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系列5822--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汇编(75篇)

2023-03-14 06:25:50 121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党的二十大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关键节点,是向着国家和民族更好未来进发的关键一程和崭新一页。我们要高举党的领导这面旗帜,砥砺奋斗,努力续写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新辉煌、新篇章。

指引方向、照亮前路,焕发“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新活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以党的领导为“精神旗帜”,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定信仰信念,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淬炼忠诚之心,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永葆党员先进性,忠于党和人民,把对党忠诚镌刻进骨髓、沉淀在血液、融入进日常,切实做到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强大精神动力。

秉持初心、擦亮本色,展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新作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

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始终围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前进。贯彻落实习近平对“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就要“身”“心”皆至,始终把人民“置顶”:要牢记为民初心,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自己的力量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要深悟“国之大者”,行于阡陌交通,走进农屋村社,当好群众的“小学生”和“店小二”,在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虚心请教中练就“铁肩膀”、习得“真功夫”,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让人民群众“小目标”的实现汇聚成国家发展的“大图景”。

敢闯敢拼、砥砺前行,书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新篇章。时光镌刻着坚实的步伐,历史见证着壮阔的前进。进入新时代的十年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治理能力实现全面小康……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新起点、新征程,要赓续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历史主动,增强忧患意识,以“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的洞察力和危机感,掌握防范风险的先手,练就应对挑战的高招,主动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要用汗水浇灌“梦想之花”,在实践中练就本领、陶铸能力,怀抱梦想又

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在挑重担、啃硬骨中成长成才,以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的强烈使命担当和扎实实际行动留下青春的实干印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殷切寄语青年,“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广大中国青年当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青尽”全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奋斗之花、开拓之花、奉献之花。

不负青春韶华,“青尽”全力绽放“奋斗之花”。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回望过去,无论是在救亡图存的革命年代,还是百废待兴的改革年代,中国青年都始终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忍

看山河碎?愿将赤血流”的觉醒呐喊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强音,中国青年的担当奋斗是一脉相承的。生逢盛世,当代中国青年更应汲先辈之力,立当代之业,主动投身到乡村振兴一线、重大项目建设、矛盾问题突出的地方去,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贡献青春才智、挥洒青春热血、展现青春活力。要勇于到基层“墩墩苗”、一线“抗伏倒”,将奋斗身姿展现在祖国边疆、在乡镇基层、在广袤农村,在一个个平凡艰苦的岗位上,以坚定的信念顽强拼搏、奋楫争先,在磨砺中绽放绚丽“奋斗之花”。

不负时代重托,“青尽”全力绽放“开拓之花”。青年者,常为新、能为新。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北斗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0出头,却托举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实现了我国航天科技自立自强,这其中除了汗与泪的挥洒,更离不开他们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支撑。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不但要稳扎稳打走好“主路”,还要敢想敢为开辟“新路”,这样路才能越走越多、越踏越宽。应自觉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学好弄精专业知识,向书本学习、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开拓思维眼界,提高胸怀格局,无论是在芯片制造、航空航天、生物科学等“高大上”的尖端科技领域,还是在基层治理、农业生产、基础建设等“接地气”的民生领域,都要始终保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敢于突破的精神,努力开新局、破难局、续好局。

不负人民期望,“青尽”全力绽放“奉献之花”。

“奉献”二字,历来为人所尊崇,在时间长河中历久弥新。奋进道路上,越是面临艰巨任务、严峻挑战,越需要无私奉献,越呼唤奉献精神。无论是将青春与生命定格在党和人民事业上的“大山的女儿”黄文秀,还是为“国之重器”终其一生的红旗二号总设计师陈怀瑾,他们都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将青春及一生无怨无悔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应赓续这股奉献精神,把个人私情与党和家国相连,把个人得失与人民福祉相连,把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相连,不贪图享乐、不拈轻怕重,以满腔热血投身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矢志奉献、担责尽责,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浓厚的人民情怀涵养一颗淡泊名利的心,保持好“铺路石”“甘为人梯”的大无畏心态,方能不负人民期望,干成一番事业。

中国青年,愿你眼有星辰大海,胸中有丘壑万千,脚下有万里征途,“青尽”全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一路生花。

近日,中共中央在《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中强调,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既要整体把握、全面系统,又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要深思细悟“学宣贯”中的殷殷“民生情”,从学习、宣讲、实干上下功夫,助推二十大精神“遍地生花”。

掀起学习的“热潮”,让二十大精神学习“读得懂、悟得通”。党的二十大报告共分为15个部分,要深刻阐释,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性,做到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深入思考,全面掌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在“融安党建”等线上平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并转发至微信群及朋友圈,营造浓厚学习宣传氛围。到“红湾”主题阅读体验区等党性教育基地,采取“圆桌思辨”等方式强化学习,党员现场讲感受、谈心得,促进二十大精神学习“读得懂、悟得通”。

把握民生的“热点”,让二十大精神宣讲“有泥气、聚人气”。二十大精神内涵十分深厚,全面准确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帮助广大群众把握民生的“热点”,感受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意义重大。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要积极参与宣讲团宣讲工作,深入桔乡村寨,在农家小院等“舒适圈”宣讲,利用茶余饭后、农闲时节、节假日等时间段,开展板凳会等微宣讲活动,用土拐等方言回应群众的热切关注,解释党的二十大报告热词,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同时,邀请乡贤能人、老支书等以实际案例进行宣讲,用“行动温度”让二十大精神宣讲“有泥气、聚人气”。

点燃干事的“热情”,让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得实、看得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同采访党的二十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时强调,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作为一名青

年党员,我们要听从党的指挥、紧跟时代步伐,将学习成效变为工作动力,点燃“想干事”的星星之火。在县、乡、村成立“红色快递服务联盟”,民办事小队凭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干事劲头,树立“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攻坚决心,解决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二十大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气象,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一份初心,十载坚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我们要继续奋斗,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看吧,新时代的蓝图已绘就。听吧,新征程的号角已吹响。青年党员干部一定要奋勇攀登、勇闯新路,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思想上深挖一层,永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鱼水情”。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也是共产党人工作的“监考员”和“阅卷人”。每一位人民群众都是党员干部需要守护的“江山”。百年以来,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从筚路蓝缕到繁荣昌盛,根本原因在于党始终坚持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作为青年党员干部,更要厚植为民情怀,与人民群众“心有灵犀一点通”,将人民当成“心上人”,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将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望闻问切”“把脉开方”中回应群众期盼,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用心用情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行动上跟进一步,练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金刚钻”。内塑精神,外强筋骨,是抵御寒冬的制胜法宝,也是干好工作的不二法则。党员干部应拒绝“躺平”,严防“躺赢”,不当“小趴菜”,拿出“该出手时就出手”的魄力和“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拼劲,干就干到最好,做就做到极致。以实干开路,用实绩说话,在历经风雨中强筋健骨,在解决棘手问题中培养胆识,勇于在岗位上另辟蹊径,始终聚焦“人民至上”这一不变的“作答要点”,寻求多种多样的“解题思路”。练就十八般武艺,做英勇善战、屡立奇功的闯将、干将、猛将。

作风上优化一分,增强“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免疫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不同时期面临的考验环境不同,战

争年代是枪林弹雨,和平建设年代是灯红酒绿。作为青年党员干部,要勤打“预防针”,绝不能被“蝇头小利”“五光十色”所诱惑,要使自己的思想长期“保质保鲜”,不让“贪腐细菌”侵入肌体。要时刻谨记做大事,而非做大官,在思想上清醒、经济上清白、生活上清新。要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心悬“达摩克利斯之剑”,筑牢抵诱“防火墙”,炼就防腐“金钟罩”,“见蛋拆蛋”,“见雷排雷”,不踩红线,不越底线。始终成为人民群众最信赖、最可靠的“合作伙伴”,以小我之能、小我之劳,撑起岗位“半边天”,与群众一道共襄盛举,擘画未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对青年干部提出要求:“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青年强,则国家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青年干部要用心去谱曲、填词、和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唱响青春之歌。

谱理想信念之曲,筑牢“旗帜鲜明”的忠诚红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基层干部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守信仰、坚定信念、坚强信心,在真学真信、常学常新中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理论上的清醒人。擦亮忠诚底色,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始终做到跟党走、听党话、感党恩,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铿锵誓言。

填人民至上之词,厚植“枝叶关情”的为民初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以“诚心”贴近“民心”,以“热心”温暖“民心”,用“真心”聚拢“民心”。主动到老百姓家里、田间地头、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当好老百姓的“发言人”,要把“人民群众要什么”和“自己做什么”结合起来,既要“身入”群众,也要“深入”群众,既要“心系”群众,也要“辛系”群众,用“脚步”访民情,用“行动”惠民生,用“实绩”聚民心,在群众的急难愁盼中提振干事本领,在群众的满意笑容中升华青春价值。让人民群众体会到党始终在身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和笃行实干之声,坚定“奋楫前行”的奋斗决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成绩都不是说出来、喊出来的,而是靠实打实干出来的。青年干部一定要传承先辈光荣,发扬不怕吃苦、不怕吃力、不怕吃亏的优良作风苦干实干,面对工作中的困难阻力,要保持不厌其烦的耐心、层层剥笋的细心,想出思路“破题”、找出办法“破冰”、拿出措施“破局”。遇事不绕道、遇难不退缩,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意志,在顺势中作为、在逆势中奋进、在攻坚克难中成就事业,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向党、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二十大给我们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要用“心”读懂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二十大的新征程上,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青春的满腔热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书写崭新篇章,绘出当代青年的“中国范”。

执“青年应坚守为民”的“初心”之笔,绘出“初心如磐”“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铿锵有力地讲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百年来,从“一叶红船”到“万吨巨轮”,从积贫积弱到国富民强,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才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创造

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作为一名青年干部,要坚持“一线工作法”,勇做新时代“挑山工”。把脚下沾有多少泥土作为心中沉淀多少真情的衡量标准,用心摸准群众需求,用情回应群众所求,切实把群众的“柴米油盐”记在心上,急难愁盼扛在肩上,做群众的暖心人和贴心人,绘出初心如磐新篇章。

执“青年要务实担当”的“恒心”之笔,绘出“一往无前”“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初心易得,恒心难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当代青年干部,我们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展望未来,我们要创造新时代的新荣耀,就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新的赶考路上,风险与挑战无处不在,困难与考验随时相伴,要真正做到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切实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凝聚“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恒心,以“始终在路上”的状态在青春奋斗的新征程上行稳致远。

执“青年愿奉献青春”的“决心”之笔,绘出“不负人民”“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无论是伏案在公、夙兴夜寐的廖俊波,还是扎根乡村、坚守付出的黄文秀,亦或是在“水过不去,拿命去铺”的黄大发,无数时代榜样“奋斗足迹”里映照着矢志不渝的为民初心,映照着拼搏奋进的澎湃活力,为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写下了生动注脚。广大青年干部要向他们学习,把敬业奉献的“篇章”写在大地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向前,直面前进道路上的风险考验,劈波斩浪、一往无前,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新作为新担当创造出不负人民的新辉煌。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征程再启未来可期。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敢想敢为、善作善成,锚定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奋勇向前,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热切回应时代呼唤和人民期待。

坚持党的领导,看“山林主峰”,燃“真理之光”,明确“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的主旋律。山雄有脊,房固赖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是风雨来袭时全体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定盘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党章中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非凡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发挥领航力量,一步一个脚印攻克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用自信与担当建立非凡之功、开创崭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要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首先,要不断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提升全党的制度执行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坚强的政治保证;同时,要注重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把握新时期、新任务、新情况的特点,使各项决策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另外,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始终“拧紧”责任链条,不断巩固严的基调、严的标准、严的氛围,以党永不变质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坚持人民至上,淬“如磐初心”,济“苍生黎元”,演绎“为民迢迢,步履不停”的进行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六个坚持”,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念兹在兹是人民,“人民”二字重千钧,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要大力保障民生,让“菜篮子”日益丰富,让“米袋子”量足价稳,让“药盒子”供应无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各项民生实事上持续发力。要大力促进就业,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着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出政策、挖岗位“双管齐下”,充分给予每一

位就业者施展才华、成就自我的发展平台。要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当作反省自我不足的“镜子”,主动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将为民造福成果作为检验政绩的“试金石”。踏上新的远征,我们要全面贯彻、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为民情怀充盈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令如磐初心“跳动”在完成光荣使命的征途上,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胸怀天下,行“人间正道”,答“世界之问”,合奏“海纳百川,立己达人”的交响乐。“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共产党始终矢志不渝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尽显共行天下大道的责任担当,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科学回答了“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中老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合作项目倾情演绎着“一带一路”的共赢故事;一剂剂中国研制的新冠疫苗不惧山海之远,满载“健康的曙光”,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群众的生命“保驾护航”,着力消除全球“免疫鸿沟”;小小菌草也走出了国门,帮助世界106

个国家的数亿农户脱贫,成了造福世界的“幸福草”……中国正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应时代潮流而日新,行人间正道以致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是一场需要一代代人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接力跑”,踏上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历史征程,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带领中国人民顺大势、行大义、谋大同,以中国智慧为全球发展和进步创造机遇、贡献力量。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涌现出许多饱含深情、引发共鸣的“金句”,道出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广大党员干部要学思践悟“报告金句”,感悟“滚烫初心”,时时刻刻心系人民,事事处处为了人民,拿出满格的信心、满腔的热血、满弓的姿态,破解群众各类急难愁盼问题,争做为民先锋,以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的为民篇章。

从“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中感悟“坚如磐石”的信仰初心,立为民之志。一路走来,我们党始终把初心写于旗帜之上、融入信仰之中,一代代共产党人

忘我工作、攻坚克难、一往无前,将人民期盼作为毕生追求,以“满弓状态”践行为民使命。“扶贫之花”黄文秀投身脱贫攻坚事业,带领父老乡亲共同奋斗美好生活;戍边英雄陈祥榕扎根边疆守卫国家,“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时代楷模”潘东升从警三十余年始终战斗在维护社会稳定、捍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第一线……初心力重千钧,信仰坚如磐石,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都印刻着他们夙夜在公的初心,奋斗事业的“每一天”都诠释着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历史充分证明: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新时代为人民服务的干部,要一以贯之砥砺初心使命,接续奋斗新的壮丽征程。时刻想着群众,处处为了群众,以奋斗之热血挥洒广袤之大地,用实际之行动书写时代之新篇。

从“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中感悟“造福于民”的担当初心,扛为民之责。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造福好一方百姓,就是守好一片江山。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对共产党员来讲,践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最大的公德。从长征时期“半条被子”的故事,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为人民服务像一根红线贯穿百年党史,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党员干部要始终胸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无我之境”守好为民初心,把人民幸福作为最大的事业、最大的成就,在融入群众、为民纾难中拉近和群众的距离,在与民携行、同甘共苦中增进和群众之间的情感,做无私奉献、俯身为民的“孺子牛”,自觉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将群众之所想、群众之所急、群众之所难作为我们工作的方向、行为的指向,在苦干实干中诠释共产党人的担当使命。

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中感悟“勠力同心”的团结初心,践为民之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回望风云激荡的奋斗征程,从“两弹一星”蘑菇云的升起、杂交水稻的成功,到“奋斗号”下潜万米、“嫦娥五号”上天探月挖土;从淮海战役中的“小车推出来的胜利”到抗疫战场上的“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一切敌人与困难,只有众志成城才能共渡难关、夺取胜利,只有勠力同心才能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党员干部要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发扬钉钉子精神,多行利民惠民之举,把群众事一件件干好、一茬茬推进、一步步展开、一项项落实,用实际行动纾民困、解民忧、暖民心。

10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强调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烟火味”多指尘俗习气,是群众生活中最喜亲近的“味”。宣讲既面向广大党员干部,也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不能一味追求高大尚,否则就易造成“自弹自唱、自说自话”,最终使宣讲沦为走形式、走过场;相反,宣讲“烟火味”越“浓”,群众才能愿意听、愿意学。对此,各地要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多一些“烟火味”,形式上要“活”、内容上要“实”、话语上要“暖”,努力提升宣讲的综合成效,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宣讲有“烟火味”形式要“活”,多用“小切口”讲好“大道理”。宣讲多一些“烟火味”目的是收获成效,其关键在于宣讲形式上的灵活。要用好线下“小切口”,积极推行“固定+流动”“派单+点单”“线上+线下”“理论+文艺”的宣讲模式,组建宣讲团到农村文化广场、社区公园、田间地头等群众经常聚

集的地方,立足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懂、学得进、传得开,结合实际开设“微党课”“板凳课”“坝坝会”,创作出接地气的文艺作品,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所蕴含的“大道理”。要用好线上“小切口”,善用互联网、多媒体等载体,打造“空中课堂”“理论直播间”“云端讲堂”等,邀请名师名家参与,兼顾契合群众接受特点,多用“网言网语”阐述理论,让网上宣讲更具吸引力,使群众愿意看、愿意听,真正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宣讲有“烟火味”内容要“实”,多用“身边事”说透“好政策”。宣讲不仅要“上接天线”更要“下接地气”,结合乡土实际,用“身边事”说清“好政策”,此为让群众听懂并接受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阐述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战略部署,但如果宣讲时只知照本宣科念原文,搞生硬尴尬的理论灌输、“填鸭式”的古板教育,群众就会失去兴趣,被动听、应付听,最终结果是对好政策一知半解,甚至不知不解,更别说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其他方面的学习理解。要立足将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好政策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理出一二三层次,并将层次中的内容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话,多用发生在群众的实例佐证,多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惠农政策当成宣讲“活教材”,

深入解读所讲内容,说到群众心坎上,全面勾起群众听下去的兴趣,而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将这些政策制定的背景进行纵横延伸,举一反三说通透,一步步上升到理论高度,以“好政策”为引,最终过渡到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整体内容的宣讲上来。

宣讲有“烟火味”话语要“暖”,多用“浸入式”拉进“干群心”。宣讲目的是让群众深入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并跟着一起干,要以宣讲之“暖”,催“烟火味”之浓,消除干群“隔心墙”,促使干群拧成一股绳,一心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努力以宣讲“春风化雨”之功求实干“满园春色”之效。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容丰富,既有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理论上的深邃思考,也有目标上的科学设定和工作上的战略部署,参与宣讲人员首要吃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快速系统地加强学习领会,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真领会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宣讲时对当中的内容信口拈来。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宣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善从自身亲身经历和感受出发,带着信仰去宣讲,把最鲜活、最生动的理论知识提供给广大干部群众。要满怀真情开展“浸入式”宣讲,用暖言暖语传递出党的好声音,过程中要少说一点“官话套话”多说一点“乡音俚语”,增强宣讲的亲和度、感召力;要研究探索从历史、现实、未来等三个维度去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触及心灵,逐步达到与群众“共情”到“共鸣”的效果,拉近干群“心距离”,推动宣讲效果最大化。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宣讲只有多一些“烟火味”,才能有效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让广大群众准确、及时、便捷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达到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效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一词在二十大报告中出现的次数高达177次,成为热频词汇,充分彰显了我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和情怀。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常怀“三心”,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凝聚“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的干事创业之力。

不忘“我是谁”,怀一颗“天下至德,莫过于忠”的忠心,凝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理想信念之“力”。

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奋斗。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要坚定理想信念,主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涵养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才能防止精神“缺钙”,患“软骨病”,才会凝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理想信念之“力”,永远站得稳、立得直、行得远;要牢记“利为民所谋”,矢志不渝站稳群众立场,自觉把“小我”融入到“大我”中,把个人梦想同国家前途、民族繁荣、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做百姓的“父母官”,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要坚持“权为民所用”,牢记我们的权力来自人民,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清清爽爽做官,干干净净做人。

不忘“为了谁”,怀一颗“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凝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为民造福之“力”。“天地之间,莫贵于民;悠悠万事,唯民为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强调,“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人民”二字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重如千钧,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永远是党不懈奋斗的根本目的。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弄清“为了谁”,才能让干事创业的靶心不变,方向不偏,力量不减;要时刻牢记“为了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想问题、做决策,干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常思我为人民做了什么,常问自己能为人民群众做点什么;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要常怀“为了谁”的“初心”,凝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为民造福之“力”,把群众当前的事一件一件抓落实,把群众长远的事一年接着一年干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不忘“依靠谁”,怀一颗“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取心”,凝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攻坚克难之“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社会滚滚向前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用纳的“千层底”助我们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用小船划出来了渡江战役的胜利,用五谷杂粮滋养了革命圣地延安,促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走向胜利……有磅礴的人民群众力量才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无坚不摧,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走好群众路线,胸怀一颗求知若渴的求教之心,坚持到群众中去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在倾听群众呼声中获得智慧,在回应群众的期待中赢得民心,在共谋发展中,拓宽工作思路,开阔工作眼界,获得创新动力;要敢于担当作为,凡有利于群众的事,既要坚决做,大胆做,也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攻坚克难之“力”,直面矛盾、挑战困难,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刷新人民群众幸福感。

目前,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已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中明确要求,要努力增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基层宣讲是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要用“接地气”“出新意”“常态化”的宣讲方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内容接地气,做老百姓的特殊“翻译官”。理论宣讲要讲出好效果,吸引群众的眼睛和耳朵是前提。说空话、讲套话,故弄玄虚、云里雾里,只会让群众对宣讲敬而远之。宣讲要生动、内容要引发共鸣,关键取决于是否“接地气”,做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在接通“天线”的同时接通“地气”。基层宣讲团,就是要做老百姓的特殊“翻译官”。只有把学和做结合起来,讲解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实事,才能破解理论宣讲“

深入难、接受难、持续难”的问题,才能让百姓坐得住、乐意听、记得牢。抛去照本宣科,没有大话套话,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宣讲员要聚村头、进地头、坐炕头,变“固定讲台”为“流动课堂”,宣讲内容从“高大上”变得“接地气”。

方法出新意,做新时代的“说书人”。宣讲用“乡音”,百姓听得懂。向基层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不能照本宣科,形式生动活泼才能受百姓欢迎。因此,基层宣讲员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时,就要学会“入乡随俗”,坚持“到什么山头就唱什么歌”,让理论宣讲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要因地制宜创新宣讲形式、丰富宣讲载体,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与乡村振兴、民生工程等相结合,回应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把党的政策讲明白、讲清楚。广泛开展特色宣讲活动,采取板凳会、茶话会,设立“田秀才”“土专家”“夕阳红”“文艺星”等理论宣讲小分队,采取理论宣讲和相声、戏曲、民歌等形式宣讲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准确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往基层一线,切实打通理论宣讲工作“最后一公里”。

过程常态化,做新征程的领航员。党的二十大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论断,确定了许多新任务、新举措,需要党员群众通过持续的学习来准确掌握,通过反复思考逐渐消化。理论宣讲者作为党员干部学

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领航员”,肩负着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的重任,要有打“持久战”久久为功的思想准备。在宣讲过程中,要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做好专题的选题编排、进度计划、轻重缓急,“慢火精炖”循序渐进架设起理论通往大众的桥梁,引导干部群众从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汲取丰厚营养、体验真理味道、感悟实践伟力,汇聚起“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磅礴力量,确保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青年干部处于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正如初升之阳般充满朝气,有着无限的前景和无数的可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当坚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治情怀、永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民情怀,鼓足“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奋斗情怀,在新征程奉献强国有我之光,锚定“圆梦”航标,以青春奋斗,奔赴新时代壮丽山河。

坚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治情怀,做忠诚于党、使命不忘的“追梦人”。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党的政治灵魂,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百年历程,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华章”,千千万万党员以生命赴使命,以鲜血和汗水浇灌对党忠诚的沃土,绽放出民族复兴之花。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年轻干部要在百年党史的淬炼中全面提升党性修养,把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牢记党旗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铮铮誓言,在回望过往的奋斗路中汲取“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强大力量。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理论学习中多补“精神之钙”,在党史长河中汲取“动力之源”,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对事业绝对热忱,以坚定的信仰、如磐的信念走稳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永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民情怀,做竭诚为民、践行宗旨的“追梦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共产党人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广大青年干部要时刻站稳为民立场,始终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沉下心思,把人民群众的“柴米油盐”作为行动指南,把“田间地头”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阵地,从走访基层的山山水水处根植情怀,从推心置腹的家长里短中捕捉民意,主动听取群众呼声、主动回应民生期盼,努力成为为民服务的“多面手”、为民解忧的“贴心人”。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中,从群众的角度思考基层工作开展的目标和方法,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解难题,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矢志不渝地托举人民“稳稳的幸福”。

鼓足“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奋斗情怀,做埋头苦干、迎难而上的“追梦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靠着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实干作风,一路披荆斩棘、破浪前行,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壮美史诗。广大青年干部要主动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始终保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怀揣“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敢啃“硬骨头”,争当“主攻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克新征程上的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在火热的实践中炼就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硬脊梁、铁肩膀。要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一抓到底、久久为功,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立说立行、紧抓快办,激扬“拼”的精气神,奏响“干”的主旋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布时间:2022-12-2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选调生是党政机关的新生力量,在组织给予的引导与培养之外,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打磨自己,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拼搏劲,激发内心“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鸿鹄志,砥砺前行、行而不辍,争做“先锋”、扎实成长。

以“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勤奋争做理论学习的“先锋”。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南辕北辙”“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启迪我们只有沿着正确的方向、使用正确的方法、秉持正确的观念,方能成功到达梦想彼岸,青年干部的成长成才亦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青年干部健康成长的根本遵循,为青年干部成长成才指明了正确方向。选调生要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正心明道,读原文、悟原理,深入理解其内涵和外延,联系历史学、联系实际学,学懂弄通、笃信笃行,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在争做理论学习的“先锋”中努力成为党和国家事业需要的优秀“螺丝钉”。

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担当争做服务群众的“先锋”。

翻开党的百年史,一幅幅“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从“打土豪、分田地”到“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罢工运动,从长征路上的“半条被子”到淮海战役中老百姓的“小推车”,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千秋伟业,薪火相传。新时代新征程上,选调生要从革命前辈的民本精神中汲取成长养分,以革命前辈为榜样,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宗旨,时刻把人民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争做服务群众的“先锋”中做努力成为人民放心、人民信赖的金牌“店小二”。

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执着争做干事创业的“先锋”。“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任何事物向前推进都不会一帆风顺,过程中必然会经历困难和挫折,只有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认真从每一次挫折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直面每一次挑战,方能收获“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喜悦。基层一线蕴含着成长成才的“大学问”,是青年干部从“象牙塔”走向“实战场”的“练兵场”。选调生要充分把握宝贵的驻村工作机会,补齐自身短板,练好成长“内功”,读懂中国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在“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中练就“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实干本领,涵养“吃苦不言苦,知难不畏难”的进取精神,在争做干事创业的“先锋”中努力成为时代需要、人民需要的标兵“服务员”。

以“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淡泊争做廉洁自律的“先锋”。

在革命战争年代,先辈们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吃群众一米一面”的严明组织纪律和克己奉公精神,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对于新时代的选调生而言,前一步跨出校园大门,下一步走进机关大院,从学生转变为公务员,变化的不仅是身份,更是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社交变化。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选调生要从克己奉公的先辈楷模中汲取廉洁养分,从小事小节上做起,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守住拒腐防变防线,在争做廉洁自律的“先锋”中努力成为组织信赖、人民信任的榜样“勤务员”。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近日,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强调,要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细心“研磨”、精心“搭配”、用心“煨炖”中使党的二十大精神“营养餐”更加“营养”、更加“健康”、更加“可口”。

细心“研磨”,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营养餐”更加“营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富矿”和“营养套餐”,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承担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的重要政治任务,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坚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地反复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细嚼慢咽”地吃透

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好其基调、把准其导向、领悟其要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不断强化学习深度,深学细悟、精心专研,学思践悟、学思结合,不断在深入挖掘“精神富矿”、用力汲取精神养料中深刻把握其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要自觉摒弃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表面学习态度,努力发扬钉钉子般善挤肯钻的学习精神,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营养餐”在细心“研磨”中更加“营养”。

精心“搭配”,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营养餐”更加“健康”。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集结号”,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学习广度、持续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真功夫。自觉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载体,灵活地将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结合起来、“有字之书”的学习和“无字之书”的学习结合起来,让学习达到融会贯通学、举一反三的效果。自觉摒弃盲人摸象、坐井观天、管中窥豹的片面学习态度,灵活地将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系列讲话和相关文件结合起来,同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精神结合起来,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营养餐”在精心“搭配”中更加“健康”。

用心“煨炖”,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营养餐”更加“可口”。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责无旁贷地将其列入重要日程,认真列出学习时间表、绘出完成时限图,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这道“营养餐”在慢火“煨炖”中香味扑鼻、美味可口。要切实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使命担当,不断强化学习力度,自觉摒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的学习惰性,自觉发扬古人“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刻苦学习精神,加强学习作风、强化学习实效,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实干笃行的精神,见缝插针地安排学习时间,字斟句酌地研读,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营养餐”在用心“煨炖”中更加“可口”。

一棵棵直上云霄的参天翠竹,离不开深埋地下积蓄六年能量的竹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广大党员干部要想成为担当作为的“参天翠竹”,必先做积力蓄能的“深处幼笋”,不断锤炼作风、开阔眼界、增强本领,努力成长为干事创业人才。

勤“培土”,向下扎根、筑基育魂。“九层高台起于累土”,万地高楼若无坚实地基必然成为空中楼阁。年轻干部是干事创业的中坚力量,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初入岗位时种下坚定理想信念并不断将理想信念楔入思想深处、持续向下扎根,时刻告诫自己保持初心,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向深处扎根,就要涵养自身定力,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努力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守住红线、底线,远离禁区、雷池,时刻保持思想上的清醒,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推动理想信念入脑、入心,茁壮成长,为日后破土做好准备。

多“施肥”,向宽而行、聚智聚力。智慧、本领和活力是年轻干部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重要法宝,青竹破土而出之前,需在黑暗中积蓄六年,年轻干部也应如竹,在理论实践中厚积薄发。抓实理论知识学习,年轻干部初入岗位,思维转变不到位、理论知识不丰富,必须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既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也要涉猎业务知识、公文写作等方面,快速成长为学识渊博的“老教授”。注重培养实践能力,推动广大年轻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到施工现场调研学习、到人民群众中了解实情,不断磨砺年轻干部调查研究、应急处突、联系群众等能力,变成攻坚克难的“多面手”。

常“修枝”,向上生长、不偏不折。翠竹破土而出后便会以每天1~2米的速度快速生长,但这也导致枝丫丛生不能及时修剪,年轻干部要特别注意经常修剪“边幅”,及时破除不良习惯、纠正不良思想。当前的环境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冲击着涉世未深、经事不多的年轻干部,要及时为他们纠偏纠差,引导树立正确导向,形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气节,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成为担事干事、大有作为的参天翠竹。

创业成事、实干为要。年轻干部要当勤勤恳恳的实干家、不做坐而论道的空谈者。在日

常工作中要以“强者”为榜样、把“优秀”当标杆,增强紧迫感、压力感,最终成长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栋梁之竹”!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好弄懂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以心换心”,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不忘初心、践行宗旨、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心用情用力守好人民的心。

以为民办事“初心”,来换取人民“放心”,用心守好人民的心。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根本就在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始终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守一颗为民初心,时刻铭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站稳“一切为了人民”的政治立场,践行群众路线,深

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到人民群众中去,倾听人民呼声、体察人民疾苦、解决人民困难,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心守好为民幸福的心。

以为民服务“贴心”,来换取人民“安心”,用情守好人民的心。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在为民路上,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时刻牢记为民服务是其本职工作,以贴心服务温暖人民的心,把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实办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广大党员干部要厚植为民情怀,践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俯下身子沾满泥,卷起裤腿下好田,把人民群众“关键小事”当作自己“心头大事”,以枝叶关情的责任担当画出最大同心圆,时刻把群众的“柴米油盐”放在心上、“急难愁盼”抓在手上,想方设法解决好人民群众“柴米油盐”“急难愁盼”等问题,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让服务群众持之以恒,用情守好为民服务的心。

以为民造福“信心”,来换取人民“开心”,用力守好人民的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奋斗。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百年征途,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同心同德、同向同力,以实干与奋斗推动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发扬,用汗水鲜血浇灌收获,以实干笃行坚定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党员干部要牢记使命,迈开为民造福“步子”,肩负起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历史重任,践行“紧紧依靠人民”的工作路线,明确“路线图”、细化“时间表”、制定“责任书”,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发扬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办实事,不说空话、套话、大话,继续创造一次又一次伟大奇迹,用力守好为民造福的心。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将学深悟透、建强堡垒、实干践悟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函数命题”三要素,以聚力赶考姿态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聚力学深悟透,提升党的建设“值域”水平。“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依然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离不开强大的学习能力。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深度、广度,关乎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更是影响新时代党的建设“值域”水平的关键要素。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各种形式持续学、深入学,原原本本学习报告,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政治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在面对复杂局势时辨得清方向,在面对各种挑战时站得稳立场,在解决矛盾时拿得出主意。

聚力建强堡垒,扩展党的建设“定义域”。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定义域是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大小就是组织工作的“定义域”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组工干部,要深植“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这一理念,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贴心人,在基层党组织建实建强、作用发挥中做实表率,推进实现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让党的领导更加“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切实扩展党的建设“定义域”。

聚力实干践悟,用好党的建设“对应法则”。党的二十大全面吹响了新时代的奋斗号角,要用好党的建设“对应法则”,在实践中知行合一、践悟躬行,交出新时代新答卷。对应法则即连接定义域和值域的“解析式”,实干践悟与学深悟透、建强堡垒交互连结、互辅相成。党员干部要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群众的迫切需求作为出发点,加强执行落实能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更大力度主动投身到改革攻坚主战场、急难险重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摔打磨炼,在递进式培养和多岗位历练中务实干事、提能成事。通过聚力实干践悟,用好用活“对应法则”,不断使函数命题取得一个个“极值”,实现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深入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青春就像那短暂却又美好的“花海”,青年干部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起而行之、知责负重,在坚定理想信念、全力真抓实干、一心服务人民中逐光奔跑,用心用情用力走好脚下“赶考”之路,努力成为青春“花海”中那朵最绚丽的“花”。

奔赴青春“花海”,要带着“不为斜阳影便移”的笃定姿态奔跑,坚定坚决追逐“信仰”之光。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有志青年把青春奋斗甚至是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闪亮的星”。无论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还是“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方志敏,抑或是“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陈祥榕,事实证明,只有理想崇高、信念坚定,思想方能清澈深远,步伐方能铿锵有力。青年干部应把理想信念作为永不结业的必修课、常修课,以“立志当立天下志”的远大抱负,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中,勇做伟大事业的追梦人。要自觉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自己,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自己,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与党同心同德、与时代同向同行。

奔赴青春“花海”,要带着“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实干状态奔跑,步履铿锵追逐“奋斗”之光。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从张开双臂守护祖国疆土的祁发宝,到主动请缨奔赴疫情火线的钟南山,再到扎根大山点亮希望之光的张桂梅……奔赴青春征途绝不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必须始终保持时不我待的快节奏、实干笃行的责任感、昂扬向上的精气神,着眼于实、立足于干、求之于效,主动投身经济发展主战场、疫情防控最前沿、乡村振兴第一线、基层治理最难处,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把该干的工作干到位、把该办的任务办完美,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要自觉涵养“钉钉子”精神,增强“划句号”能力,敢闯一个个“矛盾窝”,打好一项项“攻坚战”,驰而不息、锲而不舍,努

力在解决问题、克难奋进中做出实绩、创成精品、形成特色,让青春更显力量、更具分量、更有质量。

奔赴青春“花海”,要带着“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服务常态奔跑,解忧去困追逐“奉献”之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青年干部的心之所向、情之所系。无论是焦裕禄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还是王若飞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抑或是黄文秀的“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青年干部要从先进榜样那里深刻领悟“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常怀“人民至上”的自觉,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把“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把群众“呼声”变成喝彩“掌声”,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要不断提升群众工作本领,多深入基层实践,常拜人民群众为师,从群众的“家长里短”中发现工作难题的“原因症结”、觅得解决问题的“妙方良药”,努力成为群众身边的知心人、贴心人。

党的二十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鲜明时代特色,它集中了全党智慧,凝聚了全党共识,体现了全党意志,展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党章是管党治党的根本大法。一直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每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都把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写入党章,用以统一全党的思想、意志和行动,为全党指明方向。党章的每一次修改都是在发展中不断地探索、实践、研究、总结中逐步完善的。“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党章要突出久久为功,凝心聚力练好“真功夫”,要在常态长效中把学习党章作为必修课学懂弄通做实,让全党智慧成为自己成长成才的“教科书”,立足岗位书写崭新时代答卷。

以党章为“舵”,在常学常新中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思想红色,坚定理想信念的“活教材”。建党100

多年来,党先后对党章作了多次修改,但理想信念这个“指南针”始终不变。学习贯彻新党章,就是要不断赓续拼搏精神、传承优良品质,绝不是热闹“一下子”。不管在任何时期,都应围绕着党员干部守初心践使命等方面普遍性、突出性的现实表现,需要不断在常态化中坚持问题导向,深学细悟诸如“伟大建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尤其是要善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精神滋养”,把每一次学习成效检验,看做一次“升学考试”,时刻以“白纸”心态,下“苦功夫”找准“考点”,把党章吃透,练好管党治党“寸言必争”的苦功夫,切实增强对党章核心要义和精神深邃的把握理解,并对照党章要求补齐短板、驰而不息加强党性锤炼,接受党和人民“问政考核”,让党章学习“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每一个人的思想世界里都充盈“党的力量”。

以党章为“尺”,在常思常悟中坚定“愿得此身长报国”的政治本色,把牢对党忠诚的“方向盘”。学习党

章是全体党员的基本功,这个功课要经常做,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既把党章当标杆,又把党章当标尺,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党章才能迎来持续“发光”“发热”的高光时刻。党员干部“正身”里盛着一个政党的本色、装着为民的初心,对党忠诚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标准,我们要擦亮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真正将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明白我们从哪里来,看清楚要到哪里去,厘清怎么去的问题,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以之作为检视党员干部能否守好初心、强健骨骼、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无疑,党章学习成效既要跟党员日常教育培训结合起来,又要融于在党员教育过程中,才能确保这堂“必修课”所要求的“规定动作”全到位,争做“为党代言、为民请命”的表率,始终保持丹心向党。

以党章为“镜”,在常修常抓中自省“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廉原色,善用党章导航的“检视镜”。党章增写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做到“两个维护”等重要内容,对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出了明确要求。只有拿出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保持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品质,自觉用党章正衣冠,自觉把干事当本分,切忌党章学习“入嘴”不“入心”。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时刻“醒悟”“正身”,经常对照党章党规自查自检自省,自知职责职权底线、党纪法规红线、违法犯罪高压线,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把群众的“枝叶小事”当作“头等大事”,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用心用情,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我党百余年“自我革命”的成功实践,提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三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团结努力奋斗下,我们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场“全民战争”,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正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身处基层,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正值关键之际,我们更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领悟“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的内涵,在基层工作中,确保自身“三个不变”。

以思想境界提升推进“自我革命”,确保初心“不变质”。

伴随着第一个百年目标顺利实现,基层党员干部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时代的不断发展,形形色色的思潮也在不断产生和进化,随之而来的思想层面的改变也刻不容缓。显而易见,基层的工作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变得愈发复杂,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在时代的脚步下,也变得愈发多样化。作为基层干部,思维落伍僵化、锐化腐化的已经无法在完成工作中适应节奏需要,为了时刻保持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状态,自身要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跟上党中央的节拍,不断补齐思想之钙,提升思想境界,在思想层面不断予自己以革命,切实把初心融入内心,确保初心在改革浪潮之中“不变质”。

以干事创业成效推进“自我革命”,确保党性“不变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等,再到地方各级落马官员,从严治党一直在路上。这些人无不是在自己干事创业的路上,被各种利益诱惑迷失了党性,丢了自我,从而走上了令群众不齿和唏嘘的道路。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始终以干事创业为基准,把政绩思想放在为民服务之后,从入户走访乃至为群众跑一次腿这样一件小事,到抓项目推进造福一方这样一件大事,秉持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的标准,踏踏实实干事创业,勤勤恳恳为民谋利,把为民服务放在干事创业第一位,在事业上升中磨炼党性修养,确保党性“不变色”。

以作风建设有力推进“自我革命”,确保为官“不变味”。

基层为官,群众眼中,常无大小。“这人官味太浓”,群众的一句话,反映的是党员干部的群众亲和力和威望度不高,在基层工作如此之重要的现在,我们更应高度重视,切勿让自身“官味”太浓。近期,电视剧《县委大院》正在热播,热度不小,看一看当中的角色,“官味”浓的干部,走不进群众之中,拉不近与群众的距离,解决不了群众上访的事情。作风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基层干部作风明显好转,无论是业务部门还是机关单位,群众满意度在干部测评中的占比越来越重。但是随着工作任务日渐繁重,很多干部在作风建设上的重视程度日渐降低,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尤其是长期身处基层的“老油子”,常常有放松的心态,未起时谦恭待人,一旦上位便纵情而傲物。脱离群众是作风问题凸显最危险的一步。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牢记为民服务使命,认真贯彻群众路线,把“打官腔”变成拉家常,把“官架子”变成“俯身子”,把“过官瘾”变成“谋其政”,把作风建设融入到自身成长之中,确保为官一任“不变味”。

那一年,毛主席在延安的一处窑洞之中给出了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如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的路上,给出了“自我革命”“第二个答案”。我们要在扎根基层,投身乡村振兴的路上,深刻领悟,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确保初心不变质、党性不变色、为官不变味,在新征程上书写更加充实的基层文章。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贯彻是每名党员干部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我们要围绕“差异性”“经常性”“有效性”,当好党的基层“宣讲家”,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且“开花结果”。

围绕差异性,提升学习“参与率”。党的二十大报告涉及国家发展方方面面,将报告蕴含的思想伟力准确地传递到不同受众,找准受众需求与宣讲要求的结合点是前提。受众的“差异化”就要求宣讲的“分别化”,没有人会对“大水漫灌”的填鸭式教学和“耳提面命”的说教感兴趣,特别是基层群众,他们有的喜欢有切身感受的分享、有的喜欢有烟火气息的活动、也有的更倾向于有感情温度的互动。因此,在开展基层宣讲过程中,我们要针对不同受众推出“特色宣讲套餐”,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主动回应群众心声,积极回答群众问题,将二十大精神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机融合,把“理论套餐”变为“家庭套餐”,用宣讲好口碑、好氛围提升党员群众学习的“参与率”。

围绕经常性,提升学习“回头率”。二十大报告是纲领性文件,面向党和国家的未来作了深远的战略谋划,特别是对未来5年的战略布局作了全面部署,理论性指导性极强、简略度概括度极高,对它的学习宣传绝不是一时半会、一下两下就可以完成的。在宣讲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常学常新、久久为功,常态化组织党员群众开展理论宣讲活动,通过多走田间地头、多敲百姓门、多坐农家凳,将宣讲讲台搬上舞台、搬进社区、搬入乡间田野,让广大党员群众看到、听到、学到,将学习宣讲二十大精神的每时每刻、每一场景都记在心中成为精神食粮,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提升学习的“回头率”。

围绕有效性,提升学习“践行率”。“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宣讲的目的是为了让精神“扎根基层开满花”,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过程

形式多样,取得怎样的成效才是最终的落脚点?若仅停留在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阶段,势必会事与愿违。因此在开展基层理论宣讲时,我们要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郑重嘱托记在心中、践行到工作里,围绕高效统筹经济建设、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惠及民生重点工作,用“真情实意”奏响“初心旋律”,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初心情怀践行于工作和日常,将党的二十大作出的规划部署落到实处,真正提升学习的“践行率”。

近日,中共中央在《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中强调,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党的基层“宣讲家”,以“三个转变”的工作姿态,让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宣讲中始终“在状态”,不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一路生花”。

尊重听众精准讲,变“高大上”为“接地气”,让宣讲内容“读得懂、悟得通”。宣讲效果好不好,听众感受最重要。二十大精神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要说清楚、讲明白就要下足“因人施策、因人施教”功夫。如果不顾听众感受,都是按照宣讲稿一字一句地照着念,或是尽讲一些高高在上的纯理论性的知识,想必效果定会大打折扣。因此,宣讲时要根据对象的“文化程度、工作环境、年龄特点”等不同,精心选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症下药,真正让老百姓听得懂、有所获。另外,要深入基层一线,仔细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把二十大精神“官方语言”转化成“接地气”的“群众语言”,将理论观点变为“朴素道理”,激发群众想学、愿学、爱学之心。

灵活方式创新讲,变“旁观者”为“参与者”,让宣讲形式“活起来、火起来”。党的二十大精神抽象化、概念化东西较多,若靠单向灌输式、填鸭式、说教式的宣讲,难免会让群众觉得枯燥无味,产生坐不住、听不进、记不住的逆反效果。因此,党员干部要坚持因地制宜,灵活选择运用“情景+体验”“线上+线下”“网络+实际”等新模式,变以往“你说我听”单向灌输式宣讲为“你讲我问”互动式宣讲,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活跃度。要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多走田间地头,多敲百姓门,多坐农家凳,深入群众一线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紧急救援、基层社会治理优秀表彰大会进行榜样带头讲,实现群众二十大精神学习与生产生活“两手抓两不误”,切实提升宣讲吸引力。

聚焦为民暖心讲,变“重说讲”为“求落实”,让宣讲效果“看得见、摸得着”。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想要二十大精神宣讲真正扎根基层开满花,就必须在落实上下功夫。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人民群众带来哪些重大利好,党员干部如何践行二十大精神,这些都需要用实际行动来“作答”。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善于发现困扰人民群众的各种急难愁盼问题,运用二十大报告中的先进方法,解决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

小事,通过一项项惠民工程、一条条惠民举措,一件件暖心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二十大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气象,全面推动二十大精神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真正实现二十大精神宣讲的最终目的,让党的政策在基层落地开花。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推动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广大党员干部都应自觉带头践行对党忠诚,特别是要一以贯之坚决与党中央同频同振、同心同行、同向同摆,始终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一以贯之坚决与党中央“同频同振”。始终树牢看齐意识,主动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章党规看齐。就当前而言,务必要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与党中央在一个步调上,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严格按照党中央系列决策部署特别是《决定》要求先行学深悟透,有力有效向广大基层群众进行宣传宣讲,不能以怕理解错误为名而非

要等到“上头”有了明确说法才进行宣传宣讲,这实质上是没有担当、懒作为的“等靠要”思想作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在“学习”,关键在“贯彻”,“学习”在前才能抓好“贯彻”,才能真正与党中央“同频同振”,才能让人民群众实时了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真正做到对党绝对忠诚。

一以贯之坚决与党中央“同心同行”。通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树牢与党同呼吸共命运的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有始终与党中央同心同行、知行合一,才能有效避免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宣传而宣传,为了贯彻而贯彻的浮夸之风,才能有效避免照本宣科、空喊口号、不见真章的形式主义倾向,才能真正使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极强的号召力、感染力、向心力。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做到“两个维护”,必须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发自内心地对党信服,愿意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一以贯之坚决与党中央“同向同摆”。同向同摆是一个听从指挥的问题,党员干部必须无条件听从党的指挥,对党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通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决不能

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不能搞欺上瞒下、瞒天过海,另搞一套“土政策”为“小团体”谋利益,更不能搞为了局部地区甚至小团体利益另行“解释”的愚民政策。务必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一根杆子插到底,让广大人民群众听到党中央的“声音”、看到党中央的“政策”、得到党中央的“实惠”,更好在新的伟大实践中锻造一支对党忠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干部是新征程的“生力军”、新时代的“弄潮儿”,要牢记殷切嘱托、回应人民期盼,把认知、实践、价值、守正、创新等要素有机统一起来,做好人民的“守心人”。

内外兼修,实现“思考认知”和“实践行动”的统一,做“知行合一”的“守心人”。一方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知”可以为“行”保驾护航,配好解决人民“急难愁盼”的良方妙药,离不开对实际需求的细研深判,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精准定位短板弱项,是实现为民措施既“统筹兼顾”又“对症下药”的保障;另一方面,“纸上得来终

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深入基层、贴近人民,听真话、察真情,才能切身体会人民的“所想所盼”,明晰人民诉求最集中、反映最强烈的领域,为“精准把脉”提供实践基础。广大青年干部要践行二十大报告中“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要求,敢于俯下身子、迈开步子,下基层、赴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要坚持问题导向,不能脱离实际空洞谈理论,也不能只埋头实践而脱离理论,应该根据基层实际需要“有的放矢”,结合实际问题“吾日三省吾身”,找准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学习弥补自己的弱环,更新、丰富自己的“武器装备库”,不断提升“内外修为”。

克己奉公,实现“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的统一,做“忠于人民”的“守心人”。一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把青春热血奉献在利民惠民的广袤沃野,将“千头万绪”落实到“千家万户”,在为民服务的赛道上努力跑出“加速度”、奏响“更强音”,本身就是能力的升华、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人民是我们工作的“阅卷人”“检察官”,只有心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的满意和点赞,就是对我们价值的肯定。广大青年干部要笃定“强国有我”的信念,围绕二十大报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要求,聚焦教育、医疗、就业、分配、住房、养老等重点领域,兢兢业业、稳扎稳打,为人民生活得欣欣向荣添砖加瓦,要牢记“人民至上”的宗旨,将个人的“政绩指标”和人民的“幸福指数”统一起来,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少做“花上垒花”的虚功,以“务实之举”办好“惠民之事”。

继往开来,实现“保持定力”和“开拓创新”的统一,做“守正创新”的“守心人”。一方面,要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百年伟业,需要继承前人的优良作风。面对艰巨挑战,只有发扬敢为人先、身先士卒的作风,保持“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才能做好人民的“风向标”“指南针”。面对利益诱惑,只有发扬刚正不阿、慎独慎行的作风,保持“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定力,才能守住廉政防线,扣好“第一粒扣子”;另一方面,越是伟大的事业,越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青年干部接受了最先进、最前沿的教育,是改革创新的“新鲜血液”“新动力源”,向组织步伐保持看齐,和时代变化“同频共振”,才能在创新的高地上大放光彩。广大青年干部要把握好二十大报告中“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一论述,主动培养创新思维、积极参与创新建设,提高政治领悟力、判断力和执行力,力争成为改革创新的“智囊团”,要保持谦虚的心态,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凝聚各方的观点和智慧,唱好创新发展“主角戏”,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刻把握理解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文汇系列5822--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汇编(75篇)

链接地址:http://www.blingdoc.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025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