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篇)2023年1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

2023-03-14 11:57:51 121

32篇)20231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

1运城市2022年粮食安全工作综述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1

22022年全省政法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6

3.肃州区全力促进城市形象和魅力整体提升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10

42022年我落实中八项规定精神工总结工作汇报材料12

92022西政法工总结、工作汇报经验29

132022年西藏纪检监察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41

142022年江西省纪检监察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44

202022年文峰区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70

212022年全省宣传思想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73

222022年福建省宣传思想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78

232022年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85

262022年四川政法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95

县新时代文明实中心建设工作总作汇材料116

“开局不利”缘何仍获丰收

运城市2022年粮食安全工作综述

2023116日)

2021年的秋汛,全市超过280万亩粮田受灾。正常情况下最迟10月下旬就要种完的小麦,最佳播种期过去了一周多,仍有近百万亩农田因土壤过湿未能播种,最迟的甚至等到来年的1月23日才播完。

但是——

全市上下不怨天,不泄气,天公不作美,那就自己更努力。

组织得力、技术支持、资金保障,再加上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的红利渐显,我市最终在“开局不利”的条件下,实现了“转化良好、丰收在手”的“大逆转”——

全市夏粮总产比上年增长0.9%!

一、上下同心

“开局不利”仍获丰收

逆势增产再获丰收,来之不易。

据统计部门数字,2022年全市夏粮面积和总产分别为421.2万亩和13.64亿公斤,夏粮总产比上年增长0.9%,其中永济董村农场“济麦38”高产示范田亩产达到834.78公斤,刷新了我省水地小麦单产新纪录。

另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2022年我市秋粮再次获得好收成,秋粮面积和总产预计分别达424.4万亩和16.25亿公斤。

“2022年全市粮食面积和总产将分别达845万亩和29.9亿公斤,分别完成全年粮食面积和总产的105%和106%,比2021年的805万亩和27.88亿公斤增长5%和7%。其中,大豆收获面积达9.8万亩,完成任务指标的112.6%。”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种业管理科科长赵亮亮说道。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武维华、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省委书记蓝佛安等先后莅临我市调研指导;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将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作为专项考核纳入全市目标年度责任考核体系。在2022年年初,又与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签订了《2022年度粮食安全目标责任状》,层

层压实粮食安全责任;

我市还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资金扶持力度。2021年秋播期至2022年前半年,我市整合各级各类资金1.8亿元,全方位开展“双抢双减双保”工作,助力粮食稳产;

从“土里捂”“一根针”的弱苗到满目金黄、粮谷满仓,离不开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更离不开落实端的技术加持。

受晚播影响,小麦分蘖和次生根少,晚弱苗比例较大。2022年入春后,“促弱转壮”成为粮食生产的头等大事。

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因地、因时、因苗而动,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作用,采取“一喷三防”“提早增次”技术,实现“促弱转壮”,增穗、增粒、提粒重,为小麦丰产奠定基础。同时,农业农村部门重点在全市水地小麦推广“二水二肥一拌种”等集成栽培技术,在旱地小麦推广“宽窄行探墒沟播”和“一优四改”等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实现全市粮食产业增效、种粮农户增收。

为了加强粮食生产灾害监测、早期识别和预警预报,我市首次在闻喜县开展“小麦产量保险和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试点工作。2022年闻喜县小麦产量保险承保面积27.4万亩,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承保面积27.4万亩,理赔金额总计1003.47万元。

二、要素保障

粮食丰收渐成“惯例”

风雨砥砺,浇灌出岁稔年丰。粮食生产的“大逆转”,背后是心怀“国之大者”的责任与担当,更是农业现代化的强大支撑。

1月11日,在万荣县光华乡大兴村6000亩高标准农田里,小麦种植大户徐文龙正在进行田间管理。

徐文龙种了400多亩地,近年来,受政策红利影响,收入年年提增。

村里土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后,道路得到修整,大型机械和车辆畅通无阻;政府配套了滴灌设施,一亩地的浇地费用由七八十元降到了二三十元;实施高效节水和培肥地力等措施,解决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等问题,保障粮食增产增收“我一个农民,一年种400多亩地,一亩地产1000斤左右,好的能到1200多斤,基本上一年收入就是四五十万元,我已经非常满意了。”徐文龙说。

徐文龙的喜悦只是我市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红利外溢的一个缩影。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1年起,市委、市政府开始实施该项目,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全年示范基地粮食平均亩产1000公斤以上、总产10亿公斤以上,机械化率90%以上,良种覆盖率98%以上,形成500余公里黄汾河粮食生产现代化的靓丽长廊。

目前,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在重点解决土地、种子、技术、效益和生态等问题,全面提升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集中力量打造高标准的核心示范区,强化基地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如今,已在8县(市)落实基地面积105.2万亩,涉及37个乡镇的545个行政村和3家农场,建成核心示范区13个,总示范面积5.14万亩。2022年105.2万亩基地内收获小麦99.2万亩,收获秋粮播种104.3万亩,全年粮食总产9.30亿公斤,平均亩产883.9公斤。

1月8日,芮城种粮大户胡天妮将最后一片地种上了小麦。

正常情况下,当地小麦基本会在10中下旬种完。只有2021年因为秋汛土地积水,胡天妮直到12月中旬才播种完。

比去年更晚的播种,缘于他心中的疑团。“去年的小麦比往年晚播了两个月,我想收成肯定不好了,没想到平均亩产竟达到了620公斤,比前一年还增产了60公斤。”胡天妮心中有个疑问,“我一直在寻思,增产是不是和晚播有关呢?”

于是,他特地拿出10亩地,分别在上月13日、18日和1月8日,分三批开始做晚播实验。

胡天妮种了30多年的地,越种越省力。现在他种800亩地,全年只需要一两个人就可以管过来。种地越来越省力,离不开现代农机和农业设施的支撑。近几年,他陆续引进了无人机、高地隙植保机等200余台农机设备,在政策扶持下配套了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先进到凭借一部手机,就能精准操作800亩麦田的浇水和施肥作业。

为了推进农业机械的应用,我市将高效种植机械、收获机械、植保机械、烘干机械等全部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截至2022年12月,全市共补贴各类机械6737台(套),补贴资金3854万元,受益农户达6457户。

如今,现代农机已经成为我市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主要推力。截至2022年年底,我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32万千瓦,名列全省第一,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7%,

小麦综合机械化率89%,玉米综合机械化率88.8%,这三项数据均处在全省前列。“2+7”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全省名列第一。

“去年,我们在永济市董村农场的‘济麦38’冬小麦高产示范田,实现亩产834.78公斤,刷新了面积3亩以上连片种植水地小麦山西省高产新纪录。”普盛种业负责人肖波说道。在董村农场,普盛种业共有500亩试验田,虽遭遇秋汛,但好在土壤底墒足,降雨适中,“一喷三防”“提早增次”技术促弱转壮效果良好,特别是“济麦38”的优良品质,推动了小麦丰产“大逆转”。“‘济麦38’非常紧俏,去年仅定金就收了五六百万元。”肖波说,公司的种子销售已连续两年突破500万公斤,连续3年居全省第一。

以普盛种业为代表,我市全面加快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积极研发、推广新品种,收集、保护濒危种质资源,培育种业人才,承担国家、省区试生产试验,优质小麦新品种已成为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源头保障。

三、数字赋能

安全储藏节粮减损

粮食储备是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为了“端牢饭碗”,我市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工作,确保关键时刻粮食调得动、拿得出、用得上。

“粮食储备是为保证消费需求、调节供求平衡、稳定市场价格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而建立的一项重要物资储备制度。省市县三级都建有粮食储备库,我们这属于市级储备库,主要储备有小麦、成品粮和食用油。”市发改委储备科科长卫开科介绍说。

粮食“入住”智能粮仓,粮食安全才会更有保障。市地方粮食战略储备库在库房架设高清摄像头,同时在粮库分层、分列布设电子测温系统,可通过局部的异常升温及早发现生虫等储存粮食变化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检测指标,不仅储备库可以看到,国家、省、市粮食主管部门也可实时查看。

除了智能监测,每辆运送粮食的出入库车辆,储备库都会为其发放一张“一卡通”,车辆车牌号、司机姓名、粮食来源等信息,都会自动进入数据库,堵住了有可能出现的管理漏洞。

除了自身建设,市发改委还加强数字赋能仓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粮食安全储藏技术,通过多年的持续推进,在全市农户中推广安装了38515套农户小粮仓,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11个,减少粮食存储和运输造成的损耗。每个小粮仓可存粮1250公斤左右,节粮减损在5%左右。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每年可帮

助农户减少晾晒、虫霉等环节的损失1400万公斤左右。

目前,我市区域内粮食产销总量基本平衡,略有外销,全市小麦产量的30%和玉米产量的60%以上销往运城区域外,内销粮食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截至2022年12月6日,全市累计收购粮食约11.5亿公斤,其中小麦4.8亿公斤,玉米6.6亿公斤。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新的一年,我市将继续坚持多措并举,铆足干劲,久久为功,在生产、流通、储备等环节强化管理,推动运城由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作出运城贡献。

擦亮法底色护航改发展

2022年全省政法工作综述

2023118日)

主动担当、精准服务,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更显成效;忠诚履职、司法为民,平安建设法治建设成果惠及更多企业群众;突破创新、强力推进,深化政法领域改革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

回眸2022年,在省委领导和中央政法委的有力指导下,全省政法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扛牢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统筹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平安辽宁、法治辽宁建设成色更足,优势更加彰显。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政法领域改革扎实推进、政法系统政治生态持续净化、全省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一幅和谐的平安辽宁法治辽宁画卷正在辽沈大地徐徐展开。

一、服务振兴大局护航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是政法机关的职责所在。“有了‘缓冲’时间,企业走出了困境。”在去年营口市西市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劳动争议系列案件中,为最大限度兼顾保护职工利益及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办案法官康强多次走进企业实地开展评估,与企业负责人及职工代表面对面沟通,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撤诉,案结事了。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都是试金石。”全省三级法院在立案、保全、审理、执行、司法公开和审判管理等全过程各环节,对涉案企业生产经营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防范和处置,寻求依法护企最优解。

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优势,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让更多“带病”企业实现“司法康复”。

“该企业经营状况一向良好,且合规意愿强烈,自愿认罪认罚,我们依法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前不久,大连市普兰店区人民检察院适用企业合规考察制度办理了一起企业污染环境案,还主动为企业找到专业污水处理厂家,不但让涉案企业“活下去”,更助力企业“活得更好”。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年来,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全省政法机关对内强队伍、对外优服务,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为振兴发展护航。

强化制度保障,出台深入推进法治环境建设若干措施和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强化问题查处,设立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门投诉举报窗口,集中开展转作风治顽疾“三个不用找关系”专项行动等34项专项整治。

整合省政法各单位建立综合服务平台,全省政法机关召开企业家座谈会4841次,解决诉求8038个;法院系统清理超审限案件1.3万余件,通过“活封活扣”、财产置换盘活资产240.79亿元;检察系统对民企涉经营类犯罪坚持少捕慎诉慎押,依法不批捕365人、不起诉515人;公安机关坚持把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中心警务,确定六方面34项年度重点任务,深入推进“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司法行政机关开展“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推动156个法治为民项目落地。

一组数据,足见成效。聚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省政法机关持续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二、创新社会治理夯实平安根基

平安,民之所盼、发展之基。

将打击锋芒对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违法犯罪,一年来,全省政法机关以常态化扫黑除恶为牵引,围绕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着力整治“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领域违法犯罪,深入开展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一系列严打整治措施密织“平安网”。

从2022年4月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在全省铺开,剑指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养老诈骗犯罪。

一个小套路,一番小话术,却在短时间内骗走十余名农村老人近100万元的养老金。去年,朝阳县公安局成功起底了一场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诱骗老人使用自己的养老保险办理贷款交给其进行投资的骗局。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涉养老诈骗案件268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961人,打掉涉养老诈骗团伙137个,追缴赃款9.8亿元,切实守护百姓养老钱。平安建设,要积小安为大安。

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抓手,一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构建起多层次受理、多方参与、多元化解的调解格局,“枫桥经验”在辽宁不断焕发生机。

日前,在社区调解员王丽华的耐心调解下,家住铁岭市银州区电业社区的李大娘与邻居“化干戈为玉帛”。像王丽华这样的人民调解员全省共有73529名,他们活跃在群众身边,依法依规调处矛盾纠纷,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为积极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辽宁样本,我省搭建了四级矛盾调处化解平台,充分发挥1.6万个“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基础作用,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中心1536个,并依托14个市级人民调解中心,充分整合各类非诉讼纠纷化解资源,使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

三、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执法司法效能

公平正义是人民的向往、幸福的尺度。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过去一年,全省政法机关持续深化政法领域改革,治“痛点”、攻“难点”、疏“堵点”,切实提升执法司法效能,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执法司法的新期待。

去年9月21日,一场特殊的“云端面试”现场,气氛庄重。

13位省法官遴选委员会委员不断向沈阳、大连两地屏幕前拟入额法官和递补人选抛出问题,以此检验审议人选的办案经历和逻辑思维能力。

建设专业优秀的法官、检察官队伍,是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的重要前提;把好法官、检察官的准入,是保证高素质法官、检察官队伍的重要前提。一年来,我省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精心组织法官检察官遴选工作,严格落实“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将权力和责任紧紧联在一起。

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常态化开展法官检察官惩戒工作,及时发现法官、检察官违反审判、检察职责行为并开展司法惩戒,真正让司法责任制长出“牙齿”。

政法队伍是执法之公器、司法之利器。去年7月,省委政法委制发《关于加强全省政法干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司法的意见(试行)》,要求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进一步加强全省政法机关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

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公平正义可触可感。一年来,全省政法领域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凌海市翠岩法庭距凌海市区有100多公里,周边群峰耸立。现如今,这个“大山里的法庭”已全面实现了“云端”办案,智能化庭审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参加庭审成为现实。

向科技要质效,全省政法机关立足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不断将现代科技与政法工作深度融合,办案质效得到极大提升。

各级法院升级“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全面推广网上立案、电子送达、一站式诉讼退费等;检察机关持续深化公益问需,紧盯影响民生的公益保护难题,扎实办好检察为民实事;公安机关持续推进公安政务服务建设,深化“一站通查”“一网通办”“一窗通办”等服务模式,便利程度全国领先;司法行政机关全面推广电子公证,有3家公证处被列为全国涉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机构。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2023年,全省政法机关和干警将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服务保障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为目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主动担当作为的精气神,深入推进平安辽宁、法治辽宁建设,为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城市展新颜人城大融合

肃州区全力促进城市形象和魅力整体提升工作纪实

2023116日)

行走在酒泉城区,处处鲜花绽放,夜晚灯火璀璨,人与景融为一体,让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充满了诗意和灵气。

2022年,肃州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全年组织实施重点项目53个,城市建设完成投资20亿元,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8%。

一、聚力绿色生态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肃州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擦亮城市底色,投入真金白银,一个个城市建设项目得以落地。投入1.25亿元,实施了四大街和世纪广场绿化美化工程、世纪大道绿化提升改造工程、解放路道路绿化提升改造工程、祁连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街头绿地公园建设等绿化工程,改造提升绿地25.5万平方米,新增绿地11万平方米,改造弃管绿地4000平方米,有效改善了城区面貌。同时,肃州区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在重点街区摆放各类鲜花100万盆,制作花球、异型花架及立体植物雕塑,形成了精品工程引领、高中低位搭配、草木花艺结合、春夏秋冬见绿的园林绿化体系。

“现在出行更加方便,城市更美了,我们对城区环境很满意。”家住肃州区金地小区东苑的市民高军说。

二、聚力城市更新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出行随心,车到随停,是城市有车一族的理想状态。2022年,肃州区积极回应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利用小微边角地建设停车位,向上向下同步要空间,增加城市生活幸福感。至目前,北新街片区公共绿地及地下配套停车场已建设完成,进入试运行阶段,可为鼓楼东北方向和市二院周边的市民提供433个停车位,缓解周边交通压力和停车难问题。

“北新街的停车场上面是游园,下面是停车场,新颖又实用,给我们停车提供了便利。”市民妥鑫说。

2022年,肃州区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

进城市更新,全面盘活边角地、扮靓老街巷,使城市功能更为完善、城市品质更为精致、城市生活更加便捷。其中,投资1.1亿元完成23个小区楼院48栋楼1763户老旧小区改造,新加装电梯10部,切实改善了群众住房条件。

三、聚力民生改善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肃州区扎实推进供热基础设施建设。酒嘉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华能热电联产首站及第一、第二中继泵站改造工程顺利完工,新建供热管网8公里,改造老旧管网14.9公里,新增供热能力260万平方米,新增天然气通气用户1.05万户。加快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再生水人工湿地及调蓄池建设项目、中水回用二期工程全部开工建设。

“2023年,我们将持续加快推进城市建设项目,以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提品质、善治理为导向,统筹做好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城市更新改造、服务功能完善、形象品质提升等工作,全力解决‘城市病’等问题,推动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生态环境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切实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肃州区住建局局长刘长荣说。

持续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2022年我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综述

2023117日)

元旦前夕,省纪委监委对近期查处的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再一次向党员干部释放纠“四风”一刻不松、寸步不让的强烈信号。

中央八项规定,深得民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2022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纠树并举、破立并重,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浙江堤坝。

一、深入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近日,在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景区,该县纪委监委紧盯节日期间易发“四风”问题,重点对公费旅游、公款购买黄金礼品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狠刹顶风违纪行为。

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一年来,省纪委监委持续巩固深化享乐奢靡之风治理成果,坚决防止反弹回潮、隐形变异、由风及腐。

会所中的歪风,严重影响党风政风,带坏社会风气,绝不允许反弹。2022年,省纪委监委针对媒体反映西湖民宿会所化“抬头”问题深入分析研判,通过召开座谈会、明察暗访、督导调研等形式对西湖周边民宿的数量、类型和实际经营情况等进行排摸,形成对策建议。

惩治“餐桌上的腐败”,有了新打法。2022年以来,省纪委监委加强与公安厅交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的协同联动,做好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酒驾醉驾数据移送、碰撞比对工作,深化酒驾醉驾背后“四风”问题专项治理。据悉,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党员干部酒驾醉驾人次,比上年下降17.4%,深挖细查背后“四风”问题30起。

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切断风腐演变链条。2022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2296起,处理2859人,党纪政务处分2029人。

二、靶向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

民有所呼,我有所为。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入手,我省各地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打好作风建设“主动仗”,推动干部作风实起来、优

起来。

食品安全是否监管到位,群众高度关注。日前,温州市瓯海区纪委监委在监督中发现,该区市场监管基层站所对小微食品企业检查、跟踪不到位。为督促有关单位举一反三,该区纪委监委对区市场监管局发出监察建议书,对该局存在落实监督指导不力及基层站所不作为等问题,要求及时整改。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必须以“恒心”“恒劲”深挖根源、精准纠治。不只是瓯海,全省各地的脚步都不曾放缓。

聚焦群众所急所忧所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问题导向,找准本地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的突出表现,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

据统计,2022年,全省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771个,处理3921人,党纪政务处分1645人。

为基层减负是我省优化作风的重要举措。“年关将至,我不再频繁奔波于各类总结、汇报会场,现在能保证平均一周进村入户两三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用来服务老百姓了。”对于基层减负带来的实效,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社会事务局干部徐礼俊深有体会。在监督推动下,该区实施会议计划管理制度,严控会议规模和时间,2022年各类会议数量精简了近30%。

会议瘦身之外,基层考核也在减负。在舟山市普陀区,该区纪委监委推行“一站式”考评全覆盖,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将被考评单位从繁重冗杂的考核中解放出来。

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给基层增加负担的顽疾,2022年,省纪委监委开展重点问题整治,配合省委办公厅制定印发《省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2022年工作要点》,推动健全基层减负长效工作机制。

三、作风建设持之以恒、引向深入

“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近年来,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强化节前教育提醒、通报曝光,节中监督检查、明察暗访,节后严查快处、督促整改的工作机制。

2022年,我省持续释放通报曝光的震慑作用。省纪委监委分3批公开通报12起风腐一体问题和11起典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各级纪委监委围绕节点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形成上下联动净化节日风气的浓厚氛围。

高压态势下,“四风”问题有了隐形变异的新表现新变种。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变应变、精准施策,运用大数据等创新手段拓展监督检查方法,

及时发现问题,重拳加压惩治。

针对借快递物流隔空收礼问题,德清县纪委监委打通与邮政、税务等部门间的数据,重点筛查可疑问题线索。针对以“食品券”“日用品券”等名头巧立名目违规购买烟酒的问题,宁波市海曙区纪委监委在“三公”领域大数据监督应用中专门制定针对性监督规则,快速发现可疑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这也是我省纠治“四风”发力的方向。

我省重点聚焦反复出现、普遍发生的“四风”问题,深入检视背后的制度、机制成因,推动完善公务接待、公务用车、津补贴发放、规范兼职任职投资等方面制度,以建章立制促有效根治。

为推动“四风”问题省域系统治理,2022年12月,省纪委监委对标中央纪委下发的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工作的意见,结合我省实践探索,制定下发“浙江版”的实施意见,指导全省落实落细作风建设有关要求。

踔厉奋发担使命笃行不怠护平安

六盘水市水城区公安局2022年度工作综述

2023116日)

2022年,六盘水市水城区公安局以“一二三四五”战略部署为载体,以“7+1大格局”建设为平台,以“亮警”行动为抓手,以“锻造一流队伍、创造一流业绩”为目标,“打防管控治服”全时空全要素“亮警”,切实履行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全区安全感达98.83%,全省同比上升11个位次,群众对水城区公安局满意度达98.45%,全省同比上升34个位次,居六盘水市第一。

一、让群众切身感受安全保障就在身边

2022年,六盘水市水城区公安局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6.13%,破案数同比上升12.38%;重拳严打“盗抢骗”犯罪,严打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入室盗抢、街面诈骗、敲诈勒索及偷牛盗马等违法犯罪,最大限度缩减群众受侵害面,深化“云剑”“断卡”专项行动,突出“降发案、多挽损、严打击”举措,努力扭转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筑牢社会治安安全防线,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深入推进水城公安“亮警”行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冬季平安守护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突出违法犯罪,让群众切身感受安全就在身边。

2022年,六盘水市水城区公安局立“盗抢骗”案件同比下降35.74%,破案率同比上升7.96个%;破获电信诈骗及其他关联犯罪114起,打击电信诈骗及两卡违法犯罪人员500余人,追赃挽损4500万元;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参照抽调精干警力组建专班,统筹有序推进专项行动,先后开展宣传200余次,覆盖人员10万余人次,破获相关案件39起,挽损金额121万元;持续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实时调度全区1300名专职治安防控力量、2270路“天网、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及1112个地网探头,整合建立176个“微警”快反圈,500人信息交流共享群,开展“全领域、全方位、全时空”社会面治安防控巡查,在巡中查、在动中打、在控中防,做到“猫鼠同步”;每日全区投入街面巡防300余人,28个派出所40余个固定卡点和街面巡逻组开展治安查缉,实现对党政首脑机关、重点要害部位、人员密集场所巡防管控“全天候、全覆盖”。双水城区“交巡合一”开展“1、3、5”分钟快速反应,重点部位武装定点执勤、公安

特警屯警街面动中备勤、人员密集场所高峰勤务、公安武警联动武装巡逻,共排查人员2600余人次,及时调节纠纷60余起,服务救助群众80余人次;开展“交所联勤”,开展进攻型巡逻盘查和“唤醒服务”,做到白天见警车、夜晚见警灯,不断提高见警率、管事率、震慑力。

、坚持改革强警发挥整体效能

六盘水市水城区公安局始终把改革强警作为提升公安工作整体效能的路径,以科学理念、创新思维、实战导向抓实“7+1”大格局建设,强力推动公安工作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六盘水市水城区公安局抓实以“预防预警”为核心的“大情指”格局,做实指挥调度、情报研判预警、合成作战平台,构建完善的“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做到更强、更大、更快、更好服务支撑实战;抓实以“打击质效”为核心的“大侦查”格局,将刑侦、禁毒、经侦等部门资源、手段、力量进行有机融合,形成有效联动,充分发挥拳头尖刀作用;抓实以“基层基础”为核心的“大治安”格局,全面加强基础信息、基础管控、基础防控工作,实现对“人地事物网”等基本治安要素的依法管控、精准管控和动态管控;抓实以“安全共治”为核心的“大交通”格局,积极联动交通、安监、城管、教育、农业等职能部门构建交通安全防控网络,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实现交通安全目标;抓实以“行为规范”为核心的“大监督”格局,将政工、纪检监察、督察、法制、信访等部门资源、手段、力量进行有机融合,推动执纪监督由事后追责、惩戒向事前纠正、预防转变,提升执法公信力和队伍整体素质;抓实以“运转支撑”为核心的“大保障”格局,将警保、指挥中心、政工、法制等部门资源、手段、力量进行有机整合,更好的服务支撑决策、实战和发展。

三、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工作能力

六盘水市水城区公安局牢固树立固本强基的战略思想,全面加强以派出所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建设,组织开展新一轮基层基础三年攻坚行动。以确保“人、地、物、事、组织”基础信息全面准确、动态鲜活为着力点,以攻坚基础信息、基础防范、基础管控三项重点工作为核心,全面启动基层基础三年攻坚行动,聚焦信息不准确、防范漏洞多、管控不精准、服务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排除一切障碍、克服一切困难,坚决以基层基础建设发展的新突破推动全区公安工作的大跨越。按照“务实、集约、高效”原则,水城区公安局以工作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为重点,进一步整合警务资源,优化派出所

设置,合理配置警力,探索在农村地区设立“中心派出所”,着力提升全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能力水平。

六盘水市水城区公安局抓实以“凝心聚力”为核心的“大宣传”格局,借助融媒体融合发展,充分宣传水城公安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的坚定态度和务实举措,展现全区平安法治建设取得的突出成绩和经验亮点,不断提升公安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影响力。抓实以“协作联动”为核心的“大协作”格局,施行派出所“1+N”片区联动,建立九个协作片区,特殊敏感时段和节点机关警力编队下沉,强化显性用警、错时用警,整合警力主动出击,由一个中心派出所牵头,相邻派出所或相关警种配合,围绕国省道沿线“5公里半径”,依托卡口、天网等建立严密的警种防御和边界巡控屏障,借力省际、市际防控圈管体,前置预防域外流入风险,最大限度将风险隐患阻截在外围、处置在远端,水城经开区尖山、董地、老鹰山、新桥派出所切实开展大协作,定时大清查、大整治,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成效初显。

四、强化队伍建设发挥“头雁效应”

六盘水市水城区公安局紧紧围绕政治过硬这个首要标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持续抓好局领导班子优化配备,强化多岗位磨炼和实践锻炼,努力使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使广大公安民警的政治能力与履行的岗位职责相适应,切实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充分发挥好“头雁效应”。

六盘水市水城公安局青年民警王遥遥被授予全国第21届青年岗位能手,阿戛派出所所长叶云玺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称号,水城区公安局禁毒大队获平安贵州建设先进集体,都格派出所荣获“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勺米派出所被命名为全省第二批“枫桥式派出所”,全局共121名民警、26个集体获中央、省、市、区及表彰,起到了很好的导向激励作用,有效的凝聚了警心、激励了斗志。

新的一年,新征程开启,六盘水市水城区公安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守在为民服务的一线,全力打击违法犯罪,切实深入推进“7加1大格局”建设及水城公安“亮警”行动,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力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从满足群众需求出发

西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综述

2023116日)

2020年9月,西区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被纳入四川省第九批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近两年来,西区将标准引领作为发展战略之一,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全力打造一流“政能量”政务服务品牌,持续提升企业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构建体系优化结构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设计“高频事项”标准体系。在标准体系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企业、群众办事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对市场准入、企业投资、工程建设、民生事务等办理量大、关注度高的高频事项,逐项编制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建立高频事项“颗粒化”、关联事项“主题化”的标准体系。对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及群众关切事项,形成了集场所、队伍、流程、效能管理为一体的182项政务服务标准体系。

以提升效能为目标,建立“四位一体”标准体系。将标准化理念、方法和手段植入到政务服务领域,构建以政务服务事项为主体,服务和管理为补充,包括服务基础、服务提供、服务管理和特色服务的“四位一体”标准化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全力打造“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的政务服务平台。在区、镇(街道)两级便民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窗口,努力把原本“办不成的事”切实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办不成事”窗口累计办理群众反映问题55个。同时为特殊群体提供帮扶110余人次、临时救助84人次,得到群众的称赞。

以方便群众为抓手,形成“五化协同”标准体系。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以公共管理、信息技术、标准化理论为基础,围绕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方式、服务平台、管理监督等方面,探索建立“受办分离”、审批监管“审管互动”工作标准,采用清单化管理,实施政务服务集约化运行;采用表格式量化,全面规范行政行为;采用协同化服务,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采用过程化管控,有效破除服务梗阻;采用标准化模式输出,打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二、建管结合持续改进

硬件建设标准化。主动适应“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新趋势,对政务大厅进行数字化改造,全面使用排队叫号系统、自助查询服务系统、数字化窗口工位系统、新媒体信息发布系统,设置标准化数字化工位56个,使网上、掌上办事大厅与实体大厅深度融合,实现“一网”通办、“一号”申请、“一窗”受理,日均办件量600余件(次),进一步提升了政务服务的品质。

服务流程规范化。紧紧围绕“一窗受理”目标要求,对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流程再造,全力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政务服务模式,在国家、省、市重点推进的“13+47+54”项“一件事一次办”基础上,制定“一件事一次办”第一批受理标准27项,通过规范受理标准、优化办理流程、整合服务窗口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各事项服务流程。全年累计办理“一件事一次办”9826件。

群众办事便利化。将办理频次高、群众有需要、基层接得住的政务服务事项分批次逐步下沉到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并统一对外公布、实施动态调整。目前,已梳理形成了进驻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事项165项,涉及工商、养殖、户籍、生育、社保、医保、就业、通信等领域;村

(社区)代办事项76项,涉及困难救助、抚恤优待、婚育服务、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等领域,年均开展代办帮办服务10万余件(次)。

三、标准赋能优化整合

设立无差别综合窗口。通过优化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在西区政务服务大厅除需要专网支撑的社保、医保、税务、公安(户籍、出入境)、公积金等业务外,其余进驻政务大厅的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目前,大厅共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6个,已将17个部门(单位)的6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受理、办理,2022年8月以来共办理654件。

开辟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西区范围内实施的重点项目审批提供提前介入、代办协办、疑难会商等5种机制服务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综合一窗受理、部门并联审批,方案联审、联合审图、联合验收”等方式提供审批服务。目前,已完成区域评估12件、“多规合一”10件、“多测合一”6件、方案联审13件,共备案企业投资项目13个,总投资56.63亿元。

梳理落实“惠企政策”。聚焦助企纾困,收集整理涉及科技创新、创业、融资、补贴、办事服务、项目资金扶持、费用减免等方面的52项“惠企政策”,助力重点项目快速落地、投产、见效,2022年全年累计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36064

万元,区本级退税2386万元;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发生的损失给予风险补偿,累计发放贷款286户,实际发放贷款35723万元,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深化改革,提升服务。西区继续抓好省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放管服”改革和标准化建设的相关要求,强化措施、补齐短板,按照“程序最简、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效率最高”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政务服务标准体系,继续做好政务服务标准的宣传和贯彻落实,结合实际在全市各区(县)适时推广;力争建成“审批流程最优、群众跑腿最少、老百姓最满意”的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法治护航托起百稳稳的幸

宁夏自治区政法机关推进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3119日)

近年来,我区政法机关忠诚履行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在多重重大考验、多种风险交织的挑战下,着力展现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宁夏作为”,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全区公众安全感连续13年保持在90%以上,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发展厚植根基,2022年,宁夏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实现了社会大局稳定与经济高速发展比翼齐飞,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正一个个变成现实。

一、捍卫社会公平正义护航百姓美好生活

“没想到在金凤区法院打官司会这么快”走出速裁中心的案件当事人李某发微信朋友圈点赞。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部署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银川法院作为宁夏唯一的试点,出台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5+1”方案,细化制度规范、完善配套保障,试点规则体系逐步健全,试点改革效能得到有效释放。全市法官人均结案数346.6件,较全区法院平均值多90件,民商事案件审理天数平均缩短6天,案件质量相关指标均优于全区法院平均水平。

减去的是审判程序,增加的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改革任务完成率达95%。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衔接工作的意见》《法官检察官惩戒工作程序规定》,深入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积极开展刑事案件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制定修订警务辅助人员、聘用制书记员管理办法,完善入额院领导直接办案管理办法和检察官业绩考评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365天×24小时”公安政务服务等一系列便民举措,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五年来,我区政法机关牢牢扭住司法责任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推出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政法改革成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人民法院全面推行法官员额制,法官人均受案1199件,结案1179件。执结案件42万件,执行到位金额700.6亿元,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指标分列全国

第12和17位。新增司法辅助人员1070名,创造了破解“案多人少”顽疾的宁夏经验。加强民生领域司法保障,妥善审结民生领域案件13.19万件,发放司法救助资金1723.8万元,依法救助涉诉困难群众1032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821件。开展行政应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全区行政应诉败诉率排名由全国第18名降到第28名。

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对侦查、审判、刑罚执行监督各项指标大幅提升。检察机关依法对刑事审判活动违法情形提出纠正意见286件次,连续4年开展虚假诉讼专项监督,审结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775件。在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办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83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533件,办理的12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典型案例,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全力守护百姓平安

“情况紧急,牛家坊附近发生一起电动车碰撞纠纷,事故双方发生争执。”日前,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区分局上桥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该所综合指挥室第一时间根据巡防警力分布情况,调度附近警力到场处置。不到3分钟,经民警现场调解,双方达成和解。

变“坐堂接警”为“动中备勤”,缩短的是出警时间,提升的是群众安全感。

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由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牵头,全区自2022年4月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期间,全区共办理涉养老诈骗线索1765条,侦破养老诈骗刑事案件82件,打掉犯罪团伙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7人。剑锋所指,民心所向。

“报告指挥中心,长城所正在盘查一名可疑人员!”2022年8月12日20时左右,银川市公安局金凤区分局长城中路派出所民警在对群租房住宿人员安全检查中,将一名涉嫌寻衅滋事逃跑后被同心县警方网上追逃的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

这是全区公安机关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的一幕。行动期间,投入巡逻力量4.27万名警力,现场查处各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54.7万起,打击现行违法犯罪64起,排查整改各类治安隐患1333处。

我区政法机关坚持以打开路、打防并举,交出一份厚实的“成绩单”:五年来,全区各级政法机关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牵引,重拳打击各类突

出违法犯罪,打掉的涉黑组织是前10年总和的1.62倍,全区八类主要刑事案件

下降41.41%;

纵深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去年打掉涉黑涉恶团伙11个,破获刑事案件30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3人,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3.4亿元;

深入开展反诈人民战争,2022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财产损失数分别下降35.3%、21.2%,抓获犯罪嫌疑人数上升49.6%;

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去年全区刑事案件、八类主要刑事案件、传统盗抢骗发案数分别下降25.7%、8.6%、29.7%。

“人民”二字,重如千钧。一串串数字背后,我区政法机关用忠诚担当,把平安答卷写在人民心中。

三、矛盾化解在基层提升百姓幸福成色

石嘴山市惠农区红果子镇惠西社区老旧小区曾因常年卫生脏乱差、管理服务跟不上,引发居民上访。

惠西社区党支部按照“居住相邻、关系相近、方便服务”原则,将党员编在自己居住或者就近居住地,合理划定党员负责片区,实行卫生、治安、调解、宣传等责任制,每个片区由一名党员负责,重点联系困难户、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每月对片区内居民走访不少于1次,服务群众近3000人次,协调解决各类矛盾200余件。

“邻里议事”巧解社区治理“千千结”。2021年以来,灵武市全面推行“听邻里说事、邀邻里议事、帮邻里办事、请邻里评事、向邻里晒事”的“五事工作法”,成立由社区“两委”、网格员、业委会成员、物业项目负责人、楼栋长、居民代表等为主体的议事小组,不定期组织召开小区(网格)议事会、板凳听评会、圆桌会等,全面激发小区居民主体意识,带动参与小区治理。五年来,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先后召开全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会、推进会等一系列会议,制定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工作方案等文件,从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统筹推进试点工作。全区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试点工作,统筹推进乡村、社区、宗教、校园、企业、社团治理,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基层治理”经验被中央依法治国办通报表扬。石嘴山市、固原市、隆德县、盐池县、平罗县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和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在全区创建239个“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建成4319个人民调解组织,累计排查5.69万余条,化解率达99.25%,

化解进度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我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系统被评为全国政法智慧治理创新案例,人民调解“四张网”经验在全国推广,形成了社会治理的最大合力。

奋力打造新时代清廉建设高地

2022年浙江省持续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3118日)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回望2022年,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反腐惩恶雷霆万钧,正风肃纪从严从实,纠树并举激浊扬清一年来,我省纪检监察机关忠诚履职尽责,敢于善于斗争,为我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努力打造“重要窗口”、奋力推进“两个先行”提供了坚强保障,推动清廉浙江建设从“先发之地”向“高地”不断迈进。

一、扛起“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浙江的光荣使命。推进示范区建设,山区26县是重点、难点。

聚焦护航山区26县共富之路,2022年5月以来,省纪委监委部署对山区26县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开展专项监督,重点聚焦统筹市域内市县协同招商、利用山海协作开展帮扶、实施特色产业发展“一县一策”等情况,组织督导检查12292次,推动整改问题4823个,为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年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政治监督根本任务,推动全省上下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浙江见行动”。

这一年,政治监督的指向更精准、打法更系统、抓手更清晰。

省纪委监委制定实施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年度政治监督指导意见,构建省市县联动监督项目体系等,有力保障一系列重要部署在浙江落实落地。

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一党中央的明确要求,我省因时因势部署开展“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专项监督和除险保安督导检查,聚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惠企政策落实、重大项目落地等重点内容开展明察暗访,推动整改问题8251个。

始终抓牢政治纪律这个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扎实推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严肃换届纪律风气,严把干部选拔任用政治关、廉洁关,有力保障换届风清气正。

巡视巡察利剑作用更加彰显。2022年,省委巡视工作与时俱进深化发展—

—十四届省委巡视圆满收官,十五届省委首轮巡视高标准启动,探索统筹设区市党委对省委巡视的县(市、区)纪委监委机关、党委组织部同步开展提级巡察,全年推动问题整改2068个。

二、全域深化“三不腐”一体推进

2022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持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一年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紧盯政法、国企、金融、开发区、粮食购销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共立案25905件,处分25440人,移送司法机关761人,严肃查办了林亦俊、马永良、褚银良、林晓峰、费跃忠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坚持严惩腐败与严密制度、严格要求、严肃教育紧密结合,做实做细以案促改。一年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提出纪检监察建议4869份,督促案发单位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完善治理,推动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深刻剖析周江勇案件问题根源,协助省委制定26项以案促治工作举措,针对性建立领导干部接到请托事项记录报备等制度,着力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严的基调,还体现在防范问题于未发生之时。一年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运用“四种形态”处理69096人次,其中第一、第二种形态占比90.8%,让“红脸出汗”、抓早抓小成为常态。

此外,我省还推动构建清廉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推进清廉单元建设向广领域拓展,打造“浙里廉风”品牌一年来,着眼全域深化“三不腐”一体推进,我省坚定不移打好自我革命攻坚战、持久战,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以马不离鞍的定力纠治“四风”

岁末,全省作风建设的“体检报告”如约而至——2022年以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067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6780人。

一年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纠树并举、破立并重,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浙江堤坝。

深入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从快从严处理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顽瘴痼疾,精准查处“不吃本级吃下级”、出具公函“帮着吃”等隐形变异问题;

靶向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治理贯彻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空喊口号假执行、弄虚作假求政绩、慵懒拖沓不担当等问题,通过以下看上、上下共治持续提升基层减负实效度。

靠着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新风正气在之江大地不断充盈。群众深恶痛绝的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铁腕深化整治。

省纪委监委深入推进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在2021年部署完成15个治理项目的基础上,2022年又“小切口”确定10个治理项目。

专项治理以来,聚焦教育乱收费、社保政策落实不到位等“老大难”问题,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群众遭遇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电信网络诈骗等急需解决的新问题,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一次次专项整治、一个个案件查处,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一年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推进基层纠风治乱、“打伞破网”、祛腐惩贪,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5289起,党纪政务处分3039人;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46起,党纪政务处分37人。

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省纪委监委有力抓好信访处置,全面起底1916件重复检举控告开展专项“清零”行动,全省检举控告量、初次举报量、重复举报量分别下降22.9%、20.4%、37.6%,实现“五年五连降”。

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铁军

2022年9月21日,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表彰大会在杭召开。随后,全系统内掀起了一股“见贤思齐、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热潮。

一年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建设,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磨砺了担当尽责的铁肩膀,练就了干事成事的真本领。

政治引领,淬火加钢。省纪委监委出台加强省纪委常委会自身建设的意见,引领带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持之以恒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富有纪检监察特色的学习活动,在全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改革牵引,创立突破。一年来,省纪委监委以分层分类的理念加强高校、国企、开发区(园区)等领域派驻机构建设,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监督改革,建立垂管单位省市县三级派驻机构联动工作机制,做强派驻监督“探头”。持续推进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建设,全省“一盘棋”统筹推进40个重

点领域监督应用场景建设,应用建设成果获评“全国党政信息化最佳实践标杆案例”。

提升能力,磨砺尖兵。适应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推进全员培训“迭代升级”工程。

律人者必先律己,出台并严格执行影响干扰监督执纪执法权公正行使情形报备等规定,坚决防治“灯下黑”。

2023年,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锚定打造新时代清廉建设高地目标,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浙江实现“两个先行”提供坚强保障。

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政法工作现代化

2022年陕西省政法工作综述

2023118日)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陕西省政法机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忠诚履职、攻坚克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创造了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回眸2022年,陕西政法工作成效令人振奋。

一、谋定举措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全省政法机关把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把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

“我们一定切实做好审判执行工作,争做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传承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022年10月17日,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时,法官们说出了奋进前行的目标。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省委政法委员会委员在分管领域带头宣讲,省级政法各单位和各地政法机关分别制定了系统的学习宣传宣讲计划并精心组织实施,结合省委讲师团在基层政法单位的宣讲,通过线上线下培训、专题讲座等形式,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全省政法机关充分利用政法网络新媒体平台,开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谈”等专题专栏,广泛营造大学习大宣传大研讨的浓厚氛围,切实把广大政法干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部署上来。

同时,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省政法机关倾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政法工作现代化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更好地推动工作。

二、能动履职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2年以来,全省政法机关认真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

安全”总要求,出台为秦创原提供法治保障的《意见》、助力秦创原建设的《十条措施》等文件,全力推动政法系统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法院系统审结的希森三号植物新品种案、“华清池”商标侵权案、“彩虹星球”商业诋毁案等案件入选全国法院50件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在西安设立了西北地区首家知识产权法庭,出台了全国第一个《金融商事纠纷证据规范指引》,在全国率先实行破产案件由中级法院管辖制度。

检察系统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知识产权检察专门机构——省检察院第十一检察部,集中履行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全省检察机关在秦创原总窗口设立全省首家“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积极打造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数字平台,前移知识产权保护阵地,拉近检企交流,依法服务保障秦创原各类市场主体安心发展、专注创新。

公安系统侦办了一批大要案件,摧毁了一批犯罪团伙、犯罪窝点,斩断一批犯罪链条;完善了陕西“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在省政府“秦务员”APP接入公安高频服务事项,在陕西公安“互联网+”平台提供办事服务,让群众真真切切享受到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成果。司法行政系统设立了“秦创原法律服务中心”,汇聚了西咸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西安汉唐公证处西咸新区便民点、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工作站等18家法律服务机构,通过资源共享、区域协作、要素聚合等方式,为秦创原科技企业和科技工作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法律服务,全面提升秦创原建设的法治保障水平。

同时,全省政法机关牢记“国之大者”,依法加强对秦岭、黄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等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开展打击破坏秦岭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三、共治共享推进平安法治建设

天下安则民富,天下和则民乐。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也是全省政法机关的不懈追求。

2022年以来,省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先后出台了《2022年平安陕西建设工作要点》《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若干措施》等,突出平安陕西、法治陕西“两大建设”,谋划实施了一大批具有牵引支撑作用的大事实事,通过狠抓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十件实事”、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等工作,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创造了一批有特色、叫得响的“陕西经

验”,推动全省政法工作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为了夯实平安建设根基,陕西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省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坚持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切入点,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符合陕西省情、满足群众需要的社会治理新方式。西安市灞桥区“358”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宝鸡市社区警务“四单一图”、延安市富县“两说一联”、安康市石泉书记民情“三本账”和咸阳市“五链共治、法在基层”等一大批经验典型,是陕西政法机关努力探索信访矛盾源头治理多元化解结出的累累硕果。

四、淬炼队伍纵深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

2022年以来,省委政法委持续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出台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常态化开展执法司法顽瘴痼疾排查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铁军,用“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划定了政法干警思想“红线”和行为“底线”,是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制度成果,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警的重要举措。渭南市组织政法干警结合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就个人履职、提升服务水平、为民办实事等,进行承诺、亮诺、践诺,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全省政法机关大力弘扬英模精神,推树宣传“新时代政法英模”101名,持续组织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和政法干警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向被公安部评为二级英模的因公牺牲的陈勇同志学习活动,用政法英模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凝聚力量。纪胜利、李宝玲、王排、花薇4名同志入选全国“双百政法英模”。

征程任重道远,奋斗正当其时。陕西省政法机关将继续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政法工作现代化,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政法力量!

高举旗帜跟党走感恩奋进勇作为

共青团陕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以来工作综述

2023118日)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期望,也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风雨兼程,青春如歌。共青团陕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五年来,全省各级团组织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和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全面构建“大宣传、大服务、大权益、大公益、大组织”五大工作体系,用实际行动彰显“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赤诚担当,引领广大青年矢志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让青春在陕西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一、青春向党让理想信念之光指引青年航向

“我加入宣讲团,是因为深切地感受到我们青年一代肩头的重任。”1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微宣讲团成员田静瑶表示,自己正和越来越多不同专业背景的同龄人一起,用青年视角、青年方式、青年话语,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播时代声音,激励广大青年投身强国征程,作出应有贡献。

微宣讲团成立五年来,共吸引400余名青年学子加入,累计举办微宣讲活动1000余场,奔赴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走4万余公里,有超过21万名观众到场聆听,线上受众累计超过5100万人次。

面向青少年宣讲是陕西共青团聚焦主责主业、坚持为党育人的重要渠道和阵地。五年来,陕西共青团始终用青年听得进、学得懂、记得住的方法,将党的科学理论进行“青年化”阐释,引领青年在实践中学深悟透,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助力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我省组建“青年讲师团”,举办各类宣讲会、座谈会、学习交流会等17万场次,举办“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等主题活动,覆盖青少年5000万人次;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等主题团队日活动1万余场次,152家省级青少年教育基地育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实现全媒体融合,网上“秦小青”的红色清新形象,赢得青少年真心喜爱、社会广泛认可;推出

《共产党宣言》《红星陕耀》《少年志》等文化产品2500余个,用党的创新理论吸引更多时代新人,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凝聚“与党同心、跟党奋斗”的坚定信念。

二、守正创新深化改革焕发基层团组织活力

“很高兴能参与基层共青团工作,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新年伊始,寒假回到西安市蓝田县三里镇的大学生张子怡回顾为期一年的“线上+寒暑假”基层兼职团干部经历,有感而发。作为三里镇团委兼职副书记,她不仅工作热情高,还架起了校地合作的沟通桥梁,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蓝田暑期“三下乡”实践、关爱留守儿童和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中。

“近年来,我们以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为突破口,在充实基层工作力量上想办法、下功夫,基层团组织的活力被进一步激发。”共青团蓝田县委书记郭静花说。为吸引更多青年回到家乡、壮大团的基层工作力量,团县委在为镇街团委配备27名大学生兼职副书记的同时,

还选拔19名中学团委书记就近就便兼任镇街团委副书记。目前,蓝田县首批1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都已配备大学生兼职团支部副书记,351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团建指导员。

蓝田县基层团组织的变化是我省扎实推动全省共青团改革的一个缩影。五年来,陕西共青团不断推动共青团改革向基层延伸,持续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不断汇聚更广阔的青年力量。省市县三级团的常委会、委员会、代表大会中基层和一线代表比例大幅提高,“一专一站两联”作用有效发挥,直接联系服务青年更加主动;18项改革举措在37个县域共青团改革试点中落地落实,以点带面作用发挥明显;全省新成立行业系统团组织129个,社会领域团支部2.03万个,覆盖团员59万余人;出台我省首个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成立规划研究中心,指导22个市县开展规划实施试点工作,推动“十大领域”和“十大工程”1280项相关措施落地见效;全省1098家青春驿站孵化指导2200个青年社会组织,培育青少年事务社工6877人,开展“青春灯塔”公益服务3.5万场次;持续优化团员结构,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动员215万名青年注册成为志愿者,我省团员先进性显著增强。

三、实干担当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航天四院四十一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固体大推力发动机研制团队中的热血青年,勇于逐梦、勇克难关、勇争一流,实现了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直径从2米

到3.5米,推力从120吨到500吨的跃升,为我国宇航运载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富平县杨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乔彬彬,助推“富平柿饼”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发展,在实现自己返乡创业梦的同时,带领群众在甜蜜的“柿”业中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陕西省残疾人田径队国家健将级运动员周飞飞坚持刻苦训练,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永不言弃的信念取得金牌10枚、银牌4枚、铜牌5枚,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和全国纪录这些都是陕西青年把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融汇在事业追求中的奋斗故事。

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陕西共青团的工作主线,助力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是共青团的生命力所在。在党的指引下,全省共青团积极组织带领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在实学实干中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在强国征程的火热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跑出最好成绩。

五年来,陕西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赋能乡村振兴,推动3个“10万+”项目落实落地,“希望工程三年攻坚公益计划”有序实施,“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稳步开展,培养农村青年电商人才及返乡创业青年等2万余名;解决青少年急难愁盼问题,实施“千校万岗”“扬帆计划”等项目,帮助6.7万余名大学生就业见习;深化“希望工程”,援建希望小学升级项目160个,资助困境家庭学生1.5万余人;开设“校企”“院企”专项赛,持续举办“挑战杯”“创青春”等大赛,挖掘青创项目5600余个,汇聚青年科创力量;创建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750个,选树青年岗位能手225人,积极服务企业生产发展;投身疫情防控,组建青年突击队1790支,储备应急志愿者12.3万人;服务大型赛会,招募30万余名志愿者,圆满完成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丝博会等服务保障工作。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共青团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和团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姿态高举伟大旗帜,以奋斗践行初心,以担当诠释使命,团结带领全省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团省委书记徐永胜说。

赓续薪火促发展凝心聚力谱新篇

各民主党派陕西省级组织履职五年成就综述

2023116日)

初心如磐,奋楫新程。

2022年6月,民革陕西省委会、民盟陕西省委会、民建陕西省委会、民进陕西省委会、农工党陕西省委会、致公党陕西省委会、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会、台盟陕西省委会分别召开全省代表大会,全面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经验,谋划部署今后五年目标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机构和领导班子,顺利实现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

回眸五年奋进路,各民主党派陕西省级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中共陕西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的有力指导下,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能,不断增强参政议政能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全省民主党派工作和多党合作事业取得了新成绩新发展。

一、集智聚力助发展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32篇)2023年1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lingdoc.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648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