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系列764(79篇)2022年10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

2023-03-13 13:24:04 121

专题系列76479篇)202210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

1.10年来宁夏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1

经验材料⋯⋯⋯⋯⋯⋯⋯⋯⋯⋯⋯⋯⋯⋯⋯⋯⋯⋯⋯⋯⋯⋯⋯⋯⋯⋯12631.党的十八大以来金塔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131

经验材料⋯⋯⋯⋯⋯⋯⋯⋯⋯⋯⋯⋯⋯⋯⋯⋯⋯⋯⋯⋯⋯⋯⋯⋯⋯⋯27270.遵义农业农村十年发展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275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春依法治市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304

高质量打造惠泽百姓的民心工程

10年来宁夏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综述

(2022年10月16日)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扎根这方文化沃土,近年来,宁夏一路踏歌而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一个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剧院、图书馆在群众的欢呼声中落成。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不断深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一场场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送戏下乡演出在喝彩声中落幕。

在塞上大地走走看看,文化设施网络覆盖城乡,群众性文化活动如火如荼,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的实惠,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一、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2022年8月25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第十九届群星奖广场舞决赛在银川市览山剧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4支展演队伍欢聚一堂、以“舞”会友,共同讴歌新时代、歌唱美好新生活。决赛中,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推荐的2个广场舞作品参加了展演。其中,《塞上儿女心向党》一举夺得我国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群星奖。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以保障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权益为目标,以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数字化、法治化为方向,以公共文化领域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区上下加快构建保基本、促公平、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探索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路子。可以说,这10年,群众身边的公共文化设施越来越多、服务越来越好,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2018年9月20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群众文艺表演在宁夏贺兰山体育场举行。文艺表演以“塞上儿女心向党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近1个小时的群众文艺表演发动高校、中小学校、各地群众文艺演员、志愿者近8000人,汇集了宁夏最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新创艺术成果和群众精神面貌,得到中央代表团的认可。

10年来,宁夏始终把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放在首要位置,发挥群众文艺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围绕重大时间节点、重大主题,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先后举办了“永远跟党走幸福生活舞起来”等3届全区广场舞大赛,6届“欢乐宁夏”全区群众文艺会演以及4届“劳动者之歌”合唱比赛等重大活动,进一步营造了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良好氛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典上,突显宁夏自然风光、文化特色、民族团结等主题元素的宁夏彩车精彩亮相,受到万众瞩目,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展示了宁夏形象。围绕乡村振兴、全面小康主题,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各地创排了一批反映脱贫攻坚伟大成就、乡村山川巨变、人民幸福生活的作品,举办“农民丰收节”系列文化活动、专题文艺演出、秦腔精品展演、书画摄影作品展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凝聚了全区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

二、持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覆盖城乡

补齐设施短板,旧貌换新颜。2021年9月,固原图书馆正式开放运行,一举填补了固原市没有市级图书馆的空白。该馆拥有传统纸质文献资源13万余册、数字图书资源20TB(20余万册),设置固定阅读坐席1000个,每周开放时间超过56个小时,设有数字化体验区、文学历史图书阅览区、综合图书阅览区、综合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开放后,一度出现“一座难求”的状况,固原图书馆也成为广大市民心之所向的“打卡地”。

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10年来,我区坚持补短板、强基础,先后新建改建市、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22个,固原市、中卫市、西夏区、大武口区、红寺堡区等一些地方公共文化场馆实现了“从无到有”,正在向“从有到好”目标迈进。可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从原来的5—6项普遍扩展到10项以上,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有效提升。建成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136个,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271个,实施川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提升790个。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人民剧院等自治区级公共文化场馆6个。银川文化艺术博览中心建成投入使用,银川市图书馆项目正在推进,形成文化“新地标”和市民“新热点”。固原市“两馆”已建成开放运行,其他各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基本健全。除沙坡头区外,其

他21个县区全部建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193个,设置率100%,达标率98.9%。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765个,覆盖率98.9%。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建立,扩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为保障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权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积极引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升级

美好生活离不开文化滋养。盛夏傍晚,“清凉宁夏”广场文化活动在银川光明广场精彩上演,一曲曲欢快的歌舞、独具特色的宁夏花儿小曲、令人捧腹的相声小品,为消夏的市民带来一丝清凉,带来一片欢乐。

如何激发群众“我的文化,我唱主角”的热情?10年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坚持重心下移,鼓励各地发挥各自优势和工作主动性,持续开展“文化走亲欢乐有约——文化志愿服务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每年元旦春节期间,组织举办“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全区社火大赛、“三下乡”集中服务等10大类300余项文化活动,惠及群众300多万人次。引导全区开展广场文化演出活动,“清凉宁夏”广场文化活动自2002年起创办十几年来,“没有围墙的剧场”深入人心,示范带动全区年均举办广场文化活动1500场以上,形成特色品牌文化广场活动30多个,参演人员20多万人次,观众400多万人次,全区形成了“群众文化天天有、广场文化周周有、节庆文化月月有、大型文化年年有”的局面。

此外,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还组织开展“文艺轻骑兵”基层巡演,创新采用“1+4”模式(一场精彩文艺演出,现场摆放主题宣传展板,向群众发放《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法律宣传手册,精选非遗剪纸创意大赛获奖作品现场展示,配送数字文化设备等),深入基层巡演20余场。面向基层“种文化”,组织专业人员给基层送剧本,选派导演指导创排,创作的剧本念给群众听,反复听取群众意见。下派辅导员包片抓点,指导村文化服务中心、民间文艺团队(自乐班)和农民文化大院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全区现有农民文化大院580多个,民间文艺团队1000多支,活跃在城乡各地,成为繁荣群众文化、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

四、着力探索公共文化领域改革创新

新时代孕育新理念,改革创新激发新活力。银川宝湖公园金凤“悦书房”依湖而建,环境清新优雅,建筑面积270多平方米,配置图书1.8万册、电子瀑布流2个、有声阅读墙1个,可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需求,所有书房全面覆盖

Wi-Fi,市民可以手机扫码实现“互联网+阅读”,为市民打造了一个读书、学习、交流、休闲等“一站式”阅读空间。

10年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大力推进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任务。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先后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示范区创建地市级覆盖率达到80%,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发布《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目录》,公益性文化体育产品创作与传播等5大类38个项目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以项目补贴、政府采购等方式促进承接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全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全部开展了总分馆制建设,在乡镇、村和社区等地建成图书馆分馆176个、文化馆分馆171个,建成城市书房、城市阅读岛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26个。推进公共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已有宁夏图书馆、宁夏博物馆、固原博物馆等17家单位完成组建理事会改革。

展望未来,全区各级文旅部门将主动适应新时代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的新要求,强化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完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按照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打造文化兴盛沃土”提出的工作目标,不断繁荣城乡文化事业,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市县区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品质化发展,让老百姓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忠诚履职守护姜城平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芦山县公安局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16日)

金秋十月,走在芦山县城的街头,宽阔的街道秩序井然;清晨,在金花法治公园,老人们悠闲地打着太极拳;夜间的芦山县经济开发区,警灯闪烁,巡逻的警灯为夜晚回家的女工带来安全感从田野乡间到社区街头,这个经历过多次地震的小县城,如今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芦山县公安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训词,牢记使命、感恩奋进、忠诚履职,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有力地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助推平安芦山建设,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芦山县公安局先后被评为芦山“4·20”抗震救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四川省维护稳定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近两年连续荣获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优秀县级公安机关。

感恩奋进

筑牢忠诚警魂

芦山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全国51个重灾县之一,是“4·20”芦山强烈地震震中和唯一极重灾县,也是“6·1”芦山地震震中。

抗震救灾公安冲锋在前,灾后重建公安日夜奋战,重获新生公安护航发展!芦山县公安局以“感恩奋进、忠诚为民,团结奉献、争创一流”为新时代芦山公安的“魂”,在历练、坚守、蝶变中,展现“小公安、大作为”。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赴芦山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多次就芦山灾区抢险救灾、群众安置、灾后重建作出重要指示。进入芦山发展振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继续发力,更好发展”的殷切嘱托。

近年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芦山县公安局以灾后重建为契机,推动芦山县委出台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责任分工方案,新建交警大队业务用房、出入境管理接待大厅、涉案财物管理中心、派出所、社区警务室等,开展“最强支部”创建,先后有3个所队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最强支部”,芦阳派

出所被公安部评为一级公安派出所,一批先进典型受到公安部、省、市表彰奖励,硬件软件建设均实现大幅提升。

平安是发展的前提,是和谐的基础,是人民的福祉。芦山县公安局持续推进平安建设,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上升为党政工程,推动社区民警100%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9%,芦山县公安局“一网考”名列全省前列。侦办的公安部督办的“6·01”案被国家移民管理局列为全国优秀案例通报表扬。2021年度,芦山县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名列全市第一。

重拳打击

护航发展主动有力

今年9月24日,芦山县公安局破获系列偷盗柴油案。案件的成功告破,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保障工地工作的有序开展。原来,在今年7月至9月,杨某某等4人团伙作案,在芦山县多处工地多次盗窃挖掘机、装载机柴油共计2000余升,价值2万余元。公安机关对四名犯罪嫌疑人依法进行刑事拘留,追究其法律责任。

这是芦山公安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护航发展的一个缩影。“百日行动”开展以来,芦山公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大力整治社会治安问题,保障人民安宁,坚决维护辖区社会稳定,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擦亮平安底色,护航芦山发展。芦山县公安局以“磐石”“奋进”“净边”“护旗”等系列专项行动为牵引,始终将矛头对准各类严重刑事犯罪、食药环领域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对准“黄赌毒”、电信诈骗等治安突出问题,对准森林防灭火、长江禁捕、道路交通、危爆物品、大型活动等安全监管;积极推进机关实战、合成作战、联动处置的打击犯罪新机制,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少不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芦山县公安局设立芦山县公安局川藏铁路警务大队和大熊猫国家公园警务大队,护航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园区警务,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实行党委委员、所长、警长三级联系制度,出台系列便民利企举措,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223起,维护施工秩序3187次,确保芦山373个大项、1222个小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如期完成、百亿锂电负极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中,体现了公安作为、公安担当。

贴心服务

增添群众幸福感

“太感谢你们了!我都没抱希望,没想到你们还把钱给我追回来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卤鸭我们就不要了。”去年夏天,在芦阳街道卖卤鸭的一名妇女高兴地提着卤鸭来到芦阳派出所,表达对民警的感谢。原来,该妇女在网上购物时,不小心被诈骗1万元,急忙到派出所报案。值班民警耐心地接待她,并帮助其追回被骗的现金,成功避免了财产损失。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芦山县公安机关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打防结合、服务为本、综合施策,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可持续。

坚持群众怎么方便就怎么改进,服务怎么快捷就怎么完善,从群众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聚力提升警务发展活力,“放管服”改革提档升级。强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行政审批服务“四个办”,严格落实《“放管服”改革便民服务措施15条》,13项行政权力事项实现“1小时办结”,45项行政事项实现“就近办”,出入境证件实现全国通办,港澳台签注实现24小时全天候服务。芦山公安以责任担当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亮点工作:创新“三区共建”基层治理模式铺就震后绿色崛起之路

历经三次地震大灾考验,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到发展振兴,芦阳派出所充分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强化为民服务宗旨。

“有一次,在凌晨下班的回家路上,看到民警巡逻的身影,特别感动。”来自芦山县经济开发区一家纺织企业的女工卫清花表示,由于工作原因,时常在深夜下班,黑夜中有了警灯和警察的守护,让她觉得安全感满满。

开展警灯护平安、“护花使者”护送夜间女工下班系列行动是芦阳派出所创新推出“三区共建”基层治理模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什么是“三区共建”基层治理模式?芦阳派出所辖区覆盖城区、园区、山区,地域多样、社情复杂。派出所根据园区特点,依托依法治县“账图模式”暨“云上法治森林”平台,“推出24小时园区云服务;针对林区实际,推出“多元调解”筑牢林区绿色生态屏障;依照城区情况,推出“三强三重”工作机制,守护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为芦山震后绿色崛起保驾护航。

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百亿锂电材料产业园落户芦阳辖区,规上工业企业达46家,产值上亿元企业达25家。企业通过线上“账图模式”,可直接“对话”派出所,派出所为企业实行“一官一长一辅警”法律服务机制、一站化办事流程、一键式启动服务。开展警灯护平安,“护花使者”护送夜间女工下班系列行动,企业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3%,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2%。

芦山县森林覆盖率为78.025%,芦阳辖区有林地12万亩,权属纠纷矛盾占到农村矛盾纠纷案件的60%以上。派出所探索公调对接和三网化解,联合县法院、县林业局、县司法局、镇政府,邀请“五老”介入进行调解。老民警王德智依托“德哥调解室”,采用“以德服人”工作法,让各类纠纷快速化解,矛盾调解成功率达95%。

在城区,派出所强机制、强保障、强基础,探索出“1个民警+3个辅警+N个群众”的专群联动联治模式;重科技、重治理、重防范,建立“研判——指令

——执行——反馈——评估”闭环运行机制。“三强三重”工作模式的推出,让派出所工作取得新成效。数据显示,2021年,芦阳派出所辖区警情数同比下降12%,刑事案件现案立案下降25%,治安案件发案下降30%,电信诈骗案立案下降32%,芦阳派出所连续三年“一网考”全省排名均名列前茅。

砥砺奋进正当时法治扬帆立潮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雅安司法行政系统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16日)

法者,治之端也。

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雅安市司法局在推进法治雅安建设的进程中,紧扣机构改革重组后的“1+4”职能,奋力擦亮依法治市的底色,做足依法行政的成色,彰显服务大局的特色,注浓司法为民的暖色,为平安雅安、法治雅安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和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聚力打造“尚法为雅·善治为安”品牌法治雅安建设统筹推进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凝聚社会人心的“最大公约数”。

“过去和别人发生了纠纷总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要么争执要么忍气吞声。现在司法局工作人员经常来村子里,给我们讲法律,讲案例,如今再遇到矛盾纠纷,我们都知道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了。”家住天全县新华乡新华村的村民杨芳说。

法律得到了人们内心的认同、信任和尊崇,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思维的形成,正是雅安法治建设取得实效的写照。

2021年12月,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下发《关于表彰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的决定》,市委依法治市办被评为全国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自承担市委依法治市办公室工作职能以来,雅安市司法局紧扣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各行业、各领域依法治理,良法善治。

近年来,雅安先后完成《雅安市新村聚居点管理条例》《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雅安市村级河(湖)长制条例》《雅安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若干规定》《雅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雅安市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保护若干规定》等6部地方性法规和《雅安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等2部政府规章立法工作。印发《雅安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实施细则》,从生态到生活,从阵地到示范,从线上到线下,在工作推进中,市委依法治市办的职能职责贯穿全市各个领域。

近年来,雅安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组织实施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决定备案审查通报制度;出台《雅安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依法履行市政府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职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雅安普法工作亮点纷呈,完善“1+10”普法工作机制,建立45个部门普法责任清单,建立宣传阵地36个,打造法治文化阵地、长廊、文化墙168个。全市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不断巩固扩大普法阵地,使得普法依法治理成效显著,基层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不断提高,公职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日益提升,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显著增强,全市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雅安市被评为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市司法局被命名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芦山县入选全省全面依法治县示范试点县。

一、全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法治保障作用充分彰显“那次的调解结果我非常满意,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汉源九襄镇村民任达说。

还原事件来龙去脉,任达从汉源县一农资销售人员处购得5箱水果套袋。由于套袋质量不佳,导致任达当年种植的苹果品质下降,销售困难。两人因此发生纠纷,在汉源县果蔬产业法律服务中心的调解下,最终销售人员支付任达一万元作为经济补偿。

套袋不值钱,但是影响了水果生长,对果农来讲是大事。

汉源县果蔬产业法律服务中心是汉源县司法行政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的重要载体,既是集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公证服务、法治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也是建在果蔬产业链上的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

法治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法治于经济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密切配合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近年来,我市积极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全面提升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水平,将法治力量下沉到田间地头、工厂生产线、旅游景区等,切实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帮助企业查找法律风险,保障民营企业经营秩序,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为护航经济社会发展,雅安健全法律顾问参与市委市政府工作决策咨询常态化机制;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藏铁路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优化配置法治资源,抓实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参与雅安“三区同城化”事权划分以及《雅州新区发展规划》法制审核;组织开展法治护航川藏铁路第一城建设、律师行业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茶律同行”、“法治助企纾困”等专项行动。

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雅安组建6类法治专业工作小组,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行动,编印抗疫法律知识汇编,开展涉疫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执法协调监督。全力支持并协助雅安监狱、甘孜监狱(名山监区)、雅安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圆满组织实施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客观题雅安考区考务工作。市司法局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被司法部表扬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为提升法律质效,雅安建成市、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9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96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659个,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依托“法治雅安”微信公众号,建成雅安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方便群众通过手机扫码获取法律援助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等法律服务。

二、奋力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基础平安建设稳步推进

冯向康是雨城区一名律师,同时也是一名“社区律师”。在冯向康看来,“法律顾问进百村”不仅仅能够化解村民当下的纠纷,更是一次次对村民的普法教育,能够让村民观念从“我觉得应该这样”转变为“法律规定应该这样”。

另外,“律师进社区”能够充分发挥党员律师的专业优势,助力社区基层治理,城市和农村居民可以就近享受法律服务,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也避免了因法律知识缺乏导致的悲剧。

社会治理核心在基层,用法治的“权杖”敲开基层治理的“坚冰”,是全面实现依法治市不可或缺的关键点,也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金钥匙”。

一直以来,我市坚持把法治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新动能,扎实推进固本强基工作。

全市96个乡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覆盖率达100%,66个司法所被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芦山县司法局思延司法所、石棉县司法局安顺场司法所、雨

城区司法局青江司法所被表彰为“全国模范司法所”;石棉县司法局新棉司法所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司法所”;芦山县司法局思延司法所、飞仙关司法所获评全省首批“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司法所”。

全市共建成人民调解组织860个,人民调解员3639名,初步形成以市、县(区)两级人民调解指导中心为统领,乡镇(街道)调委会为主导,村(居)调委会为基础,行业性、区域性、专业性调委会为骨干,调解小组为延伸的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调解组织网络体系。2018年以来,全市共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7万余件,人民调解在多元解纷机制中的基础性地位不断凸显。

全市建成8个规范化社区矫正中心、96个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室。创新社区矫正“133”模式,深化狱(所)共建合作。在全省率先印发《雅安市社区矫正巡回检察工作办法(试行)》,持续提升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水平。推动将“智慧矫正中心”纳入《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目前,石棉县、汉源县基本完成“智慧矫正中心”建设。

三、着力锻造过硬司法行政铁军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9月30日,雅安市司法局召开“忠诚铸魂、铁纪担当”专项活动动员会。此次专项活动全面贯彻“筑忠诚、担使命、守纪律、树形象”总要求,积极践行“忠诚、为民、尚法、担当”四川司法行政精神,切实做好“保安全、防风险、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雅安、法治雅安而不懈奋斗。

一直以来,雅安司法行政系统大力推动忠诚干净担当的司法行政干部队伍建设,为全市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坚持党建引领、政治先行,扎实开展“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和“模范政治机关、法治示范机关、人民满意机关、优质服务机关”创建。先后开展“四对照四提升做忠诚卫士”专题教育、“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党史学习教育等系列活动。把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提升业务素质能力的重要手段,持续开展政治轮训、“关键少数”培训、青年干部培训和实战能力培训,队伍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

机构改革以来,雅安司法行政系统获得厅局级以上的表彰奖励先进集体45个,先进个人64人。雅安市司法局获得全国司法行政先进集体、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担当。今日之雅安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法治轨道上有序发展。法治思维不断创新,执法方式日趋规范,司法彰显公平正义,法治信仰浸润心灵。

未来,雅安市司法局将继续立足司法行政“1+4”工作职能,推动雅安司法行政工作在加快法治雅安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新优势,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坚实、更有力、更优质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

把为民初心写在“圆梦安居”上

党的十九大以来雅安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展综述

(2022年10月16日)

住有所居,安居乐业。这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最本真的诉求和最深切的渴望。

党的十九大以来,雅安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拼搏进取,务实开拓,实现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雅安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彰显住房民生保障功能方面,认真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探索创新、深化内部管理、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公积金制度创新发展,打造方便快捷的“互联网+住房公积金”技术应用,资金运营更加安全高效,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用心用情写好“乐居”民生答卷,让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实现政府满意、群众认可、加快发展的“多赢”格局。

可以说,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房住不炒”原则,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业务指标持续增长,惠民政策陆续出台,管理运作日益规范,服务举措不断创新,全市公积金管理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利民

扛牢惠民责任释放红利更大

2022年1月,市民杜林在大兴新区相中一套房子,因资金有限,只得望“房”兴叹。好在通过公积金贷款,杜林顺利办理了购房手续。“多亏有住房公积金政策,才圆了我多年的住房梦!”杜林说。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住房牵动着城乡居民的心,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全力推进住房公积金缴存扩面增量,全市住房公积金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群众享受到公积金“互助低息”带来的实惠。

数据显示,全市公积金缴存人数从2017年的8.63万人到2021年9.68万人,年归集量从2017年的14.61亿元到2021年20.36亿元,至2021年底全市缴存总额

达到162.35亿元,缴存余额达到57.31亿元。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79.48亿元,近5年发放贷款50.12亿元,共支持13633个家庭购买自住住房,支持职工购买住房148.24万平方米,户均108.74平方米,为贷款职工节约利息支出8.31亿元,2021年末个贷率达到91.57%。

住有所居,安居乐业。

以“巩固存量,扩大增量”的工作思路为引领,一直以来,我市把做好公积金归集扩面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通过规范缴存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大力催建催缴、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让更多群体享受到住房公积金的政策福利。

李莹和丈夫都在雅安工作,考虑孩子大了要去外地上学,两人商量决定在成都买房。他们试着到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具公积金缴存证明。有了此证明,在成都申请公积金贷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去年,我市出台新政策,户籍地买房可以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

据悉,雅安缴存职工在本市行政区域外购买自住住房的,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提取公积金。符合条件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首付款的,提取金额截止至购房合同备案时(二手房为不动产权登记时)上月产权人住房公积金账户金额,且不超过购房首付款金额;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偿还贷款本息的,每次申请提取应间隔12个月,且提取金额不超过申请时已偿还的近一年(12个月)本息之和。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看上去确实挺舒心,可是对很多老年人来说没有电梯,上下楼依旧不方便。如果要加装电梯,每户均摊的费用较高,实现起来着实不易。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而今,我市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加装电梯。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去年,我市为破解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资金难题,因地制宜出台政策措施,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不断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

住房公积金,托起安居梦。推动公积金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公积金人亲民、敬民、为民的理念和情怀。

推进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就要在健全制度、完善政策、优化管理上下功夫。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始终将缴存扩面作为增添群众福祉的重要内容,主动谋划发展,缴存“蛋糕”越做越大,主体指标实现“量”的聚变。管理中心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强化措施,加大归集力度,促使所有单位

应建尽建、应缴尽缴,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职工平等地享受到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惠民甘露”。通过宣传政策推扩面、走访调研促扩面、突出重点抓扩面等措施,利用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宣传相关政策,持续开展进厂矿、进社区等活动,提高公积金政策知晓率;积极探索公积金制度扩面,让更多低收入人群享受公积金政策福利,印发《关于个人自愿缴存住房公积金相关问题的通知》,将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在城镇有稳定工作的进城务工人员等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到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内,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让越来越多群众共享公积金“互助低息”带来的实惠。

便民

持续优化服务社会评价更高

“我昨天在开发商那儿预约的,今天早上半小时就把贷款的初审办完了,办理得非常顺利。平时太忙,我和妻子也是抽时间来办理贷款,没想到程序简单,办理得快,后期还不用我俩操心,真是太省心了,太好了!”市民李先生夫妇高兴地说。

近年来,雅安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便民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深化“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充分整合政务资源,进行系列改革创新尝试,推行“一窗受理、综合服务”,设立综合柜员岗位,变单一服务为全方位服务,贷款服务前移,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放宽贷款条件,提高贷款额度,降低个贷门槛。推出异地贷款,放开加装电梯提取公积金;按月对冲还贷、提前还款等业务实现“一站式”办理,努力把公积金制度的保障性、普惠性、互助性落实到位。

“放”出高效率,让业务办理更便捷;“管”出高效益,让资金管控更有力;“服”出高效能,让群众办事更便利。为持续打造好公积金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品牌,市公积金管理中心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效能,在优化提取方面,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简化提取手续,不再收取各类证件复印件,提高住房公积金临柜提取办理效率;推进住房公积金服务“网上办”“一次办”工作,推广应用住房公积金网上服务大厅,同时,对雅安市行政区域内的住房公积金还贷提取业务,推出了“签约对冲还款”模式。购房提取、离职提取、退休提取等多项提取业务,实现“全程网办”,努力落实职工办事“不跑路”或跑路最多“跑一趟”。实现资金快速到账,即职工在窗口办理提取业务时,只要符合提取政策且资料真实完整,资金即可实现快速到账。

便利、高效、贴心,是住房公积金服务不变的追求。

95%以上的单位住房公积金业务均可在线办理;提取业务网上自助办理已覆盖提取业务种类的80%;线下审核实现“最多跑一次”;网厅业务全市覆盖;住房公积金还贷提取“零跑腿”“零材料”“零录入”;接入住房公积金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移动端刷脸认证登录这一连串的亮点,是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党的十九大以来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成果浓缩。党的十九大以来,雅安公积金服务持续提升,社会评价不断提高,这五年,成就非凡。数据赋能服务质量提升,办事群众有切身体会。

近日,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大厅内秩序井然,办事群众在前台文明咨询引导员引导下,前往缴存、提取、贷款等窗口办理个人住房公积金业务。

“现在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是真方便。”正在办理业务的市民刘女士对此赞不绝口,只要按照要求把办理业务的资料准备齐全,一次就能搞定。

群众满意度的提升是动力、更是压力。“我们将用心、用情解答好保障和服务民生的每一道题。”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说。

扎根在“积”,核心在“金”,目的在“民”。

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从百姓关心的服务质量入手,坚持手续便民、政策惠民、服务亲民,加大信息化投入,改进管理服务流程,全力推进“互联网+公积金”,率先建立综合服务平台,提高业务信息化管理和办事便捷化程度。通过促改革,去库存,抓服务,惠民生,一项项保障民生的创新举措,一笔笔增进民生福祉的资金发放,化为百姓心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解难题、谋发展、惠民生,党的十九大以来,雅安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当先。雅安住房公积金事业的发展,既圆了缴存职工的安居梦,又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很好地发挥了住房公积金服务社会的功能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将从加强分类服务,促进均衡发展、聚焦归集总量,保障民生福祉、保障住房需求,补齐民生短板等方面出发,切实保障住房公积金资金运行稳定,拓展全市住房公积金支持住房消费功能,大力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让住房公积金惠民政策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更多职工家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历史是一面镜子,承载着辉煌的基石,书写着奋斗的足迹,雅安公积金人勇敢前行,带着庄严的承诺,承担起圆数万家庭“住房梦”的神圣使命,探寻发展壮大的新路径,奏响了发展的最强音符,书写着公积金事业发展的辉煌篇章。新征途已经开启,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也将紧握奋斗之桨、高扬实干之帆,全力推动雅安住房公积金事业巨轮继续破浪前行。

党旗高扬风帆劲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区党的建设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16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委坚定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凝心主魂夯实信仰之基

欲事立,须是心立。办好阿克苏的事情,关键在党。地委主要负责同志组织部门精心谋划、强力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到党史学习教育,精心组织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系列庆祝活动地区各级党组织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主线,深入实施“补钙铸魂”工程,以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地区坚持把党员干部教育作为党的建设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工作,依托地、县、乡三级党校,党员远程教育等教育培训阵地,加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推动党员日常教育培训全覆盖。

柯柯牙纪念馆是地区创建打造的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之一,与地区文博院(博物馆)、林基路烈士纪念馆、老虎台乡民兵骑兵连连史馆、乌什县阿合雅镇托万克库曲麦村新时代党性教育馆网上展馆等红色教育教学点,构建了覆盖地、县、乡、村四级党性教育网上展馆示范点,通过“主题党日+”活动、“课堂+基地”实训等方式,持续强化各级党员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升广大党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区累计培训党员干部130余万人次,通过持续不断理论“武装”、思想“浸润”,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了守初心、担使命的自觉性、主动性,养成了在吃透党中央精神前提下开展工作的习惯,涵养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强基固本筑牢坚强堡垒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委着眼党的事业发展,系统长远谋划干部工作。坚持组织选人、开门用人、人岗相适,倡导“不以岗位论高下,要凭实绩论优劣”,拓宽优秀年轻干部发展渠道,突出重点岗位,建立涵盖党建、经济、政法、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的优秀年轻干部库,加强重点岗位人选储备,持续加大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储备力度。

地委始终坚持以岗选人、依事择人,坚持公道正派、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注重在维护稳定第一线、脱贫攻坚主战场和疫情防控最前沿识别使用干部,坚持“三个不吃亏”和基层一线出干部的鲜明导向,提拔重用的县级干部90%以上有基层一线工作经历,一大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被发现和使用;坚持严管厚爱结合,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切实为勇于负责的干部负责、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加强绩效考核全过程管理,做细做实日常考核,旗帜鲜明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奖实罚虚,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

地委着眼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10年来共录用公务员和选调生3500余人,择优选派1.5万余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重大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一线历练;遴选推荐109名全国、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2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56个全国、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回眸过去十年,在党旗引领下,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正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向着建设团结和谐文明富裕的美丽阿克苏目标迈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三、严管厚爱锻造过硬队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委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把党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眼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持续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行业系统具体指导、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实行“年初安排部署、年中推进落实、年底考核验收”闭环推进,坚持考察干部看党建、巡察巡党建、年度考核考党建、述职述党建、

评议评党建,推动形成党委(党组)重视、书记带头、党员领导干部人人有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在农村,纵向健全“村党支部—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联系户”基本组织架构,横向建立“一支部三中心”基本运行模式,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在城市,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巷道)党小组”一贯到底四级架构,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连接机关部门、事业单位、园区等驻地单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互联互通架构。在“两新”组织挂牌成立地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统筹指导18家行业党工委横向管理、纵向指导,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形有效覆盖。

地委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健全基层干部“选拔、培育、帮带、使用、管理”全链条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包村入户工作,实施村干部队伍“领航、头雁、薪火”三大行动,选派国家公职人员到村任村党支部书记,推荐选调生等群体到村任职。严格程序发展党员,全地区新发展党员超过6.9万名,为党的队伍源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向2660名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切实增强党员荣誉感、归属感。圆满完成排查整顿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工作,全面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2014年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地区各级驻村工作队牢牢聚焦总目标,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工作安排,扎根基层、履职尽责,始终坚守在维护稳定的第一线、乡村振兴的桥头堡、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用真心换真情、以实干得民心,在实现由乱到治历史性转变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赢得了各族群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信任和广泛赞誉。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常态开展“理清两笔账、感恩共产党”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持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立群众困难诉求收集登记、分析研判、分类流转、受理化解、办结反馈、跟踪问效“六步闭环”工作法,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

地区各级党组织深入实施“五好党支部”“四个合格”党员队伍创建工作,把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作用发挥根植稳定发展、融入日常工作,特别是在近两年疫情防控工作中,5600余个党组织和11.9万余名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1.06万余名党员干部递交请战书,1万余名地县两级机关干部奔赴一线,冲在最前线、坚守“作业点”,让党旗始终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为振兴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法治吉林建设综述

(2022年10月16日)

高标准建设长春智慧法务区,构建高能级法务生态体系;纵深推进府院联动工作,共促基层法治建设;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一直以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吉林取得显著成效。

一、以“智慧法务”助力公共法律服务

走进长春智慧法务区,宽敞整洁、科技感十足是记者的第一印象。实时更新的大屏幕信息、源源不断的法律援助热线共同交织成了一幅热火朝天的工作图景。

作为吉林全面依法治省的重要成果之一,长春智慧法务区是我省首个推动实施的现代法务集聚区,对我省打造营商新环境、构筑竞争新优势、培育发展新业态、实现振兴新突破具有重大意义。

“以前我们这些中小微企业没有专门的法律顾问,有时候都是‘带病作业’。有了长春智慧法务区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中心的律师给我们免费进行‘体检’并协助整改,帮我们排除了发展隐患。”一位来自长春新区的企业负责人说。

除了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中心,长春智慧法务区还落位有互联网法庭、律师远程会见中心、公共法律服务联合运行管理中心等20余家政法服务机构,以及广东华商、北京君泽君、吉林功承等10余家律师事务所,通过为企业和百姓提供优质、智慧、便捷的司法、法律服务,聚焦法治为民、司法为民实践,推动优化全省法治化环境向基层延伸。

据统计,长春智慧法务区现有长春国际商事法庭、吉林省检察机关企业合规改革研究实践基地等40个项目入驻,并与长春新区合作,为长春新区企业发放1000万元法治体检服务券,帮助新区企业良性发展;成功举办法务区高端发展论坛、“智慧法务看长春”访谈、业务交流会等系列活动,助推入驻法务区的机构和新区企业共同发展成长。

二、以司法力量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群众的司法期盼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我省法院将法治力量嵌

入基层社会治理链条,奏响基层社会治理的共治“和声”。

在梨树县沈洋镇和小宽镇,梨树县人民法院孤家子法庭建立法官说事点,每月定期进行现场办公,接待来访群众,解答法律问题,调解民事纠纷,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贴心的司法服务就在身边。截至目前,孤家子法庭法官说事点处理各类纠纷共计892件,接待来访群众1920人次,解答法律问题2209件,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优化203个人民法庭和428个巡回审判点布局,打造“半小时”诉讼服务圈;1866名基层法官全面对接辖区基层网格,将诉讼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持续促进“三个中心”融合发展,推动法院主导型解纷机制向纳入社会治理大格局转型近年来,全省法院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以优化人民法庭布局为基础,以推动“法官进网格”为筋骨,以深化诉源治理为主线,以完善多元解纷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强基固本、关口前移、纵向延伸、横向联动的基层治理法治新路径。

全省法院坚持履行审判职能与强化社会功能相统一,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与政府、综治等部门联合开展“无讼社区”“无讼村屯”创建活动,健全完善“百姓说事·法官说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与司法、人社、工会、仲裁、银行、保险、证监等部门联合出台12个诉调对接意见,促进法院主导型解纷机制向纳入社会治理大格局转型。

三、以检察能动履职推进法治吉林建设

“目前,已有57个院与本级林长办会签了‘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构建起了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管理机制。”在前不久召开的省级林长会议上,省检察院作为4个经验交流单位之一,介绍了检察机关工作情况。一直以来,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融入生态强省建设,运用“林长+检察长”“河长+检察长”“田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依法能动履职,实现公益保护。异地修复、设立“检察林”、一体化办案、社会化综合治理不

断探索形成的生态检察新模式发挥了突出的办案效果。

目前,全省检察机关通过履职办案,促进恢复林地1577.99亩,补种各类树木5.78万株,恢复草原990.84亩,督促回收和清理林地固体废物9.05吨。

吉林检察机关的能动履职生动体现在深入践行司法为民上。通过“领导包案+上门听证+司法救助”方式,检察机关主动将矛盾化解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中,把“检察温度”送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今年6月,长春市南关区检察院把简易公开听证开到了申诉人刘某某的家里,充分听取其申诉理由和请求,经过办案检察官的阐述说明、释法说理,听证员的提问和评议,刘某某当场表示接受判决结果。像这样的简易听证会、上门听证会,年初以来全省有677件,让公平正义以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到”的方式实现。

法治,是安邦治国的基石,更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保证。我省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央有关会议精神,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扎实推动全面依法治省工作高质量发展。

汇聚发展“硬”实力护航雅安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政务服务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16日)

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前来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窗口前,办事工作人员微笑迎接、耐心解惑、高效办事,办事群众满意而归。

政务服务优不优,办事效能高不高,营商环境好不好,直接影响着一座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以打造最优质政务服务为目标,以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为工作重点,深化“放管服”改革,激活市场活力,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强化监督管理力度,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便利、更优质、更标准的办事环境,为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夯实发展之基。

一、服务水平做“加法”办事流程做“减法”

2018年5月2日,“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我市正式实施,自此,广大群众及企业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条件”的前提下,便可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或通过政务网感受到“最多跑一次”改革带来的便利。

数据显示,实施“最多跑一次”的第一年,市本级“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1571项,县(区)平均约1200项,“最多跑一次”实现率提至80%以上,群众满意率达99.2%。

“最多跑一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全市政务服务系统以此为切入点,实现“让群众少跑一次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的服务理念。

2019年是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成立之年。这一年,全市政务服务系统深化政务大数据应用,助推川西大数据中心建设,深化“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推动交易服务更上一层楼,积极推动12345政务服务热线整合升级。

这一年,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大数据应用全面启动,12345政务服务热线更加专业,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为提升政务审批效率,进厅入网事项高度集中,2019年,市政务服务中心将原39个部门分设的165个窗口整合成六大综合窗口加18个并行前台;网办事项达1300多个,占进厅事项的75%;300余个事项入驻一小时办结区,应入尽入。

2019年年底,市级政务云平台建成投运,“一云统揽”的数据汇聚格局基本形成,全市上云系统143个。在大数据管理平台上,45个市级部门及8个县区的数据一目了然,实现心中“有数”,及时“晒数”,勤于“用数”。

2020年,在全省范围内,企业开办“一窗通”办理情况通报中,雅安排名全省第二,真正实现了企业开办全过程只需跑一次甚至零跑路。2020年12月12日,在四川省举办的“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社会满意度测评”投票活动中,在群众满意度排名中,雅安市排名第一,名山区“全程代办”实现农村公共服务“零距离”,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列入第二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2021年,完成市、县两级“川渝通办”“省内通办”“西南五省联办”“跨省通办”专窗建设,有229项事项实现省内通办;搭建“天府通办”雅安分站点,上架各类便民服务应用356个;已建立乡镇级便民服务中心96个、便民服务站47个,平均进驻事项168项,村级便民服务室659个,其中名山区完成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全域创建试点,相关经验得到推广,在2022年被人民日报整版报道。

2022年,全市政务服务系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四个一流”营商环境,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项目审批质效。截至8月,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办理事项约190万件,“好差评”评价数约180万次,群众满意率99.99%。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成项目交易875个,涉及金额约170亿元。

精简了办事环节,缩短了办事时间,企业、群众办事更加放心了。

十年时间,全市政务服务系统推动“放管服”改革与“数字政府建设”双管齐下,激发市场主体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打造市场环境新局面,加速推动我市政务服务水平走在全省前列,让政务服务更加贴心、高效,让群众办事更加舒心、满意。

二、实现“快优省护”优化营商环境

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投资项目落地实施,企业发展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全市政务服务系统提速审批、优化服务、降低成本、主动解难,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提供坚实保障,进一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快——以高效审批促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实施流程再造,实现审批材料减少60%以上、审批时限压缩87%以上;实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出件”;推行“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等审批模式,有效提高项目审批效率。

优——以优质服务促项目建设顺畅推进。

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对企业实行“保姆式”服务,2022年主动跟踪联系企业152次;推行“评审验”一体化,组建“涉审专家库”,评审准备时间最短压缩至1天。

据统计,2022年截至目前,已开展集中评审37次,通过率100%;组织联合验收11次、联合踏勘10次。

全面推行延时办、预约办、上门办、帮代办、邮寄办“五办”服务,最大限度为辖区项目建设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省——以降低交易成本为项目建设省下真金白银。

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与矿业权挂牌出让、国有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已基本实现全流程电子化。

常态化开展“不见面开标”“异地远程评标”,有效减少投标企业往返交通成本、时间成本。

2022年,开展工程建设项目“不见面开标”96场次,异地远程评标10次。推行投标保证保险,有效减轻企业资金压力。2022年,104个项目、917家

投标企业采用电子保函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占比逾77%,节约资金逾2.38亿元。护——以纾困解难为项目建设打通堵点。

主动联系52名政务服务评议员征集政务服务工作意见建议,及时了解企业面临的难点问题。

充分挖掘12345热线平台潜力,收集企业经营困难,完善问题移交、处理联动机制,建立效能投诉清单。

用好“好差评”机制,落实“一事一评”“一次一评”,2022年企业群众进行有效评价近98.6万余次,主动评价96.8万余次,好评率达99.99%。

按照“谁审批、谁清理、谁调整”原则,全市政务服务系统明确动态调整原则、范围、适用情形、调整程序以及职责分工,清理出涉审中介服务事项94项,细化中介服务项目,引导中介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严守职业道德、执业准则和工作规范。

十年时间,从“起码跑多次”到“最多跑一次”,再到“一次都不跑”,增强的是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付出的是全体政务人的艰辛。

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全市政务服务系统不断优化“一次都不跑”流程,把更多事项纳入“一次都不跑”范畴,用“淘宝”式体验让群众少跑腿、

好办事、不添堵,从细节处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延伸服务“触角”办事更加方便

“深挖典型,锤炼经验,引领改革涉水破冰。”如何将政务服务不断向基层延伸?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政务服务系统用成绩单回答,掷地有声。

“我们终于可以坐上免费公交车了,感谢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心!”2022年2月28日,家住雨城区青江街道石马社区的姚之洪老人在家门口办完老年免费公交卡时,兴奋之余,不由得感叹雅安基层便民服务的贴心、暖心。

上门就近为年满60岁的老年人办理公交卡,是全市政务服务系统践行“转作风、树新风、作表率、抓落实”、“下基层、进村社”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雨城区、经开区,代办员骑上“电马儿”形成流动的代办驿站,走村串户为老人就近办理老年公交卡,为特殊人群提供代办、帮办服务,真正践行了“群众在哪里,便民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政务服务宗旨,实现了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向“最后一米”递进。

此外,为了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依托政务大数据管理平台,打造全市数据资源核心枢纽,推动部门自有政务信息系统接入平台实现信息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互通共享,做到“数据多跑路,老人少跑腿”。

这只是全市政务服务系统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的缩影。十年时间,“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成为雅安政务服务的鲜明标识。

“一站+一卡”综合代办,全区整合财政资金设立了104个村便民服务代办站,足不出户办好事;“1员+1组”联户包事,围绕辖区企业、群众生产生活难题提供服务,特别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主动帮办;“一窗+一章”审批服务,下沉到镇街的政务服务事项增至173项,权力下沉办实事;“一联+一考”常态管理,实现村代办站“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为破解基层群众“办事远、跑腿累”的难题,名山区创新实施“全程代办”暖心服务,构建公平可及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

荥经县推行“三勘四联合”,为审批环节“减负”;芦山县通过流程优化、数据共享实现申请登记一地办理、电子证照网上转递,8个高频事项“一网通办”“一次办好”;石棉县开设“不动产综合窗口”,全面清理不动产登记各类证明,简化流程,开设绿色通道,做到特殊情况群众“立等可取”;汉源县推行“证照联销”,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次办结”;宝兴县精简材料、流程简化,实现符合条件的群众“一次就能办好”,设置“绿色通道”,提供

“全程代办服务”“上门服务”。

2022年,确定50个便民服务中心、268个便民服务室作为省市级“三化”建设试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十年时间,全市政务服务系统“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不断出新招、减流程、提效率,企业群众办事更省事。

四、政务服务“试金石”市民办事“贴心人”

2021年6月,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办企业群众难办之事。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站好政务服务“监督岗”成为该窗口的宗旨。

何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即负责企业群众在政务服务大厅相关咨询、投诉,以及协调督促相关问题解决等工作。重点受理因政策、系统、材料、服务态度,以及咨询、受理、审批环节中的办理程序等,造成的企业群众多次跑或办不成问题,并积极协调督促解决。同时,负责收集企业群众反馈的办事堵点难题。

窗口的设立,是一种“刀刃向内”的做法。一年多的时间,窗口成为检验我市政务服务的“试金石”,检验政务服务质量,用问题倒逼的方式让政务服务更加优质,实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让企业群众办事心里有底气,体验更舒心、更满意。

“地震后,联系不上家人。”“地震后,房屋受损,已无法居住,希望相关部门核实处理。”“好的,我们将尽快联系相关部门,予以答复。”“9·5”泸定地震发生后,市民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反映灾情,对于群众所反映的问题,接线员们耐心倾听、仔细询问、认真记录、及时回复。据统计,9月7日18时至9月8日18时,仅一天时间,12345政务服务热线新增接听地震咨询来电15个,其中包括咨询地震震级、伤亡、山体滑坡及救援相关情况,如何支援灾区、进行物资捐献和交通管制、交通通行情况的来电。对于上述问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均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复。

2016年9月1日,12345政务服务热线正式设立。如今,已形成“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各方联动、限时办理、办结回访”工作机制。

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每个窗口前都有一个12345政务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市民可以通过扫码查询所有政务事项的办事指南,也可在线咨询相关问题。

“整合除119、110、120等紧急热线外的政务热线,为广大群众提供‘7×

24小时’全天候的服务。”12345热线工作人员刘馨梅告诉记者,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为市民提供社会救助政策咨询、疑问解答、举报投诉等服务事项,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是政务服务“总管家”,群众办事“贴心人”。

2022年,12345线下“代办服务”被省政府评为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办实事优秀案例。回顾过往,硕果累累;展望未来,蓄势待发。

接下来,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将继续以贯彻落实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为抓手,进一步改进作风,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企业少跑腿”,全力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提供坚实保障。

开创大美山乡全面发展新篇章

雅安市农业农村工作十年成效综述

(2022年10月16日)

金秋十月,正是好“丰”景。高空俯瞰,雅州沃野,稻田金黄,瓜熟果香,村民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雅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雅安发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加快建设“三个高地”、大力发展“四大经济”工作要求,以及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总体发展定位,围绕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绿色的发展方向,全力统筹抓好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推动农业发展日新月异,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各地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农业更强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铿锵有力。

一、抓产业串起农村绿色发展新版图

如今谈及雅安,除了人们常说的“雅雨、雅鱼、雅女”这“三雅”,近年来“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为代表的“五雅”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态势喜人,已成为雅安一张张靓丽名片。

2012年到2022年,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势头强劲,取得了阶段性成就。

从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茶产业带、果蔬产业带、果药产业带布局全面形成,为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厚植本底,到坚持以建设“一核、三带、多园”为工作思路,高举“生态旗”,持续壮大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五大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夯实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3大先导性产业支撑,培育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现代农业“5+3”产业体系,为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厘清脉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年来,产业带欣欣向荣,辐射影响几乎遍及全市乡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打破县(区)行政区划界限,依托各个县(区)的自然资源、产业基础等情况,按照“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和“农旅融合、接二连三”的发展思路,分东、南、西北三大片区,因地制宜,打造了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茶产业带、果药产业带和果蔬产业带,串起了全市500万亩特色产业基地,覆盖全市8个县(区)78个乡(镇),辐射带动全市90%以

上的农村和农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2020年以来,我市继续做大做强“五雅”特色优势产业,出台推进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方案,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产业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着力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拓市场、融三产、强支撑,不断推进产业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智能化建设,切实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以茶为例,它为60万余名茶农铺就了致富路。

走进名山区中峰镇海棠村,茶园顺着地势起伏,从高空俯瞰茶园,一丛丛的茶树像大地上画出的五线谱,美丽的茶园风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一畦畦茶园紧密相连,与远山交织,层峦叠翠,这是在名山区各乡镇随处可见的美景。

另一边,在雨城区藏茶现代农业园区茶叶基地内,标准化茶园层次分明,也是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

茶产业是雅安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雅安的生态富民产业。雅安有近100万亩茶园,60万余名茶农,700余家茶企,上万名茶商,近年来,近11万吨优质的雅安茶叶源源不断销往世界各地,雅茶知名度越来越响亮。

蒙顶山位于北纬30°产茶优质区,有2000多年的种茶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蒙顶山茶的生长带来了天然的优势,让蒙顶山茶名声在外。2017年,“蒙顶山茶”被评为“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今年4月,2022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专项评估结果公布,“蒙顶山茶”连续六年入围全国十强,品牌价值达43.99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222%,居四川第一位,并被评为“最具资源力的三大品牌”之一。

近年来,雅安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川茶产业的目标,擦亮川茶金字招牌,主动扛起川茶振兴大旗,将茶叶产业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做好茶产业、发展茶文化、推广茶科技、打响茶品牌、繁荣茶经济,致力把茶文化底蕴转化为茶产业发展优势。

通过近十年的转型升级,雅安成功打造了雅茶高质量发展的“七个一”金字招牌:拥有全国唯一一家茶叶专业类大宗商品交易所——蒙顶山茶叶交易所;拥有全国唯一一个以茶叶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公园——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拥有西南地区唯一的茶检中心——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拥有西

南地区规模第一的茶叶交易市场——中国蒙顶山·世界茶都;拥有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场、全国最大的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四川省名山茶树良种繁育场;四川省唯一拥有两项茶叶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

(州)——南路边茶(雅安藏茶)传统制作技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拥有全省唯一一个获得“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区域公用品牌——蒙顶山茶。

以雨城区和名山区为核心区进行布局发展的雅茶产业,仅是“五雅”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雅竹产业以北部六县(区)为主要区域进行布局发展,全市雅竹面积193.47万亩,竹材总产量16.3万吨。雅果产业以汉源县和石棉县为主产区,全市雅果面积75.1万亩,其中以黄果柑、大樱桃等为代表的水果产业面积63.09万亩,产量72.87万吨。雅药产业以荥经县、天全县、芦山县和宝兴县为重点,全市雅药面积53.5万亩。雅鱼产业以天全县、芦山县、荥经县为重点,全市雅鱼养殖水面2万亩,产量1.14万吨。

截至目前,茶产业、果蔬、果药三条乡村振兴产业带总长度达762公里,辐射建成500万亩特色产业基地,比2010年增加0.7倍,总产值174亿元。

二、护耕地农业发展更加高质高效

名山茶,石棉枇杷、黄果柑,汉源甜樱桃、花椒,天全鲟鱼鱼子酱雅安这片土地,是发展农业的沃土。近年来,我市绿色农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累计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面积60.25万亩;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3个、面积27.35万亩;农业领域绿色(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总数达468个,均位居全省第一,数量和质量均呈倍数增长,创成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

从鼓了腰包到满了粮仓,雅安农业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

金秋时节,在汉源县流沙河沿岸稻蒜轮作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迎风摇曳,颗粒饱满的稻穗将稻秆压弯了腰,当地农民迎来了稻谷丰收季。从早到晚,他们忙得不亦乐乎。

稻谷收割完后,又马不停蹄地在田间种植大蒜。尽管十分忙碌,但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汉源是我市的农业大县。一直以来,该县始终保持优良的种粮传统和习惯,严守耕地红线,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推广粮经复合种植模式,规划建设3万亩

稻蒜轮作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时间上通过“稻蒜轮作”实现“大春产粮、小春种菜”,空间上通过“粮经套种”实现“田中饱肚子、田坎种树子”,园区内耕地亩均综合产值达2万元以上。

今年上半年,汉源县完成7.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任务和1.1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启动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稻花香里说丰年,伴随着令人沉醉的稻香,汉源的粮仓将更加殷实。从一“县”而知全局。

十年间,雅安现代农业进程不断加快。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60.39亿元,增长4.0%。2021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57.9亿元,同比增长8.2%,比全国平均增速7.1%高1.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速7%高1.2个百分点,在全省21个市(州)中位居第1位,是近十年来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最高的年份。

稳粮保供,巩固农业基本盘。十年来,我市稳步提高粮食产量,聚焦“只增不减”目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情况“回头看”,制定防止耕地“非粮化”。截至2021年底,全市粮食播面年均稳定在104万亩,粮食年均总产量稳定在36万吨。

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科学规划、重点发展、统筹兼顾、合理布局”思路和种养循环发展理念,实行标准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机制,大力推广“猪-沼-茶(果、蔬)”、“龙头企业+”等模式,助推生猪产业提档升级。截至2021年底,全市创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74家,其中部级2家,省级32家。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高于81%,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2021年出栏生猪131万头。

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百日会战”,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68万亩。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9.7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166.3万千瓦,比2011年138.62万千瓦增加20%。

以园区建设推动产业升级。累计建成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34个,其中,市星级现代农业园区8个、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建成市农业园区藏茶产业园、黑竹茶叶集中加工园等一批农业加工园区,汉源甘溪坝农产品加工园区获评全省第二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

如今的雅州大地上,正奋力书写着“优粮”答卷。

三、保生态发展本底不断夯实壮大

良好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

在雅安,谈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高岗村模式”可谓是小有名气。

走进名山区百丈镇高岗村,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屋,清澈流淌的河水,满目苍翠的茶园,一步一景,诗意迎面而来,青山绿水掩映下的村子显得格外美丽,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多年前我们村环境卫生差得很,特别是2014年以前,全村有十几个垃圾池,里面什么垃圾都有,一到夏天就臭气熏天,非常恼火。”回忆起以前村子的环境,当地一位村民用“脏乱差”三个字来形容。“但现在,不仅环境越来越美,大家的素质也越来越高,幸福感越来越强。”

转变始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2014年,高岗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垃圾治理有效路径,推广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做法,首创“组织引领、群众参与;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健全制度、现代管理”的“高岗村模式”,通过“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途径,解决了农村垃圾处理难、面源污染大的问题,由此开启了保护青山绿水的新路子。

高岗村位于名山月亮湖景区沿线,其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为这里的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城乡环境变好了,环境治理常态化,高岗村的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游客也越来越多。

高岗村展示出了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此后,“高岗村模式”便成为雅安美丽乡村的代名词,并在全市各地推广开来。

近年来,全市以名山区“高岗村模式”为样板,因地制宜、加以借鉴、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

如今,生产生活垃圾科学分类,全市不少地方的村民已成习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十年来,全市呈现农村生态环境更美、生活环境更好、生产环境更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更加便利舒适的可喜变化。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市86个乡镇、554个行政村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高岗村模式”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覆盖率达100%,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5%以上。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聚力人居环境整治。出台《雅安市“美丽雅安·宜居乡村”建设行动方案

(2021—2025)》,统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专项提升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县和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建设。

聚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全力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率达78%。深入推进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开展渔政“亮剑2021”、“护渔百日联合执法行动”等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推行禁捕工作网格化监管,长江禁捕成效持续巩固。

聚力改进乡村治理。积极争创全国、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开展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工作,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做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6个,全省乡村治理示范乡镇4个,示范村43个;市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20个,示范村75个。四、强改革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富足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型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新生力量,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鼓励发展、大力扶持。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组织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蓬勃兴起,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此,我市不断纵深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增强乡村发展活力,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农村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型经营体系基本成型,新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实现“零的突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140家,比2011年69家增加103%;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增加26家,达42家。全市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044个,比2011年668个增加356%,全市家庭农场总数达6083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达101家。

产业旺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抓主体、强龙头,是我市农业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举措之一。据统计,2021年,雅安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7580元,比2010年5038元增加249%,比全省17575元高5元。

不仅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着农民干,让农民有迹可循,我市还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给农民吃下“定心丸”,让农民不断致富增收。

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554个行政村均已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全面完成了清产核资任务,明确了集体资产产权归属,科学确认了成员身份,确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和合法权利;持续抓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构建起“组织发动、政策推动、主体带动、资源联动和创新驱动”的“五动”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改革与发展协同联动,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同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规范有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全市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17.99万亩,签订耕地流转合同45598份。

与此同时,深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新建成四川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培训学院和雅安乡村振兴学院,全市培训农村实用人才60.11万人、高素质农民701人。

重农固本,国之大纲。过去十年,我市农民生活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展望未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雅安儿女将团结一心,以更大决心、更高目标、更强力度,在这片绿色土地上谱写出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华丽乐章。

立德树人育英才

昌吉州教育事业发展十年成就综述

(2022年10月16日)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吉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各族群众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的获得感明显增强,教育事业迸发出新的活力,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显著提升。

十年来,昌吉州党委、人民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推进教育强县

(市)创建工作作为教育强州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制定并下发系列指导性文件,积极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做好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巩固提升工作,抓好“双减”和中小学“五项管理”督导工作等,确保教育发展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2016年,昌吉州成为全国首批、全疆第一个所辖县(市)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地州。

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自从搬到新的定居点,家门口就有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宿舍楼、标准化食堂让校园的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设备全是新的,老师认真负责,孩子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比去年进步了不少。”昌吉市庙尔沟乡中心学校学生家长叶尔木拉提满意地说。

庙尔沟乡中心学校的建设发展是我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十年来,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已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2012年至2021年,全州累计投入教育经费380.75亿元,为我州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2012年起,我州相继启动了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校抗震加固工程、农村双语幼儿园“应建尽建”工程、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规划等各类项目,累计投入45.74亿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各族群众获得感全方位提升。

随着我州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拓展延伸。2019年,我州制定了《自治州关于推行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各县(市)结合实际,科学整合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建立教育集团,

形成龙头学校带动成员学校、实体化运行、联盟捆绑发展、学区共同体的集团化办学格局,州域范围内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稳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实行轮岗交流,有力推动了城乡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十年来,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切实得到保障。我州坚持实施“阳光招生”,通过改建、扩建、新建和调整学区划分等方式,保障教育公平。严格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要求,全州3.9万余名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得到解决。同时,认真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健全完善学生资助体系,通过奖、助、补、免、减、偿等方式,学生资助工作实现了各个教育阶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有效促进了教育事业和谐发展。2012年至2021年,全州共落实各类资助补助资金11.76亿元,惠及学生135.23万人次。

截至2021年底,全州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80所、在校生21万余人、教职工1.9万余人。

二、职业教育再上台阶

职业教育,是教育,更是民生。

十年来,我州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各级部门、各职业院校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优化育人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大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人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广大青年因此打开了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门。

2021年10月,昌吉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动力工程分院(准东分院)第一批混合所有制试点订单班的58名学生进入准东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园,经过岗前培训后,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启了实习实训。

近年来,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改革,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发展、双方共赢”的原则,坚持紧跟产业发展需要,紧跟学科建设需要,为准东经济发展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提供可持续的人力、智力资源支撑。

十年来,昌吉州校企合作育人接续推进,积极引导职业教育持续向优势主导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试点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中职院校分别与汽车维修、煤电煤化工等领域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学生近3000人;支持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园”,持续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通过工学结合,让学生真正

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能上岗、上岗能上手、上手成骨干”。

2019年,昌吉州教育局出台了《关于优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的指导意见》,指导学校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建立以县(市)为主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建设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具有示范特色的专业及实训基地,形成与全州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匹配程度高、结构合理、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格局。此外,我州还不断推进人才培养体系纵向贯通,积极构建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校企深度融合的州域内中、高职一体化大职教联盟和大职教集团的格局,健全完善中职与高职、高职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机制,拓宽职业院校学生继续教育上升通道,实现“未升学人员”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全覆盖。

、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

一块屏幕展现大千世界,一根网线连起城乡课堂。

通过大屏就能与15公里以外的县城小学的同学们一起共享课堂、互动交流,实现远程互助和信息共享,这是木垒县东城镇中心学校远程同步课堂的真实场景。

从创建之初的“简易同步课堂”到互动录播教室的建设,木垒县各校区间的实时互动不但为学生带来了新鲜的学习体验,还为教师资源共享、学情探讨打通了渠道,不同学校的不同班级之间可在同一时间,依靠网络进行视频、音频的实时传输,实现异地远程同步课堂教学。

十年来,我州坚持“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理念,累计投入近1.4亿元大力提升教育信息技术装备水平,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对引领教育变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我州还全面建成了教育城域网,通过加强教育系统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落实互联网用户实名制,依法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治理;班级多媒体设备全面普及,录播教室、智慧课堂、3D打印、机器人、校园一卡通、电子班牌、校园电视台、VR科普教室等信息化项目和特色功能室在各个学校落地生根。

2017年,昌吉州教育局提出要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建设昌吉州教育云平台,把平台作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中由政府统筹提供公益资源的应用阵地,发挥集约效应,为“互联网+教育”发展提供现实引领,促进学校提升教学质量。

如今,该平台已建成投用,并对接国家、自治区和援疆省市资源服务平台,自建智慧学习、教师研修、网上阅卷、教育装备管理、图书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系统,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体系已基本形成,信息化应用基本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同时,全州教育系统还通过昌吉州教育云平台开展各类线上培训和网络研修活动,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四、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十年来,我州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把“政治合格、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胜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胜任国家专业学科教学”作为教师招聘第一标准,严把教师“入口关”。自2012年起至今年3月,依托“特岗计划”“千名硕士进昌吉”、公费师范生安置等渠道,共招聘教师4067名,引进硕士研究生294名,接收安置公费师范生240名,教师配置和队伍结构更加合理。

同时,我州还抓好国家、自治区以及赴援疆省市开展的各类培训机会,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教师培训,不断提升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能力,自2012年以来共完成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4.3万人次;依托福建援疆“双一百工程”,福建省和昌吉州已互派教师1600余名;组建培训者队伍,开展教师校本及教师全员培训,农村教师和少数民族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截至今年3月,全州共有特级教师36名,正高级职称教师47名;建立自治区级名校长工作室2个、州级7个;建立自治区级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6个,获得自治区级优秀工作室4个。全州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9.8%、99.94%、90%,均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昌吉州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牢记使命勇担当十年奋进谱新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财政改革发展综述

(2022年10月16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财政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财政保障。

砥砺十年沐风雨,春华秋实书华章。十年来,广西财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支持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获党中央、国务院表彰,那考河PPP模式、财政金融联动、“桂惠贷”贴息政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落实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财政经费等多项工作获中央领导肯定,以中直区直机关最高分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连续10年获区直机关绩效考评一等等次。

这十年,广西财政紧抓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机遇期,创新思路拓财源,转变观念优结构,财政收支实现“量质齐升”。

厚植财源增实力。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严峻形势下,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2年的1166.0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800.15亿元,年均增长4.9%,其中: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提高0.78个百分点,实现了财政收入稳中有进、进中趋优,财政整体实力日益壮大。

优化支出提绩效。全区财政支出规模迅速扩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012年的2985.2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806.54亿元,年均增长7.7%。适时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向“三农”、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倾斜,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力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长足进步。

向上争取强保障。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含税收返还)由2012年的178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460亿元,年均增长7.6%,从2019年起总量连年位列全国前10位;新增政府债务限额由2015年的17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11亿元,年均增长35.7%,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十年,广西财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先后出台积极财政政策“28条”、抗疫情稳增长“16条”、开源节流优化支出结构“10条”等系列财政政策措施,主动扛起稳住经济大盘的责任担当,有力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连续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十三五”以来,全区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过1700亿元,以“真金白银”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有效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

用足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积极向中央争取新增债券额度,累计发行新增政府债券6215.13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789.13亿元,专项债券3426亿元,大力支持补短板强弱项领域,有效发挥政府债券资金扩投资稳增长作用。

加大财政金融联动力度。“十三五”以来累计统筹整合财政资金527亿元,采取财政贴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奖补资金、风险补偿、投资基金、专项债券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1.1万亿元投入实体经济,有效缓解产业和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持厉行节约过“紧日子”。全区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十年来只减不增,支出由2012年的50.04亿元下降到2021年的13.92亿元,下降了72.2%,节省下的资金全部用于支持民生保障及项目建设。

这十年,广西财政紧扣中央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部署,强化财政要素保障,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为服务和融入发展格局、支撑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力支持“工业强桂”战略。坚持把工业振兴作为财政支持的重中之重,2017年以来累计统筹整合资金超过700亿元(含专项债券资金),重点支持关键产业链补链强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设立千亿元规模的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参与投资21支产业投资基金,有效填补广西工业产业发展多项空白。

聚力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创新工作思路,支持打好重要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全区财政科技投入从2012年的42.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71.1亿元。设立广西创新驱动发展融资担保基金。深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

聚力支持开放带动战略。统筹安排8.37亿元支持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

—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顺利开展。统筹资金600亿元,支持通道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累计投入106.53亿元,加快推进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研究出台财税优惠政策,支持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多渠道筹措资金23.26亿元,推进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

聚力支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市县转移支付资金由2012年的139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830亿元,有力支持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出台专项优惠措施,加大政府债券倾斜,扎实推进强首府战略深入实施,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沿边开发开放和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这十年,广西财政坚持不懈走“小财政办大民生”的路子,把民生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推动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

全力以赴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财政扶贫投入只增不减,累计筹措落实中央和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87亿元,筹措各级各类财政扶贫资金超过4600亿元,推动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2016—2021年,在财政部、国家扶贫办(乡村振兴局)组织开展的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中,广西财政厅连续6年获得A等次。

慎终如始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西各级财政部门及时出台疫情防控保障政策,累计统筹安排超340亿元,支持各地落实疫情防控经费保障政策,获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通报表扬。

用心用情保障改善基本民生。全区民生支出由2012年的227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584.8亿元,年均增长8.1%,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年稳定在八成左右。累计投入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超过6594.5亿元,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

多措并举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资金投入同污染防治相匹配,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支出由2012年的10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53亿元,全力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这十年,广西财政紧紧围绕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总目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大攻坚克难力度,不断释放财税改革红利,财政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更加彰显。

财税体制改革多点突破。基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等10个领域自治区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顺利出台实施,自治区对市县的财政分类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创建设立并常态化实施。

预算管理改革纵深推进。四本预算实现有效衔接,零基预算改革稳步推进,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完善,预决算公开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自治区本级专项资金从2014年的119项整合到2021年的40项,预算管理一体化初步构建,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实施。

税收制度改革增点扩面。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资源税费改革顺利推进,环境保护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地方立法改革顺利完成,非税收入划转改革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北部湾港等为离境港的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获国家批复。

国资国企改革蹄疾步稳。深化完善地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革,支持打造一家自治区政策性融资担保龙头机构。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体系,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实现自治区、市、县三级全覆盖。

这十年,广西财政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之以恒抓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机关党建有声有色。扎实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着力构建“三级书记”带头抓党建工作模式,持续打造“四强”党支部、模范机关,践行“广西财政干部文明服务公约”,唱响“广西财政之歌”,连续6年在全区财政系统广泛开展“两年”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党风廉政建设纵深推进。出台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施方案等系列廉政制度,不断深化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建立与派驻机构“四项协同”的工作联系制度,强化对财政权力的常态化制约和监督,高质量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财政干部队伍活力迸发。制定以《关于加强全区财政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为统领的“1+N”人才制度文件,出台激励财政干部担当作为“28条措施”,深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财政人才队伍。

数说

十年用财为民持续优化支出结构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012年的2985.2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806.54亿元,年均增长7.7%。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累计筹措落实中央和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87亿元,筹措各级各类财政扶贫资金超过4600亿元。

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

累计统筹安排超340亿元,支持各地落实疫情防控经费保障政策。全力保障改善基本民生民生支出由2012年的227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584.8亿元,年均增长8.1%——

累计下达自治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资金超6594.5亿元,支持实施十大类工程项目建设;

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由2012年的589.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094.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由2012年的282.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923.1亿元;卫生健康支出由2012年的253.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13.7亿元。

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支出由2012年的10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53亿元。

高举旗帜担使命踔厉奋发铸忠诚

党的十九大以来海北组织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17日)

时间是常量,更是奋进者的变量。以党的十九大为起点,时间卷轴徐徐展开——在学用新思想新理论中凝心铸魂,在大战大考中淬炼干部,在攻坚克难中建强堡垒,在创新创业中集聚人才一幅幅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担当作为的画卷,铺展在大湖北岸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

五年来,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州组织系统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服务大局中明确政治站位,在聚焦主业中把握政治定位,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海北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把“两个维护”融入血脉化为行动

“欲事立,须是心立。”五年来,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全州组织系统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通过深化理论武装、抓实党内教育、优化教育资源,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信仰信念、坚持对标看齐、坚守纪律规矩,切实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理论灯塔的光芒,始终照亮前行的方向。持之以恒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头等大事,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必修课”,把党的十九大、党中央和省州委历次全会精神列为“新教材”,大力实施干部教育培训“百千万”工程,广泛开展“五统一”支部党日,精心组建理论宣传“轻骑兵”“一盏灯宣讲团”“藏语宣讲小分队”,先后举办主体培训班149期、宣讲活动1553场、累计培训3.48万人次,在走深走实走心上持续用力,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政治上的主心骨、思想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

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每一次都是理论武装的重要课堂,每一次都是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每一次都是凝心聚力的奋进号角。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党史学习教育,州

级领导带头示范,县处级以上干部以身作则,全州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得到锤炼锻造,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特别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巩固深化州级领导“1+10”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党组织“为民办事在一线、化解民忧零距离”承诺践诺、党员“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请放心”岗位建功立业等活动,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州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干群满意度大幅提升,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海北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发源地,最宝贵的财富是红色文化,保护好利用好这些红色文化,是组织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挖掘“两弹一星”精神资源禀赋,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管理体制顺利调整,“2+5+N”模式区域化党群共享阵地评为省级重点党建项目,原子城纪念馆、西海郡博物馆、时代楷模纪念馆等6个阵地入选省级“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首批目录,各级党校和“一县一基地”党性教育熔炉作用发挥明显,在30个乡镇全覆盖设立农牧民党员教育培训中心,精心打造5个省级和5个州级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12部优质党课入选全省“党课开讲啦”优秀党课目录,占全省的三分之二,门源县“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初心使命”主题情景党课纳入全国党员教育精品教学课程库,海北“精神高地”金名片持续擦亮。

鲜明树立选人用人导向

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精气神全面提振

“为政之要,莫先乎人。”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干部,如何选人、怎样用人面对一道道“必答题”,五年来,全州组织系统突出政治标准、坚持事业为上选贤任能,始终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探索统筹规划、一体推进干部育选管用工作的实践路径,以队伍高素质保障发展高质量。

政治素质是第一位的素质,政治把关是第一位的任务。制定《加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工作的意见》,建立政治素质正向标准和负面清单、健全县级干部政治素质纪实电子档案、实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家访”制度、推行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测试制度、对提任人选的政治表现和廉洁情况“双鉴定”“双签字”,政治素质“1+N”的考核评价机制逐步构建完善,政治表现“第一标准”的导向更加鲜明。制定《贯彻<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先后出台《“政治素质强,敢担当、善作为”州管干部人选推荐暂行办法》《选拔任用干部动议暂行办法》《推进干部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

《州直部门单位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操作工作规范(试行)》和《县处级领导干部及关键岗位科级领导干部、财务人员交流方案》,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全方位落实。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州县乡村四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实现了事业发展与干部成长相统一、个体优选与整体优化相统一,政治生态得到根本性扭转。

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之举,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全面推行年轻干部“123”培养计划,建立年轻干部预警提醒机制,扎实开展无任用调研推荐工作,283名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入库并建立“一人一策”“一人一档”,为各级领导班子储备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制定《关于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提高“七种能力”的实施意见》《中共海北州委选用优秀年轻干部开展州委巡察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支持年轻干部历练成长的政策措施,选派110名年轻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组织新任选调生全部到村任职锻炼,着力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干部队伍。

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持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担当奉献的激情。制定实施《海北州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实施办法》

《海北州建立干部澄清保护机制的实施办法》,深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持续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严格执行关爱和服务党员干部人才的“10+10”措施,对1名同志不实举报进行澄清,为1200名干部职级晋升,调整“能下”干部26名,形成了“为实干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让平庸者腾位”的鲜明导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迸发。创新建立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四书三谈”、党员干部管理监督工作实时提醒、“一把手”配偶家风教育、干部监督联席会议等制度,扎实开展“带病提拔”、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因私出国(境)证照管理等专项整治,从实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专项治理,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扎紧织密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网络体系,让广大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放在首位,制定以生态保护为体,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为翼的“一体两翼”考核体系,严格执行“月动态报告+季督促通报

+季分析研判+半年督导”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绿色考核“指挥棒”作用,广大干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更加坚定。

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

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神经末梢,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五年来,全州组织系统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坚持州县乡村四级书记抓党建,纵深推进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一年一个重点,一步一个台阶,让鲜红的党旗在海北大地高高飘扬。

于法周延、于事有效的党建工作机制,是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的根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制定《推进组织体系建设持续打造海北藏区基层组织建设新高地行动的实施方案》,统筹相关领域打造发展型农牧区村党组织、服务型城镇社区党组织、模范型机关党组织、功能型“两新”党组织、引领型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等“五型”党组织,构建起“1+5”基层党建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压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全面实行“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和“季度通报+半年督查+随机暗访+现场观摩+年终考评”制度,党建考评机制逐步完善。抓好抓牢基层队伍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组织委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海北州村(社区)干部管理暂行办法》《海北州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管理细则》以及发展党员“八项制度”,深入实施“双百一优”“223”村级后备人才培养和农牧民党员“选苗、育苗、墩苗”培育提升行动,基层队伍综合素质能力全面提升。

更大力度推动资源力量向基层倾斜,是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供强有力支撑。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筹资近2亿元实施“三基”建设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提标扩面”和“阵地温暖”工程,全州214个行政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全面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为党员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一站式、全方位、一体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足额安排基层党建工作经费,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4项补贴”报酬体系和社区3岗17级报酬体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年平均报酬达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倍。聚力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复壮”工程,探索出以资产盘活型、资源开发型、区位拉动型、服务创收型、民俗旅游型等为主的“五型”发展路径,全州214个村收入全部持续稳定在20万元以上,推行“五分法”“541”等收益分配机制,村级党组织有钱办事能力显著增强,发展水平持续保持全省第一。

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历史责任和政治使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过程中,188个单位党组织、6532

名干部职工和304名“第一书记”及扶贫工作队干部沉入基层、驻村帮扶,7133户22663名贫困人口脱贫,86个贫困村退出,4个贫困县摘帽。接续奋战乡村振兴,选派293名机关干部到村履职,常态化开展“七个一”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治,乡村振兴“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增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州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建立临时党支部13个,组建先锋队200余支,全州803个基层党组织和10000余名在职党员亮旗帜、扛责任,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整体态势。面对基层治理难题,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长效机制,“百姓说事厅”“红色大党委”“七联共建”“一核四治四微”等基层治理新模式逐步形成,抓党建促稳定、促团结、促发展作用显现。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西海英才”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赢得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五年来,全州组织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力推进人才强州战略,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统筹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和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常格不破,人才难得,人才活力是否充分释放,体制机制是关键。制定《关于“西海英才”计划的实施意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海北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海北州柔性引才引智管理服务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北州优秀人才联系管理工作的意见》《海北州优秀人才奖励工作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海北州农牧区实用人才开发工作意见》《海北州人才库管理办法》《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以及“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等一系列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相关配套制度措施,形成了较为科学完备的“西海英才”工作政策体系。

栽得梧桐树,自有人才来,人才最担心的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最看重的是干事创业的舞台。聚力搭建对口支援引才平台,落实每年3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经费、200万元对口支援专项经费,精准实施“双十双百”人才工程,建设“鲁青高原农牧产业专家工作站”和南开大学海北博士工作站,启动鲁青高原生态农牧远程智慧服务平台,实施鲁青名师名医工作室建设工程,先后引进1900余名各领域人才开展智力帮扶和“组团式”服务,建立“一对一”导师培养机

制带培海北骨干教师和本土医师1247名,引进“鲁青眼科医院人才项目”跻身全省首届人才项目洽谈会“十大特色人才项目”。

人才好比种子,环境好比土壤。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落实领导干部“1+10”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建立往届援青人才及在外海北籍人才联络机制,投资8400万元实施人才服务中心和援青干部人才公寓建设,筹资70万元对14家人才工作“伯乐奖”先进集体、“拔尖人才”进行表彰奖励和项目资金支持,近悦远来的生动局面逐步形成。大力宣传广大人才在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先进事迹,28名援青人才和9名本土人才入选人才风采录、8名援青干部人才为全省“对口支援青海先进个人”表彰人选,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的有机统一。

五年砥砺前行,浇灌出组织工作的累累硕果;五年拼搏奉献,凝结着组工干部的滴滴心血。全州组织系统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坚决落实“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要求,严格执行“11710”制度,健全完善“三三制”责任落实机制,旗帜鲜明讲政治、加强学习强本领、精益求精提质量、刀刃向内转作风、严格自律塑品格,广大组工干部的境界、格局、本领不断提升,为奋力推进海北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潮平岸阔东风劲,扬帆启航正当时。全州组织系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奋发有为地贯彻落实省州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开创新时代组织工作新局面,为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海北答卷不懈奋斗。

厚植教育沃土书写育人新篇

门源教育事业十年发展综述

(2022年10月17日)

教育,既牵国运,又系民生。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门源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切实解决“有学上、上好学”问题,扩资源、补短板,促改革、激活力,强队伍、提内涵,办实事、惠民生,奋力推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显著提升。

一、教育优先发展成效显著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兴则百业兴。门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教育事业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教育资源优先配置。十年来,全县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2021年投入5.76亿元,较2012年增加1.58亿元,年均增长3.8%,完成“两个只增不减”目标要求。全县新建35所幼儿园,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改扩建幼儿园2所,新建、扩建中小学扩容项目2个,累积新增学位2250个,其中幼儿园学位450个。投资2.5亿元,新建高中一所,解决了大校额、大班额,提升了师生的幸福感。全县建立了覆盖学前教育到普通高等教育五个学段“奖、免、补、助、贷”多位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发放各类助学金3.7388亿元,惠及困难学生30.24万人次,做到了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真正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全面改薄”工程取得实效,累计投资1.0726亿元、覆盖学校12所,竣工校舍面积3.0475万平方米,惠及中小学生2.4425万人。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有学上”需求,正向“上好学”目标迈进,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明显增强。

二、立德树人全面落实

全面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教育系统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一体化推进德育工作,“大思政”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加强德育课程体系顶层设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法治教育融入其中,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建立起学段纵

向衔接、学科横向融合、注重体验感悟、遵循规律的德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素质教育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狠抓理想信念教育、法制纪律教育、“红色基因”传承、民族团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等六项主题教育。突出青少年群体、贴近青少年需求,把“四史”列入学校思政课,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等,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开展了专题团队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评价、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督导等重大改革稳步实施,育人模式更加科学。

三、教育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门源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让每个孩子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作为办好人民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学前三年适龄幼儿入园率从2012年的87.12%提高到2021年的96.0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2年的87.56%提高到2021年的

98.81%,高中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65.15%提高到2021年的96.79%,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从2012年的82.1%提高到2021年的97.62%。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2016年顺利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学校教育质量有效提升,始终把重质量、抓质量、提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全面实施“三科”统编教材,紧抓教学常规每个细节和关键,充分发挥集团化教研“催化剂”“助燃剂”作用,依托威海智慧远程援教工程开展“云端”教研,将宏观理论性教研转变为微观“小问题研究”,逐步构建完善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的教研新局面,实现了育人质量和办学品位的双提升,本土考生考入“清华北大”实现零突破,985、211名校中屡现门源学子身影,尤其是今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84%,名列全州前茅,让“优质”成为了门源教育最纯粹的核心要素,教育成为门源最靓丽的“金名片”。不断夯实职业教育发展基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专业设置,提升服务能力,发挥场地设施、课程资源、教学师资的优势,广泛开展各类社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四、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门源县委、县政府始终致力于教师能力提升,以培育现代教育管理团队为依托,大力加强教师梯队建设,着力打造门源教育优秀师资。十年来,统筹教

师编制600多名用于补充教师,积极推行“县管校聘”改革,招聘新教师567名。培养省级十杰校长1名,国家级优秀教师11名,省级优秀教师174名,骨干教师22名,州级优秀教师308名,骨干教师117名,县级优秀教师1163名,骨干教师

114名,蓄足教师队伍“源头活水”,有效激发了教职员工潜心教书、用心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教师交流轮岗力度,近3年内全县364名教师、20名校长参与交流轮岗。以“组团式”教育援青人才为支点,以“硬件+软件”“线上

+线下”“输血+造血”“短期+长期”的“四个结合”为主线,提升本地名师工作室、集团化教研等现有教育资源品质,补足心理健康教育等稀缺资源,用教育援青人才撬动门源县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五、教育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深入推进依法治教,建立健全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教育生态风清气正。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入学积分制改革,实现教育公平。推进“双减”政策落地,在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合理安排考试次数、规范学生在校作息、压减县域学科类校外培育机构等方面下足功夫,打造集阅读、体育、文艺、科普、劳动、传统文化、地方文化、非遗文化于一体的“一校一案”课后服务百宝箱,充分发挥2所课后服务样板校、3家公益性假期托管机构作用,在全县中小学推行“5+2”“特色成长+全面发展”“学期+假期”三个“全覆盖”模式,全县自愿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达7400余名,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100%,实现了“减”作业而不“减”快乐,减“负担”而不“减”成长,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切实推动“双减”政策落地开花。

十年踔厉奋发谱写树人篇章

祁连县教育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17日)

十年砥砺深耕,十载奋楫笃行。党的十八大以来,祁连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教育事业活力,努力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奋力谱写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现代化新祁连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十年来,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建领航构建新格局

将抓组织建设作为主线、抓思想建设作为根本,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全面提升教育系统战斗力。一是健全领导机制。稳步推进长效工作机制建设,2020年成立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

势下中小学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稳步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配齐配强15所中小学、幼儿园党支部书记,书记、校长“一肩挑”比例达86.7%,全县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二是注重思想引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四个融入”,即融入课堂教学、融入社会实

践、融入校园文化、融入制度建设,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及“四爱三有”“开学第一课”“七进课堂”等主题教育活动,引进实施新华社《中小学德育学堂》,创建“红烛党建”“1+2+3”等党建工作品牌,党团队活动高效务实开展,党建思政教育与各类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针对性、时效性明显提升。立足祁连生态资源优势,2020年在祁连山国家公园20个管护站挂牌成立自然学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祁连教育落地见效。三是全面从严

治党。坚决反对“四风”,以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入持久推进开展群众路

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教育行风治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从严治理教育政治生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减轻教师负担,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真正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教育工作各方面、各环节,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十年来,办学水平持续提升,保障能力达到新高度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逐年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建立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出台《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祁连县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办法》,实施《祁

连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祁连县贯彻落实<青海教育现代化2035>实施方案》《祁连县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全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安排优先保障教育、公共

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坚持“小财政”办“大教育”,足额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寄宿制生活补助费、学生营养餐补助金、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费等经费,县财政设立“教育专项经费”,每年划拨中小学专项经费371

万元、学前教育专项经费98万元、网班经费180万元、取暖费695.3万元,并将151名编外幼儿教师、184名临聘后勤服务人员及62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人员

(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及学校安保人员)工资3556万元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教育发展经费支持得到了有力保障。十年来,祁连县在全面实施15年教育资助政策、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两免一补”“1+9+3”教育保障机制等教育惠民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奖教助学长效机制,发放三江源奖补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及“亿达助学基金”“玉林奖(助)学金”“新龙·吴岳奖教助学基金”等社会奖助学金7000余万元,受助学生1.5万人次,实现各学段贫困学生教育资助全覆盖。三是做好对口援建。十年来,祁连县充分利用对

口支援时机,累计输送8届共328名学生到异地高中班接受教育,山东省滨州市

先后派出43名优秀骨干教师到祁连支教;投资2800万元实施海北三中基础设施建设及风雨操场、野牛沟乡寄宿制民族小学教学用房及附属用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等项目;滨州市各级教育部门、学校为祁连县捐资助学累计达90余万元,开展教研等交流活动10场次500余人次。2020年,祁连县12所中小学与滨州市各中小学结对实现全覆盖。四是优化资源配置。十年来,祁连县通过藏区项

目、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改善能力提升项目、改善贫困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条

件项目、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项目、中央彩票公益基金项目、山东援建项目及县级自筹项目等举措,投入资金2.5亿元(其中县级项目投资5000万元),实施中庄幼儿园建设、默勒镇中心幼儿园扩建、中小学教学楼、生活服务楼、体育活动室建设等项目,完成新建扩建学校和幼儿园10所,为推动全县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普通高中基础能力建设、促

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提供有力保障。五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建成录播教室5间,乐高机器人教室6间,数字地理教室1间,为12所中小学安装计算机教室

22间用机885台,教师办公电脑636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5.8台,配备多媒体“班班通”设备218套,中小学班班通覆盖率达100%,39所中小学、幼儿园宽带网络覆盖面达100%。各学校1人1桌1椅配备、数字化图书馆(室)实现全覆盖,全县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提升。

三、十年来,师资力量不断壮大,教师队伍呈现新气象

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发展重要位置,县委、县政府探索“规范标准+自主优化”管理体制改革,出台《祁连县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办法》,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

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全县教师队伍提质增量。一是抓好校长队伍,不断完善校长管理和选用制度,按照12的比例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库,能干事、想干事、懂业务、善管理的能人被选拔到学校领导班子中。二是抓好教师队伍,十年来,招录中小学教师83人,选派13名校长、74名教师开展支教交流工作,全县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达2268人次。同时,县财政每年安排教师专项奖励金60

万元,对教育教学工作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教师荣誉感幸福感明显提升。尤其在学前教育师资建设方面,自2011年起,祁连县通过同工同酬、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构建数量充足、专业化的幼师队伍,先后3批次招聘同工同酬幼儿教师151名,通过政府购买方式解决“双语”学科教师26名,并于2019年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再次招聘幼儿教师36名,招聘的同工同酬幼儿教师足额享受“五险一金”,人均月工资达7400元以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幼师足额享受“三险”待遇,人均月工资达3500元以上。三是抓好后勤队伍,为确保全县中

幼儿园后勤服务人员34名,安保人员57名,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专职保安配备率达100%

±

四、十年来,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立德树人展现新作为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效提升祁连县教育发

展水平。一是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引进“千千树”项目,实施“城乡手拉手”结对计划,开展以游戏为主的保教活动,每年组织开展游戏化教学观摩活动,

各幼儿园因园制宜创建“园特色”“班特色”,县域内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距明显缩小,2020年荣获“全省学前教育先进县”荣誉称号,2022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通过省州督导评估验收。二是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15年,祁连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被认定为“全国义

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扎实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全县5879名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达100%,课后服务教师参与率达100%,初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全覆盖。加快推进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圆满完成州第三高级中学属地化管理移交工作,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高考成绩连年攀升,2015至2021年3名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2017年率先在全省引进实施网络异地课堂教学,作为全省唯一一个集小学远程植入式、初中远程录播式、高中直播式网班教学试点县,网班教学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认可,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民族地区智能教育实验区”。三是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采

取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形式,合理安排各类残疾学生接受教育。持续深化推

进县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累计输送1700余名学生到省内、外中职院校接受职业教育,尤其在2016年,对排查出的全县674名“两后生”,全部分流安排继续

接受职业教育,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四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各学校积极开设书法、绘画、刺绣、舞蹈、锅庄、篮球、足球等社团和兴趣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平台,学生音体

美等方面的个性特长得到全面展示,近十年共举办三届祁连县校园文化艺术节和第八届、第九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同时着力推进“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校园文化创建活动,提升校园环境品位,营造文化育人氛围,2021年县民族中学被评为“省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截至2021年底,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初中升学率、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毛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4.8%、98.3%、96.4%、98.9%、96%。

奋楫十年结硕果,春华秋实满园芳。祁连教育事业发生格局性变化、得到系统性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祁连县将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祁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数说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阳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2022年10月17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是深化转型、迎战风险,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迎难而上的十年。十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国、全省一道迈向了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十年来,全市上下坚定不移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完善区域和产业布局的步伐从未停下,共同抵御新冠肺炎疫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在三晋大地上书写了属于阳泉人民的时代答卷。

一、这十年,我们的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阳泉市经济总量不断实现新跨越,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575.7亿元扩大到2021年的916.6亿元,2017年突破600亿元,2019年迈上700亿元台阶,2021年更是连破两个百亿关口,超过900亿元。十年间,全市GDP年均增长4.8%,2021年增速达6.7%,经济发展稳定在合理区间。

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42411元扩大至2021年的69731元,年均增长5.1%。202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全省第5位,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808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

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十年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57.8%下降到2021年的51.7%,尤其是“十三五”期间比重下降到了45%左右,2021年在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下,第二产业再回主导;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40.7%上升到2021年的46.6%,“十三五”期间比重稳定在53%左右。

三大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大产业的稳步增长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发展。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8.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5.3亿元,年均增长3.6%,202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突破15亿元,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第二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332.8亿元增加到473.7亿元,年均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34.4亿元增加到427.5亿元,年均增长5.5%。

财政金融支持稳步增强。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6.2亿元,2022年1-8月首次突破60亿元,提前四个月完成年度预算收入计划,同步增长

5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7.9亿元,比2012年支出增加39.5亿元,其中民生支出从2012年的68.5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95.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6%。其中,在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方面支出不断加大,分别支出22.4亿元和7.9亿元,较十年前分别增加13.6亿元和5.6亿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稳步提升,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21年末达到1892亿元,是2012年的1.7倍,年均增长6.2%。本外币贷款余额从2012年的530.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

1332.8亿元,年均增长10.8%,高于存款4.6个百分点。

城镇化水平大幅上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城镇化率逐年上升,从2012年的62.52%提高到2021年的71.93%,十年间上升9.4个百分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老百姓口袋越来越鼓,人均住户存款从2012年的46238元增加到2021年的98032元,十年间翻了一番,位居全省第3位。

二、这十年,我们坚持不懈推动转型,产业发展朝着高质量迈进

实体经济根基更加稳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5∶57.8∶40.7调整至2021年的1.7∶51.7∶46.6。202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

430.7亿元,占GDP比重达47.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达到十年以来的最快增速;服务业增加值427.5亿元,占比较十年前提高5.9个百分点,年均增速快于GDP0.7个百分点。全市范围内的法人单位数截至2021年末有26287个,其中规模、资质或限额以上单位1110个(含投资法人单位数),分别是2012年的2.4倍和1.9倍。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改善,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86.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7.4亿元,是2012年的1.5倍,实现利税总额103亿元,是2012年的1.2倍,是2017年的2.6倍;2021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67.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1891.2万元,均较2017年翻了一番。

节能降耗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严控“两高”项目,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革命朝着绿色低碳前行。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加工转换投入总效率达到81.2%,比2012年

(48.4%)提高32.8个百分点,其中,原煤入洗加工转换效率93.5%,火力发电加工转换效率40.8%,比2012年(38.2%)提高2.6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连续下降,2021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为1.0265吨标煤/万元,比2012年累计降低30.1%,年均下降3.9%。

现代服务业加快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秉持新发展理念,积极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智创城7号、百度云计算中心、5G智能矿山应用、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一张张新底牌亮相,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成长。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中,商务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者营业收入占比达46.4%,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7.4亿元,同比增长31.5%;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37.0%。

能源供应展现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依托资源优势,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充分释放煤炭先进产能,煤炭稳产保供优势凸显,规上企业原煤产量年均达到5893.8万吨,2021年达到6825万吨。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发展火力发电提供了充实保障,十年间,全市规上企业发电量累计达1445.5亿千瓦时,2021年全市发电量218亿千瓦时,同比35.1%的增速达到十年来最快。作为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中距离东部最近的城市,近年来全市扎实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2021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72.69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25.4%。规模以上工业风力发电量7.33亿千瓦时,是2015年的6.3倍;太阳能发电量达到15.17亿千瓦时,是2015年的23倍。

开发区建设跑出“加速度”。近年来,我市坚持高位推动,凝聚合力,把开发区作为转型发展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全力谋划和推动开发区建设。2021年,阳泉高新区、平定经开区、盂县经开区三个省级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全市高2、1.8和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比全市高20.5、13.5和51.3个百分点。

工业新动能加速培育壮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在改造升级煤电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近五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3%,至2021年,其增加值增长16.0%,对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达10.6%。特别是新材料产业作为全市推动制造业结构性反转、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市聚焦纤维新材料、气凝胶、碳基、半导体等新材料和特种金属材料等招引项目,贝特瑞人造石墨、日昌晶蓝宝石等一批新材料项目相继建成投产,2021年全市石墨及碳素产量达到6万吨,与2012年相比年均增长8%。2017年以来,全市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3%,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2%,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速7.7和9.6个百分点。2021年,节能环保

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0%,工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2%。三、这十年,我们稳投资促消费抓创新,不断汇聚企稳增长的强大合力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800

亿元,年均增长7.4%。三次产业投资结构趋于优化,由2012年的4.0∶47.6:48.4调整为2021年的3.1∶34.0∶62.9,十年间服务业投资累计完成1974.7亿元,高出工业投资308.1亿元;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11.6%,快于工业投资9.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739.6亿元,年均增长12.5%,高于全部投资平均增速5.1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有效释放,乡村消费加快升级。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195.3亿元增加到2021年328.0亿元,年均增长5.9%,其中乡村市场零售额53.9亿元,比2012年增加33.1亿元,年均增长11.2%,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5.3个百分点。网络消费增势良好,2021年限额以上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90.5%。

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加大创新投入,规模以上企业研发内部经费支出由2012年3.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6.8亿元。2021年,全市专利申请授权量1165项,是2012年的3.2倍,其中发明38项,是2012年的1.5倍。2021年,全市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38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22.4亿元,同比增长

民营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2021年,全市共有民营企业678家,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340.4亿元,占GDP比重37.1%,民营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三百亿元大关。

四、这十年,我们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民生福祉有了更多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随着阳泉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21892元增长到2021的37464元,年均增长6.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年的8683元增长到2021年的18030元,年均增长8.5%,高于城镇居民年均增速2.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2.52∶1缩小为2021年的2.08∶1。

人居环境质量提升。2021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43微克/立方米,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PM10年均浓度73微克/立方米,均实现2016年以来“六连降”。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建成区及周边重污染企业全部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公交车、出租车新能源化改造完成,使得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市区优良天数比例2021年首次突破70%,达到71.5%。“十三五”期间,20座矸山生态恢复治

理示范工程全部完成,矸山治理1.62万亩,造林绿化31.9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2.3%。城市品位持续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桃河、义井河湿地公园建成开放,至2021年,全市已有公园36个,是2012年的2.6倍,公园面积由2012年的512公顷增加至2021年的670.7公顷。园林绿地面积达到3510公顷,比2012年增加113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012年的8.14平方米增加至11.98平方米。全市公路通车里程由2012年的5601.3公里增加至2021年的5735.3公里。

教育事业加快推进。2021年末,全市共有高等院校3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8万人,比2012年增加1.6万人,专任教师中拥有本科以上学历达到10916人,比2012年增加2530人。幼儿园470所,比2012年增加166所。

文化卫生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末,全市有公共图书馆6个,图书馆藏书由2012年的69.1万册增加至2021年的78万册。社会保障更加健全,2021年末全市卫生技术人员数由2012年的9048人增加到2021年的11766人,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2年的7584张提升至2021年的7850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由2012年末的24.1万人、24.0万人和22.8万人增加到27.7万人、28.2万人和24.7万人。

这一组组的数据,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用36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斗换来的丰硕成果,同时也记录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阳泉的生动实践。站在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历史坐标前,展望未来,全市上下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继续前行,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锚定“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谱写好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阳泉新篇章。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入灵魂融入血液

平塘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18日)

“天眼”之下,民族花开色彩绚烂;玉水河畔,唱响民族团结欢歌。

10月,走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的大街小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场景其乐融融。一幅小桥流水人家,金黄满地的秋景在各族群众的映衬下显得十分和谐。

在平塘这片热土上,居住着以汉族、布依族、苗族、毛南族等为主的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9.67%,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建设幸福家园,成功摘下了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麻山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县的“帽子”。

近年来,平塘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县目标,以“登高望远、精益求精、勇于争先”的精神为抓手,呈现出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团结奋进良好局面,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美丽篇章,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平塘县美丽绽放,绘出了民族团结新画卷。

一、抢抓时机绘好民族团结蓝图

平塘县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工作中,县委、县政府谋划好大局,定好调子、找到法子、走稳步子。在谋定之后,抢抓时机、迅速落实,掌握主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创建工作作为助推该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目标。

平塘县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黔南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活动平塘县工作方案》

《平塘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每年专题研究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该县抽调16人组建创建工作专班,县财政每年安排480万元专项经费,为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建立了县、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创工作机制,将创建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重要内容,压实了部门、镇(乡、街道)创建责任,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

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近年来,平塘县共培育国家、省和州级民族团结先进典型21人、示范单位217个,覆盖率达72.6%,全县狠抓民族团结工作、争做先进典范的思想空前凝聚。

二、干部引领打造民族团结“纽带”

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平塘县各级党员干部想在前面、走在前面、干在前面,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

为此,平塘县始终坚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天眼”精神培塑为“天眼”先锋党建品牌,坚持“四个强化”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党建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动。

强化责任落实。坚持把民族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化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发挥统战部门牵头协调作用,以“四个重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常态化;强化基层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层教育培训,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落地落实;强化队伍建设。坚持把懂不懂民族工作、会不会做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加强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强化督查调度。

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巡察的重点事项、纳入民主生活会检查剖析的重要方面、纳入财政预算、纳入绩效考核,确保民族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负责;加强主题宣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强力宣传促进创建、活动丰富创建、典型推进创建。近3年来,累计开展宣传教育166场,举办活动210场。

±

三、传承民族文化有声有色

“年年夺丰收,农民有希望,跟着共产党,幸福奔小康。”唱着平塘县布依族“八音弹唱”的歌曲《庆丰收》,平塘县塘边镇双河村平腊组的村民杨通品眼里有光,农家小院也有了生机。出生于1946年的杨通品,自5岁便开始学习

布依族“八音弹唱”,是远近闻名的布依歌手。

贵州省的大部分县市都有他的足迹,远到北京、香港、澳门也有他的身影。“贵州周边省份的喜事总少不了我的身影,既可以出去交流,又可以传承

民族文化。”杨通品说,闲下来就干干农活,有演出需求就到处跑,最好的时候,演出的队员可以拿到每月5000元的收入。

平塘县布依族“八音弹唱”俗称“八大行”,是活跃在平塘县塘边镇清水一带的民族民间艺术。2009年,“八音弹唱”被列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平塘县高度重视“八音弹唱”的传承和发展。

塘边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维说:“八音弹唱”是平塘县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在正式的演奏中,表演的人数一般为8至14人不等,表演的队员组合并不固定。多年来,“八音弹唱”吸引着不同地区的人,有效地加强民族文化交流。

据了解,八音弹唱从宫廷雅乐中演变而来,以吹打为主。为丰富演唱形式,塘边镇双河村在“八音弹唱”技巧和方式上不断创新,表演者在演奏时身着布依族服饰,融入民族歌舞元素,使得表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群众喜欢,成为当地群众接亲嫁女必邀请的乐队,并逐渐演变成市场化表演,既传承了民间弹唱技艺,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又让表演人员增加了收入,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平塘县八音弹唱者已有1000余人。

近年来,平塘县持续举办了布依族“水龙节”“六月六”山歌节,毛南族“火把节”、苗族“四月八”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布依族宫廷雅乐《八音弹唱》、毛南族民间故事《打猴鼓舞》、苗族迁徙传说《月亮古歌》《太阳古歌》

《咕噜跳月》等为代表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和舞蹈得到传承与发展,其中,《打猴鼓舞》获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三等奖;《布依族器乐演奏绝技》曾在上海民族大观园商业演出两年;苗族舞蹈《咕噜跳月》获贵州省第十一届“贵青杯”一等奖、全国校园舞蹈大赛最高奖项“校园之星”奖等项。

该县民间20人以上文艺团队常年保持在80支队伍以上,文艺骨干240余人,创作布依族八音弹唱、芦笙乐舞《咕噜跳月》《打猴鼓舞》等民族艺术精品50多个;影视剧《中国天眼》、歌曲《天眼》《看得最远的地方》等作品广为人知。实现了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交融汇聚,形成经济上互相依存、文化上兼容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共同体。

四、卡蒲之变印证全面小康

干过汽车修理,做过粮油加工,现在的石佩学开着农家乐,做着酿酒酒坊,日子也算过得滋润。

石佩学在全国唯一的毛南族乡卡蒲毛南族乡场河村当了13年的村支书。“自家酿的酒,5元、8元、10元的都有,这样算下来,光是卖酒每个月有2000余元的收入。”疫情期间,农家乐的生意不好做,唯独酒的生意没受多大影响,石佩学对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

场河村的土地资源较为薄弱,为了让产业发展添活力,该乡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当地的老年妇女们大多还会织毛南土布,并且也有意愿继续织布,为此,平塘县委、卡蒲乡党委就决定为村民们购置织布机,今年4月就已将织布机免费发放给村民。

卡蒲毛南族乡党委副书记石泽润说:“将毛南族传统土布由生活用品转变为市场商品,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群众增收。”

“政府为我们考虑好了,农闲时候织布,熟练的话一天能织两三米,一米卖35元,也不愁销路,并且相互学习织布技艺,探讨新的土布花样,大家都很积极。”村民黎泽英在参与织布后,激动地说道。

卡蒲毛南族乡政府一方面引进平塘艺品民族工艺有限公司、贵州窖坛农业公司、贵州康之源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按照“党总支+企业+村集体+农户”的组织方式,搭建购销平台,组织群众与企业签订毛南土布、民族饰品、香囊、农产品等订单,实现以销定产,另一方面按照“户有作坊、村有产业、乡有特色”的产业布局,谋划形成以传统织布、刺绣、酿酒、家庭作坊等民族手工业为主,毛南贡柚等精品水果种植为辅的主导产业。

过去五年,卡蒲毛南族乡贫困发生率降至0,人均纯收入达12560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100%。

五、民族文化进校园增强文化自信

走进平塘县实验小学,映入眼帘的民族文化围墙引人注目,朗朗读书声不远处就能听见。平塘县实验小学的前身为两所姊妹学校——1972年9月建校的平湖三小和1954年3月建校的平湖五小,两校于2016年3月正式合并迁入新校办学,在校师生3696人,是黔南州最大的小学。

6月10日,在“绿博黔南·康养之州”2022年中国·黔南体育旅游欢乐季系列赛(夏篇)——第七届贵州·平塘民间水龙文化节开幕式上,最吸引观众眼球的当属九条“小水龙”。短短几分钟,龙塔造型、8字舞龙、快速游龙、龙船

造型、赛龙舟造型、穿龙跳龙、波浪舞龙、“奥运五环”造型、中国龙造型等九个内涵丰富的造型呈现在观众眼前,这九条由平塘县实验小学90名小学生组成的水龙传承队,成为水龙文化节上最美的风景线。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泉。”平塘实验小学副校长覃燕萍说,作为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给学生。

为了拓展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和实践深度,平塘县实验小学少年宫开设了133个社团,其中,极具特色的民族刺绣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牙舟陶作为精品社团,每周有两节课。

平塘县实验小学少年宫副主任郁文莉说:“民族刺绣兴趣班致力于将民族文化与民族刺绣相融合,传承文化,传递爱心。低年级的学生做珠绣,绣的爱心包已送出去一千个有余,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学习毛南族特有的剪贴绣。”

近年来,平塘县实验小学突出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创造性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将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作为弘扬和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展现民族特色、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抓手,在民族剪贴绣、校园足球、书法、合唱、民族舞蹈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原创布依族舞蹈《水龙娃》以最高分荣获第十三届贵青杯小学组群舞第一名。

在塘边镇清水村泳河小学,则是将“八音弹唱”搬上了课堂。

在泳河小学,学生们坐在树下弹唱,跟随着老师的笛声引导,学生拨弄着琴弦,口中唱出整齐的歌声。2008年9月,泳河小学将布依族“八音弹唱”引入校园,在过去的4年里“八音弹唱”初成规模,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开设有布依“八音弹唱”课程,有70多名学生在学。

六、税务部门真心帮扶唱响民族之歌

在平塘县,有这么一支税务“铁军”,以弘扬“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旋律,坚持“两条主线”,紧握“三大抓手”,着眼“三个聚焦”,将税务精神融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助力地方经济增长的点滴之中,努力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坚持党建引领。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放在心里抓在手上,建立了由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党建部门牵头开展、相关部门配合协抓的责任链条,制定创建方案,明晰创建职责,实施创建举措。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把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党委会议的“第一议题”、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第一主题”以及

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的“第一任务”。

夯实队伍管理抓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党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平塘县税务局从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实际出发,为少数民族干部搭建健康、成长、展示三大平台,在目标绩效、评先选优、晋升晋级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干部予以鼓励和倾斜。

增强文化认同抓建设。倾心打造税务文化走廊、党建文化墙、党员活动室、文明实践点、体育活动室和职工书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税务精神,增强各民族税务干部团结奋斗新征程的骨气、志气和底气。

服务群众发展抓实效。持续6年为民族地区困难学生捐款帮助其圆梦大学,活动开展以来已为平塘民族中学、新关小学、摆茹小学困难学生捐助爱心善款8万余元。

聚焦税收主责主业。精准落实“一揽子”税收优惠政策,2018年以来累计减税降费6.49亿元,特别是民族特色产业税负平均降低90%以上。

聚焦便民纳税服务。全面贯彻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突出传统手工艺——牙舟陶的传承和保护,倾情提供“一对一”减税降费系列政策辅导服务,帮助解决销路、设备更新、厂房扩建和资金周转等问题。平塘县牙舟镇现有陶瓷企业和作坊7家,年产销售陶瓷达400万元以上,近年来共计减免税费约40万元。

聚焦产业帮扶造血。在卡蒲毛南族乡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0余万元;在甲茶镇冗空村因地制宜实行“两油+”产业模式,投入帮扶资金10余万元。

七、发展“天眼之城”弘扬爱国精神

“中国天眼”2016年在平塘县落成启用后,平塘县载入了中国天文科技史册,各族群众共同擦亮“天眼”的金字招牌,以此为重要载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平塘县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民族风情、特色村寨和山地体验等深度融合,推出了以“中国天眼”、天坑群、天空之桥等7个景区为核心的“天文+”系列文旅精品路线,强化旅游文化宣传,赋予地域文化新的体验、新的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引导全县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该县用通俗易懂的、形象生动的、百姓易于接受的语言,讲好民族团结鲜活生动好故事,传递民族团结好声音,以持续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为抓手,通过“乡音”开展“零距离”宣讲230场34000余人次。建设卡蒲场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

传基地,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和实践深度。

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出台的契机,突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该县投入资金8617万元,科学谋划特色文化产业项目22个,培育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牙舟陶艺、民族刺绣等文化旅游精品。

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实施文化育人工程,树立和突出“南仁东精神”“四月八”等一批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全面擦亮“民族团结一家亲”创建品牌。

以平塘县7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为主阵地,把民族事务治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行管理网格化,打造新环境;便民精细化,提供新服务;就业信息化,激发新动力;治理多元化,引领新风尚;保障体系化,共享新生活的“五化五新”工作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交融汇聚,形成经济上互相依存、文化上兼容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共同体。扶持就业车间29家,解决搬迁群众7100余个就近就业岗位和620个服务岗位,实现搬迁群众户均一人就业目标,让2.2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如今,在平塘县,各族群众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入灵魂融入血液。展望“十四五”,平塘县各族儿女正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精神面貌踔厉奋发向未来。

奋楫扬帆真抓实干做好高质量平安温县创建答卷人

温县政法系统平安创建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18日)

古温精彩五百里,拳乡平安十年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温县政法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部署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加强政法系统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服务保障中心工作为重点,奋力推动全县政法工作迈上新台阶,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温县、法治温县,平安建设质效明显提升,平安温县这张名片越擦越亮、越叫越响。

温县被评为“七五”普法中期工作先进县、2019年度全省平安建设考评优秀县(市、区)、河南省法治创建活动先进县、全省“2021年度信访工作成绩突出县”,实现焦作市第一家县域五星级司法所全覆盖。2022年8月,温县综治中心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21年度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霁对温县“无讼”村创建做法先后两次作出批示,向全省推广“温县经验”。温县法院2017年被评为全国法院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示范法院,2019年、2020年两次荣立集体二等功,2021年被最高法院评为党建工作先进集体,被省法院确定为首批诉讼服务中心现代化建设示范法院;该院北冷法庭被评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执行局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温县检察院荣获“2017—2019年全省文明单位”称号,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宣传工作先进基层检察院,该院第一检察部荣获“焦作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称号,郭朝阳、张会星入选全省检察机关人才库。温县公安局连续20年保持命案全破,侦破横跨七省的特大电信诈骗案件,侦破全市首例利用物流寄递渠道贩卖毒品案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综合质效考核全市第一;包揽2021年全市公安机关实战练兵考核个人、团体“双第一”;2022年上半年,在全市警务实战抽测考核中排名第一。2019年,温县司法局岳村司法所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司法所”,温县法律援助中心被授予“河南省优秀法律援助中心”称号;2020年,温县司法局被授予“全省村(居)法律顾问先进单位”和“全省社区矫正先进集体”称号,县社区矫正中心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社区矫正中心;2022年,

该局被表彰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司法所建设先进单位。黄河司法所被命名为“全国模范司法所”,温县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命名为“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2022年,温县公证处被评为“省级优秀公证处”。

回首十年,厚厚的荣誉簿和成绩单下,折射的是温县政法系统忠诚干净的政治底色和勇争一流的政法担当。

A旗帜鲜明讲政治

政法“姓党”底色更加鲜亮

全面加强党管政法制度建设。温县政法系统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特色主题教育,通过集中领学、讨论辨析、专题教育等形式和特色“主题党日”、建设“书香机关”、机关干部“作风转变月”等活动,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实践为民服务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党性观念、宗旨意识、为民情怀进一步强化,思想觉悟、政德修养、品行作风进一步提高;始终把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将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严格执法司法统一起来,坚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占领政法意识形态阵地;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三个规定”,持续强化警示震慑作用,使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洗礼,心生“不敢”的敬畏;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和《实施细则》,强化制度管理,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研究,为坚持政法“姓党”提供系统性制度保障。

夯实总体国家安全“双基”。温县政法系统以组织实施“三大工程”为中心,始终紧盯重要节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群体,严防渗透破坏活动,强化反恐防暴工作,始终保持对邪教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建立全县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研判例会,健全政治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情报收集研判等工作机制,完善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体系建设;做实“筑墙工程”,依法管控重点境外非政府组织、媒体在县域的渗透破坏活动,持续加强防范和打击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做实“净土工程”,以净化意识形态、网络环境、舆论环境为重点,积极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等专项行动。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温县政法系统坚持立足主责主业,扎实推进五个专项活动,相继推出一批便民利民措施,执法司法服务效能不断提高;组织开展“千名干警进万家、为民服务护安宁”专项活动,进行入户大

走访、问题大起底、矛盾大化解、清查大攻坚;组织开展“法佑春蕾”专项活动,对排查出需重点关注的128名女童,建立“4+1”工作机制,共同守护未成年女童健康成长;组织开展“一单位一承诺、一干警一实事”爱民实践活动,在政法系统基层窗口全面落实“七个一”服务承诺,完成单位承诺事项99件,办结干警承诺事项745件。

B全力以赴防风险

社会发展大局更加稳定

加强各类矛盾风险预防化解。县党政主要领导带头落实领导干部接访日制度,初步探索形成“4+X”信访处置办法,推进信访积案老案清仓见底。该县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事项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创新“两个延伸”工作举措,呈现了“稳、快、省、好”四个显著特点;开展稳评工作以来,先后在建设、教育、水利、农业等领域对186个项目及19个重大决策开展稳评。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生一起因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实施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创新举措多次被省、市肯定。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全县设立11个诉调对接工作站,组织20个调解组织、60名专职调解员,切实加大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力度;完善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三调对接、四级联动”机制作用,常态化开展“六防六促”工作,构建“政法委主抓+政法单位联动+社会各方参与”一站式化解大格局。2022年上半年,全县持续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49起,化解446起。

筑牢公共安全防线。该县以平安温县“雪亮工程”为基础,着力打造智能电子围栏,整体推进边界、环城、城区三层防控圈建设;通过公共视频系统比对报警570余次,服务群众430余次,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80余人,有力打击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2021年12月,全市“防控圈”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温县召开。该县持续开展政法系统“六个一”服务进基层活动,组织政法各干警分包到全县262个行政村,“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官、一村一检察官、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心理服务工作者、一村一调委会”工作机制全面建成;持续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牵头行业疫情防控工作,对31类行业重点人员进行排查管控,建立完善了重点人员信息数据库,实现人员底数动态精准,进行快速有效的动态监管。牵头建设医学集中隔离点管理运转,切断境外输入风险,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广大政法干警奋战在防疫第一线,有效开展了“敲门行动”、卡点值班值守、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全员核酸检测等工作,

彰显了政法系统“冲得上、打得赢”的担当精神。

C回应人民期待

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有感

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温县政法系统始终围绕影响群众安全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全破;组织政法干警进基层、进校园,深入开展反诈宣讲等20场次,发放宣传品2万余份;开展反诈直播3场次,拍摄反诈视频19个;侦办涉养老诈骗案件3起,抓获涉案嫌疑人31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断卡”“云剑”“雷霆”“警威”等专项行动为载体,重点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县委政法委组织全县政法系统实施“平安温县·夏季守护”专项行动,共出动警力4800余人次,按照“1-3-5”快速处置要求开展巡逻防控,接处警2242起,严打各类盗窃、抢劫、抢夺侵财案件和酒后滋事、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案件,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空间。县公安局已立案侦查“2022·3·14”方某洋等人寻衅滋事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截至目前,全县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5.7%,破获案件同比上升22.6%,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729人,抓获在逃人员104人,没有发生重特大刑事、治安事件和重特大道路交通亡人事故及公共安全事故。

构建智慧化诉讼服务体系。温县法院在诉讼服务大厅建设智能服务区,完善网上立案、网上缴费、跨域立案等功能,实现自助可办、网上能办,群众办事省时省力;将全县16个调解组织、40名专职调解员纳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运用调解平台和微信群实现线上线下委托委派案件,化解纠纷多种选择;用科技改造人民法庭,将解纷资源汇聚线上,提供在线咨询、调解、司法确认、诉调对接一站式解纷服务,从过去的“面对面”到现在的“屏对屏”,从“只需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满足人民群众多领域多样化法律服务需求。

开启法治宣讲“夜校”模式。温县检察院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大局,创新诉源治理新机制,结合地方特色和乡村实际,推出“法治夜校进乡村”活动。“熊孩子打赏主播,钱能追回来吗?”检察官就村民关心的问题一一解答,并以具体案例为背景,紧密结合村民的法律需求和公益诉讼的相关检察职能,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文物保护、耕地保护等内容进行以案说法。

民生“小案”就是“天大的案”。县公安局立足72小时案件侦破率,把更多警力、资源、手段投放到打击“盗抢骗”等民生小案上,形成“案件吹哨、

指挥响应、尖兵报道、合成攻坚”的作战新格局。各警种联合破获系列盗窃沿街门店案、系列盗窃车内物品案。

公证手段助力法院执行。2021年1月,温县公证处率先在全省开展司法辅助调查令工作,推动公证业务与执行业务的深度融合。2022年5月,温县公证处与温县法院联合成立了“执行+公证融合服务中心”,指派公证人员进驻服务中心,负责执行案件的接待、调查令的交接等工作。

D融合探索县域治理平安建设基石更加稳固

该县坚持“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无讼”村的“3+1”创建机制,结合城乡社会治理“六大行动”“五星”支部和“平安法治星”创建工作,打造温县“三零”创建品牌,筑牢平安基石。

坚持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基层治理的总载体总抓手。该县深化“平安法治星”创建工作,结合各村村情,加大投入力度,找准关键发力点,做精做细做实规划,凝心聚力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今年,全县申报创建“平安法治星”的村169个。

持续深入推进“三零”创建工作。该县坚持党政统揽,突出“3+1”创建特色,持续精准发力,紧盯工作落实。截至目前,全县“零上访”达标村249个,占比95%;“零事故”达标村262个,占比100%;“零案件”达标村228个,占比87.02%;“三零”达标村219个,占比83.59%。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六防六促”。该县建立矛盾纠纷和突出风险隐患周排查、周研判机制,持续开展精准动态排查,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全部建立工作台账,分类施策,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化解。“六防六促”工作开展以来,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35起,化解631起。

东风浩荡赶考路,奋楫扬帆又一程。温县政法系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只争朝夕、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全县政法工作迈上新台阶。

忠诚担当新使命砥砺护航新征程

濮阳县十年政法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18日)

十年,是时间的标尺,也是发展进步的刻度。从形成多方齐抓、多调联动、多元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格局,到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再到政法领域改革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的十八大以来,濮阳县政法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工作要求,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紧紧围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深化平安建设、推进法治建设、深化政法领域改革、锻造过硬政法队伍五项重点工作,忠诚履职,务实笃行,奋勇争先,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打造了一系列的工作亮点,推动政法工作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旗帜鲜明讲政治

坚持党管政法提升站位

党委政法委是党委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实现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形式。濮阳县旗帜鲜明地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化政治机关意识,突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强化理论武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筑牢忠诚的思想根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县政法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该县紧紧围绕“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顿顽瘴痼疾、弘扬英模精神”目标任务,深入开展学习教育、自查自纠、组织查处和专项整治,政法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政法工作效能实现新提升。

坚定不移保安全

政治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安全稳定是发展的根基。濮阳县积极研究适应新形势下国家政治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维护稳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把维护政治稳定放在首位,对党的十九大、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庆祝建党100周年,以及全国、全省“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安保活动坚持组建工作专班,开

展“日研判”“日调度”。多年来,全县未发生重大案事件,持续实现了社会政治大局的安全稳定。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端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1个、涉恶犯罪集团7个、涉恶团伙1个,判决黑恶团伙人员198人,批捕103人,起诉227人;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20件228人,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57人,办理的焦某生等61人涉黑集团犯罪案被评为“河南省扫黑除恶精品案件”。

全力以赴防风险

平安建设更加扎实有效

源头治“未病”,闭环除“病灶”。濮阳县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1+3+N”工作模式,形成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调解平台建设,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实行“三调联动”。2014年,在各乡镇建立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站,在村级设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室,实行民调员、信访代理员、综治协管员、治保员“四员合一”工作模式。2015年,在县城区设立县社会矛盾调处中心,下设“一厅四室”,管理、协调、指导全县各级调解工作,分流指派受理的矛盾纠纷案件,调处全县重大、疑难复杂或跨区域的矛盾纠纷。《人民日报》先后2次报道濮阳县先进做法,县社会矛盾调处中心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濮阳县高度重视“智慧安防社区”建设,组建工作专班,全面加强对“智安社区”建设的统筹谋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建成了6184个视频监控点位,实现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目标,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擦亮法治底色

法治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石,也是百姓平安幸福的保障。濮阳县以创建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为引领,先后印发《法治濮阳县建设规划(2021—2025年)》

《濮阳县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建立了法治政府建设长效机制。围绕八大类130项考核指标,创新开展乡镇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全覆盖工作,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抓在经常、融入日常。2021年10月,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暨服务型行政执法现场会在濮阳县召开,该县被授予“河南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城关镇人民政府被表彰为“河南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以人为本抓改革

执法司法水平更加高效

濮阳县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实行法官员额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推行“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审判团队模式。健全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压实院庭长对“四类案件”的监督职责,明确“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健全专业法官会议与审判委员会工作衔接机制,落实庭前会议制度,不断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成立12个速裁团队,案件平均审理天数大幅压缩。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大力推进两个“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持续推进检察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司法责任体系,完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以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不断释放检察“生产力”,确保检察权运行更加规范。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全面实行,内设机构调整重塑,内设机构由24个精简至8个,其中业务机构占比近75%。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数字检察建设,全面应用检察业务2.0平台,各项流程的网上办案率达100%。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新征程的号角正在吹响,濮阳县政法工

作将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织牢安全网、提升安全感,将平安龙乡、法治龙乡的底色越擦越亮。

沃野平畴织锦绣乡村振兴奏华章

赫山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18日)

金秋时节,赫山区农村广袤的大地上,山川锦绣,稻浪万顷,村庄秀美,人民安宁。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朝气蓬勃、风景正好,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波澜壮阔的发展大潮中次第展开。

近年来,赫山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党建引领强壮发展引擎,以文化软实力铺垫乡村发展硬支撑,以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以新时代文明乡风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用好“红色领航”“古色铸魂”“绿色赋能”三原色,通过深化改革健全完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今年该收割的都收回来了没有,还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忙解决的?”10月14日,在赫山区衡龙桥镇黄土坑村童家湾组,村干部与驻村干部一道,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家小院,详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赫山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搭建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第一副组长的“1+8+10”(1个领导小组、8个专项工作组、10个乡镇工作组)组织体系,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区委“591”工作主线。

同时,在农村全面实行“3+9”示范创建机制,组建乡村振兴工作指挥部和“三区”创建办,制定《赫山区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实施方案》,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区乡村振兴暨农业农村工作推进会,积极推动基层党建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责任上肩、措施到位、工作提质,跑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真正实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党建引领下,赫山区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防止返贫致贫。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组建防贫监测队伍,构建并实施“红黄绿”风险预警机制,对脱贫村、脱贫人口开展常态化监测,全面融入国省两级防贫监

测帮扶管理平台运行,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比对和全面监测,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对象实行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防范化解潜在风险矛盾。

今年以来,赫山区按要求处理风险数据3016条,处理疑似政策未落实数据90条;新纳入监测对象合计197户557人,全区监测户累计1451户3367人,已消除风险对象968户2251人。

强化稳岗就业,组织脱贫劳动力参加春节专场招聘活动;帮扶车间增至33个,帮助脱贫劳动力319人就业;公益岗位向脱贫户、监测户倾斜,累计提供公益岗位338个。成立区级消费帮扶专馆,整合帮扶产品并建立准入机制。高质量开展集中排查和问题整改工作,常态化抓好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驻村帮扶工作。截至目前,全区没有发生一例返贫致贫现象,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为有效打通管理服务工作“最后一公里”,赫山区还在会龙山街道试点推行“网格化+扁平化”工作机制,通过有机融合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两张网”,推进“市区街道联村社、村社联网格、网格联群众”,有效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促进服务扁平化。同时,坚持网格统一划分、人员统一调配、信息统一采集、资源统一管理,促推网格管理精细化,服务更加便捷周全、优质高效。

近日,赫山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薛华良来到中亿农业镉低吸收水稻新品种试验田,指导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今年,赫山区与省农科院合作,开展“赫山兰溪大米”专用优质镉低积累水稻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为更好保障粮食生产绿色安全开辟新路。

赫山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全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拥有耕地63.64万亩,是全国产粮大县、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赫山兰溪大米”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

近年来,赫山区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包括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推行病虫绿色防控、选育优质品种、开展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等,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让老百姓吃得更加放心。去年,该区获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统防统治百强县。全区农作物统防统治面积达88万亩,覆盖率达56.7%,其中实施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集成技术53万亩,确保粮食作物主要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经济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不超过8%。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核心

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比农户自防区减少40%以上。

赫山区还把有效管控农药包装废弃物作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设置区级归集点3个、乡镇回收点352个,配备绿色小屋100个、垃圾分类桶200多组。去年,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3.5吨,试点区域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0%以上,其做法在今年全省种植业工作会议上获推广。

同时,赫山区以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开展紫云英、肥用油菜等绿肥生产“百千万”示范工程。目前,全区共有1320家农民合作社、3965家家庭农场、102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10个蔬菜基地,绿色种植和加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赫山区多层次、多角度发展智慧农业,联合本地、国内具备知名度和技术实力的公司,开展数字化农业投资、建设、运营,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与中联重科牵手数字水稻合作项目,建设了面积近2000亩的全省最大的数字水稻、智能农机示范基地,助推益阳打造国家级全域现代化数字水稻综合体;通过华为5G技术支持打造“5G+智慧农业”云平台,推动农业生产环境数据化、生产过程可视化、流通环节可溯化。与此同时,该区还与土流网合作成立我市首家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经营12类农村生产要素流转业务,助力土地数字化改革,努力实现农村资产交易市场化、效益最佳化;与移动、电信等通信运营商合作,在16个村(社区)搭建“数字乡村”平台和云视频应急调度系统,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兰溪大米小镇、泥江口工贸小镇、泉交河智慧农业小镇、沧水铺5G智慧小镇、欧江岔谷城渔乡小镇、八字哨生态旅游小镇、衡龙桥产城融合小镇、岳家桥人文小镇、新市渡水韵竹海小镇、笔架山灵秀之乡赫山区乡镇发挥资源禀赋,形成了各具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

近年来,赫山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各乡镇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厚植发展根基。按照“一镇一品”发展思路,明确“一主五特”产业布局,推进三产融合,催生新的业态,“红色、绿色、古色”农文旅融合发展布局加速形成。

赫山区出台《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加速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狠抓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优质农产品附加值,并依托电商平台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利用

当地资源禀赋与区位、产业优势等,将全区10个乡镇打造成为定位明确的特色小镇。兰溪、沧水铺、泉交河、衡龙桥成为全国重点镇,八字哨、沧水铺分别获评国家级生态镇、全国文明村镇,赫山区被评为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

赫山区依托湘粮集团建设兰溪粮食产业园,成为全省“优质粮油工程”和粮油“千亿产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益阳茶厂、黑美人茶业等龙头企业,推广良种茶园,改造低产茶园,成功创建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农家粮道”“湘益茯茶”成为全国驰名商标,“世林食品”“青松皮蛋”成为全省著名商标。

截至目前,赫山区共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8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6家、市级60家。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4亿元,同比增长4.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4.6亿元,同比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51元,同比增长7.0%。

走进赫山区泉交河镇新松树桥村肖家塘组,运土车、挖掘机正在村道上穿梭,焊工们在切割钢材、焊接支架这是村里开展美丽屋场建设的场景。放眼望去,已经有不少屋场建设初具规模,大气整洁、富有美感的屋场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为全面推进赫山区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近年来,赫山区以农村美丽屋场建设为“切入口”,先行先试,边创建边总结,逐步形成了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标、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以“1+6”工作要求为措施的创建美丽屋场“赫山经验”。今年以来,通过开展征地拆迁开工竞赛活动,召开美丽屋场专题流动现场会,下发屋场验收单等办法,全区共完成了50个美丽屋场“六个一”主体建设,初步达到了“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预期效果,屋场涉及12个乡镇(街道)、52个村,受益农户达6000余户。这些美丽屋场像一个个音符,奏响了赫山乡村振兴的进行曲。在美丽屋场建设过程中,赫山区还十分注重保持山水田园风貌,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充分利用大塘水库秀美环境、胡林翼故居文化等优势条件,深度挖掘农业休闲观光潜力,形成了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美丽屋场格局,做到各美其美、差异发展。

此外,赫山区坚持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为抓手,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区累计改(新)建卫生厕所140058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9%。其中,兰溪镇沙岭村空心房整治试点示范、沧水铺镇垃圾分类减量试点示范、

八字哨镇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示范、泉交河镇新松树桥村乡村治理试点示范、衡龙桥镇湘江西村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试点示范成效明显,全区美丽乡村示范村比例达30%,荣获2021年度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

如今,放眼赫山区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村庄更美了,产业更旺了,村民更富了,乡村振兴的梦想正在脚踏实地的探索与实践中一步步照进现实。

筑牢法治长城共建美丽巴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19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巴中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省委法治四川建设系列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巴中、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2014年,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加快建设法治巴中的决定》,确立“七项重点工作”,2015年实施“十大行动”,2016年开展“双十活动”,2017年推进“五大工程”,2018年、2019年实施“八大提升行动”,2020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快建设法治巴中”主题活动,2021年、

2022年开展法治攻坚“十大治理”、法治惠民“十件实事”和解决“十个具体问题”,全面依法治市的脚步愈发铿锵有力,法治巴中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为促进巴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加强党的领导法治巴中形成新格局

市委高度重视法治工作,将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每次重大会议重要部署必强调“全面依法治市”、重点调研重要安排必包含“全面依法治市”、党政年度目标考核必突出“全面依法治市”。

市县乡三级贯通式成立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形成了左右联动、上下贯通、同频共振、协调配合的“1+4+N”法治工作格局。印发“两规则一细则”、依法治市工作联络员制度,制定办公室工作管理办法,完善信息报送工作机制,制定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评价标准、评估办法和考评细则,构建了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优化协同高效运行机制。

制定《巴中市依法治市评价体系》《巴中市依法治市评价办法》《第三方评估办法》《巴中市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指导细则》《中共巴中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督察工作实施办法》,建立了“三张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办公室总账+区县、协调小组台账+责任单位细账”等法治推进机制,形成了市委统筹揽总、协调小组亲自推动、牵头部门系统推进、责任部门重点突破、办公室督促考核的工作局面。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规划两纲要”和省委“一规划两方案”,先后出台

《法治巴中建设规划(2021-2025年)》《巴中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

(2021-2025年)》《巴中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巴中市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巴中市“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法治巴中建设系列规划,法治巴中建设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二、聚焦中心大局地方立法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巴中市不断加强地方立法,护航巴中高质量发展。先后制定出台

《中共巴中市委关于加强党领导立法工作的实施意见》《巴中市地方立法工作条例》,创新立法起草、立法队伍建设、立法保障“三大机制”,健全立法协商、论证、协调、反馈、审议、评估工作机制,与西南政法大学成立巴中市地方立法协作基地,推动和完善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13个,“市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

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以人民为中心,颁布实施了《巴中市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巴中市红军文物保护条例》《巴中市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条例》《巴中市石窟保护条例》《巴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巴中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巴中市城乡污水处理条例》《巴中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等8部地方性法规。《巴中市石窟保护条例》为全省首部石窟保护类法规,《巴中市红军文物保护条例》是全国首部地方性红军文物保护法规。立法的高质量保障和引领了经济发展的高质量。

三、坚持依法行政社会治理再上新台阶

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行政处罚“首违不罚”制度,204个事项纳入“首违不罚”清单。出台《巴中市政务服务“好差评”实施办法(试行)》《巴中市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创新全面推行“巴中跑团”无偿代办服务,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网上办、一次办,服务好评率达100%,巴中先后荣获“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

全市1809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建成率达100%,“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面落实,公共法律服务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对企业开展“免费法律体检”,为农民工等困难群众办理公证、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事项67000余件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6000余件。

强化数字在政务服务、营商环境、执法监管等领域的运用,成功办结非接

触式执法案件35件。创新智慧综治,全市一般性案件发生率下降10.1%,案件侦破率提升10.5%。推进“智慧法律服务”,实现“12348法律咨询热线”与“12345政务便民服务热线”融合并行。

四、聚焦公平正义公正司法迈出新步伐

严格落实《关于完善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的实施办法》,基本建成“6个诉讼服务大厅+33个挂牌诉讼服务站(点)+43个派出法庭诉讼服务分中心”的基层司法服务网络和“1小时诉讼服务圈”,全市法院实现“24小时自助法院”全覆盖,实现“云立案”“云调解”“云审判”。建立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二八”办案机制,组建简案速审团队23个,平均审理天数同比缩短至20天,人均办案数同比增长3.8倍。深化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积极推动“四大检察”职能充分发展,尤其在公益诉讼检察方面积极受理案件线索,坚持有案必立,并依法发出诉前检察建议。

开展司法“四不”行为整治行动,并及时记录、上报过问或干预、插手办案等重大事项及相关接触交往行为,坚决排除对司法活动的干预,全面提高司法公信力。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着力锻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巴山政法铁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五、强化普治结合社会法治呈现新气象

“七五”普法全面实施,“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法律七进”深入推进,构建起新时代“大普法”格局,年均组织开展“法治巴中行”一月一主题等各类法治宣传活动2000余场次。创新开办《法治纪实》《法律知识小课堂》等电视栏目,全媒体同步刊播140期,点击浏览量突破百万。

深入开展法治建设示范创建。命名表扬了三届“一优十佳”示范单位,129个单位被表扬为巴中市新时代法治建设优秀集体,巴中市恩阳区登科街道、通江县广纳镇、平昌县江口镇被命名为省级法治示范乡镇(街道),通江县被命名省级法治示范县(市、区),南江县、平昌县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8个村(社区)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成立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印发《工作规则》,形成了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持续深挖涉黑势力和“保护伞”,社会秩序井然有序。全面推广“党支部+村民说事会”“乡贤理事会”“三级共治”“调解超市”“众口调”“随手调”“掌上村庄”“道德银行”等基层实践,“道德银行”“众口调”“公安系统自由裁量权”入选法治四川蓝皮书。

党建领航风帆正擎旗奋进续华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组织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19日)

十年奋进之路,十年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组织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在服务保障汉中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展现了新作为、彰显了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

突出培根铸魂

打牢思想理论根基

理论滋养初心,思想引领使命。十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举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延安精神等各类主体班、专题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把党内集中教育,作为坚定党员干部信仰信念信心的关键一招,扎实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多角度开展对党忠诚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9400多个基层党组织列清单、办实事,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

在“5·12”地震1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略阳徐家坪群众表示了诚挚问候,给全市干部群众以极大的鼓舞。市委将徐家坪上坪乡村振兴示范点,命名为汉中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教学点,市委常委班子带头,带动全市各级到徐家坪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题教育,凝心聚力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

聚焦大事要事

服务保障中心大局

组织路线服务保障政治路线是组织工作的根本定位。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大力实施抓党建促脱贫强基固本、素能提升、凝心聚力、机制创新、保障激励“五大行动”,健全“四级书记主抓、党委政府同责、四套班子共管、四支队伍攻坚”责任体系,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着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出台汉中市干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十百千”活动《方案》,印发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已全面消除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集体经济“空壳村”,我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成效考核荣获全省“五连优”。

市第六次党代会确立了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快汉中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制定出台《鼓励支持退出领导岗位市管干部积极参与汉中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充实干部力量保障支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引导全市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才,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在项目招商、“4111”、生态环保、信访稳定等一线担当作为、历练成长,努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汉中发展优势。

持续深化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探索推进“县上人、镇上用”改革,县域60%执法人员下沉镇(街道);依法依规下放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优化提升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细化实化村五级、社区七级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一网四化三统一”基层治理体系。面对近年来多轮次疫情、汛情重大考验,先后组织2130个各级各领域党组织、6万余名党员干部,主动下沉3487处交通卡点、防控服务站点开展服务,成功经受住了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

大力举贤任能

锻造过硬汉中铁军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我市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制定《市管干部政治表现考核评价办法》《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实施办法》,探索推行干部任前政治理论考试和年度政治理论考试制度,切实强化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着眼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部署,探索建立县区委书记座谈会和镇(街道、园区)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等制度,大力推行“三到三看三破”干部选用方式,优先使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优秀的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成绩突出的干部、长期在吃苦吃劲岗位上担当作为的干部和受到各级表彰奖励的干部,旗帜鲜明树立“靠作风吃饭、凭实绩说话”用人导向。

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不断健全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用足用好“三项机制”、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事业单位

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等制度机制,把考核结果与“帽子”“票子”相挂钩,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建立领导干部如实填报三步走、组织部门三核查、查核结果三运用“三个三”机制,实现了对县级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的全程监管。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系列764(79篇)2022年10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lingdoc.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429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