做文章

“两不愁三保障”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的核心内容。孩子上得了学、患者看得起病、群众饮得上健康水等一系列稳民心、固根基的政策落实,只为守牢防返贫这一底线。

我市通过完善联控联保责任、依法控辍治理等机制,有效为因身体状况无法入学但有求学欲望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送教上门,实现了“停课不停学”。

另外,我市建立健全“四个3”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三重医保”,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慈善救助“三重救助”,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重模式”,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三个一批”精准分类救治。

同时,我市加强农村住房保障动态监测和常态化管理,确保“危房不住人、

住人无危房”。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3%,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

针对特殊人群,我市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积极探索稳岗就业模式,确保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三、精准发力在帮字上求突破

今年,我市坚持“3345”排查预警监测机制,累计识别监测对象4925户、15281人,监测对象帮扶政策全覆盖,户均享受政策4.54项,比全省标准高0.14项。

强化监测帮扶,形成完整工作闭环的同时,我市着力加强产业帮扶,优化利益链接机制,并做好稳岗就业工作,持续提升务工收入。

浚县克服洪涝灾害影响,今年浚县优质花生种植规模扩大到23.3万亩,直接带动1400余户脱贫户、监测对象参与种植实现增收。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市关注的重点。

——产业项目资金高于省定标准4.7个百分点;

——我市拥有“一村一品”示范村镇8个(国家级7个、省级1个),12个乡村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其中3个村创建成功;

——消费帮扶农副产品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63.1%;

同时,我市依托“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在拓宽就业渠道、强化技能培训、加强平台建设上也下足了功夫。

——全市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12687名脱贫人口、2184名监测对象实现就业,完成省定脱贫人口目标任务的110.3%;

——打造“中原好焊”“朝歌织女”“淇滨家嫂”等10个人力资源品牌,创新开展“整村推进”培训模式;

——全市首批174个乡村技能就业服务站、119个村级劳务公司已挂牌运营。

——成功实现易地搬迁,群众“一户一人稳定就业”。

针对金融政策落实,我市聚焦“精准”二字,今年全市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新增户获贷率全省第一,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余额户贷率居全省第二。

四、乡村建设在提字上见实效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关乎群众生活质量。目前,我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105.8公里,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建制村全部通客车,淇县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除此之外,农村电网改造升级,2331个5G基站投入使用,“快递进村”稳步推进等。一项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让我市乡村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另外,我市持续新建幼儿园、文化中心、基层卫生院、养老中心,在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我市以“696111”工程为引领,进行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共完成农村户厕改造9328户,占年度任务的93.28%,全市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7%。同时,完善污水治理设施,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1113”攻坚行动,累计创建省级“美丽小镇”4个、“千万工程示范村”120个,命名“四美乡村”293个、评选挂牌“五美庭院”4.1万户,全面提升了我市农村形象。

五、乡村治理在融字上抓变革

基层乡村治理,要走善治之道。

我市在创新谋划乡村治理“135”工作机制的同时,按照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田开胜指示要求,充分发挥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力量,通过实施“头雁工程”,进行“五强五优”评选,开展“五星”支部创建,以经费奖励、“党建36计”红色擂台赛等方式,不断强化基层党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自从俺村运用了积分制之后,各家各户通过搞好环境卫生、争做好人好事、配合疫情防控等多个方面工作挣积分,年底就可以拿积分兑换一些米面油,鼓励村民融入基层治理工作中。”浚县浚州街道甘草庄村的张爱菊说。

除了积分制,我市还创新推广了清单制、创优制,不仅激发了乡村自治活力,更将我市基层治理的优秀经验做法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

“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一评四会”矛盾化解机制、“点线面”一体化工作法我市聚焦如何“治”的问题,将自治、法治、德治、美治、智治“五治”融合,走出了一条符合鹤壁发展实际的乡村治理之路。

——全国首创,市党政服务平台推出“乡村办”功能,开通3098项政务服务应用和68个便民场景应用;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0个、省市级226个;

——全国文明村镇7个、省文明村镇14个、市级文明村镇182个。

——围绕移风易俗,深入开展“婚嫁新风进万家”“整治农村陈规陋习”等活动,倡导婚嫁新风,坚决防止因婚返贫现象发生,形成乡村文明新风尚。

随着乡村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拓展,一幅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六、凝心聚力在摘字上提质效

2021年,突如其来的洪涝让浚县部分区域受灾,群众因灾返贫致贫风险陡增。

如何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如何让受灾群众过上比灾前更好的生活?我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四大班子分管同志任副组长的全市支持浚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领导小组,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浚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挂牌督办县顺利“摘牌”。

为此,我市坚持高标准倾斜支持,强化保障措施:

——在资金方面,全市筹集下达60.6亿元支持浚县,浚县贷款较年初增长13.8%。享受小额贷款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户数及规模新增分别占全市总量的

49.7%和54.7%。

——在土地方面,从规划审批到用地报批等对浚县予以倾斜,支持浚县推动增减挂钩省内交易。

——在人才方面,开通浚县引才育才“双向直通车”,实施“挂职博士”“科技副职”等人才计划时向浚县倾斜。

与此同时,我市还优选配强帮扶力量:

——市级层面,优化整合“双百”结对帮扶,走访困难群众,协调救灾物资,开展社会帮扶,恢复因灾损毁村的基础设施。

——县区层面,组建工作专班“一对一”帮扶,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千万余元,从产业、就业、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

——社会层面,扎实推动“万企兴万村”“双十双百行动”,45家民营企业与浚县帮扶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加强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对接,争取各类资金822万元。

经过市县两级的不懈奋斗,我市监测识别“早”和“快”、综合帮扶“准”和“实”、严格退出“稳”和“慎”、各项支持“聚”和“倾”,一条因地制宜防止因灾返贫致贫的有效解决路径已形成。

副省长武国定给予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高度评价,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奎立也给出了工作“定位准、力度大、推进快、效果好”

的评价。

据悉,下一步,我市将拿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进一步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落实,抓好脱贫群众增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加速脱贫乡村发展,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力推进乡村治理,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贡献鹤壁力量!

奋楫扬帆逐浪高

宝鸡市商务局2022年高质量发展亮点综述

(2022年11月24日)

今年以来,市商务局坚持稳中求进、实干促能,以内外贸两大经济指标为牵引,围绕城市商圈提升、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和构建外经贸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创品牌、育主体、扩业态、强载体,迎难而上、奋勇前进,为实现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

培育消费热点,城市商圈展现新活力。市商务局出台了《宝鸡市加快城市商圈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优化提升商圈规划布局和项目建设,一批商贸市场改造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业态布局,拓展服务功能,着力构建29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宝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纳入全国试点。截至10月底,全市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9.04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高于全省4.4个百分点。

推进城乡融合,县域商业构建新体系。市商务局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共完成22个镇商贸中心、230多个农村新型连锁便利店建设。举办各类直播带货培训29期,促销活动159场次,培育直播快手3200多人。在今年“双十一”活动期间,我市实现网络零售额6.51亿元,同比增长10.94%。

强化品牌升级,美食之都打造新亮点。全市开展宝鸡餐饮消费季系列活动65场次,打响知味(宝鸡)美食名片。宝鸡擀面皮、岐山美食产业园、孵化基地建设全面启动,产业服务中心新建、集体商标申请注册同步展开。举办2022年第六届丝博会宝鸡美食展,全景展现西府民俗餐饮形象,累计实现网络浏览量1125万人次。举办线上促销活动,品牌餐饮、龙头企业销售环比增长两成。

锚定“六抓”举措,外贸增长实现新突破。前三季度,宝鸡市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25.36亿元,同比增长50.4%。从政策、项目、培训、招商等方面,大力支持宝鸡综保区聚集发展要素,发挥外贸承载功能。前三季度,宝鸡综保区实现外贸进出口14.51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紧盯大企业大订单,紧抓外贸新主体培育,开展“一对一”跟踪服务,全市新增有实绩外贸企业31户,新增外贸额15亿元。前10个月,全市完成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92.77亿元,同比增长35.9%,平均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6.5、32.2个百分点。

突出改革创新,跨境电商综试区创出新业绩。抢抓中国(宝鸡)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机遇,制定宝鸡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实施方案,有序推进综试区建设。同时,加快建设跨境电商出口监管中心、进出口商品仓储展示交易中心,拟定“一带一路”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方案。拓展跨境电商交易新模式,加大力度培育跨境电商新主体,推荐麦克传感器等3家企业申请省级跨境电商独立站,全市有业绩跨境电商企业达到140户。

风清气正好扬帆

南郑区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工作纪实

(2022年11月29日)

今年以来,南郑区坚持把深化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提神之举和强筋壮骨的重要抓手,聚焦疫情防控、双招双引、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向作风建设要生产力,向干部执行要发展力,全区各级党员干部以作风大转变促营商环境大优化,以能力大提升促经济大发展。

一、有为有位,让干部队伍活起来

最近一段时间,挂任梁山镇副镇长助理的原统计局干部邵锐一直活跃在工业园区里,为他形成挂职总结报告深入企业,调研走访获取最新的信息。

今年以来,该区按照“强素质提能力”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实践锻炼”机制,先后选派16名科级领导及68名年轻干部到改革发展稳定一线及重点工作专班进行实践锤炼。

南郑区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讲政治、树正气、重基层、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识人察人以工作评判干部,以工作业绩定进退,注重在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工作一线识别干部,对涌现出的担当作为、敢于斗争、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干部予以提拔重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该区树牢“靠作风吃饭、凭实绩说话”用人导向,落细落实“三到三看三破”干部选用方式,注重做好干部实践能力锻炼,不断深化干部挂职锻炼机制,从基层一线和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全区中心重点工作中选用干部。举办“双招双引”三懂三会干部专题讲座、全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等和全区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全面提升全区党员干部素养能力。截至目前,选用参与中心工作干部54人,其中平级重用20人、提拔使用24人、平级交流10人;

正科级39人,副科级15人。今年累计选派3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第一线等地任职,纳入作风好干部23人。

二、治慢提速,让工作效能升起来

“没想到一天时间就能找到心仪的项目用地,一天时间就能完成公司注册和立项备案,这办事效率不得不让人点头称赞!”三牧行千头牛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刘军激动地说道。

从推荐项目选址,到开展持续跟踪服务,三牧行千头牛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的招商专员让客商感受到“店小二”的贴心服务。刘军口中的“这两个一天”是该区提升工作效能的一个缩影。

该区围绕“六个聚焦”和“四个专项治理”,同时结合南郑实际,15个牵头责任单位都相应制定各自领域的专项行动方案,坚持边学习边检视问题,动真碰硬整治作风顽疾。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清理不适应优化营商环境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下大力气优化工作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减少企业费用、压缩审批时限,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建立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动态化工作规则”等小切口、微改革事项21项,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环境。建立“郑好办”工作专区,开发“郑好办”手机APP,整合区本级35个政务服务部门1845项、22个镇(街道)4346项、313个村(社区)2504项政务服务事项,大幅提升服务群众效率。深入开展基层负担问题专项治理,将近三年来区级发文、召开会议、开展检查的数量台账进行认真比对,减少发文数量、发扬“短实新”文风,严格会议审批,严控督查检查考核总量频次,同类事项合并进行。深入开展机关效能问题专项治理,有序进行借调干部清退工作,整治巩固衔接工作中“三不一慢一乱”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共查处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慢作为问题72件18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5人,通报曝光7起22人。

三、转变作风,让发展质量高起来

在项目企业,亲商助企干部深入一线、纾困解忧;在田间地头,乡村振兴干部厘清思路、共话发展;在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优质服务、高效办理该区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聚焦招商引资、“进知解”活动、项目建设、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把提速冲刺、提档升级作为主基调,以高效率赢得高速度、以快落实赢得快发展,以抢天夺时的冲天干劲,争当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和“排头兵”。扎实开展“项目体检”,细致摸排全区各镇(街道)、部门近3年通过招商引资签订的所有合同项目,建立“两清单一台账”,参与体检的135个项目中有126个项目正常推进,累计评选“红旗项目”9个、“蜗牛项目”6个,倒逼效能提升。守牢疫情防控底线,建立健全“全区统筹、部门参与、镇(街)协调、村社管理、个人响应、联防联控”联动机制,成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53个、党员先锋队113支,全区4514名党员干部下沉指定网格点位,筑牢疫情防控坚固堤坝。结合“进知解”活动,大力

推行“一线工作日”制度,创新“1+1+1+N”服务新模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纾困助企,今年以来累计走访企业2.89万家,帮助解决问题300余件。

该区将作风能力建设作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认真落实稳增长、强保障、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谐的各项措施,紧盯中心工作和年度目标任务,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前三季度,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91.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39亿元、增长3.2%;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75.29亿元、增长1.2%。100个重点建设项目预计完成年度投资126.32亿元,占年计划的105%。

风展党旗红

曲靖市妇幼保健院党建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2年11月17日)

珠江正源,乌蒙磅礴。钟灵毓秀之地,尊医重卫之乡。在珠江源头、“二爨之乡”这块兼具山之厚重、水之灵秀,散发着浓郁墨香的土地上,有一家历经129年沧桑积淀的专科医院,它就是曲靖市妇幼保健院。

新时代,新起点,新挑战。近年来,曲靖市妇幼保健院坚持党建引领,拉开了深化妇幼保健基本医疗卫生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序幕,提高了医护人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千千万万基层百姓送去优质的医疗服务,唱响了一曲新时代党建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妇幼保健之歌。

一、党建引领与医院治理深度融合,筑牢发展高地

“新时代妇幼健康事业发展号角已经吹响,只有厘清管理制度并深入贯彻落实,才能打造妇幼健康新高地,才能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在2022年1月的曲靖市妇幼保健院第二次党代会上,院党委书记余雄武的讲话掷地有声。

2020年,曲靖市妇幼保健院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通过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书记和院长定期沟通制度等的建立,党政班子集体民主决策、班子成员带领分管科室和部门主抓落实的工作链条更为清晰,院党委从政治核心作用向领导核心作用的转变更加凸显。

“要保证医院在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机制下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推进党建和业务相融合,也就是将医院运营管理中的关键性工作、项目作为党建工作的关键性工作和项目。这样一来,既可确保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和各项政策在基层得到充分落实,又可充分发挥院党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何让党建有载体、实现党建和业务双促进?医院党委有了深入思考。

结合医改重点任务,院党委引领推进质量安全、人才培养、科研建设、项目建设、清廉医院建设、智慧医院建设及人事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等工作,设置“书记工程”“院长工程”,通过推进汇报会、工作清单、督办检查等多形式完善PDCA管理闭环,确保重大事项落实见效。把好党支部换届选举关,按“支部建在科室上”的建设思路,考虑院区、性质、业务等多因素,设置了23个党

支部,其中在职党员党支部有20个,所属科室优化了设置,完成了支部的换届选举;把好党支部书记培养关,以“双带头人”作为培育思路,加强支部书记的培养,每年安排1至2次集中轮训,强化医改政策学习,引导医院管理人员、医务人员更新观念、积极投身改革,为党建促医改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传、帮、带”形式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能力,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诊治水平,促进业务与管理“双提升”。2020年至2021年,在市妇幼保健院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下,会泽县、宣威市、罗平县、陆良县、富源县、沾益区的妇幼保健院先后通过了二级妇幼保健机构评审。2022年对师宗县、麒麟区、马龙区的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与能力达标的指导持续进行,有效推进了县级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与临床职能同质化发展,“点对点”突破了妇幼健康服务建设的短板。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该院党委警惕在前、行动在前,带领干部职工在疫情初发时精准判断隔离曲靖市区内3例确诊病例,阻断城区传染源,在院患者和干部职工“零感染”。党政主要领导身先士卒请战出征,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先后驰援湖北、上海和省内的德宏州等地。坚定践行“四个不一”(不多收一分不该收的医药费、不出一台医疗差错责任事故、不拒收一名前来就诊的患者、不让一名患者和家属失望而归)理念,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在院内各部门、各业务科室(含二级科室)设立行风专管员一名,民主推荐增补行风专管员99名,实现全员全院全覆盖。

近3年来,医院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党委以党建为引领,紧抓业务发展指标不松懈,实施领航工程、人才工程、强基工程、清廉工程、文化工程,把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创文、三甲妇产儿童医院复评、政治巡察、妇幼健康专科联盟、“党建促医改三年行动计划”等重点工作融合,全面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在特色专科发展方面,按照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标准强化科室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以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制度为抓手,不断完善“四大部”体系建设,为全市妇女、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全生命周期、内容涵盖生理和心理的主动、连续的医疗保健服务与健康管理。同时,秉持“发展自身带动基层”的理念,利用妇幼健康专科联盟网络、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及两个省级抢救中心平台,通过上引下沉,“科—科”结盟使结盟活动开展更加扁平化、网格化、精准化,实现了精准、高效、同质化的专科共建,促进区域妇幼健康服务同质化发展。

2021年,曲靖辖区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市妇幼保健院在全省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中成绩位于首位,住院患者满意度在93.75%以上,区域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功能全面彰显,有力推动了“健康曲靖”战略的实施。

二、鲜红党旗飘扬在134个乡(镇、街道)

“作为医疗保健机构,最直接的就是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服务。这项服务搞好了,深化妇幼保健基本医疗卫生改革高质量发展就有了内涵,就会出实绩。而要搞好‘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服务,党建引领是龙头,走出医院是关键,深入乡村是保障,奋斗为民、服务为民是目标所指、情感所系。”余雄武的表态铿锵有力。

事实确实如此。曲靖市通过医疗卫生改革,虽然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控制了重大传染疾病,明显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水平。但是,仍存在着农村卫生资源投入不足、农村三级卫生网络组织定位不清、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医疗卫生配置差异日趋显著等诸多短板,尤其是当前在农村的大部分人群又是留守的妇女儿童,他们的提前预诊及就医问题愈显突出。

“党建引领妇幼健康高质量发展”送医送药大型义诊走进曲靖市134个乡

(镇、街道)行动暨“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建促医改三年行动计划”,正是切中问题所在,补齐短板所需。

2021年,市妇幼保健院在全院20个党支部围绕“坚决高举党的旗帜、坚决服从工作安排、坚决站稳人民立场”的“三个坚决”开展了“党建引领妇幼健康高质量发展”送医送药大型义诊活动,出台“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建促医改三年行动计划”。

院党委经过充分调研分析,将曲靖市的9个县(市、区)划分为9个网格,服务网络覆盖134个乡(镇、街道)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少边穷的农村乡镇作为重点优先安排。成立由院级领导带队分片包保的9个组,以20个医院在职党员党支部为行动主体,带领支部所属的党(团)员和专家团队,以县乡村三级保健网为纽带和支撑,以巡回医疗车为有形平台,把党建与业务、保健与临床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出“一县一策”的活动方案。

活动中,每到一处,都重点对每个乡(镇、街道)筛查评估管理的高危孕产妇进行复核,缩短复核时间和提高管理准确性。每到一处开展义诊,都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所需的医疗保健服务,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级医

疗专家的服务。据不完全统计,行动计划正式落地实施后,院党委主要领导率队持续开展义诊、坐诊、手术指导、专题讲座,将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有效落实妇幼健康分级诊疗医改政策,满足基层偏远地区人民群众健康需求,送医送药下乡累计服务群众近5万人次,免费发放价值100余万元的药品。

风展红旗如画。高举党旗,曲靖妇幼人用足迹书写了“生命至上,健康所系”的华美诗篇,把党的关怀实实在在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服务大局不忘初心使命创新发展奏响最美和弦

2022年公主岭市全面推进组织工作综述

(2022年11月30日)

实施考人考事“增劲提效”工程对全市干部进行“全面体检”实施干部成长“闭环通链”工程对市管干部进行“履职备案”实施公主岭市年轻干部“4322”选育工程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精准招录激活公务员队伍“一池春水”以“371”工作路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四项举措”打好“幸福小区”创建组合拳以“两网六制”构建“平战结合”基层治理体系以“七聚七红”行动创建“红新暖岭”党建品牌出台“1+3”人才政策体系打造长春农高区人才建设新高地开展服务人才“四个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发展生态。

写在前面

风雨洗征程,回眸党旗红。

打开时间的卷轴,公主岭市用一串串数字、一个个实绩、一桩桩好事,清晰地描绘出组织工作的鲜明底色。

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开展群众活动1430次,兑现群众微心愿2318个,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84个,加快创建“幸福小区”;建立“三级响应”做实应急指挥机制,梳理4大类23项常发的应急事件,全市101家单位全部定点包保420个点位,“吹哨”办好群众事今年以来,公主岭市坚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强基固本,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贯穿全过程,在体制机制上破立并举、积势赋能,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不断增强,发挥了重要的“压舱石”和“定盘星”作用。

致广大而尽精微。公主岭广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勇于自我革命、赢得发展主动。

聚焦聚力,攻坚突破。从无到有、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一个个“战斗堡垒”矗立在基层,一批批“红色先锋”活跃在基层,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闪耀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冲锋在前,勇毅担当。大战大考面前,公主岭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3万余名党员主动亮明身份,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深化改革,精准出击。像钉钉子一样“钉”在本职岗位上,从入户走访到

协调帮扶,从“支部建在村上”“支部建在楼上”到“支部建在项目上”,公主岭市基层党组织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激活“神经末梢”,擦亮幸福底色,经历考验和洗礼,基层党建工作驰而不息;把党员凝聚起来,把群众凝聚起来,把各方资源要素凝聚起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公主岭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正踔厉奋发,在勇毅前行中坚守初心,在接续奋斗中勇担使命,为加快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新型中等城市,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而笃行不怠。

栉风沐雨又一载,踔厉奋发写芳华。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公主岭市勇担使命,向上而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基层建设年”和组织工作“规范提升年”为抓手,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在学思践悟中汲取奋进力量,在聚焦主业中把握职责定位,在服务大局中积极担当作为,强思想、抓基层、建队伍、聚人才,在新时代“组工答卷”上多点开花、屡添硕果,为全方位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初心为证,使命作答!党旗领航,扬帆奋进!

新时代公主岭市振兴发展的强音已然奏响,一幅浓墨重彩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聚焦理论武装,答好“初心使命卷”政治建设取得新成效欲事立,须是心立。

今年以来,公主岭市旗帜鲜明地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充分发挥组织部门职能,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用新思想新理论凝心铸魂,为全市发展凝共识、献良策、聚群力。

快板、诗歌、朗诵、情景剧走进公主岭市岭东街道,各种形式活动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谈起基层治理经验,岭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潘兴文说:“基层党组织是‘连心桥’,有责任把党中央精神用接地气的方式传达给群众。基层工作千条万条,第一条是把党的旗帜高高举起来。”

激发党员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公主岭市多举措扎实推

进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水平——

举旗定向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史学习教育等作为必修课,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培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通过网络专题+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轮训班4次,累计培训2500余人次,做到市管领导干部、35岁及以下年轻公务员“两个全覆盖”。通过“公主岭党建”微信公众号,面向全市党员干部进行4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课程播放,累计观看人数6300余人次。高标准举办学习吉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专题讲座3期,累计培训市管乡科级领导干部520人,全面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

在各类主体班次中,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学习教育等政治理论课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组织全市党员干部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各单位、各部门共12165人参与活动。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认认真真学、原原本本学,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当前工作结合起来,把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书”和“施工图”,学用贯通,笃行实干,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擦亮底色深化主题教育。坚持将组织生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制度、夯实基层工作的基础。指导全市各党委(党组)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1333个基层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在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开展“我是党员我先上”行动,3万余名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在防控最前线集结起强大战斗力量,成立功能型邻里党支部419个,先锋队441个、党员先锋岗312个、党员责任区403个,把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到疫情防控一线,迅速渗透到防疫各个角落,在排查管控、交通维稳、后勤保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筑牢全市疫情防控“红色屏障”。涌现出以贺晓燕为代表的先进党员典型,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疫第一线。

今日公主岭,党旗,别样红;党徽,分外亮。

聚焦干事创业,答好“担当作为卷”

干部队伍焕发新活力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一年来,公主岭市坚持事业为上选人用人导向,严格落实新时代干部工作政策要求,统筹做好选育管用等重点工作,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过硬干部队伍。

立好选人用人“风向标”,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在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中,实施一线考察识别机制,把干部在经济建设、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大战大考中的综合表现纳入考察重要内容,近距离了解掌握干部在急难险重关键时刻的真实状态,择优提拔、择优使用。加强干部队伍日常管理,实施考人考事“增劲提效”工程,统筹开展日常考核、跟踪考核、即时考核、重点工作专项考核,坚持以事察人,对全市干部进行“全面体检”。

深入推进干部成长“闭环通链”工程,跟踪管理查履职表现、挂职锻炼补能力短板,对市管干部全部建立“一人一档、一人一册”跟踪监测台账,进行“履职备案”。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配强班子选好干部,形成“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

截至目前,提拔重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敢于担当作为、不讲条件、表现突出的干部13人。

免职、调整缺乏团队意识、综合表现一般的干部7人。落实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提拔、重新使用受处理处分影响期满,履职尽责、表现优秀、群众认可的干部5人,在全市上下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构建了“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的选人用人环境。

定准年轻干部培养“指南针”,进一步打造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锚定中长期班子建设需求,实施公主岭市年轻干部“4322”选育工程。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年轻干部选用占比,提拔40岁以下正职干部3人,占提拔正职干部总数18.8%,提拔35岁以下副职干部17人,占提拔副职干部总数35.4%。建立年轻干部数据库,采取单位党组织推荐、组织部筛查、专项考察、年轻干部调研等方式,根据干部专业特长、性别经历、事业需要等条件,分层选拔、储备优秀年轻干部。

经进一步优化人员组成,最终确定200名政治素质强、能力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其中,乡科级副职领导干部86人,一般干部114人,男干部100人,女干部10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7人,其余均为全日制大学学历,少数民族26人,

非中共党员16人,为实现干部队伍梯次配备、领导班子更替有序、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奠定了良好基础。

压稳公务员管理“调节器”,进一步激发公务员拼搏奋进积极性,做好事业“排头兵”,人民“服务员”——深度结合全市公务员队伍建设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形成年龄梯度、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学历层次、平衡性别比例、丰富资源储备,合理编制录用计划,科学设置职位条件,严格执行考试录用公务员各项程序,全年完成公务员招录77名,进一步壮大了基层工作力量,为全市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充分发挥职级晋升在关爱干部、助推工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全市组织批量晋升3次,其中市管干部晋升120人次,职级公务员晋升566人。

全市还将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严格开展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落实了公务员基础绩效奖金进入工资,纳入公积金和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完成公务员医疗保险补贴审批,进一步提升了公务员的幸福感、获得感。

聚焦堡垒作用,答好“党建引领卷”组织建设呈现新亮点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一年来,公主岭市坚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化“强堡垒、创品牌、促提升”工作思路,扎实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不断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等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中充分发挥和彰显。

以“371”工作路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新突破——

今年以来,公主岭市以“三域联动、七种模式、利益联结”为工作路径,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整体实现突破发展。着眼全局,同向发力,以三域联动细化培育链。构建县域、镇域、中心村三域联动体系。在县域牵引上,组建市级资源运营平台,采取“村资源—镇统筹—市经营”方式,统一开发、建设和运营村集体资源,形成规划统筹、经营统筹、利益统筹格局。在镇域统筹上,将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方面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变“单打独斗”为“合作共进”。在中心村融合上,通过组建126个“中心村党委”,以强带弱、以大带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设村集体经济示范片区。

把握根本,守正创新,以七种模式拓展渠道链。探索推广土地流转、生产服务、资源开发、入股分红、合作组织、专业公司、统筹联合“7种模式”,制

定9大类42项扶持政策,明确正反两方面7项奖惩措施。因地制宜,因村施治,在全市推广“富村7策”,已有40个项目复制落地。

组织包装乡村人才创业项目10个,开展双招双引,激发内生动力。

紧盯关键,互促共进,以利益联结融入共富链。综合考虑增加群众收入和村集体积累、发展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等因素,采取股份合作、劳务用工、订单生产等方法,探索建立“村集体与村民”“村与企业”“村与合作社”等利益联结机制,打造村级“红色朋友圈”“利益共同体”。截至目前,全市40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村72个、百万元以上村11个。

以“四项举措”打好“幸福小区”创建组合拳,呈现新气象——

实施首问负责制。推动社区、物业企业、小区党支部由各自为战到一体化服务,对群众诉求,无论是小区第一书记、“三长”、还是物业,前台“接单即受理”,后台按职能派单,跟踪推进,目前已接诉304件,办结301件,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建立双向清单制。分别建立资源清单和诉求清单,社区、物业企业提出供应清单,群众点单153件,群众提出需求清单,由社区、物业企业接单121件。建立三个清单公示制度,在424个点位公示服务事项清单、活动清单和代办事项清单,开展群众活动1430次,兑现群众微心愿2318个,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84个,实现了包保单位与社区信息互通、优势互补。

打造党建联合体。依托党建联盟实体化运行,拓展“平战结合”责任包保制度,整合全市力量,项目制推进“幸福小区”创建。101家单位、9314名党员群众共同参与155个创建项目,办理各类民生实事1994件,完成35个小区改造,整治违章建筑等160余处,进一步汇聚了创建合力。

建立公益物业。推行“国有+公益+自治”老旧小区物业治理新模式,引进专业国有物业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统筹新小区与老旧散小区,实现盈亏平衡、兜底保障,吸纳“三长”、群众代表等参与物业治理,并给予公益补贴,实现了物业服务专业化、管理运营公益化、联系群众便利化,有效破解老旧散小区治理难题。目前,试点推行4个小区,物业费收取达90%以上,群众满意度较高。

以“七聚七红”行动创建“红新暖岭”党建品牌,形成新格局——

对标对表落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重点任务,开展“七聚七红”行动,即:聚焦党建覆盖,开展“红新夯基”行动;聚焦党员培育,开展“红新拓源”

行动;聚焦队伍保障,开展“红新赋能”行动;聚焦建强阵地,开展“红新定制”行动;聚焦基层治理,开展“红新共治”行动;聚焦闭环服务,开展“红新助企”行动;聚焦问需激励,开展“红新关爱”行动,着力打造“红新暖岭”党建品牌。

出台《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构建权责适配、工作推进、督导考评3项机制,明确11个方面、37项具体举措,初步形成联席会商协调、四个清单销号、周报季督年评等责任落实体系,召开动员会、推进会3次,督导调度8次,对接走访10余次,解决问题7个。落实“两个覆盖攻坚”摸排4轮次,建立台账企业49个、党员55名。实行“边摸排边组建”,组建独立党支部3个、群团组织5个,为新业态企业选配“新党建专员”7人。开展新就业群体集中入会行动,实现了外卖配送员全部进入工会、动态管理。

首批22家“春城驿家·暖岭Club”党群服务站功能完备、投入使用,统一印制了《服务手册》。成立市级网络传媒公司,启动组建电商直播行业党建联盟,建设火炬村网络直播基地。明确了党费返还、给予一次性新建补贴等政策。启动“新力量、岭上行”“双报到”、寻找最美骑士等系列关爱活动,慰问骑士519人,发放5万元大礼包。建设“志愿网格员”“平战支援队”800余人,探索纳入社区积分制管理,参与疫情防控派发通知传单2000余人次,实现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高位起步、强力开局、纵深推进。

以“两网六制”构建“平战结合”基层治理体系,打造新优势——

织密组织网,建设信息网。建立“三级响应”做实应急指挥机制,梳理4大类23项常发的应急事件,明确每一级响应的触发条件、执行标准、分工落实、任务流程。

建立“四定工作法”做实责任包保机制,实行定点、定责、定岗、定任务包保。全市101家单位全部定点包保420个点位,按照“六有”标准开展工作,即:有志愿服务队伍、有活动场所、有议事平台、有群众活动、有公益服务、有业主委员会。下沉3217名干部担任“三长”B岗,全覆盖包保8556个单元(地房群),人均包保2个至3个单元,全部建立微信群,按照“六个一”标准开展工作,即:情况一口清、职务一公示、事情一起议、安全一同建、活动一起搞、难题一起解。

建立“234”储备调用体系做实资源整合机制,建立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两个清单,按照三级响应明确调用标准,在市、乡街、村社区、小区村屯四级组

织储备。明确任务分工,从“查”“定”“演”三个步骤组织实施,排查储备各类资源。

建立“四支先锋队”做实队伍保障机制,即机关干部先锋队、基层干部先锋队、专业人才先锋队、志愿服务先锋队。为排查管控、值班值守、公共安全决策、公共卫生和应急医疗救治等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建立“三项制度”做实服务群众机制,即服务群众“三问”制度,“三长”每月开展一次敲门“问候、问需、问效”;“红心共治议事会”制度,每月一次协商议事;服务项目公示制度,公示服务事项、群众活动、领办代办清单,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建立12项措施做实正向激励机制,向“三长”定向发放消费券150万元,为全市万余名“三长”AB岗提供800元的免费体检套餐,统筹资源推出优惠政策,充分激发“三长”队伍工作热情。

聚焦第一资源,答好“赋能发展卷”人才建设跃上新台阶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今年以来,公主岭市聚焦长春农高区建设,以“外引+内育”“政策+服务”“产业+人才”多措并举,打造农高区人才建设新高地,激发创新活力,释放集聚效应。

在公主岭,“1+3”人才政策矩阵,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公主岭市以“1”即“农高人才战略引进工程”为总抓手,通过招商引资、科研合作、柔性引进等12种方式,引进院士、世界级水平科学家等7类高层次人才。“3”即三个具体人才政策,包括农高区人才集聚政策、乡村振兴人才政策和急需紧缺人才政策,在创业扶持、待遇保障、市场作用等方面实现突破升级。

创业扶持方面,在省和长春市政策基础上,全市对院士创业再给予最高500万元项目资助,两年内给予20万元生活补贴。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再给予15%的配套奖励。待遇保障方面,在省、长春市政策的基础上,发放给博士、硕士、本科生5万元、3万元、2万元安家补贴,博士、硕士15万元、7万元生活补贴,增加各类人才吸引力。在公主岭市购房的,分别给予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5万元、10万元、15万元购房补贴。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系列799(55篇)2022年11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lingdoc.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430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