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党课讲稿:金融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3-13 01:38:45 133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随着国际市场环境和国内要素禀赋条件的不断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正在逐步进入新时代。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陷入了持续低迷,外部需求对我国的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弱化。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下降,劳动参与率持续走低,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消失,我国原有的依靠要素投入、外需拉动、投资拉动、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越来越受到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日益紧迫。

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步入了提质增效的新时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鲜明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展的主题决定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其中特别强调,要“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质量发展是指经济总量和规模增长到一定阶段后,经济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过程。

如何使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深刻理解和认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们的经济发展要符合“三个新”: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特点的新发展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具体而言,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主要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经济增长目标的转变,即由追求经济增长高速度转向重视经济增长的高质量。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不再纠结于增长速度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而是要以人民为中心,以民生的改善为目标,全面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改革、效率改革和动力改革。

第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经济增长由出口带动、投资带动转向由消费、投资、进出口协同带动,使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第三,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即由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所带动的经济增长转变为由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创新驱动带来的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管理能力改善、劳动者素质提高而实现的经济增长。

第四,经济增长速度的转变,即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

综合来看,要真正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就必须淡化速度要求,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要素投入,促进经济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平衡、协调、发展。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配置、高质量的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质量的经济循环。

实现高质量的供给就是要致力于提高我国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我国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和配套网络,其中xxx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很多商品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部分关键技术环节仍然受制于人。必须进一步提高供给质量,突破关键领域的技术问题,才能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促进高质量的需求则要促进工序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平衡。我国已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人群,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内需市场十分广阔,但就业质量不高,居民就业水平偏低,公共供给严重不足,养老、医疗、教育等给居民带来的负担还比较严重。

解决这些问题,要释放被抑制的需求,带动供给端升级和需求端持续升级,也要持续促进消费扩大和消费升级,并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逐步解决收入分配的不合理问题,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必然加速,带来农民消费的崛起。

实现高质量的配置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产权制度,理顺价值机制,减少配置扭曲,打破资源由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配置的障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实现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就是要更加重视内涵式发展,扭转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逐年下降的态势,在人口红利逐步消退的同时,进一步发展人力资本红利,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推动经济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实现高质量的分配就是要推动合理的初次分配和公平的再次分配。初次分配环节,要逐步解决土地、资金等要素定价不合理的问题,促进各种要素按照市场价值参与分配,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再分配环节,要充分发挥好税收的调节作用、精准脱贫等措施的兜底作用,要注意调节存量财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形成高收入有调节、中等收入有提升、低收入有保障的局面,提高社会流动性,避免形成阶层固化。

促进高质量的经济循环,就是要畅通供需匹配的渠道、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要坚持房住不炒,如果房价持续上涨,持续扩大的房地产市场将会挤压其他部门的增长,从而导致经济运行中存在重要失衡。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失衡、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的失衡,这三大失衡会持续存在。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就意味着必须要调整淘汰一部分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企业、行业和产业。另一方面,近年来,新的全球形势和格局必然要求中国尽早、尽快推动供应链调整和产业结构设计。

(二)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渡和迈进,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直面新时代和突破发展瓶颈的紧迫任务。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一系列挑战。

第一,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近年来,中国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范围内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单边主义崛起,全球化在贸易和金融领域有所退潮,依靠外部经济拉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阻力。

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给全球经济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虽然以中国为代表的部分国家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取得了重要胜利,但是全球还有很多地区的疫情依旧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这些地区尚未出现短期内系统向好的迹象。

国际产业链的重构过程加剧。目前由于新冠疫情尚未结束,给全球经济带来的负向冲击还难以准确估计,但由于其远比其他疫情在全球的流行范围广,因此全球经济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如果全球经济出现持续性的衰退则无疑会造成全球供应链断链、产业链逆转、全球经济下滑、逆全球化加速等现象的出现,势必会影响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

第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有的产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的领域还非常落后,从工业x.x到工业x.x发展状态并存。在质量可靠性方面,企业伺机能力薄弱,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二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当前,中国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城乡差距较大。

将区域协调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特征。中国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南北发展差距加大,中心城市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与此同时,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还没有得到根本消除,乡村发展有所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因素是人民生活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这种不平衡必须通过协调发展来解决。

三是市场发展的不平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地区分割、部门分割导致的市场竞争不充分、市场成熟度不高,质量提升未必能带来质量效益。

四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房地产规模快速扩大,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虚拟经济,套利动机持续加强。

五是民生发展的不平衡。当前民生领域还存在着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依

然存在着供给不足的问题,居民的多样性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

第三,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我国过去的高速增长依赖于大量的要素投入,这种粗放型的增长路径促进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环境、生态、社会问题。

经济增长缺乏可持续性与创新性。创新能力的不足不仅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而且制约了经济的竞争能力。虽然我国研发总支出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但是整体的科研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

在高速增长阶段,很多行业主要还是依靠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价值战来争夺市场,这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

同时,一些地方的工业发展还在依靠资本、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数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乏,高技术、高效益、高质量的发展步伐缓慢。

当前已有相当数量的资金、土地、劳动力资源沉淀在严重过剩产能、高污染产业,拖累了经济转型和效率提高。

从三次产业关系来看,我国产业结构演进是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其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一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并超过第二产业。但我国的产业结构矛盾主要体现在第二、第三产业内部,高耗能、高污染、重化工业产能明显过剩,制造业大而不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这都是过去经济高速发展所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

此外,中国在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的位置还处在中低端,高端产业供给短板明显,关键核心技术面临“卡脖子”问题非常严重,产业链安全问题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创新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原动力。创新将为经济发展创造出新的增长点,其中互联网创新是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的重点,信息技术的进步将会带来新的机遇。同时,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把更多要素资源逐步转移注入到新兴绿色产业中去,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党课讲稿:金融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链接地址:http://www.blingdoc.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57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