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系列772(58篇)2022年党建工作总结、基层党建工作总结、党的建设工作总结素材汇编

2023-03-12 20:48:49 122

专题系列77258篇)2022年党建工作总结、基层党建工作总结、党的建设工作总结素材汇编

一、党委

(一)省级以上

(二)市级

(三)县级

二、党政机关

三、教育高校

福建省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综述169

四、企业

菏泽城际公交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公交服务品质纪实222

党的十九大以来机关党建工作综述

党和国家各级机关地位重要,肩负的责任重大,机关党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对其他领域党建起着表率和风向标作用。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机关党的建设。2019年7月,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由党中央召开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近年来,各级机关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部署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创建模范机关为载体,不断完善党建工作制度机制,规范抓实基础工作,逐级压实党建责任,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有力推动机关治理和各项事业发展。

一、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提高对党忠诚的政治自觉

各级机关党组织把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机关党的建设首要任务,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理论上清醒,才能政治上坚定,各级机关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凝心铸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理论武装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浙江组织各级机关结合实际开展学习研讨,定期编发应知应会知识百题,组建“新时代机关青年理论宣讲团”,开展宣讲8100多场次。全国妇联机关开展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青年思享汇”主题联学活动,抓好青年理论武装工作。湖南部署开展践行“两个维护”专题组织生活会、专题党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与此同时,各级机关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教育督促党员干部不折不扣落实讲政治的要求。

“每次警示教育都给我以深刻的警醒,让我时刻绷紧纪律规矩的那根弦。”一名中央直属机关党员干部感叹。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连续4年召开中央和国家机关警示教育会,将党章党规党纪教育情况作为专项检查的重要内容,制定《党员工作时间之外政治言行若干规定(试行)》,引导党员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

人、老实人。

云南深入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持续净化政治生态。重庆深化“以案四说”,推动“以案四改”,突出治理不担当不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既要体现高度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又要有坚决的维护定力和能力。提高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要靠学习,更要靠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

为提高政治本领,各级机关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训练,强化政治担当。贵州实施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提升行动,从政治领导、政治信仰、政治功能、政治生态和责任落实五个方面明确27条具体措施。江西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开展机关红色文化建设,在全省各级机关广泛开展红色家书诵读活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二、党建与业务融合互促,在服务大局中担当作为

2019年12月,党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提出了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应当遵循的5条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解决“两张皮”问题,关键是找准结合点,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

围绕中心工作,各级机关党组织坚持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彻工作全过程,推动党的主张和决策部署及时转化为本单位本领域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组织开展“以机关党建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经济工作决策部署专项工作”,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地按经济规律办事。国家税务总局在税收征管改革、减税降费等改革中,推动各级税务局成立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一竿子到底”抓落实机制,把党对税收改革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河北建立“激励奋斗促发展”机制,开展问计群众、问计企业、问计基层活动,激励机关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辽宁持续推进“党建+营商环境建设”,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解决服务对象急难愁盼问题2800余个。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各级机关党组织迅速行动,组织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全力投入重大任务保障、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工作,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北京统筹300家单位1.2万名党员干部参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工作,抽调上千名机关党员干部组建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各工作专班。吉林、广东积极应对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发动各级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广泛参与物资配送等任务。山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累计选派机关干部2.5万余人次参加“进企业、进项目、进乡村、进社区”攻坚行动,帮助基层抓防控、抓发展、抓民生。

同样,党员干部奋斗的身影也活跃在乡村振兴主战场。2021年,贵州各级机关精准选派1.4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组建1万余支驻村工作队为乡村振兴接续奋斗。云南启动“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动员4万余名党员干部回乡参与乡村振兴。新疆7万余名机关党员干部组成1万多个工作队,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

各级机关党组织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保障重大任务落实作为试金石、磨刀石,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投身经济发展主战场、为民服务第一线、攻坚克难最前沿,在基层实践中建功立业。

三、夯实机关基层党组织,锻造坚强战斗堡垒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74万多个基层党组织、780万多名党员,这是机关工作的宝贵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各级机关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严起,推动机关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是优化设置,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各级机关积极健全基层党组织,促进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制定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北京等地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同步调整机关党组织设置,进一步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广东严格执行机关基层党组织任期制度,指导各地建立换届选举工作台账、任职谈话工作台账、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调整沟通工作台账。青海开展机关党支部分类定级、提档达标和党支部、党员考评工作,推动机关党支部整体晋位升级。西藏坚持转化提升和示范带动并举,集中整顿一批软弱涣散机关基层党组织,确定一批自治区级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并进行挂牌。

二是严管厚爱,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各级机关党组织认真落实组织生活基

本制度,从严教育管理党员,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队伍。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出台《中央和国家机关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若干规定(试行)》,推动组织生活做到经常、严肃、认真。黑龙江持续开展学理论讲话、学政策业务、学科技知识活动,

提升机关党员干部专业化能力。广西精心组织“党课开讲啦”和《红色传奇》系列短片进机关活动,推动机关党支部书记“千场党课下基层”,引导机关党员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海南打造“每月党建论坛”“海上党支部”等线上线下学习品牌,抓实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湖北等地设立党内关怀帮扶专项资金,健全生活困难党员关怀帮扶长效机制,让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三是抓细抓小,强化日常监督。各级机关党组织坚持严在日常、抓在经常,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动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机关。

上海各级机关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四风树新风,让党员干部集中精力抓主业、干大事。商务部将有行政审批权、监督执法权的岗位作为重点,制定党员干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行为规范。福建建立机关纪委委员、党支部纪检委员上“廉政微党课”制度,定期开展“忠诚守纪、担当作为”警示教育活动,以案明纪释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机关作风专项整治,查作风、查责任、查漏洞、查落实,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

四是选优配强,建设过硬党务干部队伍。各级机关把党务岗位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充实力量、激发活力,使党务工作既成就事业又成就人才。

安徽围绕机关党务干部的选配、任免、培训、交流、考核和激励关怀提出20条具体举措。河南对新任机关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副书记人选设定标准,严把党务干部入口关。四川依托各级党校和干部培训学院,每年对新任党务工作者进行全覆盖培训。内蒙古将党务干部纳入机关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

四、牵住责任制牛鼻子,推动机关党建提质增效

“有些市级机关的党建工作做得还不如基层,这种情况一定要改变”“机构改革后对所属单位党建工作分类指导不够,党建品牌特色不突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上的辣味点评让在座的一些机关党组织书记红了脸、出了汗。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机关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种好党建“责

任田”。

山西印发机关党建工作“四级四岗”责任清单,明确“四级”党建责任主体的工作职责以及各单位党组(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山东明确单位党组(党委)12项机关党建主体责任、机关党委8项协助职责和机关工委7项指导督促责任,各责任主体履职有章可循。江苏制定单位党组(党委)落实机关党建领导责任实施办法,推行党组(党委)书记项目,发挥“头雁效应”抓落实。

为推动责任落实,各级机关广泛结合实际制定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形成职责清晰、任务明确的党建工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有的部门党建工作沙滩流水不到头,主要是责任没落实到位、搞‘高空作业’。”明确了责任,形成了制度,关键在于落实。如何防止责任制度成“橡皮筋”“稻草人”,产生“破窗效应”?

一方面,各地各部门普遍建立机关党建督查制度,严督实导传导压力,用好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这个“指挥棒”,环环相扣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守土尽责。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开展党的建设专项督查,推动中央部门单位抓好工作落实。宁夏区直机关工委建立“三级三长”责任制,成立8个党建指导督查组,实现督查指导日常化、全覆盖。天津把随机暗访抽查作为推动党建工作的重要方法,不打招呼、一竿子到底深入党支部抽查督办和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在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上点名通报。湖南将机关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近三年来省市县共约谈后进单位党组织书记367人次,130多名单位党组(党委)书记被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另一方面,各级机关以巡视巡察整改为契机,举一反三补齐弱项短板,不断推动机关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浙江专门通报巡视巡察、集中督查、正风肃纪抽查等发现的机关党建问题,并将发现的问题录入智慧党建系统,督促各单位及时整改销号。甘肃省委相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汇总分析被巡视单位机关党建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帮助单位党组(党委)找准症结、明确整改路径措施。陕西把整改巡视反馈问题纳入考核指标,机关党建督查首先看整改,机关党组织书记述职首先讲整改。

乘风破浪谱华章,风劲正是扬帆时。新时代新征程上,各级机关党组织和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进取、务实笃行,以实际行动

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努力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推动机关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福建省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持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根据中组部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省委组织部统筹谋划、全力推进,久久为功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彰显,特别是经过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大战大考,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进一步立了起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形象进一步树了起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进一步强了起来。

一、坚持党的领导发展有了主心骨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

近年来,我省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省委常委率先垂范,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带动各级党委书记深入乡村一线,抓党建、谋发展、促振兴。

一是筑强堡垒,选好头雁。各地结合乡镇和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去年换届后,1.4万多名村党组织书记全部通过法定程序当选村委会主任,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3.9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44.2%,队伍实现整体优化提升,使党的全面领导在农村得到充分彰显和有力加强。

二是织密网络,健全组织体系。健全“行政村党支部(总支、党委)—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村党组织体系,激活引领乡村振兴“神经末梢”。针对一些新的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中党组织“空白点”、一些村改社区党组织运行不畅等问题,持续探索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设置、工作内容和领导方式,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覆盖、有效覆盖。

三是补齐短板,全面提升战斗力。全面开展对村党组织书记考核一遍、对村“两委”体检一遍、对村情摸排一遍的“三个一遍”行动,及时诊断把脉。结合“达标创星”活动,每年常态化确定一批软弱涣散村,落实一名县级领导联村、一名乡镇领导包村、一名第一书记驻村、一个县级以上机关单位结对的“四个一”整顿措施,不断扩大先进增量、缩减后进存量,推动“整乡推进、整县提升”。

雁飞千里靠“头雁”。在福建,有了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就有了愈加坚实可靠的组织保障。

二、资源力量下沉内生动力增强

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进村一年多来,我省向广袤农村派出的第六批3736名驻村第一书记和6732名工作队员,接续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从2004年开始,我省坚持从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一任三年,至今已连续选派6批。广大驻村第一书记以实干践行初心,带动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要素下乡进村,持续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高位嫁接、力量下沉。作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源地,南平始终牢记嘱托,选派11批1.39万人次科技特派员下基层服务,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南平跻身农业绿色发展全国先进行列地区。

“我们吸收了6000多名致富能人等进入村‘两委’班子,选聘1458名‘一懂两爱’村务工作者,推动各类资源、各方力量投入乡村振兴。”在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会上,福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福州连续三年位列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第一的“秘诀”。

宁德市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引导和支持临近退休、有乡村情怀、工作经验丰富的党政干部助力乡村;长汀县把394名治理能手、种植大户等选入村“两委”班子放眼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创新,结合实际推动发展要素下乡回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真金白银投向基层,真心实意关爱基层,我省推动各地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工作保障,2021年,全省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均达52.42万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村均超30万元。加强待遇保障,村主干年人均基本报酬4.28万元,超过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倍,其他村干部人均报酬达村主干的63%。加强阵地保障,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攻坚行动,全省86.9%的村活动场所面积超过200平方米。

三、党建富民强村壮大集体经济

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果蔬专业合作社、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走进宁德古田县各村居,支部领办的合作社遍地开花。从最初试点,到今日全省近3000个村推广开来,短短时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已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成

了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重要抓手。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就是要把党的工作全面融入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和集体增收之中,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更高品质的生活。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党建富民强村”工程,深入推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

记者了解到,该行动每年在每个设区市确定若干个县(市、区)进行集中精准扶持,目前已扶持4批2604个行政村,每村补助总额不少于60万元,累计补助资金16.26亿元。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已基本消除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50万元以上的超过五分之一。

在八闽大地,“党建富民强村”的发展模式,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村庄推陈出新、活力奔涌。

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是“沙县小吃第一村”,近年来立足优势,大力推行跨村联建,联合周边松林、儒元等5个村党支部成立俞邦片区党委,推动产业联营、共同发展。

去年,俞邦片区党委牵头流转800亩土地,引导村民发展红芽芋、黄精等特色种植,同时成立联村产业发展公司,统一打造“俞邦”系列品牌,预计每年可增加各联村村集体收入15万元。村民们欣喜地说,做大小吃、做优旅游、做强培训,联村的产业规模正不断壮大,未来的日子也将越来越好。

在福建,“跨村联建”机制已全面推广,建成869个跨村联建党组织,覆盖3039个行政村。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组织推动资源整合,释放出强劲发展动能,取得了“1+1>2”的联建效果。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党徽在发展一线熠熠闪光。

迈步新征程,我省将继续抓住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这个关键,持续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进步、整体提升,为广袤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党建工作综述

今天的内蒙古,山清水秀、人和业兴,城市乡村日新月异、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一份份优异的答卷、一幕幕温暖的瞬间背后,跃动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增进人民福祉”的有力脉搏,凝聚着内蒙古党建工作迸发出的磅礴伟力。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夯实理想信念根基,增强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内蒙古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促发展,绘就了景美民富人和的精彩画卷。

一、抓重点,补把稳思想之舵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宣讲就跟进一步。2021年岁末,一束思想的光芒遍洒祖国北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宣讲团成员奔赴全区各盟市、厅局机关、企业、高校,开展互动式、座谈式等各类交流宣讲40场,受众79000余人次,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红色种子”播撒到干部群众心间,给人以思想启迪,给人以精神鼓舞,给人以行动指引。

欲事立,须是心立。重视学习,是推动我们党和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鲜明底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坚持把思想理论武装摆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位置,用理想信念凝神聚力、固本培元,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各级党组织通过中心组学习、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巡回宣传宣讲、基层大讲堂等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分层级、分专题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全方位、多角度开展面向大众的宣传阐释,引导党员干部深学深读、精学精研。

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头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学。广大党员干部逐篇研读,不折不扣完成学习任务。

“冒着生命危险这么做值得吗?”

“值得!这是我的使命,是我毕生都要为之付出的事业!”

满洲里国门党建学院情景党课现场,红色话剧《风雪边境线》博得阵阵掌声,观众们重温了满洲里地下交通员护送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和革命先驱出境参加中共六大的史实。

这是我区用好红色资源、创新学习载体的生动写照。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党史学习教育,广大党员

干部抓学习、重实践,祛除了“杂质”,“提纯”了思想,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能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二、破难点,全域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初秋时节,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大沙头村,田畴似锦,丰收在望。该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通过设施农业种植辣椒之后,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一年四季都有活干,一年四季都有钱赚。可别小看我这几个大棚,这可是我的钱袋子。”村民杨忠霞笑盈盈地说。

大沙头村党支部书记杨文清告诉记者,通过构建“党支部+基地+农牧户”的运作机制,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1.2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3万元。

打好“党建牌”,结出了致富“果”。这也再次印证:党建工作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好了就是凝聚力,抓细了就是竞争力。

农村、城市、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每个领域情况都相差较大,每个领域都有鲜明特点,如何保障各领域党建重点突破、全面提升?

全区持续在扩大有效覆盖、激发支部活力上下功夫,在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上打出一套“组合拳”:印发关于“五化协同、大抓基层”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发挥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意见、全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措施、自治区直属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覆盖全面、运行规范、执行有力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党建工作展现出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的生动画面。

在农村牧区,结合嘎查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带头人,持续深化“一嘎查村班子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两委”成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2.3万余人。

在城市社区,完善街道“大党工委”和社区“联合党委”工作机制,全面推广“融合党建”模式,推动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动,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国有企业持续深化“四强四优”创建,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各级机关党组织深入开展“北疆模范机关”创建,努力建设让党中央放心、

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各高校以“三抓三促进”行动为抓手,着力构建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三位一体”组织体系。

“两新”领域广泛开展“十百千”创建培育行动,党的号召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一个支部一个支部提升,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巩固,我区基层党建的“同心圆”越画越大。基层党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

一声令下,尽锐出战。全区选派的3万多名驻村干部和广大基层党组织、乡村干部决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为摆脱贫困出点子、办实事、解难题,带领群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持续向重点乡村选派8100余名驻嘎查村第一书记和1.6万余名驻嘎查村工作队员,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截至目前,全区嘎查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全部超过5万元、80.2%的嘎查村超过10万元。

哪里最紧急,哪里就有鲜艳的党旗;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闪亮的党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区组建党员“突击队”“守护队”“志愿服务队”等4万多个,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三、强服务,打造祖国北疆红色先锋

“设施设备这么齐全,我们党员群众都可以过来举办活动吗?”“怎么才能参与你们的直播培训课程?”在兴安盟突泉县永安镇四家子村党群服务中心,经常有前来咨询问题和想参与活动的党员群众。“升级后的党群服务中心更亮堂、更便捷,也更有吸引力了。”来服务大厅办事的村民连连赞叹。

党的基层组织扎根群众之中,承担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群众的收入怎么样、日子过得好不好,看病、出行、孩子上学方不方便等等,都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关。

聚焦基层党建工作的堵点、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内蒙古突出政治功能、队伍建设、组织生活、作用发挥、群众工作“五强”标准,通过“以奖代补”、规范标准、挂牌命名等方式,打造“最强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切实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积小胜为大胜,化量变为质变,呈现出了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区建成党群服务中心1.5万余个,实现了盟市、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四级全覆盖;全区建成网格党支部(党小组)1.32万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5.73万人,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赋权、扩能、增效。

党的组织不仅要“铺天盖地”建起来,更要“顶天立地”强起来。

为解决年轻人在外务工以及老党员行动不便等参会难题,自治区积极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网上党群服务中心和网格化管理工具,推动“线上”“线下”党群服务中心互融共进;针对外卖骑手、快递小哥反映城区缺少休息场所等诉求,包头市一些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了“红色蓄能站”,配送员们在此休息充电的同时,党员志愿者为他们解答法律知识、税务等方面的政策问题;乌兰察布市组织网格员对群众诉求、市容环境等定期巡查,逐步实现了乡村治理精细化、日常管理智能化、为民服务便捷化、工作推进长效化目标。

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一种认识更加清醒:全区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推动各领域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承载时代与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一种信念更加炽烈:广大党员将在磨砺中坚守初心,在奋斗中勇担使命,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

宁波市机关党建三年工作综述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必须走在前、作表率。”2019年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机关党建篇”,为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年来,全市各级机关党组织对标对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眼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使命任务,始终以“第一方阵”的饱满姿态,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奋力走在“两个先行”最前列提供坚强保障。

一、强根铸魂,舵正帆满破浪行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全市各级机关党组织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紧密围绕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部署,进一步压紧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不断加强组织领导,较好发挥了“管好党员、管好干部、管好首脑机关”的作用。

一是聚力铸魂,践行两个维护更加坚决。全市各级机关党组织始终把铸魂补钙作为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理论学习的首要主题、教育培训的首要课程,广泛开展“七个一百”系列庆祝活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化落实“周二夜学”,高质量开展“千名支书讲党课”、“万名党员上讲台”、“潮甬”青年理论宣讲等活动,推动机关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固本拓新,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更加坚实。制定出台《宁波市贯彻落实机关党建责任制实施办法》,管党治党的责任闭环机制更加健全。“书记抓、抓书记”做法在中组部会议交流推介。举办“甬立潮头•锻造硬核”机关党建品牌展示交流活动,精心打造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金名片”,7项探索工作入选全国机关党建十佳百优案例。举办全市机关党务干部比武竞赛活动,探索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三是激浊扬清,机关政治生态更加清朗。坚持“严”的主基调,扭住“清廉机关”建设不松劲,创新开设《阳光热线——清廉机关•你我同行》监督节目,常态化开展实地检查和专项整治,用足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机关服务效能明显提升,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得到持续巩固。

三年来,宁波机关党建工作累计获得上级肯定30多项(次),相关做法得

到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90余次。宁波81890求助服务中心党支部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海行动”入选全国第三届机关党建创新成果“百优案例”。钱海军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孙成方等获评全国“最美公务员”。

二、干在实处,劲帆进击搏急流

全市各级机关党组织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机关党建的根本任务,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战斗堡垒就建强在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在哪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烟花”台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建战疫临时党委及118个临时党支部,近4000名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在战疫、抗台一线构筑起坚实的“红色屏障”。镇海疫情期间,居留镇海的2976名党员干部、职工第一时间到51个社区报到上岗。

一是保障中心有力度。全市各级机关党组织坚持在疫情防控、防汛防台等大战大考中找准行动方位,以服务大局实绩彰显机关党建使命担当。如:疫情发生以来,宁波海关在口岸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110个,累计检疫出入境运输工具2.9万余艘(架)次、出入境人员63.7万余人次;市交通局号召党员干部勇做“开路先锋”,连续3年达成交通投资年增长10%的工作目标。

二是服务群众有温度。全市各级机关单位坚持党建引领、打破边界,以“三服务”、“三为”专题实践活动为抓手,推动机关党建更好助力基层治理。奉化区创新开发“镇街一件事、帮办一键通”数字化平台,构建形成镇街与部门“双向沟通、多跨协同”的办事场景,累计受理帮办事项357件,办结率达99%。宁波海事局深化数字化改革,群众办事“零上门”事项占比94%以上。

三是督查考核有实招。全市各级机关党组织坚持以“模范机关、清廉机关、文明机关”建设为总牵引,推动党建与全局互为一体考评,使抓党建的过程真正成为实战实绩比拼、争先创优比选的过程。

三、充电蓄能,扬帆向东是大海

聚焦党员干部整体素质提升这一主题,市直机关工委通过搭建理论学习品牌、开通常态化学习平台、制定培训规划等举措,为党员干部“充电蓄能”,

抓实抓细抓常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作。

一是后浪正青春,潮甬新征程。市直机关工委以联学、比学、讲学、践学“四学”为载体积极打造“潮甬”青年理论学习品牌,帮助青年干部补齐理论素养短板,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理论学习氛围。市直机关“潮甬”青年理论宣讲团已有宣讲员237名。他们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奋斗之姿行走在四明大地,以“潮甬”之名,走“知行”之路,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二是甬习云课堂,学习向未来。依托全市机关“周二夜学”这一常态化平台,“甬习云课堂”于2020年5月上线开通。两年间,从“夜学不打烊”到“学习向未来”,甬习云课堂共推出必学26期、选学9期,其中对外发布28期,累计近2000万人次参与。

三是制度管长远,机制促发展。市直机关工委纵深推进“模范党支部”创建,做好党建品牌培育工作,其中抓机关支部建设经验做法在全国党建创新成果展示交流会上作展示交流。印发《市直机关党务干部培训规划》,计划利用5年时间实现机关党务干部“理论武装扎实深入”“能力素质显著提升”“培训体系更加健全”等三个方面的总体目标。

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也推动了全市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整体跃升,各级机关单位涌现出许多叫得响、推得开、有实效的好经验好做法。“鄞企小管家”相关做法得到李克强总理肯定;宁海“党群同心圆”先后获评全国百佳志愿服务项目、全国党建创新成果十佳案例金奖。

延边州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综述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是对外开发开放的桥头堡,也是守边固防的第一线。多年来,延边州突出党建引领,聚焦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从1963年起,就在珲春防川实行军民共建、联守联防的工作模式,成为当时全国军民联防的典型。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延边州稳定发展的需要,州委不断丰富品牌内涵,先后探索开展军警地“同心筑堡垒”“国门党建一体化”“局企军(警)林村”党建共建和“边境党建示范带”等系列载体活动,逐步形成具有延边特色的“边陲党旗红”党建品牌。

进入新时代以来,延边州着力构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促兴边富民、促两新组织发展、促民族团结、促疫情防控等“一抓六促”党建工作格局,按照“一年夯实基础、两年深化提升、三年整体见效”3个阶段持续推进,让老品牌焕发新活力,进一步筑牢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根基,为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州70周年大庆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党旗映红乡村振兴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延边州组织系统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决扛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推动干部资源、组织资源、人才资源向乡村汇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延边州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建强干部队伍,培养乡村振兴中坚力量。优化县级班子,利用县市党政班子换届契机,择优选配42名农业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具有乡镇党政正职经历的干部进入县市党政班子,圆满完成换届目标任务。配强乡镇班子,择优选拔35岁以下乡镇党政正职24人,2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人员638人,村书记、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等114人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确保结构更优、功能更强。选好村级带头人,全州105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平均年龄48.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253人、占24.1%,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目标任务,建强乡村振兴骨干队伍。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清单,指导基层党组织以高质量党建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深入开展“五星级”乡村党组织创建,推动乡村党组织创先争优、晋位升级,提升党组织政治

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全州1051个行政村普遍达到二星以上。深化村党组织“六联共建”活动,在全州组建93个“中心村”党委,推动897个村党组织开展联建共建,有效推动各类资源向乡村振兴一线汇集。积极争取中央扶持资金1.2亿元,重点支持255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和联建共建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推荐100个行政村作为2022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省级示范村,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三是下沉工作力量,充实乡村振兴一线队伍。州级领导以上率下,带头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示范带动各级干部落实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协调96个中省直部门、105个州直部门、268个县市直部门,共选派1103名驻村干部,实现391个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重点边境村等实行“全覆盖”包保帮扶,“延边州创新党建引领驻村工作”被国务院考核评估组评为2021年度典型经验做法,中央办公厅发文全国推广。研究制定乡村振兴包保帮扶工作成效考评办法,抽调12名业务骨干组建乡村振兴调研指导组,指导县(市)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党委功能作用,督促驻村干部认真履职尽责。

四是强化人才集聚,加强乡村振兴智力支撑。大力开展“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计划”,持续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创新实施“千名大学生进千村行动”,以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为重点,利用5年时间实现全州行政村大学生“全覆盖”。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孵化基地建设,在全州66个乡镇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孵化中心,建立村级乡村振兴人才孵化站,将人才孵化与发展党员、培养村级后备力量统筹推进。实施农科生“订单式”培养和“基层学历提升计划”,利用政策倾斜优势,从源头上留住本乡本土大学生,积极推荐优秀本土人才赴省内高校开展学历教育。

二、党旗飘扬战疫最前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延边州组织系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重要课题,探索建立“平战结合、一键转换”工作机制,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制胜力量,为打赢全州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一是平时构建防控责任体系,战时包保领导迅速转换为战场指挥制定《全州组织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分区分类明确属地责任和相应管控措施。逐级建立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将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各级领导班子考核和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强化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今年3月疫情发生后,州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主动选派4位副部长分别担任社区管控、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环境消杀、督导检查5个州级工作专班副组长,承上启下做好社区管控、核酸检测、重点人群隔离转运接收和环境消杀综合协调等工作。1610名州、县、乡三级领导干部层层落实包保责任,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二是平时推动党员干部下沉,战时服务力量迅速转换为作战小队。结合下派第一书记、在职党员进社区、党支部联系点、“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工作,建立党员干在社区网格组建抗疫党员先锋队部下沉基层一线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机制。今年3月疫情发生后,4.6万名党员干部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在抗疫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742个,组建党员先锋队、志愿队2178个,设立党员责任岗、先锋岗5487个,划分党员责任区3964个,81人火线入党。此外,从各县(市)直部门和街道(乡镇)班子成员中选派153名政治坚定、作风顽强、能力过硬的领导干部担任社区“第一书记”,从州直部门和部分县(市)择优选派150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集中隔离点负责人,组织精兵强将迅速向疫情防控主战场集结。

三是平时织紧织密防控网络,战时治理单元迅速转换为战斗单元。充分发挥州县两级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作用,全面推行“五长制”,配备街长、路(巷)长、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4万余人,形成上下协同、全面覆盖的治理网络,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今年3月疫情发生后,五级防控体系应势而动,4781个城乡网格迅速从治理单元转为战斗单元,“五长”立即到岗发挥作用,深入开展“敲门行动”,对社区居民开展“点对点、人盯人”地毯式排查,持续跟踪管控人员健康状况,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同时,充分发挥各领域党群服务阵地作用,48个“红心物业”企业和558个党群服务中心变身为“家门口”物资调度、人员集散的指挥枢纽,有序开展公共区域消毒、送餐送药等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有条不紊、不慌不乱。

四是平时注重一线识人察人,战时抗疫战场迅速转换为实绩考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指示精神,把考察了解干部的探头延伸到疫情防控主战场,在全省率先建立疫情防控跟踪纪实档案,明确7个方面、26类纪实材料清单,为疫情一线考准考实干部提供有效参考。今年3月疫情发生后,61名表现突出的领导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树立起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同时,制定《激励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党员干

部七条措施》,拿出一定数量“社工岗”,对防疫表现突出的公益性岗位人员,经考察合格后免试聘用,激励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五是平时加强资源力量统筹,战时党政主攻迅速转换为多方联动。注重发挥组织部门职能优势,广泛团结一切组织资源和组织力量,凝聚起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积极动员全州两新组织党组织选派3657名党员、职工志愿者,成立136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4914.4万元。发布《致全州广大专家人才的倡议书》,引导各类人才积极参加医疗救护、物资供给等工作。划拨党费8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8个县(市)疫情防控工作,慰问奋战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基层党员、干部,补助因患新冠肺炎而遇到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切实将党的关怀和温暖传递到基层一线。

三、党旗普照城市幸福花

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延边州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的“动力引擎”,以“基层建设年”为契机,全面落实《关于提升党建引领“平战结合”基层治理效能的若干措施》,在抓实责任、建强队伍、优化服务上持续用力,不断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切实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一是健全体制机制,种好基层治理责任田。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城乡基层治理的各层级各环节,州县两级党委全部成立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在组织部门成立专门工作机构,配强专职工作人员,成立管理体制改革、简政放权、网格治理、物业治理、民生服务5个专项工作组,构建上下贯通、统一有力、齐抓共管的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领导体制。按照“4+3”模式调整街道内设机构,结合实际梳理街道职责35项,建立行政执法事项清单162项,同时取消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任务,切实厘清权责边界,强化治理职能。实施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按照“全覆盖、不交叉”的原则,构建“县(市)党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一纵到底的五级组织体系,着力破解基层社会治理“谁来抓”“抓不实”等难题。

二是激发内生动力,建强基层治理生力军。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加大“社工岗”人员招聘力度,共配备1715名“社工岗”,全部落实“五险一金”待遇。畅通基层工作者晋升“双通道”,在公务员招录和事业编工作人员招聘中,均拿出一定比例的岗位,定向招录(聘)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工作者。建立“双三长”制,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双

到”活动,组建社区兼职“三长”队伍,选派15280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兼任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与日常“三长”共同参与治理服务,为“三长”人员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全面推行服务积分制管理,通过颁发证书、开展评选等方式加强优秀“三长”荣誉激励。启动实施基层治理专干招聘工作,成立工作专班,会同编制、人社部门核清编制,加大招聘力度,为每个城市社区招聘3名、每个村招聘1名事业编制治理专干,今年拟招聘700名,计划2年内完成1585名的招聘总任务,充实基层治理骨干力量。

三是强化惠民服务,提升各族群众满意度。建强用好服务阵地,将全州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化建设工作列为州委书记“书记一号工程”项目,建立8个综合性枢纽型党群服务中心,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一格一站”或“多格一站”打造500个网格党群服务站,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15分钟党建服务圈”。握指成拳凝聚服务合力,组建205个城市基层党建联盟,推动1317个党建联盟成员单位积极投身基层治理,8万余名党员群众参与联盟活动,共解决难题实事2269件,有效把资源和力量向基层一线集结。注重发挥“红心物业”示范引领作用,打造33个“红心物业”示范项目,构建起“社区党组织领导、驻区联盟单位参与、物业服务企业协助”的“治理联盟”模式。丰富服务载体,深入推进抓党建促民族团结,围绕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以“六共七进在一起”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将促进民族团结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进机关、企业、社区、村屯、学校、军警营、宗教活动场所,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良好格局。

四、党旗凝聚发展源动力

非公有制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延边州以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聚焦两新组织“两个覆盖”持续攻坚,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着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把准政治方向。加强政治培养,组织开展双百千万活动,组建全州两新巡回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活动8次,累计培训400余人次;

常态化组织开展讲党课、主题教育以及延吉市公园街道园辉社区各族党员群众开展手工花卉制作活动党史党性教育等活动3200余次,进一步增强两新组织党员职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突出政治吸引,深入实施“火种计划”,三年来,全州两新领域发展党员1724名,持续吸收有担当、有责任、有能力的优秀企业家、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择优推荐民营企业家和党组织书记为省州县“两代表一委员”103名、省州县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179名,进一步激发了广在大两新组织党员职工干事创业热情。突出正向激励,在《延边日报》、“边陲党旗红”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连续刊发“民营企业家话党建”体会文章120余篇,拍摄党建微视频72个,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二是严密组织体系,筑牢红色堡垒。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派驻建”等方式,切实增强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的有效性,切实做到两新组织覆盖数量再提升、党的工作全覆盖。坚持以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为抓手,创新开展“创五化争五星”活动,累计打造40个“五星级”党组织和“标兵党支部”,抓实标准规范、抓好特色载体活动,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抓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把党建覆盖到最活跃的地方,先后成立州互联网、电商、外卖、物流、代驾、快递6个行业协会及其党委和8个县(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联合会及其党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党建工作体系,确保统得起、管得住;各县(市)在有党员的64个新业态企业中建立46个党组织,通过选派27个派驻党支部、81名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统筹整合非公党建指导服务中心、街道(乡镇)党群服务中心、党政机关闲置房屋、银行网点以及新业态企业等阵地资源建设“暖心驿站”,做实关心关爱,引导新就业群体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三是深化融合互促,凝聚发展动能。一方面,注重发挥党建优势,助企纾困解难。深化开展建强“红色孵化器”助企纾困活动,依托全州17个“红色孵化器”,深入贯彻落实“助企发展15项举措”和“七个一批”帮扶任务,重点在企业融资、紧缺人才、产品销售等方面加大力度,助力企业孵化成长;建强197名红领岗、401名政工师、346名帮企发展服务团成员三支队伍,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力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服务民企行”活动,通过“红孵贷”“红易贷”等金融产品,帮助企业融资5270万元,组织开展“组团式”帮企服务活动243次。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融

入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挥非公业主联合会作用,开

展“千企助千村”“红领集市”进农村(小区)等活动,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637件,投入帮扶资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642万元。

五、党旗构筑千里边关红色屏障

边境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延边州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扎实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筑牢边境一线战斗堡垒,持续推动干部、人才、资源向边境一线倾斜,确保边防巩固、边境安全、边疆繁荣、边民幸福。

一是强化思想建设,筑牢边境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根基。抓实党内集中教育,坚持把党内教育延伸到边境一线,落实到每一个党支部,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聚焦新思想强化理论武装,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开设“新时代大讲堂”,大力推进网上学习教育、掌上组织生活等“互联网+党建”模式,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掉线”、流动“不掉队”。依托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党史党性教育,深入挖掘延边州红色教育资源,打造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25个,广泛开展“重走抗联路”和“五同教育”等体验式教学,有效促进各民族之间、边民与内地群众之间的交流交融。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不断壮大边境村党组织工作力量。建强“头雁”队伍,采取本地培养、公开选聘、返乡创业、精准选派“四个一批”方式,推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突出抓好边境村返乡创业工作,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和城市居民到边境一线创业、就业、兴业,255名返乡创业人员进入边境村“两委”班子,有效缓解了边境村空心化老龄化贫困化和党组织后继乏人等问题。加大发展党员力度,探索试行农村发展党员包保责任人制度,在原有2名入党介绍人基础上,由乡镇党委委员或党员副镇(乡)长与发展对象结成对子,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严把质量关。健全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治边机制,建立边境管理部队主官挂任州、县公安局和乡镇班子副职的三级联动组织体系,增强边境防卫管控能力。创新实施边境村人才支持计划,州县两级各拿出98个事业编制引进大学生,保证每个边境村配备2名,服务期3—5年,充实边境一线工作力量。

三是强化服务建设,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聚服务合力,协调

61个省直部门、31个州直部门、73个县直部门,选派84名驻村第一书记、176名驻村工作队队员、32名定点帮扶联络员充实一线工作力量,实现边境村包保帮扶“全覆盖”。优化服务平台,指导县(市)如期完成驻村干部党委换届,强化联系服务、监督管理、教育培训功能作用,督促驻村干部履职尽责。强化正向激励,择优推荐边境村“两委”干部参选“两代表一委员”,在各类评先选优工作中向边境一线基层组织和党员倾斜,激活干事创业热情,提升服务边疆群众水平。2021年,全州边境村共有28名党员和17个党组织获得省州县建党百年“两优一先”荣誉称号。

四是强化载体建设,打造延边特色党建长廊。实施军警地“同心筑堡垒”工程,充分发挥延边州军警地党建共建传统优势,组织驻边军警部队官兵、乡镇党员干部和村“两委”成员成立联合护边员巡逻队、军警地护卫队;健全完善军警地联席会议制度,联合驻边各方定期召开边境形势分析、工作研讨、任务部署等联席会议,全面清除盲点、整治弱点,织牢合力治边守边网络。实施“国门党建一体化”工程,充分整合口岸联检部门党建资源,成立“国门联检党委”,在口岸驻守单位边防检查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口岸办公室、海关设立4个党支部,加强党建联动,形成了“资源共享、通关共商、和谐共促、形象共树”的口岸党建新格局。打造边境党建示范带,以中朝边境一线46个边境村为重点,采取资金倾斜、项目扶持、包保帮扶等方式,加大对边境一线的支持力度,选派优秀后备干部到边境乡村挂职,组织优秀教师、医生到边境村服务,实行边境村干部特殊岗位津贴、护边员补贴和边民补贴、党建工作经费投入保障等系列扶持政策,筑牢边境安全屏障,让群众安心享受边境生活。

白银市全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白银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鲜明树立大抓基层、狠抓落实的工作导向,在抓基层、打基础、提质量上下功夫,在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上求实效,一件接着一件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持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一、注入原动力,增强队伍凝聚力

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党的十八大以来,白银市综合运用中心组引领学、领导干部带头学、青年小组创新学、支部研讨深入学、专家名师辅导学、实践观摩浸润学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十年来,白银市高标准、严要求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坚定地在感情上衷心爱戴核心、思想上高度信赖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行动上紧紧跟随核心。

同时,坚持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依托“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从严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召开率达到100%,落实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更加严肃规范,切实烧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广大党员的党员意识、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累计培训城乡基层和行业领域党组织书记3.2万人次,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二、建强主心骨,构建组织体系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十八大以来,白银市以“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指针,更加注重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白银市围绕“支部升格”组建功能化党组织、围绕“村社共建”组建产业化党组织、围绕“跨村联建”组建区域化党组织,702个行政村普遍建立“村党组织—村民小组(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组织体系,依托“十一大特色产业”建立产业链党组织1352个,农村党组织成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的坚强战斗堡垒。

逐级建立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将46%的社区升格为党委,推动40%的城市居民小区建立党支部,培育社区社会组织906个,“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基本形成。

此外,先后成立互联网、律师、交通运输等行业党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86.33%、73%,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提升组织力,增强党建效能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白银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突破。

十年来,白银市先后组织实施党建引领奔小康行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整合组织、干部、人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集中,累计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员3500多人次,组织1.6万名市县机关干部参与帮扶工作,评聘引进农业领域首席专家9人、“两院”院士5人,助推37.1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27.72%实现清零。

按照“抓乡促村、强基提质”的工作思路,白银市深入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旗帜领航、能力素质、队伍优化、正向激励、支部晋级、引贤聚力、五治融合、党建引领“八大提升工程”,组织2.1万名农村党员作出公开承诺,“三问三改两争”活动排查整改村干部思想、作风、工作方面问题12953个,302个驻村工作队931名队员吃住在村、工作到户,切实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除此之外,组织713个机关企事业单位、3万多名市县乡村干部全覆盖下沉到村(社区),参与小区执勤、核酸检测、服务保障等工作,有效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锻造排头兵,打造骨干力量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党的十八大以来,白银市全面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以“头雁效应”激发“雁群活力”。

白银市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深入实施“头雁工程”,702个村

全部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平均年龄从2013年换届后的42.9岁下降至38.42岁、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从56.65%提高至99.86%,社区书记平均年龄从43.25岁下降至33.63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从65.44%提高至100%,专职化村文书和社区工作者配备分别达85.04%、61.42%,村(社区)“两委”班子整体功能大幅增强。

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程序关、质量关,十年来累计发展党员13544名、净增加17026名,女党员占比提高6.85%,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占比提高13.18%,35岁及以下青年农民党员占比提高6.02%,从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先进性纯洁性进一步增强。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站在新起点、阔步新征程,白银市将全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为加快建设“六个新白银”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酒泉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围绕服务中心工作大局,持续用力补短板、强弱项、抓治理、促提升,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进乡村振兴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靠实责任,以上率下推动落实

市委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带头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延伸,推动党的领导在农村领域全面覆盖、一贯到底。

一是高位推动强部署。市委始终把农村基层党建作为基础性、根本性、保障性工作来抓,特别是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纳入党建工作“大盘子”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切实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健全机制强指导。市委常委带头落实党建工作联系点和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深入贫困村、乡村振兴重点村等调研指导,帮助理清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措施,建强支部堡垒。健全完善县级党委抓乡促村制度机制,推动各县市区全面落实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包抓乡镇、乡镇班子成员包村联户、村“两委”成员经常入户走访制度,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三是严督实考强问效。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定期不定期暗访督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驻村帮扶等基层党建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真正将抓党建工作责任延伸至“神经末梢”。同时,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坚持考评结果与年度考核结果相挂钩,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全面扛牢抓党建的政治责任。

二、夯实筑牢战斗堡垒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党建工作信息化和“四抓两整治”措施落实,不断筑牢农村基层战斗堡垒。

为强化政治引领,我市以党内集中教育为契机深化学习,推动农村基层党

组织和党员干部铸魂补钙,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贯穿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日常教育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为补齐短板弱项,我市常态化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每年由县级领导干部带队“村村到”开展调研排查、问诊把脉,精准摸排整顿对象,严格落实“四个一”措施,近3年累计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65个。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结合村“两委”换届,对“两委”换届考察对象进行了县级联审,坚决清理失信、失德考察对象66人,基层政治生态进一步净化。

为夯实基础保障,我市不断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力度,切实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市级财政每年列支300万元,全面改造提升村党组织活动阵地,村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全部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全市村、组干部年均报酬达到4万元、1.3万元,“一肩挑”村党组织书记年工作报酬达到5万元,村级办公及服务群众工作经费由3.2万元提高到5.9万元,切实调动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选优育强领头雁

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我市把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党建的重中之重,通过选优派强党组织书记、强化教育培训、结对帮带培养等措施,着力打造基层党建过硬“领头雁”队伍。

近年来,敦煌市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合作确定共研课题、与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建立农村党建研究基地,精准推进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和后备人才教育培训,努力提升村级党组织带头人的能力素质,让“领头雁”飞得更高更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好人+能人,才是当家人”的选人导向,高质量完成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换届,一大批学历层次高、综合素质好、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进入乡镇班子。公开选聘专业化管理村党组织书记119名,建立村级后备干部“N+1”结对帮带培养机制,不断蓄足源头活水。结合乡村换届“回头看”,加大调研督导力度,不断推动乡村党组织书记苦练内功、接续奋斗、实干为民。

我市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党校和玉门铁人干部学院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分级组织开展集中培训,有力提升了基层干部的履职能力。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组织开展乡镇党委书记破题行动“大比武”“电视问政”和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等活动,乡村“领

头雁”队伍的能力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我市还坚持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坚持优中选优,累计选派1000余名机关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全市选派26名退出实职的调研员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助力乡村发展。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在瓜州县三道沟镇三道沟村党总支书记吴亚明看来,农村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低,最大的原因就是农业产业相对落后。近年来,瓜州县三道沟镇三道沟村实施了以“福禄花田”为核心的特色农业生态文化小镇创建示范区建设项目,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我们依托‘福禄花田’核心示范区,通过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将制种花卉的经济效益和观赏价值有机融合,吸引更多游客到‘福禄花田’,拉动三产服务业的发展,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长,增加群众收入。”吴亚明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产业振兴有机融合、互促共进的创新模式,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构建富民产业新布局。我市切实发挥乡村党组织在特色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全面推广“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全市累计建成先锋富民产业基地500多个,培树先锋富民示范户1万多户,带动广大农户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增收致富。

抓好基层组织全覆盖。深入推进“三链”建设,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在农村建立产业型党组织530个,组建产前、产中、产后功能型党小组600多个,构建了一产业一支部、一链点一小组的“一核多元”组织体系,有效筑强了产业一线堡垒。全面深化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全市有村党组织创办、领办合作社404个,带动建成“五有”合作社2136家,国家示范社21家、省级示范社158家、市级示范社580家。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支撑。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举措,市级财政专项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50%以上,切实增强村级组织的自我造血功能和为民服务能力。

四、乡村善治步履铿锵

乡村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领域和重要内容。

近年来,肃州区高度重视培育良好家风,坚持以家风促民风、以民风带乡风。位于银达镇银达村的肃州好人馆自开馆以来,各类道德模范和各行各业先进典型的故事逐渐被更多人熟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聚焦乡村治理重点难点,不断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切实以高质量党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我市建立健全“行政村党组织——村民小组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建立村党组织435个、网格党支部599个、党小组2050个,设立党员联系户6082户。加强村级配套组织建设,在村民委员会全覆盖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和公共卫生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治理体系。

二是强化乡村法治秩序。我市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发动党员干部、乡贤能人、退伍军人等参与乡村调解,组织村“两委”成员、警务信息员、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开展维稳排查工作,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开展平安乡村创建活动,营造良好乡村治理环境。深化抓党建促农村宗教治理,推进“党亲•国好•法大”教育实践活动,完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后村级权力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水平。

三是培育涵养文明乡风。我市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全面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广泛选树“五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先进典型,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我们的节日”“做文明有礼酒泉人”等各类主题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环境卫生整治、道德讲堂、“三下乡”等活动落实落细,促进乡风文明、正气充盈。

党的十九大以来漳州市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党的十九大以来,漳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聚焦重点任务,持续精准发力,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目标,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疫情防控等“大战大考”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一、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定践行两个维护

一是抓好思想理论建设。市委常委会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全市各级党组织,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信念、固本培元,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全市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重点,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开展党员全员轮训,推动党员干部做到至信而深厚、融通而致用、执着而笃行。

二是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先后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持续兴起“大学习”热潮。充分运用女排精神、谷文昌先进事迹、“漳州110”事迹等漳州市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先进典型,抓好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持续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推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党组织书记带头讲党课,广大党员边讲边学边受教育。创设“微型党课”“村支书微讲坛”“乡村党校”等特色载体,增强党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充分运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党内生活的制度,引导党员干部检视自己、查摆不足、整改提升。

二、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一是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市委常委带头,带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4471个党支部联系点,推动各类资源下沉一线,每年帮助支部解决2~3个实际问题,有效提高基层党支部建设水平。深化开展农村党组织“达标创星”活动,将评定结果与薪酬待遇、评先评优挂钩,对被评为五星级、四星级等次的党组织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补助,推动农村党组织比学赶超、晋位升级。常态化开展软

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通过排查整顿工作、开展“回头看”工作、落实“一支一策”整改提升,推动基层党建突出问题的解决,把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二是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突出“双好双强”标准,积极稳妥推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通过开展“村书记绘蓝图”“逐村观摩、逐镇拉练”等竞赛活动,组织各村比拼亮晒、互学互促,培养、选树一批有信仰、有本事、有情怀、有根基、有年头的“五有”村党组织书记。2015年起,全面推行“村主干职业化管理”,实现将村民自治纳入党的框架内来领导、将村主干待遇纳入财政预算内来保障、将村主干岗位纳入干部体制内来管理、将村主干权力纳入制度笼子里来监督。2019年,进一步延伸拓展村主干职业化管理,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将村级党组织书记纳入“准体制”内,让他们安心扎根基层干事创业。

三是锻造新时代先锋队伍。先后2次开展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排查整顿工作,持续加大在青年农民特别是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回乡人员、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有效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源源不断为党的肌体补充新鲜血液。同时,坚持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实施开展“两优一先”示范引领工程,筛选确定50个示范典型,推动形成“一个典型一面旗,一批典型带全局”的良好氛围。

精心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为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组织开展“七一”期间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生活困难党员等活动,真情关怀慰问基层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三、突出系统观念,整体推进全市域、全领域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牢固树立全域党建理念,谋划实施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助推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抓好农村、城市、两新组织、机关、国企、学校、医院等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品牌、出实效、上水平。

在农村,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行动。以加强农村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为目标,通过分片分类推进,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面,着力破解基层党建片面化、碎片化和点强面不强问题,分片分

类打造18个县级党建示范片、51个党建示范项目,培育了一批五星级党组织和百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推动农村基层党建从“一片红”到“全面红”。

在城市,坚持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驻区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通过建立和落实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打造“一核多元、三共一体”的城市基层党建综合体。创新开展“强基固本”“头雁培育”“先锋引领”“睦邻善治”“示范创建”和“保障护航”近邻党建工作“六项行动”,推动800个小区实现党组织全覆盖。推行党员街巷长、楼栋长、网格员“两长一员”机制,开展“社区110”“邻里芗亲”“智慧芳邻”等一批特色活动,打造了20个市级近邻党建示范点,营造“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量、邻里一家亲”的氛围。

在两新组织,创建三抓三评创六好党建工作机制。引导各级党委抓重点强保障、抓难点扩覆盖、抓亮点树品牌,全面推行党组织评星、党员评分、党建之友评优三项活动,推动两新组织达到发展好、文化好、管理好、班子好、党员好、评价好的“六好”目标要求。针对新兴领域党建难题,创新开展齐力助新、组织覆新、示范领新、关爱暖新等“七新行动”,推动成立互联网、快递、物流等市县两级行业党委,采取重点区域连片建、重点行业联合建、重点企业带头建等方式成立新业态企业党组织107个。先后投入7200多万元,在省级以上园区建立14个党群服务中心,有效发挥政治、服务、孵化、辐射四项功能作用。

在机关,积极开展机关联动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活动,100个市直单位与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线路所覆盖的94个挂钩村开展联系对接。在国企,聚焦国企改革、整合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有效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在学校,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学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在医院,全面加强医院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迅速响应号召,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机制,组织动员医务工作者投身疫情防控最前沿,构筑严密疫情防线。

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向发力、同频共

一是大力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

振兴有效衔接,出台《关于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意见》,布局“破壳、消薄、领跑”三大行动。深入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五个提升”工程,

建强用好选调生、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全面推行新录用公务员(含参公人员)试用期满后到基层锻炼1年,鼓励市管干部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积极推广“党建引领、整县推进、抱团发展、提高效益”发展模式,

推动自然禀赋趋近、产业模式趋同的村“跨村联建”,推行“党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探索“高速服务区+供销社+镇村”共建联建新模式,抓好324个省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和3个红色美丽乡村建设,培育打造一批特色示范点,走出一条党建强、发展强的乡村振兴之路。

二是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行“红色网格”服务管理机制,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社会保障、平安建设、应急管理等工作的联动管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深化城乡网格治理“2+N”模式,积极探索成立片区党建联席会、“党建网格+微信公众号”社会治理服务新路径等,构建“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体系,创新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在疫情防控、防台风防汛和文明城市创建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广泛组织动员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筑牢群众身边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是大力推进党建助力高质量发展。围绕全市“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持续深化“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组织引导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全市安排市、县(区)领导及两级有关部门领导,分别挂钩1263家重点企业,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立足我市“9+5”千百亿产业布局,由18家“党建强发展强”的龙头企业,牵头建立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等产业链党建联盟5个,推行“龙头企业轮值主持、行业企业信息共享、联盟发展经费众筹”等3项机制,完善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和服务清单,促进上下游联盟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持续深化“党建强企”联合行动,用好用活“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平台,选派325名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兼任366家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联合15家涉企部门制定重点服务清单,提出52条具体举措,为企业提供政策、服务、人才和要素等保障,着力打造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红色引擎”。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一如既往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为在更高起点上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奋力谱写富美新漳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注入澎湃动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赣州市持续推进党建工作综述

红土潮涌,党旗飘扬;凝聚力量,奋楫扬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举党的旗帜,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做到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调度、同推进、同考核,着力把赣州打造成为“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红土圣地。鲜红的党旗在全市攻坚战场高高飘扬,1.53万个基层党组织活力迸发,32.32万名党员担当作为,汇聚起加快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磅礴力量。

一、坚定信念,不断夯实政治思想基础

市委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并严格落实常态化制度化要求。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政治上的清醒缘于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来自理论上的坚定。

十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立足实际、精心谋划、统筹推进,推动政治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市委常委会班子成员率先示范,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列为学习的第一议题。紧盯“关键少数”,市委常态化举办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读书班,持之以恒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全市党员干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坚持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方向、找办法,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从2019年开始,市委还建立“每月集中学习日”制度,固定每月第一周星期五组织全市党委(党组)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并组织巡听指导组随机参加部分县(市、区)委、机关党组的中心组理论学习,督促各级党组织把政治理论学习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市委有部署,基层有行动。各级党组织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多层次多形式

的学习活动在全市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各地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日常学习、集中培训首学内容,常态化开展读红色家书、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观红色影视、看红色展馆的“五红”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常态化开展基层宣讲,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坚定贯彻“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大抓基层,增强党的组织力凝聚力

“我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干部,深切感受到近几年市委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每年提出重点任务清单,分步骤、成体系推进,让基层好操作、好落实。”南康区委组织部肖小军谈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切感受时这样说。

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是重大课题。

十年来,我市面对全市党组织数量多、体量大的实际,始终坚持夯实基层基础,分领域、成体系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本要素保障,切实把每个层级、每个领域、每个环节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

一是坚持严抓基层基础。紧扣农村、城市社区、“两新”组织、机关、学校、国企、公立医院等七大领域,把握各领域各行业特点,出台政策措施,破解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全领域开展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从组织设置、领导班子建设等方面明确具体标准,在党员队伍建设、组织活动等方面列出具体规范要求和“参数指标”,分领域开展大排查,督促基层党组织逐一对照落实;建设一张整体连接基层党组织的智慧化信息网络,动态感知规定动作落实情况。

二是坚持系统整体推进。市委从2019年开始,连续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过硬)行动”,每年列出重点任务,每一项都明确“要实现什么目标、要达到什么效果、落实的责任主体”。在市第六次党代会上,提出实施“党建质量过硬行动”,做到每月统计工作进展、每季度召开常委会听取汇报,促进党建工作质量持续提升。

三是坚持给足基本保障。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督促11个市直单位出台支持措施,在全省率先出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与村干部收入挂钩激励机制,大力实行“1+N+1”强村带弱村机制,全面推行联村发展、部门帮村、

村企

合作等发展模式。

同时,我市还建立基层党建每季度常态化调度推进落实机制、党建特色(创新)项目评选激励机制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全市上下抓党建、议党建的氛围更加浓厚,基层党组织成为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近年来,我市党建工作取得良好成绩,在全省举办的两届党务技能大赛中,获奖数量和获奖质量均列设区市第一名;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结果连续数年位居全省前列。

三、强化力量,党员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9月14日,赣州经开区水韵嘉城C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成立,在职党员

面向党旗庄严宣誓。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十年来,我市强化源头把关和教育管理,推动党员队伍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在党员发展上,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各领域各行业先进分子及时吸收到党内来,持续加大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党员发展力度,将发展名额向青年农民、大学生、高知识群体等重点群体,以及农村、“两新”等薄弱领域倾斜,党员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党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近三年来,全市发展农民党员11068名,占发展党员计划数的52.31%;发展35岁以下年轻党员

15771名,占发展党员计划数的74.54%。截至2021年底,党员总数由2016年的299781人增加至328091,同比增长9.44%,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占比由2016年的31.19%增加到2021年的39.83%。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我市切实抓好基层党员队伍管理工作。首先,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2019年以来推荐“新时代赣鄱先锋”选树学对象417名,推荐20名省级重点宣传对象,市本级109名重点宣传对象集中宣传。大力开展党员分类管理和党性体检,将党员分为一般党员、老弱党员、失能党员,按照对一般党员严格积分预警管理,对老弱党员进行记实性管理,对失能党员以人文关怀为主的思路加强分类管理。

如今,我市党员在各条战线、各自岗位,恪尽职守,努力奉献,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实干中磨砺担当,有力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守正创新,党建与中心大局融合互促

信丰县新田镇坪地山村在党建引领下,发挥全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村的优势,利用100万元扶持资金,撬动126户村民以土地或现金方式入股,组建“信丰县美丽山村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发丛林漂流、水上乐园、欢乐谷等旅游项目。该村2021年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从负债到年收入20万元的飞跃,探索出“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乡村旅游”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走出了一条“村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我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例子。

十年来,我市打破以往基层“就党建抓党建”的“闭环”现象,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实现党建与中心大局同频共振、融合发展、互相促进。

赣州原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江西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市紧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坚持以党建凝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力量,2016年至2020年,全市1.5万余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在扶贫一线倾情奉献,114.3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23个贫困村(含167个深度贫困村)全部退出、

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

同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市委注重在基层一线锻炼、培养、选拔优秀干部。建强“一线指挥部”,注重选配熟悉“三农”工作、善抓乡村振兴的干部进入县级领导班子,目前,新一届县级党政班子近八成的干部具有涉农工作经历。打造“前沿作战部”,注重选配“一懂两爱”的干部到乡镇任职,新一轮乡镇班子换届后,班子成员中近九成有两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配齐配强帮扶力量,坚持尽锐出战,向1853个村选派5504名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推动农村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坚强战斗堡垒,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村“两委”换届后,党组织书记“两升一降”明显,致富能手占比84.58%,“一肩挑”比例达99.65%。

我市通过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法,得到了中组部等部委,以及人民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的高度肯定,先后在《全国基层党建工作情况通报》《人民日报》刊登。

市委始终坚持中心任务推进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进覆盖到哪里,让鲜红的党旗在重大工作任务一线高高飘扬。

围绕“五型”政府建设,组织机关党员开展“我是党员我先上”等活动,机关党员身先士卒作表率,勇挑重担践初心;把党的领导融入国企公司治理全

过程、党的建设内嵌公司治理各环节,大力开展“党员揭榜挂帅”等活动;积极引导“两新”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坚持把党支部建在项目上、建在产业链上;打造“党建+项目建设”共同体,让党员走在前、干在前。如在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建设中,设立临时党组织和党员先锋示范岗,推动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7个月建成落地,创造了“赣州速度”。

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我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筑牢党的执政之基,为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张家口市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纪实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是夯实党在城市执政基础、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市域社会治理新形势新要求,强化党建引领,关切民生实事,夯实治理根基,创新性开展了一系列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使基层社会治理活力潜能得到充分释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固本培元筑基赋能,健全基层治理工作体系

“要把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建得更强,发挥社区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社区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在办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固基本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我市进一步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推动符合条件的社区调整设置党委或党总支。对全市社区党组织设置情况开展集中摸排活动,对于党员人数超过50人或100人,建立党总支或党委,全市共设置社区党委144个,社区党总支64个,切实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强化党建引领,打造“百姓物业”,提升社区物业服务管理水平。推动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全覆盖,积极发挥社区党组织“聚合”作用,通过单独组建、成立联合党支部或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措施,实现物业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充分发挥党员业主的表率作用,大力推进“红色业委会”建设。健全街道社区物委会、“红色业委会”、物业企业和居民群众“四方协作”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推进问题解决。建立健全社区物业服务管理质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社区物业服务管理责任单位“红黑榜”制度。整合各领域服务行业优质资源,探索建立“张家口市百姓生活大管家服务联盟”,让居民生活更加顺心、安心、暖心。

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通过“三核三定”(核户数、定员额,核资格、定身份,核等级、定薪酬),指导各县区开展身份认定和薪酬套改工作。探索推行“社区工作者—社区书记—事业编制社区书记—街道副职”培养链条,为社区干部打通发展渠道。市财政每年列支95万社区工作者培训经费,用于社区

干部教育培训,运用“线上+线下”“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对社区书记、社区“两委”和社区工作者开展分级分类培训。近三年,累计组织示范培训班8期19班次,培训社区干部2318人次,社区工作者开展党建工作、平安建设、文明创建、服务群众的能力有效提升。

高标准建设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市23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均不少于1000平方米;313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均不少于500平方米,其中1000平方米以上社区的有61个。把党建、治理、服务等功能整合进党群服务中心,注重统筹相关部门在街道、社区设立的各类活动阵地,推动设施共用、力量资源共享。

二、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机制

党建有温度,城市社会治理才能有活力。

为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我市创新完善“百姓说事、干部解题”工作机制,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居民群众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及时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的揪心事、烦心事、堵心事。

市委组织部制定出台《张家口市“百姓说事、干部解题”工作积分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干部解题”工作规范》《“百姓说事”指导规范》,推动说事解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桥东区、桥西区、宣化区、怀来县和经开区等试点县区先行先试“百姓说事、干部解题”工作机制,其他县区稳步推进。全市19个县区都成立了“一专班”“多中心”,由县区委书记、县区长任工作专班双组长,下设多个职能整合、精准高效的指挥中心,实现县区层级对说事解题的直接调度、督导、考评。搭建县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信息化指挥平台,开通事件上报、派单接单、反馈评价、积分管理等10项功能,把群众反映问题细化为9大类81项,36万余名群众注册并上报事项,社区在3小时内完成审核派单;实行接诉即办“双直报”,每个邻里大管家包联20户左右居民,实时了解居民困难需求,对解决不了的问题直接报到社区和街道,社区把解决不了的问题直接报到街道和县区,形成了小区说事,街道、社区点对点解题反馈的小循环,以及小区党组织将问题直报县区、相关职能部门限时解决、答复情况在县区平台晾晒评价的大循环。3月以来,为居民群众办理各类事项8177件。

此外,我市按照“一社区一品牌、一小区一特色、一网格一亮点”目标,

打造示范片区,把党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和治理效能。设置攻坚片区,集中攻克一批重点难点问题,推动攻坚行动转化为社区常态化治理工作。

三、覆盖延伸拓面提质,提高基层治理工作效能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末梢,夯实末梢是实现城市高效能治理的关键。

我市整合基层治理“一张网”,在小区(楼院)网格基础上,构建党建、综治、城管等“多网合一、一网多能”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在符合条件的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网格中建立党组织,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的制度机制。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

—网格(小区、片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原则上1个网格设立1个党支部或党小组,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或党员骨干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兼任网格长。截至目前,成立小区(楼院)党支部2243个,楼栋党小组4431个,社区网格党组织4604个。打造社区党组织书记、网格(小区、片区)党支部书记、楼长(党小组长)、邻里大管家、志愿者、县区直解题队伍等骨干队伍5.4万余人,全部进入网格,明确队伍职责,领权认责、挂牌上岗,形成工作力量汇入社区、服务资源助力社区治理新格局。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吸纳1518名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协调调动区直部门、驻区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等多方力量参与共建共治,促进区域性党组织与区域内各类基层组织之间的互联互动、共建共享。

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推动干部力量下沉,选派市、区(县)干部到社区担任第一书记,深化开展“双报到”活动,社区党组织结合实际,完善细化需求项目清单,发布服务项目微心愿,供市直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认领;机关单位党组织与结对社区制定党建联建、服务群众、基层治理等工作计划,根据社区需求,参与居民协商议事和党建联席会,推动问题解决。在职党员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协助社区做好防疫宣传、重点人群摸底排查、环境消杀、便民服务等志愿服务工作。目前,86个市直单位与主城区105个社区结对共建;11328名在职党员到社区亮身份、作贡献,认领环境清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岗位。区域全员核酸筛查期间,7600余人次市直单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与社区干部、楼长(党小组长)、邻里大管家、居民志愿者等混合编组,成立临时党支部,扛红旗、当先锋。

淮南市直机关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市直机关工委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职责定位,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引导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忠诚尽职、奋勇争先,开拓创新、埋头苦干,机关党建工作成果显著,实现了在全国有影响、省内争一流的目标。

一、抓政治强引领,带头做到两个维护

市直机关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引导广大党员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在强化理论武装中坚定政治立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采取领导干部讲党课、学习研讨会等形式,推动学习贯彻入脑入心、落地落实。在落实专题教育中锤炼政治品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开办“舜耕大讲堂”、党史讲堂,赴革命烈士纪念林(馆)、廉政教育基地参观见学,持续锤炼提升政治品质。在应对大战大考中彰显政治担当。2020年,9000余名党员下沉社区一线防疫,5000余名党员参与抗洪抢险。2022年,3100余名党员参与“社区吹哨、党员报到”,组建419人的“党员志愿者突击队”奔赴抗疫最前线、300人的“交通守护者”党员先锋队驰援淮南高速卡点执勤值守。

二、抓融合强保障,发挥机关党建优势

市直机关坚持将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机关党建在服务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坚强保障作用。

强化品牌建设。扎实推进“双强”党支部建设,广泛开展“为民惠企争模范”活动,打造“城市管家•绣美淮南”“党徽映税徽•12366”等一批党建品牌。强化党建引领。派出1054名党员干部倾心倾力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取得实效。组建80支志愿者服务队,组织14849名党员干部职工签订创城承诺书,掀起创城热潮、提升创建质量。强化为民服务。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活动,105家单位解决群众难题867个,发放慰问金226万元。“三送活动”获全国群众工作优秀案例。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办理实事1100余件。三、抓基层强基础,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市直机关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续推动各级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

进步、全面过硬。注重制度落实。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坚持按期换届、配齐配强党组织班子、优化组织结构。在全省率先建立《基层党建档案工作制度》,建立党支部联系点307个,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注重队伍建设。开办党建业务培训班50轮次,发展党员近1200人;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876枚。注重典型带动。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干部、主题党日优秀案例580多个,创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360个、共产党员示范岗(示范窗口)750个,引导各级党组织向先进学习。

四、抓督导强履职,压实党建工作责任

市直机关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理清责任体系。制定《市直机关党的建设工作责任清单》,形成“三级五

岗”责任体系,构建闭环工作机制。抓实述职评议。在全省率先制定“一诺二述三评”考核办法,每年有600至700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形成淮南机关党建品牌,获全国优秀案例。严格督导考核。创新建立机关党建工作“双月督查”机制,每次对20余家单位进行精准督检,对发现的问题制定三个清单并限期整改,持续跟踪问效。

五、抓党建带群建,激发群团组织活力

市直机关坚持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全面加强市直机关群团组织建设,呈现出奋进、争先的浓厚氛围。

以组织凝聚力量。组建基层工会组织41个、团组织25个、妇委会55个,凝聚起广大职工、团员青年和妇女的力量,在各个岗位发挥积极作用。以书香提升素养。连续10年开展市直机关读书月活动,命名表彰70家“机关书屋”、180个读书品牌和悦读家庭。市直机关“读书月”活动被评为全省“十佳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以活动激发活力。举办10届市直机关“中国梦”系列青年演讲比赛、8届智力运动会、4届健步走活动,表彰“最美家庭”“巾帼文明示范岗”等200余人次,有力激发群团工作活力。

全州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大力实施基层组织整治行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注重思想政治建设,铸就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

一是狠抓党内集中学习。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全州各级党组织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狠抓理论教育培训。精心设置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政策理论和党性教育课程不少于70%,2012年以来,州上举办各类培训班7099期,培训党员干部103.8万人次,通过专家讲授、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等方式,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全面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自觉转化为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

三是狠抓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着眼夯实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制定加强党员理想信念的意见,从正面教育引导、党员队伍调研、日常监督管理、加强激励关怀等5个方面明确具体措施要求,持续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充分激发基层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分析党员队伍状况,定期开展走访调研和民主测评,积极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坚持不懈大抓基层,打造能打硬仗胜仗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是选派精锐力量奋战脱贫第一线。集全州之力全力攻克贫困堡垒,领导干部率先士卒,地级干部挂牌督战东乡县76个深度贫困村,选派州直单位500名优秀干部担任东乡县贫困村联户长,做到吃住在村、工作到户,连续奋战700多个日夜,为推动东乡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央省州县四级910个单位帮扶1090个村,2019年以来接续选派驻村帮扶干部3407名,3.47万名干部结对帮扶14.12万贫困户,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

二是选优配强乡村两级班子。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乡镇党政正职平均年龄38.1岁,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占46%,乡镇领导班子结构向年轻化、知识化迈出重要一步。深入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新一届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35.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71%,1090个村文书实现大学生全覆盖,年轻大学生成为村干部的主体力量,彻底改变了村干部年龄老化、知识不足的落后状况。

三是切实加大基础保障力度。2012年以来投入资金3.6亿元,新建或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857个,配套设置党员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文化广场等设施,如今党群服务中心成了村里最闪亮的标志、最凝聚人心的地方。建立村干部报酬稳定增长机制,村干部报酬普遍提升,有效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村级办公经费补助标准由1.6万元提升到5万元,有效保障了村级组织的运行和服务群众活动的开展。

四是持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把党员入口关,健全完善发展党员跟踪监测机制,不断提升党员质量,优化队伍结构。改进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设立临夏州流动党员西藏党委,把6个党支部、136名党员纳入组织管理,为临夏籍在藏党员群众筑起“高原之家”。

深入开展“三亮三争”活动,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郭占忠、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崔海洋等一批先进典型,为全州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标杆榜样。

五是深入实施基层组织整治行动。全面落实“四抓两整治”重点措施,常态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012年以来,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636个。深入开展基层党建示范创建行动,创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7个、省级标准化先进党支部44个。注重运用信息化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全州3639个党支部、9.2万名党员充分利用甘肃党建平台开展党内组织生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

六是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入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光伏、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与群众致富双赢。目前,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资产总额达到18.3亿元。建立村干部奖励报酬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挂钩机制,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890个,全州109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万元以上,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743个、

占66.8%,村级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能力明显增强,结束了村级无产业的历史。

七是不断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深入开展“数家珍、说变化、话未来”和“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活动,逐村编印家珍读本,经常开展汇报演练、竞赛评比活动,使乡村干部成为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定期召开村民知情大会,畅通群众了解村务、反映诉求、提出意见的渠道,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党的温暖(嘛)进农家,政策们好,河州人跨上了小康的骏马”正如这首花儿词描述的,各族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谱写新时代临夏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篇章。

三、全面深化城市党建工作,以高质量服务让城市发展有温度更有色彩

一是全面加强社区基础建设。主动适应城镇化建设步伐,大力推进村改社区工作,10年来全州社区数从27个增长到102个,累计投入5470万元,高标准新建或改扩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71个,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开展的小学生寒暑假公益托管等活动受到了居民的广泛好评。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全州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33.8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6%,社区工作者达到948人,年度工作经费提高到10万元,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二是构建上下联动城市党建工作格局。为更好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健全完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明确共建共治任务,推动基层治理从街道社区“单抓单干”向“联动用力”转变。探索推行社区下单、街道派单、部门接单“三单联办”工作法,及时解决环境卫生、物业服务、供水供暖等民生问题和矛盾纠纷,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有效提升,使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三是深入推进赋权减负。严格执行临夏州街道社区职责清单和事项准入清单,下放街道人事考核、征得同意、行政许可及行政处罚等4项权责,有效解决了街道话语权弱、社区资源少等问题。清理街道挂牌33个、社区挂牌53个、更换标识56个,清理证明20项,依法确定准入事项30项,保证了街道社区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

四是探索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着眼提升城市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全州102个社区划分网格1237个,实现信息在网格采集、隐患在网格排查、服务在网格开展。积极推行智慧社区建设,2021年以来在43个社区试点推广“掌上智慧社区”小程序,通过线上展示“家珍”、线上解决治理难题,持续打通“群众跑腿”向“信息跑路”转变的最后一公里。

四、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广泛凝聚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是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针对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问题,深入开展“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模范机关和标准化党支部创建活动,结合单位职能积极打造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业务互促共进。2020年以来,创建模范机关30个、标准化示范党支部103个。同时,细化制定机关党建责任清单,推动党建重点任务落实见效。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成立国有企业党委4个,确保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

二是强化事业单位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高度重视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健全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切实加强党对医院工作的领导。认真实施“双培双带”行动,发展壮大党员骨干队伍。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新设立党委6个、党支部23个,配齐配强党组织书记,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的全过程,确保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三是补齐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短板。建立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1459个,党组织覆盖率分别提高到89%、85%。选派州县市90名调研员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帮助改进企业党建工作。高度重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建立交通货运企业党支部20个,把党员司机群体纳入组织有效管理,及时帮助解决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很多党员司机说:“现在工作上遇到什么问题,党支部就能帮助解决,把大家的心牢牢聚在了一起!”之前司机的质疑抵触,变成了现在的信赖点赞。

十年磨一剑,时间的卷轴是临夏日新月异的历史进程。踏上新的赶考路,全州上下将锚定目标、埋头苦干,坚持不懈大抓基层基础,千方百计补齐短板弱项,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的组织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的十九大以来益阳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综述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各级机关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决策部署,着力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模范机关,以更高的目标追求、更强的责任担当、更饱满的奋斗激情,书写了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优秀答卷,为服务保障现代化新益阳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一、走在前、作表率,扛牢机关党建主体责任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在2021年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上,市委书记瞿海提出了“铸党魂、强队伍,扛责任、补短板,争高线、创特色”的明确要求。2018年以来,市委书记瞿海主持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党建工作20次,组织深入学习《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研究贯彻落实意见。2022年,市委出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任务清单,明确28条落实举措,由市委主要领导牵头,坚决压实党组(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

二是注重示范引领。5年间,市委书记瞿海带头讲党课、带头联点驻村、带头联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会,以上率下促进组织生活常态长效。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竞每月初召集召开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组织专题学习和工作会商;采取“陪伴走流程”方式,督促各职能部门高效优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熊炜担任市委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专项行动工作组组长,多次督导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工作。其他市级领导严格对标责任,扎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参与、有效推进机关党建工作,树立了示范。

三是压实主体责任。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黄道安同志提出坚持“忠、融、严、实、活”的要求,“以‘五坚持’促‘五提高’,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获省直机关工委肯定推介。市直机关工委充分发挥抓统一谋划、工作指导、督促检查和制度建设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市直机关各单位党组(党委)的指导,在考核中对党组(党委)书记开展面对面访谈,对问题进行现场反馈、公开通报、限时整改,以此推动党组(党委)严格对标落实党建主体责任、督促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形成“抓机关、带系统、促基层”的党建工作格局。

二、铸忠诚、强党魂,积蓄提质增效的强劲势能

一是在强化理论武装中筑牢信仰之基。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设“银城大讲堂”、举办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落实中心组学习“每月一次、上下同题”,开展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部署开展“学党史两重温”、季度电影党课等活动筑牢思想之魂。扎实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主题征文、“先锋答卷人”答题挑战赛、“学金句展成就喜迎党的二十大”理论微宣讲比赛,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二是在传承红色基因中赓续奋斗之志。组织编写《星空璀璨——益阳百位优秀共产党人风采》,发掘湖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共和国“第一号烈士”、红军总部通令学习“第一人”等红色资源,整理编纂《益阳红色基因文库》,同步拍摄红色电影《金家堤之恋》;推出以“青年毛泽东游学社会调查之路”为核心的红色文旅专线。选树的周立波故居和安化梅山文化园列为省直机关党员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三是在深化主题教育中点燃奉献之光。将每月9日确定为主题党日,每次明确主题,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结合不同时期的理论热点、中心工作和重要时间节点设计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坚持落实党组(党委)、机关党委、党支部“三级书记”讲党课,让广大党员在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中接受思想洗礼。

四是在深化教育培训中提升履职之能。组织开展“大学习拥抱新时代”、“全民阅读进机关”等活动,发布“每周学习参考”,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传达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制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任务分工,分类开展党员集中轮训,培训党务干部、党组织书记、党员发展对象、新党员3000余人次,划拨党员教育培训专项经费近160万元。

三、建制度、明责任,推动机关党建规范运行

一是突出政治建设首要位置。2022年市委第11次常委会专题听取机关党建工作汇报,部署对省委《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省机关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出台《关于在市直机关开展“三表率一模范”机关创建活动的意见》,推动从严治党各项举措落地见效。组织开展《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宣讲、贯彻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六个一”系列活动,覆盖全部基层党组织。

二是明确机关党建责任清单。对照省委《实施意见》,出台抓机关党建工

作等责任清单,用8类123条责任将机关党建工作项目化,按照“三级四岗”细化职能职责,构建了职责清晰、任务明确的责任链条,成为新时代益阳市出台的首个系统规范的党建工作操作指南。

三是健全党建履职考评体系。将机关党建工作纳入市委巡察、年度考核和干部管理,完善《市直单位机关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开展“三级述评”,将党建工作“软任务”量化为“硬指标”。对照《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党委)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纪律监督检查、干部述职考察内容,与机关党建工作同步推进。

理顺党建组织领导体制。对市直涉改单位基层党组织名称、隶属关系进行梳理,接管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国资委机关基层党组织隶属关系,在短时间内完成党组织设置、党务工作力量配备、岗位职责调整等工作。按“分组协作、分类指导,纵向到底,一体推进”的模式提升管理效能,确保了机关党组织条块有序、脉络通畅。

四、固根本、强基础,促进组织建设全面过硬

一是组织领导更强。配强支部书记。25个市直机关党支部书记由“一把手”担任,56个党委(总支)书记由班子成员担任。严格落实党支部书记任前谈话、任职培训和集中轮训制度。培优党务干部。坚持党务干部“选、育、管、用”,先后组织党务干部到中国人民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知名大学和延安干部学院、韶山党性教育基地参加培训,着力将党务干部培养成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

二是组织生活更严。严把党员发展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对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按照5个阶段36个步骤逐个预审,层层把关,五年来共发展党员486名,为队伍增添了活力。严把组织生活关。严格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推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积分管理、主题党日、双述双评等制度全面落地。严把组织换届关。建立机关党组织按期换届提醒督促机制,指导123个市直机关党组织有序换届选举。严格按程序完成党代表推荐选举工作。严把整建提质关。开展“灯下黑”、“两张皮”专项督查5次,反馈整改问题500余个。根据市委部署,对市直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工作进行全方位部署、全过程检视、全覆盖督导,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提质。

三是组织保障更全。建设标准化党员活动室251个,制发党务工作手册、落

实“四必谈”谈心谈话记录本、支部会议记录本等5万余册,确保每个支部活动有场所、学习有阵地、工作有规范,硬件软件“双提升”。为23个特困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不让一个党组织掉队。推行智慧党建,68家单位实现党费电子缴费,“线上流动党员之家”让流动党员不再失联。

四是组织关怀更实。政治上关爱。为1263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奖章,在特殊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新党员宣誓、党员过政治“生日”,让党员在政治仪式中深刻感悟初心使命。生活上扶助。完善困难党员、老党员、因公牺牲党员信息台账和工作台账,拨付困难党员慰问金268万元,用心用情传递组织温暖。精神上激励。组织开展“两优一先”评选,一大批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基层党组织获表彰。

五是党建品牌更亮。机关党组织融合业务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推动机关党建打造特色、创建品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引领退役军人发扬“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优良作风,融入全市工作大局。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登记创建“益登记+服务”品牌,业务办结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获得群众一致好评和省领导表扬批示。市卫健委自2020年以来组织596人次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对外开展疫情防控援助8批次,出色完成市委交办任务。市税务局主动融入地方党的建设,打造“益心向党税务担当”党建品牌,引导党员干部“铁心跟党走,一心干事业”。

六是纪律作风更优。强化政治监督。对党代表选任资格、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基层党组织评先评优等开展常态化监督,督促基层党组织开展廉政谈话,建立市管干部廉政档案,把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进一步落实到基层党支部。持续改进作风。开展“提升机关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主题活动,深化“窗口服务”单位作风问题治理,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加强同级同类案件警示教育。建设清廉机关。部署开展机关纪委书记上“廉政党课”、清廉名言警句征集、身边的清廉故事征文和“我的廉政台签”等活动,在机关形成崇廉、尚廉、守廉好风尚。

五、重融合、办实事,彰显党建引领磅礴伟力

一是推进基层治理。持续抓好省委加强基层党建“1+5”文件落实,在中心城区全面推进城市居民小区党建工作“益阳模式”,形成“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生动局面。90个直属单位党组织结对帮扶中心城区68个社区,抓实“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工作,聚力解决环境秩序、困难帮扶等

方面问题,相关经验被新华社等中央媒体重点推介。

二是服务基层群众。开展“接地气、去官气、传正气、转作风、惠民利”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2万件、圆梦“微心愿”1.8万个。聚焦疫情防控,组成93支党员志愿者队伍,深入街道、社区协助核酸检测、防疫宣传、疫苗接种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战,市直机关党员共计捐款157万余元,党员捐款覆盖率达100%。

奋战中心工作。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15条措施,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围绕文明城市创建,近8000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带领社区群众投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面对洪涝、冰冻、干旱等自然灾害,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党建引领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负责的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表扬,全市11项工作获省级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三是服务重大活动。全面深化“党建引领、助力千企”活动,选派400名党员干部联系服务4000家企业,开展“全省万名干部联万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全力当好政策宣传员、困难协调员和工作联络员;在“汇智聚力建设益阳”恳谈会、湘商大会等重大招商活动中开展结对服务;围绕中国作协在益系列活动、“山乡新巨变共享新洞庭”、中国竹文化节、洞庭湖生态旅游节等重大节会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以“闯、创、干”的精气神擦亮“益山益水益美益阳”名片。

四是促推高质量发展。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益阳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7.2%,现代农业“131千亿级产业工程”达标增效,规模企业总量、规模工业营业收入排名分别位居全省第6位、第5位,上市企业达7家、居全省第4位。

数字产业“一园一中心三基地”初具规模,“上云上平台”企业2.1万家,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文旅体康产业焕发活力。高铁益阳南站投入运营,石常铁路开通动车,新增高速公路265公里,西流湾大桥、青龙洲大桥建成通车,建成新型智慧城市项目27个,获评中国智慧城市示范城市、中国领军智慧城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开创新时代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

十年来邵阳市党建工作综述

今年7月1日,在市委统筹安排下,115名领导干部到市廉政警示教育中心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纷纷表示很受震撼、很受教育。这是我市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工作推动“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高质量落实。

一、党的科学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10年来,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我市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作为首堂课程、把党性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全市党员干部思想上更加统一。率先在全省开展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人大政协正职政治建设考察,有序开展市直单位和县市区科级领导班子政治建设考察,各级领导干部“政治三力”有效提升。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等,累计举办市县两级党校各类主体班636期、干部教育网络专题培训班30期,培训干部27.63万余人次,3300人主动开展领学述学,“学理论、悟思想”在全市上下蔚然成风。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对“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领悟更加深刻,“两个维护”更加坚决。

二、党的骨干队伍更加凝聚人心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0年来,我市着力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完善落实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负责的考核工作机制,推动干部队伍素质更高、服务群众能力更强。坚持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推进年轻干部成长“薪火工程”,实施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十三项”工作机制等制度,一批“80后”“90后”干部脱颖而出。出台党政领导干部离任工作交接办法、退出实职领导干部履职和日常管理八条措施等制度,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坚持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持续开展“六个一批”活动。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统一管理,制定全市公务员登记、转任操作细则,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

三、党的鲜红旗帜更加温暖人心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的力量源于基层。10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全面落实省委“1+5”文件要求,基层党建服务群众更有力度和温度。构建“四级书记”抓党建的责任体系,出台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排查整顿常态长效等制度,抓实村(社区)“两委”换届及相关培训,累计投入37亿元推进“四个全面覆盖”,基层基础得到有效夯实。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多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党建引领作用得到提升,8个贫困县市顺利通过“国检”验收,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赢”,今年上半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已达去年全年的95.71%。

四、党的人才效应更加振奋人心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10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定位,构建“1+16”政策体系,创新“五大人才行动”,有效助力邵阳实现百亿制造企业、千亿园区、国家级经开区和上市公司历史性突破。建立市领导联系结对24名院士制度、“院士专家邵阳行”常态化开展制度,聘请8名“宝庆引才大使”,设立驻京人才工作站,落实引进人才奖励实施办法,一大批人才来邵扎根创业。在抓好培养培育基础上,通过举办“青年人才研修班”、开展“宝庆人才金融荟”活动、发放“宝庆人才卡”等,为各类人才心无旁骛干事创业提供良好环境,有力推动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顺利实施,“保和鸡”“军杰辣椒”等院士团队打造的乡村产业多点开花,形成燎原之势。

党的十九大以来安阳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综述

机关党的建设是机关建设的根本保证,对其他领域党建具有重要风向标作用。葳蕤春华满载归,硕果盈枝又五年。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直机关1100余个党支部和2万余名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创建模范机关为抓手,同力协契、踵事增华,奋力谱写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的机关华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古都出彩安阳提供了坚强保证。

这是夯基筑垒、提质增能的五年,三年巩固提升行动、“双争双强”“十百千”工程交织实施,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显著提升,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气象,一批批党建示范点、五星级党组织高高树起。

这是严管重育、强兵强将的五年,实施“领航铸魂”工程,开设先锋大讲堂,抓实主题教育、党员培训,一支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成为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

这是紧跟中心、敢为善为的五年,破题党建和业务“两张皮”,探索“党建+”融合发展新模式,在全市重点工作任务“主战场”上呈现出一幅幅“党旗红”引领“医护白”“警察蓝”“环保绿”的缤纷画卷。

一、旗帜引领,忠诚核心的政治底色更加鲜明

万山磅礴看主峰。市直工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首修课、终身课,依托党建联系组调研督导机制,深入市直单位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110余次,推动“第一议题”制度严格落实并向机关延伸。指导市直机关党组(党委)书记围绕“树牢政治机关意识”“站好第一方阵”讲专题党课500余场,教育引导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忠诚拥护“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通过这次特殊的‘体检’,不仅‘见筋见骨’,及时发现‘疾病’隐患,而且‘直击灵魂’,重唤初心,提振精神,是一次多维度、全方位的‘诊断’。”一名市直机关党员感慨道。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党章党规学习教育月等为契机,指导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开展党性体检,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忠诚于党、服务于民的坚定信念,带头走好“第一方

市直工委扛牢政治监督责任,把准政治定位,突出监督重点,督促市直机关党组(党委)书记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领导班子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定期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印发《关于把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问题摆在监督执纪问责首位的通知》,敢于较真碰硬,督促立行立改,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市直机关全面贯彻落实到位。

二、培根铸魂,笃信笃行的思想之基更加牢固

至信而深厚,笃行则致远。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理论上清醒,才能政治上坚定。市直工委聚焦学深悟透、知行合一,建立“中心组带头学、党员干部集中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重点学”“三方联动”学习模式,不断提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市直工委牵头举办市直机关先锋大讲堂,市直各单位轮流承办并积极开设内部学习讲堂,市委办开展“党史百年天天读”微视频展播,市委组织部开设“党课开讲啦”,深化党员学习教育。市直工委围绕关键节点、重要会议组织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进机关、“壮丽70年唱响新时代”歌咏比赛、“庆祝建党100周年”微型党课比赛、书画摄影展和“喜迎二十大”短视频大赛等活动70余场,线上线下,参与观看人数达70余万人次,推动市直机关党员干部真学深悟,笃信笃行。

市直工委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纳入机关党建年度考核目标,督促市直各单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分析报告制度,加大风险排查和监督力度,切实把意识形态责任落实落细。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办活用好安阳机关党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三、提质增效,担当敢为的支部堡垒更加坚强

根深才能叶茂。市直机关1100多个党支部和2万余名党员是机关党建的主体力量,也是机关战斗力的源泉。

2019年起,在市直机关相继实施以“规范提升、提质增效、创新创优”为主题的三年巩固提升行动,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造形”与“铸

魂”两手抓、两手硬。2020年,市委召开全市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我市机关党的建设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为推动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市委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市直各单位认真对照“二十四条”实施意见和“六个规范化”,真正把基层抓紧,把基础打牢。

市直工委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支部主题党日的通知》,明确“3+8+N”主题党日内容要求,切实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市纪委监委创新推广“11”组织模式,优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市气象局抓实“六有”标准化党建阵地建设,在“智慧党建”信息管理平台开辟“党旗飞扬”窗口,实现党建工作过程化、实时化、精细化。

市直工委组织实施“十百千”工程,在市直机关大力选树表彰党建示范点、五星级党组织、五星级党支部,强化典型示范引领。选树表彰的12个党建示范点、13个示范性党支部、54个五星级党组织和225个五星级党支部,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最鲜明的代表。大力开展“三联一享”结对共建活动,推动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提升。

市直工委指导76家市直机关党组织配备专(兼)职副书记,市直机关44家机关党委全部成立机关纪委,并配备专(兼)职机关纪委书记,以组织建设全覆盖推动主体责任落实,该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单位机关党组织书记、(专职)副书记和机关纪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规范任用条件、程序、工作责任等。

市直工委坚持把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线作为发现、识别、考验党员发展对象的“试金石”,注重把冲锋在前、信念坚定、表现突出的优秀分子及时吸纳到党组织中来。2020年初,审核批准市直机关19名在抗疫一线表现突出的先进分子火线入党,25名同志在湖北一线经援鄂医疗队党组织批准入党,进一步壮大党员队伍力量。

市直工委依托苏州大学、井冈山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市委党校等,举办各类党务干部培训班130余场,累计培训1.1万余人次。创新开展党支部书记技能大比武,建立专职党务干部主题活动日,以竞技联动促交流、强能力。“党校课堂”“高校课堂”“红色实践课堂”等党务干部“进修”的专业平台竞相落地,党务干部培育的力度空前、成效显著。

市直工委坚持严在日常、抓在经常,持续强化日常监督。印发《关于推动机关日常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相关要求》,开展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监督检查501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监督检查731次。高度重视青年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组织开展市直机关青年廉政警示教育,编发《年轻干部廉政教育读本》1300余册,持续抓常抓细抓小。

四、蓄势赋能,服务大局的党建优势更加突出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历史大考”,积极发挥“两个作用”,推动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一是搭建服务大局新载体。市直工委扎实开展“奋进‘十四五’建功新时代”“岗位建功”等主题实践活动,指导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牢牢扛稳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持续向大局发力、向中心靠拢,找准机关党建和业务融合的切入点、发力点,探索形成“党建+项目建设”“党建+营商环境”“党建+乡村振兴”等党建引领保障中心工作典型做法和工作模式。

市交通运输局公交集团组建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设立“党员示范岗”,成立“朝才”志愿服务队,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市公安局把“先锋旗帜”插在防控最高处,以悬挂党旗、佩戴党员徽章、亮明身份、开展承诺宣誓等方式,激励广大党员当先锋、打头阵、敢作为。

二是激发服务群众新动能。组织市直单位180多个机关党支部与105个农村党支部“手拉手”结对共建,指导170余个工会组织扶贫采购153万余元,全面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印发《关于利用主题党日集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通知》,组织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进村,带领村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3000余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村容村貌极大改善。

三是跑出作风转变加速度。市直工委把牢“转作风、提效能”警示教育和“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契机,对各级党组织全面落实“13710”工作制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市直机关纪委围绕中心工作、重要节点开展监督检查1021次,对15家机关纪委党的十九大以来受理的问题线索和案件处置情况进行专项调研督导。

五、聚力凝神,头雁引领的责任落实更加有力

头雁引领群雁高飞。

一是市直工委持续强化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坚持一把手

抓、抓“一把手”,指导督促市直各单位党组(党委)书记自觉把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坚决扛稳把牢“两个维护”之责、贯彻落实之责、管党治党之责。

二是层层抓落实的机关党建工作格局逐渐形成。市直工委制定《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四级五岗”责任清单》,明确细化73条具体责任,出台《市直机关党员积分管理指导意见》,指导各级党组织切实压紧压实党建“第一责任”。市市场监管局抓实“六个结合”,积极推行党员积分管理,有效激发党员干事热情。

三是建立健全党建联系组调研督导工作机制。市直工委坚持常态化联系、分类化指导、精准化服务,深化实化调研督导。积极与市委巡察办对接,把巡察反馈机关党建存在的共性问题列入党建联系组督导整改内容,以经常性、针对性监督指导推动机关党建工作落实落地。严格执行《市直机关年度党建工作量化考核实施方案》要求,深化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推进考核对象全覆盖,考核要素全方位,考核时效全过程。

向阳草木青,奋斗路正长。踏上新征程,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落实“百条举措”,大力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全力续写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模范机关建设的新成效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攀枝花市党建工作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努力锤炼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工作作风,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凝聚最大共识和最强力量。

一、补钙铸魂,坚定理想信念

在去年举办的攀枝花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上,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影像,生动展现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百年奋斗中开辟的伟大道路、建立的伟大功业、铸就的伟大精神、积累的宝贵经验。

许多党员干部沉浸在红色历史的海洋里,从中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到党史学习教育我市坚持把党员教育作为党的建设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工作,聚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这个主课主线,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刻骨铭心进头脑,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在深学深悟中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作为三线精神的孕育源头之一,我市坚持把三线建设历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投资6.6亿元,新建占地95亩市委党校新校区,从根本上改善市委党校办学条件,以规范攀枝花“三线建设”教学基地为契机,统筹开发“三线+”系列精品课程38门、现场点位35个、教学线路18条,构建起囊括党校教师、专家学者、三线亲历者的170余人的师资库,着力把三线资源转化为升华党员党性、锤炼干部意志的案例库,推动三线精神在传承弘扬中历久弥新。

二、强筋壮骨,筑牢坚强堡垒

仁和区大龙潭乡干坝子村第一书记姜波在驻村期间,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干坝子村的季节性缺水问题,将耐旱、经济价值高的青花椒项目“种”在了村民的脱贫致富路上。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过“接力棒”,更多的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路上继续奋斗,带领村民翻开幸福生活的崭新篇章。

百姓们连连感慨:脱贫路上、振兴路上,党组织是我们的“主心骨”,第

一书记是我们的“领头雁”,带着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今年,由我市各级组织部选派的104名优秀党员干部来到农村,以“第一书记”身份,成为乡亲们的“领头雁”,并在建强基层党组织、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在基层显著提升。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聚力推进党的建设向基层延伸,基层党组织在各地区各行业作用显著增强,党的旗帜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战斗堡垒更加坚固。分类抓、统筹管,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提升。深化各领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响“和谐邻里•幸福花城”“钒钛先锋•实力花城”“红烛匠心•筑梦花城”“医心向党•健康花城”四大党建品牌,办好党建引领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等好事实事,党建工作的“红色引擎”作用充分发挥。推动“两个覆盖”集中攻坚,“两新”组织党组织动态覆盖率分别达86.3%、95.5%。

党员先锋作用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到处活跃着广大党员无私奉献、实干担当的身影。

如今,4673个党组织,10万余名党员,密切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汇聚成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

三、阳光纪检,护航改革发展

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百年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强化“阳光纪检”工作理念,坚持以阳光引领航向、以阳光传递温暖、以阳光护航发展、以阳光塑造形象,通过积极构建阳光监督体系、推进阳光规范办案、培育阳光廉洁文化、锻造阳光纪检队伍,全力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廉洁攀枝花”建设,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在仁和区平地镇波西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现场,前期工作正有序进行,而仁和区的纪检监察干部也在项目现场开展跟进式监督。平地镇纪委负责人说,在“跟进式监督”中能够动态掌握工作重点及项目推进情况,抓早抓小,提升监督质效。

市纪委监委出台了年度监督重点工作清单,对表对图对责任,盯人盯事盯作风,监督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高质量落实“项目攻坚突破年”的各项重点任

务。深入整治攻坚突破过程中纪律规矩不严、工作作风不正、担当作为不实、执行落实不力、示范表率不强等突出问题,引导全市党员干部齐心协力、真拼实干,以有力监督、优良作风推动“项目攻坚突破年”重点项目快速落地、投产达效。

坚强的纪律保障,换来清朗的发展空间。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攀枝花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政治生态,企业享受到的都是高质量、贴心的政务服务。”宝鸡育才集团攀枝花宝达钛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仓计告诉记者,优良的营商环境让投资者的信心更足,“阳光纪检”就是为企业发展清航道、除暗礁、排险滩,让企业真正感受到“问题有人管、意见有人听、利益有人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卫市党建工作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决贯彻区、市党委的一系列措施要求,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中强化政治忠诚,在应对大战大考中体现政治担当,在推动工作落实中锻造政治能力,凝心聚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一、凝心铸魂,筑牢信仰之基

“太逼真了,狼牙山矗立在眼前,炮火就在跟前,站在这里感觉五壮士就在身边”近日,在沙坡头区文昌镇东园村党史学习教育VR体验馆,参观者们戴上VR眼镜,瞬间穿越历史长河,回到革命战争年代,感动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市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探索创新学习内容,打造“红色驿站”“红色故事汇”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广大干部群众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为投身改革发展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

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一系列党内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修养,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捍卫者和“两个维护”的忠诚践行者。

为确保思想政治建设取得成效,我市创新开展“学理论强素质、学党规强堡垒”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持续深入、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党内法规,推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管党治党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做。围绕“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等战略任务,云计算和大数据、文化和旅游等“六个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高质量举办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打好污染治理大会战、富硒产业发展等培训班,不断提升广大干部的工作本领和实战能力,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强党性铸就忠诚干净担当之魂。

二、强基固本,打造坚强堡垒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系列772(58篇)2022年党建工作总结、基层党建工作总结、党的建设工作总结素材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lingdoc.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67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