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父母养育之恩自觉践诺孝道之行

2023-03-14 08:35:51 121

牢记父母养育之恩自觉践诺孝道之行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2014年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以真挚而平实的歌词引爆观众共鸣和泪点,对父母亲情和儿女孝道的浓浓呼唤瞬间钻心入肺,不禁让人感动落泪。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我们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懵懂少年到成家立业,始终是在父母的抚育下成长。作为子女,孝敬父母、回报生养之恩是应尽的义务,201371日,新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将子女赡养老人纳入法律范畴,让孝敬父母有了法律保障。而反观自身,对父母的孝养我们知道多少,对父母的孝行我们又做了多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谈孝道的话题。

一、人在天地间,百善孝为先。知孝义浅不得,要理解内涵、悟透真谛

 “字初见于殷商甲骨文,老人在上、孩子在下,表示儿孙搀扶老人。最早指古代孝子对已故祖先的宗教祭祀仪式,后在《说文解字》里把定义为,善事父母者,以子承老也。《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尽管解释不同,但一脉相承。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孝为中华美德之魂。习主席反复强调文化自信,那么

孝道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有明文记载以来,就有关于的记述。第一部的典籍《孝经》中讲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指出是诸德之本。凡孝道昌盛之,必为天下大治之时。禹启行道四百年,商汤有道六百载,文武之道八百春,汉孝治天下四百秋,都印证了以孝治天下的道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孝文化一直被世人所传授和追捧,广东客家人始终传承着孝老爱亲的家训,用他们的话讲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即使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提倡的病有所、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也集中体现了孝的涵义。孝道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是孝为人性品质之本。孝是一种高尚情感,是后天教化养成,属文化范畴,是人类独有特性。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等就是动物无意识的生存本能,而人的尽孝是带有主观能动性的行为,是尊敬父母、关爱老人等情感的自然流露。《春秋》中记载,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在习主席办公室书架上摆放的照片中,有两张令人难忘,一张是他搀扶母亲散步,一张是他推着坐在轮椅上的父亲散步,两张照片都传递着党的领袖的平民本色。人生在世,第一大恩就是父母的养育之恩,尽孝是所有儿女必守的本分,它不分年龄大小,不论职务高低,只要父母健在,都必须恪守孝道。孝既是做人的根本,又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是顺应人性天然的通途大道。

三是孝为安身立命之根。自古认为,做人是安身立命之本。毛泽东把做人定义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做人先要做道德高尚的人,而孝作为道德之本,更是衡量做人的道德准绳。纵观古今,尽孝之人必定被讴歌传颂,忤逆之子必定遭唾弃鄙夷。例:XXX。可见,一个人能力可以有强弱,身份可以有不同,但是否能尽孝养却是评价的底线和基本准则。只有尽孝之人,才能被他人接受,被社会认可,被大众尊敬。

四是孝为干事创业之基。自汉代举孝廉至清朝,孝就被作为考察各级官员的一条重要标准,采取一票否决制,规定没有孝德者不能为官。建国后,毛泽东曾指出:连父母都不肯孝敬的人,还能为别人服务吗?不会。北大2012年自主招生中提出,不孝顺的子女不招。我现行的干部选拔考核评价体系明确,每年要对干部进行德的考核,其中包括家庭美德、孝老爱亲等内容,采取自我评价、群众打分、家人监督的形式进行评定,不合格者不得列为提拔使用对象。因为德行连着品行,品行影响素质,连孝道等基本道德素养都不具备的干部,就更谈不上爱岗、爱党、爱国。所以,孝即是道德品行的内核,更是干事创业的基础。

 二、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悟孝行偏不得,要反躬自省、深查细照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牢记父母养育之恩自觉践诺孝道之行

链接地址:http://www.blingdoc.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245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