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系列814(111篇)2022年12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

2023-03-13 13:33:33 121

专题系列814111篇)202212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

42022年濮疗保障作总结作汇报验材料11

5广西自区深推进清机关建设工作总作汇材料18

62022年日政工作作汇经验21

112022公安工作汇材料38

232022年淮北市统战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80

242022年青岛市委巡察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83

332022汉中市教育工作作汇经验123

392022中建集团定点帮康乐县工作总结作汇经验材料144

422022年白城市公安工总结作汇报经验155

452022汉中市全面落实湖长制工作总结作汇经验材料168

462022襄城区人大常委工作工作汇报经验170

662022年吕梁市妇联工总结作汇报经验252

742022年石嘴山市政协案办理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293

75庄浪推进宣传思想和明创建工作总结作汇经验材料295

762022年全市检察机关作总工作汇验材298

862022年汉中市工业经发展工作总结作汇报经验材料333

872022年滨海新区经济展工作总汇报验材料335

882022天津济发工作工作报、339

89黄陵大力推动县域经高质量发展工作作汇经验344

902022中卫农业村局结、作汇验材料347

1052022年宁夏外事旅游车有限公司工作汇报经验399

1092022年同心公安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415

中国石化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424

“工业立市”到“工业强市”引领发展突围

来宾市推动工业发展综述

20221219日)

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021年达到585亿元,总量是2002年的5倍,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35%;

全市工业投资2021年较2002年增长23.5倍,年均增长18.1%,工业化率由2002年0.76提高至2021年0.88,实现了以农业经济为主导向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模式转变;

截至2022年10月,全市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7家,是2002年的4倍多;全市工业园区2002年为0个,2021年有自治区级工业园区7个、广西轻工园5

个;

一个个项目投资,一个个企业发展,一个个园区建成,汇成了我市工业经济发展20年的亮眼“成绩单”。一组组数据诉说着我市工业克难攻坚、砥砺前行的20年,工业园区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产业蓬勃发展、结构优化,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就是最好的诠释。

作为桂中大地上的新兴城市,从“工业立市”到“工业强市”,来宾市正在以新思路、新跨越、新成绩引领发展突围,谱写改革前行的新篇章。

一、加强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

“我宣布广西双蚁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生产基地项目等25个项目竣工!”12月14日,伴随着一声令下,广西双蚁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生产项目竣工,我市医药产业进一步集聚壮大。

目前,市工业园区有生物医药产业企业14家,其中规上企业4家,涉及植物药提取、中药饮片、医用口罩、防护服、体温枪等药物、医疗机械的生产研发与销售环节。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先后确立“工业立市”和“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提出做大做强能源、糖纸、冶炼、食品、建材、农产品加工、医药、商贸流通等八大产业的发展思路。

面对百年一遇金融危机、2008年冰冻自然灾害、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复杂的

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市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充分挖掘和发挥比较优势,以资源整合、壮大产业、扶强做优为重点,一方面优化提升重点产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另一方面强化产业发展规划及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培植壮大新兴优势产业。

努力终有回报。建市20年来,我市工业投资大幅增加、投资结构不断改善:来宾银海铝业一二期、市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工程等重大项目相继竣工投产,仙鹤纸基新材料、三江口节能环保生态产业园等百亿元投资项目加快推进,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3.5倍,年均增长18.1%。

“345”现代产业体系日渐成型,工业主心骨不断稳固:建成五大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制糖及综合利用产值超100亿元;发展能源电力规上企业13家,2021年能源电力产业规上产值111.20亿元;发展规模以上金属新材料企业11家;初步建成三江口森林工业城、兴宾区东融木材产业园、武宣河西木材产业园3个核心及多点全域产业;发展碳酸钙规上企业71家,2021年规上工业产值65亿元;引进民族及生物医药规上企业7家;引进中沛光电、显沛、华沛等电子信息制造上下游企业30家,与此同时,我市聚焦优化园区规划布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提升园区要素集聚能力和产业承载能力,逐步形成了“一主一副两翼多点”产业格局。2021年全市工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达83.2%,入园工业企业57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5家。

二、创新转型发展激发工业活力

走进广西汇元锰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机声隆隆,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一车车矿石在这里通过冶炼、中和、净化、电解,最后包装出厂销往全世界。汇元锰业从濒临破产到扭亏为盈,再到全球知名电池厂商的主要供应商的华丽蜕变,是来宾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诠释。

近年来,我市全力推动电力、制糖、冶炼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创新驱动稳步实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全市共有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中沛光电、汇元锰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15家、工业龙头企业7家、瞪羚企业2家、单项冠军企业2家、智能工厂示范企业9家、数字化车间5家,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7家、是2002年的4倍多;建成高质量来宾工业云平台,获评第三批数字广西建设标杆引领重点示范、广西信息化工业互联网类优秀案例;建设开通5G基站2387个,实现市区、县城重点核心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

与此同时,我市多措并举推进节能降耗,工业绿色发展不断提升,尤其是“十一五”“十二五”及“十三五”初期,全市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实现“十二连降”。二十年来,全市共淘汰电力落后产能72万千瓦、水泥163万吨、造纸6.15万吨、酒精1.2万吨、铁合金32.5万吨;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大幅降低,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10.48吨标煤下降至2021年的3吨标煤(当量值),同比下降71.37%;全市有色、建材、机械等重点行业积极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培育了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企业,永鑫糖业(小平阳)、泰山石膏等企业荣获国家“绿色工厂”示范企业,来宾东糖(迁江)等企业荣获自治区“绿色工厂”荣誉等。

三、创新服务模式优化营商环境

“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今年5月9日,忻城县人民政府与东莞市润城木业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木材深加工及板式家具生产项目投资协议,这让市工业振兴特派员工作队忻城县工作分队队员李冰川长舒一口气。

项目从开始与企业接触,到达成投资协议,仅用20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来宾速度”。该项目不仅填补了忻城县木材行业深加工的空白,也是工业振兴特派员被赋予“招商员”职责以来,首个由忻城县工作分队主导推动落地的招商引资项目。

创新工业振兴特派员“六员”模式一体服务工业振兴是我市逐步健全服务企业机制,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我市还通过建立健全市县企联动调度、度电产值行业调度、前103家企业重点调度工作机制,推动市、县四家班子领导全覆盖挂钩服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促进全市工业加快发展。2022年,共举办各类政策宣讲专场会80场次,入企解决(项目)问题354个;创新推出“惠工贷”金融产品,解决企业无担保物、缺流动资金难题,50家企业获贷1.538亿元。配合落实“桂惠贷”政策,累计投入工业企业56.27亿元。协调来宾供电局帮助来宾银海铝业等9家企业解决3.5亿元电费融资问题,其中来宾银海铝业获得“信用证”贷款3.25亿元。推广峰平谷电价和“峰平谷分时电价测算模型”小程序,4—10月减少电费成本3267.34万元。落实广西富余电量消纳利用政策,降低用电成本704.24万元。推动各级减税降费降成本20亿元以上。

20载栉风沐雨,20年沧桑巨变。站在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上,

来宾市将坚持以工业为龙头,全面推行“项目工作20法”,聚焦制造业建链延链补链谋划项目、争取项目、推进项目,不断扩大产业集群、转型产业升级,做实“一主一副两翼多点”产业布局,做强“345”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广西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

“双轮驱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濮阳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综述

20221228日)

“眼下,正是玫瑰上市的时节,我们的订单络绎不绝。”12月26日,在濮阳县梨园乡玫瑰产业园内,产业负责人李红江告诉记者。每天他和务工群众在花海中穿行采摘,一派忙碌采收好景象。

2020年,李红江辞去工作返乡创业,投资3000万元建设49座温室大棚种植玫瑰花,带动300余人家门口就业致富,人均年收入增加3万元。

如今,走进濮阳县,一个个村庄温暖如画,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产业生机盎然让人感受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脉动。

今年以来,濮阳县不断强化统筹协调,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坚持21个工作组专班推进、27个行业部门合力攻坚、97个单位包村结对帮扶、180个工作队和329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实现了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强化就业帮扶

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I

I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为确保脱贫群众端稳就业“饭碗”,濮阳县始终将强化就业服务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千方百计护航脱贫后的致富路。搭建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开展专项招聘活动,促进群众就业。

“‘直播带货’很常见,‘直播带岗’让我记忆犹新。”已在德力西濮阳县基地工作半年多的张姐感慨互联网的便捷,“也多亏了‘春风行动’,让我很容易就在家门口找到了好工作。”濮阳县通过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创新岗位发布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官方信息平台免费发布招聘信息,开直播,送岗位,既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又促进了群众就业。截至目前,开

展用工对接活动21场,发布190多家企业招工信息4.1万条次,达成就业意向超9000人。

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同时,濮阳县还从人力资源需求端发力,创新“人力资源公司+行政职能部门+培训院校”的技能就业模式,促进实现牵引力的提升。以品牌创建促培训,成功打造“濮阳化工”“濮阳电商”“濮阳焊工”“濮阳味道”“濮阳烘焙”五大技能培训品牌,今年共开展各类技能培训4.79万人,其中培训农村劳动力2.6万人、脱贫劳动力5262人、滩区迁建劳动力1967人。

濮阳县始终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坚持就业优先导向,把支持创业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抓手,创新工作措施,强力推动工作落实,为全县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年初,在成功创建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的基础上,濮阳县持续在培育创业平台、优化创业服务、夯实创业保障、盘活创业资源上下功夫,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辅导2720人,新增返乡入乡创业3215人,创办市场经营主体2792个。如今,该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带动效应和效能加速释放,返乡创业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在巩固拓展“先锋贷”“助企贷”“圆梦贷”业务基础上,濮阳县进一步完善、创新政策,推出“人大代表贷”授信模式,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覆盖范围持续扩大、贷款额度持续提高。通过开展“春风送暖助企融资”“战六月、保主体、稳就业”系列专项行动,全县实现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亿元,其中返乡农民工投放量2.11亿元,新增扶持返乡创业0.36万人、带动1.3万人就业,创业成为扩大就业新动能。此外,该县印发《濮阳县2022年度脱贫享受政策户和监测户外出务工奖励实施方案》,鼓励外出务工增收,共为12164人落实外出务工奖励补助355.78万元。

截至目前,濮阳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03万人,其中新增转移就业1.02万人,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36769名脱贫群众实现转移就业。

大力发展产业

强化富民产业支撑

濮阳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盘活就业存量。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当地产业发展,既促进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增加乡村发展活力,又带动群众就近就业。

“党的政策这么好,让我们家门口就业,只要好好干,明天一定会更好、

生活会更红火。”

12月19日,濮阳县柳屯镇官仁店村脱贫群众张世群满脸笑容对记者说。4年来,张世群通过承包村内扶贫车间种植木耳,每年增加收入近10万元。

此外,濮阳县扎实推动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发展,重点抓好扶贫车间,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濮阳县扶贫车间共安置3000余人就近就业,月人均增收1600元。

濮阳县大力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出台《濮阳县关于以乡贤返乡创业为抓手发展乡村产业的实施方案》,加大乡贤返乡创业政策支持力度,创建乡贤返乡创业联盟和乡贤联谊会,70余名乡贤返乡创业,成功签约乡贤返乡创业项目12个,签约金额达115.3亿元;新开工建设5亿元以上返乡项目1个,中小微企业返乡落地项目16个,优秀返乡创业示范项目33个,省级大众创业扶持项目4个,带动近5000人就业。

强化金融帮扶,为脱贫群众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为带贫企业发放贷款19笔3.47亿元;为脱贫群众发放贷款566笔2693.03万元;对1451户小额信贷贴息302.59万元。

“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增收方式,稳定了就业,就夯实了脱贫攻坚成果。站在新的起点上,濮阳县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方位促进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实现就业、获得增收、加快致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濮阳县委书记周东柯表示。

“医”为民担使托起百“健康梦

来宾市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综述

20221217日)

悠悠民生,健康为重。建市以来,我市卫生健康系统二十年不忘初心,二十年砥砺前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党建引领,构建了较完善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有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蹄疾步稳谋发展市民健康有“医”靠

“现在看病很方便,不仅有家庭医生进村为我们体检,村卫生室的环境也改善许多,药品品种更齐全,开药方便多了”12月16日,提起村里的卫生室,武宣县桐岭镇和睦村的廖金妹竖起大拇指说。

据了解,目前全市共有三级医院3所、二级医院1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乡镇卫生院74所、村卫生服务室729个。各县(市、区)均建有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各乡镇都有一所乡镇卫生院,各行政村均设有一个政府办的村卫生室,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完成达标建设任务,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加,基本满足我市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我市医疗单位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注重提升学科水平。2020年,市人民医院被确认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现我市“三甲”综合医院零的突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病技术培训中心、北京骨科专家博士工作室相继落户来宾,我市形成了市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心内科、神外科、普外科等比肩区内先进行列的领军学科,同时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目前共有自治区级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级中医重点学科4个、市级重点学科30个。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突破,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在市内看病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市民就医安全感不断提升。期间,来宾连续14年累计7次(每两年评选一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荣誉称号。2020年,自治区副主席黄俊华批示:“‘十三五’期间,来宾市卫生健康工作全面进步。来宾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可喜可贺,有力推动了当地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主任廖品琥对来宾市无偿献血工作给予肯定性批示。

二、“医”路创新出实招惠民利民解民忧

医改,关乎民生,情系群众。我市卫生健康系统上下同心,大刀阔斧、除

旧布新,打出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组合拳”,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各领域的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成效凸显。

全市共组建和参与“三二”医联体18个、专科联盟124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7个。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在全市全面推进以质量为核心、公益性为导向的三级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试点药品中选价格平均降幅52%以上,打通降价药进医院“最后一公里”,将政策红利引导到临床端。

实施“开放合作”战略。2021年5月,我市与桂林医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该院在人才培养、项目科研、学科建设、诊疗技术等方面对我市进行全面扶持,全面推动来宾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增效以及向基层延伸。

民族医药获得创新发展,中医壮瑶医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药发展条例》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金秀瑶族自治县国际瑶医医院建设有序推进;全市100%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馆(瑶医馆),且正常运行;金秀、象州、武宣获评“中国长寿之乡”,来宾5个县(区)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完成首批瑶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今年7月向261名考试合格的瑶医医师颁发县域范围内《瑶医医师资格证》,确保瑶医药人才发展所需。

三、织牢织密防护网筑牢健康大屏障

疾病防控事关人民生命健康,事关公共卫生安全。

我市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及时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成立了市120急救中心以及市、县两级卫生应急队伍,提升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牢牢守住院感防控的主阵地。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新冠疫苗接种、应急队伍建设、核心设施设备配置等核心指标和能力全面提升,100%的公立医院设有发热门诊

(发热哨点诊室),市城区检测基地全面建成,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疾控中心均建有核酸检测实验室,并在部分妇幼保健院和中医医院建立核酸检测实验室。目前全市共计有19家核酸检测实验室,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先后科学妥善处置2020年兴宾区、武宣县疫情,成功救治12

例病例,为全市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健康基石。2021年因科学处置金秀瑶族自治县1起疫苗株阳性,获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肯定性批示。2022年11月24日的兴宾区“11·24”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反应迅速,很快控制疫情,并根据12月7日国家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及时调整我市疫情防控措施,全面做好新阶段、新形势下疫情防控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踏进新征程,我市将继续努力为全市人民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推动来宾卫生健康事业驶入更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努力绘就“健康平安”的美好蓝图。

“医”心为民谋福祉“保”字当头勇担当

2022年濮阳市医疗保障工作综述

20221219日)

医疗保障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加大医保改革力度,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

集中带量采购,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深化医保基金监管制度改革,守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

2022年,全市医疗保障工作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沉甸甸的数据可以说话:2022年,全市医保参保职工34.98万人,参保居民341.99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6%以上。2022年,我市基本医疗保险报销60.27万人次,27.24亿元;居民大病保险报销2.05万人次,1.35亿元;医疗救助为21729名困难群众支付1.18亿元,群众看病就医的底气越来越足,幸福指数更是节节攀升。

实打实的举措默默作答:2022年全市医疗保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的“15520”工作目标改革创新,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攻坚克难,勇毅担当,医保制度运行平稳,基金安全可持续,待遇保障水平稳步提升,让越来越多的群众真切感受到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带来的实惠。

全面做实市级统筹

全市参保人员实现就医购药“一码通”

居住在濮阳县的李女士,因患癌症,长期在市人民医院治疗,按照原来医保的政策,从县到市就医就需要办理转诊转院手续。我市做实医保市级统筹后,李女士到市里看病不再需要办理转诊手续,持卡住院就能实现即时结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

今年3月30日,我市出台了《濮阳市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实施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基本政策、待遇标准、基金管理、经办管理、定点管理、信息系统“六统一”。全市人民在市域内看病就医不用逐级转诊转院,实现就医购药“一码通”,增强了医保服务便利。医保基金统一管理,基金“大数法则”效应显现,有利于增强基金共济能力,提升基金抗风险能力,保障基金安全平稳运行。消除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医保政策和待遇标准的差异,做

到同城同政策、同城同待遇,实现了医保政策城乡一体化管理,人员流动医保制度无障碍,增强了制度公平性。比如,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由最低的8万元统一调整为11万元,职工大额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最低的27万元统一调整为49万元。全市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服务规程,有效提升了管理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医保改革红利。

实行门诊共济制度改革

改写了职工只有住院才能报销的历史

市直参保职工陈女士因胆囊炎到市人民医院门诊看病,让她惊讶的是,结账时150余元的药费,她只用个人账户付了100元左右,因为账单上多了“统筹支出”一栏,门诊直接报销了50元。

自今年7月1日起,我市全面实施职工门诊共济制度,将职工普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在职职工1500元、退休人员2000元,且不计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今年7月1日-11月30日,全市门诊共济制度共受益899526人次,支付基金3068.55万元,切实减轻了参保人员门诊医疗费用负担。同步改革了参保职工个人账户计入办法,扩大了职工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由仅限本人使用,扩大至能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实施医保支付方式DIP)改革开启了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新时代

今年,市医保局大力推行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改革(以下简称DIP),充分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目前,我市所有符合条件的173家定点医疗机构,从1月份的住院业务医保基金结算开始,全部实现了DIP实际付费,达到了统筹地区、医疗机构、病种和医保基金四个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提前两年完成了国家和省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DIP支付方式的全面实施,极大提高了医保基金使用效率、降低了群众就医负担、进一步规范了诊疗行为、提高了医疗机构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为群众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坚强保障。全市形成内外协同、标准规范、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新机制。

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切实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

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是通过国家组织、联盟集采、量价挂钩、以

量换价,来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减轻患者医药负担,节约医保基金支出,提高人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截至目前,全市执行各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15批次495个品种、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15批次46个种类,节约采购金额8.75亿元。除医疗机构外,全市11家连锁药店146家分店于今年1月20日也加入集中带量采购,让人民群众购药更加便利。

集采药品中,糖尿病患者临床常用的胰岛素,从平均180元/支降到70元/支左右,每位患者每年可节约费用4000元左右。中选产品中,礼来厂家的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25R)降幅最大,接近73%,降价后仅为18.89元,极大减轻了患者负担。

集采耗材中,冠脉支架均价从1.3万元下降到700元左右、人工髋关节均价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人工膝关节均价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集采降价惠及了我市广大患者。“原来做这样一台手术关节要好几万,对咱老百姓来说负担太重了,就一直拖着没做,现在关节几千块钱,一下省了2万多元,国家政策真是好。”4月20日,我市首例使用集中带量采购人工髋关节手术的王先生激动地说。

完善医疗救助制度

建立了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

今年7月份,清水河乡的丁先生将一面绣有“为民排忧心系百姓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字样的锦旗送到了台前县医保局。原来,他今年检查出胃恶性肿瘤,经过治疗住院花费64238.03元,基本医疗报销35375.28元,大病保险报销10078.23元,医疗救助报销5432.42元。经医保部门监测,该村民各项医保报销后个人仍需负担13352.1元,作为脱贫监测户,因病返贫的风险非常大。

医保部门主动对接,联合县民政部门入户了解患者家庭情况,指导其申请了1万元临时救助,有效缓解了他们家的经济压力。

今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夯实了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强化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互补衔接,建立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进一步减轻了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筑牢了民生保障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今年以来,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9.83万人,资助金额1901.50万元。做好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向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推送高额医疗费用支出预警人员

信息5489条。

积极贯彻落实新冠医保政策彰显疫情防控下的医保担当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各项医疗保障政策,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做好新冠患者救治费用的保障工作,全市共报销新冠费用医疗费用71.63万元。持续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上解新冠病毒疫苗费用4.29亿元,支付接种费用5761.78万元。及时调整核酸和抗原检测医保支付标准,助力重点人群“应检尽检”,核酸检测单采、混采价格降至16元/人次、4元/人次;抗原检测费用降至6元/人次,为构筑我市疫情防控免疫屏障、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应有贡献。

支持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

已经退休的市民张先生今年经常到市中医医院“中医日间病房”进行治疗。“之前来做中医治疗,都要住院。如果看门诊,还不能报销,医疗费用花费较大。现在有了这个中医日间病房,白天治疗,晚上回家,一样享受住院报销待遇,还不需要门槛费,既不给家庭增加额外负担,又省时省钱,这个政策真的是好!”刚刚完成颈椎病治疗的杨先生连连称赞道。

市医保局高度重视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出台了《濮阳市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扶持措施》,从加强中医药服务价格管理、提高中医项目待遇标准和完善适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政策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支持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医保服务协议管理,将我市符合规定的中医药院内制剂(29种)向上级医保部门申报纳入医保药品目录,确定了10%的首自付比例。开展“中医日间诊疗”医保结算工作,首批遴选中医优势明显、临床路径清晰、诊疗技术成熟、医疗质量可控、医疗安全可保障的项痹、中风、面瘫等作为中医日间诊疗试点医保结算病种。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独特作用,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织密扛牢医保基金监管制度笼子

守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管好医保基金‘大池子’

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市医保局不断织密扎牢医保基金监管的制度笼子,着力推进监管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强化监督手段,确保基金安全高效、合理使用。积极开展“织密基金监管网共筑医保防护线”集中宣传月活动,制作普法短视频,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出台举报奖励办法,营造了打击欺诈骗保浓厚氛围。构建了医保、公安、卫健等多部门联合的医保基金综合监管新格局,完善了“行刑衔接”“行纪衔接”联合惩戒工作机制,开展打击“三假”专项整治行动,排查冒用死亡人员参保信息骗取医保基金专项行动等,实现日常稽查、自查自纠和抽查复查“三个全覆盖”。今年以来,共处理违规定点医药机构886家,追回医保基金1035.59万元,不断将规范使用医保基金行为专项治理向纵深推进。

实施便民服务改革

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市医保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医保信息化水平,深入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办、下沉服务就近办、流程再造快速办,依托定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定点药店等,广泛设立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站(点),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努力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按照“能放必放、应放尽放”原则,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和变更登记等七大类26项事项全部下放至医保经办服务站(点)。在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下沉的基础上,依托市、县两级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服务窗口,实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参保证明打印等服务“全城通办”,纵深推进医保领域“放管服”改革。目前,已将医保经办服务下沉事项延至80个乡镇级医保服务站、2679个村级医保服务点,实际覆盖率超过90%,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办好各项民生实事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解决群众异地就医的痛点难点。我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经历了从住院到普通门诊,进而拓展到门诊慢特病的过程。今年,我市把“扩大医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把解决这一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落在实处。截至目前,全市84家定点医药机构开通了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其中,29家定点医疗机构同步开通了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和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年全市普通门诊异地就医结算609.6万人次,支付医保基金

4.77亿元;省内异地住院5.41万人次,结算费用9.42亿元;跨省结算2.88万人次,结算费用3.5亿元。

“综合柜员制”让百姓办理医保业务“只进一扇门”。“原来办理不同类别的医保业务我需要到不同的窗口排队,现在无论办理多少项业务,在一个窗口就能办理完成了,‘综合柜员制’的实行,为我们这些人事专干节约不少时间。”中原大化公司人事专干对市医保局推出的“综合柜员制”工作模式非常满意。市医保局全面梳理经办业务,职工参保登记变更、医疗生育待遇受理、医疗保险异地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备案等69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了“一窗受理、一窗通办”。目前,共受理业务161347件,即时办结率达95.1%,医保经办平均办事效率提升60%以上。

医保信息化建设让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河南省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职工参保登记、职工中断参保、单位参保关键信息变更等30项经办事项、30项查询类、6项打印类医保服务事项均已全部开通,已审核河南省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医保业务16348次,审核率达100%。全市医保电子凭证激活数量已超163.91万,在全市所有医药机构全面实现应用。推进医保移动支付工作,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建档、预约挂号、药房取药、窗口缴费、诊间支付、报告查询等全流程应用,真正实现“一码在手、就医无忧”。

医保服务热线搭建了与群众的“连心桥”。“您好,我要去外地住院,但是现在县区的转诊电话一直在忙,我们着急办理转诊,可以帮我们联系一下吗?”今年12月5日9时许,市医保服务热线接线中心接到濮阳县居民李某打来的电话。接到电话后,接线员第一时间记录了李某反映的问题,并迅速联系了县区值班人员,将参保居民的转诊问题进行反馈,县区值班人员随即与李某取得联系,并顺利办理了转诊手续。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今年10月4日,我市正式开通了医保服务热线0393-7112393,为全市参保人员或参保单位提供医保政策咨询、业务经办咨询、投诉建议反馈等一体化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品质。

医保领域便民服务改革让民生福祉不断增强。聚焦“一老一小”医保服务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提高老年人医保报销待遇、落实“在职转退休免申即办”“新生儿医保一件事一次办”等民生实事。2022年,共为524家单位732名退休人员提供了在职转退休“免申请”服务,向495家单位主动发送了《服务告知书》。将新生儿参保登记、住院医疗费用直接报销等9项医保服务整合为一件事,市、

县两级医疗机构均试点推开,目前,全市已有1153名新生儿和产妇享受到此待遇。此项举措被市能力作风建设办公室作为典型案例推广,被市委深改办评为市2022年第二季度改革创新实践案例。

此外,市内就医购药“一码通”、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跨省通办”等二十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新征程击鼓催征,新使命时不我待。市医保局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的重要政治任务,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保障,以新担当、新作为、新成绩书写新征程上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擦亮清廉机关底色

广西自治区深入推进清廉机关建设综述

20221227日)

送法入企、执法检查、信访调处、技能比赛、志愿服务、主题党日连日来,全区生态环境系统的干部职工进一线、上“讲坛”、入“赛场”,开展清廉机关建设系列活动,将严格执法、温情服务与清正廉洁结合起来,构建清新的政企关系,为全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这是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打造清廉环境监测、清廉环境执法、清廉环评管理、清廉环境科技“四支”清廉特色队伍,深入推进清廉机关建设的生动实践。

清廉机关建设作为清廉广西建设的“第一方阵”,始终发挥着“风向标”的示范引领作用。全区各级机关聚焦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目标,一体推进模范机关和清廉机关建设,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机制,聚焦靶向发力,提升服务质效助企纾困,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助推“壮美广西”建设。

一体推进“双建双促”创新清廉机关建设模式

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机关党建工作提出的总要求,自治区党委明确把创建模范机关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总抓手。为此,自治区党委区直机关工委把模范机关创建和清廉机关建设有机结合一体推进,以模范机关创建统领清廉机关建设,以清廉机关建设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健全清廉机关建设和模范机关创建协同发展机制。

自治区党委区直机关工委优化“双建”考评设计,增强“双建”激励约束,搭建“双建”交流平台,通过召开创建模范机关示范单位现场展评会、征集“双建”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推动形成各机关单位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通过对已经选树的36个示范单位实施动态管理,对违反负面清单的一律给予摘牌,推动“双建双促”工作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立足实际,突出党办特点特色,通过以情景党课演廉、以警示教育醒廉、以专题辅导述廉、以亲子活动学廉、以行动学习促廉、以主题演讲话廉、以主题党日崇廉等多样形式,聚力打造“四个机关”,持续提升清廉机关建设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

桂林市在创建“五个模范机关”总体框架上,编制12项47条工作评价清单

和3项负面清单,不断创新“廉”举措,在全区率先推行“周五党日+”,通过开设精品党课、红色体验、廉政教学等实打实、接地气的活动,传递“廉能量”活动,一体推进“创建模范机关、建设清廉机关”。

强化权力运行监督擦亮清廉机关底色

建设好清廉机关,行政权力规范运行是关键。围绕清廉机关建设“5+6+N”任务体系,全区各机关单位结合行业职能和权力运行特点、聚焦清廉纪律制定实施一批规章制度,确保公权力运行公开透明,着力解决管党治党突出问题、制约发展瓶颈、干部队伍作风等问题,让清廉机关建设真正推动发展、惠及民生。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深入推进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加强“四类案件”监督管理,加强源头排查和风险防控,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通过修订完善细则、完善监督管理平台,实现院庭长对“四类案件”的监督管理全程留痕,同时还自主研发了“四类案件”监管、执行案款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等10余个平台和系统,实现对廉政风险点的动态预警和实时防控监督。

自治区医保局针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风险的监管堵点、难点和短板,创新构建制度—清单—内控—内审的医保业务全链条、全流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打造“廉政闭环”管理模式,可以精准解决之前“流程不固化”“查询不便捷”等各项痛点与顽疾。全面推行内控、内审系统,通过线上系统将事后审计更多地向事前提醒、事中监督转移,利用系统应用堵牢每个风险点,主动实现经费报账管理“教科书式”流程。

助企惠民争当先锋

清廉机关建设提质增效

推进清廉建设,最终落脚点是抓好发展。全区各机关单位坚持将清廉机关建设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通过发挥各单位优势特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广泛推行“网上办”“一次办”“不见面”审批,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深化政务服务便民利企“微改革”,破除对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的障碍,帮助市场主体尽快摆脱困境、恢复发展,稳定就业保障民生。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结合工作特色,把党组织建在项目一线上,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实现每日一日志、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突破,使得一批“通江达海、出省出边、区内衔接”的交通“痛点”“堵点”得到有效解决。平陆运河项目

顺利开工,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补齐国内国际双循环大通道短板。自治区财政厅围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要求,发挥

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物流业、金融业、旅游休闲服务业等新型服务业产业发展,全区超500家企业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筹措3.15亿元资金支持开展2022年“广西33消费节”,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促进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统筹资金4.52亿元,支持全区外贸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加工贸易产业发展,促进边境小额贸易出口,确保全区外贸外资实现稳量提质。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和税务部门推动建成不动产登记与税务征缴集成系统,实现了不动产登记税收征管和服务的全流程创新。“掌上即时办理”既降低了税务工作量、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也让群众“少跑腿”,获得一致好评。

乘风破浪扬帆劲迎潮奋楫向未来为日照高质量发展“蝶变”跃升蓄势赋能

2022年日照市财政工作综述

20221226日)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以及一系列超预期因素影响,市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知重负重、克难奋进,紧扣高质量发展“急需”、民生关切“必备”,千方百计统筹财政资金资源,精准有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为日照高质量发展“蝶变”跃升提供了财政智慧,彰显了财政担当,贡献了财政力量。

擎旗奋进阔步行——坚持党建统领、财随政行,党领财兴基调鲜明、底色更深

旗帜鲜明讲政治,持之以恒抓党建。市财政局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党建聚合力、以党建强动力,持续擦亮党建底色,推动党建与业务有机统筹、深度融合,把党建成效转化为工作势能,为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以“党”领“财”,压紧压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党建和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按照“一二五”工作思路,层层压实党建主体责任,用好党建考核“指挥棒”,坚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导向,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制度,开展党支部评星定级和党建基础工作评展,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主题讲座等“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动,营造了热烈喜庆、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以“廉”润“财”,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以案促廉”廉政警示教育,召开“清风传家”谈心谈话暨廉政提醒会,引导财政干部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坚持防微杜渐、抓早抓小,常态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推动从严治党关口前移。加强财政内控建设,积极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从源头上、机制上有效防控廉政和财政业务风险。以“才”兴“财”,推动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创新干部培育形式,通过财青大讲堂等方式组织青年干部登台试练,激励青年干部求真务实钻研专业。坚持实践导向,选派13名优秀干部上派到省厅实训,下派到民生、发展、

基层等一线锻炼,加速青年干部成长步伐。

实施财政系统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首批入库35人,通过实践锻炼、跟踪培养等手段,全面提升青年人才综合能力。

疾风方知劲草韧——坚持顶压奋进、真抓实干,综合实力拾级而上、成色更足

面对疫情多发散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策性减收以及刚性支出增加等因素叠加,导致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的形势,市财政局观大势谋全局,靠得住、信得过、行得稳,做到有保有压,坚定不移增收节支,推动全市财政健康平稳运行。全力做好“聚财文章”。围绕实现财政收入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坚持高质量收入不动摇,实行班子成员包保区县财政工作制度,加强收入调度分析,完善收入征管机制,促进财政收入健康发展。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同口径增长6%左右,税收比重稳居全省前列。精准把控“用财之道”。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农林水等重点支出完成较好。在保障重点支出的同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市级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统一再压减10%,积极盘活存量资金,统筹用于保障“六稳”“六保”以及各项重点项目支出,切实兜牢“三保”底线。

“硬核”之举稳增长——坚持靠前发力、精准施策,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活力更盛

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力度空前,一系列稳增长支持举措接连出台,市财政局抢抓机遇促发展,全力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支持稳住经济基本盘,在“稳”的基础和前提下积极求“进”,以更全面的“稳”保障更高质量的“进”。尤其是全面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全年预计为各类市场主体退税缓税、减税降费超80亿元,全力保住市场主体。锚定服务实体经济重点任务,助企纾困促发展。紧盯企业需求,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技改专项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投贷联动、企业上市等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保障资金需求,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1—11月累计发放“技改专项贷”3.15亿元。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速26%,居全省第5位,高于全省平均19.1个百分点。精准实施政府采购政策倾斜,通过提高预留份额、调整价格优惠幅度、降低交易成本等方式全力支持中小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授予中小企业合

同额占全市政府采购合同额的90%。聚焦“稳增长”政策脉络主线,精准高效抓落实。对市级出台的支持高质量发展、稳增长等政策措施全部落实配套资金,兑付“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40条、两批“稳增长10条”等政策措施财政资金、专项债券超10亿元,有效保障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坚决扛起市派经开区稳住经济基本盘常态化督导和服务组牵头单位职责,扎实开展督导服务,调度推进重点工作,帮助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助力经开区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着眼创新驱动长远规划,招才引智赋新能。积极探索创新驱动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筹整合资金1.7亿元,助推我市成功入围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跻身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支持茶科所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统筹各类财政资金1.4亿元,保障青年人才集聚发展九条措施落实,支持实施产业领军人才汇聚计划、高技能人才培育计划等重点人才引育计划,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纲举目张抓关键——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点项目保障到位、力度更强

市财政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指示要求,进一步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把重点项目保障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抓紧抓实,加大财政资金资源统筹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保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构筑投资增长新引擎。统筹财政资金和政府债券45亿元,支持奎山体育中心、国际足球中心建成投用,保障省运会、省残运会顺利筹办,推动综合客运站、老年大学、日职新校区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打好财政支农“组合拳”,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健全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9.3亿元,集中财力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高质量发展、现代水网建设等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成功争取五莲县2022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获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发力助推“突破莒县”,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突破莒县”决策部署,积极统筹财政资金资源,支持实施新一轮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全力保障“突破莒县”15项支持政策落实,强化专项债券分配倾斜,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力度,提升莒县财政保障能力,为“突破莒县”提供强力支撑,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枝叶关情惠民生——坚持情系群众、兜底补短,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温度更高

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市财政局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

为财政工作的奋斗目标,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一切决策、一切工作之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年来,“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优美的环境”让“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更加充实更有质感。民生投入“只增不减”,财政账本向“民生”倾斜。积极应对财政“紧平衡”态势,努力克服收支矛盾困难,坚持把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选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力保障各项民生政策落实落地,推动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80%以上。民生实事保障有力,用心用情满足群众期待。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市级财政统筹资金4.2亿元,保障新建、改扩建、续建中小学12所,实施课后服务“财政全保障、学生全免费”,对高中教育教学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投入资金7200余万元,支持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新增城乡公益性岗位1.8万个。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落实资金5000余万元,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产前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免费筛查等重点民生项目。统筹资金2亿元,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实施清洁取暖、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环境整治等重点项目,加强环保监测能力建设,推动城乡生态底色更加靓丽,持续擦亮“生态日照”金字招牌。聚焦重点群体加大帮扶力度,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结合全市财力和居民需求,拿出“真金白银”着力保障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连续18年增长,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等持续提高。坚决兜牢社会保障底线,全年预计落实救助保障资金8.8亿元,将九类困难群众社会保障标准再提高10%以上。

满眼生机转化钧——坚持识变求变、提速发力,改革创新纵深推进、突破更大

市财政局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求发展,用足用好改革创新“制胜招”,围绕加快建立现代财政体制,充分发挥改革创新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发挥“财政+金融”协同效应,财金联动政策实招频出。聚焦缓解中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创新力度,着力构建服务型金融体制,成功争创为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经验做法被省委改革办以专报形式上报中央改革办。以打造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为契机,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设立3000万元

风险补偿基金,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零保费”、见贷即保等服务,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余额达24.7亿元,支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向绩效管理要财力,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做深做实。争创为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市,选取22个领域、项目开展改革试点,创新建立成本绩效“四个一”管理体系,试点领域、项目平均成本节约率达到10%,预算压减率10%,在节约资金的同时较好保障了项目顺利实施。《日照市创新打造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模式》被省政府办公厅《山东政务信息》全文刊发。以“存量”换“增量”,资产管理成效显著。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指导意见》,积极探索存量资产盘活路径,推行集约化、精细化、信息化、标准化“四化”管理,在全省率先设立“专业型政务无人机政府公物仓”,对市直单位政务无人机配置、使用、处置等实施集中统一管理,经验做法得到省财政厅分管领导批示肯定。将财会监督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监管能力持续提升。强化金融资本穿透式监管,更新完善重大事项报告等监管制度,推进财务负责人月例会机制,引导市属金融企业聚焦主业、发挥效能。切实发挥财会监督职能作用,扎实开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年”活动,启动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培养,推动全市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强化政府投资评审管理,创新统一材料价格、统一定额、统一取费标准“三统一”评审询价模式,把牢政府投资项目资金“闸门”。

一载风雨砥砺,一载春华秋实,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新年新征程,当踔厉奋发;扬帆再启航,定笃行不怠。2023年,市财政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进一步强统筹、促改革、抓管理、防风险,推动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奋力谱写日照财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初心如磐践使命踔厉奋发谱新篇

永州市六届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工作综述

20221228日)

肩负重托步履铿锵,不负使命砥砺前行。

2022年的脚步渐行渐远,回望即将过去的一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永州市发展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的履职历程,书写了一份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不负人民重托的精彩答卷。一次次履职行权、一场场审议表决,无不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期盼与关切;一份份建议意见、一件件为民实事,无不体现着造福于民的初心与使命。

一、思想引领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思想引领,自觉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注入了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推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落细见效,坚持把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目标任务,推动会议精神和各项部署要求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效;扛牢常委会党组政治责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向市委专题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全面工作,及时提请市委研究决定年度立法计划、重点监督议题、重要会议活动等重大事项,确保人大工作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一年来,常委会党组共召开党组学习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23次,共向市委报告请示重大事项15次,共依法按程序选举、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11人次。

二、科学民主立法质量不断提升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遵循和把握地方立法规律,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建立全生命周期立法管理机制,制定涵盖选题、起草、审议、

实施等各环节的立法配套制度。完善立法组织机制,修订立法咨询专家库管理办法,出台《永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咨询专家若干规定》,调整充实立法咨询专家库人才队伍。

长期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发挥地方立法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引领推动作用,坚持“小切口、能落地、真管用、见成效”的立法原则,准确把握城市治理中的短板缺项、人民群众的痛点难点问题,制定《永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发布实施《永州市城乡农贸市场管理条例》,统筹推进物业管理、住宅小区电梯管理、农村公路等立法项目调研论证工作。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发布公告和消息、寄发信函等方式,公开征集立法意见和建议2000余条;先后31次深入县市区、乡镇、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调研,召开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27场,向行政相对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征求意见4000多条,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立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都有人民群众的参与,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

三、强化监督服务大局彰显担当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鲜明主题。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市委重大决策和中心任务,依法履行各项职责,有效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听取和审议计划、预决算、审计工作和有关产业发展工作报告14项;定期召开人大经济形势分析会;对壮大“一核”重点项目、“五好园区”建设等情况开展专题视察调研,现场“把脉问诊”助力发展社会事业、办好民生实事。认真做好人大信访工作,共接待群众来访26批、38人次,联动化解信访积案6件。

保障法律实施,推进依法治市。开展慈善法、残疾人保障法和《永州市公园广场管理条例》、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等调研。接收报备规范性文件26件,清理有关居民自建房的规范性文件26件,督促修订文件1件,废止文件1件。

大力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积极探索开展对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负责人和法官、检察官“两官”履职评议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司法部门加强队伍建设,更好地维护公平正义。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精心做好“三篇文章”,进一步提高了监督刚性和实效。监督对象上,实现了由“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向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和法检“两官”拓展;在监督方式上,实现了专项调研、专题视察、执法检查等

多种工作手段融合;在监督重点上,实现了从听取审议报告向关注问题整改、建立长效机制转变。监督推动义务教育“双减”工作的成效得到省人大常委会的肯定,安排检察院参与监督社区矫正工作的做法被省人大常委会推广。

四、守正创新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让好声音站上好舞台,唱出为民履职尽责最美旋律,是市人大常委会长期以来坚持的责任目标和工作方向。为此,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拓展代表履职平台,不断完善代表履职机制和代表述职评议制度,增强了代表履职责任感,确保代表工作更接地气、代表履职更具活力、代表建议更贴民意。

完善联系人大代表工作机制。市委和市“一府一委两院”领导班子成员及政府工作部门负责人分别联系基层人大代表。多次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面对面听取代表意见建议,进一步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认真督办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着力推动议案建议办理由“答复”向“落实”转变,由“解释”向“解决”转变;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培训。组织开展初任人大代表培训,提升人大代表履职本领;推动代表更加紧密联系群众。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号召各级代表积极参与抗疫、防汛、抗旱、防火和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深化乡镇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县级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试点。目前,全市累计票决民生实事项目319个。

一年来,常委会先后制定或完善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广泛联系人大代表制度和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推动落实“双联机制”。

五、担当尽责提高新时代履职能力

市人大常委会深刻领会“三个务必”的时代意义,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从思想政治建设抓起、从素质能力强起、从纪律作风严起,推进“四个机关”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信赖的政治机关、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

大抓政治建设。严格落实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第一议题制度,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大抓常委会自身建设。制定《永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履职管理办法》,举办政治理论和法律、环保、财经等方面专题讲座,推动学习走深走实,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大抓作风建设,从解决问题入手,深入基层调研,形成25篇较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大抓制度建设,认真梳理常委会及机关工作制度,修改32项、废止8项、保留11项、新制定12项,为常委会工作和

机关建设提供了制度规范。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常委会组成人员、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扎实工作、守正创新,人大机关面貌、干部队伍面貌不断发生积极变化,呈现出奋发向上的良好态势。

大江潮涌澎湃起,万里扬帆正当时。在新的“赶考路”上,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推动永州高质量发展中谱写人大工作新篇章。

创“五星”促振兴

濮阳市创建“五星”支部引领乡村基层治理综述

20221220日)

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投资8000万元建设民生医院,16层高楼拔地而起,一流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将服务周边10万余名群众;

南乐县城关镇西关街村通过“村企合一”、资产租赁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0万元;

作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投资429万元提升村居品质,增添服务设施,打造红色教育实践基地;

初冬时节,白霜微上。放眼濮阳,“五星”支部创建正以“星”火燎原之势,推动乡村振兴之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今年5月,濮阳市“五星”支部创建率先在农村党支部中全面开展。悄然间,“支部过硬星、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成了濮阳基层党组织书记热议的“年度词汇”,见面问候语也从“吃了吗”变成了“恁村创几星”。

“在‘五星’支部创建中,我们运用精准化思维,贯通支部、产业、生态、法治、文明五大要素,建立基层党建分级分类分块量化提升的可操作系统,真正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提升,带动基层发展动能和治理效能的增强,真正用产业的支撑力体现指标的说服力,用群众的满意度体现创建的质效度,用‘两个作用’发挥的先进性体现基层党建的政治性。”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起鹏表示。

由此,独具濮阳特色的“五星”支部创建蔚然展开。2993个村级党组织将党的二十大关于“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转化为大抓“五星”支部创建的强劲动力,以“五星”支部创建的高质量筑牢乡村振兴的硬地基。目前,全市1.2%的村正在创建“五星”支部,9.8%的村正在创建“四星”支部,31.5%的村正在创建“三星”支部,发展势头良好。

扣合支部过硬要求,在干事创业、选育炼评中动态优化支部书记、合理选配班子成员;严把党员入口,严肃党员管理,严格组织生活,严密组织体系,让党员更有先进性,让支部更有战斗力。新时代党建“四能”建设实践基地起

步先行,以西辛庄为代表的党建共建共治共享综合体稳健推进,省、市、县三级党费倾力支持2100余万元,增强支部创建“家底”,版面上墙、氛围浓了起来,发动群众、舆论热了起来。台前县强化支部引领,完善细化“以强带弱”“握指成拳”两类片区党委共创共建工作机制,推动产业项目落地7个,年增加片区内村集体经济收入60余万元。

扣合产业兴旺要求,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建设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扶持更多龙头企业提升能级水平,逐步将更多农民纳入产业链条和“双绑”机制,构建市场牵引龙头、龙头绑定村社、村社吸纳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机制、规模化发展路径,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前三季度,全市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在75%以上;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项目111个,投入财政资金5.16亿元,辐射带动1315个村1.72万户脱贫群众,户均增收2700余元;培育扶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22家创收336亿元,强化“双绑”利益联结;

3455家农民合作社吸纳成员14.1万人,护航“小”农户融入“大”市场。扣合生态宜居要求,科学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盲动、不乱建,顺应群众

意愿、适应乡村特点,有序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处理、粪污处置和污水治理,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村居品质和村民素质同向提升。乡村建设方兴未艾,全市村庄编制规划因需推进、完成占比49.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8.8%,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95%、90%,村容村貌“通净绿亮文”。其中,华龙区探索建立路长、街长、巷长、田长、河长“五长制”工作制度,组织发动群众清理垃圾、杂物5万余立方米,清理河道、沟渠8000余米,整治乱搭乱建430处,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园、小游园”37处,绿化面积612余亩,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

扣合平安法治要求,提振斗争精神,防范化解水电火气各类安全隐患,警惕黄赌毒黑各类违法犯罪苗头,推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经验做法,放大“清丰模式”效应,巩固“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和连续8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显著成果,努力确保“三零”不破零、“非零”及时清零。全市1至10月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三零”村创建达标率86.43%。其中,经开区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排查“六类户”11698人,排查“六类”矛盾纠纷543件,化解467件;工业园区昌湖办充分发挥“三诊”工作法效能,完善社区警员、法律

宣传员、矛盾调查员、治安员“四员”配备,实现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治宣传“三管”齐下,累计排查矛盾线索181件,化解181件,化解率100%。

扣合文明幸福要求,对上积极争取福利政策项目资源,改善硬件建设、创造服务条件,让群众获得感更足;对下热切关照老幼中青现实需要,办好惠民实事、教育德化人心,让群众幸福感更强。全市农村基本医疗参保率达到96%,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0%完成省定目标,惠民利民举措深得民心。其中,范县辛庄镇开展“最美辛庄人”评选活动,评选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5个方面11人,凝聚向上向善正能量。

俯瞰濮阳,一个个走向更加幸福和谐的农村,正成为龙都大地上崭新的名片,濮阳百姓的幸福路径、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在“五星”支部创建中不断向远方延伸。

春风桃李花万重

濮阳市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工作综述

20221227日)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发展这一战略“先手棋”。2022年,濮阳教育系统聚焦教育领域民生重点,用心做好民生实事,加快补齐城乡教育短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教育质量得到了整体提升。

教育民生实事顺利推进。新建公办幼儿园7所,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所,投入使用2所,主体完工6所,主体施工1所。新建、改扩建市、县城区中小学17所,已建成投用11所,主体施工3所,基础施工3所;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9所,已建成投用7所,主体施工2所;建成农村教师周转宿舍350套,超目标50套。

市直小学扩容工程圆满完成。投资1.25亿元,对市实验小学等10所市直小学进行扩建,增加建筑面积3.05万平方米、学位8360个。其中,用2个月的时间,完成市直8所小学扩建任务,新增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历史性解决市直义务教育“五四”向“六三”学制并轨改革后小学五年级学生不能在本校升级的难题。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效明显。南乐县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为我省唯一入选县。南乐县、范县、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被确定为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区。组建首批义务教育集团35个,创建省级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10所,评估认定市级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12所、特色校29所。

高中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市油田第一中学、市第一高级中学、南乐县一高、华龙区高中被评为省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或示范校创建单位。严格落实普通高中公民同招、属地招生政策,严禁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首次实现过半县均有学生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的良好局面。

“一本六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濮阳工学院(本科)、濮阳科技职业学院(专科)“一本一专”进入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濮阳工学院已上报教育部审批备案,新校区建设正在顺利推进,2023年将启动正式设立申报工作。

濮阳科技职业学院高分通过省高校评审委员会专家组评审,并与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实现首届招生5个专业500人,明年将独立招生。积极谋划争取中央专项债项目,为6所学校7个项目争取资金24.16亿元,创我市学校建设史上一次性投入最高纪录。

职业教育达标提质加快推进。完成4所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市特殊教育学校被确定为省残疾人职业教育特色专业提升计划五个试点校之一。平稳接管并积极谋划杂技艺术学校发展,在全省率先探索“中职教育+义务教育”职普融通办学模式,组织该校与市六中联合办学,极大增强学校吸引力,今年完成招生608人。积极参与“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4458人次、技能取证12442人。

积极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率先完成全市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任务,将12家局属事业单位整合为4家,精简率67%。全面启动市直义务教育学校分级办学改革,7月31日前将第一批24所学校管理权移交到区,同步完成师生党团关系转隶,涉改师生6万余人;与市人社局统筹组织城区各学校一次性招教1203人,创历史最高纪录,保证了秋季顺利开学,巩固了分级办学改革成果。

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华龙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被我省确定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示范创建先行区。55项作业优秀案例、3个“双减”优秀案例受到省教育厅表彰。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从92家压减至8家,压减率91.3%,并全部实现收费网上监管。今年1至6月,全面落实各学段学生资助政策,累计发放资金9006.38万元,受益学生16.2万人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2.96亿元,受益大学生29792名。深入推进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由去年的57.34%下降至今年的53.64%。在今年7月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会议上,我市作典型发言。今年以来,教育考试院成功组织8次国考,考生26万余人,涉考人员近3万人。

踔厉奋发担使命笃行不怠护平安

五原县公安局2022年亮点工作综述

20221230日)

2022年,五原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用忠诚践使命、用行动护民安、用实干筑梦想,认真部署落实疫情防控、打击防范、基层基础、队伍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以实际行动保障社会治安大局安全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一、坚决打赢“六场战役”

坚决打赢政治安全保卫战,坚决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领域风险隐患。坚决打赢反恐怖斗争阵地战,坚决守住暴恐案事件“零发生”底线。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风险主动战,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82起。坚决打赢网络安全风险阻击战,常态化开展“北疆护网2022”专项行动等工作,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坚决打赢严打违法犯罪攻坚战,统筹推进“百日行动”“双清双打”“云剑”“断卡”“断流”“保卫黄河”“昆仑”“净土”“打击养老诈骗”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共侦破刑事案件34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0人,抓获网上逃犯17人。构建形成“一长双责、合成作战、技术支撑、机制保障”快侦快破体系,多破积案、快破现案。

坚决打赢公共安全防控整体战,认真部署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和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组织排查相关单位企业70余次,整改风险隐患26处。进一步落实派出所“三级消防”责任制,开展全覆盖消防安全检查,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控,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

全力加强社会面巡逻管控,整合警力资源,组建定点值守、流动巡控、重要街区和农村巡逻组,严格落实“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切实构建巡逻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巡逻体系,确保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强化公共安全管理,部署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选派民警兼任法治副校长,发挥护学岗职能作用,确保校园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二、着力提升“五种能力”

着力提升服务发展能力。聚焦企业、群众服务需求,认真开展大讨论活动,及时公布助企服务热线,建立健全包联企业走访制度,架起警企连心桥。走访

调研企业20余家,征求意见建议全部完成整改,认真梳理排查涉企案件,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多措并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法治保障能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着力提升合成作战能力。精准把握“合成作战、服务实战”基本点,进一步健全完善“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统筹指挥、情报、信息、装备、力量资源,集成通信、视频、网络等技术手段,健全完善扁平化指挥处置体系,实现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应急处突和整体作战能力的提升。

着力提升基础支撑能力。积极推进农村派出所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两队一室”警务模式建设步伐,努力推行“警格+网格+综治队员(红袖标)”机制,将98个社区网格及245名义务巡防“红袖标”队员全部沉入“警格”。在农村派出所实行“一警多能”警务模式,积极探索农牧地区“所队合一”警务机制改革,着力构建集“保障安全、维护治安、交通管理、服务群众”于一体的新型警务模式。

着力提升规范执法能力。科学规划并持续推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基层所队办案区智能化升级工作,全面落实执法考评监督管理机制,推动网上执法监督和案件网上考评全覆盖,实现全链条、闭环式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执法岗位任职资格管理制度。县公安局督察法制大队被评为全市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专项行动先进集体。

着力提升服务群众能力,积极优化升级“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105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百分百全程网办、百分百掌上办。积极优化公安服务窗口设置,政务中心公安窗口、县便民服务大厅综合窗口全部实行一窗通办。全面推进全区通办,114个事项实现跨盟市异地一次办理。积极启用“好差评”系统,办事群众“一次一评”“一事一评”,推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全面提升。

三、不断强化“四个聚焦”

聚焦政治建警,强警铸魂。认真落实第一议题”等制度,紧盯上级公安机关政治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做到全部清仓见底。精心部署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主题实践活动,切实熔铸忠诚警魂。

持续推进“最强党支部”创建工作,切实打造特色鲜明的基层党支部样板,先后共有8个党支部被评为全区公安机关最强党支部,10个党支部被评为全县最强党支部,1个党支部被评为全市最强党支部示范点,县公安局政工办被评为全

区公安教育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聚焦从严治警,筑牢底线。着力转思想、转作风、强纪律、提素质,认真抓好内务条令、公安部严禁违规宴请饮酒“六项规定”、禁酒令等的学习和执行,修订完善《全面从严管党治警“三项责任”清单》,形成贯通联动、一体落实的从严管党治警良好局面。着力构建“大督察”工作格局,从值班备勤、警容风纪、办公秩序、内务卫生、会风会纪等方面入手,综合运用现场督察、网上督察、暗访督察等方式,全面正风肃纪、铁腕治警。

聚焦训练强警,提质赋能。持续深化公安党校建设,出台《进一步加强公安党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组织架构,细化教学安排,构建形成公安党校、政治轮训、教育训练一体化运行模式。部署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推行“一所一队一教官”训练模式,深化“红蓝对抗”实战练兵,开展“蓝军”教官团到岗教学活动,持续推进“全警练、专业练、合成练、智慧练”,全面提升警务实战技能和警辅协同作战能力。今年以来,公安党校共组织学习培训活动27场次。

聚焦从优待警,凝聚警心。实体运行“爱警办”,持续打造商业保险、医疗救助、优抚互助、英烈救助基金“四位一体”的职业保障体系。持续加强辅警队伍正规化建设,统筹运用各种奖励载体,集中选树表彰先进典型,激励警心、鼓舞斗志,先后为8个先进集体、17名先进个人送奖到岗,郑宇峰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疫情防控工作成绩突出个人,李勇荣获全区公安机关法治公安建设成绩突出个人。不断发展壮大公安乌兰牧骑队伍,推出更多的优秀原创作品,多次组织开展下基层慰问演出,着力形成党建文化、警营文化新品牌。

踔厉奋发铸忠诚勇毅前行担使命

2022年青铜峡公安工作综述

20221218日)

平安是最大的民生福祉,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永恒追求。2022年,青铜峡市公安局在青铜峡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主线,全面打好反诈人民战争,深化“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改革和加强派出所、刑侦运行机制“三项改革”,深入实施维稳、夯基、亮剑、护航、利民、法治、创新、励警“八大工程”,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奋力推进青铜峡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平安答卷!

忠诚履职

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

“出发!”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由治安大队牵头,刑侦、禁毒、交管大队和各派出所迅速出动,奔赴全市宾馆、酒吧、足浴按摩、网吧等复杂场所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清查。自7月22日起,青铜峡公安连续开展三轮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掀起了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高潮。

当好群众的“守夜人”,守护城市“烟火气”。针对夏季治安规律和夜间违法犯罪特点,重拳出击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大力整治社会治安问题。“现在,无论是白天和还是晚上,总能看到闪烁的警灯和巡逻的警察,让我们老百姓感到安全就在身边。”青铜峡市裕民街道办紫薇小区居民李先生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青铜峡公安以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为抓手,构建起反诈中队、反盗抢侦查中队、有组织侦查中队、刑事技术中队、反诈中心“4+1”刑侦运行模式,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严厉打击整治各类违法犯罪。1-11月,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95起,同比上升25%;侦破食药环案件13起、毒品案件1起;破获盗窃类“民生小案”9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3名;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32.8%,街面“两抢”案件零发生,现行八类案件实现全破。扎实开展“减量控大”专项行动和“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严厉查处酒醉驾、无证和“三超一疲劳”等突出违法行为,道路交通安全四项指数持续下降,民警、辅警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百姓的“平安指数”。

锐意进取

纵深推进反诈人民战争

2022年4月,刑侦大队梳理电诈案件线索时发现多起案件均指向同一地方,遂抽调警力组建专班循线追踪。专案组历经两个月缜密侦查,先后辗转安徽、湖北、广东等地,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28名,一举打掉盘踞在宁夏青铜峡和湖北武汉、鄂州周围“跑分”犯罪团伙,查获涉案银行卡98张、作案手机15部,涉案金额2200余万元。

坚持“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集中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群众财产损失较大的实际,在全区率先将反诈人民战争上升为党政工程,创新推出“1123455”工作模式,一场以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公安主打、行业治理、网格管控、全社会参与的反诈人民战争就此全面打响。

建成并运行全区首家反诈宣传教育基地,接待群众535场15613人,基地宣传作用受到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第12督导组充分肯定。扎实开展精准入户宣传“五个一”活动,已全面完成2轮精准入户宣传,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127129人。强力推进“断链”“断卡”行动,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电信诈骗案件发案、财损同比分别下降44.3%、41.3%;破案、挽损分别上升22.78%、76.77%;抓获犯罪嫌疑人86名,同比上升22.86%,反诈工作实现“两降两升”既定目标。“1123455”反诈经验在全区推广。《人民公安报》《人民日报》客户端分别对反诈经验和预警劝阻案例宣传报道。

主动作为

全力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今天,我们召集园区和企业代表座谈,主要是想听听大家对公安机关的意见和建议。”4月15日,青铜峡市公安局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主动开门纳谏,征求企业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和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九条措施》,86名民警包联服务171家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为优化营商环境加油助力。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青铜峡公安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365天×24小时”全天候服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4月10日,陈袁滩镇沙坝湾村李某到政务大厅公安窗口称其老伴不慎摔伤,因身份证丢失无法办理住院手续。户籍民警得知情况后,利用下班时间来到李某家中,一遍遍地帮老人拍照,随后上传信息。身份证制作好后,又第一时间送到老人手中。这只是公安窗口上门服务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青铜峡公安精准落实“365天×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公安政务服务,非工作时间办理户籍业务1026件,上门服务42次,有效破解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堵点痛点问题。探索打造“一窗通办”服务模式,将城区全部户政业务、9项高频交管业务、5项出入境业务“三警合一”,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勇于担当

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一名共产党员,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不上谁上?”面对新冠疫情再次来袭,青铜峡公安闻令而动,挺身而出,日夜奋战在防疫一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疫情面前,他们或克服严寒,24小时坚守防疫卡点;或与时间、病魔赛跑,通宵达旦开展数据核查和流调溯源;或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全力守护隔离点安全。广大民辅警冲锋在前,用辛勤的汗水和艰辛的付出,生动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特别是在“9·20”突发疫情最吃劲的关键时刻,全局民辅警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号召,统筹牵头卡点查控、风险区封控、重点人员转运三项重点工作,以公安机关高度的忠诚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了公安力量。此次战疫中,1个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4个单位荣获集体嘉奖。

党建引领

锤炼锻造过硬公安铁军

2022年11月17日,国保大队大队长王浩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第六届全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今年以来,社区民警李志军荣立个人二等功,9名民辅警荣立个人三等功,先后有7个集体、31名个人受到上级表彰奖励。

一名党员就是一名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年来,青铜峡公安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围绕“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深入开展党建“三争三评”活动,着力打造“最强支部”,先后评选表彰4个品牌党支部、6名模范支部书记、10名优秀共产党员。

群雁高飞头雁领。党委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各警种、各单位聚焦问题短板,

从抓学习、抓作风、抓练兵三个方面入手,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持续开展为期50天的作风建设大整治,先后举办警察礼仪、执法质量、最小作战单元现场处置专项训练等培训71场次,持之以恒整肃警纪、转作风、树形象、提素质。扎实推进新警培养“青蓝计划”,30名青年民辅警受到自治区公安厅和吴忠市公安局表彰奖励,“青蓝计划”作为一项战略举措和亮点特色工作被公安厅推介。

风潮汹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2023年,青铜峡公安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强化政治担当,忠实履职尽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推动青铜峡全面转型全域美丽全民富裕贡献公安力量!

村干清正民风清朗村庄和美

广西区深入推进清廉乡村建设综述

20221225日)

今年以来,我区以清廉示范村创建为引领,以全面推进清廉乡村“311工程”

(三大工程、11项核心任务)建设为抓手,通过突出重点、党建引领、示范引导、交流推进、强化宣传等举措,推动建设村干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村庄和美的新乡村,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证。

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全区上下相互配合、协同联动,推动清廉乡村建设建立健全了不少长效机制、创新提升了不少特色品牌,明确提出了打造“广西实践”的规划目标。

一、部门联手协同推进

我区对清廉乡村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印发《关于加强清廉示范村培育创建与典型引领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乡村治理典型方式的通知》《关于在广西部分县(区)清廉乡村建设中率先开展农村移风易俗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等系列指导性、制度性文件,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领导和考核体系,较好地形成了清廉乡村建设长效机制体系。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作为清廉乡村建设工作的牵头单位,主动入位、担当履职,积极会同组织、宣传、政法、民政等15个责任部门将清廉乡村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把清廉乡村建设与基层党建结合抓落实,取得良好的效果;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建设促进清廉乡村建设,得到基层群众一致好评;自治区民宗委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命名活动,推进优良家风村风民风传承;自治区民政厅通过规范乡村基层政权建设,推动清廉乡村建设落地落细;自治区司法厅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乡村法治建设。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创新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机制,以绩效考核推动县镇村责任落实,打破多头无序的管理状态,实现由“被动抓”向“主动管”转变。

驻部(厅、局)局纪检监察组认真履行派驻监督职责,针对清廉乡村建设任务特点,运用“抓系统、系统抓”,督促驻在部门扎实推进清廉乡村建设。驻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结合土地利用腐败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腐

败和作风问题、“一卡通”突出问题、农村移风易俗突出问题等专项治理行动,深入基层开展专题监督调研,推动全区农业农村系统“抓系统、系统抓”工作向基层拓展延伸。

二、典型引领弘扬正气

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清廉文化长廊、清廉菜园、阳光公开栏、村级监察联络站等一应俱全,相关制度均已上墙公开。在自治区清廉示范村——贵港市覃塘区龙凤村,村内党员干部恪守清廉底线,村内环境变美,村民的幸福感持续提升,崇德尚廉的建设氛围持续浓厚。

在风清气正的环境下,该村大力推行“一组两会”协商自治制度,以建设荷美覃塘、美丽广西生态乡村、乡村振兴等为契机发展特色产业,先后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群众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通过开展培育创建清廉示范村定目标定任务定载体、认定公布清廉示范村选示范树标杆扬正气、推广“两制一化”抓示范促建设出成果,我区稳步推进全区“311工程”核心任务逐项落实。经各地努力创建,层层比选,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围村等30个村被认定为2022年度全区清廉示范村。

同时,安排3400万元在全区34个村开展乡村治理示范创建试点。积极推动每个行政村选取1个以上自然屯开展“两制一化”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整市、整县推进,以“311工程”助推我区乡村治理现代化。

目前,全区已有1202个自然村推广“积分制”,348个行政村推广“清单制”;全区农村“数字化”正在加速建设,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达到30%,4G网络覆盖全部行政村和20户以上的自然村,全区建成综合治理信息系统与综治视联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平台1.13万个,较好地实现了全区行政村“两制一化”推广运用全覆盖。通过培育创建与典型引领,全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腐败犯罪案例明显下降,党内正气和社会风气持续上扬,崇廉敬廉的乡村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三、品牌创建遍地开花

我区将清廉乡村建设作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载体,围绕全面落实清廉广西建设相关任务目标,制定了《大力推进广西清廉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凝炼提出了“311工程”,推动全区清廉思想、制度、文化融入乡村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

各地积极探索实践,一批清廉乡村品牌在全区各地打响。

柳州市柳江区以清廉联动格局为支撑,打造了清廉泉、荷风廊文化带以及清廉大讲堂组成的“荷风廉韵”文化带,成为柳江区特色廉洁文化品牌。

来宾市立足本市实际,通过狠抓责任落实、厘清权力清单、拓展宣传渠道、营造廉洁氛围、坚持示范引领大力推进清廉乡村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蒙山县以职能清单为积分依据,将“集群制”相关管理事项量化为积分指标,根据积分给予相应精神和物质奖励,做法获得了群众高度好评。

南宁市良庆区坚持“四个三点”,实行清廉乡村网格化管理。

富川瑶族自治县探索实施“1234+N”模式,全力打造清廉美丽新瑶乡。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以常态化推进清廉乡村建

设“311”工程为抓手,重点聚焦实现乡风文明、民风淳朴目标,强化村两委干部日常监督,加强村级财务与集体“三资”监管,推动移风易俗,大力整治农村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层次、分类别、分地域、分步骤科学推进“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及农村移风易俗专项治理等治理方式创新,积极争取全国“清廉乡村省级地方标准”的申报和创建,努力将广西清廉乡村建设打造成加强乡村治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广西实践”样板。

打好“组合拳”激活“动力源”

乐山市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综述

20221227日)

“没想到双腿受伤后,还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位于沐川县的川麒电子有限公司帮扶车间内,沐溪镇茨湾村的脱贫户冯顺明一边摆放着电子器件,一边说道。

沐川县借助东西部协作东风,在全县各乡镇建立帮扶车间,让当地群众家门口就能就业,实现就业顾家两不误、“一人就业,带动全家”的目标。

这是我市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一次生动诠释,也是乐山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将巩固脱贫成果作为底线任务、将推动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以脱贫攻坚精神,踔厉奋发、不胜不休,推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新成效、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强衔接

持续凝聚各方帮扶合力

“羊子长势相当不错!”看着养羊场里活跃的湖州湖羊,阿罗拉于告诉记者,“去年出栏了300多只湖羊,挣了30万元,今年效益应该比去年增长不少。”

去年,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的积极协调下,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捐赠430只湖州湖羊,支持马边彝族自治县民主镇小谷溪村发展湖州湖羊。在东西部协作项目的支持下,小谷溪村修建了一个现代化养殖场,并采取由当地养殖大户承包养殖的方式,让这批湖州湖羊在小谷溪村顺利安家。

“小谷溪村的湖州湖羊产业采取‘固定分红+效益分红+场地租赁’的模式,每年大概能为村上带来20余万元的收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派驻小谷溪村第一书记周攀峰告诉记者,下一步,计划发动村上其他农户一起养殖,扩大规模,把整个产业链做大做强。

帮扶村蒸蒸日上的产业发展势头,离不开强有力的“软件”支撑。中央纪

委国家监委机关选派2名干部驻点帮扶马边,直接投入帮扶资金605万元。33名省直定点帮扶单位派驻人员全部到岗,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097.7万元。今年,东西部协作到位帮扶资金1.67亿元,实施帮扶项目53个。我市已向全市行政村

(社区)派驻驻村工作队干部1943名,其中第一书记1370名、驻村队员573名,实现1370个村(社区)第一书记全覆盖。

为凝聚社会合力,我市以“万企兴万村”行动为抓手,组织动员110个民营企业、商(协)会与脱贫村、重点帮扶村进行结对帮扶,助力脱贫地区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创业就业等工作。持续发挥市、县扶贫“两会”作用,募集社会资金(含物资折价)4128万元。举办全市乡村振兴项目推介会,推出项目103个、总投资728亿元,签订授信金额525亿元,集中签约项目20个投资114亿元,促成了更多社会资本投资乡村、建设乡村。

“我们持续用好、用活各类帮扶资源,始终保持攻坚态势、凝聚帮扶合力,推动脱贫基础更加巩固、脱贫成效更可持续。”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秀蓉介绍。

抓巩固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的基础。

“我们创新实行‘54321’监测帮扶工作法,对全市农村人口进行全覆盖摸底排查,对排查识别出的监测对象,全覆盖落实帮扶措施和监测联系人,因户施策落实产业发展、就业扶持、医疗救助、教育资助、政策兜底、住房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马秀蓉说,算上今年新增的1288户3814人,全市识别监测对象累计达2603户8021人,目前已投入防止致贫返贫基金1637.1万元,消除风险999户3154人。

同时,聚焦提升“两不愁三保障”质量,全面落实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落实控辍保学、义务教育“三免一补”和教育扶贫基金救助政策,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资助学生15万人。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2022年医保参保率达100%,医疗救助7.31万人次,减轻医疗负担6588.82万元。

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掉“一户一人”。为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出台

加强就业帮扶十五条措施以及稳定和扩大就业十八条政策措施,为脱贫户、监测户“一对一”提供就业服务,全市实现脱贫人口务工7.4万人,有效消除“零就业”家庭。立足产业促增收,分别安排中央、省级衔接资金1.48亿元、2.84亿元用于产业发展,投入1.24亿元帮扶4.08万户脱贫户、监测户发展到户产业,落实户均奖补资金不低于3000元(彝区不低于3500元)。对13个200人以上的大中型集中安置点持续加大后续扶持力度。

谋发展

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

走进井研县集益镇,满山遍野的柑橘树被沉甸甸的柑橘压弯了腰,地里果农加紧采收,加工厂里分拣、运输忙不停农业是井研的“基本盘”,井研以集益镇晚熟柑橘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建成了涵盖10个乡镇、49个村、300平方公里的柑橘百里产业环线,辐射带动10万农户增收致富,串起了美丽乡村。

我市加快推进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峨眉山茶”、晚熟柑橘、道地中药材、林竹四大产业适度规模、集中连片。同时,将园区作为产业发展主阵地,推行“月听汇报、季度分析、半年拉练、年终评比”工作机制,对11个县(市、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现场拉练,确保年内创建省级园区2个、市级园区13个、县级园区32个以上。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以乡村旅游聚人气、促发展,让老百姓“跳出土地”抓增收。

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区域发展差距,互为呼应的,还有宜居乡村建设、涵养文明乡村的同步持续推动:

扎实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创新常态化开展农村“五清”行动和场镇提升行动,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生活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村占比达100%、70.9%,78个场镇实现“路整平、地扫净、服务好、治污染、面貌新”目标,全市“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占比超过65%,打造“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

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开展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示范乡镇6个、四川省魅力乡镇4个,培育市级文明乡镇26个、文明村297个。深入推进彝区“双高”治理,制定出台《关于开展高价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小凉山彝区高价彩礼问题有力遏

制。持续开展农村传统文化挖掘保护,沐川草龙、西坝豆腐等24个项目入选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保护名录、6名个人被评为四川省乡土文化能人。深入开展“践行十爱·德耀嘉州”活动,深化“十爱”示范家庭、最美家庭、乐山好人等评选表扬,良好家风、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打造“红动·复兴”全域党建示范区

复兴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1229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今年以来,复兴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锚定以高质量基层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红动·复兴”全域党建示范区创建行动为抓手,大力实施了“先锋堡垒”“头雁领航”“红巢物业”“沃野党建”“红立方”“复兴灯塔”等六大党建品牌工程。自工程实施以来,该区以基层治理为纲、思想建设为魂、党组织建设为基、干部队伍建设为源,引导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攻坚落实、争先进位,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成绩斐然,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不断为加快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积蓄复兴力量。

强基础抓规范——“先锋堡垒”夯基固本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该区以夯基础、强堡垒、抓规范、促提升为抓手,紧盯支部建设薄弱领域,从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入手,进行系统化、整体化制度设计,着力构建四级联动、多元共治、系统推进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先后打造了建东二社区“红巢物业”,庞村街道“先锋堡垒”,鸿博汽车“红立方”,西店子、大河坡“沃野党建”,乔沟农村党校等系列品牌示范点,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过强、全面过硬。

强头雁领群雁——“头雁领航”育才提能

为抓好新常态下的基层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党建重点项目,该区以“抓书记、书记抓”为出发点,通过强“头雁”、领“群雁”、带“雏雁”,培养造就了一支政治素质强、党建业务强、带动能力强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作用,实现“头雁领航、群雁奋飞、雏雁丰翼”的雁阵效应,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该区先后开展了“头雁领航”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暨首批头雁导师聘任仪式和“红动·复兴”头雁领航培训班,真正使基层党组织书记成为一线的“指挥员”、基层的“当家人”、班子的“主心骨”、干群的“连心桥”。

筑红巢优服务——“红巢物业”解忧纾难

该区着眼解决居民身边“急难愁盼事”,坚持党建引题、社区破题、物业答题,推动“红巢物业”党建品牌打造,为社区基层治理赋能加码,不断激活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引擎。

全区实行“一物业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以化林路街道建东二社区为试点推行“1+4+X”工作模式,即由街道党工委牵头抓总,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网格(小区)党支部4个主体联动,结合社情民意,明确“筑巢”“暖巢”“护巢”“兴巢”4个相互衔接的工作方向,打造“红雁筑巢”“红蜂暖巢”“红盾护巢”“红心兴巢”4个工作品牌。

目前全区已建成“红巢物业”32个,“红巢物业”体系接待居民352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75条,解决居民群众诉求650余条,开展文明城建设、绿化亮化美化“三化”活动370余期次,有效提升社区党组织组织功能和群众满意度。

破难题谋致富——“沃野党建”产业兴旺

该区以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夯实组织堡垒为起点,以打造“沃野党建+”系列品牌为抓手,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齐头并进,有力地破解农村“党员难管理、教育难开展、产业难发展、资源难利用”的问题。

该区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聚焦农村基层党组织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创新实施“组织建在沃野、党课上在沃野、活动放在田园、服务落在沃野、党员赛在沃野、实绩亮在沃野”的“沃野党建”工程,先后打造了齐村、户村、大河坡、东店子等党建样板示范村,实现了农村组织队伍建设水平和经济产业融合效能的“双提升”。

聚企业暖民心——“红立方”凝聚向心力

复兴区实施了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为企暖心服务为支点的“红立方”工程,推动组织、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等领域联动发力,通过党建工作服务平台“红立方”,打造护企、便企、助企“同心圆”。

在打造“红立方”示范基层站点中,该区细化建设标准,拓宽服务功能,推动“红立方”阵地规范化、标准化。统筹工、青、妇联合共建,一室多用、资源共享,把阵地建成集决策、活动、服务、培训、调解为一体的综合性沟通平台,逐步营造党建、群建、企业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氛围。全区先后培育卓恒党委、现雷物资党支部、红旗汽车党支部等“红立方”示范党组织12家,实现“两新”组织党建从有形覆盖到高效服务新阶段。

同时,该区注重发挥党建工作服务发展效能,大力开展以“送健康、送服务、送保障、送知识、送人才”为内容的“五送”活动,让党组织的关怀送达每个党员和职工,护航创业发展:开展多项活动引导“两新”组织在助力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中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在生产经营中引导企业党员、职工把积极性创造性聚焦到加快企业发展上来;召开“红立方恳谈会”,组织“老总

——职工”面对面对话,化解矛盾,为职工排忧解难。截至目前,该区先后有20余家“两新”组织被评为省、市党建示范点,有力彰显“两新”组织党建引领发展成效。

学思想比实干——“复兴灯塔”见证蝶变

为进一步加强党在基层各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活化党的宣传方式,强化党建引领“灯塔效应”,该区围绕组织系统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以“响应党的号召、讲好组工故事、服务党员群众、倾听基层声音”为宗旨,聚焦“红动·复兴”全域党建品牌创建行动,将互联网自媒体的优势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宣传广大党员群众在基层一线的先进事迹、优良做法,推动党建引领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

中共邯郸市复兴区委组织部建立“复兴灯塔”官方微信公众号,该公众号开辟先锋堡垒、头雁领航、红巢物业、红立方、沃野党建等特色专栏,同时创新“线上+线下”党建学习新形式,打造学思践悟二十大、组工心学堂、百年组织史、光影记忆微课堂、“青”声悦耳、“执”地有声等特色学习专栏,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个上台比武、各抒己见,谈感受、谈认识、谈体会的平台。公众号自开通以来,“复兴灯塔”累计发布文章1300余篇,阅读量达42万次,搭建了面向省、市讲述复兴党建好故事、传播复兴党建正能量的全新载体平台。

打造美丽幸福河湖构建人水和谐生态

许昌市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综述

20221219日)

冬日时节,漫步在清潩河畔,岸边绿树成荫,水面碧波荡漾,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清潩河的生态环境越来越美,是我市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

作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治水兴水重要论述,围绕“建设幸福河湖”这一目标,以河湖长制提质增效“六化”建设为抓手,夯基础、补短板,健全机制、合力攻坚,扎实开展河湖长制各项工作,狠抓河湖保护治理,解决了一批影响河湖健康生命的突出问题,有力推动了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为有效”转变,全市河湖环境持续向好。

如今,随着河湖长制工作深入推进,“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也不断增强。

一、深入推进让每一处水面“长治久清”

70岁的市民常银力每天都到灞陵河漫步休闲。“我在这里住了30多年了,看着河水清澈、飞鸟入驻,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真觉得幸福。”常银力说。

问“水”哪得清如许?为有“河长”治水来。过去5年,我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1.0版,发布了市第1号总河长令,建立4级河湖长体系和相关规章制度,编制“一河一策”方案,河湖长制实现了“有名有责”。河湖长制全面建立后进入2.0版,先后发布了市第2、3、4号总河长令,开展清“四乱”、防碍行洪突出问题整治等系列专项行动,河湖长制实现了“有为有效”。

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河湖长制工作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河湖保护治理。市、县、乡三级河湖长签订问题、任务、责任“三个清单”,各位市级河湖长以上率下,开展巡河调研,县、乡、村三级河湖长积极履职,牵头组织开展专项治理。“河湖长+网格长”“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河湖长+监督员”实现市、县两级全面覆盖。完成27个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治和170个“四乱”问题整治,清理河道146公里,拆除违法建筑4.8万平方米。全市范围内规模以上私挖滥采河砂全面杜绝,规模以下零星盗采得到有效管控,全市河湖面貌得到持续提升,水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二、提升站位加快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进入新时代,河湖长制工作迎来新发展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

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造福人民幸福河的重要批示精神,扎实落实省委、省政府日前印发的《关于开展幸福河湖建设的决定》要求,顺应人民群众对幸福河湖的期待,厚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近日,我市发布第5号总河长令,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幸福河湖建设,每年建设一批省、市、县级幸福河湖,持续改善我市河湖面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人民至上。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管理,强化水灾害防治,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幸福河湖建设的首要位置,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底线思维,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实现持久水安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防洪保安放在河湖治理保护的首要位置,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健全防汛抢险应急救灾机制,加快补齐防洪除涝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治,确保河道通畅、河势稳定、堤岸牢固、水利工程运行良好,河道达到国家规定防洪标准。

坚持节水优先,落实“四水四定”要求,实现优质水资源。要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深入实施节水行动。加快沙陀湖调蓄工程和中心城区再生水输送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科学调度水资源。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严查违法取水行为。

坚持标本兼治,推进水岸综合治理,实现宜居水环境。要坚持水岸共治、标本兼治,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治理。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减少各类入河湖污染负荷量。加强日常保洁,保持水面岸滩干净整洁,河湖景观与周边环境协调融合。

坚持综合施策,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实现健康水生态。要狠抓重点河湖生态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加快建安饮马河省级湿地公园(试点)和襄城颍河省级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推进沿河湖生态廊道建设。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外来物种管控,生物多样性丰富,河湖生态缓冲带完整。坚持文化引领,融入地方人文特色,实现先进水文化。要依托河湖水域推进水情教育基地、

节水科普基地、河长制主题公园、水利风景区建设。建设休闲惠民设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河湖岸线无障碍通道和亲水、近水的活动场所。持续巩固提升曹魏故都、禹州颍河、鄢陵鹤鸣湖等水利风景区品质,抓好河湖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坚持改革创新,提高治水管水能力,实现科学水管理。要坚持党政同责,

建立健全河湖长制组织制度体系,建设智慧河湖。严格依法依规审批涉河建设项目和活动,加强河道日常巡查和执法监管,依法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

三、制度保障凝聚幸福河湖建设“向心力”

水是生命之源,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了把幸福河湖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市河长制办公室还配套出台了《许昌市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及评分细则、方案编制大纲,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可量化、可操作的幸福河湖建设标准举措。

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幸福河湖建设的责任主体,各级河湖长是幸福河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各级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结合单位职责,切实抓好水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和资金保障等工作,合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强化资金保障。各地各部门多渠道争取河湖治理保护资金支持,用好用活金融支持政策,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引导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幸福河湖建设。

注重督导激励。把幸福河湖建设纳入河湖长制考核重要内容,加强对基层幸福河湖建设的指导和检查,定期组织验收评价,提升幸福河湖建设质量。建立奖惩机制,对幸福河湖建设成效明显的,通报表扬;对建设任务未完成的,进行通报约谈。

强化部门联动。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加大对幸福河湖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幸福河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各县(市、区)根据年度幸福河湖建设目标任务,制订年度工作方案,协调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我们将抓好省、市5号令的落实,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学习研究省、市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前期遴选和方案编制等工作,做好省、市级幸福河湖前期申报、督导协调、验收评定等工作,督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提升政治站位,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方案编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路线图、时间表,倒排工期,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幸福河湖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市水利局负责人说。

每一条河流都凝聚着守护碧水蓝天的涓涓情意,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守望人间岁月的动人故事。为了让每一条河湖成为人民心之所向的幸福河湖,我市的河湖守护者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幸福河湖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全市河湖管护水平再上新台阶。

打造现代职业教育“赣南高地”

赣州市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1227日)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面对深入推进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三大战略”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我市抢抓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利时机,扩资源、提层次、优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力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努力打造“工匠摇篮”,造就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朝着打造赣南革命老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目标迈进。

一、强化顶层设计绘就职教发展新蓝图

2016年3月,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获批,填补了我市市属高职的空白;

2019年3月,赣州职业技术学院获批,填补了我市综合高职的空白;

2021年5月,和君职业学院获批,成为全国唯一一所建在乡村的大学,也填补了我市没有民办高职学校的空白。

我市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清晰的顶层设计和日趋优化的结构布局。

近年来,我市抢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机遇,先后出台《关于实施赣州市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服务、强基”行动的通知》《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赣南革命老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若干措施》《关于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实施意见》等规划和政策措施,绘就了赣州率先建设中西部地区德技并修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全国职业教育培根铸魂育人高地、革命老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高地等三大区域性职教高地的新蓝图。

系统谋划、高位统筹、目标明确,让赣州职业教育发展走上快车道。

刚刚落幕的江西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赣州代表团取得11金12银6铜25优胜的好成绩,团体总分位列全省第二,赣南139名技能人才在65个项目比赛中尽展才华、大放异彩,连续两年列设区市团体总分第一、一等奖获奖比例第一。

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我市职业院

校再创佳绩。全市中职学校共有5支队伍(全省13个,占比38.5%)获奖,分获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其中,赣州市赣县中等专业学校喜获全省中职学校唯一一个一等奖,实现我市国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零突破。

市本级持续大幅度增加职业教育经费,2020年增至每年2000万元,各县(市、区)也将职业教育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一大批职业学校通过新(改、扩)建改善了办学条件,正成为当地最美的学校。目前,全市有职业院校63所(含高职6所、中职41所、技工院校16所)。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长,现有在校生16.13万人,占全省22.9%。

二、深化产教融合开启协同育人新篇章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

今年10月,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青年教师李德鑫夺得金牌,成为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家具制作项目世界冠军。该院院长熊起明介绍说,学校对接南康家具产业,探索产教融合之路,建设家具实训中心,陆续开设了家具设计与制造、家具艺术设计等16个家具紧密相关专业,实现依托产业链构建专业群,以人才培养链促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建在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内的区位优势,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专业,总投资600多万元兴建智能焊接工作站,与凯马汽车、孚能科技等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

南康区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了服务家具产业的9个家居家电类专业群100余个班,形成了“学校与企业合作、专业与产业对接、学历与培训并举”办学特色。其中,服务家具产业发展相关专业群的在校生达3000多名,每年有近1000名毕业生在家具产业相关企业就业。同时,市教育、人社部门等定期开展“校企双进双看”活动,组织职业院校师生代表进入格力、富士康等龙头企业参观考察,助推产教融合发展。

赣州卫生学校与青峰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设了企业冠名班“青峰班”;赣州现代科技职业学校与赢家时装(赣州)有限公司合作开设了“赢家班”;龙南市中等专业学校与龙南骏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办了骏亚冠名班我市各职业院校结合赣州实际,“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着力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我市聚焦培养人才,服务地方产业,紧扣“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及“1+5+N”产业布局,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改革,建有家具学院、

脐橙学院、稀金(赣州)新材料研究所、新能源汽车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和科研机构,形成教育与产业深度互动的新格局。

据统计,全市各职业院校与500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473个;已有23家纳入建设储备库的企业分批建成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各职业院校取得各类科研、学术成果300余项,参与国际、国内大赛获奖30余项,完成课题近百项,指导的学生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得50余项重要奖项。

三、对接融入湾区走出职教发展新路径

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引进深圳等发达地区职业教育资源,筹建若干所高职学院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打造职业教育“赣南高地”。

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市紧抓融湾契机,与大湾区教育主管部门、各类职业院校主动对接,洽谈建立职教联盟、探索“湾区+老区”职业教育联动发展新模式。

2021年11月,赣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教育对口协作协议,后者随即派出学校管理层和学科骨干教师到赣州开展帮扶指导,今年先后安排16位专家到赣州授课指导。

在示范带动下,全市先后有6所中高职院校与大湾区的职业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围绕我市“1+5+N”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了专业共建、师资培养、校企合作等合作交流。

在赣州职教园区内,高标准建成了赣州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项目总投资8365.98万元,占地20亩,建筑面积15800平方米,建有现代制造技术、现代服务、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四大实训中心,年实训规模达1万人次。

我市职业教育在融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中放大格局、扩大视野、拉长焦距,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发展环境,为赣州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四、传承红色基因赋能学生追逐新梦想

2019年8月,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青年教师曾璐锋登上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金奖领奖台,实现了我省该项赛事金牌零的突破。曾璐锋回忆说,身在赣南这片红色土地,让我明白“工匠精神”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奋斗才能成就梦想。我会继续在职业教育行业奋斗,争取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工匠,让他们用技能点亮人生。

找准人生赛道,人人皆可出彩。近年来,赣州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坚持

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充分发挥赣南及江西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将革命精神、工匠精神与职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筑牢了学生思想政治上的红色根基,一大批“技术能手”“大国工匠”快速成长,成为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我市紧密衔接产业需求,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助力市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全市紧紧围绕“1+5+N”产业体系和产业链重点企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重点打造电子信息技术、家具设计与制作、康养休闲旅游、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等特色专业。目前,全市中职学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本地就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全市中职学校在校生中农村学生占86.9%,贫困家庭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就读中职学校,可享受优先录取、优先择业、优先进入订单培养班、优先推荐就业等政策,助力乡村振兴。例如,安远中专创办了安远名小吃培训中心,参培人数达7286人,带动了一方产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再次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职业教育,成就梦想。站在新起点,赣州有信心用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浓墨重彩地书写职业教育示范答卷,打造职业教育“赣南高地”,为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输送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担当有为求突破实干创新谋发展

公主岭市苇子沟街道工作综述

20221229日)

疾风知劲草,奋进不停歇。

2022年,公主岭市苇子沟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主动适应新常态,群策群力抓落实,紧紧围绕“1126”发展战略,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振兴发展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夯基础求真务实创佳绩

栉风沐雨谋发展,砥砺奋进又一年。

2022年,苇子沟街道以人民为中心,以党建为引领,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以党建赋能城乡经济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苇子沟街道都把全面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武装全体党员干部的头脑,学思践悟,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

——抓实理论中心组学习。严实“第一议题”制度,学在日常、抓在经常。推动基层治理、平战结合提质增效。精心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9次,确保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全年累计开展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11次,撰写心得体会80余篇。

——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充分借助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吉林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资源,以“线上+线下”方式,推动党员组织生活正常化、干部学习教育常态化。

夯实“稳”的基础、激发“进”的动能。苇子沟街道还着力在夯实党建基层基础上下功夫,通过对照BTX建设相关要求,做到月查月清月纪实,e支部在线学习绿灯常态化,全年各类党内活动亮点纷呈。一年来,通过争先创优,有2个村支部、1个非公支部冲击“五星级”党支部,其他各村全部保底实现“四星级”。其中,苇子沟村支部书记闫金生、向阳村党支部分别被推选为“百佳书记”和“百强支部”。强化人才储备,村书记“一职两备”、其他岗位“一职一备”。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中一人一题,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质效。苇子沟街道针对夏秋季降水量较大的实际,高度重视排涝减灾止损工作。今年汛期,在水淹耕地地段挖沟开渠2800余延长米,铺设排水管1400余延长米,出动抽水泵10余台。同时,强化助企纾困,在全市率先完成房租、水电费补贴工作,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补贴房租182户、11.6万元,补贴水电费339户、11.65万元。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街道基层治理能力显著增强,确保各类基层新情况、新问题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全面提升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能力。苇子沟街道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建设。通过广泛开展“反诈”宣传、普法教育,“金钟罩”“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覆盖率稳居全市前列,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结合乡村振兴、秸秆禁烧巡查、文明交通劝导等工作,以及街道各时期重点安排,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40余场次,累计出动党员干部志愿者共计400余人次,受众达2600余人次。

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有效联结沟通。街道相继开展“两癌妇女筛查救治”、组织乡村妇女开展免费生殖检查活动,为“两癌”妇女提供救治服务;对全街道妇女进行法律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300多份;春风行动期间,为街道妇女提供稳定就业机会;“吉林网姐”电商培训25人,已有3人开始在平台上直播带货。

延伸基层监督触角,村级监督联络站实现全覆盖。探索“常委+片区”协作模式,在实践中以案代训、实战练兵。坚持抓早抓小,开展廉政警示教育6次。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结合基层治理专项巡察反馈意见,梳理出具体问题15个,现已全面完成整改。

统筹兼顾谋发展经济社会谱新篇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

一年来,苇子沟街道全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始终保持“拼”的精神、拿出“闯”的劲头、发扬“干”的作风,团结奋斗、勠力同心,扎实稳住经济大盘。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得到省和长春市高度认可,获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张志军点名表扬,其他兄弟县市多次现场学习“公主岭模式”。在疫苗接种方面,坚持提前谋划、分类推进,“加强针”接种率全市第一。目前3岁至11岁儿童的接种任务全部完成,60岁以上人员的接种率位居全

市前列。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街村两级书记遍访脱贫户,动态监测收入情况,针对下降趋势家庭开展针对性帮扶,解决生产生活难题16个,提供公益性岗位4个,实现搬迁上楼9户,全面消除脱贫户返贫致贫风险。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持打造以典型村苇子沟村、潜力村獾子洞村为“两点”和以肉牛示范合作社为“一示范”的“两点一示范”不动摇,以点串线扩面,实现全街道整体推进。

——培育典型村。指导苇子沟村采取入股浙江家具城150万元年分红30万元、机动地发包、现有商业用房及原有村部等闲置房产发包等方式,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53万元。

——挖掘潜力村。在獾子洞村探索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计划投入500万元,建设7000平方米农机合作社,预计年收入达40万元。

——打造肉牛养殖示范社。利用獾子洞村5公顷集体土地,其他各村共同出资2000万元,实现“抱团”发展,预计年收入100余万元。

全面提升环境整治标准。对典型样板进行重点提升,在长青村东方明珠小区,开办全市首家村办医养结合养老院,打造住有宜居、老有颐养、弱有众扶的幸福小区样板。创建千村示范,在向华村5屯、6屯,修建排水沟2.5公里、过路涵53处,栽植乔灌木8324株。同时,加强长效管护,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各村屯全部组建巡逻队。特别是北环城村构建的“巡逻队+无人机”高效巡查模式,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治。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与,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动群众,累计义务投工投劳280余人次。对102线进行提档升级,讲好“城市品牌”故事。

用心用情化解矛盾风险。妥善化解各类矛盾风险,向阳村三组大坑整治达标,向前村失地农民社保稳中有进。

今年以来,苇子沟街道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农村新型业态,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沃野书写精彩答卷。

——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全年检测瘦肉精猪98头、牛59头、羊27头;开展非洲猪瘟、口蹄疫等流行畜禽疫病防控,进行大清洗消毒,消毒面积8.4万平方米;全年流调非洲猪瘟20万头余次,签订责任书105份。

——抓好农机具补贴工作。共办理农机购置补贴32台套,获得国家农机购

置补贴款81万元;推广免耕播种作业918亩,农机作业户获得补贴3.67万元;秸秆打捆离田7111亩,获补助资金17.78万元。强化平安农机创建,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对农机车辆进行全面排查,并建立车辆档案。

——扎实推广农业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赤眼蜂防玉米螟技术、草地贪叶蛾监测技术,取土样52份,发放施肥卡52张,下乡指导科技示范户35户。顺利完成大棚房整治和地趴粮整治等工作。

严守安全生产底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累计排查各类经营性场所452家次,排查出各类隐患94处,现已全部整改完毕,全年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精心谋划利长远砥砺奋进启新程

回首过去可赞,在不断奋斗中收获成绩;展望未来可期,向谋划好的未来阔步前行。

2023年,苇子沟街道将一如既往地围绕发展这个大主题,踔厉奋发,做好“责、学、领、合、文、严”六字文章,全面开启新征程,在振兴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创造新业绩。

以“责”为要,夯实党建主体责任。制定具体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按照“五化”方式,将党建责任定位到岗、细化到人、量化到事,确保管党治党责任和各项任务有重点、无盲区。坚持问题导向,以常态化督查抓落实,以综合性考核促提升,以严肃问责追责转作风,推动党建工作成为“硬指标”,责任制落实“实打实”。

以“学”固本,强化理论指导实践。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落实好“第一议题”、理论中心组等学习制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互动式、分众化、全覆盖理论宣讲。结合苇子沟实际,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聚焦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生态环保、精神文明、基层治理、党的建设等中心重点,各个攻关,逐个击破。

以“领”促治,着力深化基层治理。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效能基层治理。选优育强“三长”、后备人才2支队伍,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长效,不断优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提高强化便民服务能力、服务质量,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以“合”兴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化整合、盘活“三资”,组织各村摸清底数,结合自身优势谋出路、拿实策,采取土地入股、投资分红、资产租赁等方式,进一步拓宽集体经济增收路径。坚持打造“两点一示范”不动摇,鼓励“村村抱团”发展模式,强势推动2个领办合作社项目尽快落地,培育特色新型经营主体,全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量、质量“双提升”。

以“文”化人,抢占意识形态高地。讲文明、树新风,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抓学习教育;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抓阵地管理建设;立足群众所需所盼,抓志愿服务;立足文明家庭、文明村镇创建,抓移风易俗;立足线上突发舆情排查处置,抓互联网主战场;立足讲好“苇子沟故事”,抓宣传载体创新。

以“严”肃纪,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坚持“严”的主基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紧盯重要节点、关键领域,坚决祛除作风顽疾,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和“勤勉敬业、敢于担当、马上就办、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打造一支干净干事出活、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党的二十大精神鼓舞下,苇子沟街道将坚定信心、团结奋斗、真抓实干,推动街道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破浪前行。

2023,苇子沟街道已蓄势待发。

党建引领再谱新篇

党建示范市建设综述

20221229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

连日来,“万场微党课进支部”活动在我市如火如荼。一个个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广大党员干部深感振奋,“通过这样的‘微党课’,我们的责任感、自豪感都得到激发,深刻感受到了组织的吸引力、感染力。”

为迅速在基层一线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宜宾抢抓“代表返宜”第一时间,在全市开展“万场微党课进支部”活动。在市级组建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四川足迹”基层一线宣讲分队29支,精选58名市、县级优秀党课主讲人深入农村、乡镇(街道)、两新组织等领域300个基层党组织,示范带动全市基层党组织以鲜活的教育方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到基层。截至12月,基本实现全市8380个基层党组织学习全覆盖。

旗帜鲜明讲政治,笃行不怠铸忠诚。今年以来,全市组织系统紧扣“政治引领、标准提升、基础规范”工作思路,在拥护“两个确立”中担当政治责任,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凝聚组织力量,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据了解,为了强化干部支撑力,锻造堪当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重任的钢班子、铁队伍,我市突出用人导向选用干部、专业思维培育干部、从严监督管理干部和关心关爱激励干部。全市遴选新兴产业、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专业干部211名、分2期开展“中青班”培训,创新推行“市委点题、部门开题、学员答题”模式,全面开展“小班化”教学、“组团式”调研、“实战化”推演,在农业农村、国资国企、人才工作、基层治理等领域形成88项高质量调研成果,推动干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专业能力。

强化基层组织力,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过硬、全域提升。今年我市一手抓规范、一手抓示范,全面实施“强基固本”行动,大力开展“示范创建”行动,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集成打造“善治宜宾”品牌。

“示范创建”行动中,我市在农村深入总结推广“新时代春风经验”,制定《“春风村式示范村”建设标准》,遴选29个村对标示范创建,相关做法在全省进行了交流推广,7个村获评首批省级5A先进村党组织、占比居市州第1;

在城市实施“社区导师”工作室建设、“长江首城党建示范标杆国企”建设、中小学校党建“对标争先”和“党建工作示范医院”创建、模范机关党支部建设等五大行动,持续擦亮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建设品牌;在两新推进“新耀戎州”品牌建设,出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1+4”工作方案,高质量举办全省“小个专”暨外卖送餐员群体党建工作现场会,外卖配送行业党建被纳入全省试点,货车司机党建工作在全国性会议上作书面交流。

强化人才支撑力,宜宾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发展战略地位,牢固树立“以产聚人、营城聚产”理念,坚持战略导向谋才,聚焦产业需求引才,发挥“双城”优势育才,突出乐业宜居留才,全力打造全国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

值得一提的是,紧扣数字经济新蓝海和绿色新能源“一蓝一绿”产业发展需要,我市高规格举办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国际竹产业峰会、两院院士宜宾行等重大引才活动,创新“直播带岗+校企探店”模式,与来宜院士专家和领军企业家签约重点项目近百个,从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知名高校招引人才超万名。

党建引领促发展,凝心聚力谱新篇,全市上下始终高擎党旗,推动党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蓄势赋能。

党旗高扬风帆劲

湘潭市直机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1228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机关党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对其他领域党建起着表率和风向标作用。今年以来,市直机关工委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领导和推动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坚持凝心铸魂、守正创新、夯基固本,深入推进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湘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理论学习走深走实筑牢思想根基

召开市直机关党务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举办市直机关党组织书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修班、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比赛、在线答题、主题党日活动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抓好理论武装这个“铸魂工程”,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党员干部用心学习、悉心领悟、诚心践行,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从“关键少数”带头学起。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发挥理论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组织27个巡听旁听工作指导组,对75家市直单位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开展巡听旁听,提出改进建议200余条,有力促进了市直机关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头雁先飞,群雁齐追。今年以来,市直机关工委先后举办了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新党员培训班,培训1100余人。带动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全员培训2.5万余人次。开展“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和党组织书记全员讲党课,超过60%的普通党员同样登台授课。注重沉浸式体验式教育,先后有7000多名党员赴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彭德怀同志纪念馆等党员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组织观看党

员教育片600多场次,开展实践活动6000多人次。

党建工作有活力,思想政治工作就有生命力。“七一”前夕,组织开展了走访慰问党员、集中讲党课、新党员入党集中宣誓、表彰先进典型、举办工间操比赛等活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后,又组织开展了干部职工风采摄影比赛、200米书画长卷现场创作、气排球比赛等活动,特别是牵头组织的“学习新思想喜迎二十大”主题宣讲节目展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全网点击量超过200万人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不仅提振了精神,也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听党话、跟党走的干事创业热情。

二、基层基础提质提效锻造坚强堡垒

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建工作的基础,是联系服务群众、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前沿阵地。建强机关支部对于提升机关党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市直机关工委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通过抓两头带中间,推动机关各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品牌培育”释放“党建活力”。41个精品微党课、43个主题党日活动创新案例、16个党员积分制管理考核典型经验、24个党组织活动示范阵地、61个党建与业务融合典型案例这是申报市直机关“五个一批”党建工作品牌的具体数据,也是市直机关工委发挥典型示范带动、激发党建活力、锻造坚强堡垒的创新举措。

“全面体检”提升“健康指数”。市直机关工委组成5个调研组,分赴83个市直单位对机关党建工作进行全面核查,抽查基层党组织281个、访谈415人,通过以查代研、以查代训、以查促改、以查促进,现场交办问题252个,有效提升了机关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这一工作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对症下药”消除“痛点顽疾”。针对上年度市直机关党建工作考核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向38家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交办问题88个,各单位根据交办情况迅速自查自纠,精准整改,逐一销号,扎实做好党建述职“后半篇文章”。成立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直机关工委统筹抓、党组(党委)牵头抓、机关党组织具体抓的责任体系和“定期调度、不定期通报”的工作机制,全年确定5个基层党组织为整建提质重点对象,通过全面摸排、集中整治、评估验收、整章建制,整顿提质初见成效,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开展党务工作有关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重点围绕是否存在“九种情形”开展清查整治工作,排查发现问题线索79条,通过稳妥整治,目

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作风建设从严从紧建设过硬队伍

征集清廉家书、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清廉岗位评比、办公楼有“廉廊”,走道里有“警句”走进市直各单位办公楼,清廉元素蔚然成风。

在清廉机关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市直机关工委作为牵头单位,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清廉机关建设的实施方案》,把清廉机关建设纳入机关党建工作要点、研究焦点、督查重点,实行“月小结、季通报、半年督查、年清单结算”工作机制,落实机关纪委工作报告、调研督导、述职约谈、考核评价“四项制度”,开展了覆盖全市83家单位的督导调研,组织机关纪委书记述职,业务培训800余人次,确保清廉机关建设落实到点、责任上肩。

廉政教育入脑入心。开展组织一次廉政学习、上好一堂廉政党课、排查一批廉政风险、做好一期廉政宣传、进行一轮廉政谈话的“五个一”活动,层层举办清廉机关建设主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联点共建等活动,组织廉政党课90余次、廉政谈话1.2万余人次、警示教育270余次,

发送廉政短信1.1万余条。组织“传清廉家教·扬清廉家风·建清廉家庭”系列征集评选活动,打造市公安局“铁石”文化、市交通运输局“清廉交通文化带”、市税务局“清税芙蓉”等品牌,推进清廉思想和创廉意识深入人心。

权力运行规范透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保留车辆全部纳入“全省一张网”信息化平台管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进全流程电子化,市农业农村局出台《严明公务活动“十应十禁”要求》今年以来,市直各单位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健全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深化党务政务公开,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开展廉政风险排查430余次,梳理完善制度110余条,构建起了程序严密、制约有效、公开透明的治理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机关作风明显好转。深入推进“正作风、提精神、鼓士气”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深化整治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红包礼金问题、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问题专项治理、疫情防控专项监督检查等系列活动,综合运用专项检查、明察暗访、通报曝光、追责问责、警示教育、谈心谈话等形式,开展明察暗访10余次,下发通报和交办函194份,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136人,机关作风明显好转。

四、服务基层暖心暖情践行为民初心

今年8月,市直机关工委下发《关于深化市直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

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通知》。组织有号召,党员有行动。全市83家市直单位共7000多名在职党员纷纷下沉到了110个城市社区,以纠纷调解员、志愿服务员、实事领办员、政策宣讲员、党建指导员等多重身份,为群众排忧解难,累计走访居民近1.4万余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500余件,帮助实现“微心愿”1100余个。这是市直机关深入开展“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的生动实践,也是党员干部践行为民宗旨的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市直各单位通过创新载体、搭建平台、选派干部,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助企纾困、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工作中攻坚克难、担当作为,解决了一大批“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实现党建引领聚人心、暖民心。

在助企纾困一线,开展千名干部联千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落实“千百十”工程要求,发动1978名干部深入走访企业4323家,摸排突出问题9132个,已解决8688个。推进营商环境“一号工程”,组建全覆盖“亲商管家”队伍,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市发改委组建专班投入政策研究解读、项目谋划储备,指导企业储备中长期贷款267个,设备购置贴息贷款125个。

在为民解忧前线,发动全市党员干部27万余人次深入951个村(社区)走访,摸排上报问题15382件,办结14931件,完成率达97.1%;组建32支近600人的“我爱我家”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参与文明创建,组织2.2万余名农村党员干部担任网格员助力乡村治理,市城管执法局用12天的时间解决了市福利院燃气开通的问题。

在急难险重火线,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委编办、市委老干部局,组成党员先锋队下沉村组,参与森林防灭火工作。层层发动3.65万余名城区楼栋长、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逐楼逐户摸排用电用火用气安全隐患。市卫健委先后派出医护、流调工作人员867人次,支援河南安阳、吉林长春、上海、海南三亚、新疆吐鲁番等15座城市。市水利局开展“千名水利干部到田间”专项行动,累计派出工作组325批次、1478人,指导各级乡镇、村组开展抗旱工作。

党旗招展千帆竞,凝心聚力万象新。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市直机关工委将踔厉奋发、埋头苦干,不断开创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贡献机关党建力量。

党旗引领风帆劲不忘初心向前行

双清区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综述

20221216日)

伟大时代领航奋进,美丽双清活力迸发。

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创新发展显著增效;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城乡面貌显著改善;民生民利持续优化,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五年来,双清区昂首阔步向着争做先导区、勇当排头兵、打造桥头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双清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总有一面旗帜指引着方向、鼓舞着士气、凝聚着力量。

一、强基固本提质效擎旗奋进新征程

一路开拓一路歌。五年来,双清区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从严从实抓好党的建设,以党建引领发展,聚合力筑梦双清,奋力书写不负历史不负人民的新答卷。

——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双清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提升组织能力为重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坚持把党的建设与推动双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为群众解难题宗旨意识,强化党员干部思想锤炼和政治历练,不断巩固深化系列主题教育成果。

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决策部署,出台双清区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清单一措施”,明确党委(党组)书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其他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确保各项任务指标落实落地。

——党的组织建设不断推进。双清区深入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和“三表率一模范”机关建设,开展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构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双重管理的新机制。每年倒排确定一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该区建成小区党组织87个,基本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阳光公园里、路

桥首府等小区党支部将社区大党建融入居民“小幸福”,为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探索了成功经验。两新党组织发展至75家,以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标杆引领”计划,推动基层党建与行业发展互融互动。该区企业维克液压成功上市,实现邵阳上市公司“破零”,公司党委获评“湖南省两新领域标杆党组织”。布局建设9个“宝庆骑手之家”、1个“红色货车司机之家”,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逐步壮大。选派23支工作队45名工作队员入村助推乡村振兴,统一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五十亭村、莲荷村等一批集体经济强村纷纷涌现。

——党的纪律建设持续增效。双清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从严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监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市委“约法三章”,“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进一步巩固。

——党员教育管理持续提质。双清区坚持用好党的组织生活这一经常性手段,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组织党员定期参加支部主题党日,加强党员党性锻炼。建成区委党校新阵地,依托党校智慧教育平台,同步直播知名专家、权威教授精讲现场,课后线上推送精品课程,让党员随时随地、想学就学。提质改造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基地设施,开发配套软件课程,建成省级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发挥革命文物红色教育引领功能,接受红色教育洗礼。截至目前,来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上党课单位共计289个,培训人员达56200多人,参观游客人数达40万人次。2020年3月,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5月被授予邵阳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021年8月被授予省级发改系统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2022年9月被授予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五年来全区各单位领导干部、支部书记累计上党课1000余次,听党课人数5.5万人次。

二、铸魂补钙聚正气团结奋进扬风帆

五年来,双清区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为根本遵循,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

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原则,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紧密结合,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着力推进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落实,把方向、促学习、建阵地、重宣传、强督促,在全区掀起了狠抓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高潮。

——以思想政治理论武装铸魂。双清区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的首要学习内容,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规范化建设为龙头,带动全区各级党(工)委(党组)对照中心组学习“六个环节”,确保学习计划、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得到落实。组建区委理论宣讲团,依托“六大微课堂”基层宣讲平台,对单位基层党组织和所联系的村、社区、企业、学校进行针对性强且接地气的微宣讲,每年集中宣讲100余场次,微宣讲500余场次,受众10余万人次。

——以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补钙。双清区坚持党管阵地原则,不断加强基层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牢牢掌握基层意识形态阵地建设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2019年成立的区融媒体中心,将市、区7个媒体与融媒体平台对接,形成“一次生成、多次传播”的高效融媒体中心宣传矩阵,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蓝天保卫战、喜迎二十大等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多平台、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讲好双清故事。同年挂牌成立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聚焦理论宣讲、文化惠民、科技普及、教育关爱、平安法治、卫生健康6大主题,通过“中心、所、站、点”四级阵地,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

同时,双清区全面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控,建立网络平台和自媒体清单管理制度,将区内现有5家主流网络媒体、17个自媒体平台、22个政务新媒体统一纳入管理,组织信息员报送舆情信息,办理网络问政,及时有效化解舆情。制定出台《双清区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双清区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双清区加强重大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建立双清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压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推动党管互联网落到实处。

——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添彩。双清区坚持推进文化惠民,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五年来,该区共举办“欢乐潇湘”群艺汇演活动14场、“宝庆群艺汇”系列群众文化活动32场、重大节日文艺晚会25场、广场舞比赛36场。开展各类美术作品展、书法作品展、摄影作品展、非遗文化展、文物展

等宣传展览活动74场次。组织送戏下乡活动468场次、“文艺轻骑兵进社区”活动108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4251场次,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新建2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藏书8000余册,可满足3万余人的图书阅读需求。推动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智慧化建设,建成文化馆分馆14个,图书馆分馆16个,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提质改造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推进开国中将姚

喆将军故居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打造潇湘红色故事汇“回栏街里忆烽火”、VR

全景展览馆等红色革命故事品牌,完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节孝贞烈总坊修缮工程,将双龙紫薇园打造成全区首个健康主题公园,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开花结果。

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双清区将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善谋新篇的智慧、甘于担当的勇气、踏实务实的作风,抢抓机遇,团结拼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双清而努力奋斗!

砥砺奋进结硕果接续奋斗谱新篇

雅安市科学技术协会五年来工作综述

20221216日)

基层科协组织不断完善,科普活动有声有色,科技人才荟萃云集,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翻看过去五年的成绩单,雅安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的工作硕果累累。

五年来,市科协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科协的关心指导下,团结动员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在促进我市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圆满完成了市科协第三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

高举旗帜传承精神

持续强化科协政治引领力

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全市科协系统集中收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盛况,认真聆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为科协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遵循、明确了方向、增添了动力。

市科协作为党委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将立足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能定位,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战略部署,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不断激发创新动力,积极发挥科普主力军作用,在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贡献科协之力、展现科协之为,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再立新功。

一直以来,市科协始终坚守政治方向。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第十一次党代会以及市第五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贯穿始终,推动全市科协组织党员干部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科协通过党组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党支部会、科协系统会,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28场次,带领全市科技工作者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不懈奋斗。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持续强化科学技术转化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并同它们融合。在此,如何广泛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将我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发明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市域经济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五年来,市科协坚持以企业(园区)为主体、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积极搭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服务平台,推进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修订《雅安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实施办法》、出台《雅安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实施细则》等。

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2021年12月15日,首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以下简称:“科创会”)在蓉开幕。当日下午,首届“科创会”雅安推介洽谈区举行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专场推介活动。活动现场,《草鱼健康养殖营养技术》《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控制方法研究》《一种多种单波段的诱虫灯管及其控制方法》等十个重要推介项目依次登台推介展示。市科协组织五个有意向合作的科创项目双方举行合作签约仪式。

五年来,在市科协的努力推动下,我市新建成省级专家工作站1家、市级专家工作站12家,柔性引进专家25名、专家团队成员134人;联合建设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研发中心8个,覆盖28个产业,签约合作项目38项,申报专利40项,推广转化科技成果7项。

纵向延伸横向拓展

多方位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的科学素养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实力,也从根本上制约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公民的科学素养,五年来,市科协重点聚焦5类人群开展

科普主题活动。通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普宣传月、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双创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和防范邪教宣传月等常态化开展宣传宣讲活动。深入全市各县区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机关等开展科普“六进”活动。

今年9月21日,市科协联合市科技馆在荥经县严道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开展了“雅安市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市科技馆工作人员通过有趣的方式,向学校科学老师讲解了各种仪器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在为期一周的科普活动周内,该校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了各种实验操作,提升了大家对科学的热情。

今年11月5日至6日,以“欢庆二十大科普向未来”为主题的2022年科普秋令营活动在芦山县举行,该活动有效激发了参与活动的40名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

市科协还依托“天府科技云”平台、四川科技报、市科协官网、市级媒体等,发布科普工作动态1303条,发送科普短信74万条,精准为群众提供科普服务。

笃行不怠谋发展奋楫前行谱新篇

呼和浩特经济工作综述

20221227日)

2022年,呼和浩特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定新发展理念,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大项目落地开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加大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等,全方位推动首府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优势产业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是城市经济的灵魂。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六大产业集群”绿色化发展,重点打造乳业、硅材料、生物医药、大数据四大优势产业,实现产能、技术、品牌的全方位升级。7月12日,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投产,不仅打造了单体规模大、数智化程度高的智造标杆基地,还构建了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乳制品计量测试中心等国家级技术中心集群。同时,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奶酪和鲜奶工厂也建成投产,与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一样,从投产至今,一直坚持24小时满负荷生产,加足马力保生产保供应。

今年,中环产业城启动建设,中环五期扩能、25GW单晶硅智慧切片项目全面投产;大唐药业健康科技产业园、金宇生物口蹄疫灭活疫苗等项目开工建设;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13个数据中心项目全面开工,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运行;远景碳达峰先行示范基地、天能重工风电等项目加快建设,国家电投、远景集团等10余家能源头部企业区域总部落地;久泰乙二醇、旭阳中燃焦化及制氢综合利用、金山热电厂2×66万千瓦扩建等项目陆续投产。

二、多措并举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

重大项目成为稳固经济发展的“定盘星”。今年以来,我市通过畅通道、保要素、抓谋划,从供应链和资金链上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着力降低疫情影响,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实现了新的突破,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建设1000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超过千亿大关的“双千”目标。全市共计实施1054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94亿元。新机场、机场快速路、呼凉高速、大唐

新能源、金山电厂、久泰、华耀、旭阳中燃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全年不停工、快建设。

1—11月份,1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同比增长79.4%,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为141.4%,拉动固定资产投资19.9个百分点。近期,我市组织各旗县区和市相关部门单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政策支持投向,积极谋划一批补短板、惠民生、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目前,全市已储备2023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025个,年度计划投资1243亿元。

三、招商引资广开渠道引发展活水

招商引资是有效投入的重要“源头活水”,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着关键的支撑作用。2022年,我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作,联动推进。成立了招商引资市级领导小组,赴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太原等地开展招商,重点对接了中国石化、大唐、华为、万科等行业龙头企业;围绕“六大产业集群”,组建了产业和招商“双专班”,全市各部门全部承担招商引资任务,发改、区域经济合作等部门,负责全程跟进对接,全力保障项目顺利落地。借助相关商会的资源优势,对接了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能源、文化旅游、大数据、生物医药等领域的128家重点企业,进一步拓宽了招商引资渠道。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我市已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35个,实际完成投资485亿元,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11.67%和21.25%,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四、聚焦“五宜城市”建设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民生城建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四通八达的出行道路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

今年,我市紧紧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任务目标,聚焦“五宜城市”建设,组织实施了三环路、金海路、金盛路、巴彦路等高架路网建设,解决一系列影响群众顺畅出行的难点堵点问题。12月20日,西起东二环快速路、东至机场快速路、长约4.3公里的金海高架快速路东延伸段桥面贯通,使得金海高架快速路成为连接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片区以及城市西部区域与火车东站、白塔机场、G6高速出城口的重要快速通道;同一天,全长20.7公里的金盛高架快速路顺利通车,成为连接主城区与和林格尔新区的重要快速通道,使新区内外联通更加便捷,为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创新人才集聚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未来还将辅助新机场交通枢纽分流,对于构建首府城市“一主一副”空间格局

具有重要意义;12月25日,全长87.8公里的三环路实现桥面贯通,全面拉开了首府城市发展框架,城市内部高效连接了科尔沁快速路、金盛快速路、金海高架路等城市快速路,城市周边有效衔接了绕城高速、S43、新110国道等高速公路。这些道路工程的建设贯通,使得城区“一横两纵四环”高架路网体系基本形成。

今年,我市公开摇号配租公租房3758套,着力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本市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2022年,我市确定改造392个老旧住宅小区,建筑面积共计530万平方米,涉及住户56326户、1429栋楼,总投资约18亿元。截至目前,全市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已全部完工。在改造过程中,加快补齐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站、家政、卫生服务中心等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全力打造“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

过往可鉴,当下可为,未来可期。伟大时代正赋予首府新的使命与担当。首府上下将继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首府全方位“强起来”,通过全面高质量发展让首府各族群众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发挥优势凝心聚力画好统战“同心圆”

2022年淮北市统战工作综述

20221230日)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全市上下继续同心奋斗的一年。

2022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统一战线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四方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推动淮北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统一领导,高位推进。市委高度重视,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认真落实“四个带头”,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先后3次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部署统一战线工作,2次安排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学习统战政策和统战历史,出台多项工作举措,构建了“领导小组议大事、专项机制小组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为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夯实了基础。

丰富载体,凝聚共识。我市各级统战部门坚持把强化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作为统战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导各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深入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双树双建”“寻美·淮北”等主题教育活动。着眼时代发展要求和成员特点需求,创新开展读书分享会、线上专题讲座等活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先后举办民主党派新成员、民族宗教工作干部等各类培训班,组织座谈研讨、宣传宣讲活动20余场,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及省委、市委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确保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创新开展“回顾百年统战史喜迎中共二十大”系列活动,组织统一战线各界及中小学师生1.5万余人次参观。连续举办“统战大讲堂”10期,组织党外人士撰写体会文章30余篇,开展红色教育活动16批次,举办知识竞赛、朗诵比赛2场,大力营造学统战、用统战的浓厚氛围。

聚焦大局,彰显作用。支持民主党派履职尽责,发挥党外人士专业优势,围绕乡村振兴、“双招双引”、暖民心行动等重点领域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建言成果。今年以来,提交列入省、市人大、政协议案提案建议266件。民革市委会社情民意《推广“一户一块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四个难点问题》

获副省长张曙光批示。搭建“双招双引”平台。实施统一战线“聚力现代化美好淮北”建设行动、助力“双招双引”工作计划,扎实推进“同心科创工程”“科技创新·奉献淮北”“美好安徽智汇行”活动,市、县(区)统战部、工商联领导班子带队赴长三角、珠三角招商考察64次,接待客商91批次,牵头促成11个项目签约,共计86.3亿元。深入实施“助力乡村振兴同心工程”,深入油坊村、马沟村等地开展社会服务10余次,组织104家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项目120个,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疫情期间,1452名统战成员主动参与防疫工作,捐款捐物380.51万余元。

守正创新,提质增效。提高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制定年度政党协商计划。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在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金牌数全省第五的好成绩。持续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深入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举办“爱国爱教爱社会主义”主题演讲、讲经交流、征文等活动。创新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建立党外干部培训反馈机制,举办无党派骨干成员培训班,建立代表人士及骨干代表人士信息库,挂牌5个“党外知识分子科技创新基地”,支持创建省级、市级“名师工作室”,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建功立业。开展自由职业人员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探索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完善市、县区两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人才库。推进12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站建设,探索开展濉溪县古濉书院、杜集区东篱山庄等自由职业文艺创作人员统战工作创新示范区建设,不断丰富“新动淮北”品牌内涵,引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展现新作为。

全力促进港澳台侨交流交往。举办淮台同胞“两岸一家亲中秋共团圆”暨“看淮北叙亲情”活动,联系接待11批次台商来淮考察,推荐3个台企项目、2个侨企项目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帮助3名台胞子女解决入学转学问题,帮助台企解决厂房租赁和用工难问题7个。深化暖侨惠侨行动,举办“端午暖侨心”“重阳聚侨心”等活动,完成市海联会换届筹备工作,因疫情原因将择期召开。推荐2家单位获评省级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2家单位获批“安徽省华文教育基地”,新增省级“侨胞之家”2个,星级“侨胞之家”2个。

风好正是扬帆时。踏上新的百年征程,统战工作舞台广阔,统一战线大有可为。对标新阶段新要求,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同心协力、守正创新,把全市统一战线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更大淮北贡献。

发挥政治巡察利剑作用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2022年青岛市委巡察工作综述

20221224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重要部署,从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战略高度,对巡视巡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为新时代巡视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以来,市委巡察机构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持续深化政治巡察,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央巡视办来青调研,对我市巡察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一、坚决扛牢责任加强组织领导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市委见行动。市委高度重视巡察工作,市委常委会、市委书记专题会先后5次听取巡察汇报、研究巡察工作。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坚决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多次作批示、提要求,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巡察工作发展的重要问题。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组织实施责任,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全市巡察工作会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和集中反馈会议,研究部署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市委巡察办切实履行“统筹协调、指导督导、服务保障”工作职责,不断提高巡察质效。

二、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政治巡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这既是守正的要求,也是创新的课题。

科学谋划推进新一届市委巡察工作,编制十三届市委巡察工作五年规划,落实政治巡察要求,明确市委巡察对象,优化路径方法,为实现巡察高质量全覆盖奠定坚实基础。6月中旬,安排7个巡察组,对20个市直部门(单位)党组织开展第一轮巡察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巡察,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任务以及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市委重点工作落实落地。10月下旬,开展第二轮巡察,紧扣保障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严格落实“三个聚焦”要求,对14个市直部门(单位)党组织

进行常规巡察,着力增强工作针对性,发挥巡察利剑作用。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市委巡察机构持续优化制度供给,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精准把脉施方,提高巡察质效。编印巡察工作规范化操作手册,将巡察工作细化为83个关键步骤、243项工作要点。修订政治巡察监督重点,明确突出问题表现114条,将政治巡察精细化具体化。出台巡察组工作考评办法,对巡察工作全链条各环节量化赋分。制定进一步提高巡察报告质量的工作办法,针对报告准备、调研指导、沟通情况、集体会商、报告评选等环节,明确标准要求。巡察组工作考评办法等7项创新性制度成果被省委巡视办选用推广。每轮制定巡察工作方案,收集整理形成配套政策工具包,为巡察组提供精准指引。适应互联网时代群众参与需求,开通微信“扫码举报”系统,让群众随时随地随手反映问题,方便群众参与巡察监督。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是推动新时代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抓住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这个关键环节,就抓住了监督工作的“牛鼻子”。我市立足政治巡察定位,将被巡察党组织“一把手”作为巡察重点对象,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巡察监督的实施办法》,将“一把手”巡察监督工作细化分解为5项工作流程、29项监督要点、92项突出问题表现,从政治素养、组织观念、领导能力、履职尽责等10个维度对“一把手”进行政治画像。及时向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抄送对“一把手”巡察监督情况报告,作为研判被巡察党组织政治生态、领导班子建设、干部考核评价、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等的参考,对履行职责不到位的“一把手”进行提醒谈话,对个别不胜任现职的坚决调整。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巡视巡察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发言,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推广。

三、坚持系统思维构建贯通联动监督格局

市委巡察机构发挥巡察综合监督平台作用,自觉把巡察监督嵌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横向到边织“纬线”,纵向到底织“经线”,进一步加强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融合和市、区(市)巡察机构的联动运行。

强化横向贯通融合,细化巡察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统筹衔接工作流程。市纪委监委机关与市委巡察机构完善信息、资源、力量、手段、成果等共享制度,监督检查室负责同志兼任市委巡察组副组长,及时会商处置问题和问题线索,进一步强化巡察与纪检监察监督的深度融合。加强与组织、宣传、审计、信访等部门沟通协作,建立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常态化协作配合机

制,密切工作衔接,凝聚监督合力。推动巡察监督与组织监督贯通融合的有关做法,被中央巡视办予以推广。

深化纵向上下联动,完善市、区(市)巡察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机制。组织召开区(市)巡察办主任座谈会、新任职巡察办主任集体谈话会,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巡视巡察工作部署要求,统筹推进巡察上下联动工作。市委巡察办派员列席区(市)党委研究巡察工作重要会议的相关做法被省委巡视办予以推介。规范市直部门(单位)内部巡察工作,对内部巡察工作方案进行严格审核把关,指导市直部门(单位)提升巡察工作质量。

加强对区(市)党委巡察工作指导督导。组成10个指导督导组对各区(市)党委巡察工作开展现场指导督导,推动解决问题110个,提出建议164条。组建专项检查组,对黄岛区、平度市、莱西市党委巡察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对指导督导和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抓好整改落实。建立区(市)党委巡察工作考评机制,推进区(市)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打造对村(社区)巡察的“青岛样板”。夯实对村(社区)巡察基础,深入调查研究,注重分类施策,积极创新实践,组建推进对村(社区)巡察工作专班,精心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对村(社区)巡察工作样板,总结形成巡察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青岛经验”,确保我市对村(社区)巡察工作走在前列。推进对村(社区)巡察有关经验做法分别在

《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推广。

四、强化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深化标本兼治

“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巡察机构探索创新和深入推进的重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巡视整改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巡视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必须在整改落实上较真碰硬。市委带头履行主体责任,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出台工作办法,进一步厘清职责、明确任务、健全举措。市委常委会、市委书记专题会专门听取巡察整改情况汇报,领导推动工作落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率先垂范、亲自研究部署,听取每轮巡察汇报时,都旗帜鲜明点人、点事、点问题,对抓好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提出明确要求。十二届市委巡察反馈重点整改问题3349个,已完成整改3329个,建章立制5207项,整改完成率达99.4%,整改责任链条拧得更紧、扣得更严,整改成效更加显著。

主体责任是巡察整改工作的“牛鼻子”。市委把抓巡察整改作为深化政治

巡察的重要举措,督促被巡察党组织扛牢压实整改主体责任。新一届市委首轮巡察实行集中反馈和“一对一”现场反馈相结合,通报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对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作出部署安排。通过创新巡察反馈方式,增强了反馈的严肃性、权威性,传递了“巡察整改从反馈开始”的鲜明信号。被巡察党组织抓整改的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能够自觉把巡察整改作为管党治党、履行职责、改进工作的重要抓手,把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

巡察整改要取得实效,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扛牢巡察整改监督责任,把督促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任务,直接督、持续督,督到底、督出成效。纪检监察机关制定出台强化巡察集中整改期日常监督工作导引、整改日常监督工作流程图,总结巡察整改工作“十问”,建立监督工作台账,综合运用听取汇报、专题会商、调研督导等方式,强化日常监督,持续跟踪督办。组织部门把解决巡察发现问题与加强班子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将巡察整改纳入“一把手”任前告知重点事项,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领导班子考核重要内容,形成制度约束。市委巡察机构强化统筹督促,列好“一张清单”,建好“一份台账”,对重点整改问题跟踪了解、对账销号,以重点突破带动面上问题整改,持续增强巡察整改监督合力。

综合用好巡察成果,推动监督、整改、治理有机贯通。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把解决共性问题、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深化改革结合起来,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标本兼治作用不断彰显。今年以来,市委巡察机构移交被巡察党组织立行立改事项14项,推动解决“一次性办好”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巡察联系群众纽带作用持续发挥。针对巡察发现的体制机制、行业领域共性问题向市委呈报专题报告3份,为市委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呈送巡察反馈意见21份,为市级领导抓好分管领域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提供有力抓手。

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工作建议8项,督促开展系统治理、深化成果运用。

五、坚持夯基固本提升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

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多措并举,着力锻造巡察队伍过硬的能力素质,提升巡察工作规范化水平,努力深化巡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行动路径。

加强巡察机构队伍建设,督促巡察组组长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作用,强化对党员的常态化教育管理监督,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巡察工作,严格落实巡察干部“十不准”,加强对巡察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监督。探索安排7名市管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巡察组副组长,选调46名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巡察,充分发挥巡察“熔炉”作用。组织市和区(市)两级巡察干部700余人次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的全员培训和调研,巡察干部的政治能力和监督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加强组办融合,制定出台大数据支持、各项监督贯通融合等11项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巡察工作规范化制度体系,为巡察组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健全完善复盘交流机制,安排不同层面干部分享巡察经验和感悟体会,共同提高业务水平。建立对市委巡察组工作量化考评机制,树立实干实绩鲜明导向,激发巡察干部奋勇争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召开组办联动务虚会,听取巡察组意见建议,会同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协调解决,为巡察组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加强巡察工作信息化建设,组织市和区(市)巡察机构全面应用巡视巡察工作网络平台和单机系统,为加强信息化、数字化监督打好基础。十三届市委第一轮巡察中,运用大数据分析比对,发现了有关部门违规向企业发放奖补资金,有关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瞒报漏报个人事项等突出问题。我市强化大数据分析赋能巡察监督的相关案例纳入全省巡察案例库。

回望2022年,巡察“答卷”亮点纷呈、硕果累累,展望2023年,征途漫漫、重任在肩。新的一年,市委巡察机构将牢牢把握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坚决落实党的自我革命战略部署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聚焦“两个维护”根本政治任务,充分发挥政治巡察利剑作用,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高质量推动巡察全覆盖。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强化巡察成果综合运用,把推动解决共性问题、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切实做到监督、整改、治理有机贯通,进一步提高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贡献巡察力量。

法治平城展新姿

平城区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工作综述

20221230日)

高位推动强化法治学习宣传贯彻,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制度和工作机制作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平城区在统筹推进依法治区中,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发展,用法治手段破解发展难题,用法治规范保障发展成果,不断提高法治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法治平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深学笃用,推动三个“全覆盖”

平城区抓住“关键少数”,推动学习“全覆盖”,各级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带头领学习近平法治思想,夯实理论基础,不断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纳入教育内容,推动培训“全覆盖”,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列为党校重点课程,作为党员干部日常学法和法治培训的必学必训内容。积极宣传引导,推动普法“全覆盖”,制定出台一系列规定,将青少年群体作为普法重点,抽调公、法、检、司业务骨干配齐全区43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定期开展法治教育课,增强少年儿童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大力推进“智慧普法”,形成“报、台、网、端、微、屏”一体化融媒体法治传播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活动,推动“法律七进”,助推构建社会化普法大格局。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诉调对接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2022年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件,调解成功率94.6%。振华街道新世纪社区等三个社区被评为“山西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二、压茬发力,法治建设谱新篇

健全组织,全面发挥职能作用。平城区委成立了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两规则一细则”(《平城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工作规则》《平城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协调小组工作规则》《平城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以及调查研究等六项制度,确保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规范有序运行。同时,平城区委全面加强对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将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完善制度,夯实法治履职基础,建立工作清单,压实责任推进法治建设,健全法治建设考核评价制度,落

实年终述法制度,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年终述职内容,实现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常态化。同时,充实基层工作力量,18个街道全部配备了专职政法委员。

三、深入推进,依法治区显成效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平城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一枚印章管审批”工作,审批材料压减32.5%,审批时限压缩92.84%,窗口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推动向街道下沉审批事项工作,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推进市场监管方式多样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探索信用体系新型监管机制,对部分市场主体和行业监管对象开展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各行业、各领域实施分级分类监管的基础数据,实施差异化监管。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坚持采取听证会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保障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积极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将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全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了市民百姓对基层综合执法工作满意度和美誉度的“双提升”。

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入推进行政复议改革,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推动执法、司法、守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奋进跨越写华章奋楫扬帆启新程

今年以来滁州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221230日)

滁河奔流不息,园区日新月异。

12个月的光荣与梦想,12个月的汗水与坚守,12个月的拼搏与奋斗,所有的回忆汇成了一个完整的2022。

这一年,滁州经开区始终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学习宣传贯彻,切实把园区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这一年,滁州经开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量质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50亿元、增长6%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250亿元、占全市比重超2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72亿元,增长10%。国家级经开区综评位次逐年提升,省级以上开发区考核居第一方阵,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园区非公党建先进单位。

这一年,滁州经开区在一个个风险挑战中迎难而上,在一个个惊涛骇浪里破浪前行,双招双引成效显著,项目建设动能澎湃,融资保障更加有力,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民生福祉节节攀升,园区建设工作焕发新的活力

惟拼搏者进、惟实干者胜、惟担当者赢,全体经开区人不惧风雨、不畏险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园区首要任务,团结奋斗,拼搏奋斗,矢志奋斗,交出了一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高分答卷”。

一、党建引领固本强基聚合力

党建有活力,发展添动力。

强化党建引领,展现高质量发展新担当。园区始终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今年以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2次、交流研讨5次。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40余项,扎实开展“六亮”活动,打造10个示范点,新建非公党组织21家,改造提升29家非公企业党建阵地,建立家电、食品、模具、新能源4个产业链党建联盟,累计发展

党员110名。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聚焦“六不”问题纠“四风”树新风,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持续巩固不敢腐的压倒性态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园区各级党组织在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中担当尽责、攻坚克难,做到力量下沉、管理下沉、服务下沉,党员队伍做到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能胜,临时党支部、党建指导员、党员志愿者等大批党员干部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全区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两不误,确保了生活安定有序,发展稳定向好。

二、产业强区项目攻坚动能劲

以产业“强筋”,用产业“壮骨”,产业是园区发展的根基。

今年以来,滁州经开区聚焦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汽车及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光伏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聚焦“专精特新”,推动产品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品质由低端向高端转变、链条由中端向终端转变、产业由分散向集群转变,四大主导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已达88%,产业链项目占比达93.3%,唱出了产业发展“最强音”。

产业为先,项目为王。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滁州经开区精准招商引资,坚持高位推动,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主动谈、带头找项目,全年外出招商58天;县干招商小组与各部门踊跃行动,累计外出招商75次,人人都是招商员、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洋溢在园区每个角落。大招商,更要招大商。园区实施亩均效益提升行动,瞄准亩均效益强、创新研发强、引领带动强的项目,提高准入门槛,全年完成新签约亿元项目41个,总投资415.7亿元、增长14%,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2.5%,其中百亿级项目2个,10~30亿元项目4个;新签约八大产业链项目占比达90.2%,位居全市第一。新签约项目中,世界500强项目1个,上市公司项目10个,高新技术企业项目16个,专精特新项目10个、外资项目6个,高质量项目占比达87.8%,位居全市前列。新开工亿元项目38个,同比增长22.6%,其中当年签约当年开工项目30个,转化率73.2%,创历史新高;新投产亿元项目27个,完成省外到位资金243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滁州经开区积极围绕主导产业强链补链,聚力完善高品质产业链条,提升

园区产业配套能力和整体竞争力,炎炎盛夏日,投资正当时。7月13日上午,总投资超百亿的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滁州储能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光伏储能协同发展引领变革创新,共同把滁州打造为国际竞争力突出的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新高地。”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豪情万丈、信心满怀。

发展的园区,求贤若渴;开放的园区,海纳百川。今年以来,滁州经开区新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章伟教授、安徽圣三松赵之海等创新创业团队9个,产业领军人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40余名。一批批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重点项目,集聚了一流人才、研发出一流成果,为园区打造一流产业链集群奠定坚实力量,夯实了经济“基本盘”汇聚发展澎湃之力。

一个个头部企业竞相入园,一批批优质项目花落经开,一支支创新团队策马奔腾波澜壮阔、气势如虹的发展景象,让园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投资洼地、产业高地、人才福地。

事实胜于雄辩,数据催人奋进。今年以来,园区工业经济项指标保持高位运行,工业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近30%,工业投资增长18%,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0.5%,全年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03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稳步回升。隆基产值超200亿元、东方日升年产值突破100亿元,立讯有望突破百亿。全年光伏新能源、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产值分别增长125%、25%、10%。

三、科技创新提质增效活力强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走进经开区,惠科液晶面板回收、环球基因体外诊断抗体原料获批组建省工程研究中心,实现零的突破;隆基乐叶、鸿创新能源等7家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盼盼食品申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米润科技获批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今年以来,经开区坚持创新驱动,强主体、锻平台、聚要素,释放科技创新活力,截至目前,园区高新技术企业162家,拥有创新平台148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66个,省市级工业设计中心20家,奏响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乐章。

创新链是产业链发展的动力之源,坚持产业链与创新链“双链融合”,园区加强创新主体培育。鲲鹏装备、信盟股份等5家企业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盛诺科技获批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永胜印务、威远精密等11家获批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园区拥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5家;13件产品获评安徽省新产品,取得历史性突破。

园区对科技领军企业加大支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零部件,加速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推广应用,不断提高企业创新积极性和关键技术攻关能力。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成为园区敢于创新、勇于改革,汇聚创新要素,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缩影。

中家智锐重点围绕家电智能及变频控制、新能源、噪声分析与测控等技术研发与应用,深入推进冰箱高效双吸气活塞式压缩机研究及产业化、小型换热器性能及可靠性研究、智能家居无线通信技术测试服务平台等研发项目,成功获批省级高端智能家电创新中心,实现我市制造业创新中心零的突破。通用生物基因合成及测序重大新兴产业专项获批并验收通过,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4个,起草相关国家标准6项,其子公司环球基因成功入选省工程研究中心,顺利获批组建“安徽省体外诊断抗体原料工程研究中心”。众家云参与工信部“关键部件及家电互联产业技术基础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并入选工信部“2021年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中家智康依托在家电直流变频控制器领域技术优势,积极推动技术转化,今年截至11月,已实现产值3.7亿元,同比增长15%。

园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不断推进。首个云上数字产业园落户园区,琅琊谷工业互联网平台门户搭建上线,完成数据采集、集成,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能制造深入推进和应用,接入和服务企业36家,接入设备1208台;长电科技、康佳同创等4家企业获批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园区现有智能工厂10家,其中省级6家,拥有数字化车间64个,其中省级25个。

人才,是科技创新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园区推行“项目+人才”的引才模式,聚焦主导产业靶向发力,紧扣“产业链”打造“人才链”,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大力引进集聚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举办“千企百校·智汇滁州”高校毕业生云招引专场活动,新招引的中质电科获批全省唯一具备大容量短路开断能力的新能源及电气装备产品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博西华成功获批市级“113”产业创新团队,惠科光电获批B类省级资助平台奖补。

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就能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在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中,滁州经开区矢志不渝做强创新主业、做好创新生态,一路占据先机、赢得优势。

四、一改两为营商环境服务好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环境是第一招商资源。

今年以来,园区坚持“一改两为”,从项目洽谈到项目生成落地,从项目开工生产到投产达效,从发展壮大到提档升级,全过程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做好服务、扶持发展,向企业交出了一份真心为企、真情帮扶的满意答卷。

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园区秉持这一理念建立服务企业联系会议制度,推行首席服务员制度,深化联系包保制度,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和全周期服务机制,累计走访企业2252次,项目1474次,收集企业诉求3200个,办结率和满意度均为99.8%。

放管服改革,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园区对企业的诉求做到马上有应、马上就到、马上就办,扎实开展“一屏通办”改革,实行“一站式”网上审批,办件好评率实现100%,个体执照办理实现“7×24小时不打烊”,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稳经济就是稳市场主体。园区积极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兑现372家企业扶持发展资金11亿元,免收192家中小微企业房租约1329万元,累计新增市场主体5984户,总数突破2.8万户。用“精准、专业、创新”抓“双招双引”,以“链长制”思维促招商,吸引一批批“金凤凰”顺“链”而来,同时,要素保障也要跟得上,园区用“保姆式、店小二”服务加强各类要素保障,让企业舒心暖心安心。

园区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协调解决100余家企业融资难题,达成近50亿元融资意向,争取专项债券,有力支持惠科、隆基、立讯等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标准地”改革,完成重大项目场地平整和水电配套工程,完善企业用工需求基础信息台账,创新开展“云推介”“直播带岗”等线上招聘方式,兑现企业招工稳产补贴将近1200万元。

企业的口碑塑造了园区营商环境的金杯。“没想到园区承诺的事真的兑现了!‘真金白银’的扶持让我们发展底气信心更足!”东菱电器负责人喜上眉梢,去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超10亿元,按照政策规定,获得园区奖励50万元,“就打算在经开区里扎下根、安心发展了!”

疫情期间,安徽盛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经理欧小斌的心却被一股股暖流包裹。“经开区‘留工稳产’政策让企业一半员工选择留守岗位、企业实现提前一周开工,想方设法帮助企业物流车辆通畅,让企业安心生产,方便职工足不出户厂就近核酸采样”点点滴滴的温暖让他感受到了“雨中打伞、

雪中送炭”的温馨,在经开区有了“家”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星光不问赶路人,历史属于奋斗者。2023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也是经开区冲刺“5211”目标的关键之年。滁州经开区正奋力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以“干就干最好、当就当先进、争就争第一”的昂扬状态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示范区,以招大引强、项目建设为抓手,以要素保障、优化环境、平台建设为支撑,抢抓机遇,精准发力,力争在百亿元项目上再有突破,冲刺全国50强,全面提升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展现新气象,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奋进新时代奋斗新征程奋发新作为

汕头市政协2022年履职工作综述

20221229日)

2022年1月8日,汕头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胜利闭幕,新一届汕头市政协领导班子正式接过汕头政协事业发展的“接力棒”。在闭幕会上,新一届汕头市政协号召:“以‘起跑就是冲刺、开赛即是决赛’的劲头,跑好属于我们的这一棒。”

一年来,汕头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政协性质定位,固根本、强基础、优服务、凝共识、聚合力,以“政协之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谱写政协履职新篇章。

一、目标导向:“同心行”凝聚思想之“核”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只有旗帜鲜明讲政治、聚精会神抓党建,始终做到同心同向,才能更好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优势。

十四届汕头市政协恪守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严格执行广东省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全部工作中,并根据新一届汕头市政协委员实际情况,及时成立各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

1月11日,这是大会闭幕后第一个工作日,新一届汕头市政协领导班子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汕考察路线,深情回顾总书记考察汕头时的感人场景,并召开党组会议主席会议,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重温总书记对汕头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接续奋斗、笃定前行,自觉做“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埋头苦干的不懈奋斗者、勤政为民的忠实服务者、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带头守护者,在新起点上奋力开创汕头政协事业新局面。以党建开局强化党的建设,开启了贯穿全年的“同心行”系列主题活动。

农历正月初七,是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汕头市政协党组集体走访慰问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和市工商联,看望新老朋友,送上新春祝福。“新的一年已经开启,我们要更加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

记嘱托、感恩奋进,凝心聚力一起向未来,为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随后,“政协悦读”读书活动、学中共党史知识竞赛、“同心行·庆七一”文艺晚会等活动一幕幕接力展开,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热烈浓厚的氛围。

“喜迎中共二十大”系列主题活动不仅安排理论学习和读书活动,还把协商议政、视察走访等履职活动融合起来,实现加强思想引领和广泛凝聚共识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同心行”集中走访看望委员活动是该系列主题活动的重要一环,是加强和改进服务委员、联系委员的工作举措。在持续深入的“同心行”主题活动中,委员履职干事的热情日益高涨,履职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走访过程中,汕头市政协领导详细了解政协委员学习、工作、生活情况,认真听取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同政协委员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考察汕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向委员宣讲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汕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引领政协委员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激励政协委员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为开创新时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新局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汕头市政协先是组织集中收看大会开幕盛况,而后及时印发学习宣传贯彻通知和工作安排进行全面部署、周密安排。随后,专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十四届五次常委会会议、“同心合力、团结奋斗”全市政协主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交流会、香港组澳门组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会议相继召开,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不断走深走实。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仅在会议室中交流讨论,还要融入履职身体力行。汕头市政协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结合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和中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政协工作提出的要求,综合谋划部署、一体贯彻落实;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挥政协委员作用等课题开展深入调研,形成了《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汕头篇章作出政协贡献》理论文章和《强化使命担当同心团结奋斗——关于更好发挥政协委员作用的落实举措》调研报告,努力为推动新时代汕头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二、双向发力:推动协商议事开花结果

打开汕头市政协2022年的工作日程表,15项重点协商活动,274件提案建议,

都是围绕发展大局、聚焦民生关切的热点焦点,是委员们辛勤履职的智慧结晶。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汕头考察,为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

建设中迎头赶上指明方向。汕头市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广泛开展“深调研”,明确提出了“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的发展思路。

为助力汕头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汕头市政协精准选题,综合运用提案督办、常委会会议议政、企业家与市长面对面协商、专家协商、专题视察等多种履职方式,紧扣全市重点工作持续发力、建言献策,商出力度、商出“言值”。

“市委有号召,政协有响应;市委有部署,政协有行动。”2022年,汕头市政协把“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汕头‘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列为本年度重点协商专题。同时,九三学社汕头市委会提出的《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汕头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提案也被确定为汕头市政协重点提案,商请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牵头督办。

从6月初开始,汕头市政协专题调研组先后召开5场座谈会,与12个职能部门、5个行业协会(商会)和30家企业交流互动。通过“专题协商+重点提案”的履职形式,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多层次、多渠道了解情况,从不同侧面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提案办理的成效超出了预期。”汕头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曾牡甘认为。短短半年时间里,汕头成立了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发布纺织服装产业“四大工程”,举办“产学研”对接会,建设公共检测平台等等,为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纺织服装产业能否重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实现整体提升突破,对我市加快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至关重要。”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在专题协商暨重点提案督办会上提出,要聚焦重点、多措并举,统筹推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各项工作。

中小企业是汕头产业的主力军。大力推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无疑是推动汕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必然选择。2022年,汕头市政协聚焦“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市长曾风保与企业家进行协商座谈,企业家代表围绕深化对专精特新企业产业

价值的认识把握、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梯度培育、科技创新和要素保障支持力度等方面务实建言,为促进汕头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增长极,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这也是近年来汕头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5月26日,汕头市政协召开“大力推动汕头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专家协商会,来自工信部的高工、高等院校的教授、数字经济领域头部公司企业代表应邀出席会议,汕头市有关职能部门和功能区主要领导到会听取意见。这是汕头市政协首次举办专家协商会,满满3个半小时,与会专家学者、界别代表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环境、思路、任务、举措提出了真知灼见。

此外,汕头市政协还就“推动中医药特色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提案督办;聚焦“海上风电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视察,这些都为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纺织服装、玩具创意两个特色优势传统产业链式发展,着力培育一个大健康产业(即“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格局)提供了强大助力。

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也是协助党政机关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渠道。汕头市政协把改革创新作为提案工作的不竭动力,持续优化“提案+”工作机制,以专题协商、民主评议、民主监督等履职形式,配合重点提案督办打出“组合拳”,并延伸发展出重点提案“跨年督办”“回头看”等工作模式,以提案办理为载体,充分发挥政协组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作用。

7月21日,汕头市政协办公室联合汕头融媒集团新闻中心,制作推出“工夫茶约之提案面对面”系列节目,首次探索以茶话访谈形式开展面对面协商活动。系列节目从汕头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重点提案中选取“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城市内涝治理体系建设”“扶持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等专题,邀请提出提案的汕头市政协委员和提案主会办单位负责同志,共同解读政协提案、介绍办理成效、分享履职心得,充分展示政协协商民主实践成果和党政部门工作成效,以高质量提案办理助推汕头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民主评议是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重要方式,其目的在于改进工作、增进团结、凝心聚力。8月30日,汕头市政协召开对市城管局“关于城市内涝治理工作推进情况”民主评议工作动员会。汕头市政协主席邱奕辉在会上指出:要

准确把握民主评议的原则和重点,评在点子上、议到关键处,在协商中评议、在评议中支持,不断增强民主监督实效。民主评议动员会后,汕头市政协组织部分市政协常委、委员实地考察市区月眉河泵站和华坞路改造点。

从建言打通改革发展的“堵点”“盲点”,到献策破解人民群众关注的“痛点”“难点”,通过搭建协商议政平台、完善协商工作格局、健全协商规则程序、提升协商能力素养,汕头市政协切实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推动汕头高质量发展倾政协之力、展政协之长、尽政协之责。

三、固本强基:更好发挥政协委员作用

协商成果源自委员,成果落实也依托于委员。汕头市政协把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着力发挥委员作用,作为一项固本强基的重点工作来抓,为推动汕头发展积聚更多正能量。

从抓学习培训入手。年初制定学习计划,年中举办汕头市政协委员学习培训班,这是十四届汕头市政协组织开展的第一次委员集中学习培训。学习培训内容既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又有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人民政协理论、政协经常性工作以及潮汕历史文化。这样的课程安排,不仅深化了委员对政协性质定位的认识,也让委员对立足省情市情民情发挥委员团结引领作用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思考。

汕头大学医学院教授黄展勤是一名政协新兵。他说,政协之“协”是“协商”之“协”、“协力”之“协”。作为市政协委员,要紧跟市委的决策部署,把中心工作作为履职重心,发挥制度效能,体现价值作用。

以健全政协履职工作制度作为关键一环。修订了《政协汕头市委员会专门委员会通则》,制定了《汕头市政协常委提交年度履职报告制度》,落实了专委会向主席会议报告工作机制,完善了委员履职情况统计、评价及激励、视察考察调研统筹协调机制等,促进政协协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近年来,汕头市政协积极开展市、区两级政协联动,汕头市政协利用“委员进社区”等活动载体,鼓励和支持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界别群众,广泛宣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凝聚和传递正能量。同时,主动延伸工作触角,及时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反映上来,推动政协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3月15日,汕头市政协在产业领域设立的首个政协委员工作室——汕头市纺织服装行业政协委员工作室顺利揭牌。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和玩

具创意等产业也相继成立了政协委员工作室。

创建政协委员工作室,是汕头市政协探索聚焦党政中心任务双向发力的新方法新载体。围绕创建政协委员工作室,汕头市政协前期进行了深入调研谋划,研究制定了《政协汕头市委员会关于创建政协委员工作室的意见》等文件,规范政协委员工作室设立及运作,努力打造成“学习交流的新载体、双向发力的新路径、联系群众的新纽带、团结联谊的新平台”。

汕头市政协委员姚宗生是汕头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政协委员工作室牵头委员。他说,工作室将加强与汕头市政协经济委的沟通联系,从政策宣传、产业研究、产业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服务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助力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

汕头是著名侨乡,海外乡亲遍布世界各地,做好“侨”的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汕头的殷殷嘱托,也是汕头市政协的工作重点和优势所在。

9月26日,汕头市政协围绕“创建海外华文教育汕头模式,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召开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建言、精准建言。会议建议汕头市紧抓机遇,充分发挥“华侨试验区”这一国字号招牌,深入挖掘侨乡资源优势,在制度创新、功能提升、数字赋能、搭建平台等方面继续发力,全方位提升海外华文教育水平,搭建起中华优秀文化海外传播的桥梁,推动中华文明、潮汕优秀文化融入世界。汕头市政协还积极发挥团结联谊重要载体作用,精心筹划参与10多场“情系桑梓、共话未来”汕头市海外乡亲视频交流会,以“云联谊”的形式连线海外侨领侨团;汕头市政协领导率拜访团赴广西、重庆、湖北、河南、山东等地拜访海外潮人联谊会、潮商会,通报汕头经济社会发展新气象新变化,诚邀在外乡贤回家乡考察投资;召开汕头市政协香港组、澳门组委员视频会,敦睦乡情乡谊。

汕头市政协搭建“侨”平台、弘扬“侨”文化,汇聚多方力量,创设潮汕钱庄展馆,展现华侨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主动牵线搭桥汕头市荣誉市民马娅女士、麦琳琳小姐,先后两次捐赠麦保尔先生收藏的珍贵侨批档案近5万封;召开“侨批文化保护传承”界别协商会、视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情况、编纂

《潮侨四海》系列文化丛书,举办2022年潮学年会暨“侨乡与侨批”学术研讨会用心用情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共画新时代“同心圆”。

四、奋力冲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

与党政中心工作“合辙”,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同频”,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共振”!接下来,汕头市政协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汕头改革发展事业大局,通过协商促进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同心合力、团结奋斗,用实际行动助力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汕头篇章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奋进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路上

西区落实“双减”政策综述

20221219日)

2021年7月,“双减”政策全面实施。

西区应势而为,出台政策、建立机制、细化服务、领导督查、强化管理。一年多以来,抓实校内减负,做好校外减负,引导全社会形成共识,有效推进了“双减”工作落地落实,开花结果。

一、以“四员”角色全域推进

当好治理行动“指挥员”。区教育和体育局联合区级部门形成并落实了收费全额监管、规范办学督查、监督公示、宣传活动审核备案、教材教辅审核、联合执法、治理维稳等长效机制。发出联合专项检查协助函4封,开展培训机构联合执法检查4次。所有机构在“四川银行”统一进行资金全额监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辖区培训机构在国家和省监管平台的信息录入,建立了培训项目分类鉴别专家库,入库专家19人,开展集中鉴别2次、教材教辅专项排查2次。

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利用政务服务平台、西区融媒、微信群、QQ群、校讯通、微信公众号、教师集中学习、学生主题班队会等方式,引导家长和师生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发送“温馨提示”2次、《告全区学生家长书》2次,公布黑白名单3期。在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初期,根据不同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对一”对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政策宣讲和引导,最终取得全区9所学科类培训机构注销6家、转型3家,压减率100%的良好成效。

当好摸排治理“战斗员”。每周派出一组执法人员对培训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规范办学行为。面对部分校外培训机构极具隐蔽性的难点,区教育和体育局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综合执法局、市公安局西区分局、街道、区消防救援大队、学校等部门(单位)先后出动100余人次,采取“进社区、入楼栋、进商场、入门店”的形式,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特别是隐匿“地下”的培训机构,进行全覆盖、无死角排查,排查出疑似开展学科培训的托管机构23家,发出整改通知书23份。

当好社会矛盾“化解员”。培训机构治理期间,部分学生家长与校外培训机构发生收退费纠纷问题,区教体局及时受理群众诉求,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共协调处理纠纷10余起,协助家长退费7万余元,涉及家长30余人。全区培训机

构数量和参培学生下降幅度大,治理成效明显。

二、抓“三提升”特色渐显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推进“练动主线”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归纳练动主线课堂教学基本框架和教学流程。下发《2021年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方案》,引导和鼓励广大中小学校和教师积极投身于练动主线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探索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凝练符合自身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强力实施“国培、省培、市培、区培、校培”计划,积极组织区内名师下乡讲课、邀请区外专家做专题讲座,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强化对教师备课、讲课、辅导、考评等常规工作的督导检查,持续深入开展课堂教学大比武、大练兵、集体视导等活动,提高课堂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优质高效。

一年来,全区教师共6818人(次)参加各类培训,开展各类评比、比赛、展示活动20余次。共13个单位获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先进单位表彰,占总表彰单位的22.5%,比2021年提升2.5%。

提升作业管理水平。把作业管理作为校内减负的重中之重。下发《西区中小学作业管理办法(试行)》。完善作业管理制度,细化考评办法,建立作业总量统筹机制,优化作业设计,丰富作业形式,落实分层布置作业,探索个性化、实践性作业,避免机械、重复训练,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一年来,召开1次作业优化设计现场工作会,开展1次作业革命成果展示推介活动,3门学科开展全区作业设计集体备课,开展20余次集体视导活动。

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坚持自愿选择和全面发展原则,推动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各学校结合校情,在重点做好作业辅导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开展体育、书法、美术、阅读、科技等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学校课后服务社团活动由20余类增加到30余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校园的吸引力,促进课后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一年来,区属中小学校每学期的课后服务方案和预案均报备审核后再实施。区教育和体育局开展课后服务内容和收费检查4次。

三、三方面“着力”形成合力

着力推动家校合作。区属中小学校均建立了家长微信群、QQ群、校讯通、家长学校、家委会、家访等沟通平台,在线上教学期间,利用互联网软件,形成了云参观、云观摩、云课堂、网络家长会、网络家访等沟通方式。新聘任一

批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充实家庭教育队伍,把与家长沟通时间改在晚上或周末,提升了家校沟通的效率。

着力开展专题教育。先后开展“双减”政策宣讲、心理健康、疫情防控、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主题学习活动100余场,家庭教育覆盖面达100%,“双减”政策知晓率达95%。坚持开展家访活动,每学期平均每班家访覆盖面达70%以上,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全覆盖。各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积极通过入户、网络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思想动态、校园表现。同时宣传“双减”政策及学校育人方针,引领和指导家长科学家教,形成共识,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活动、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着力健全家委会运行。全区义务教育中小学校207个班级均建立了有3至5名成员的家长委员会。主要参与“双减”政策宣传、研学实践、校服征订、重大活动、化解矛盾纠纷、陪餐等事项和活动。

风清气正医者廉心

广西自治区深入推进清廉医院建设综述

20221223日)

今年以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围绕清廉广西建设,牵头组织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各级各单位,坚持高位推进、突出重点、高效联动,精心谋划部署,大力推进清廉医院、清廉机关、清廉家庭建设,做到规定动作落到实处、自选动作创新出彩,努力“实现医疗服务优质、医务人员廉洁行医”,为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

一、联合推进,织密清廉建设“制度网”

今年4月,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联合自治区发改委、教育厅、审计厅、市场监管局、医保局、药监局、中医药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实施方案》,细化任务责任清单,明确了20项任务及71条具体措施,并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和各医疗机构,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重点查处医药购销、医疗设备采购中的商业贿赂行为,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联合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全区市场监管系统在促进公平竞争、净化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1—9月,共核查定点医药机构13329家,占比82.96%,查处2751家;确立重点核查线索8条,对涉嫌违纪定点医药机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8家;处理违法违规个人26人自治区医保局将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不断织密扎牢医保基金监管的制度笼子,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确保基金安全高效、合理使用。

同时,全区各级医院在清廉医院建设中有序组织开展廉洁风险点排查工作,评定风险定级,完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制度,定权力明表、建权力清单、促权力公开,用制度防范风险。自治区人民医院、自治区疾控中心、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等15家直属单位,结合本单位廉政风险特点,制定、完善了91项制度规范,扎牢制度的“笼子”。

全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构建廉政风险防控制度8000多项,最大限度地降低廉政风险,有效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二、创新形式,营造浓厚廉洁文化氛围

“我是来退还‘红包’的,请问要走什么流程?”近日,有一位医生来到

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清廉医院建设专班,递上收到的“红包”。该医生被患者家属强行塞了600元“红包”,前来咨询如何退还。

广西清廉医院建设专责小组在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开展各项学习活动,推动清廉元素全面融入医院各项工作,广泛营造遵纪守法、规范行医的清廉氛围。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强化医德医风建设,聚力清廉医院建设”在贺州市八步区桂岭中心卫生院,“廉言廉语”随处可见,一条条格言警

句发人深省、一幅幅廉洁图画别具一格。在柳州市,柳江区人民医院大力推进“清廉课堂周周讲”,打造“清廉医家”廉政主题文化阵地;在百色市,田东县各医院积极打造清廉长廊、清廉小屋、清廉画廊全区各地各级医疗机构创新方式方法,大力推进清廉文化进医院、进科室,让清廉文化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自治区人民医院、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自治区疾控中心、自治区脑科医院等近20家自治区卫健委直属单位结合实际,开展清廉书籍阅读分享,打造清廉文化阵地和廉洁教育基地,开展清廉主题知识竞赛,创建“清廉支部”和“清廉科室”等自选动作,原创的微视频《过界》获全区优秀廉洁文化作品“优秀作品奖”,并在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播放宣传,营造良好的清廉文化氛围。

为弘扬新时代廉洁文化,讲好清廉广西卫生健康故事,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结合行业特点,相继开展以“倡扬廉洁新风厚植清廉文化”为主题的“八个一”系列活动。同时,积极利用单位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弘扬清廉文化,宣传身边勤廉榜样事迹,营造良好的清廉建设文化氛围。

三、实干担当,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停车难由来已久,很多前来就诊的患者常常堵在最后“100米”,极大影响就医体验。结合清廉医院建设工作,该医院党委经过调研和征集职工意见后,把医院有限的车位让位给患者及家属,停车场出入口排长队等车位的现象得到很大缓解。

推进清廉医院建设,最终要落到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带给人民群众更为便捷高效的优质医疗服务上来。我区聚焦“实现医疗服务优质,医务人员廉洁行医”,持续改进服务流程,优化服务管理,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排队久、检查多”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下功夫,在各级医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让群众在家门口得到优质医疗服务。

通过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全区各级医院开发应用个人电子健康卡,累计

发放3570万张,使用量达到13295万次,有效解决“挂号难、排队久”等问题。同时,各家医院加快推进日间手术规范开展。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来说,“短、平、快”的“日间手术”服务可在1—2个工作日内完成,最长不超过48小时出院。通过日间手术的开展,同种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可降低10%

—40%,平均住院天数可降低2—5天。

为有效减少群众用药负担,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我区今年推广国家集采药品41种、广西集采77种,分别减少群众用药负担1.43亿元和6.68亿元。全区建成各类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等993个,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风顺潮涌正扬帆

武陵区府坪街道2022年工作综述

20221228日)

2022年,在武陵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武陵区府坪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市、区工作要求,紧密围绕区委“引领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城”的战略目标,统筹做好守底线、惠民生、促发展等各项工作,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

坚持发展为要

经济建设平稳向前

地处城市中心的府坪街道,自古以来就是繁华的商业中心,是流金淌银的风水宝地。然而,随着城市商圈的迭代升级,传统商圈日渐式微,加之疫情影响,给消费复苏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带来不小的挑战。

今年来,武陵区府坪街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精准发力,围绕“现代府坪、网红街区”的发展定位,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挖掘自身潜能,着力打造地标性城市记忆点、网红打卡点,让老城充满“烟火气”。

三月,气温回暖,常德城区高山街的樱花竞相开放,市民穿行在樱花与高楼大厦之间,踏步在粉红色斑马线上,聆听阵阵风铃声,争相在这里拍照打卡。这是武陵区府坪街道借着樱花绽放之势,朝着“网红街区”发展定位策划的“花满高山”赏樱季活动,一度让高山街火爆出圈。

高山街火了,最高兴的莫过于周边的商家。记者在高山街采访时看到,不少商家都推出樱花季定制产品。城市咖啡的粉色红丝绒咖啡拿铁、周黑鸭的樱花味跳跳糖+鸭脖等,都精准“蹭”到了樱花的热点,10多个商家推出菜品5.8折、满50元送礼品、全场饮品第二杯半价和线上抢购赏樱季优惠券等组合优惠活动,让市民在赏花之余,享受到高山街的美食美味。

与高山街商圈相呼应的是水星楼夜市,不同的夜间消费种类让市民的夜间生活有了更多的“打开方式”。灯光明亮、烟火缭绕的水星楼夜市,有500多个店面、棚亭和摊位,每天16时开始营业,生意好的店面要忙到凌晨2时才能打烊。

另一方面,武陵区府坪街道着力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介、洽谈,引进产业项目,积极推介、洽谈和引进产业项目,促进府坪街道经济平稳向好发展。截至10月,23家规模商贸企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12.2亿,同比增速

坚持管理为重

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沿着市城区体育路转弯上体育东路,一面崭新的文化墙延伸到市老年大学门口,全长两百米。文化墙是府坪街道体育东路社区打造,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开头,一路浏览下去从鹤翔粉馆到喻记绿豆皮,再到老刘虾尾,该社区辖区内的老字号美食均以手绘的形式“跃然墙上”;再往里走,“远学雷锋·近学田工”志愿服务、姚跃林工作室矛盾纠纷调解等场景也上了墙,文化新风迎面而来。

除了体育东路社区,今年6月,记者在府坪街道辖区采访,城市变化尤为明显,在府坪派出所院外的一面墙上,绘制了文明宣传标语与图画,还在墙下铺设了一块草坪,树绿墙红,让人心情愉悦;高山街社区在市城区小高山街打造的文化墙,将党建引领、文明创建、安全生产等元素上墙,形成多个板块内容;百街口社区将社区旁一垃圾成堆地块清理铺平后,打造成停车场,停车场内的墙面上绘制了垃圾分类等内容,这些文化墙既给老街小巷增添了别样风采,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居民向上、向善、向美这些肉眼可见的变化给大家带来了幸福感。

今年以来,府坪街道以常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着力打好景观品质提升战,组织开展“清爽行动”,开展背街小巷整治,共清理各类小广告近2万张,清理堆码物1000余处,整治乱吊乱挂近2000处,清理积存垃圾400余立方米,以往小街小巷、开放式小区“脏乱差”的状况得到了有效改观。

打好拆违治乱攻坚战,府坪街道拆除梳子巷、美江农贸市场、粮食局西门宿舍楼顶等违法建设6处、约1200平方米,震慑了违法建设行为,推进华夏房产宿舍、文化宫宿舍、市民政局宿舍、土产宿舍老旧小区改造相关工作,城市环境品质持续提升。

打好环卫保洁持久战,府坪街道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在既有物业小区内完善分类投放、暂存设施,在试点区域内完善暂存、转运终端,同时衔接上级职能部门规划好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路线,形成经验全街道推广。做好元旦、春节、元宵、清明、中元等传统节日时机的禁燃禁放工作,平时联合城管中队对辖区内餐饮门店开展油烟管控常态化巡查工作。加强对工地的扬尘管

控,落实绿色发展。全年新装监控探头892个,辖区已实现了主要交通道口、重要场所部位和治安复杂地区监控全覆盖。

坚持服务为上

民生保障稳步提

“你满足申请条件,个人最高可以申请20万元创业担保贴息贷款,合伙创业或者组织起来共同创业的,根据创业人数最高可申请110万元。”6月24日,为推进我市关于创业就业工作有关决策部署和“六位”实事惠民专项行动落实落地,府坪街道及东湖巷社区主动对接武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搭建创业就业指导培训平台,特邀请武陵区创业就业服务站工作人员开展此次服务见面会。

当天,该社区70多名下岗失业人群、就业困难人群、有意创业人群参加了此次培训。

在“一对一”创业就业指导环节,一位培训老师听了东湖巷社区居民王女士的情况之后,鼓励她创业。原来,王女士此前一直在某品牌零食店打工,因个人原因成了下岗失业人群,她一直想在水星楼商圈开一家零食店,苦于缺少资金,“回去之后,我会和家人商量,认真考虑一下。”王女士参加培训后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府坪街道坚持把“群众的心声”作为衡量民生工作的标尺,坚持民生跟着“民声”走,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准发力,以一项项惠民利民措施、一件件贴心暖心实事,推动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变成民生“心愿清单”,绘就成一张张顺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的美丽画卷。

全年累计新增就业828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2人,援助困难对象就业142人,受理申报小额担保贷款60万元,新增创业主体人数3人。全年慰问弱势群体941人次,现金物资共计20余万元。全年新增低保13户17人,新增特困人员1户1人,为87名困难居民给予了临时救助12.62万元,为15名低收入贫困学子申请爱心圆梦慈善助学金,完成了859人残疾人信息采集和动态更新,送出助残器材39件次。

府坪街道全年审核低收入家庭住房租赁补贴272户,发放补助金额71.2万元。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15户,新增13张养老床位,发放老年人补贴共计14.19万元。对辖区老年人开展“情系暮年·公益体检进社区”义诊活动,义诊60余人。积极开展退役军人入户走访活动,及时、足额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全年完

成了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信息采集上报1830人,为1420人办理了《优待证》,为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奠定工作基础,走访退役军人1026人,慰问帮扶退役军人233人次,送去慰问物资和慰问金共计10余万元。坚持预防为先基层治理呈现新局面“膝盖还痛不痛,能不能下楼?”“有时几天不下楼,下楼就吃亏。”“买菜怎么办呢?”“需要我和社区工作人员帮助,你就莫客气,尽管开口”3月28日,有着56年党龄的老党员张献云来到市城区湘航3号楼四单元7楼,看望行动不便的老伙计张顺安。提起张献云,张顺安一个劲儿地夸他是热心肠,邻里有事他帮忙,一辈子做好事不留名,是当之无愧的党员先锋。

像张献云这样的老党员不胜枚举,这得益于府坪街道及百街口社区推行的“十二行”工作法,激发出基层治理的活力,打开居民自治的新局面。

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在于涉及面广、群众多、事务繁杂、治理保障力量薄弱。府坪街道地处市城区中心,辖区面积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万余人,流动人口8万余人,共有行政社区9个,企事业单位12家,公共娱乐场所76家,这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

今年以来,府坪街道紧紧抓住基层群众这个主体,让群众更多参与社会治理,通过各种渠道、形式和方法管理公共事务,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让矛盾纠纷消泯于微处,将和谐稳定夯实于基层,使每个社会细胞都能健康活跃,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上升。

该街道以体育东路、高山街、百街口、东湖巷社区为党建示范点,强化街道、社区、小区三级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形成社会治理新格局;以小区党建“破题”,培育“优品公益角”“红色星都”“红色阳光”“田工爱心屋”等小区党建品牌,不断发现和培养居民自治带头人,使示范小区成为自治的样板,为民服务的主阵地。目前,示范小区党支部活动室成了群众的议事厅,大事小事难事,事事有人管,有人商量,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府坪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年办理书面调解案件204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全年信访接待80批320余人,受理交办群众来信150件,均已按期办结。全年累计组织执法检查166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300余家,街道安监站联合各社区组织了8次消防演练,全年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46场次,累计培训人员达2300人次,共发放宣传资料册8000余份。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被市、区两级安委挂牌督办的某大厦建筑安全隐患已如期完成整改销号,

对23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硬件设施不达标且不具备经营条件的托管中心现场下达了关停通知书,清除非法菜地20余亩,排查登记涉及街道10条无证船舶基本信息。

坚持党建为本

强引擎激发工作动力

5月,记者走进市城区人民路经泽星都小区,沥青路面干净整洁,非机动车停放有序,文明标语随处可见。“在这里住得舒服,环境又好,邻里和谐,还有一群热心人。”小区居民李文荣按捺不住心里的喜悦。在府坪街道及东湖巷社区的带领下,小区成立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成立业主委员会,重新选聘宝利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多管齐下,共建文明幸福小区。

今年以来,府坪街道以党建为本,强引擎激发工作动力,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把党组织的服务治理触角延伸到基层最末梢,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做好群众“家门口”的党建工作,建立了52个小区党支部,街道149个小区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着力提升两新党建工作质量,将符合条件的63家非公企业全部安排党建指导员,实行动态管理,现已实现组织覆盖企业33家,共建成有27个两新党支部,将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原则,实现两新党组织全覆盖。

以湖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常德人民路营业部为基础建立快递、物流行业党组织,加强探索新形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围绕党建与城市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城市精细化管理与社会治理、平安建设、改进工作作风等内容,今年6月,街道组织普通干部、社区全体干部、两新党组织负责人开展为期五天的脱产培训。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结合清廉社区和清廉机关建设,以党建带动共建,以党员带动群众,着力把党建活力转化成发展动力。

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程催人急。2023,府坪街道全体干部职工将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以锚定五大目标——积极整合载体资源,谋求经济新发展;不断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现城市面貌新变化;全力推动社会建设,促进民生服务水平提升;不断创新基层工作,基层建设务求实效;牢固树立服务群众理念,切实转变思想作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书写府坪流光溢彩的新时代篇章,力争各项工作争先创优。

改革风帆劲昂首阔步行

阿克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

20221228日)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今年,地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为重点,以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目标,着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各领域改革全面发力、亮点迸发,取得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成果,创造了一批能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以铿锵有力的步伐奏响改革强音。

一、落实主体责任把稳改革之舵

蹄疾步稳,方能谋深致远。地委始终把推进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政治标准,提高政治站位、扛起改革责任,突出顶层设计、高位推动,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在全面承接落实上级部署改革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实际,围绕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地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研究确定七个领域133项改革任务和18项改革试点。

清晰的改革思路、缜密的改革布局、有力的改革举措,为地区改革的“落地生根”提供了制度和思想保障。

地区不断完善改革工作机制,调整充实改革议事机构组成人员,建立常态长效改革督察机制,细化分解改革任务,制定贯彻落实工作要点、实施方案,确定目标任务,做到每项改革都有科学的计划、合理的举措、明确的目标,确保改革有方向、行动有思路、工作有目标,协同高效、汇聚合力推动改革。

加强改革业务培训,依托浙江对口援疆优势,在地区本级和浙江省举办2期地委全面深化改革培训班,对重点改革领域业务知识和改革工作日常事务进行培训,拓宽了地县改革工作人员的改革视野,提升了能力水平。

地区各级谋改革抓改革推改革的工作责任有力落实,促使改革成效不断显现。围绕地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挖掘出了一批指导性、引领性兼具,能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今年,深化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经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实施文化润疆工作经验在自治区相关会议上交流发言,全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现场会、自治区西门塔尔牛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推进会暨牛品种改良培训会、自治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实验区建设培训现场会、自治区

医疗保障信息化标准化现场推进会等相继在阿克苏召开,为全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阿克苏模式”“阿克苏经验”。

二、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改革活力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地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抓手,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紧紧围绕“18+N”项评价指标,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持续减环节、减材料、优流程,不断压缩办理时限,降低市场主体投入成本,促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服务,实现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只到一个窗,就能办成事,让企业有更多时间“跑市场”、少花时间“跑手续”,推动群众满意率不断提升。

“我们项目通过多图联审系统报审,仅10天时间就通过了施工图联合审查和消防设计审查,拿到了审图合格证和消防设计审查意见书,真没想到这么快!”12月23日,中石化新星新疆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羊东明感叹道。

这正是地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带来的实效。“地区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极大精简了审批流程,为企业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方便企业腾出时间加快项目建设。”地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徐正胜表示。

地区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统一审批流程、统一审批平台,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按照“能减尽减,能合尽合”原则,优化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和效率,审批时限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实现全流程“网上办、承诺办、容缺办”审批。今年以来,地区共为1979个工程建设项目办手续,涉及审批事项7999项,平均审批用时49个工作日。在立项、用地规划、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对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时限进行不同程度压缩,切实为企业减轻了负担,助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地区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编制完善“6+2”产业招商地图,“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文章不断做大,建成阿克苏招商服务中心,较好发挥了服务、协调、联络、对接的平台作用,招商质效不断提升,促成了“天天有对接、周周有推进、月月有签约、季季有开工”的良好局面。还以阿克苏招商服务中心为阵地,搭建视频会议系统,全面推动“云招商”,已累计

召开“云招商”视频对接会135场(次),对接企业154家,洽谈171个项目,意向投资额957.88亿元。

此外,地区积极探索推进数字政府、发展数字经济、构建数字社会工作路径,深化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初步构建了“1+2+N”信息化建设框架,数字阿克苏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三、改革亮点纷呈红利持续释放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今年,地区各项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给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变化,给各族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借母还羔’政策就是好!今年我通过‘借母还羔’政策领到了50只羊,共生产了48只羊羔,现在我一共有98只羊,收入会更高!”12月25日,乌什县奥特贝希乡亚阔坦村农民依马木麦麦提·克热木笑着说。

这是地区开展农牧业产业化改革试点取得的实际成效。

今年,乌什县确定“4+N”主导产业链和特色产业链,建立“企业+农户”联结机制,采用“借母还羔”托养模式,切实解决了产业结构单一、村民增收渠道狭窄、发展产业缺乏资金等亟待解决问题,实现农户与企业“双赢双收”。

谋在深处,干在实处。改革举措越精准,就越能发挥作用,越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今年,地区探索推进18项改革试点,一些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其中,地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取得突破,重塑全媒体业务流程,形成“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向上打通自治区媒体传播渠道,向下链接县(市)融媒体中心,构建起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传播格局,实现了区、地、县三级媒体一体化联动,媒体融合改革走在全疆前列。地区融媒体中心还被中宣部列为全国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单位。

地区积极稳妥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试点,采取股份合作、生产合作、服务合作等多种形式,有力推动基层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优势叠加、产业相互渗透、功能互补延伸,为农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乡(镇)、街道政务服务机构“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试点成效明显,阿克苏市探索将下放到乡(镇)、街道的48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枚印章管审批”清单,提升了基层政务服务和管理能力,有效解决乡(镇)群众“办事难”“来

回跑”的问题。

地区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细化7个方面68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举措,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有力促进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探索推进多领域分级分类审批试点,积极推行无风险事项“非禁免批”、低风险事项“简化审批”、一般风险事项“告知承诺”、高风险事项“严格审批”审批模式,建立简约高效、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行业准营规则,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大幅提高。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地区开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指挥体系建设试点,库车市成立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指挥部,落实“周例会、旬分析、月调度、季观摩”机制,制定重点项目里程碑计划,建立项目工作闭环管理模式,形成包联服务、协同推进、高效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阿瓦提县通过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挽救亏损企业,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聚焦人民期盼增进民生福祉

改革,就是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地区聚焦人民期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暖人心、惠民生的改革,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地区教育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深入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成果不断巩固提升,更多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特殊教育扩容提质发展,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成长的融合教育模式有力探索,地区特殊教育经验成果在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等媒体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入推进,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分工协作、运行高效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电子健康卡全面推广使用,已完成90家乡(镇)卫生院和11家卫生服务中心电子健康卡改造,完成率100%。

——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初步构建起“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地区建立街道综合养老服务设施11个、社区日间照料机构94个,覆盖率分别达到100%、89%,极大满足了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深入实施,制定执行《地区强化科技创新

支撑引领作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力度不断加大,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有力推行,科技创新环境不断改善和优化,科技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优化完善12345政务服务热线,将与群众需求相关的党委部门、法检两院、群团组织以及其他相关事业单位纳入承办体系,进一步拓宽热线承办体系。今年以来,共受理群众诉求20万件,办结19.7万件,办结率98.5%,群众满意率99.6%。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接下来,地区将围绕“聚焦重点改革、加强协同高效、激发整体活力”,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创新意识,抓好改革推进落实,提高改革工作质量,确保各领域改革取得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奋力书写新时代改革新篇章。

革故鼎新谋发展继往开来砥砺行

石嘴山市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综述

20221228日)

革故而鼎新,踵事则增华。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石嘴山市坚持把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作为转型发展、追赶超越的关键一招,因势而动、乘势而上,下大力气集中攻坚,瞄准问题精准发力,交出一张亮眼的“成绩单”——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完善,企业瘦身健体效果明显,企业创新动能得到提升截至2022年11月底,我市49项改革任务已全部完成,改革进度位居五市前列。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权责明确、监督严格。

我市国资系统紧紧抓住党建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推动党建工作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得益彰。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同时,全面落实“党建入章”“一肩挑”“前置清单”等制度,推动了党建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有效联动,实现党建工作融入国有企业治理各环节,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高质量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建实立企之梁。在吃透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搞好顶层设计,制定形成了以《石嘴山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统领,以《石嘴山市属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及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政策为支撑的“1+24”改革制度体系,使各项改革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党旗遍插,驱动有力。石嘴山从严从实抓好国企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融入到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国有企业迈开了“以党建聚力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征程。

把“位子”交给市场,把“薪酬”交给业绩。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就是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才能增强内生动力,催生兴企之能。

我市在市属一级企业及各级子企业全面开展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一级企业15名经理层成员和25户子企业86名经理层成员结合企业实际签订了聘任协议和目标业绩责任书。市属企业155名中层管理人员开展竞聘上岗,占管理人员总数的77%,末位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管理人员27人,占比15.3%,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企业的“头脑层”优化了,“身体”也要“瘦身健体”。通过推行企业内设机构大部室、扁平化管理,市属企业内设部室由37个减少为31个,企业中层干部岗位比2020年初减少59个,缩减27.8%。全面推进市场化用工,2022年以来市属国有企业公开招聘人员占新进员工总数的100%。建立了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形成更具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的工资总额动态调整机制。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取得实效,“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市场化机制和国有企业鼓励多劳多得、有为才有位的浓厚氛围基本形成。

改革,向纵深推进。三年来,市属企业清理压减不具有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子公司14户,压减子企业比例达30%以上,企业管理层级由4级压缩到2级。

三年来,推动中央、自治区属企业与我市企业合作,筹办了宁夏国资国企石嘴山行项目合作签约会,签署8个项目投资268亿元。积极推进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中核惠能、上海电器、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国华(宁夏)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央企与我市企业合作,有效利用各自优势和资源禀赋,推动我市经济发展。

国企改革三年期间,石嘴山蹄疾步稳。通过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非优势国有资本科学有序退出,使国有资本在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力更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更强,更多国有企业实现轻装上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受制于现有机制,很多国有企业科研人员无法享受到科研成果转化带来的长久收益,造成科研成果落地慢、后期“发育不良”等诸多问题。如何破解呢?

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子公司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将科研成果作价入股、成立新公司作为重点鼓励的科研成果转化方式,明晰科研成果所有权问题,保障科研成果发明人和企业双方的长远利益,从根本上消除了科研成果转

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的彷徨与观望。

“我们公司是以自治区重大科技研发项目成果为基础,积极响应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东方钽业科技成果转化而成立的子公司。”宁夏东方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李小平告诉记者,自己的团队申请获得了“钽钨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80万元的市场估值。东方钽业将80%的专利价值作价股份奖励给科研团队,科研人员再入股跟投资金,与东方钽业共同出资成立了新公司。

对科研人员而言,科研成果是自己抱大的“孩子”,后续开发好不好,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科研人员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孩子”的成长,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回报,心里更暖,干劲更足。同时,东方钽业通过新的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延伸和补全了现有钽铌产业链,更加坚定了继续实施改革的决心。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国企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技术创新“主力军”“排头兵”的使命和担当。如何才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升市场化运行效率?

石嘴山市矿业集团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该集团与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宁夏双碳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平台,配置专技人员8人,专家咨询团队12人,其中院士2人、博士6人。“全废渣蒸压粉煤灰砖研究”取得自治区科学技术成果认证,申请发明专利1项。企业借“智”发展、借梯登高的做法,在谋求以科技创新撬动企业长远发展的路上,走出了适合自身的步调,也赢得了市场利益最大化。

将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在经营业绩考核时视为利润,将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费用在工资总额外单列改革中,各国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考核机制上做出改变,在人才激励上实现突破,对于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大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均产生重要影响。2022年1月至10月,石嘴山市属监管企业科技研发投入193万元,同比增长100%,市属企业和科研投入实现“零”的突破。

无论何时,当你走进大武口区数据外包产业园区的呼叫中心,耳边尽是此起彼伏的交流声、键盘声,数百位客服专员在座席上通过电话联络客户,推销通讯和金融业务。

这里,是目前石嘴山市容纳面积最大、年轻人聚集最多、带动青年就业人

数最多的产业园区,无数年轻人在这里实现了创业、就业梦想。

也正是这里,成为了石嘴山盘活国有闲置资产的典型。着眼于发展大数据产业相关工作,国有企业石嘴山市九柱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利用综合商贸城、新站金街等闲置房产进行招商引资,与优宜家公司深度合作,投资2亿元,打造集电商、仓储、配送、交易展示、包装、信息、金融、邮电、商务服务为一体的大武口数据外包产业园区,先后招入电商企业80余家,现有职工近2000人,累计带动就业3000余人,直接间接带动消费3000万元。

激活、盘活庞大的不动产存量资源,对闲置土地、低效厂房进行再运用,努力把“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是石嘴山国资国企改革的新课题,也是用足用好现有资源、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

三年来,石嘴山开展重点亏损子企业治理专项行动和闲置资产盘活专项行动,使闲置资产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2022年,市国资委把盘活市属监管企业闲置存量资产作为推进国资改革的重要举措,成立盘活闲置资产工作专班,制定了盘活闲置资产工作方案,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各企业、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截至11月底,市国资国企引进109家企业入驻综合商贸城、新汽车客运站、黄河古渡坊、金融广场,有效盘活闲置房产475套约13.43万平方米。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新时代强国之路,国资国企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市属国企做优做强。”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规划引育并举着眼优质均衡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越办越好

2022年汉中市教育工作综述

20221227日)

为教育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向国家、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加大拨付教育项目资金;大力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项目;创新建立市县两级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指导基地。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通过加大学位供给保障力度、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有效举措,不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规划引领加大学位供给保障力度

“之前,孩子在季丰村崔家营小学就读,离家较远,班上人数较多,下雨天接送也特别不方便。现在转到了城东小学,班上人数少了,还在家门口,既方便又放心。”今年9月,汉台区建成投用的城东小学如期开学,迎来了第一批983名学生,一至六年级24个班级每班均未超过45人,一些周边学校的学生还自愿分流到了该校。对此,家住汉台区城东片区的张菊芳很是高兴。城东小学自2021年3月开工建设,只用了1年多的时间,一座可容纳1600余名学生的现代化、高品位学校便拔地而起,建成投用。作为首任校长的王磊表示,今后将以“阅读滋养心灵、运动强健体魄、习惯成就未来”为办学愿景,走“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特色创新”之路,努力办好群众满意的家门口学校。

据了解,我市先后出台《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加快推进2021年度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为教育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后置补缺+逐一销号”项目审批服务机制,简化审批环节,用好督查、调度、约谈、通报等手段,确保教育项目顺利高效实施,全力保障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供给。去年以来,规划投资71.68亿元,实施校园新改扩建项目271个,新增学位7.78万个。

二、提质扩优让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越办越好

今年5月10日,我市召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现场推进会,对8县区推进情况进行通报,并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会议当晚,城固县便组织县教体局所有班子成员及相关股室负责人、校长代表,激烈研讨目前教育中的短板,提出解决思路。决定继续加大投入,制定

“一校一策”创建方案,所有教育系统干部放弃休假,成立十个督查组,精准整改。同时,35名县级领导、55个部门单位、17个镇(街道)下沉学校,多方筹措帮扶资金2550万元,点对点解决校舍修缮、部室建设、设备更新等难题184个。

此外,2022年,我市向略阳、镇巴2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洋县、西乡、宁强3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拨付教育项目资金2.5亿元(其中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

7468万元),同比增幅11.53%。汉台等8个县区大力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项目,推动中小学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体育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及网络多媒体教室,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达标。

同时,我市实施教育强校扩优行动,以优质学校为龙头,建立校际间、城乡间、区域间的教育集团、联盟167个,实现集团内学校党建、管理、教研、课程、资源、师资、评价等一体改革、共建共享,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越办越好,“择校热”问题极大缓解。

三、引育并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11月8日,一场生动的线上大教研活动在留坝县幼儿园进行。全市309所幼儿园2000多名园长教师,陕西理工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市教研室负责人,市直学前教育领域基地带头人,留坝县教体局党组成员等,围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实践探索”主题,进行激烈研讨交流,分享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作了学术引领总结。

而将这些不同县区、不同学校“拧成一股绳”的,则是我市创新建立的市县两级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指导基地。去年以来,市教研室立足“名师引领行动”,建成363个学科基地,根据县区需求,“菜单式”安排培训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式发力,开展教研活动2244场次,参与教师13万余人次,极大推动校际间教师素质和专业能力整体提升。

此外,2022年,我市全力实施“良师名家提质增量”行动,将拓宽教师招聘渠道与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多轮次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483名,招录人数达历史最高水平。并大力实施“天汉名师”塑造工程,打造“学科带头人工作坊”和“名师工作室”90余个,梯次培育“三级三类”骨干教师5289名。5所学校被命名为省级“师德示范团队”、7名教师被命名为省级“师德标兵”。

夯实五大基础筑牢创建根基

昌吉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综述

20221223日)

“576块钱,很高兴。”8月5日,在玛纳斯县乐土驿镇上庄子村经济合作社股民分红大会上,领到分红款的哈里别克满脸笑容。村里每位基本权利股民分红288元,1453位村民共分红近40万元。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上庄子村于2020年6月成立经济合作社,包括哈里别克在内的66位村民都变成了“股民”。“致富路上我们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村党支部书记吴新民语气坚定。

昌吉州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持续把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好事结合起来,利用国家专项和自筹资金,持续加大水、电、路、网、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把创建成果融入到乡村振兴中,落实到改善民生、惠及当地、增进团结上,谱写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昌吉州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州政协党组副书记诺尔买买提·诺尔东充满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吉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紧围绕区、州党委民族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在巩固深化创建成果上思想不松懈、标准不降低、力度不减弱,持之以恒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物质、社会、法治、治理”五大基础,不断擦亮两次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靓丽名片,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昌吉州的生动实践。

一、夯实精神基础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昌吉州注重营造各民族精神相依、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并以此为强大精神纽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农闲时节,玛纳斯县凉州户镇在吕家庄村举办的“红色剪纸映党史初心不忘颂党恩”剪纸艺术作品展,吸引了很多农民前来参观。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蒸蒸日上,富裕起来的村民感恩党的好政策。“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才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深感自豪!”村民伊克巴力·伊敏触景生情。“生产生活条件发生的巨变是最好的说教,农民看的见、感受的到,通过剪纸这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寓教于乐中植入了各族群众心田。”玛纳斯县委常委张城华深有感触。

既要“管肚子”更要“管脑子”。昌吉州创新载体,在“广、多、深、新”上下功夫,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大力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突出干部教育常态化,通过州、县(市)“示范班先行、普培班紧跟、乡镇班兜底”“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专职教师+业务骨干”师资配置,健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专题教育多位一体同频共振的“干部讲台”。在城乡设立户外展板、电子屏、宣传栏,差异化打造“社区、田间、车间”课堂;组建“马背、银龄、红马甲”宣讲队,采取“讲授+实践”“故事+实景”“诵读+红歌”等方式,打通“最后一公里”设置“社会讲台”。创作完成《昌吉州丝绸之路文化丛书》奇台篇、微电影《木垒县菜籽沟古村落影像志》等10项文艺精品力作,通过中华文化浸润各族群众心灵。

二、夯实物质基础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昌吉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

滚边、上条、锁边,木垒县大石头乡阿克达拉村牧民比沙拉在村里的服装厂内娴熟地操作着缝纫机。“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下班了回家还能照顾孩子,现在牧民的生活和城里人没啥区别,感谢党的好政策。”比沙拉幸福的表情溢于言表。

昌吉州用活用足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惠民政策,在项目论证、推进和效果评价上,把是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否吸纳当地各族群众就业作为可行性的一个重要标准。不断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加大对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其他县市的民族乡、偏远乡镇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上的人才、项目、资金的重点支持力度。通过输血造血相结合,志智双扶齐发力,提升了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了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年来,昌吉州以“促进各民族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40亿元,年均增长6.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154元、23180元,年均增长5.8%、7.1%,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和综合

经济实力稳居全疆前列。同时,昌吉州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发展成果落实到改善民生、惠及当地、增进团结上,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每年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各族群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住有所居、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三、夯实社会基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中,昌吉州注重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促进和实现各民族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每逢周日,阜康市甘河子镇“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吐爱香·托乎提都会和队员们一起来到辖区独居老人刘育颖家里,聊家常、干家务。“退休前,同事经常帮助我,现在退休了,我也去帮助别人。看到老人很开心,我也很快乐。”吐爱香·托乎提高兴地说。在吐爱香·托乎提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团队已经由成立之初的14人发展到了200多人。

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昌吉州还实施了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等,做到“三个促进”齐发力。文旅融合促交往。创新“旅游+宣教”模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阜康天山天池、吉木萨尔北庭故城等旅游品牌深度融合,打造146公里的百里丹霞风景道,建设13个中华文化主题公园,24个乡村画廊、32个特色文化村(社区),绘就了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援疆兵地促交流。搭建对口援疆交往交流平台,开展“我从天山来”闽昌融情青少年夏令营研学活动。加强与兵团的交往交流,推动兵地融合,实现互利共赢。互嵌发展促交融。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一进”为抓手,在空间、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互嵌推进,实现各民族群众同社区共单元、同学校共班级、同机关共单位、同车间共班组、同时代共命运。全州4.88万名干部职工与13.75万户各族群众结对认亲,截至目前,累计捐款4316.19万元、捐物269.09万件、解决就医就学就业难题112.03万件,营造了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环境。

四、夯实法治基础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

昌吉州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到推进依法治州工作中,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夜幕降临,吉木萨尔县在北庭园广场开展以“与法同行法润北庭”为主题的“法治夜市”宣传活动,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宣传制品等形式,向过往群众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民族团结是福,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合法的事不能干。”在广场散步的个体户买买提边看传单边说。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系列814(111篇)2022年12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lingdoc.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430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