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系列5794--2023年1月党建评论汇编(17篇)

2023-03-13 00:58:32 12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只有真正了解问题,客观分析问题,科学谋划方案,才能击中问题“靶子”,干出工作实效。练就调研基本功,提升执行决策、化解矛盾、完善工作的能力,必须带着问题“调”、探寻原因“查”、剖析问题“研”、解决问题“究”,实打实掌握问题,才能为制定决策提供指导,为执行决策收集第一手材料,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要多把基层当调研常去之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政策的落脚点,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建设发展的主战场。可以说,理顺基层机制,化解好基层矛盾,满足好群众诉求,对坚实事业根基、更好为民造福具有重要意义。经验成效出自基层,问题、矛盾也常见于基层。必须把基层作为调研的“常去之所”,多到基层查访问题,

善于查摆原因根源,在基层摸爬滚打一番,才能获得解决矛盾的“金钥匙”。

要敢于在基层啃硬骨头。调研就是直指问题,循着问题而去。个别干部调研时,爱走“明星村”,常去成效突出的“热门”之地,对问题多的“冷门”地方避而远之,担心去时容易走时难,谁去谁解决问题。成效突出的地方固然容易总结经验,但是“问题多”的地方更应该调研,更值得调研,“矛盾突出”的地方更需走访考察。否则,矛盾只会越堆越多、越积越大,影响地方稳定团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要沉下身子主动到“矛盾多”的地方调研,逐个剖析问题,一口一口啃掉“硬骨头”。

要耐心在基层听牢骚话。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策是否适用,干部是否尽职,群众最有发言权。基层调研时,群众的话最朴实,最能反映问题,要多和群众拉家常,从群众反映中察民意,在群众“牢骚话”中听期盼,从而找准矛盾症结。要走得了泥巴路,听得惯方言土语,“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群众才愿讲实话道真情,才能更好地把问题打捞上来,为调研添加有价之料。调查研究中要避免出现拍脑袋式的决策,以言必行、行必果的态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情怀,切实为群众解难题,用实际行动实现群众期盼。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委组织部)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殷切寄语广大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想担当、会担当、敢担当,让青春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绽放绚丽之花。

增强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心有所向,方能至远。政治定力是党员干部定心定行之力、立身履职之基。要强化政治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树牢底线思维,强化忧患意识,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歪风邪气勇于斗争,在思想上辨明方向,在政治上站稳立场,在经受考验中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增强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干事能力。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年轻干部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往往缺乏实践的经验和能力。对此,要树牢重实干、重实践的鲜明导向,勇于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吃劲岗位开阔眼界、摔打历练、增长才干,不断锤炼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过硬本领。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主动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企业工厂、医院学校,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善于拜人民群众为师,时时处处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而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改进工作。

增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胆识魄力。蓝图已经绘就,逐梦惟有笃行。踏上新时代新征程的赶考之路,难免会遇到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广大年轻干部要力戒“骄娇”二气,增强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发扬“嚼得菜根”的吃苦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不惧风尘扑面,不顾泥泞满脚,做到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始终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要加快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勇向潮头立”的进取精神,砥砺精益求精、勤勉敬业的工作态度,把真干当责任,把实干当本分,把巧干当方法,真正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市福山区委组织部)

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各方面具有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仅体现个人素质和修养,而且还关系到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必须按照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大力度、最硬举措进行管理,做到“十个度”。

站位有高度。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组工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始终站在党和国家需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谋划工作、推动实践,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工作中要兵位帅谋,胸怀全局、目光长远、甘于奉献、自担压力。对全局事项、整体部署、总体安排,要全面对接、全部承接、全力落实、全心完成。多打大算盘、多算长远账、多算整体账,少打小算盘、少盘小心思、少怀小九九,更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损害全局利益。

遇事有态度。旗帜鲜明讲政治,态度坚决敢亮剑。组工干部要在原则问题面前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斗争,在危险矛盾面前挺身而出,在失败失误面前主动担责,在各种诱惑面前坚守底线,不能“

打太极拳”,得“软骨病”,当“缩头乌龟”,更不能做“墙头草”“骑墙派”“两面人”。工作中要明辨是非,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勇于说“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斗争到底,不能遇事就躲、碰难就绕、见危就溜。

精神有热度。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组工干部要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精气神,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百折不挠的状态、勇往直前的姿态,始终保持不怕苦不怕累的坚韧、不向困难退半步的坚持、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坚毅。工作中要以顶格的标准、满格的状态、真格的行动,全程吹冲锋号,星夜兼程、越挫越勇、勇毅前行。

见识有广度。登山远望,方知天外有天。组工干部见识越广、视野越开阔,越容易一览众山小、居高声自远。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技术产品不断迭代,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主动学习、主动实践、主动提升,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只有摸准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步伐、合上时代的节奏,才能不会被时代抛弃、被社会淘汰。“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工作中面对不熟悉的领域、没遇见过的问题、未经历过的事情,一定要以满腔热忱对待,虚心求教、认真研究、守正创新,不能封闭僵化、墨守成规、坐井观天。

心中有制度。心中有规矩,行为定方圆。组工干部要时时知敬畏、处处存戒惧、事事守底线,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政策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正气不霸气、保密不神秘、公心不私心、严格不出格。“欲知平直,则必准绳。”工作中要经常与党中央要求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确保时时刻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扣好廉洁从业的“第一粒扣子”,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

肩膀有硬度。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打铁必须自身硬。组工干部要在真刀真枪摸爬滚打中锤炼出一副硬朗的铁肩膀、宽肩膀,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要求他人做到的必须自己带头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更优、更到位。“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工作中既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也不能做“行动上的巨人,思想上的矮子”,而要做“政治过硬的标兵,本领高强的标杆”,在涉险滩、挑重担、负重前行中走在前、作表率、做示范,担负起组织的重任,砥砺奋进。

待人有温度。常说暖心话,必是暖心人。组工干部面对各方面对自己比较尊重、比较客气、比较热情,甚至“高看一眼”的情况,要时时刻刻头脑清醒、位置摆正、心态谦和,切不可居高临下、优人一等、盛气凌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工作中要低调做人、宽厚看人、热情待人,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为人处世要让对方感到舒适、舒服、舒心,做党员干部和人才的暖心人、知心人、贴心人。

交友有限度。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组工干部要在交友上有原则、有界线、有限度,不能随性、任性、跟着感觉走,不能总想着“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熟人有后路”,更不能搞“小圈子”“小联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工作中要自觉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多交公道正派、积极进取、开朗阳光、清正廉洁的“穷朋友”“草根朋友”“布衣朋友”,远离三观不正、偷奸耍滑、两面三刀、别有用心的“酒肉朋友”“利益朋友”。

说话有尺度。话不可随口,事不可随心。组工干部说任何话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符合组织纪律的规定,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哪些话需要斟酌说,要做到头脑清醒、心中有数,不能信口开河,想说什么说什么。“人可言而我不可言,人可行而我不可行。”工作中要坚决做到不符合党性原则的话一句不说,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话一句不说,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话一句不说。不能为了显得自己“知内幕”“见识广”“渠道多”就口无遮拦胡说乱说,更不能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妄加猜测、妄加议论、妄加散布。

胸襟有气度。胸襟决定容量,气度决定格局。组工干部要在面对同龄、同级、同事的提拔、重用、加薪时,以平常心看待、公正心处理,由衷祝贺、祝福、祝愿。“

不以个人恩怨辨是非,不以个人好恶识良莠。”工作中要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阳光心态和“愿为他人做嫁衣,甘做人梯举贤能”的奉献精神,真正做到心胸开阔、海纳百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包含和体现了我们党不断探索现代化的方法论和实践论。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两个文明”维度不可或缺。

中国式现代化首先体现在物质文明的快速增长上。近代中国史一再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经济落后、积贫积弱,必然备受欺凌,也难以独立自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根本的就在于物质经济上的落后或不发达。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核心。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并经受住了国内外各种复杂严峻挑战的考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强大的经济支撑。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从而使得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跨越。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更加需要我们谋划发展、实现发展、推进发展,从而为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打下坚强后盾,也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厚植深厚底气。

中国式现代化还体现在精神文明的繁荣进步上。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深沉厚重的力量。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重要目标。将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也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指向。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带来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为适应这一趋势,“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踏上新征程,面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所以必须抓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高质量文化供给

,不断满足人民更高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为现代化建设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中国式现代化更体现在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上。当前,面对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们要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增强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行动自觉,努力让“方方面面都要强起来”。

把握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一方面,大力发展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努力加强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从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出发,充分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切实措施,坚定不移地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汲取历史经验。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世界奇迹,也创造了精神文明繁荣进步的丰硕成果。应该说,这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创造性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的战略方针是分不开的。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在当今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为顺利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我们可以从过去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中获得启示,深化对“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努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整体跃升。

满足多样需求。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需要。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这就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客观上就要求“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通过抓好经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通过抓好文化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总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同步改善。

坚持统筹规划。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中明确如何实现“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实践要求,将之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开启新征程,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上,我们都要把握各项工作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做好促进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统筹规划、协同治理、久久为功;从落实“一岗双责”抓起,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健全促进“两个文明”均衡发展的理念及体制机制,加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制度化建设,常态化推动“两个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立足新发展阶段,更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在高质量基础上发展,不断将“两个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实现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产业要靠人才来干,文化要靠人才来兴,生态要靠人才来美,组织要靠人才来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如今,农村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农业逐步迈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人才优势在乡村振兴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乡村人才存量不够、素质不高、活力不足“三大难”问题,已成为影响乡村振兴有序推进的隐忧。破解乡村人才难题,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充盈人才“朋友圈”、搭建实践“成长链”、优化发展“生态圈”,打造形成队伍兴、黏性强、活力旺的生动局面。

充盈人才朋友圈,破解乡村人才存量不够难题。“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当下乡村地区容易人口外流,加之吸引人才的优势并不明显,“缺才”“少才”成为乡村人才的“第一难题”。激活乡村人才存量,应注重深挖掘,充盈乡村建设人才“朋友圈”,壮大人才基数。树立“以用为本”用才理念。乡村有着独特的人文特色、民俗民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须从大局、长远考虑,不仅需要“专业强、格局大、思维广”的外部人才做“加法”,还需要“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本土人才添助力。乡镇各级组织要善于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倾听群众心声,实地踏查需要。在用才举措上,尽量减少头衔、学历、性别、地域、年龄等刚性约束。围绕“一产一策”聚才举措。目前乡村各地新农业、新能源、新文旅等产业链不断发展,乡镇各级组织应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引才引智,通过摸底调研、自荐申请、行业主管推荐、拔尖专才评选、各类人才技能大赛等多渠道,把乡村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农创客”、懂技术的“土专家”、善经营的“新农人”等各类实用人才纳入乡村人才信息库,按照实际技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划分成生产型、技术型、经营性、社会服务型以及技能带动型人才等进行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推行“双招双引”揽才活动。推动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离不开科研能力经验丰富的高级专业人才。要抓住优秀人才回流的契机,大力引才,将优秀人才集聚到乡村振兴一线。外出务工经商、开办企业人员等乡贤能人,他们对故土的发展更愿意投入感情和精力,要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步推进,组建联络组,设立招才专员,建立驻点人才工作站,举办家乡推介会、老乡恳谈会等招商引智活动,强化与在外英才的交流与合作。

搭建实践成长链,破解乡村人才素质不高难题。

乡村人才本领强不强、素质高不高、是否与岗位相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培育方面投入的精力大小。因此,乡村人才建设要两手抓、两手硬,既要在人才的“存量”上下功夫,又要在人才的“强质”上加浓度,不当一只“跛脚鸭”。组织部门要准确掌握乡村人才的成长阶段和个人状况,通过顶层设计和基层配合,搭建人才实践“成长链”,增强乡村人才成长机制的抗逆性、复刻性、推广性,让人才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砥砺品质、增长本领、用当其时。聚焦以“才”育才,形成师徒制培育梯队。通过人才信息库选拔农业、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等各类优秀实用人才,聘请他们担任导师,实行结对帮扶,以“老带新”“一对一”的育才模式,构建起“师带徒”“徒变师”梯次搭配的人才培养队伍,实现“培育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效果。同时,对拥有“高精尖端”产业的乡村可以申请县区组织部门的支持,选派专业人才基层挂职,将新技术、新理念、新思路带到乡村一线,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工作,形成“人才育人才”的良好局面。聚焦以“产”育才,构建链条式培训体系。乡村组织要依托当地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领域的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培植创新链、人才链。通过产业结对,开展“点对点”培训。组织涉农部门与乡村产业人才结对子,采用“知识传授+现场观摩+互动交流”等形式开展传帮带活动,重点进行实用技术推广服务指导,将更多长期躬耕的“老农户”培养成懂技术的“田秀才”。通过产教结合,开展“菜单式”培训。利用地方党校、农广校、各

类人才培训基地等阵地,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课堂学”与“实践练”等交叉方式,因需分类施教。多措并举,打造产业集群发展效应。集聘导师、外考察、内消化、多交叉等为一体,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聚焦以“研”育才,助力螺旋式上升发展。围绕乡村的区域特色和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产业,与地方高校及相关研究院开展产业合作,建设“产学研”基地,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依托项目合作开发,定期开展人才交流,不断完善产业技术人才培育体系。加大人才与企业开展重大课题项目联合申报、重大科研成果联合转化,开展优秀人才评选、创新创业比赛、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加强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区、青年创业孵化园区等平台建设,为人才项目产业化搭建创业舞台。

优化发展生态圈,破解乡村人才活力不足难题。目前,一些乡村引进人才容易,但是留住人才成为难题,现实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部分岗位给人“一眼望到头”的感觉,没有发展空间;二是身处异乡,人才的“归属感”不强,在产生焦虑情绪时未能得到及时疏导、帮助扎根,久而久之在这些复杂心态下自然消极怠工、离岗离心。破解人才“活力不足”难题,就要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的“生态圈”,厚植发展沃土,全方位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精气神。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在待遇上给予“盼头”

。地方组织可设置人才的专项发展基金,专门用于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专利奖励,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同时对特殊人才要逐步完善在安家补贴、岗位激励、人才资助等方面的资助力度,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加强人才服务工作,在生活上给予“奔头”。坚持“人才有所需、组织必有应”,密切关注人才到乡村后的心理状态。在谈心谈话、培训补强和考评激励中疏通心中症结、打消人才疑虑,从而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打开拥抱农村的心门。同时,全面摸排人才需求,主动提供暖心服务,加强人才驿站、人才服务站、专家服务基地、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为乡村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职称申报、项目申报、融资对接服务以及创业投资、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优惠政策。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在管理上给予“甜头”。组织部门要着力完善考评体系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人才氛围。定期开展系列评选活动,对表现优秀的乡村名医、名家、名师、工匠等各类优秀人才进行表彰,让“埋头”者能“出头”。将在岗位上有突出作为、在群众中有较大贡献的人才发展成党员,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增强人才的荣誉感,让“实干”者得“实惠”。不断讲好乡村人才故事,广泛进行宣传报道,让乡村人才有干劲、有奔头、有希望。

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斗争”,并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新时代的“三个务必”之一来强调,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着力夯实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的实力,勇于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党的二十大后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全党同志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党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的进军号角。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党的鲜明品格和政治优势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和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华

民族的先祖留下了许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故事传说,比如女娲补天、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等,从深层次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勇于斗争的精神品质。中华文化的斗争精神、斗争智慧支撑着中华民族在同各种复杂挑战的斗争中延续了几千年,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敢于斗争、勇往直前的民族性格,涌现出了一大批为了维护国家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仁人志士。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秀基因,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底色。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旨在解决现实矛盾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哲学”。斗争性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的全过程,蕴含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中,体现在马克思对崇高社会理想的追求中。恩格斯称赞马克思“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精神底色。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和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斗争学说武装自己,在领导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斗争策略和斗争艺术,形成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进行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生命力所在。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党的成功经验和重要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斗争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始终保持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不懈斗争,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铸就了百年辉煌。

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文汇系列5794--2023年1月党建评论汇编(17篇)

链接地址:http://www.blingdoc.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773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