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系列5826--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汇编(45篇)

2023-03-14 06:26:08 121

2.2022年度工作小结及2023年度工作思路9

3.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16

4.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21

5.XX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26

6.XX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36

7.XXXX区教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41

8.XXXX区投资促进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48

9.XXXX区政务服务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思路53

10.XX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度工作思路59

11.XX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67

12.区财政局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74

13.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77

14.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85

15.区国资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89

16.区监管办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96

17.区交通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103

18.区人力社保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111

19.区统计局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116

20.区统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120

21.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2023年工作思路125

22.市发展改革委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132

23.市机关事务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144

24.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160

25.市商务局 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166

26.市审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173

27.市水利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186

28.市税务局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195

29.市统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199

30.市统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206

31.2022年水利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218

32.县残疾人联合会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226

33.县公安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236

34.县公安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240

35.县教体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245

36.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259

37.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思路272

38.县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283

39.县司法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292

40.县行政服务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301

41.县医保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314

42.县招商投资促进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323

43.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330

44.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337

45.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347

2022年,区气象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决策部署,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体制,保障重大行政决策,落实行政执法权责统一,积极开展气象普法宣传,不断提升气象依法行政能力,为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贡献法治力量。现将2022年度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法制理论体系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普法、学法纳入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结合主题党日、远程学习、线上专题讲座等多样化形式学习,充分提升干部职工学法参与度、强化用法意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效应,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引领全局系统干部崇德向善、遵法守法。

2.切实履行主要领导法制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严格依法依规决策,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依法办事。定期听取科室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各类重要问题,将法治建设纳入

气象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气象事业发展共部署、同推进、齐督促。

3.充分落实法治思想指导工作。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进一步提高廉洁自律、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做好干部职工及监管范围内重点易燃易爆场所工作人员《宪法》、《新安全法》宣传工作,认真做好气象部门第21个党风廉政教育学宣传活动;积极参加地方政府及上级部门组织的法治学习培训。

4.强化正风肃纪,筑牢底线思维。通过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全局大会、党员活动、钉钉工作群组织学习中央、省市纪委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典型案例,通过违法违纪案例剖析,统一思想,增强党员、干部职工规矩意识,做好重要节点廉政提醒,强化底线思维,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5.加强依法行政制度管理,完善本单位依法行政制度汇编。聘请法律顾问,建立法律顾问法律咨询工作制度及行政决策制度,实现管理决策制度化、规范化。执法人员9名均持有执法证并进行依法公示。

二、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完善,确保应急响应及时

1.面对异常天气气候,做好梯次化预报预警服务,提前发布决策材料、天气提醒等,提醒各决策部门提前做好防御

工作,天气影响期间,通过全区灾害应急响应群滚动加密服务,及时将最新的天气趋势、雨情向区领导、镇街、部门实时通报,为各单位部署防御措施提供气象数据支撑,并通过电视台、广播、短信、96121声讯电话、电子显示屏、微信等多种服务途径,向社会广泛发布最新的预报预警信息和服务提醒,共向区委、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报送各类决策服务材料170多期,发布预警信号130次,向全区近4000名防灾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共计420万余条次。

2.完善气象协理员、信息员和综治网格员融合互补的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健全重大气象灾害社会再传播机制,完成气象信息员专项补助经费发放。开展协理员信息员网格员业务培训,部署2022年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并完成镇街考核。完成151个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提标升级。完成人工影响天气项目调研,燃气炮作业点选址;参与全市人工影响天气培训及演练,完成亚运保障临时作业点选址;完成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培训;完成气象灾害风险普查、萧山乡村振兴实绩工作、“五水共治”等各类考核任务,并按要求上报各类工作台账及总结。

3.完善气象科普法治宣贯工作。强化气象法律知识培训,提升气象法治意识,加强依法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能力。结合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国家宪法日等重大节点,开展气象法律法规、防灾减灾等宣贯宣教活动,不断增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气象法治意识,切实提升气象科普宣传覆盖范围。

三、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1.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以气防办名义组织和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行业领域防雷安全检查。2022年在领导和各科室的支持配合下完成区内170多个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场所的现场检查,与发改、应急、市监、住建等部门实行部门联合检查。全面应用全国防雷安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数据上报率100%。

2.推进防雷改革及安全管理工作。深化防雷风险码2.0的推广应用,推进“一企一档”信息化工作,应用率和档案完善率均达到100%。完成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调研报告;对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开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检查;完成气象行政审批19件,气象证明78件。

3.依法编制完成行政执法年报、行政执法清单、年度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计划,实时就行政执法人员清单、行政许可事项等政务信息进行公式发布。

四、2023年工作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下一阶段,萧山气象局将持续做好政务服务、行政执法和法治政府工作,提升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强化法律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养。结合数字化改革,优化政务服务办理流程,提升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做好行政执法和信息公开,加强行政执法层级监督,提高行政执法案卷自查力度。强化部门协调,切实对区域内重点单位强化监管,定期对重点单位及区域进行执法检查,持续深化防雷社会化管理,强化防雷安全知识普及,增强防雷重点单位雷电灾害应急保障能力工作开展,不断细化深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聚焦行政许可后续监管。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统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上虞区统计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领导对统计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以服务发展大局为首要职责,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要抓手,全面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进一步提升统计业务水平和统计分析能力,在融入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建设、勇当推进“两个先行”奋进“五个率先”排头兵上,提供坚实的统计保障。

一、2022年工作总结

1.固本强基,做实基层基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一是制度上有保障。全面承接绍兴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试点工作,协助区委区政府印发我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实施意见》,从6个方面18条举措规范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其中5条为全市首创。二是组织上有加强。全区20个乡镇(街道)和综管办的统计工作办公室均已实体化、专班化运作,现有统计人员专(兼)职119人,比去年新增25名;全区已建成1个一级网格,25个二级网格,84个四级网格。三是数字化来赋能。成立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为召集人的上虞区基层统计网格智治工作专班小组,全面领导基层统计网格智治工作。依托“统计e家”平台,全区已开展走访调研59次,活动管理32次,上传惠企政策17

个,上传学习资料27份,尝试直播2次,大大增加“统计e家”平台的粘性,增强统计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四是落实上有亮点。建立编外统计人员“统一管理、统一配备”制度,增加中心镇(街道)和杭州湾综管办10名编外用工控制数;探索打造党建引领的“统计之家”,目前已建成综管办、丰惠镇、东关街道、梁湖街道等15个,初显上虞辨识度;推动双向指导历练,定期接收乡镇投资统计人员来区统计局跟班学习,我区也派业务骨干到市统计局学习锻炼;开展实效性培训,目前已累计开展综合性培训4次,500余人参加,开展分专业培训48场次,1500余人参加。五是监督常态化。每月下发函件提醒各乡镇(街道)、部门梳理统计基层基础各项工作进展,同时建立健全统计人员报备机制,目前已有16人报备。

2.上下联动,做精统计调查,提升统计业务能力。一是抓实抓好常规数据生产。认真完成各专业以及综合统计;及时梳理统计方法制度上的变化;落实即报即审机制,提高指标关联性、匹配性;限下贸易抽样调查工作先进经验形成书面材料,在全省得到推广。二是协调做好专项调查任务。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各项重点调查任务,如特色小镇、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统计监测、5‰人口变动调查工作、平安浙江入户调查等。三是全力做好名录库维护工作。1-10月月度共新增四上单位119家,年度新增工作已全面积启动。四是有序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筹备工作。组建上虞区“五经普”筹备工作领导小组

及办公室,统筹协调推进“五经普”相关准备工作。

3.聚焦重点,做优统计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一是“助”发展,着力提升预警能力。围绕共同富裕监测体系,瞄准GDP、固定资产投资等关键指标,紧盯各项高质量发展指标,强化动态监测预警,按照“一专业一分析”“一问题一研判”要求,拟合GDP测算,找准经济运行发展的问题和困难,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参考。二是“谋”服务,强化统计调研分析。加强对上沟通和横向交流,及时了解兄弟县市的上报情况并撰写统计分析,动态向区主要领导和责任部门上报各指标增速、排名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提出合理有效建议。今年以来,我局报送统计专报3篇,约稿录用20篇,国办采用素材2篇。三是“抓”产品,做好数据背后解读。动态上报主要经济指标监测分析,针对性做出预警和提醒。每月通过短信、卡片、小册子等多媒介向四套班子领导及有关部门发布和提供准确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发布《2021年上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印发《2021今日上虞》、《上虞统计信息》、《2021年上虞统计年鉴》、《2021年浙江省各县市区主要指标排序》等资料,充分发挥统计智囊团和风向标的作用。

4.压紧责任,做严执法监督,推进统计法治建设。一是突出第一责任。先后推动在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上学习了《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以及统计人员工作责任制。围绕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积极清理纠正违反统计法精神的文件和做法,

经过排查,未发现违反统计法精神的文件。二是突出统计威慑。强化统计执法检查力度,通过日常检查、统计核查、“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等多种形式,在保证执法检查广度的前提下,实现精准执法。截止10月底,共对45家企业开展执法检查,其中42家采取双随机检查,立案查处5家,警告并处罚款8.25万元,拟立案1家。三是突出宣传实效。承办绍兴市第十三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通过诚信企业授牌、现场资料发放、依法统计宣传片播放等环节,进一步普及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增进了公众对统计工作的了解与支持。

5.党建引领,做细作风建设,强化干部担当作为。一是抓住思想政治建设“定盘星”。聚力于“统计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这一定位,找准党建工作和统计工作、党建要求和党员需求、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的结合点,确保统计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打出理论学习教育“组合拳”。认真执行周一夜学学习制度,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学、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学、领导干部带动学、党员干部自觉学的“四级联动”学习机制。召开局党组会议18次,中心组理论学习11次,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部署研究并分析研判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召开支部党员大会4次,支委会11次,组织专题党课5次,开展主题党日11

次。三是广泛开展“六比六争先、勇当排头兵”作风建设活动。迅速组织学习贯彻,以全局干部会议形式将工作要求传达到全体干部;迅速开展作风建设突出问题大检视活动,全局干部职工对照“五种心态”15种典型、对照“六比六争先”具体要求进行检视;常态化抓好廉政教育,党组书记带头讲授廉政党课,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问题。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构建“134”工作体系(“1”是指全市争先列、全省争一流,“3”是指政治立局、专业立局、服务立局,“4”是开展政治能力大提升、专业能力大提升、服务能力大提升、基层基础大提升四大行动),充分发挥统计作用,为上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统计保障。主要三个方面:

1.坚持系统思维,全力推进四大行动。一是开展政治能力大提升行动。通过搭建各种学习平台,引导全局干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与统计工作同计划、同落实、同部署,有效提升统计干部的政治能力。二是开展专业能力大提升行动。深入研究、换位思考、拿出精品,切实提升培训质量,及时开展专业化、精细化、精准化培训,严密组织课题研究、分享心得等各项活动,切实提高我们统计干部专业水平。三是开展服务能力大提升行动。经常性开展走访调研,精准挖掘经济运行亮点,科学分析经济

运行的短板和不足,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送高质量的统计专报。深入开展三服务,为企业、为群众、为基层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统计业务指导,充分发挥统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促进统计成果综合利用。四是开展基层基础大提升行动。健全统计基层工作机制,设置科学合理考核机制,强化统计工作督考。突出基层基础建设,形成乡镇部门主要领导重视、统计队伍稳定、工作机制完善的工作格局,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进一步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加强对基层统计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培养力度,推动上级培训资源向基层传递分享,实现学习资源的高效利用。

2.坚持创新思维,推进数字化改革。深化对数字化改革重大意义、内涵定义、目标任务的理解和认识,把数字化改革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推进。一是全力推进基层网格智治的使用率。确保“统计e家”活跃度达100%。通过网格智控等应用场景,使统计网格内企业通获取更加智能精准的统计服务,进一步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二是加快浙企“最多报一次”应用推广进度。开展工业、服务业、限上贸易法人企业“最多报一次”培训会,培训会采用“授课+实操”模式,由该专业人员先进行演示操作,再由企业统计人员进行实时操作,确保每家企业都能通过“最多报一次”报送报表,减轻企业的工作负担;三是有力提升“统计大脑+应用”工作实效。推动全局积极使用“统计大脑+应用”功能,通过统计大脑及早发现问题,更好的把控统计数据质量,同时通过统计大脑及时进行预警分析,更好的发挥统计参谋助手作用。

3.坚持工匠精神,周密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做好五经普,对于摸清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家底”,深化统计现代化改革,更加有效发挥经济普查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统计监测评价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严格按照“执行方案、真实完整”的总要求,在吃透方案、总结反思、强化保障的基础上,依据普查的时间表、路线图,加强对第五次经济普查组织领导,动员各方力量,组建成立五经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开展普查宣传及普查的各项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经济普查任务。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局的精心指导下,全局干部立足岗位,奋发有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一、2022年主要工作

(一)优服务保障体系。今年县财政投入136万元按市局要求新创建“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33个(待验收)。配齐配强基层队伍,落实好轮值站长制度,让退役军人发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作用,其中涌现出一批像胡炳强、吕松松等优秀典型。胡炳强调处工作室获宁波市总工会命名。跃龙街道退役军人吕松松创建“流动调解室”,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600余起,流动调解200余起,涉案金额达到千万余元,调解成功率98%。

(二)强思想政治引领。一是上好“入伍退伍第一课”,联合市“不忘来时路”红色故事宣讲团,向今年准入伍的95名新兵,52名退役军人讲述本土革命烈士的事迹,厚植家国情怀。二是挖掘宣传先进典型,通过当地媒体宣传创业、服务社会的优秀退役军人。深挖助力乡村振兴“90后”新农人胡强强、救火“孤勇者”林平飞、5次进出火灾现场灭火的郑红满和致力慈善帮困退役军人戴红灯事迹,拍制《你记得我,我就活着》《军魂不褪色银辉映初心》宣传片,组建“老兵帮帮团”,“以身边的人和事”

感染带动广大退役军人形成忠诚、踏实、奉献的价值导向。三是(省略)。

(三)厚军人军属优待。按时发放各类抚恤、补助金2977万元,惠及5428人。建立困难退役军人每月联络制度,完善困难援助兜底保障机制,发动社会力量扩充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扩大关爱覆盖面,对困难退役军人实施精准帮扶,努力让退役军人在共富路上一个都不掉队。高质量推进建档立卡和优待证发放工作。做好“崇军联盟”商家增量提质工作,今年新增50家。用心用情解决好官兵退役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等问题。

(四)浓尊军崇军氛围。一是积极落实军地需求“双清单”。(省略)。二是深化“军人退役一件事”,在火车站开展“迎送老兵”活动,在出站口设立专门窗口,为返乡退役军人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196名退役士兵办理退役报到、信息采集、组织关系转接、保险转移等手续,并分发《退役军人服务手册》和《技能培训相关须知》,帮助退役士兵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气氛热烈。组织军民共建活动52场,参与量千余人次。为18户三等功现役军人家庭、29户“四有”优秀军官(士兵)家庭送立功喜报,开展“丰富军嫂生活关爱军娃成长”活动,宽慰官兵顾家之心。用好“缑城老兵宣讲团”,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退役军人进校园为小朋友开展国防安全教育,共计开展活动63次。举办“国防双拥书画展”,作品均由辖区内退役军人创作,抒发老兵情怀,展示家乡风采。

(五)助军人就业创业。

组织对接交流会、专场招聘会等4场,参会企业152家次,提供岗位近500个,实现180余名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累计走访企业、个体工商户56次,助企纾困,111家企业通过招录退役军人累计享受税费优惠减免206万元。开展适应性培训2次,196名退役军人实现全员培训。今年8月1日与县邮储银行、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合作推出面向退役军人农业创业项目免担保费、低利率的融贷优惠,截至10月20日,累计为23家农业军创企业发放贷款2110万元,免担保费16.88万元,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有力扶持。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服务保障这个中心,做实做优“疏、纾、树”三篇文章,全力提升退役军人思想疏导、纾困解忧、立身树业的工作水平,逐步实现工作重心由当前的“治标”向长远的固本转变,切实增强退役军人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

(一)强导向,引正路。一是以科学理论感召人。多形式、多途径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讲,引领广大退役军人紧紧团结在党旗下,听党话,跟党走。二是以先进典型激励人。与时俱进,深入挖掘选树先进人物,弘扬正能量。近年来,我县年年都有榜样级优秀人物涌现出来,既为退役军人添彩增辉,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教育激励新时代广大退役军人积极向上、踏实有为、忠诚奉献。三是(省略)。

(二)细保障,通心路。

落细落实各项优抚优待政策,做好暖心工作。通过慈善关爱、困难援助、结对帮扶等形式,精准做好兜底保障工作,让每一位退役军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加大现役军人优待力度,在子女入学、公益岗位招录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动员更多社会组织参与拥军结对,提升社会化拥军水平。持续推进“军地双清单”机制落实,部队需要什么,地方就支持什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军民共建活动,进一步融合军民鱼水情。大力宣传爱国拥军、拥政爱民的先进事例,营造尊军崇军氛围,创成省双拥模范县。

(三)授以渔,有出路。扎扎实实做好稳就业工作,积极与企业、劳务公司对接,多频次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力争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多的合适岗位,促进充分就业。同时要实实在在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让广大退役军人有谋生之技,有立身之本。实施“两条腿”走路,一是“以训带岗”,谁培训,谁负责落实岗位,让真正有实力的优质人力资源机构主导培训市场;二是“先就业后培训”,对部分未经培训即已就业的退役军人,实行“谁使用,谁培训”,由用人单位落实技能培训,探索打通培训费用支付途径,达到既实用高效,又不缺失监管。切实提高退役军人的参训率、就业率、收益率。

(四)搭平台,活门路。

筹备设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吸纳政府经济服务部门、金融机构、行业龙头企业、优秀军创企业为理事单位,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政策咨询、政务服务,举办创业沙龙,交流创业心得,分享得失经验,发挥好资讯互通、帮扶指导、风险规避、产业链互补等作用,让退役军人的创业之路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今年以来,桐山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三抓两创一目标落实机制,全力破解老城区出行难、停车难等问题,大力发展小吃美食、文创电商、夜游经济等第三产业,打造更具温度的“桐山记忆”,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区域性商贸中心。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是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市、街两级重点项目,各项目负责领导、干部以及村(社区)严格对照清单,扑下身子,撸起袖子,真抓实干。截至目前,龙白线道路路面浇灌完成65%的工程量,预计今年底建成通车;国省干道纵二线安征迁工作全面重启,已完成桐山段清表及部分房屋拆除、坟墓搬迁等工作;麻坑里道路及管网改造安征迁方案通过市政府批复,预计10月份正式启动协议签订;名京老人公寓一期工程全部封顶,二期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2023年8月份全部建成投用;福鼎市蔬菜批发市场顺利搬迁,全市蔬菜批发实现零缝隙转场。

二是全力提升产业综合实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发展白茶种植、特色种养和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古岭村成功申领300万元“乡村振兴.富村贷”,预计年内村财突破100万元,其余三个村均超15万元。坚决遏制

耕地“非粮化”现象,全面提升水稻、甘薯、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生产水平,预计全年粮播面积达4500亩、粮食产量达1730吨。坚持资源集约利用、产业绿色转型的发展思路,揭牌成立桐山商会,支持岙里项目集中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产能更新换代。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招引一批成长型、技术型企业入园发展,园区现有工业企业102家(其中规上企业18家),预计年产值15亿元。积极落实个转企、产业单位升法人等工作,指导眉子时间等服务业企业申报入统。1-8月份,街道商贸服务业完成1.3亿元,增长10.8%。

三是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以“立足主战场、当好主力军”的责任担当,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道路建设方面,完成市府路、古城西路、江滨中路、中山中路等12条道路白改黑。停车场建设方面,加快推进福全公共停车场一期建设,已改造雨水管网281米、污水管道773米,土地清表8700平方米;西园公共停车场新增机动车位82个。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完成邮电宿舍、福祥公寓、沁华苑、电力公寓等4个小区改造,建设全封闭式垃圾分类屋6个。美食街建设方面,完成美食街二期店招改造、桐山记忆文化墙建设,现有小吃美食商铺131家。此外,谋划实施11个创城专项债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

四是全力提升民生保障事业。坚持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不断补齐民生事业短板。疫情防控方面,持续做好五里牌高速卡口检验、镇边核酸点等值班工作,压紧压实60

周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民生事业方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26户脱贫继续享受政策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预计达22500元。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等保障范围持续扩大,新增低保、特困49户79人,实现应保尽保。深入实施教育、医疗等短板追补行动,桐山教育基金会募捐资金46.8万元,发放各类助学金22.9万元。加快建设城北小学二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孝老食堂顺利揭牌运营,名京老人公寓一期预计年内建成投用。持续推进老城区城市更新,启动29户危旧房屋改造试点。社会治理方面,坚持街道、村(社区)、街巷小区三级共建多元调解,设立宁德市首个智慧街面警务站,为市民游客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实现服务不打烊、治理不缺位。打造叶志亮党员工作室等5个工作室,累计调解群众诉求矛盾150余件。强化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服务保障,爱心助残康复驿站揭牌成立,十字、桐北退役军人服务站获评全省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五有”先进单位。

五是全力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开展街道理论中心组学习10

次,引导全街道上下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持久学,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新“党建联盟”“银发先锋”等党建品牌,提升“红色物业”整体品质,形成党建、群建、社建融为一体的党建生态圈,桐城明珠离退休党支部被省委离退休干部工委评为示范党支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上榜宁德市最美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所。积极承接市直有关部门行政处罚权和执法人员转移,街道综合执法大队预计年内成立。建成4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一步完善干部薪酬待遇、医疗保险、离任定补、激励关怀等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认真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年共立案4起,累计批评教育干部3人次,诫勉谈话1人。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下阶段,桐山街道将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谋划部署,紧盯目标、砥砺前行,奋力写好桐山高质量发展超越新篇章,为建设宁德大湾区沙埕湾生态临港产业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一要推动党的领导更加坚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广泛学习宣传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持之以恒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贯彻落实,推动意识形态、党管武装、民族宗教等工作落地落实。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更加过硬。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毫不放松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动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二要推动经济发展更高质量。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山地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积极发展茶产业和特色旅游产业。加大项目攻坚力度,强化用地规划整理和闲置土地清理,推动

岙里项目集中区企业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全面贯彻落实省、宁德市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抓住纵二线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谋划物流仓储项目。加快推进桐山现代服务业发展,结合桐山美食文化街区、城市更新、核电大厦出租等,鼓励发展特色美食、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产业。

三要推动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推进11个创城专项债项目建设,持续抓好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断头路等改造,打造一批桐山记忆新景点,让老城区焕发新生机。积极探索城市更新模式,推动旧城改造取得跨越式进展。持续打造桐山溪、龙山溪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一批城市小公园,提高城市宜居水平。结合桥头至岔门乡村旅游景观带建设,加快龙白线、浮妙线等农村道路拓宽改造,打造古岭村“致敬筑坝人”、桥头村“金维娇烈士故居”等一批文旅品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四要推动公共服务更加优质。持续做好重点对象和边缘人群动态监测,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教育、医疗、养老、民生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加强困难群体兜底救助,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继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桐山”,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XX街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区委一届二次全会部署要求,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狠抓经济稳进提质,加快产业动能转换,厚植为民情怀,突出数字赋能,破解环境及历史遗留难题,立足大城北核心示范区功能定位,高品质建设大运河幸福家园,打造“兴运XX”品牌,在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中争做头雁争当样板,纵深推进XX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党建引领,优化组织结构,点面结合强品牌。聚焦“党建统领”,始终突出大党建大统筹作用,强化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发动共同富裕的“红色引擎”。提升队伍链,从社区行政划分到党建架构重新布局,优化重组12个社区的边界及办公用房,同步调整组织设置和党员隶属关系,优化调整43个网格为57个,全覆盖建立“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的党建树形组织,不断深耕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着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拔调整街道和社区干部56

人,实现人适其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打造品牌链,点上党建抓顺丰,面上党建抓社区,结合新就业群体党建要求,立足产业集聚、居住集中等特点,形成快递行业“两全四贯通”党建格局,举办全市快递行业党建现场会,得到国家邮政局、省、市组织部门领导调研肯定。立足吴家墩全区唯一整村保留的农居社区、康运6村混合回迁安置社区特点,扎实推进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党建工作。拓展阵地链,创新实践纪检监察“亲民护民、亲清政商、勤政作风、利剑高擎”四“清”,打造康运社区全区基层监督示范点。聚焦“大统晓义”品牌建设,建设XX乡贤馆和口袋统小集,不断发挥街道新乡贤联谊会优势,多面开花成为全区唯一入选市首批“杭贤+”同心共富典型案例。依托街道微融媒体中心,推进党的二十大学习研讨宣讲,在中央、省市等各级主流媒体上刊发正面报道230篇次,获得区主要领导正面批示9次。

(二)把握动能转换,全力安商稳商,拓展经济新空间。聚焦“稳进提质”,始终突出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优化企业服务,铸就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留用地开发有序推进。XX村5G创新产业园7月取得施工许可证实现开工,西杨海外海运河大厦9月完成竣工验收,健康产业园一期8月底完成主体结顶,谢村商业金融用房项目和新义大厦均完成主体砌筑和幕墙工程,健康产业园二期取得农转用批复,其余XX村、蒋家浜等6个前期项目也在稳步推进。重大项目蹄疾步稳。平炼路景观大道(丽水路-拱康路)段开放投用,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完成二期桩基施工,大运河滨水空间完成电厂河南岸段工程,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主体结顶并完成幕墙,西杨C地块安置房和谢村15班幼儿园

竣工投用,全年助力完成5宗宅地商地出让、1宗商地、4宗住宅用地开工。同时,抽调精兵强将全力配合开展园区企业征迁工作,借势借力深化吴家墩、蒋家浜两个经合社120亩工业园区提升改造,完成区下达任务4家企业征迁工作的丈量评估及补偿谈判工作,在同频共振中不断优化XX区域整体发展环境。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危中寻机、主动破局,通过制定暖企措施,全面落实经济网格员制度,街道安商稳商全区排名从6月的第19名提升至9月的第3名。1-9月街道完成财政总收入10.66亿元,同比增幅60.3%;地方财政收入6.74亿元,同比增幅82.16%;规上工业增加值13.69亿元,同比增幅3.8%;三季度实现建筑业产值12.24亿元,同比增幅53.76%,增速全区排位第一;新招引重大项目2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个;入驻楼宇核心产业企业36个,完成率600%居全区排位第一。

(三)聚焦破难疏堵,铺就康庄大道,构建幸福共同体。

聚焦“难题破解”,始终强化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铺就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破解环境功能性难题。6月27日半山电厂最后一座8号冷却塔成功拆除,6月30日谢村和老谢村渣土码头关停,路河渣土码头停用,切实扫清了XX发展的最大“拦路虎”。全力改善辖区市容市貌环境秩序,全力消除卫生死角、工地裸土、路面坑洞等突出问题,全年处置市、区级环境整治抄告问题1000余个,辖区PM2.5指数同期下降11.1%,日均行驶渣土车下降3000余辆,辖区环境显著提升。破解历史遗留难题。先后多次与市运河集团、各级指挥部召开工作对接会,协调解决部分留用地指标补偿等问题30

余个,推动平安桥路前期报批。作为今年全区回迁安置任务量最大(663户)的街道,建立集体研判、动态研判、多维沟通等机制,确保回迁工作推进精准、高效、有序,目前已顺利完成三批次371户回迁安置选房,提前完成全年市、区级民生实事项目。破解民生实事难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推进平安桥、金昌苑、康和嘉园等回迁安置小区提升改造,对7个小区约2万方架空层进行综合利用,对6500平方米消防登高面进行提升整改。多方呼吁筹集资金拟对康泽苑小区16幢高层进行外立面修整,彻底解决长达9年的回迁小区外墙脱落问题,不断提升XX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提升教医品质,用心用情惠民,做优民生好口碑。聚焦“民生转优”,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擦亮共同富裕的“幸福色彩”。打造“教育联盟、救在身边”金名片。成立全市首个民间资本注资200万元的街道级教育发展基金,抓实抓优“优秀教师评选”等支持教育十条意见,成功举办第二届尊师重教大会,并发挥街道搭台协调的作用,建立涵盖13所学校的全领域教育联盟,打通公办、民办互联互通机制。依托全区唯一国家级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构建“四位一体”救援标准体系建设,顺利保障4.12杭十四中XX校区和4.19疫情防控,较快较好推进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实现“一老一小、阳光相伴”幸福场景。配齐社区助老员队伍,实施特殊老年人家庭“安居守护”工程,XX村社区成功创建市老年友好型社区,蒋家浜社区荣获首批全省300

个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一老一小”服务场景名单。新增、改造2家“阳光小伢儿”成长驿站,开放7家婴幼儿驿站,联合卫生院将医育服务送至家门口,为辖区婴幼儿提供就近点对点看病、体检、心理疏导等服务200余次,有效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织密“覆盖全员、精准响应”保障网络。统筹做好社会救助、助老助残、退役军人服务等工作,全年救助特困、低保人员210余人次,发放各类低保、低边补助金170余万元,各类救助金60余万元。街道、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两级联动,全区率先完成558人的建档立卡。完成街道四星级残疾人之家提升改造工程和康运社区省级无障碍社区创建工作,并作为优秀案例在市残联培训会上做经验分享。

(五)综合执法一体,发挥数智赋能,打通治理数据链。聚焦“基层治理”,始终以数字赋能为抓手,护航共同富裕的“平安底色”。全面拉开基层治理框架。新建街道城运中心、综合执法街区和社区平安治理中心,实现“大脑+手脚+触角”的高效运转,依托8600余方全区唯一集“四所三队一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执法街区,制定“工地一件事、河道一件事、园区一件事、农居一件事、渣土一件事”等135项检查明细的特色执法清单。与浙工大法学院共建执法联盟,开发应急指挥场景和平安指数“三色预警”,实现“一键应急联动”,街道综合执法一体化改革成为全省主城区唯一观察点。全面保障平安稳定。积极发挥矛调中心数字总牵头作用,三方协同,践行矛盾共治,实现全年零进京上访。以“党建+信访”控源头,成功化解保利阅江台楼盘房屋质量、XX

人家隔离点、吴家墩公租房纠纷等不稳定因素。以“物理+心理”防苗头,针对回迁安置工作,成立回迁稳控小组,主动开门接访,集中答复答疑,推动回归理性表达诉求。全面守牢二十大安全底线。充分发挥驾驶舱实战应用,强化隐患排查,强化重点人员在地吸附,实现重点时段零滋扰,多跨协同零死角,平安暗访零失分,全年检查单位1228家次,出动人员1803人次,发现隐患1473条,整改1460条,整改率99.1%,对未完成整改的13条隐患落实具体管控措施进行重点督办,切实营造社会面和谐稳定好氛围,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除险保安”百日攻坚专项行动。

(六)提升软硬设施,厚植特色韵味,铸就共富示范街。聚焦“运河文化”,始终以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为抓手,书写共同富裕的“文化长廊”。 提升基础设施框架。配合加快丽水北路、康园路、康贤路等6条道路建设和康杨路、下塘路等断头路打通,着力构建“五纵四横”路网格局,建设投用水上巴士义桥老街站,提前半年完成全区征迁攻坚行动清零目标,充分利用运河景观带的“金角银边”建设嵌入式体育场馆,全年完成体育场地建设8283平方米,完成区下达任务的251%;突显文化地标优势。依托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群,积极推动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地标,6月大城北中央景观大道示范段对外开放,8

月义桥老街正式对外运营并引进古琴馆,成为运河沿线新网红打卡点。吴家墩社区被评为区级基层公共文化示范单位。绘好美丽宜居画卷。统筹实施未来社区、康康有声、康康有礼、社区党群驿站、邻里中心等建设,探索政策宣讲、居民议事、疫情防控等“十进”楼道机制,拆除违建4.49万平米,腾退土地3.61万平米,全面提升辖区洁化、净化、序化和美化水平,成功创建省四星级食品安全街道,积极引导新居民在XX安居乐业。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XX街道将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大城北核心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深挖4.8公里最长运河沿线文化资源,以“兴运XX”品牌为统领,打造“党建康弘桥、经济昌运桥、民生康乐桥、治理平安桥、文化万善桥”等XX独有的“五桥”载体,继续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域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推动XX跨越式高品质发展。

(一)谋好党建统领文章,抓住关键点,强基固本提升组织力。始终突出大党建大统筹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发动共同富裕的“红色引擎”。巩固深化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试点货车司机群体党建,联合运管部门摸清货车司机群体底数,根据实际需求建立相关机制点亮“红色货运”。切实抓牢“上统下分、强街优社”改革工作,推行“三位一体”运转模式,选优配强搭配社区两委班子,理顺社区、经合社党员隶属关系,分类引导经合社的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入社区。酝酿提炼融合型大社区党建品牌,总结、交流推广康运社区、吴家墩社区党建统领三方协同治理经验,打造谢村社区“街区治理与小区微治理互促共建”

重点品牌,唱响具有XX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二)谋好项目开发文章,找准结合点,经济发展装上助推器。始终坚持高效、协同思路,抢抓“大城北示范区”“运河新城核心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机遇,以大格局、大手笔来推进XX各项建设,实现XX蝶变。重点推进留用地开发,实现2023年开工3宗(健康产业园二期蒋家浜和独城地块、蒋家浜14地块、西杨41地块),出让2宗(西杨41地块、义桥35地块),竣工投用4宗(健康产业园一期XX村和独城项目,谢村商业金融用房项目、义桥新义大厦项目),主动对接意向合作单位,做好健康产业园二期、义桥35地块、西杨37地块等项目地块合作招商工作。持续推进园区提升改造,做好吴家墩工业园和蒋家浜工业园改造方案测算和地块容积率控规调整,协同参与,积极配合区职能部门做好企业征迁、优质企业导入等工作。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集群,对接XX5G产业园,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落地,打造业内一流新能源汽车展厅区域性销售展示中心,充分利用海外海运河大厦、文体中心、正勤创意园区等闲置空间,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推进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主导产业集群集聚。

(三)谋好幸福场景文章,站稳落脚点,为民服务注重解难题。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重点突显“教育、医疗、文化”的XX元素。强化民生保障,新建吴家墩社区、XX村社区、义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构建“慷慨助老”服务机构联盟,通过“爱心券”

使更多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优惠,在康运社区宸文苑推出XX特色婚姻文化展示厅,紧扣“五社联动”主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共同富裕社会治理新格局。扩大教医品牌,培塑一批XX地区名校长、名教师、名学校品牌,协调教师住房医疗刚需,改善师生公交出行功能,进一步助推“教育十条”落地深耕。依托急救中心,推进社工、助老员、物业管理人员学习急救业务,构建全覆盖的急救安全网络,进一步构建红会框架,力争将康乐社区打造成为省级博爱家园,扩大XX红十字会的影响力。构筑幸福驿站,组建家庭教育专家团、婴幼儿照护儿保医师团、幼师志愿服务团等团队,打造一站一品。试点开展低偿服务,有效推进辖区驿站长效化运营。利用“育儿康康说”平台,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施功能,点面助力大健康服务,打响大城北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金名片。

(四)谋好数字赋能文章,明确出发点,基层治理打好持久战。始终围绕大综合执法一体化改革,不断提升数字赋能绩效,推进网格智治迭代升级,健全“大脑+手脚”,全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增强综合执法的精准性,分析研判“五大特色场景”,深化“综合查一次”的有效应用,进一步拓展可适化场景,以数字强化监管执法全链条闭环,通过执法片区线上软件结合现场执法等功能,真正实现消除多头执法,提升满意度。完善大脑手脚的全域性,进一步发挥各社区平安治理中心作用,加大执法部门下沉进驻中心力度,帮助基层社工、网格员、矛调员提升业务素养、工作能力。推进警网协同基层治理体系,积极发挥政法工作联席会议机制

作用,实施平安指数“三色预警”挂牌督办、整改销号机制。建设高品质管理示范街区。依托执法街区,统筹市政、环卫、交通、停车、绿化、垃圾分类等多重领域管理力量,实现实时指挥调度,打造便民智能“红旗班”精细化高品质示范管理单元,对车辆占道、违停、出店经营、流动摊贩、乱丢垃圾等行为智能识别并开展“非接触式”执法,打造精细化管理示范街区。

一、全年6项亮点工作

(一)改革为先,夯实基层执法。以“大综合一体化”为切入点,主动承接全市“一支队伍管执法”行政执法改革试点,以“一支队伍+三种模式”为架构形成执法新合力,并率全市之先挂牌设立XX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指导室,推动综合执法案件同比增长28%、投诉举报同比下降39.7%,促成投诉办结率和反馈率100%、满意率99.3%,实现全领域无障碍执法。相关做法获省委组织部、省司法厅、市委改革办、市综合执法局多次调研肯定,并在全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进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二)服务为王,涵养发展活力。拓宽专业人才引育路径,在真皮三期搭建市电子商务行业大学生实训基地,与温州理工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三所院校合作,持续推进产学研结合,为辖区内电商园持续输送电商高端技能型人才。加速释放真皮电商产业链虹吸效应,联动浙瓯直播基地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发展格局,以“MCN”经济助推传统鞋革产业转型发展。锚定智能安防产业链,引育琨山通用锁具、因特智能家居、天宇锁业等多家智能锁业内前十企业抢抓发展先机,助力三溪片打造全国最大智能锁生产基地。

(三)聚焦生态,抢抓新城建设。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建成“琦君眷乡、塘河源头”乡村示范带,以“基地+企业”模式打造琦君研学基地,开展田园研学新尝试。持续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全力建设区级美丽乡村1个,景区村4个,全面落实总计2200万元的塘河寻源未来乡村、美丽河湖、美丽田园三大发债项目。积极引进入驻市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在桃源水库开发越野铁人三项等特色健身项目,打造综合性体育运动休闲基地。推进美丽田园建设,打造高标农田450余亩,启动桃源谷高山生态农业园、蛟垟现代都市农业园开发项目,开启高山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紧盯交通路网建设,完成银川路、红桥路道路工程,进一步优化城乡出行环境。扎实开展防汛除险综合治理,投资1.6亿元开展污水零直排项目施工,完成建东、蛟垟、横坑三座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筑牢防汛屏障。

(四)品牌升级,坚实治理基础。持续打响XX警务金字招牌,XX派出所荣立市公安局集体三等功1次,荣获省公安厅“最美浙警·最美警队”、市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市“最强支部·最红警队”创建标杆党支部”等九项集体荣誉称号,涌现省“三能榜样˙最美警察”、省“最美浙警”、省安保先进个人等一批先进典型。迭代升级民族团结服务站2.0版本,将“乡音乡情”融入隐患排查、纠纷化解、法律咨询等工作,今年以来,已提供就近便捷服务500余次,解决重大难题4个,被列为全市反恐基础工作现场会观摩点,在全市民宗系统基层宗

教管理工作座谈会上发言,并被授予全市唯一的温州瓯海石榴籽工程工作室称号。

(五)强化保障,统筹民生事业。破题辖区停车难问题,应划尽划施划机动车位1000余个,非机动车位600余个,拖移僵尸车16辆,改善居民出行体验。提质弱势群体服务,投入80余万幸福社区创成市级无障碍社区,残疾人之家获评省四星。高质量推进社区规模优化调整,新成立瞿河社区实现5300平方米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全面开展河头村挂牌区域整治,整改居住出租房130户,合用场所171间,隐患销号300余条。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完成2365名境内重点地区返瓯人员、33名国外入境人员硬管控,落细农贸市场、酒店等重点单元防疫措施,筑牢XX平安健康基本盘。

(六)从细从实,抓牢基层党建。深入开展“共享社·幸福里”建设,迭代信达佳园600多平方党群阵地,组建8家“幸福里”党建联盟,打造埭头村“共享食堂”和健康智慧驿站,以资源共享换取百姓幸福。组建无物业小区整治工作专班,“六包一”下沉整治,对17个小区进行细化,组建339个新型管理网格,累计化解问题数122个,问题清单化解率达100%,有效破解老旧小区管理困境。深化清廉XX建设,签订拒绝酒驾承诺书1323份,查处酒驾案件6件,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14人次,给予党内警告5人,党内严重警告1人,力促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开展村社擂台比拼,让“一肩挑”在赛场上比担当、验成色,激发村社干事创业激情。

二、20236项重点工作

(一)聚焦动能转换,助推经济发展提质提速。

因地制宜谋准招商方向,积极对接服务国际真皮大世界二期项目招商,及时调整业态战略,最大限度盘活项目资源,助力瓯海西部经济增长。善用力西特电商大楼渠道平台作用,持续推动传统鞋革产业向线上发展。全力推进琨山通用锁具、观仲堂生物科技园等亿元项目落地,打造XX税收新的增长极。 

(二)聚焦新城建设,助推生态XX面貌更新。把握西部生态新城建设机遇,大力推进溪头街村整村拆迁项目,同步谋划瞿岙、林桥等区域区块改造,注重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形成推动城镇有机更新的社会合力。结合生态休闲区定位,推进XX旅游康养度假中心、石岩屋风景区3A级改造提升、塘河寻源未来乡村等项目建设,打造未来乡村样板。

(三)聚焦服务提质,助推社会民生不断优化。锚定高水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键节点,加码“美丽瓯海全域行动”,紧盯“两无”小区、背街小巷等薄弱环节,开展十大短板攻坚行动。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完成XX一小扩建、二幼迁建工程,推动校网优化调整;保护提升XX老街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古镇文化商业地标。提档升级XX残疾人之家,争创五星级残疾人之家,强化民生基础。

(四)聚焦路网规划,助推城乡交通外快内畅。围绕《瓯海区道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优化街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谋划宁屿路、蛟雄路道路提升工程前期工作,为瓯海大道通车做好准备。同步跟进大川村北坦、蛟垟至雄溪后亭桥公路前期工作,做好豪达路、观火熊场通村公路提升工程,在总体上形成外快内畅、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

(五)聚焦民族团结,争创国家级民族团结服务站。扎实推进辖区内的少数民族服务工作,深化家人式关爱、对口式帮扶、主题式教育,进一步优化人员信息、文化联谊、服务互助、自我管理等服务平台,打造民族团结共荣的示范亮点,力争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培育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六)聚焦和谐稳定,助推基层治理高效有序。加码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工作,提升基层执法人员执法证持证率,理顺常态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提升基层执法效能。借力街镇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试点建设,聚焦征迁领域行政执法规范问题,破解领域诉讼案件高发的问题,将监督探头延伸至末梢,争创枫桥式司法所。持续擦亮XX派出所,探索“1+1+N+M”全域联动机制,切实提升警务与民意的“同心匹配度”,积极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XX样板。

2022年区教育局紧扣“建设高能级现代化都市核心区”新定位,围绕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区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两大目标,奋楫争先,精准发力,教育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XX教育金名片不断擦亮。

一、把方向、守阵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证。理想信念铸得更牢。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区重要会议精神,局班子到各基层单位进行党的二十大宣讲8人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23次,党组理论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11次,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建基础夯得更实。成立中共XX市XX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议事协调会议。持续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规范化,2022年,1所学校获评XX市级四星级党建品牌,16所学校获评区级及以上清廉学校示范校,其中东市街小学获评“浙江省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浙江省首批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意识形态抓得更紧。着力加强校园网络、新媒体、课堂、课程等阵地的管理,做好“七一”、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意识形态风险排查工作。连续2

年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述职报告会,8家单位进行口头述职,全部下属单位进行书面述职。纪律作风守的更严。召开教育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四检视四整治四提升”等各类专项治理会议。“七张问题清单”整改问题获区级示范案例。今年以来,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发出各类通报9起,批评教育67人次,诫勉1人次,党纪政务处分4人次,其中党内严重警告1人,降低岗位等级处分1人。

二、守初心、担使命,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以德为先,“4·15”疫情期间,突出爱国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等德育课程。深化“一校一品”优秀德育品牌打造,新增市级五星级德育品牌4个。XX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基地在XX实验中学挂牌签约。“双减”工作扎实推进,提升课后托管服务水平,遴选公示2批“白名单”,共87家机构入选。红湖路小学“双减”工作案例获省优秀实践案例,教育共同体案例获省典型案例。学科类培训机构“二次压减”全面清零。创新行政检查“组团式执法”,全年组织联合执法44次,相关做法入选教育部“双减”改革每日快报,在省艺考培训机构监管工作座谈会上做典型经验介绍。体艺教育多面开花。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新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特色幼儿园各2所。赢得市级秋季校园足球联赛中职组冠军和中学组冠军、季军。顺利承办省篮球联赛总决赛等多项高水平赛事,在省中小学生艺术比赛中获一等奖5个,8名学生的绘画作品入选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青少年绘画作品展。

三、铸师魂、提师能,大力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之基

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懈。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领导作用,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开展中小学校违规补课、在职教师有偿家教专项整治。查实、清理兼职教师27人次,完成率100%。师资梯队建设卓有成效,2022年XX新增特级教师4人,省“春蚕奖”3人,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4人,XX市名师名校长4人、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18人,XX市优秀班主任14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探索开展中小学合同制教师改革,出台了合同制教师招聘、考核奖惩、日常管理等办法。2022年招聘中小学合同制教师89人。

四、促均衡、补短板,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教育新期待

学前教育更加公益普惠。新建成投用公办幼儿园8所,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6.93%。学前教育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区政府给区教育局记集体三等功一次。学前教育典型案例获市委副书记蔡永波、副市长庄凌飞批示肯定,获评XX市第三批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新开工教育基建项目6个,竣工项目9个已投入使用。2022年新增20对城乡教育共同体学校,实现全覆盖。XX区2021年度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总得分80.64分,在全省排名前20,处于为A等。民办教育治理稳妥规范。义务教育段民办学校在校生比率从15.29%下降到4.84%,顺利完成省、市交办任务。“公参民”

学校规范治理到位,浙江师范大学婺州外国语学校已转型为公办学校,平稳落实学生招生、教师招聘等工作,2022年招生450人。职业教育发展更具蓬勃活力。XX实验中学学前教育实训基地建成投用。持续推进普职融通,XX实验中学单考单招上线率、本科上线率不断突破,药学类单考单招成绩连续两年夺得全省第一名;高职考本科上线45人,同比增长125%,位列全市前列。家校协同共育品牌不断升级。打造“两书一信”家校协同育人特色课程和教材,举办青春健康教育公益课405场,组织“幸福家学堂”线上直播课50多期,得到国家计生协和浙江省计生协的高度肯定。11月,受邀在省家庭教育工作推进会上做典型经验介绍。

抓改革、破难题,持续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

数字化改革纵深推进。“未来教育”场景依托于柳湖“未来社区”建设已上线内测。充分运用“双减通”应用,实现在校外培训、课后托管、作业管理、家校协同等方面动态精确管理。XX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获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教育评价改革持续深化。区域整体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入选为浙江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区,在全省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会上做典型发言。文明创建走在前列。教育系统文明创建实地点位综合考评全年总分位列三区第一,市级精品示范校园占比连续三年全市第一。XX实验中学美术教研组获评浙江省巾帼文明岗。对口支援携手共进。新增5所学校与道孚学校结对,选派优秀援川教师2人,接收道孚来婺跟岗学习6人,招收17

名四川籍职校生到我区职业学校就读。实验中学与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办学,开设中高职一体化学前教育专业,已招学生40名。组织“情暖道孚爱心书籍捐赠活动”等公益活动,募集书籍1万余册。平安校园全面护航。完善XX区校园安全“三级四阶”工作机制,组织联合检查、局级检查、学校交叉检查,发现隐患200余处并全部整改到位,校园三防“四率”全部达到100%。XX“4·15”疫情期间,落实闭环工作机制,做好师生暖心服务,确保了校园疫情防控态势总体平稳,守护师生安全健康。

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XX区教育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全会精神,紧扣打造“一带七心”,建设高能级现代化都市核心区,推动共同富裕总目标,奋勇争先,努力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进一步做强“优学XX”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是把好兴教育人方向,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规范化;继续抓好思政课建设,筑牢意识形态阵地;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打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

二是聚焦全面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落实国家关于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要求,将“五育并举”落到实处,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建设,开展“校园足球普及提质工程”;稳步有序推进“双减”工作,创新推进中小学课后托管服务,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重点抓好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等工作。

三是紧盯重点焦点,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进程,深化省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区建设;全面实施“初中强校”工程,加大现代化学校创建力度,深化细化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抓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质量推进“三名工程”建设,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普职融通,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是持续深化改革,激发事业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机关效能,深化学校“放管服”改革,严控各类“进校园”活动,推进依法治校,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持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形成教育评价改革的XX品牌;继续深化“两书一信”协同育人实践探索,提升家校共育质量,服务更多师生和家长。

五是抓实队伍建设,打造优质高效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加大人才引进、招聘和培养力度,健全校(园)长专业发展培优体系。健全合同制教师管理办法,有序推动师资交流,持续优化师资配置。组织教科研提升行动、名师孵化行动,加大教科研奖励力度。

六是兜住公平底线,持续增加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合理优化布局,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严格落实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巩固“三防四率”

建设成果。持续推进学生资助等政策落实,继续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就学保障工作,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积极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是全力构建“2+4+N”大招商工作格局。以XX市“五城十链”发展战略为基石,以全市招大引强考核细则为导向,组建中央商务区和医药健康“2”大产业工作专班,抽调部门骨干、行业精英、专业人才等开展“沿链招商”;依托驻京、驻沪、驻杭、驻深“4”个驻外招商组,将招商触角延伸到全国重点招商区域;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经科局以各镇、街道等“N”个招商引资重点单位,构建多方联动、协同发展的“大招引”队伍体系。

二是加快推动招商转向升级。依托中央商务区招商工作专班,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辐射全区范围的高端服务业招引,重点围绕金融保险、基金风投、楼宇经济、都市经济产业等招引方向,着力引进产业形态集聚、业态模式创新、提升产业和城市功能的重大服务业项目。今年以来,全区共签约服务业项目16个,总投资1亿元的润丰源XX销售总部项目、钟书阁、XX大隐书局、浦江荟、MUJI、UR等项目相继落户XX,目前仍有杭州博乐工业设计(中国十佳)、南昌大学XX工业设计研究院、荣家沸腾鱼(上海新荣记米其林二星餐厅直投)、上海SOLO

黑珍珠餐厅、山姆超市等多个高端服务业项目在谈,服务业项目的招引比重、能级档次进一步提升。同时,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集聚优势突显,三季度以来,盘活中央商务区楼宇1.42万平米,新入驻浙商银行、绿珵置业、海银基金、浙商证券、浙江文信进出口公司有限公司、芒塔博雅医美项目、帕尼尼利亚轻食、MI咖啡等20余家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企业。

三是聚力攻坚重大项目。聚焦招大引强,重点盯引10亿以上、世界500强等重大项目,高度重视安赛乐米塔尔新能源软磁材料、酷哇机器人(XX)总部、比亚迪直营销售总部、山姆会员店等项目,成立工作专班,一对一提供服务。细致梳理地块、产业、人口、收入等要素信息,研究起草相关惠企扶持政策,力争以大项目为牵引,形成“招引一个、带来一批”的磁场效应。

四是深入挖掘“向内”潜力。紧紧依托区内现有企业“内生”发展动力,注重留驻发展,截至目前,已为9家本土企业解决了用地问题。持续开展招商引资“街道大走访、部门大对接、平台大考察”活动,深入寻找产业资源,挖掘项目线索,为招商引资项目精准匹配落地承载资源打好基础;组织各镇街道及招商引资重点部门召开招商引资月例会,挖掘排摸招引项目,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力促信质、泰田、恩兴、翔科、美诗儿等项目顺利落地。

五是持续出台政策辅助招商礼包。聚焦中央商务区楼宇经济招引对产业发展的提升成效,出台《中央商务区楼宇经济招引集聚政策》,加大科创经济、人才经济、都市经济等项目奖励扶持力度,加快辖区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构建城市、产业竞争新定位、新优势。出台《XX区工业设计小镇产业招引政策》,加快工业设计产业集聚,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价值链、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出台《XX区促进新能源汽车销售企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大力引培新能源汽车销售企业,加快新能源汽车销售企业集聚,打造XX新能源汽车销售高地。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XX大陈航运集聚区建设实施意见》,吸引更多优质航运企业入驻大陈航运集聚区,加速航运服务业企业成群、产业成链。

六是不断释放基金招商强磁场。以“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为导向,切实做强资本生成能力,提升招商引资竞争力。依托国有资本投资平台,促进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XX区产业投资,成立XX湾科创谷投资有限公司,组建首期规模达30亿元的政府产业基金,用于招引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大产业项目。目前利用产业基金已完成对雷霆生物的招引;紧密联系软银中国,对接酷哇机器人项目,研究基金参与路径。

七是规范重塑招引推进流程机制。健全全区项目信息归集、任务流转、推进落实全周期管理机制,制定《XX市XX区招商引资工作流程及相关工作制度》,项目调度“一窗发布”、项目进度“直报直送”、项目决策“一体落实”,从项目备案登记到初步评判再到项目评估,均以7天为办结时限,加快形成协同联动、高效运转的招商态势。同时,健

全中心内部项目流转交办机制,制作《项目流转登记表》及《项目流转办文单》,切实抓好从对接洽谈到开工入库全流程项目办理的交办督办工作。

二、2023年工作思路

1.进一步加速重大项目落地。狠抓招商引资“生命线”,把招引重量级大项目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制胜区域竞争的重要战略武器。盯紧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实现重大突破;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知名跨国公司、制造业头部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定向招引;聚焦产业赛道,实现“链主型”企业龙头带动;丰富吸收外资业态,全力招引一批具有特色优势和标杆效应的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

2.进一步深化产业链招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抢占行业最前沿。根据XX现有光电产业分布情况,着眼于“浙里光谷”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高端要素,以水晶光电为突破口,着力对接上下游相关企业,梳理出光电材料、新型显示器、智能光电终端、半导体等“产业链图谱”,有针对性地瞄准价值链高端招引,做大做强光电产业集群。集聚招商力量,抢引大企业裂变扩张的资源,借助运营招商机构力量扩大招商效能,以“先租后让、以园招商”的方式为优质企业提供“拎包入住”服务,以精细化的招商服务确保招商的精准度和高效率。继续加大以企引企力度,积极走访镇街道、部门、平台,鼓励本地企业扩大生产,将更多的新增投资、新上项目、新布局产业留在XX

,视同于招商引资项目,享受“双招双引”同等服务和政策待遇。

3.进一步突出服务业项目招引。利用腾达中心、景龙中心等高端服务业企业组成的现代服务业招引联盟,矩阵引商。继续走访本地优质企业,尤其是服务业企业,大力推介中央商务区招引集聚政策,尽可能推动一批本地优质企业往中央商务区集聚。进一步梳理本地龙头企业产业链,主动对接上下游产业企业,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同时,围绕科创经济、总部经济、都市经济等,重点招引金融保险、基金风投、检测咨询、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大力引进新潮餐厅、网红咖啡、品牌零售等青年更易聚集的“快消费”项目,推动都市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

4.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利用各驻外招商组紧密联系对接各地商会、协会及XX乡贤,挖掘项目招引信息;利用重大会议活动等契机,开展招商推介,举办招商引资大会;发挥基金招商作用,加大与头部大基金和专业化基金公司的合作,聚焦新产业,通过创谷基金小镇,充分发挥民营资本和金融创新优势,批量引进同类企业,实现产业集聚的爆发式突破。积极协助区工投集团加强与软银中国、高瓴资本等金融机构合作,紧密跟进区工投集团组建基金参与项目返投。  

5.进一步落实全周期服务机制。

针对每个重要项目建立专属推进专班,全过程指导、全周期服务,确保引进的企业和项目留得住、建得好、有成效,专人专项负责跟踪项目的建设进展,及时归集项目落地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建立服务清单销号制,解决一个销号一个,确保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并建成达产。

今年以来,XX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最大限度便民利企为目标,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核心,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乡镇服务能力,狠抓“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等,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持续增强。

一、2022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整合XX区28个部门746项事项集中到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编制简洁清晰、操作便捷的网上办事流程,实现“四级四同”事项数据同源提供、同步更新、同标准办理,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为87.28%,不见面率达79.1%。采取“月汇总、季通报”的方式督促各乡镇、职能部门不断提高办件量、覆盖率、评价率,推进网上办件常态化。2022年以来,“一网通办”办件量总数21400余件。二是提高窗口办事效率。2021年10月以来,按照XX市审批服务管理局规划,政务服务大厅一层优化整合设置36个XX

区服务窗口(其中区公安分局窗口7个,区税务分局窗口16个,区职能部门窗口13个),将密切联系企业、群众的税务、公安、医保、自然资源等事项集中在政务大厅统一办理,着力解决群众办事“多头跑”的问题。同时,根据系统后台数据及窗口人员提供的政务服务内容,协调对接10个职能部门,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改进意见,以工作提示函的形式印发各单位。建议窗口人员使用行政审批专用章、更换电脑设备、捋顺流程,保证窗口出件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政务窗口工作效率。三是完善电子证照库建设。积极配合自治区统一电子证照库建设,督促各职能部门将出具的出生医学证明、结婚证、离婚证等20余类电子证照数据汇集到电子证照库,截至目前,XX区电子证照入库量达1万余件。

(二)推进基层审批服务便民化。一是组织乡镇政务服务专题培训。组织XX区11个乡镇民生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乡镇政务服务专题培训,通过现场操作示范、答疑互动等方式,对宁夏政务服务网和宁夏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系统操作、事项管理员事项要素录入和流程变更、高拍仪评价器等硬件设施安装调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讲授,不断强化乡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为民服务意识,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二是开展基层调研,编制印发指导手册。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和人口较密集的村(社区)民生服务代办点,通过实地调研、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各

乡镇、村(社区)政务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及设施配备、事项进驻、网上办件等情况,研究讨论后形成调研报告,并梳理政务服务相关名词解释、操作指南等,编制政务服务指导手册200余份,同时将电子版指导手册转发至工作群,方便乡镇民生中心工作人员学习。

(三)加快政务服务重点任务落实。一是落实“好差评”制度。建成区、镇、村三级全覆盖的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为办事群众提供电子评价器、扫码评价、现场评价等多种评价渠道,主动引导办事群众“一次一评”“一事一评”,并安排专人通过宁夏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系统核查、归集评价数据,发现未评价情况及时进行督促,以评价结果倒逼服务质量提升。2022年以来,共收到“好差评”服务评价3.18万余条,好评率100%。二是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度。制定《XX区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和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实施方案》,建立责任明确、流程规范、运转高效的招商引资项目和重点项目服务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招商引资项目、重点项目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三是编制公示《XX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宁政办函〔2022〕11号)要求,在《XX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基础上,征求各乡镇、各部门及XX市对口部门意见建议,汇总上报后按流程编制印发。

(四)加强窗口队伍建设。一是常态化开展业务学习。严格落实“周例会”制度,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学习计划,重点学习优化营商环境、“零材料”办理等相关文件,不断加强理论指导实践能力,切实提升办事效能。同时,反复学习“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等制度,确保各项制度入脑入心。2022年以来,共组织业务学习20余次。此外,中心工作群不定时推送先进地区改革经验做法,通过对标先进、看到差距、开阔思路,推动XX区政务服务工作发展。二是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坚持“高效、便民、规范、廉洁”的服务宗旨,完善《XX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制定《XX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红旗窗口”评选方案》,采取“日巡查、月统计、季评优”的管理方式,每天不定时巡查、抽查窗口服务行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每季度结合窗口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考勤情况、参会学习情况等开展“红旗窗口”评选并将评选结果函告派驻单位,充分调动窗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切实转变窗口人员工作作风。

(五)持续提升“12345”热线转办质效。主动向自治区政府办公厅、XX市政府办公室反馈基层“12345”热线转派存在的客观掣肘,推动自治区“12345”热线平台优化升级,实现XX区各乡镇部门“12345”热线问题网上一键转派,切实提高热线办理效率。今年以来,共转办市民有效诉求件3784件,其中,“12345”政务服务热线3514件、市长信箱252件、区长信箱11件、社情民意7件,办结3496件,正在办理288件,办结率为92.39%。“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作人员每日进行工单汇总,对未办结的及时催办。截至目前,下发督办通知单10份、“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情况通报3期,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答复,诉求事项得到妥善处置。

(六)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结合中心业务便利条件,绘制政务大厅一、二层平面图,梳理各窗口联系电话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暖、燃气生活缴费指南,方便群众日常生活正常缴费。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协同社区科学合理设置核酸检测点,规范设置通道、一米线等硬件设施,辅助医护人员开展核酸采样、维持秩序,确保核酸检测有序进行。加强对沿街商铺和小区内商户巡查管控,定时定点对小区进行巡逻,及时劝导聚集群众,有效防止人员聚集交叉感染。科学选址物资领取处,组建志愿服务队负责居民物资领取,确保物资领取工作有序推进。完成香山乡新水村、宣和镇喜沟村卡点压砂地退出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来,政务服务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信息壁垒尚未打通。自治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未与部分专业系统对接,数据不能共享,增加基层工作量,影响审批效率。二是市区两级体制机制运行不畅。XX区审批管理局为挂牌单位,未实际行使职能,与XX市级相关部门、XX区其他行政部门、各乡镇缺乏有效衔接。三是政务服务队伍流动性大。政务服务大厅、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多为“三支一扶”、公益性岗位或者临聘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较快,开展代办业务能力较弱。

三、2023年工作思路

(一)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深入贯彻自治区、XX

市关于优化政务服务的决策部署,不断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力促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实现政务服务从“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使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利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理论集中学习、学习强国APP、交流研讨等方式,重点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原原本本、原汁原味、逐字逐句学习思考,让党员干部政治忠诚受洗礼、理论学习有进步、干事创业勇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

(三)认真落实“四大活动”“三年行动”。按照《XX区政务服务中心“抓产业、办实事、强治理、转作风”三年行动实施方案》《XX区政务服务中心广泛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加强任务落实,促进“四大活动”“三年行动”走深走实,引领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坚决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的同时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疫情防控形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主基调,始终坚持“生态立乡、产业兴乡、艺创强乡”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五大促共富工程”,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基本实现了“全年红”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68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27.8万元,新引进税源企业2家。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实现全覆盖。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2022年特色亮点工作

一是“三比三争”党建品牌越擦越亮。深入落实“六治六提”建设行动,围绕“两有”,常态开展以网格比武、组团PK、支部比拼为内容的“三比三争”擂台赛,营造了浓厚的争先竞跑氛围。目前,组织开展“三比三争”系列比拼活动13场次,全乡19个村97名村干部、252人次依次上台打擂,乡村两级干部至少打擂2次,已有15名乡村干部被评为“十佳”系列干部、1名村书记歇职教育,3名村干部被回炉重塑,5名网格员被清退。

二是金溪桃韵示范段颜值越来越美。列入金溪画廊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和95

号联盟大道精品创建段,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下淤成功创成全省首批未来乡村,入选全省首批、全市唯三的金3A级景区村,入选省共富基本单元“一老一小”场景,创成民宿集聚村和五水共治示范窗口。下淤“强村五法”被列入全省强村富民改革典型案例,获得2022浙江数字乡村金翼奖。全市首笔GEP贷款在下淤成功发放。姚家入选2023年省级未来乡村培育名单。泛下淤共富联盟实体化运行,音“联”同润强村公司正式组建。“双溪”共富工坊和“花果飘香”共富工坊联盟正式组建。艺创园区首笔人才资金到位100万元,集中签约艺术家16位。“三乡人”过大年在春节期间三上央媒、省媒。

三是大干项目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以项目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实行项目谋划模块比拼制,推动全员谋项目,累计谋划项目15个,4个项目列入县级项目库,3次入围全县项目谋划擂台赛,两次获二等奖。实行重点项目“一对多”班子挂联和“红黄”牌督战考核制,快速推进重点项目。汉唐二期主体完工,里庄野奢顺利结顶,茗宇圣居成功挂牌出让,燕庐文创项目与市大花园投资集团达成明确合作意向。碳银科技、龙坦窑基地等重点项目推进有力。历时多年的集镇农贸综合体抱团项目全面完工并开展招商。美丽乡村专项债两期各标段项目全面完工。

四是除险保安本质水平越来越好。聚焦平安护航二十大主线,常态化开展问题大起底和“民意我来听”活动,逐网过筛、逐事过堂,做到矛盾隐患和安全生产问题源头排查化解、遗留难点问题及时研究攻坚,逐步实现治旧控新的目标。今年以来,已排查解决189个矛盾问题,化解了12件信访积案,其中国家信访局督办件、省委重大信访问题余建云信访积案,市级信访积案陈辛军案件得到化解,市委八张清单问题汪仙花信访积案获全市七张问题清单典型案例。成功应对3.6疫情和3.19假阳性事件,被授予市“无疫单位流动红旗”称号和省疫情防控执行力指数评价优秀乡镇。

(二)存在问题

稳增长压力大,工业功能区企业多为低效企业,完成税收压力较大,“三保”压力不降反升;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利用率、产出率仍然不高;公共服务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不强。村级组织建设亟待整固提升,干部队伍当中“懒”“慢”“拖”等弊病仍然突出,思想还不够解放,能力不够两专,在面对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征地拆迁等攻坚克难工作中,存在不敢干、不会干、不想干等问题,这些都需要花大力气予以破解。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主要目标:瞄准五大战略跑道,以金溪画廊示范段为重点、依托5A县城、背靠根宫佛国,发展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旅游产业,打造国家公园城市后花园。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亿元,新招引项目3个以上,到位资金1.45亿元。税收任务确保完成。全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速均增长30%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实现全覆盖。

当前,全县上下正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打造“习近平山区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先行实践地”,XX乡作为城郊型乡镇,要坚守党建红线、把握经济高线、守住稳定底线,推动共同富裕先行。

(一)聚焦三产融合,在优化产业布局上力求新突破。以205国道和开马线为核心,构建V字型经济带,形成“左工右农”格局。一是推动工业平台腾笼换鸟。实施大通道循环互通计划和大物流中转枢纽计划,谋划杭淳开高速和杭衢南高速公路城畈出口项目,打通交通大动脉。加快城畈来料加工基地150亩低效用地盘活,谋划商贸物流产业园,推动抱团合作,发展集体经济物业用房。二是推动农业产业扩面提质。开展“双强”行动,推动察畈、杨家畈、明廉畈连片流转,推动未来农业园、底本红精品园、城畈葡萄园、明廉蓝莓园扩面提质。成立两山银行·XX支行,推广土地流转“一地三金”模式。三是推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实施大集镇开发计划,以艺创园区、未来农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为引领,与市大花投集团、县两山集团等开展合作,落地乡村生活馆、双溪森林研学基地、XX乡农事服务中心、太平寺改扩建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以马金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五水共治示范窗口为平台,做活水岸风情。结合开化水库建设契机,发展水产业经济,谋划山上索道、地上轨道、河中航道“三道”项目,打造集水上运动、漫游观光、网红打卡等于一体的乡村微旅游目的地和乡村旅游综合体。

(二)聚焦乡村提质,在打造美丽群落组团上力求新突破。

突出组团、抱团、群团发展理念,推动村村抱团、差异化发展,让产业平台实现二次蝶变。一是以抱团项目推进整村开发。集中精力、集中要素推动金溪桃韵示范段连片发展,争创山区共同富裕经济带、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下淤72坊EOD项目落地实施,推动生态治理和美丽经济“收支两平衡”。姚家村一事一议助推美丽乡村项目完成年度建设计划,未来乡村项目全面完工。儒山村法开署整村开发项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启动实施,政府专项债项目完成年度建设计划。发挥未来乡村实验片区、近郊野趣户外公园联盟和泛下淤共富联盟优势,谋划果实联盟、民宿联盟、旅游联盟等综合集成改革项目,推动金溪桃韵示范段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下淤村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村。大力度推进甜蜜共富项目,推动更多低收入群体在家门口就业。二是以招才引智推进艺术乡建。实施“新乡人培育计划”,用足用好艺创源乡人才政策,首批人才政策资金尽快兑现。新招引艺术家5人,策划设计下淤吉祥物、霞州艺术村文旅IP等文创产品。释放95号联盟大道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精品段带动优势,依托海归职业经纪人,策划开发精品研学路线和课程,发展露营经济,打造“户外玩家天堂”。三是以“四美”打造提升乡村颜值。聚集美丽河道、美丽林相、美丽田园、美丽村庄等“四美”打造,开展“五美系列”评选,推动产村融合。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推进马金溪和205

国道沿线美丽田园建设,动态推动“两非”整治、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耕地污染整治。做好省级森林城镇创建“后半篇”文章,推动林业碳汇储备量稳步提升。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取得阶段性突破。

(三)聚焦改革赋能,在推动创新引领上力求新突破。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加快形成一批最佳实践案例。一是加快农业农村集成改革纵深推进。持续深化“三地一房”改革,争取列入农房活权改革试点乡镇,形成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典型案例。探索跨区域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争取更多发展空间。全力推动“小县大城·富民安居”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县里下达任务,力争多做贡献,腾出发展空间。二是推动基层智治系统实战实效。聚集“双月”考评保四星、争五星目标,突出实战化运行,推动社会治理中心与综合信息指挥室迭代融合,问题大起底、“一表清”交办机制与综合信息指挥室“六大机制”融合,推动社会治理事件线上线下双闭环,打造乡镇基层治理最强作战单元。筹集资金开发浙智兴村·乐活下淤二期建设,推广乐活下淤公众号使用覆盖面,提升应用日活率,力争活跃度排名全市前列。

(四)聚集红色强基,在转变干部作风上力求新突破。

严格落实“根缘红·全域强”五大强基行动,深入推进“六治六提”作风建设行动,破除“六大作风顽疾”,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是以整固提升建强基层堡垒。深入实施“赋能争先·铁腕整风”年活动,继续开展基层堡垒建强示范争先、干部“两专”能力示范争先、无职党员聚魂示范争先等行动,借助村党组织书记政治体检和村级组织换届“回头看”的契机,严格落实村干部钉钉打卡制度,探索实施村干部轮流挂职等制度,突出村干部四维考评和工分排名的结果运用,培养储备一批、调整优化一批、教育整顿一批、组织调整一批,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和向心力。二是以共富工坊推进村强民富。抢抓全市首批示范型“共富工坊”建设机遇,统筹谋划“共富工坊”建设布局,绘制一张“共富工坊”点位分布图,建立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居家式“共富工坊”、集中加工为辅的厂房式共富工坊,重点发展“花果飘香”共富工坊和“陶艺+咖啡”共富工坊,打造“双溪”共富工坊品牌。完善工坊组织架构,分别设立临时党支部,按需设立不同类型的党小组,制定议事规则,定期解决用工对接、供需对接、领富培训等实际需求。成立“‘双溪’共富工坊企业联盟”,聘请专业的经济人统筹工艺品的对外业务联络和对内分拨制作,推进强村、富民、助企。三是以机制保障提升治理指数。以四大机制的实施,推动红色根脉强基指数和七张问题清单指数持续保持前列。1.深化每季度一次的“三比三争”赛马比拼机制,将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和基层智治系统建设作为比拼内容,形成“1+1+X”比拼模式,季度上旬开展网格大比武,季度中旬开展村书记擂台赛,季度下旬开展向干部述职比拼赛。2.建立“红灰榜”晾晒通报机制,每周定期通报,乡村两级“张榜公示”。3.建立导师帮带机制,建立“一名班子成员+一名老干部+一名年轻干部”结对模式,跟班蹲苗培养,推动更多重点工作揭榜挂帅。4.优化“工分+

排名”考核机制,更加突出专项加减分权重,突出结果即时运用,抓好干部这个“关键变量”,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五)聚焦平安护航,在夯实治理本底上力求新突破。以护航全国“两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为主线,以七张问题清单为统领,提升除险保安本质水平。一是紧抓疫情防控不动摇。抓实人员排摸、信息核查、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各环节,确保不漏一人,应到位尽到位。紧盯行业重点人员核酸检测频率,加强重点地区返乡人员信息核查和管控,做到早发现、早管控。对照“1+3+N”网格体系,优化调整防疫作战图,实现快响集结、平战转换。从严落实“一扫三查”等措施,坚决守好防线。二是紧抓安全生产不出事。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领域除险保安行动,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动态更新隐患清单,安全生产管控力指数力争全市前列,全年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力争不死人、少伤人。三是紧抓信访维稳不松劲。“以控增量、无上行”为目标,结合全县“树正打歪”三年行动,对信访积案进行专题研究,力争化解一批、稳定一批、打击一批。持续开展联合惩戒,继续用好矛盾纠纷调解队,全乡域范围开展巡回调解,将初信初访化解在萌芽状态。

今年,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五大战略”、纵深推进“五大振兴”,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推动我乡各项工作高效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社会发展和谐稳定。

一、2022年工作亮点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党建根基。结合“学政策学理论学业务”活动,将党建工作纳入全乡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体系,提升乡干部抓党建工作意识。对标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要求,组织各村逐条对表,制定目标任务清单,实行挂图作战。将41个片区党支部调整为62个党支部,实现屯级党支部全覆盖。新建沙洲景区、XX乡商会等5个两新党支部,党组织覆盖率稳中有升。扎实开展“学政策强作风抓落实创一流”活动,建立“三学”平台、“双午”讲堂,各中心单位每月开展1次行业系统内业务知识培训,开展测试11次,培训人员1150多人次;常态化开展“头雁讲堂”6期,进一步提升党员队伍活力。推进产业项目培育,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动能。投入资金110万元扩大产业基地建设;申请扶持资金200万元,村村联合建设在XX街、龙山街建设大楼2栋,做大做强物业经济。同时,以1+N

工程队、马来河自然沙洲风景区为依托,加强“微旅游”服务创收,全乡23个行政村收入均突破6万元,全乡共收入345万元,16个村收入超过10万元,6个村超过20万元,2个村超过50万元。

(二)始终坚持稳步发展,综合实力持续提升。我乡持续调整产业结构,稳步推进三大产业结构调整,推动XX经济稳步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完成财税收入420万元,完成率100%。今年1—11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58万元。23个村集体经济均超过6万元,全乡共收入322.45万元,同比增长30%。及时调整瑶山鸡生产结构,今年6月港丰农牧饲料厂顺利投产,积极推动“预制菜”建设进度,港丰农牧公司获评2021年度广西农业科技园区。申请上级800万元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扎实推进马来河自然沙洲风景区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平天山青牛谷二期项目签订征地协议,龙山锦绣壮乡园项目已完成群众签订征地协议120亩,正在持续推进,山鹤村300万元“美丽乡村”项目已通过公示,塘河村的邓塘大坝的水上乐园、桃花岛、阜宝茶园露营基地也在筹划建设中。

(三)始终坚持质量兴农,农业农村迅速发展。我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持续推动乡村环境提升,推进新型特色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年内全乡完成粮食种植面积52067.7亩,推动油茶产业和中草药种植,累计完成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5000

多亩。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开展清廉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统筹推进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申报农村户厕改造645户,正在验收。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倡导健康向上之风。我乡23个村均获得文明村称号、2022年获贵港市文明家庭1户,港北区文明家庭5户、获得港北区星级文明户49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文明之风。

(四)始终坚持稳定为主,确保社会和谐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深入开展建筑、非矿、交通、消防、学校周边、山塘水库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每季度按要求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加强应急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积极做好重大敏感时间的各项社会稳定工作,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截至目前,排查受理矛盾纠纷案件77件,调处77件,已调结73件,调结率为94.8%。以开展“红格善治工程”为契机,以构建“党建引领+四治融合”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为目标,建立五级网格治理体系,设立286个小网格。筹集财政资金45.48万元,为全乡网格员配备马甲309件,173辆电动治安巡逻车。构建联防“大格局”,形成平安联防联控的有效合力,织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一张网,加强高风险区返乡人员的疫情防控排查管控工作。贯彻落实重点场所开展“三码联查”工作,对医疗机构、物流运输、快递外卖等重点行业人员展核酸检测工作。

(五)始终坚持文旅融合,乡村环境持续改善。重点布局“两路带两区”,以“山水中、幸福里,振兴壮乡美XX

”为主题,带动全域文旅发展。今年4月,我乡对2021年度乡村振兴“十个一批”先进集体及个人进行表彰,鼓励各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贺地等3个屯级理事会获得港北区三星级理事会,六台村获评贵港市乡村振兴标杆示范村。在理事会的推动下,全乡各屯今年共收到捐资筹款约500万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积极提升乡村风貌结合我乡山清水秀的特点,积极打造“后花园”式的休闲风情旅游带,马来河自然沙洲风景区、相约小院成为新晋露营、休闲旅游网红点,以此为辐射带动,积极争取打造马来河水系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目前已进入规划、踏勘阶段。

(六)始终坚持关注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今年以来,我们坚持立足群众民生保障,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全力增进民生福祉。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各项工作,压实各级干部和帮扶人的主体责任,全面细致排查和清洗各项数据,确保各项帮扶政策落实到位,开发15个就业帮扶车间,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16个,岗位人员402人,聚力提升脱贫人口增收工作。XX乡2022年财政衔接资金项目28个,投资1485.9210万元;建设“一事一议项目的总资金是399.5445元、其中财政资金是334.7535元。革命老区项目5个共投入财政资金169万元。大幅提升农业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力地助推乡村振兴。

(七)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确保政府班子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工程项目、重点领域的监督。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存在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单一、发展质量不高,制约着各项民生事业的发展,难以大幅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二是维护社会稳定压力不断增大,矛盾纠纷问题呈现多样化、复杂化、频繁化。三是人居环境整治有待加强,来贵二级公路沿线环境仍然存在乱搭乱建,环境不够整齐美观。

三、2023年主要工作思路

2023年,我们必将满怀憧憬、斗志昂扬,以无惧无畏、奋楫笃行的拼搏姿态,全力抓实抓好抓细我乡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聚焦增强社会经济活力。夯实农业基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持续推进高标农田项目,加快发展特色养殖,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我乡“后花园”式的休闲风情旅游带。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严防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着力推进马来河自然沙洲风景区建设进度,支持港丰农牧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港丰农牧预制菜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出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积极

做好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旅、农旅、电商等新兴产业,以点带面为农村经济提质增效。

(二)坚决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依托“红格善治工程”网格管理,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保持联防联控机制常态化运行,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加强返乡人员、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大活动精准防控。加快山鹤市场投入使用、龙山市场建设进度,规范农贸市场疫情防控管理工作。

(三)全力守住稳定大局。持续开展道路交通、燃气、消防、自建房和非采矿山等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树牢防灾意识。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不断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体制机制,提高基层治理的工作水平。优化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持续对辖区各类不稳定因素动态排查管控,重点加强突发性个人极端案件的预防能力,加大对家庭、婚姻、感情纠纷等化解处置力度,持续提高防范社会重大政治风险防御能力,杜绝发生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四)聚力打造XX文旅品牌。围绕壮乡文化,以“山水中、幸福里,振兴壮乡美XX”为目标任务,重点推进“一带两路”风貌提升,重点加快推动马来河自然沙洲风景区项目、龙山锦绣壮乡园项目建设和平天山青牛谷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乡辖二级路沿线路灯、步行道、竹林景观的风貌综合提升,规划引进登山健身与风车游览结合的民族风情旅游,发展马来河河道综合旅游。

(五)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工作。继续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要求,继续落实好“四个不摘”,做好防范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统筹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美丽乡镇新生态。注重医疗、教育等工作,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常态化各项措施,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龙山分院将打造壮医特色治疗专区,进一步发展壮医药特色治疗的优势。做好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等民生保障工作。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统筹推动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全面落实“双减”要求,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六)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自觉接受人大、社会监督,打造阳光政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问题,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一、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一)政务公开工作情况

一是全面拓展重点领域公开深度。2022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紧密结合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稳步扩大政府预决算公开范围,扎实推进两直资金情况、绩效目标和绩效自评情况公开,增强社会各界对财政工作的知晓度和关注度,加强对财政工作的有效监督。2022年度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65条。

二是全面提升依申请公开办理质效。严格遵照依申请公开办理规范指引,规范内部流转程序,提高办理的效率和质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2022年,我局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件,主要涉及财政资金等方面内容,已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答复。2022年,我局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案件。

三是全面增强政策解读回应实效。以扎实做好“六稳”“六保”任务为重点,针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民生实事等方面重大政策和实施进展,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并采用图表图解、简明问答等形式进行政策解读。建立政策解读向下传递机制,依托

政府网站及线下政务服务场所等,积极开展民生政策宣讲和咨询服务。今年共发布规范性文件解读文件1件。

    四是全面加强公开基础平台建设。强化政府网站管理,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健全信息内容采集、审核、发布机制,规范发布流程,确保信息公开的实效性、准确性。做好信息发布的前置风险识别、保密审查和实时监测,实现权威发布、精准回应、利企便民。畅通政民互动渠道,强化办事服务功能,提高公众获取信息的便捷程度。

(二)存在的问题

2022年,我局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上级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是政策解读质量有待提高,部分解读内容不够深入,形式比较单一。二是信息质量有待提升,专题个性化内容较少。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区财政局继续坚持“五公开”原则,进一步提高政策解读质量,聚焦群众关注热点,加强信息可读性,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思路

(一)加强政府信息管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照上级规定制定政务公开标准指引,持续对政务公开全领域标准化规范化目录进行优化调整,特别加强对年度重点工作涉及公开事项的梳理细化,确保标准目录对重点工作全覆盖。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发布机制、政府信息公开审查机制、政府信息公开协调机制、政府信息动态调整机制等配套制度,保障政务公开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二)提高政策发布解读质量。严格落实政策解读工作机制,明确解读范围和内容,持续优化解读流程,确保政策文件与解读材料同步起草、同步审签、同步发布。更多运用图解图表、视频音频、卡通动漫等方式,不断提高政策解读质量。聚焦热点,建立政策解读向下传递机制,切实发挥好政务公开平台的桥梁作用。

(三)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严格按照依申请公开办理规范指引,从严把握不予公开范围,对法定不予公开条款坚持最小化适用原则,完善办理流程,提高办理质效。建立依申请公开转主动公开制度,对于依申请公开中可为公众广泛知晓的信息及时转为主动公开,积极引入法律顾问参与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答复合法性审查等工作。

(四)优化公开渠道。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找准定位,聚焦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不断提升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发布的权威性、全面性、便捷性,做好重点政务信息推送,扩大政府信息范围和影响力。

2022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以高质量建设“湾区枢纽·万象XX”、奋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为目标,做精做细城市管理治理,推动城市管理工作整体稳步提升。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打造高品质项目工程,展示现代化城区新面貌

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突出重大项目牵引,高标准打造一批品质项目工程,带动城区环境提质升级。

零碳、低碳建设项目成果突出。我局申报的笋岗片区近零碳排放试点项目(区域)为深圳市首个区域类近零碳排放试点(区域)项目,也是XX区首个申报成功的同类项目。我局协同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编制的《零碳公园评价标准》为深圳市唯一通过立项的评价标准,在全国具有示范先锋作用,对进一步推动全国低碳城市公园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组织策划“才聚XX·一起向未来”——2022年XX区招才引智创新峰会。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布局和XX

区深港融合区建设,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马军教授作题为“碳中和愿景下XX未来低碳生态系统构建与绿色产业发展机遇”的主题演讲,助力XX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7+1未来产业发展。

笋岗片区打造新XX会客厅。从城市发展和整体效益的角度出发,开展市政道路、公共空间、建筑立面、屋面改造全要素改造,协助笋岗街道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推动打造代表新XX形象魅力的地标建筑群落和兼具艺术文化和商业活力的城市交往中心。

建设多元融合的国际化街区。推进宝安南路、嘉宾路、书城路、沿河东路等市政道路和城市天地广场、嘉宾公园、海翔广场等公共节点的改造提升,建设“XX星环”、布吉河水秀等景观节点,打造具备XX特色的网红打卡点,促进以深圳万象城为核心的蔡屋围商圈发展。

布吉河夜间经济走廊提升。推动布吉河沿线景观照明提升打造,对布吉河加装景观照明、灯光小品,满足居民休闲生活使用功能,提升夜晚人群活跃度和城市夜游价值品牌。

举办深圳光影艺术季活动。与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联动策展,于布吉河沿岸打造光影长廊并联动深圳万象城商圈,打造深圳光影文化品牌,促进夜间经济发展。 

户外广告市场化试点。根据区政府八届二次常务会议精神,组织XX

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初步梳理辖区六大商圈户外可开发公共资源,草拟了初步方案,参考厦门海沧区、广州、成都等公共用地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的管理办法,形成三个比选方案。

(二)环卫一体化治理改革见实效,城区精细化管理再升级

“物管城市”改革初见成效,环卫行业监管水平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全链条治理不断加强,城区环境干净、整洁。

创新“物管城市”项目改革。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模式,牵头5个街道开展XX区“物管城市”改革试点工作,首创季度、年度环卫企业奖励制度,推动中标企业落户落地XX。

率先完成转运车清洁化替代。制定印发工作方案和补贴实施细则,组织企业深入东风、开沃等本土车企调研,完成44辆转运车清洁化替代,超额完成替代任务,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推进环卫设施升级改造。全面更新公共场所垃圾收集容器,完成宝安南地埋式垃圾转运站、4座地埋垃圾收集点项目建设和17座短板社会公厕升级改造,有序开展玉龙坑垃圾填埋场运行及设施维护工作。

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建设获突破性进展。全区密闭化标准桶实现100%覆盖,XX区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物联感知系统建设推动实现家庭厨余垃圾分类全过程信息100%自动采集,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断提高,知晓率达95%,参与率达90%。

(三)高质高效推进公园绿道建设,擦亮山水XX生态名片

守住绿色生态底线,严把绿地树木审批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低碳先锋城区”。

围岭公园品质提升。大力推进围岭公园品质提升,全流程采取低碳建设,通过低碳场馆、再生材料、低碳运营,低碳可视化实现智慧低碳公园。

打造“儿童友好型”低碳示范公园。遵循“从一米高度看世界”的理念,创建深圳首个基于儿童视角的都市型中心公园。将低碳概念植入儿童公园的提升改造、运维及科普中,构建全市首个市政类具有示范效应的低碳儿童公园,并结合东门步行街改造,策展世界低碳公园峰会。

翠湖零碳文体公园建设。以翠湖文体公园为主体,搭建零碳科普互动体系,打造零碳公园、节水公园、海绵公园和我市“零碳公园”示范标杆。同时,在翠湖文体公园建设高品质标准11人制足球场,助力翠园中学打造足球强校。

环深圳水库绿道建设。积极打通环深圳水库绿道断点,连接已建成的淘金山绿道、梧桐绿道,打造总长30公里的环深圳水库精致郊野绿道闭环,推动实现无障碍全程环游深圳水库。

开展系列花事活动。完成7个共建花园、2个自然教育中心建设工作,举办2022年XX区“最美阳台”评选活动,配合开展荷花展、菊花展、月季花展及簕杜鹃花展等相关花事活动,顺利承办第七届毛棉杜鹃节。计划完成5个社区公园建设、串联28.6公里远足径、郊野径。

(四)综合执法效能全面提高,推动城市管理共建共治共享

围绕城市管理和服务要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展现更有效率的城市管理和服务。

行政检查案件办理和执法流程简化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扎实推进行政检查案件办理和执法流程简化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基层执法人员的普遍支持。同时,积极探索“行政执法+公证”在执法流程简化试点过程中的应用。

持续完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建设。先后制定印发了《深圳市XX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会商协调制度(试行)》等多项制度规范,深入推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的落细落实。

建立街道综合执法和交警协同联动机制。全区各街道与辖区交警中队累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03次,处理泥头车污染路面、非法倾倒固体废弃物、机动车占压绿地等市容秩序问题41宗,处理机动车违停、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等交通秩序问题500余宗,进一步提高我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效能,强化部门联勤联动。

推进外立面综合整治及相关审批工作。完成21栋楼宇建筑外立面综合整治。依法审批215宗839块户外广告;会同翠竹街道执法队开展水贝商圈户外广告整治工作,完成34栋楼宇、366块户外广告的勘察鉴定工作。办理养犬登记1216宗,收治无主犬270只,414只犬完成芯片植入。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局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夯实城市治理基层基础的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大势,大力弘扬“先锋精神、奋斗文化”,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奋力开创XX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

(一)加快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推进新XX会客厅、笋岗中心花园及周边改造提升、XX国际化示范街区、布吉河夜间经济走廊、城中村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城区高质量发展。

(二)持续推进市容环境卫生提质升级。常态化抓好环卫指数测评工作,通过补短板、强监管,推进环卫设施维护升级改造,确保城区环境卫生品质不断提升。

(三)着力提高垃圾分类成效。全面推进12类场所垃圾分类工作,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持续加强前端投放精细管理、执法检查以及警示宣传;推进垃圾分类智慧监管,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信息化管理中的运用;探索建设大厨余垃圾分类处理厂。

(四)大力开展公园绿道建设。打造“儿童友好型”低碳示范公园和翠湖零碳文体公园,推动环深圳水库绿道建设和围岭公园品质提升。根据市、区工作安排,进一步推进公园下放相关工作。

(五)推进零碳、低碳建设项目建设。基于XX区居住人口分布大数据,以及线下调研XX区电动自行车分布情况、户均电动车拥有率等,开展XX区电动自行车充电

设施调研及规划研究,同时对儿童公园和翠湖零碳文体公园规划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配套设施,并策划建设XX区低碳篮球场。

(六)持续提升园林绿化品质。严格规范绿化审批;推进2021年“美丽深圳”绿化提升项目建设和布心-泥岗路花景大道提升等工作;开展共建社区花园、2023年深圳公园文化季XX会场活动、2023年“最美阳台”评选活动等系列花事活动,串联贯通28.6公里XX区郊野径远足径。

(七)加强辖区绿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公园管理服务提升“百日行动”工作,加强公园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开展排查隐患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常态推进公园、绿道综合整治工作,保证公园整体景观保持优美、整洁。持续做好辖区绿化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及极端天气应急抢险工作。

(八)加强街道综合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结合《深圳市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规定(试行)》有关要求,指导各街道执法队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开展执法队伍大练兵及综合能力提升培训。通过统一执法标识、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能力、转变执法方式等举措,逐步将我区各街道综合执法队伍打造成为综合素质高、执法能力强、作风形象好的优秀队伍。

(九)持续深入落实街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巩固行政执法检查和

执法流程简化现有工作成果,做好经验总结及推广,适时扩大适点范围,深化试点工作,推进行政执法能力现代化。探索过错责任推定、举证责任倒置等行政处罚法新规在执法中的应用,探索非现场执法等便利执法措施。在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行政许可、行政检查、政府采购等方面加大法制审核和风险防范力度,加强全局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十)严格户外广告审批及安全监管。按照《XX区户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严格把控户外广告设置品质,采取一边整治拆除一边规范审批的“堵疏结合”策略,进一步提升我区户外广告设置品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日常巡查”、“专项整治”、“督促整改”为手段,加强户外广告安全监管。

2022年,区供销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批示指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以《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2022-2024年)》为纲要,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三位一体”综合改革,进一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系统大局保持稳定。

一、2022年度工作成效

()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完成商品销售额8.82亿元(其中农资商品销售额5800万元),利润0.3万元,资产总额2.5亿元,所有者权益379万元。

()工作开展情况

1.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2次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邀请区档案馆馆长苏景文到我社进行集中理论宣讲。各党支部通过组织集中学习研讨、书记讲党课和微宣讲等形式,组织党员人人上台,结合工作谈体会、谈心得,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供销综合改革动力。

2.抓好年度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根据省、市供销总社有关要求,结合区《持续深化供销综合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2022年度,

争取市级项目资金180余万元,建设XX乔口镇小龙虾、铜官街道水果、乌山街道乌山贡茶、高塘岭翰丰农业粮食生产等产业服务中心,扶持区内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3.完善农资供应体系,做强做实农资服务。积极发挥农资经营主渠道和国家队作用,不断优化重要农资供应服务。结合农产化公司承包权经营招标,成立董事会,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实际控制力。2022年,区供销社农产化公司农资(主要化肥)销售占全区市场需求量的50%以上,完成大化肥淡季储备任务,确保区内农资市场价格稳定。

4.加强流通平台建设,全面推进“两个到户”。依托“商汇云超”建设区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打造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助力提升县域商品流通能力。对接扶贫832平台、省采购电子卖场乡村振兴馆,为区内15家农业企业提供“线上”入驻服务。开展“送肥送技下乡”活动,为区内农业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联点村送去农肥37吨。

5.加强安全隐患治理,维护系统安全稳定。大力开展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先后拆除违章搭建4处,搬出危房居住10户,关停宾馆、棉花加工厂、烟花爆竹、麻将馆、铜官燃气烧窑等经营场所13家,聘请专业鉴定公司进行房屋鉴定53处,依据鉴定结果,区分修缮一批、封闭一批、拆除一批、搬迁一批、拍卖一批“五个一批”进行分类处置,消除了安全隐患。

6.加强正规化管理,提升社企治理水平。结合人员退休,对基层社(公司)班子成员进行调整,将党支部进行整合,进一步建强基层社(公司)班子队伍,

强化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加强全面从严治社、重大事项报告、财务管理等制度的监督检查,聘请第三方公司对涉及调整的2个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离任审计。通过人员调配、结构优化、监督检查、离任审计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系统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工作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实施《深化供销综合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不断深化“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持续推进“两个到户”,进一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我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供销力量。具体而言: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组织系统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的批示指示精神,真正从思想上树牢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的深刻意义,发挥好党建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注重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上来,为深化供销综合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认真履行管党责任。坚持履行管党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坚持党建引领,建强支部战斗堡垒,强化组织制度落实,严抓党员队伍管理。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和中央作风建设八项规定,深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努力建设一支作风实、有担当、讲奉献的供销队伍。

()持续深化供销综合改革。对照《深化供销综合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大力实施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

持续推进联结到户、服务到户“两个到户”,提质升级“三大体系”,强化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完善新供销网络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推广本地农产品品牌,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

()坚决维护系统安全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有关规定,持续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维稳底线意识,高度关注涉军、涉拆、涉改、涉困等重点群体,主动了解相关诉求,开展困难慰问和帮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系统安全稳定局面。

2022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镇海区国资系统扎实推进国有企业“稳进提质”七大破难攻坚行动,加强“六张报表、64项指标”半月晾晒,争突破、扩投资、稳增长、盘资产、保民生、稳金融,全区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抓项目、促投资,国企发展构建新优势

一是完成有效投资总体情况。截至2022年10月31日,国企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1个,项目总投资713.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8.2亿元,1-10月已完成投资67.9亿元,年度完成率86.9%;股权投资项目共55个,1-10月已完成投资37.3亿元,主要投向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镇海国资国企承担的市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11个,项目规模75.8亿,年度完成率82.4%,均按计划有序推进。二是上市公司、市级以上重点基金、新兴产业等重大股权收购情况。产业、人才、“威远鲲鹏”三大国有基金实际在管规模12.7亿元,下辖参股基金11支,对外投资项目120个,新组建中官路科创基金。截至目前,国资通过直接、间接投资方式共实现省外企业IPO2家,完成报辅/报会6家,完成企业股改4家,另有启动上市流程4家。

二、强改革、注活水,国有资本焕发新活力

一是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截至目前,共梳理出国企待盘活存量资产项目66个,经多轮筛选有7个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过程中。二是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拟订《关于深化开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镇海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试行)》,同步对3家初步具备条件的竞争类子企业开展混改工作指导。三是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推进“国资慧聚”在线监管系统建设,对关键要素实现监管“数智”化,该系统在2022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十二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进行专题展示。

三、防风险、优结构,国资监管取得新成效

一是强化资金保障。宁波市镇海区城市更新投资建设运营有限公司获得AA+主体信用等级评定,成为我区第4家AA+主体信用等级评定的国资公司,资金统筹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召开全区国有企业“稳进提质”投融资创新对接交流会,4个国企重大项目与金融机构签约,授信金额近70亿元。截至9月30日,全区国企资金保障能力提升10.7%;企业降本减负成效显著,存量融资成本4.57%,创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二是优化监督考核。完成五大集团2021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六大集团2022年考核目标制订,对城市更新公司开展“三位一体”试考核,引导激励作用明显。三是量化日常监管。探索建立以财务管控为主的企业债务风险防控体系,将46家资产负债率超80%、33

家已获利息倍数为负的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对象,确保不发生重大财务危机和债券兑付危机,实现企业资产负债水平总体稳中有降。严控为非关联企业和超股比担保,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

2023年工作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两个先行”标准,聚焦“稳进提质”目标,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寻求新突破、探索新路径、激发新动能,在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先行示范区中强化国企战略功能、展现更大担当。

一、扩投资优结构

一是固定投资加速放量。坚持国资国企项目推进“一盘棋”,发挥“领头雁”、“顶梁柱”、“排头兵”作用,进一步加大在城市建设、产业转型、生态治理、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投资放量,持续推动投资结构优化。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做到“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二是股权投资优化布局。充分发挥国资基金群撬动作用,以直投、基金投资等方式,按照“上市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加强对国资投资的上市潜力企业培育。坚持引育并重,引进一批关联度高、技术优、辐射带动强的产业项目,增强企业造血能力。三是加快存量资产盘活。进一步加大全区国企资产清点和盘活力度,聚焦特许经营、不动产权证补办、自然资源有效盘活、基础设施REITs等方式,分类注入盘活的有效资产,使企业净资产规模做大、负债率降低、经营性现金流做强,力争全年盘活账面资产资源超20亿元。

、稳增长促发展

一是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强对区属国企跟踪督导,切实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压紧压实资产、营收、利润总额等核心指标,加强月通报、季分析、年总结,持续优化全区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动态监测,对关键运营指标加强研判、统筹调度。二是规划引领强化发展布局。做好顶层设计,指导区属国企加快编制新一轮企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战略目标,促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优化主营业务和培育业务的投资布局,持续推进经营板块的整合提升和延伸拓展,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保障民生展现担当。以保障城市运行、优化公共治理、优质服务供给等为目标,持续放大国企公共服务功能,深度参与城市更新、全域国土空间整治等专项行动,积极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疫情联防联控、防汛防台等工作,展现国企责任担当。

三、稳金融防风险

一是提升企业主体信用评级。按照“保障性支撑+市场化运营”的总体思路,在做大资产规模、做实资产质量、实现现金流平衡基础上,加快提升国企资信评级,适度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注重期限合理搭配,进一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力争全区国企综合融资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5个BP以上。二是创新投融资模式。通过银企对接交流会等形式,引导国有企业多措并举谋划项目包装,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探索专项债、PPP、REITS、EOD

等新型融资模式,有力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资金需求,为承接重点项目、扩大有效投资、服务区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严防企业债务风险。扎实开展企业债务风险监测分析预警,将资产负债率超80%、已获利息倍数为负等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引导企业合理安排债务期限,避免集中兑付压力,严控为非关联企业和超股比担保,实现企业资产负债水平总体稳中有降,牢牢守住债务风险底线。

四、抓改革重绩效

一是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聚焦充分竞争行业(领域)子企业,实现民营资本等技术、管理、资源、资金等优势补助,“一企一策”推动混改。根据混改企业功能定位、管控要求、治理水平等情况,构建差异化监管机制。力争全年混改企业达2家,储备库项目5家以上。二是推动数字化应用迭代升级。以“分析、预警、监管、考核”四大方面需求为导向,谋划建设“国资慧聚”2.0版本,重点聚焦“交易数据贯通、合同全轨迹流管理、国资监管分析预警、风险识别防范”任务,构建信息高效互动的大数据共享机制。三是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强化企业薪酬与经营业绩挂钩,探索制定出台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实施办法,推出包括超额利润分享、岗位分红、项目收益分红、项目跟投等在内的多形式“激励工具箱”,并在2家竞争性子企业试点开展中长期激励。

五、建机制优体系

一是完善“1+X

”监管制度体系。对照上级要求和国企需求,修订完善国企资金管理、车辆管理、人事管理、薪酬考核等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监管效率,弥补监管空白。二是落实国资“大监管”督查机制。常态化实施“国资前哨”督查,聚焦企业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岗位),强化与纪检监察、巡察、审计等协同合作,实现问题发现、调查、处理的全流程闭环。三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完善区属国企“三会一层”架构体系和人员配置,加强和规范董事会、经理层建设并落实相关职权,适时探索外部董事、职业经理人等管理模式,推动“企业治理+国资监管”有机融合。明确国有控股上市企业管理机制,厘清权责边界。

六、强引领聚合力

一是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重点围绕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论述,把精神实质融入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全过程,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二是全力打造国资人才矩阵。加大金融支持人才力度,提升人才安居保障品质,加快融入“人才码”等服务体系,更大力度参与全区高能级人才平台建设。研究制定区属企业人员交流办法,规范日常性交流、制度性交流、选拔性交流,力争每年交流选拔优秀干部10人以上。三是深化国资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抓好清廉国企建设,从关键少数抓起,聚焦党员干部提拔重用和交流轮岗等关键时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纪法规、专题警示、廉政提醒谈话等多种教育活动。力争新建国企廉政宣教阵地1

处,成立廉政宣讲团,分层分类开展廉政教育。

2022年,区监管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以“转作风、讲担当、抓落实”为指引,遵循“公开透明、公平有序、公正规范、诚实守信”的工作原则,围绕“交易电子化、运行规范化、服务标准化、操作智能化”的工作目标,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和XX“五城”建设的实施提供有效的服务保障。

一、交易情况

2022年1月至11月区级平台共交易项目856宗(包括工程、采购),预算83.53亿元,成交额73.79亿元,节约资金9.74亿元,节约率11.66%;其中工程建设382宗,预算68.52亿元,成交额60.16亿元,节约资金8.36亿元,节约率12.2%;政府采购474宗,预算15.02亿元,成交额13.64亿元,节约资金1.38亿元,节约率9.19%;产权交易等其他交易27宗,评估金额0.68亿元,成交额0.76亿元,增资额0.08亿元。

二、主要工作

(一)强化疫情防控,保障交易顺利开展

3.13

疫情暴发后,区监管办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部署,及时暂停所有项目进程交易。在恢复进场交易后,制定疫情防控公共资源交易方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保障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交易服务保障,坚持做到“两手抓、双保障”。充分发挥信息化条件下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优势,努力做到平台“不打烊”、交易“不断档”、服务“不停歇”,切实保障疫情期间全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有序开展。

(二)服务项目推进,全力保障“五城”建设

1、发挥会商优势,服务项目前期。结合“三大办”周例会机制,围绕“五城”建设项目的推进,积极开展“主动对接、全程跟踪”,了解掌握项目前期准备情况,主动获取业主需求,及时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和程序引导服务,协调处理项目招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跟进做好项目交易服务保障工作,提前与项目实施单位对接,排定交易时间、安排交易场地,确保项目交易在中心不受阻、不延误,助推重点项目尽快落地。

2、开展履约约谈,常态联合检查。严格执行《衢州市XX区政府投资重点项目标后履约谈话机制》对单项合同价在1000万元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经授权的项目负责人进行标后履约约谈,要求中标施工企业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相关条款内容执行,切实履行合同约定,并对不按照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和合同履约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明确告知。截止11月底共开展约谈41次,约谈企业77

家,进一步压实了实施主体责任,强化标后履约监督。常态化开展标后履约检查,10月份由区大监管服务办牵头,会同行业主管部门采取听汇报、看台账、查现场等方式,对廿里镇工业园区市政配套建设项目-盈头路工程等五个重点项目开展标后履约检查,对发现的20条问题要求相关主体认真整改,进一步增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诚信履约意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三)深化数字改革,不断提升交易效能

1.持续推广工程建设领域“不见面”开标模式运用。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继续拓展“不见面开标”运用场景和范围,在实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类项目“不见面”开标的基础上,推行房建市政监理项目电子化、水利项目电子化以及交通项目的“不见面”开标,在乡镇交易平台也常态化运用“不见面开标”模式,减少人员聚集,降低投标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实现了“线下无交易,线上全留痕,网上全公开”,“一次都不多跑”的目标。截止10月底区级交易平台共进行“不见面开标”241项,交易金额15.13亿元;乡镇交易平台共进行“不见面开标”137项,交易金额4241.96万元。

2.大力推行远程异地评标。按照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求,建设全省统一的远程异地多点评标系统,按照市监管办要求采购相关硬件,专门改造了一间远程异地评标室,为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运行打下坚实基础。6月27日,以XX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评标主场,杭州市、衢州市、舟山市、义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评标副场,54

家单位参与投标的“XX区高家镇湖仁村百果园建设项目(二期)”顺利完成远程异地多点评标,助推了XX区远程异地评标由“点对点”拓展为“一地多点并联”,持续优化我区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实现降本增效、激发市场活力。

3.积极融入“市县一体平台”。按照市监管办限额以上项目进入“市县一体平台”交易的要求,统一招标文件范本,协调软件公司开发适配房建市政、水利水电、交通交易模块,通过不断测试及根据项目开标各方反馈意见进行优化,确保限额以上项目交易高效顺畅。截止11月底共有个93项目在“市县一体平台”交易成功,交易额31.04亿元。

(四)打击违法违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1.积极做好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按照省、市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全面排查相关主体规避招标、招标项目“化整为零”、招标条件“量身定制”、审核把关流于形式等问题,一是多渠道收集问题线索。在XX区政务网公共资源交易栏目上发布违法违规线索征集公告,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投诉举报电子邮箱等反映问题线索渠道,持续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问题线索,将信访举报作为问题线索的重要来源。二是建立联合查处办案机制。下发《XX区招投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联合查处办案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提前研判、联合查处”的原则,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在招投标活动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可能涉及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追究的,及时协

调组织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公安机关等部门召开研判会,提前研判,分析案情,确定下步工作方案。三是加强信用管理,对市场主体采取差异性监管措施,在本行业电子招标文件模板中,设置相关信用评价分,营造诚实信用的招投标市场氛围。

2.采取多种举措降低企业投标成本。一是清退沉淀投标保证金。根据市委高屹书记要求,对账户内“应退未退”的投标保证金进行排查清退,对政采云供应商库、工程建设承包商库进行检索,采用电话联系的方式通知相关企业办理投标保证金退回手续,共清退投标保证金290笔394.42万元,剩余40笔保证金,共34.78万元投标保证金为企业破产、注销或无法联系,最终上缴财政。二是全面推行线上电子保函系统。做到全部工程项目100%覆盖电子保函缴纳投标保证金,截止2022年11月,共出具电子保函1501笔,替代投标保证金2.01亿元。三是取消我区小额工程建设项目年度投标保证金。小额工程建设项目一般不再设立单项投标保证金,要求缴纳年度投标保证金企业按要求提交申请表格进行退付。截止2022年11月共免除271个小额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

三、2023年工作思路

(一)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在加强工作交流和借鉴其他地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我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完善《XX区工程建设项目评标专家抽取细则》《村级项目投标承诺制》《XX

区综合专家库评标专家考核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招投标政策法规宣传贯彻,组织全区有关单位及乡镇业务人员参加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培训,提升招投标监管人员业务水平及法律意识,着力创优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更好推动我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平台数字化建设。一是根据市监管办数字化改革要求,配合做好“市县一体”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的迭代升级。加强标前标中标后数据转化应用,激发工程建设项目交易数据要素新动能,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提高营商环境公共资源领域无感监测指标。二是配合做好远程异地多点评标扩面的深化运用。紧密联系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扎实推进远程异地多点评标扩面提质,让远程异地评标覆盖领域和地域更宽、更广,助推我区营商环境再优化、工作效能再提升。三是配合市监管办要求,做好浙政钉对接,实现业务管理侧的掌上办、随时办。按照市监管办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不断丰富交易系统功能模块;推进招标投标服务事项部门协同“线上”办理等方式进行融合提示,全面推行交易事项“网上办”“掌上办”“随时办”。

(三)不断强化日常监管。

一是按照农村基层“三乱”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加强对我区镇村工程项目建设乱象整治,加强与各部门的协作联动,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积极履行职责,全力做好线索移送、工作检查、随机抽查、联合督查、调研指导等工作。二是全面对照九方面的整治重点及要求,认真落实八方面工作举措,重点围绕镇村工程项目建设中项目立项、招标建设、竣工结算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梳理形成具体问题清单和共性问题清单,强化问题线索移交查处机制,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加强和行业主管部门协调配合,推动跨行业、跨区域执法协作,畅通横向协同渠道,增强纵向联动合力。探索工程建设项目等全生命周期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推进交易市场与履约现场“两场联动”等协同监管模式。三是要建立健全镇村工程项目日常检查机制,强化常态化管理,提升镇村工程的规范性、透明性、公正性和廉洁性。要充分发挥基层治理数字化改革的优势,依托各类平台系统,进一步加强镇村工程决策、交易、建设、结算等全过程公开,进一步强化镇村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把专项整治质效转化为惠民富民实效。

2022年区交通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讲真活、办实事、守规矩、树正气”交通精神为引领,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升综合交通品质、增强管理服务能力,围绕“交通强国”、围绕“双百”创建目标,坚持疫情防控与交通建设“两手抓、两手硬”,交通运输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我区交通运输工作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交通系统机关及下属三家事业单位均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在全市交通运输评比中被评为优秀单位,两项工作获评全市特色亮点工作;获得全区政法工作先进集体;区公路中心获得全省公路系统争先创优工作成绩突出单位;交通环境整治、综合执法、农路提档升级等工作均取得可喜的成绩。

1、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

全年累计交通基础设施投资3.5亿元,各项重点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全力推进京沪、长深高速扩建工程;开展G233改扩建工程、G233绕城淮阴区段项目前期工作;完成G343改造提升;实施“三级先导”道路空间治理提升工程;实施二河西堤堤顶路一期工程;开展308

县道翻新改造工程(武墩二河大桥——泗阳交界);全力推进302县道提升改造工程;实施28km农村公路、6座农桥改造及100km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40公里的“美丽农村路”创建;开展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完成4个节点的绿化景观打造工程。

2、行业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综合执法方面。通过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道路运输市场整治方面,共查处案件725起,其中有经营许可无道路运输证300起,黑车38起,非法网约车27起,未经许可从事危险货物运输156起,车辆改型55起,未按期年审43起,其他违章106起,行政诉讼案件1起,无行政复议案件。

疫情防控方面。设置G1516盐洛高速淮安西、凌桥收费站,G25长深高速丁集收费站3个公路卡口查验点,火车站、汽车站2个站口查验点,1个淮阴船闸水上查验点。今年疫情以来投入5.65万余人防控人员,对入淮车辆、人员进行查验,共检查入淮车辆49.6万余辆,检查54.9万余人,劝返2.1万余辆车,劝返2.7万余人次,查验进、出站旅客32.9万余人次,巡航2070余公里。

安全生产方面。组织开展“百日攻坚”行动、节日安全大检查等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持续攻坚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对205国道、429省道进行消隐整改工作,实现对交办问题整改销号;对辖区13座四五类桥梁通过限载、限速、限高、限宽、关闭、拆除等措施,全面落实管控措施,拆除码头桥,消除安全隐患;完成辖区等级航道43

座桥梁进行自查、评估,安装标志牌、设置主动预警等装置工作。

污染防治方面,深入开展港口企业环保提升年活动,组织专项检查30余次,重点检查经营砂石、水泥港口企业,督促加强物料堆放场所的扬尘治理,严厉打击船舶污染物偷排超排、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装置未配备或未正常使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党建引领交通工作创新式发展

今年以来,区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组织围着党员建、学习随着司机走、服务跟着车轮转”的党建工作目标,探索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加强新就业人群的团结凝聚,不断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持续向好发展,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文汇系列5826--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汇编(45篇)

链接地址:http://www.blingdoc.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025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